那時候她並沒有多想,如今因為和林遇的關係多了點思考,反而獲得了一種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明白”。
為什麽說人類唯一學到的教訓就是沒有吸取任何教訓呢,大概就是因為不摔那一下,不知道疼,也就想不起來早就爛熟於心的道理。
那麽問題來了,人這一輩子要摔多少下呢?
哦,還有,大多數人都會在一件事情上反複摔跤,是記吃不記打,還是就喜歡摔,喜歡被虐的疼?
如果每個人都要選一件事反複摔跤的話,葉沐一定會虔誠的許願,希望是愛情啊,希望是帥哥啊!
不過黎染也說,葉沐的十一條隻能代表女生美好的願望,那對男生來說太苛刻了,畢竟現在女生對男生的條件已經降低到,用“正常”來作為讚美。
是的,很多人就想找個正常的點的。
……
大二下半學期的校園生活,既寧靜又祥和,不見半點波瀾起伏。
大一新生倒是熱鬧些,又有新的話題人物出現在論壇上,而這一次,葉沐成了看客。
這批新生,真是一個賽著一個嫩。
葉沐閑得沒事翻論壇,看到幾個鮮嫩的學弟,也忍不住點開圖片放大,多看了幾眼,連毛細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吸溜,誰會不饞呢?
她也沒說要動筷子,看看總行吧。
黎染有時候會請假去拍廣告,葉沐就一個人在學校裏溜達,有時候迎麵遇上好看的學弟,總會用眼神禮貌地“侵犯”一下。
她可不是那種會下意識躲開目光,裝作我沒有在看你,但卻希望你在看我的女生。
有時候麽,你隻有看了,才能知道對方是不是在看你呀。
就好比說在這擦肩而過的短暫時刻,葉沐就發現有的學弟在偷看她,他們眼裏有著好奇,嘴上在竊竊私語,手上還有小動作,好像在指她。
葉沐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原來她當年風靡全校的帖子,如今就是一年級新生們的“生存脫單指南”,聽說不少學弟妹都在裏麵取經。
葉沐:“???”
你看,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明明你還有一肚子的疑問需要找個人指點迷津,可在不知不覺間,你卻成了他人的指路人。
……
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周末,春日展隆重開幕了。
說起來,葉沐本來沒打算去的。
周末一周就一次,肯定要睡懶覺啊,何況前一天晚上她還熬了一下夜。
至於熬夜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葉沐近來發現好看的文變少了,當然也可以說是自己閱文無數,口味養叼了。
以前特別磕的,如今再看是一臉問號,為啥我當初會嗑生嗑死呢,我瘋了嗎?
當然還因為當下流行的題材千篇一律,大部分作者都在追流行,蹭熱度,認為隻有從眾才會出好成績,幾乎都忘記了初衷是想寫自己的東西,不一樣的表達。
所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那也是指不同的種類,而不是一院子差不多顏色和品種的花。
好吧,其實也沒必要扯這麽深,簡單說就是不好看了,膩了。
於是,自不量力的葉沐同學,在連續一周無文可看的情況下,終於決定殺入文壇,成為那一股清流。
題目起得很快,就叫《我和五個怨種前任》,但她感覺應該不會隻有五任,就先這樣暫定好了。
內容麽,剛寫了幾百字就卡文了。
葉沐很快就意識到,這主要是因為她缺乏經驗,空有理論,而且那些理論還是建立在其它小黃書的基礎上,等於說是她是踩著前人的路在走,那就無論如何都超越不了前人。
不過聽說時下很多作者都沒有實際的戀愛經驗,也都是閉門造車罷了,一想到這裏,葉沐就肅然起敬,編都能編這麽多字,好牛逼啊!
總而言之,葉沐熬了個小夜,隻寫了一千來字,倒下呼呼睡著後,還做了一個女海王四處留情的美夢。
做夢期間,她還抽空告訴自己,等醒過來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下來,真是太美了。
誰知一覺醒來,竟然忘得一幹二淨。
直到快要中午了,葉沐吃完外賣,接到了沈韻的電話。
……
今年的春日展舉辦的額外隆重,聽說因為借鑒去年的成功經驗,今年全麵升級了,而主要原因就在於去年沈韻和陸晟的聯合作品。
葉沐當時也去了現場,還記得那種盛況,就連很多門外漢都來圍觀,畢竟像是這樣油畫聯合雕塑來呈現同一個內容的現象實在少見。
不過也有一些圈內人說,好聽了說是標新立異,難聽了說就是嘩眾取寵,這是對藝術的侮辱!
無論如何,今年的展覽增加了更多的雕塑作品,還有人效仿去年,也弄了個聯合展出。
這一次,葉沐剛到現場就見到了沈韻,沈韻還神秘兮兮地說,今年有兩個重頭戲,叫葉沐自己去發覺,去晚了可就沒位子了。
賣完關子,沈韻就被朋友拉走了,葉沐便一個人順著人群走。
通常來說,重頭戲都會放在比較靠裏麵的位置,但又不會太靠近出口,就是要有一種不能讓你輕易得到,卻又不會吊胃口太久的感覺。
果不其然,葉沐溜達到展廳的中段,就發現人多了起來,而且幾乎都聚集在一幅油畫麵前。
葉沐等了一會兒才找到空位。
這是一幅畫風比較抽象的油畫,筆法很飛,好像四處遊走,又好像頗有章法,畫的東西可以說是四不像,也可以說是意識流,那是一對肢體交纏的男女,卻夾雜著兩種風格的著色,力量與柔美各自站著一半的畫紙,好似很分裂,但到了中間卻又詭異的融合,成為一體。
葉沐仔細看了許久,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敏感,竟然在裏麵讀到了□□,還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性張力,一種拉扯,一種博弈。
至於下麵的畫家介紹,大概是不想暴露身份,用的是英文名——leif and iris.
這樣的愛情,不僅令人向往,而且還能帶來無限遐想。
葉沐不知不覺站了很久,直到又一波人迎過來,她才走向下一間展廳。
前麵依然遊客紮堆,不過大家圍著的不再是油畫,而是一座雕塑。
而這一次,葉沐不用靠近也能看到雕塑的大部分模樣,它很高,也很張揚,它一種肆意舒展卻又張牙舞爪的姿態,像是要在底座上騰飛起來了,每個人都隻能仰視它。
它的骨架是金屬結構的,一種材質比較粗糙,有很多地方鏽跡斑斑,而另一種材質看上去比較細膩,打磨得很光亮,它們很不搭,卻彼此糾纏。
比較粗糙的金屬勾勒著男人的身軀,而細膩的金屬則代表女人。
詭異的是,在比較細致的金屬材質上,還沾著一些石膏碎塊,它們保持著碎裂的姿態,卻又用足夠多的麵積,呈現出一副女性的身體,隻不過肩膀以上還有精心雕刻的部分,而越往下越粗糙,到最後甚至像是直接用石膏糊上去一樣,卻又恰到好處的留出裏麵金屬的層次。
除了金屬和石膏之外,還有一些碎布,有的掛在男人身上,有的在女人的關鍵部位,其中還有一塊長條碎布,外麵包裹著鐵絲網,直接覆蓋住男人的眼睛。
現場有很多看客,他們討論著,解讀也很不一樣。
有人說,這是男人被蒙蔽了雙眼,以一種卑微的姿態向女人求愛。
有人說,其實卑微的是這個女人,因為男人已經抬起一隻手,去抓蒙住眼睛的布了,而男人也已經轉身了,起碼那雙腳是想外麵的,反而是女人在挽留男人。但無論如何,結局注定了,女人將失去一個“奴仆”,男人將獲得自由解放。
還有人說,這座雕像神奇就在於,它既代表了糾纏,也代表了分離,不過分離的意味更重一些,糾纏是過去式的,這樣就剛好和前麵那幅油畫呼應上了,那幅畫是相濡以沫、難分難舍,而這座雕塑則是反目成仇、毀冠裂裳。
這兩件作品,也令整個展覽的主題得到升華。
葉沐忍不住走上前。
很快,在下麵的作者介紹那欄,看到了一行字——《生》陸晟。
第25章
整個展覽看下來, 葉沐都沒見到陸晟本人。
這樣的場合,他又是主角,竟然沒有來麽?
葉沐心裏還殘留著那件雕塑帶給自己的震撼,後勁兒十足, 以至於看後麵的作品, 她都提不起什麽勁兒了。
因為她知道陸晟的這段故事, 所以今天的心情和視角額外不同, 她已經感受到陸晟掙脫桎梏和枷鎖的力量了,而且他還將那些打碎的石膏塊利用起來, 令《朝日》變成了《生》。
隻是不知道這個“生”,指的是重生,還是生機。
藝術家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藝術家的心情和情緒, 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呈現,而且有時候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
就好比說一件作品, 藝術家本人已經拿出最佳的狀態, 最牛逼的表達, 但是普通人看到了呢, 看懂的說厲害, 看不懂的說失望。
而那些看不懂的人, 是絕對不會承認是自己的眼界不夠高,理解不夠深的,他們對世界的接受度是排他的, 否定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存在, 就隻能接受自己層次的表達, 淺顯易懂最好。
而對於自己的淺薄, 他們不以為恥, 反以為榮,但凡是超出的,就是“垃圾”,稍微含蓄點的表達,就會說“太讓我失望了”。
這對藝術家來說,就會產生一個矛盾的點。因為群眾永遠是不渴求真理的,人越多越容易烏合之眾,而真正清醒的藝術家,對於烏合之眾的言論根本不會在意。可反過來講,能做到不在意的人又有幾個呢?
“清醒”是一門定力功課,也是要修煉的。
就拿陸晟的雕塑來說吧,剛才葉沐聽到的都是懂行的評論,等她轉了一圈回來,又聽到了一些看熱鬧的遊客的評論。
基本上他們都在說“看不懂”、“什麽玩意兒”、“這都是些什麽呀”、“亂七八糟的”。
這樣的聲音額外的大,他們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恨不得全世界人民都來附和。
而當旁邊有人附和時,那些發表看法的人就更誌得意滿了:“是吧,都這麽覺得吧!就這種展覽,還敢要錢?!”
真是吵死了。
葉沐投去鄙視的一眼。
這大概就是《烏合之眾》裏提到的定義,為了更快融入群體,個體會降低自己的智商去迎合,去個性化。真理雖然掌握在少數人手裏,但掌握真理的人是孤獨的,離群索居的。
葉沐忍了一會兒,等到那幾個聒噪的遊客離開之後,她身邊又多了兩個人。
他們一直都很安靜,而且站了很久。
葉沐下意識轉頭看了眼,這一看卻驚了。
女的她認識,就是那天給陸晟送湯的準大嫂。
男的麽,氣質斯文,一身休閑裝,戴著無邊框眼鏡,始終專注地欣賞雕塑。
他的五官輪廓與陸晟有幾分相像,隻是陸晟棱角更深刻,而這個男人更圓滑。
不用問了,這是陸晟的大哥。
沒由來的,葉沐忽然有點緊張,又順著往上看,因為距離足夠遠,根本看不到那個“女人”的眼角有顆痣。
嗯,這表達都這麽扭曲了,應該認不出來是誰了。
不會兒,大哥和準大嫂走了。
葉沐也站累了,就到最外麵展廳的長椅上坐下歇著。
為什麽說人類唯一學到的教訓就是沒有吸取任何教訓呢,大概就是因為不摔那一下,不知道疼,也就想不起來早就爛熟於心的道理。
那麽問題來了,人這一輩子要摔多少下呢?
哦,還有,大多數人都會在一件事情上反複摔跤,是記吃不記打,還是就喜歡摔,喜歡被虐的疼?
如果每個人都要選一件事反複摔跤的話,葉沐一定會虔誠的許願,希望是愛情啊,希望是帥哥啊!
不過黎染也說,葉沐的十一條隻能代表女生美好的願望,那對男生來說太苛刻了,畢竟現在女生對男生的條件已經降低到,用“正常”來作為讚美。
是的,很多人就想找個正常的點的。
……
大二下半學期的校園生活,既寧靜又祥和,不見半點波瀾起伏。
大一新生倒是熱鬧些,又有新的話題人物出現在論壇上,而這一次,葉沐成了看客。
這批新生,真是一個賽著一個嫩。
葉沐閑得沒事翻論壇,看到幾個鮮嫩的學弟,也忍不住點開圖片放大,多看了幾眼,連毛細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吸溜,誰會不饞呢?
她也沒說要動筷子,看看總行吧。
黎染有時候會請假去拍廣告,葉沐就一個人在學校裏溜達,有時候迎麵遇上好看的學弟,總會用眼神禮貌地“侵犯”一下。
她可不是那種會下意識躲開目光,裝作我沒有在看你,但卻希望你在看我的女生。
有時候麽,你隻有看了,才能知道對方是不是在看你呀。
就好比說在這擦肩而過的短暫時刻,葉沐就發現有的學弟在偷看她,他們眼裏有著好奇,嘴上在竊竊私語,手上還有小動作,好像在指她。
葉沐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原來她當年風靡全校的帖子,如今就是一年級新生們的“生存脫單指南”,聽說不少學弟妹都在裏麵取經。
葉沐:“???”
你看,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明明你還有一肚子的疑問需要找個人指點迷津,可在不知不覺間,你卻成了他人的指路人。
……
開學後的第一個周末周末,春日展隆重開幕了。
說起來,葉沐本來沒打算去的。
周末一周就一次,肯定要睡懶覺啊,何況前一天晚上她還熬了一下夜。
至於熬夜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葉沐近來發現好看的文變少了,當然也可以說是自己閱文無數,口味養叼了。
以前特別磕的,如今再看是一臉問號,為啥我當初會嗑生嗑死呢,我瘋了嗎?
當然還因為當下流行的題材千篇一律,大部分作者都在追流行,蹭熱度,認為隻有從眾才會出好成績,幾乎都忘記了初衷是想寫自己的東西,不一樣的表達。
所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那也是指不同的種類,而不是一院子差不多顏色和品種的花。
好吧,其實也沒必要扯這麽深,簡單說就是不好看了,膩了。
於是,自不量力的葉沐同學,在連續一周無文可看的情況下,終於決定殺入文壇,成為那一股清流。
題目起得很快,就叫《我和五個怨種前任》,但她感覺應該不會隻有五任,就先這樣暫定好了。
內容麽,剛寫了幾百字就卡文了。
葉沐很快就意識到,這主要是因為她缺乏經驗,空有理論,而且那些理論還是建立在其它小黃書的基礎上,等於說是她是踩著前人的路在走,那就無論如何都超越不了前人。
不過聽說時下很多作者都沒有實際的戀愛經驗,也都是閉門造車罷了,一想到這裏,葉沐就肅然起敬,編都能編這麽多字,好牛逼啊!
總而言之,葉沐熬了個小夜,隻寫了一千來字,倒下呼呼睡著後,還做了一個女海王四處留情的美夢。
做夢期間,她還抽空告訴自己,等醒過來一定要把這個故事寫下來,真是太美了。
誰知一覺醒來,竟然忘得一幹二淨。
直到快要中午了,葉沐吃完外賣,接到了沈韻的電話。
……
今年的春日展舉辦的額外隆重,聽說因為借鑒去年的成功經驗,今年全麵升級了,而主要原因就在於去年沈韻和陸晟的聯合作品。
葉沐當時也去了現場,還記得那種盛況,就連很多門外漢都來圍觀,畢竟像是這樣油畫聯合雕塑來呈現同一個內容的現象實在少見。
不過也有一些圈內人說,好聽了說是標新立異,難聽了說就是嘩眾取寵,這是對藝術的侮辱!
無論如何,今年的展覽增加了更多的雕塑作品,還有人效仿去年,也弄了個聯合展出。
這一次,葉沐剛到現場就見到了沈韻,沈韻還神秘兮兮地說,今年有兩個重頭戲,叫葉沐自己去發覺,去晚了可就沒位子了。
賣完關子,沈韻就被朋友拉走了,葉沐便一個人順著人群走。
通常來說,重頭戲都會放在比較靠裏麵的位置,但又不會太靠近出口,就是要有一種不能讓你輕易得到,卻又不會吊胃口太久的感覺。
果不其然,葉沐溜達到展廳的中段,就發現人多了起來,而且幾乎都聚集在一幅油畫麵前。
葉沐等了一會兒才找到空位。
這是一幅畫風比較抽象的油畫,筆法很飛,好像四處遊走,又好像頗有章法,畫的東西可以說是四不像,也可以說是意識流,那是一對肢體交纏的男女,卻夾雜著兩種風格的著色,力量與柔美各自站著一半的畫紙,好似很分裂,但到了中間卻又詭異的融合,成為一體。
葉沐仔細看了許久,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敏感,竟然在裏麵讀到了□□,還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性張力,一種拉扯,一種博弈。
至於下麵的畫家介紹,大概是不想暴露身份,用的是英文名——leif and iris.
這樣的愛情,不僅令人向往,而且還能帶來無限遐想。
葉沐不知不覺站了很久,直到又一波人迎過來,她才走向下一間展廳。
前麵依然遊客紮堆,不過大家圍著的不再是油畫,而是一座雕塑。
而這一次,葉沐不用靠近也能看到雕塑的大部分模樣,它很高,也很張揚,它一種肆意舒展卻又張牙舞爪的姿態,像是要在底座上騰飛起來了,每個人都隻能仰視它。
它的骨架是金屬結構的,一種材質比較粗糙,有很多地方鏽跡斑斑,而另一種材質看上去比較細膩,打磨得很光亮,它們很不搭,卻彼此糾纏。
比較粗糙的金屬勾勒著男人的身軀,而細膩的金屬則代表女人。
詭異的是,在比較細致的金屬材質上,還沾著一些石膏碎塊,它們保持著碎裂的姿態,卻又用足夠多的麵積,呈現出一副女性的身體,隻不過肩膀以上還有精心雕刻的部分,而越往下越粗糙,到最後甚至像是直接用石膏糊上去一樣,卻又恰到好處的留出裏麵金屬的層次。
除了金屬和石膏之外,還有一些碎布,有的掛在男人身上,有的在女人的關鍵部位,其中還有一塊長條碎布,外麵包裹著鐵絲網,直接覆蓋住男人的眼睛。
現場有很多看客,他們討論著,解讀也很不一樣。
有人說,這是男人被蒙蔽了雙眼,以一種卑微的姿態向女人求愛。
有人說,其實卑微的是這個女人,因為男人已經抬起一隻手,去抓蒙住眼睛的布了,而男人也已經轉身了,起碼那雙腳是想外麵的,反而是女人在挽留男人。但無論如何,結局注定了,女人將失去一個“奴仆”,男人將獲得自由解放。
還有人說,這座雕像神奇就在於,它既代表了糾纏,也代表了分離,不過分離的意味更重一些,糾纏是過去式的,這樣就剛好和前麵那幅油畫呼應上了,那幅畫是相濡以沫、難分難舍,而這座雕塑則是反目成仇、毀冠裂裳。
這兩件作品,也令整個展覽的主題得到升華。
葉沐忍不住走上前。
很快,在下麵的作者介紹那欄,看到了一行字——《生》陸晟。
第25章
整個展覽看下來, 葉沐都沒見到陸晟本人。
這樣的場合,他又是主角,竟然沒有來麽?
葉沐心裏還殘留著那件雕塑帶給自己的震撼,後勁兒十足, 以至於看後麵的作品, 她都提不起什麽勁兒了。
因為她知道陸晟的這段故事, 所以今天的心情和視角額外不同, 她已經感受到陸晟掙脫桎梏和枷鎖的力量了,而且他還將那些打碎的石膏塊利用起來, 令《朝日》變成了《生》。
隻是不知道這個“生”,指的是重生,還是生機。
藝術家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藝術家的心情和情緒, 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呈現,而且有時候會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
就好比說一件作品, 藝術家本人已經拿出最佳的狀態, 最牛逼的表達, 但是普通人看到了呢, 看懂的說厲害, 看不懂的說失望。
而那些看不懂的人, 是絕對不會承認是自己的眼界不夠高,理解不夠深的,他們對世界的接受度是排他的, 否定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存在, 就隻能接受自己層次的表達, 淺顯易懂最好。
而對於自己的淺薄, 他們不以為恥, 反以為榮,但凡是超出的,就是“垃圾”,稍微含蓄點的表達,就會說“太讓我失望了”。
這對藝術家來說,就會產生一個矛盾的點。因為群眾永遠是不渴求真理的,人越多越容易烏合之眾,而真正清醒的藝術家,對於烏合之眾的言論根本不會在意。可反過來講,能做到不在意的人又有幾個呢?
“清醒”是一門定力功課,也是要修煉的。
就拿陸晟的雕塑來說吧,剛才葉沐聽到的都是懂行的評論,等她轉了一圈回來,又聽到了一些看熱鬧的遊客的評論。
基本上他們都在說“看不懂”、“什麽玩意兒”、“這都是些什麽呀”、“亂七八糟的”。
這樣的聲音額外的大,他們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恨不得全世界人民都來附和。
而當旁邊有人附和時,那些發表看法的人就更誌得意滿了:“是吧,都這麽覺得吧!就這種展覽,還敢要錢?!”
真是吵死了。
葉沐投去鄙視的一眼。
這大概就是《烏合之眾》裏提到的定義,為了更快融入群體,個體會降低自己的智商去迎合,去個性化。真理雖然掌握在少數人手裏,但掌握真理的人是孤獨的,離群索居的。
葉沐忍了一會兒,等到那幾個聒噪的遊客離開之後,她身邊又多了兩個人。
他們一直都很安靜,而且站了很久。
葉沐下意識轉頭看了眼,這一看卻驚了。
女的她認識,就是那天給陸晟送湯的準大嫂。
男的麽,氣質斯文,一身休閑裝,戴著無邊框眼鏡,始終專注地欣賞雕塑。
他的五官輪廓與陸晟有幾分相像,隻是陸晟棱角更深刻,而這個男人更圓滑。
不用問了,這是陸晟的大哥。
沒由來的,葉沐忽然有點緊張,又順著往上看,因為距離足夠遠,根本看不到那個“女人”的眼角有顆痣。
嗯,這表達都這麽扭曲了,應該認不出來是誰了。
不會兒,大哥和準大嫂走了。
葉沐也站累了,就到最外麵展廳的長椅上坐下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