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越將她摟得更緊了:“我保證,我一定做到。”


    葉沐伸出小拇指:“拉勾。”


    沈之越勾住她的,說:“第二次了。”


    葉沐這才想起來,他們之前就拉過一次勾,那時候是因為拍廣告片。


    想不到一轉眼,都過去那麽久了。


    葉沐一下子吻上去,咬住他的嘴唇,就好像沒有明天一般。


    沈之越不躲不閃,就抱著她往房間裏走。


    轉眼到了翌日,天還沒亮,沈之越起身去趕飛機。


    葉沐醒來時,隻看到手機裏的微信留言。


    她對著整棟空屋子,隻覺得整顆心都追著沈之越一起飛走了。


    ……


    半個月後,葉沐複工了。


    剛複工,工作不算很忙碌,每個人都在適應節奏。


    葉沐有時候會住在沈之越家裏,還會拍照發給他。


    沈之越無法及時回複,經常是晚上才看到信息,但有時候要拍夜戲,連晚上都不見人影。


    葉沐的社交生活一下子空了,便又想起許久不曾聯係的朋友。


    嚴潤見到葉沐第一眼便說她重色輕友。


    葉沐有點蔫兒,掃了眼嚴潤身上的西裝和配飾,問他是不是又升職了。


    嚴潤的升職速度堪比坐直升飛機,這也直接說明了一件事,在職場上光有能力,願意勤勤懇懇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有氣質,善於個人外在形象管理,在這方麵,嚴潤就很舍得下本。


    當然,類似的事葉沐也聽到過,還是聽一個客戶說的,那客戶說他有兩個員工,一個工作很努力,很勤奮,很踏實,很會說話,也很會照顧人,就是有點自卑,而另一個員工不如前者努力,但很聰明,很會察言觀色,很會和客戶周旋,能hold住全場,而且很自信,結果到需要提拔一個人上來的時候,客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這位客戶看來,前者就是個“打工者”,你給他下達指令,他會完成的很好,但格局和上升空間是一眼看得到的,也就這樣了。而後者卻很適合培養成“管理者”,因為他不止能完成你的指令,還能額外完成一些工作之外的東西,比如穩住客戶,這不是他的專業和本職工作,可客戶就是信服他。


    究其原因,也無非是後者比前者更善於個人形象管理。乍一看這一點並沒有什麽,但如果將它融入到生活中,這就說明後者要比前者早起半小時到一小時,或者前一天就預備好第二天的穿搭,平時也會下功夫在個人的氣質和談吐練習上。而在日常中,麵對一天的工作,後者還能精神抖擻,遊刃有餘,這就是能力的體現。


    聽完葉沐說的故事,嚴潤便笑道:“我和你說的那個人一樣,每天都要比我的同期早起一小時。有時間還會對著鏡子練習說話的表情,走路的姿勢,咬字是否清晰。當然,有些人會認為沒必要花冤枉錢,浪費這種時間——我是來提升能力的,不是來梳妝打扮的。但說到底,人都是視覺動物,為什麽門店的銷售和一線服務人員要整理得幹幹淨淨,為什麽在和客戶談判的時候,見到對方一絲不苟的穿搭會覺得他更專業,更有條理?你看,所有人都會‘以貌取人’,那又憑什麽要求他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希望別人隻看到自己的業務能力,而忽略自己在外形管理上的短板?這樣想不隻是犯懶和僥幸心理,還非常雙標。”


    嚴潤的這套思維,葉沐還是相信的,畢竟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擺在麵前,再說葉沐也親眼見過不少客戶,也在職場環境中養成一套“以貌取人”的經驗。


    就說起飛廣告好了,如果將所有管理層都拎出來,單獨擺在一起,再將小組長放在一起,最後是普通員工,無論是穿搭還是氣質,高下立判。


    關於這件事,葉沐從劉冉和張葭那裏也吸取了不少經驗,而她們本身就是做廣告出身的,更加明白“外形管理”就是在給自身打廣告的道理,這就相當於麵試之前提交的簡曆,相當於簡曆上那張幹幹淨淨,體體麵麵的形象照。當然,除非你是極稀缺的,全國都找不出幾個的頂尖人才,也隻有這樣的光環才能襯托一身的樸實無華。


    直到葉沐跟嚴潤這裏取完經,又被嚴潤拷問了一番,她這才老實交代自己最近的感情生活。


    而在講故事的同時,嚴潤一直盯著她看,眼神有些古怪,半晌才說:“真應該給你拍下來,你這表情,一會兒甜蜜一會兒苦苦逼,看來這段戀愛,你心情起伏很大啊。”


    是這樣嗎?


    葉沐說:“這種遠距離的戀愛我沒試過啊,還在適應當中。”


    嚴潤冷笑兩聲。


    葉沐問:“你笑什麽,陰陽怪氣的,有話就說。”


    嚴潤這才解釋道:“以我對你的了解,你這段堅持不了多久。”


    “啊呸呸呸,烏鴉嘴!”葉沐氣道。


    嚴潤:“不信走著瞧。”


    葉沐瞪了他幾秒,又忍不住問:“為什麽,理由呢?”


    嚴潤:“以後沒準你可以,就現階段,還真不是我小瞧你——你現在對愛情的需求還沒到那個境界。”


    葉沐:“行,你有境界,你的境界就是損我。”


    嚴潤:“隻是實話實說,等什麽時候你開始追求靈魂和精神上的契合了,指不定還真能耐住寂寞。”


    葉沐:“聽你這意思,難道你到境界了?”


    嚴潤搖頭:“沒有,我就是一俗人。但我正在試圖脫俗,結果就是,太庸俗的感情不想談,不庸俗的又夠不著,就這樣不上不下。”


    葉沐白了他一眼,被他剛才那幾句話說的心裏發慌。


    沒想到嚴潤突然來了句:“說正經的,等你這段結束了,咱倆再試試?”


    好在葉沐沒喝東西,不然真的會噴出來。


    葉沐:“你有病吧?”


    嚴潤笑道:“你有藥啊。”


    幼稚。


    葉沐翻白眼,不理他。


    隔了幾秒鍾,嚴潤又道:“我是認真建議,你考慮看看。”


    葉沐搖頭:“不用考慮了,不可能。”


    嚴潤問:“為什麽?”


    葉沐說:“你是我唯一一個異性朋友,還得做一輩子的朋友,我很珍惜這段關係,不想破壞掉。除非,你不想做朋友了,那咱們就絕交好了。”


    嚴潤一怔,這還是他頭一次詞窮。


    然後,他說:“可是,不想做朋友和絕交之間,還有很都選擇啊。”


    葉沐:“哦,在我這裏沒有,就是要二選一。”


    嚴潤:“……”


    直到兩人走出餐館,臨分手前,嚴潤還不忘指責她厚此薄彼,為什麽和林遇、陸晟分開了都能做朋友,到他這裏就是絕交。


    葉沐義正言辭地說,朋友與朋友之間的性質和情分是不一樣的,她和林遇、陸晟分手了,可不會像現在這樣約出來一起吃飯,還有說有笑的分享生活,其實也就是點頭之交。


    嚴潤不再說話。


    等葉沐上車之後,又收到一條嚴潤發來的微信:“分手了記得通知我,到時候再討論。”


    葉沐發了一串“滾滾滾”過去,險些要拉黑他。


    第55章


    在沈之越駐紮劇組的兩個月裏, 葉沐的生活發生了兩件小事。


    事情不大,起碼沒有社會變動和疫情大,事情也和她沒有切身關係,她隻是一個旁觀者, 一個觀察家, 一個過路人, 可這兩件事卻對她的價值觀造成一點小衝擊。


    第一件事, 是張葭突然結婚了,還是閃婚……


    張葭?!


    是的, 葉沐的第一想法就是這個,她認為部門裏任何人都有可能走入婚姻,唯有現階段的張葭不可能。


    但她的確結婚了,不宴客, 不蜜月,隻是簽訂了婚前協議, 領了個證。


    按照張葭的話說, 婚前協議各自找律師商量個半個月, 草擬協議和反複修改一個月, 領證也就一上午。


    聽上去前期準備比較複雜, 比較漫長, 然而事實上,張葭夫婦也隻是將傳統婚禮用來準備彩禮,走親戚, 選購婚房的時間, 用來做婚前協議罷了, 而且還不用他們來做——都花錢請律師了, 還需要親自下場“吵架”嗎?


    張葭還說, 讓律師去權衡利弊,掰扯條款,就是為了以後自己能少點精力去做這些事。


    結婚麽,去民政局排個隊就行了,這聽上去又經濟又簡單,以至於大多數人都忽略了自己生活在一個商業社會,婚姻製度的產生從根上說就是某種商業模式,隻不過人們在這個模式上增加了一層愛情,給這種模式包裝了一層華美的濾鏡。


    那麽,如果剝離掉愛情呢?比如張葭夫婦,他們的眼光就比較實際,將婚姻看成純粹的商業模式,搞不懂愛情,但搞得懂錢,搞得懂自身利益和對方利益的拉扯。反過來,這件開頭看上去很簡單,很經濟的商業模式,一旦你將它看輕了,想少了,那麽結局就是處理一堆爛攤子。


    張葭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結婚之前,人隻要能靜下心來,用半天時間去計算離婚成本,就會立刻清醒,會明白這種開局簡單的商業模式就是一種陷阱。你以為你省事了,你跳進去了,等你想要爬出來,會發現需要耗費半條命作為代價。所以我們就花了一些時間,先把這個坑探索清楚,先做好出坑的功課,還把出坑的梯子找專人定製好,等一切妥當了再跳進去。”


    一些專家總在抨擊現代人的婚姻觀,還想利用幾條政策就力挽狂瀾,扭轉趨勢,讓大家都去結婚。


    然而事實就是,傳統的婚姻觀正在“崩塌”,這不是社會的退步,而是某種進步,沒必要抨擊或逃避。政策可以改變,但人的思想無法改變,當一個趨勢出現了,它就是出現了,它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意誌為轉移,因為它代表了一群人的意誌。


    這就是為什麽每當有專家“大放厥詞”,都會引起群嘲的原因。


    婚姻是一種選擇,一種態度,你可以選擇入,也可以選擇不入,但無論入不入,都和對錯無關,無非是選擇不同,價值觀不同,立場不同。


    有人說,未來社會會有三種“婚姻”模式,傳統婚姻,不婚主義,開放式婚姻,它們的比重是相當的。無論大趨勢是否真是如此,最終時間會證明一切。


    而站在葉沐個人的角度,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也沒有數據支持,隻是依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接觸的人群來看,似乎選擇不婚和開放式婚姻的人越來越多了。


    張葭選擇的就是開放式婚姻,丈夫是她的初戀,也是最純的一段,他們在一起時就隻是拉拉手,親親嘴,就因為大學所在不同的城市而自然分開。


    等到再相遇,那是在一個同學會上。


    張葭笑著給葉沐科普,說同學會就和職場一樣,故事和事故都很多,而且這裏還是出軌和亂搞的高發地,每個人的白月光和朱砂痣都在這裏,在被生活、工作、婚姻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時候,每個人都想著逃離現實,並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麵,在同學會這塊培養皿中踏上一次尋找青春(純真)之旅。


    雖然最後一定會證實,這些不過是泡沫和海市蜃樓,可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往下跳。


    張葭和丈夫就是在同學會上再次看對眼的,他們都想著還沒有睡過對方,於是當晚就去開房。


    一夜大和諧下來,兩人都很盡興,轉眼就約了第二次,第三次,直到第n次。


    當然,他們見麵不可能隻做那件事,還會聊一些事,聊價值觀,聊人生,聊未來。


    兩人經過一番身體碰撞和價值觀碰撞之後,發現竟然一拍即合——這或許就是在那個什麽都不懂的年紀,就喜歡上對方,進而發生“初戀”的根本原因吧。是感覺在為人群分類,他們骨子裏就是一類人。


    總之,張葭和丈夫決定結婚了,而且一切都是在床上商量出來的,包括各自找律師草擬婚前協議,婚前財產和婚後財產的分配問題,如果有了孩子應該如何撫養,如果離婚了撫養權歸誰等等。


    張葭說:“你看,因愛而結合的男女,在踏入婚姻時,除了愛什麽都不考慮,以為愛是魔法,可以打敗一切。可是如果、萬一、假如婚姻破裂了呢,曾經那對說愛的男女,這時候聊的都是實際利益,都是生意散夥了該怎麽分配的問題。所以說,婚姻說到底就是一門生意,你從一開始就把它當生意對待,扯掉遮羞布,這也不影響你談愛,反而還更有助於提早看清自己,看清對方。那些以愛為名,實際上隻是在為自己爭取利益的人,都是偽君子,而我們選擇的是先小人後君子。總之就是,不要高估自己,低估人性,不要小瞧婚姻製度,更不要拿愛情當幌子。”


    後來,張葭請全部門的人一起到“夜生活”喝了頓大酒,預定的還是張葭曾經給葉沐科普過的最好的包廂。


    葉沐也隨了份子錢,除此之外還送了一副油畫給張葭。


    油畫的尺寸不大,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隻是葉之鳴簽約的其中一名中流畫家的作品,葉沐自掏腰包,將油畫包裝好,再讓畫廊負責送貨的工人送到張葭的新居。


    張葭收到禮物後很驚喜,問葉沐怎麽這麽破費。


    葉沐隻說,張葭作為前輩,教了她很多,不管是生活裏還是工作中,而她也知道張葭可以教,也可以不教,這不是張葭的義務,大概就是因為她們更投緣。


    既然投緣,那她就要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和能力,挑選一份禮物送給張葭。


    在這個社會裏,“緣分”也是需要體現實際價值的,不能隻掛在口頭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幾分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姍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姍姍並收藏幾分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