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和龔妙菡一起,乘馬車去往大佛寺,也算是打著陪同小姐踏青的旗號。
料峭春風,從山門下往上看,青石山一片長青的鬆柏,佛寺臥在半山腰處,耳邊聽見一聲鍾鳴。
因是龍抬頭,佛門慈悲,僧人在山下支了粥棚,給一些窮苦人施粥。不管是外地逃難而來,亦或是單純像討一杯佛緣,隊伍排了老長。
龔妙菡翹著腳看,滿是驚奇。她沒怎麽見過窮苦人,看見人蹲在路邊喝粥,甚是奇怪。
旁邊的無雙對這場景確很熟悉,當年她同樣逃過難,被母親帶著混在人群中,即便身上有銀子也不敢拿出來,會出人命。
她們出自富貴人家,旁人一看便知,再瞧著幾個高大健壯的護院,沒人敢湊過來。
鬱清示意這裏太亂,讓兩人去寺中。
可龔妙菡是誰啊?恩遠伯府中的小祖宗,除了龔拓誰也治不了她,一定要轉轉。
這沒走幾步,就一個小黑影子竄出來,直接將這小丫頭撞了個趔趄。她哪遇見過這個,當場抬手指著幾步外的男童:“鬱清,把他綁起來!”
男童很瘦,看樣子八九歲,亂糟糟的頭發擋了半張臉,聞言站在原地。
鬱清無奈,他一個大男人的,怎好去抓一個孩子?再說,不是龔妙菡自己非要往人堆裏鑽的?
這時,人群中衝過來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上來一把就揪住男童,不問緣由拖著就走。
“放開我!”男童蹬著腳掙紮,懷裏仍死死抱著領來的饃饃。
男人罵罵咧咧,一臉狠戾的橫肉:“趕緊跟老子回家,整日瞎跑。”
瘦小的男童哪是男人對手,小雞子一樣被提著走了,毫無招架之力,還在聲嘶力竭呼喊:“我不是……”
話沒喊出就被男人捂了嘴,朝一輛停著的舊馬車走去。
無雙追上幾步,伸手臂攔住對方:“把人放下!”
男人瞅著麵前的嬌小娘子,眼中先是露出邪光:“小娘子,我管自己兒子呢!”
“他不是你兒子,你倆的口音不一樣。”無雙直接戳破。
鬱清一聽,手中佩刀一提,一個箭步過去將刀刃架在男人肩上。對方渾身一哆嗦,瞥見刀身上的官府刻紋,頓時雙腿軟掉。
另外幾名護院收到眼神,快步上去攔住想駕車逃跑的同夥。
事情發生在轉瞬間,負責秩序的僧人也跑來,幫忙製服拐子。
男童終於掙脫,瘦小的身子撞在地上,護在懷裏的幹饃咕嚕嚕滾進塵土裏,顧不得疼,趕緊爬著去撿。
無雙把人拉起,盯著孩子的髒臉:“家裏人呢?”
她想起了自己,當初逃難母親拚命護著三個孩子,生怕被人趁機拐走賣掉,明明母親也是溫婉的大家閨秀,為她拚命的時候披頭散發,聲音尖利……
龔妙菡小受驚了一把,乖乖留在婆子身旁,又可憐那男童,像她就從來不知道挨餓的滋味。
最近趁亂拐人的事常有發生,鬱清想把這三個拐子送回官府,便將龔妙菡好無雙交給了僧人照顧。
“小姐,我把他送回去,你去寺裏等我。”無雙指指男童。
龔妙菡也想去,但是在婆子製止的眼神中退卻下來,又擔心還有拐子同夥在,便叮囑道:“那你小心。”
說完,她把自己放在兜裏準備買零嘴兒的碎銀,塞給了無雙。
無雙應下,龔家的兄妹當真性格不一,龔妙菡嘴硬心軟,而龔拓光風霽月的外表下,心黑的很。
有僧人陪同,無雙順利送男童找到了母親。是山下簡易的草棚,僧人們收留難民去歲匆忙搭建的,後麵一直用著。
女人縮在角落的草堆裏,見了兒子回來,緊緊將人抱住。
無雙放下心,又添了點兒錢一同給了女人:“天暖了,會好起來的。”
說完,她對人笑笑,轉身離開。
“娘子留步,”女人從草堆裏,盯著無雙背影,“你可是觀州人氏?”
無雙腳下一頓,多久不曾聽到的鄉音,她回頭打量女人。
作者有話說:
女鵝要開始準備跑路。
第17章
無雙的確是觀州人,未曾想會在此聽見鄉音,當年逃難出來,再未和家鄉有過半點聯係。不知對方是如何知道?
好像是看出她的疑惑,女人指了指無雙裙邊的一朵刺繡紫海棠。無雙了然,觀州風俗,二月二這日男子修發,女子則會在裙上繡一朵紫海棠,求一個好寓意。
男童很懂事,給母親端了水來,婦人喝了也壓下咳聲,嗓音這才清楚了些:“謝娘子恩德。”
“是我家小姐的意思。”無雙客氣笑笑,往四下看了眼,簡易的木牆哪裏都透風。
她在難民堆裏待過,並不嫌棄這裏髒亂,有時候世道就是這樣,沒辦法的。
“我叫雲娘,姑娘留下名姓,將來恩情必報。”婦人臉蠟黃,看起來病得厲害,“夫家是安西曹家,我兒叫曹涇。”
無雙聽雲娘說話有禮,倒不像一般人家。心中更加淒然,怕也不是遭難的殷實人家罷。
“夫人不必放在心上,好好照顧孩子。”她看看男童,那般稚氣,已經為母親出去尋找吃食,是個好孩子。
今天出手相幫,完全是在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今更想起了母親。亂世道,很多孩子會被拐走,而父母根本沒能力去尋找,最後不過賣掉成奴。
雲娘想讓曹涇跪下謝恩,被無雙攔住,摸摸孩子頭頂:“以後準備去哪兒?”
“夫家沒了,我想身子能好起來,就帶著涇兒回觀州。”雲娘暗淡的眼中有了線光亮,“雖然那裏也沒有什麽,但是總能有個開始。可現在我這副樣子,根本走不動。”
“回觀州?”無雙垂眸,憶起韓承業的話。
他說有人去韓家老家打聽過她,其實想想能尋她的無非就是兄姐,可惜韓家搬走,後麵克氏嫌棄韓父名字太凶,耽誤兒子前程,又給改了個看似文氣的名。如此,即便想找她,也找不到了。
既然能去那邊尋她,是否也曾去過家鄉,或者他們就在家鄉?
“娘子?”雲娘喚了聲,“你在觀州可有親戚?”
無雙回神,搖了搖頭:“當年大水,我也是逃難出來的,家早沒了。”
“世事無常,”雲娘安慰了聲,頓時生出同病相憐之感,“走一步算一步。”
無雙不語,眼中滑過一抹輕愁,麵對雲娘這個外人,也就沒加遮掩情緒。她看得出,雲娘病得厲害,苦於困頓用不上藥,完全是看老天收不收這條命
這時,等在外麵的婆子不耐煩了,憋著氣兒探進頭來:“雙姑娘,時辰不早了。”
無雙也知自己不能久留,與雲娘母子告別。
“娘子,”雲娘壓低聲音,胸中提起一股力氣,“若有幫得上的地方,盡管吩咐雲娘。今日你救了涇兒,是我們的恩人。”
牆邊躺著的難民翻了個身,兩人停止了話語,隨後無雙離開了草棚。
大佛寺的鍾又敲了兩下,震得山巒都在顫動。
閑雜人等進不來寺院,更遑論難民。寺中香火繚繞,大殿中僧人們虔誠的唱著經,給人一種靜謐深沉之感,與山下的情形對比鮮明。
龔妙菡沒興趣聽經,倒是一直惦記著剛才的男童,拉著無雙一直問。
無雙隻說是西麵來的難民,把人交給了母親。龔妙涵這才放下心來。
晌午用完齋飯,無雙在佛寺正殿點了一盞長明燈,祭奠父母。
她跪在蒲團上,禱告良久,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引。
來上香的人不少,尤其是年輕女子,憋過了漫長的嚴冬,終於可以出門來走動,能去的地方不多,上香是最普遍的選擇。一年之計在於春,她們自然是來求姻緣的居多,大都有家母陪著。
無雙看著案上的簽筒,心中羨慕那些母女。這樣想著,便也走上前去拿著簽筒搖起來。
嘩啦啦,簽筒中的簽子來回轉著,忽的,一隻從中跳了出來,落在蒲團旁。
無雙此時也是誠心的,雖然她知道自己的姻緣不一定會有,可還是想聽一聽,於是拿著簽子出去。
廟祝五十多歲,一把花白山羊胡,剛剛為前一對母女解了簽,抬頭看眼無雙,伸過手去:“娘子也算姻緣?”
無外乎他這麽想,女子年紀輕,不是婦人打扮,今天又是神仙日子,便也就隨口問出。
無雙攥著簽子,猶豫著要不要送出。
突然,斜刺裏伸出一隻手,直接將她的簽子抽走。
無雙一驚,轉頭看見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的龔拓。他一身平常打扮,大概是忙完了牛頭崗的事,過來這邊。
他手指捏著簽子,嘴邊一抹薄笑,正研究著上麵寫了些什麽。
“公子,”無雙喚了聲,伸手想拿回簽子,“我抽著玩兒的。”
龔拓手一抬輕易躲掉,隨後扔給了廟祝,薄唇輕啟:“煩勞先生解一下這簽。”
二月的陽光灑在男人臉上,五官明顯立體,麵皮白淨,卻有行伍之人的修拔有力。
廟祝慌忙接住,這才將簽拿來眼前,捋捋胡子一副知曉萬事的樣子:“這樣啊。”
無雙不問,邊上龔拓眉眼多了絲笑意,瞅著她,好像是抓到了什麽小尾巴。
“姑娘的姻緣,”廟祝從開始的從容,到如今的疑惑,完全的寫在臉上,“看似是中上簽,可似乎過於曲折。”
“姻緣?”龔拓齒間送出兩個字,半垂眼簾,“好好說。”
無雙皺眉,心中歎了聲。
對麵廟祝隻專心看簽,好像為了更精確,他拿筆在紙上寫著什麽。隨後終於擱下筆,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每個人的過程不一樣,這個老朽無法探知,但是簽的結果是好的。”
“先生,”無雙走過去,伸手撿起簽子,“我不算了。”
“噠”,龔拓往案上扔了銀錢,視線落在無雙臉上,話是給廟祝說的,“說出來。”
廟祝看看兩人,覺得既然結果是好的,說了也無妨,便清了清嗓子:“紅嫁衣,琴瑟和鳴,兒孫福澤。姑娘會得嫁良人。”
無雙聽完,隻覺頭疼得厲害,這樣的好結局怎會是她的?這廟祝為了賞錢,竟也糊弄人。而且,還是當著龔拓的麵,他現在定然心中覺得好笑吧。
好笑她一隻籠中雀兒,會得嫁良人。
作者有話說:
狗子:嗬,哪個不知死活的良人?
料峭春風,從山門下往上看,青石山一片長青的鬆柏,佛寺臥在半山腰處,耳邊聽見一聲鍾鳴。
因是龍抬頭,佛門慈悲,僧人在山下支了粥棚,給一些窮苦人施粥。不管是外地逃難而來,亦或是單純像討一杯佛緣,隊伍排了老長。
龔妙菡翹著腳看,滿是驚奇。她沒怎麽見過窮苦人,看見人蹲在路邊喝粥,甚是奇怪。
旁邊的無雙對這場景確很熟悉,當年她同樣逃過難,被母親帶著混在人群中,即便身上有銀子也不敢拿出來,會出人命。
她們出自富貴人家,旁人一看便知,再瞧著幾個高大健壯的護院,沒人敢湊過來。
鬱清示意這裏太亂,讓兩人去寺中。
可龔妙菡是誰啊?恩遠伯府中的小祖宗,除了龔拓誰也治不了她,一定要轉轉。
這沒走幾步,就一個小黑影子竄出來,直接將這小丫頭撞了個趔趄。她哪遇見過這個,當場抬手指著幾步外的男童:“鬱清,把他綁起來!”
男童很瘦,看樣子八九歲,亂糟糟的頭發擋了半張臉,聞言站在原地。
鬱清無奈,他一個大男人的,怎好去抓一個孩子?再說,不是龔妙菡自己非要往人堆裏鑽的?
這時,人群中衝過來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上來一把就揪住男童,不問緣由拖著就走。
“放開我!”男童蹬著腳掙紮,懷裏仍死死抱著領來的饃饃。
男人罵罵咧咧,一臉狠戾的橫肉:“趕緊跟老子回家,整日瞎跑。”
瘦小的男童哪是男人對手,小雞子一樣被提著走了,毫無招架之力,還在聲嘶力竭呼喊:“我不是……”
話沒喊出就被男人捂了嘴,朝一輛停著的舊馬車走去。
無雙追上幾步,伸手臂攔住對方:“把人放下!”
男人瞅著麵前的嬌小娘子,眼中先是露出邪光:“小娘子,我管自己兒子呢!”
“他不是你兒子,你倆的口音不一樣。”無雙直接戳破。
鬱清一聽,手中佩刀一提,一個箭步過去將刀刃架在男人肩上。對方渾身一哆嗦,瞥見刀身上的官府刻紋,頓時雙腿軟掉。
另外幾名護院收到眼神,快步上去攔住想駕車逃跑的同夥。
事情發生在轉瞬間,負責秩序的僧人也跑來,幫忙製服拐子。
男童終於掙脫,瘦小的身子撞在地上,護在懷裏的幹饃咕嚕嚕滾進塵土裏,顧不得疼,趕緊爬著去撿。
無雙把人拉起,盯著孩子的髒臉:“家裏人呢?”
她想起了自己,當初逃難母親拚命護著三個孩子,生怕被人趁機拐走賣掉,明明母親也是溫婉的大家閨秀,為她拚命的時候披頭散發,聲音尖利……
龔妙菡小受驚了一把,乖乖留在婆子身旁,又可憐那男童,像她就從來不知道挨餓的滋味。
最近趁亂拐人的事常有發生,鬱清想把這三個拐子送回官府,便將龔妙菡好無雙交給了僧人照顧。
“小姐,我把他送回去,你去寺裏等我。”無雙指指男童。
龔妙菡也想去,但是在婆子製止的眼神中退卻下來,又擔心還有拐子同夥在,便叮囑道:“那你小心。”
說完,她把自己放在兜裏準備買零嘴兒的碎銀,塞給了無雙。
無雙應下,龔家的兄妹當真性格不一,龔妙菡嘴硬心軟,而龔拓光風霽月的外表下,心黑的很。
有僧人陪同,無雙順利送男童找到了母親。是山下簡易的草棚,僧人們收留難民去歲匆忙搭建的,後麵一直用著。
女人縮在角落的草堆裏,見了兒子回來,緊緊將人抱住。
無雙放下心,又添了點兒錢一同給了女人:“天暖了,會好起來的。”
說完,她對人笑笑,轉身離開。
“娘子留步,”女人從草堆裏,盯著無雙背影,“你可是觀州人氏?”
無雙腳下一頓,多久不曾聽到的鄉音,她回頭打量女人。
作者有話說:
女鵝要開始準備跑路。
第17章
無雙的確是觀州人,未曾想會在此聽見鄉音,當年逃難出來,再未和家鄉有過半點聯係。不知對方是如何知道?
好像是看出她的疑惑,女人指了指無雙裙邊的一朵刺繡紫海棠。無雙了然,觀州風俗,二月二這日男子修發,女子則會在裙上繡一朵紫海棠,求一個好寓意。
男童很懂事,給母親端了水來,婦人喝了也壓下咳聲,嗓音這才清楚了些:“謝娘子恩德。”
“是我家小姐的意思。”無雙客氣笑笑,往四下看了眼,簡易的木牆哪裏都透風。
她在難民堆裏待過,並不嫌棄這裏髒亂,有時候世道就是這樣,沒辦法的。
“我叫雲娘,姑娘留下名姓,將來恩情必報。”婦人臉蠟黃,看起來病得厲害,“夫家是安西曹家,我兒叫曹涇。”
無雙聽雲娘說話有禮,倒不像一般人家。心中更加淒然,怕也不是遭難的殷實人家罷。
“夫人不必放在心上,好好照顧孩子。”她看看男童,那般稚氣,已經為母親出去尋找吃食,是個好孩子。
今天出手相幫,完全是在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今更想起了母親。亂世道,很多孩子會被拐走,而父母根本沒能力去尋找,最後不過賣掉成奴。
雲娘想讓曹涇跪下謝恩,被無雙攔住,摸摸孩子頭頂:“以後準備去哪兒?”
“夫家沒了,我想身子能好起來,就帶著涇兒回觀州。”雲娘暗淡的眼中有了線光亮,“雖然那裏也沒有什麽,但是總能有個開始。可現在我這副樣子,根本走不動。”
“回觀州?”無雙垂眸,憶起韓承業的話。
他說有人去韓家老家打聽過她,其實想想能尋她的無非就是兄姐,可惜韓家搬走,後麵克氏嫌棄韓父名字太凶,耽誤兒子前程,又給改了個看似文氣的名。如此,即便想找她,也找不到了。
既然能去那邊尋她,是否也曾去過家鄉,或者他們就在家鄉?
“娘子?”雲娘喚了聲,“你在觀州可有親戚?”
無雙回神,搖了搖頭:“當年大水,我也是逃難出來的,家早沒了。”
“世事無常,”雲娘安慰了聲,頓時生出同病相憐之感,“走一步算一步。”
無雙不語,眼中滑過一抹輕愁,麵對雲娘這個外人,也就沒加遮掩情緒。她看得出,雲娘病得厲害,苦於困頓用不上藥,完全是看老天收不收這條命
這時,等在外麵的婆子不耐煩了,憋著氣兒探進頭來:“雙姑娘,時辰不早了。”
無雙也知自己不能久留,與雲娘母子告別。
“娘子,”雲娘壓低聲音,胸中提起一股力氣,“若有幫得上的地方,盡管吩咐雲娘。今日你救了涇兒,是我們的恩人。”
牆邊躺著的難民翻了個身,兩人停止了話語,隨後無雙離開了草棚。
大佛寺的鍾又敲了兩下,震得山巒都在顫動。
閑雜人等進不來寺院,更遑論難民。寺中香火繚繞,大殿中僧人們虔誠的唱著經,給人一種靜謐深沉之感,與山下的情形對比鮮明。
龔妙菡沒興趣聽經,倒是一直惦記著剛才的男童,拉著無雙一直問。
無雙隻說是西麵來的難民,把人交給了母親。龔妙涵這才放下心來。
晌午用完齋飯,無雙在佛寺正殿點了一盞長明燈,祭奠父母。
她跪在蒲團上,禱告良久,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引。
來上香的人不少,尤其是年輕女子,憋過了漫長的嚴冬,終於可以出門來走動,能去的地方不多,上香是最普遍的選擇。一年之計在於春,她們自然是來求姻緣的居多,大都有家母陪著。
無雙看著案上的簽筒,心中羨慕那些母女。這樣想著,便也走上前去拿著簽筒搖起來。
嘩啦啦,簽筒中的簽子來回轉著,忽的,一隻從中跳了出來,落在蒲團旁。
無雙此時也是誠心的,雖然她知道自己的姻緣不一定會有,可還是想聽一聽,於是拿著簽子出去。
廟祝五十多歲,一把花白山羊胡,剛剛為前一對母女解了簽,抬頭看眼無雙,伸過手去:“娘子也算姻緣?”
無外乎他這麽想,女子年紀輕,不是婦人打扮,今天又是神仙日子,便也就隨口問出。
無雙攥著簽子,猶豫著要不要送出。
突然,斜刺裏伸出一隻手,直接將她的簽子抽走。
無雙一驚,轉頭看見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的龔拓。他一身平常打扮,大概是忙完了牛頭崗的事,過來這邊。
他手指捏著簽子,嘴邊一抹薄笑,正研究著上麵寫了些什麽。
“公子,”無雙喚了聲,伸手想拿回簽子,“我抽著玩兒的。”
龔拓手一抬輕易躲掉,隨後扔給了廟祝,薄唇輕啟:“煩勞先生解一下這簽。”
二月的陽光灑在男人臉上,五官明顯立體,麵皮白淨,卻有行伍之人的修拔有力。
廟祝慌忙接住,這才將簽拿來眼前,捋捋胡子一副知曉萬事的樣子:“這樣啊。”
無雙不問,邊上龔拓眉眼多了絲笑意,瞅著她,好像是抓到了什麽小尾巴。
“姑娘的姻緣,”廟祝從開始的從容,到如今的疑惑,完全的寫在臉上,“看似是中上簽,可似乎過於曲折。”
“姻緣?”龔拓齒間送出兩個字,半垂眼簾,“好好說。”
無雙皺眉,心中歎了聲。
對麵廟祝隻專心看簽,好像為了更精確,他拿筆在紙上寫著什麽。隨後終於擱下筆,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每個人的過程不一樣,這個老朽無法探知,但是簽的結果是好的。”
“先生,”無雙走過去,伸手撿起簽子,“我不算了。”
“噠”,龔拓往案上扔了銀錢,視線落在無雙臉上,話是給廟祝說的,“說出來。”
廟祝看看兩人,覺得既然結果是好的,說了也無妨,便清了清嗓子:“紅嫁衣,琴瑟和鳴,兒孫福澤。姑娘會得嫁良人。”
無雙聽完,隻覺頭疼得厲害,這樣的好結局怎會是她的?這廟祝為了賞錢,竟也糊弄人。而且,還是當著龔拓的麵,他現在定然心中覺得好笑吧。
好笑她一隻籠中雀兒,會得嫁良人。
作者有話說:
狗子:嗬,哪個不知死活的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