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五萬,我存了四萬換了一萬外匯卷。我……”他後悔的不行,早知道就花點兒啊。都攢著不舍得花,如今全給人退回去了。
拿到了錢,帶著堂叔到銀行將這五萬分別存在了沈海陽父子名下。老太太說的,沈暉三萬沈海陽一萬八,剩餘的拿回家。工作人員問她要不要兌換人民幣,她搖頭拒絕。
如今的利率因為剛從計劃經濟開始轉,所以國家實行兩種匯率。李霞不懂經濟,不知道這些到底是怎麽算的,所以決定就存美金不兌換,連堂叔兌換的外匯卷她也兌回八千。等以後取出想兌換的話可以按照以後的匯率兌。
如今一比一點二,她記得九十年代後期高的時候一比八點多,但那時候物價也比現在高的多。如今兌換的話七萬多,加利息過幾年也不到十萬。十幾年後兌換的話是四五十萬。存儲的話肯定這樣更劃算。
不知道未來風雲突變的會覺得利息高,知道十幾年後兌換的話覺得十幾年後兌換好。實際這兩種方式都不咋地。
李霞明白這時期銀行存錢是最虧的。沈暉那份聽老太太的存了定期不動,而沈海陽那份她打算找合適時機將它投入房產。做其他的她也不是太懂,冒險的事兒留給自己以後做。這父子倆一個植物人一個幼小,給他們投資幾套房,這是最穩妥的。
第8章
將外匯卷和存單拿回家給老太太過目,將事情跟她交代清楚。她在犯愁怎麽跟老太太說將那錢以後買房產更劃算,否則未來生活是越來越好,可錢幣也是越來越不值錢,存銀行太虧。
“娘、我想著把海陽那份兒錢買成房子,以後賣了也值錢或者租出去吃瓦片也好,你覺得呢?”
老太太沉默一陣:“聽你的。暉暉的存著以後給他留著用,海陽的那部分你看著辦。”
老人考慮的穩妥,李霞點頭笑了。“娘您真不怕我瞎鼓搗虧了啊?”
“你是沈家的媳婦,我親自挑的。我信得過你。”
存款在他們父子名下,你做什麽也有海陽同學照看。放心不放心的我也沒法繼續照顧他們了,隻能信任你。不過老太太在民國生活許多年,覺得如今的形勢,若是恢複到民國那會兒,別說那麽開放,就是別這麽嚴,那也是有房子吃瓦片(房租)更合適。
“您放心,我肯定把他們父子養好。”
“去給自己做幾身新衣裳,結婚就委屈你了,如今有錢了別虧待自己。快去,新媳婦穿的喜慶些當給我衝喜。”
老人把外匯卷全給了她,非要她去扯布做新衣。李霞其實真不看重這個,奈何老太太想補償她,她為讓老人舒心高興,隻好騎著車去了一趟外貿商場。
夏天單衣做的快,第二天就煥然一新。湛藍色的褲子搭配白底紅花的半袖,腳上穿著湛藍的布鞋。頭發用手絹綁起來盤在腦後,臉上抹了昨兒新買的雪花膏。
她本人底子非常好,皮膚細膩白皙。這麽多年辛苦已經沒那麽白,但臉上底子還在,一收拾看著年輕陽光,一看就是個利索的小媳婦。
“好,真好。”
老太太看了高興的誇,精神頭挺好的自己端著碗喝奶粉。李霞看她這模樣心裏擔心,問她想吃什麽。
“紅燒肉。”老人笑笑:“最近老想起那個味兒,肉味,好香。”
“等著,我去買肉。”
她一身新衣提著籃子去買肉,路上遇到鄰居跟人打了招呼。挑了塊兒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回家,背後認識的人議論紛紛。
“這媳婦一收拾看著挺好看哎,不比沈海陽前頭那個媳婦差。”
“肯定好看,不然也不會被城裏的前夫看上。”方家的鄰居搖頭:“可惜了,這麽好個小媳婦如今嫁了個植物人還帶個拖油瓶。後半輩子難熬了。”
方小妹不屑的冷哼:“再打扮也就是個農村婦女,她跟個植物人過一輩子,天生命賤。”
她家鄰居反駁她:“那可不一定。你們不知道吧,聽說沈海陽他爹從國外寄回來不少錢,沒看今兒穿的全是新的。說不準人家比你們家有錢,沒看穿的比你好,剛才還買肉。”
方家小妹被懟的無言以對,她本來就在嫉妒李霞身上的新衣,那可是最新的料子。她想要都買不到,沒想到李霞穿上了。
一說有錢大家羨慕了一下,可緊接著就搖頭。“再有錢守著個植物人帶著個拖油瓶,這守活寡的日子也不叫日子,一輩子太窩囊。”
大媽們在背後暗暗替李霞可惜,她那邊忙著計劃未來。老太太眼看不行了,最後的日子盡可能的照顧好她。自己的事兒等老太太走了再說,她已經找人定做了個推車,焊了鐵爐子。準備工作做好,等時機到了開幹就行。
回家先到耳房看了眼老人,然後到廚房給做紅燒肉。老太太好多天不吃飯了,今兒居然吃了一塊兒。吃完了喝口湯心滿意足的歎口氣。
該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想吃的也吃到了嘴。之前嚷嚷疼,今兒卻不說了。吃完了還讓李霞扶她去堂屋。
“我背你過去。”李霞在她跟前蹲下。
“不用,我能走。”
忽然間來的精神,
李霞心裏就知道不好。順從的扶著她去堂屋,走幾步看她沒力氣,她一彎腰將人抱起來。
倆孩子在前頭,本來就準備給掀門簾的,可奶奶走的實在慢。此時看李霞將人抱起了,倆孩子慌忙將堂屋門簾徹底掀起。
李霞知道老人是想看看兒子,所以徑直將她抱到沈海陽病床前。她坐在老人身後給她支撐,老人目光在兒子和孫子間打轉,伸手用粗糙幹枯的手拉著沈暉的小手。不等她開口,小家夥癟著嘴先說。
“我會照顧爸爸,奶奶你放心。”
說著話眼淚無聲的流,李霞扭過頭望著沈海陽,多希望他能忽然醒來。一老一小的看著可憐,她進這家沒多久,不可能替代他的位置給她們足夠的安全感。
畫畫看沈暉流淚,站在一旁也跟著流淚,默默拉著哥哥的手。哥哥好可憐,爸爸躺在床上沒動靜,奶奶也生重病。
“好孩子、”
老人摸摸孫子的頭,轉身靠在李霞懷裏。“都托付、給你了。”
“放心,我答應的事兒我會做到。”
在堂屋坐了大概十幾分鍾,老人實在支撐不住,又被李霞抱回原先的屋子。當天夜裏咽了氣,臨了死死拉著李霞的手。
“放心,放心,有我呢。”
老人在她的承諾聲中咽了氣,按規矩哭聲送老太太走,鄰居們聽到哭聲報喪趕來幫忙。翌日沈海陽的同學朋友和單位關係好的同事全都來幫忙,李霞手裏不缺錢,這下事情很順利的進行,大熱天的三天後將老太太火化下葬。
————
披麻戴孝給婆婆送了終,等事情結束送走了幫忙的人,她到屋裏換了衣裳。將櫃子裏那件新作的白底紅花的半袖疊好壓進箱底。
衝喜,也就圖老太太一高興,接下裏這件兒衣裳燒三年紙前不能再穿。白底藍花的半袖上套上黑色的袖箍。給老人戴孝,外人一看就知道什麽情況。
休息一天起來打掃衛生,老太太的東西基本都燒了,隻留了幾樣做紀念。炕上換了新的床單,屋裏整整齊齊。隻不見了主人。沈暉一進來眼淚就控製不住的流,李霞拍拍孩子蹲到他跟前。
“別難受了,奶奶知道要心疼的。”
她這麽一說,孩子哭的更厲害,她將孩子摟進懷裏,讓他盡情宣泄。忙著辦喪事,孩子懂事的不敢添亂。親人去世那種痛就如同尖刺刺進了肉裏,麻木的剛開始過後、你在日常生活中會越發清晰的發現,她真的走了再也看不到了。
孩子哭的淚眼滂沱,李霞一下下拍哄給他安慰。“沒事的啊,以後有媽媽呢,媽媽會陪著你長大。有什麽不痛快的就跟媽媽說,媽媽會看你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到時候咱們一起去跟奶奶說,她一定很高興。”
“媽媽,奶奶真的能看到我們嗎?”
“能,奶奶一直在你身邊。”
“我晚上能在西屋和妹妹一起睡嗎?”說完看李霞一時沒回,他癟著嘴有些委屈。李霞趕快說可以。
“我原是想你是男孩子得從小鍛煉獨立,不過奶奶剛去世你一時不習慣那先做個伴。”
晚上安頓好倆孩子,她轉身出去關門。打了水到東屋給男人洗漱,邊幹活邊跟他念叨。大夫說應該多跟他說話,可她不知道說什麽,所以就把每天的瑣事說給他聽。
“娘走了,最難過的就是沈暉。這家裏除了奶奶、你跟他最親近,可你現在沒動靜。孩子應該是沒安全感,眼神怯怯的看的我心酸。你能好起來就好了,孩子沒媽至少還有爹。沒事,我就念叨念叨,你不起來也沒啥,躺在這兒孩子也算有爹。”
忙完了她到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一晚上起來兩三回照顧他。翌日開始收拾自己的推車爐子等物品,弄好了又借了個板車去郊區拉菜。
八二年了,還
沒完全放開。南方前沿比較開放已經不怎麽依賴各種票證,但北方依舊買什麽都得票。菜店裏買不到大批蔬菜,她就想到郊外去試試。
“媽媽把東西動準備好了,暉暉你和妹妹在家照顧爸爸。我去買東西,盡快回來。”
畫畫跑來拉住她的手:“媽媽,你要去幹嘛?”
小女孩比之前膽子大許多,拉著她手水靈靈的大眼睛望著她一副撒嬌的模樣。李霞笑笑摸摸閨女的腦瓜,心想去哪兒給孩子找個學畫的老師。
寶貝自小手巧,對美有獨特的認知。前世巧手剪紙活靈活現,畫個啥也惟妙惟肖,可惜前世他們生活在農村,大家都不覺得這有什麽。有個美術老師跟她說過孩子的天賦,可她沒錢、窮的連買顏料畫筆都辦不到,更別提供她去學專業的美術。
“媽媽去郊區買菜,回來咱們做包子,明天早起去賣。等媽媽掙了錢給畫畫買好吃的,買新衣服。”
“我陪媽媽去吧,有上坡路的話我幫媽媽推車。”
彎腰抱抱閨女,這孩子怎麽就能這麽貼心。小小年紀什麽時候都在心疼她這個媽,也許是她這當媽的太不稱職。本來生活就艱難,她之前還老把方中誠那混蛋放前頭。
“不用,不買很多,媽媽自己能拉得動。”看閨女還是想幫忙,她笑笑說:“等媽媽回來你幫媽媽摘菜,媽媽已經發好了麵,你幫忙咱們一起蒸包子。”
“好,等回來我幫忙。”
閨女乖巧的點頭,她戴上草帽推著板車出了門。一趟郊區行,沒費多大勁兒買到了平價的韭菜、茭瓜、圓白菜,其餘的豆角、黃瓜、西紅柿等不賣給她。
“這都是供應給國營的。你這也不提前打招呼,要知道你要我們就多種些。”
“沒事,現在可以種蘿卜白菜,你們多種些秋後賣給我。”
“行,沒問題。今年土地下戶了,家裏不缺塊兒地方種菜。”
李霞拉著菜回家時琢磨去弄一張經營許可證,持證上崗名正言順。前世好像記得京城最早的一家小攤是八零年,今年八二年,應該能批下來吧?
拉著車回家,一進門沈海陽那位在派出所工作的同學也在。手裏拿著個紅本本,一見麵就交給了她。
“你們娘倆的戶口辦下來了,聽說工作也會盡快給你安排。”
“是嘛、”她興奮的去拿,中途又縮回手在衣裳上使勁兒擦擦,這才接過他手裏的紅本本。第一頁戶主,是她的名字。第二頁還是她,第三頁寫著李如畫,與戶主關係是母女。
“畫畫快來看,咱們落戶了,秋後你能和哥哥一起去上學了。”
畫畫早跑來了她身邊,開心的接過左瞧右瞧,雖然不識字,但孩子也知道這代表什麽。她和媽媽有戶籍了,以後再也不會被人趕來趕去。媽媽說掙了錢也能在城裏買房了,成了城裏人。
“李如畫、看這就是你的名字。”
小女孩撫摸著戶口:“真好,我跟媽媽姓了。”
高興著戶口的事兒,韓軍(男同學)問她拉那麽多菜幹嘛:“醃鹹菜嗎?”
“不是。我想早起賣包子。”
他知道她手裏有那麽多的錢,沒想到還如此努力奮鬥。這樣好啊,說明她不是那種就喜歡投機取巧占便宜的人。
“我幫你辦執照。找老王去,他在工商。”
“是嘛,那太謝謝了。”
第9章
辦了個食品方麵的營業執照,不僅她開小攤可以就是以後開飯店也可以。李霞這回安心了,夜裏將餡兒料都準備好,夜裏兩點起來一個人忙活著包。
五點半騎車出攤,之前已經跟倆孩子說過這事,她走後沒多久倆孩子全都起來。沈暉去倒水給爸爸擦洗,畫畫打掃衛生。
“賣包子了,熱乎乎的包子豆漿。”
“咋賣啊?”
“一毛錢一個。”
拿到了錢,帶著堂叔到銀行將這五萬分別存在了沈海陽父子名下。老太太說的,沈暉三萬沈海陽一萬八,剩餘的拿回家。工作人員問她要不要兌換人民幣,她搖頭拒絕。
如今的利率因為剛從計劃經濟開始轉,所以國家實行兩種匯率。李霞不懂經濟,不知道這些到底是怎麽算的,所以決定就存美金不兌換,連堂叔兌換的外匯卷她也兌回八千。等以後取出想兌換的話可以按照以後的匯率兌。
如今一比一點二,她記得九十年代後期高的時候一比八點多,但那時候物價也比現在高的多。如今兌換的話七萬多,加利息過幾年也不到十萬。十幾年後兌換的話是四五十萬。存儲的話肯定這樣更劃算。
不知道未來風雲突變的會覺得利息高,知道十幾年後兌換的話覺得十幾年後兌換好。實際這兩種方式都不咋地。
李霞明白這時期銀行存錢是最虧的。沈暉那份聽老太太的存了定期不動,而沈海陽那份她打算找合適時機將它投入房產。做其他的她也不是太懂,冒險的事兒留給自己以後做。這父子倆一個植物人一個幼小,給他們投資幾套房,這是最穩妥的。
第8章
將外匯卷和存單拿回家給老太太過目,將事情跟她交代清楚。她在犯愁怎麽跟老太太說將那錢以後買房產更劃算,否則未來生活是越來越好,可錢幣也是越來越不值錢,存銀行太虧。
“娘、我想著把海陽那份兒錢買成房子,以後賣了也值錢或者租出去吃瓦片也好,你覺得呢?”
老太太沉默一陣:“聽你的。暉暉的存著以後給他留著用,海陽的那部分你看著辦。”
老人考慮的穩妥,李霞點頭笑了。“娘您真不怕我瞎鼓搗虧了啊?”
“你是沈家的媳婦,我親自挑的。我信得過你。”
存款在他們父子名下,你做什麽也有海陽同學照看。放心不放心的我也沒法繼續照顧他們了,隻能信任你。不過老太太在民國生活許多年,覺得如今的形勢,若是恢複到民國那會兒,別說那麽開放,就是別這麽嚴,那也是有房子吃瓦片(房租)更合適。
“您放心,我肯定把他們父子養好。”
“去給自己做幾身新衣裳,結婚就委屈你了,如今有錢了別虧待自己。快去,新媳婦穿的喜慶些當給我衝喜。”
老人把外匯卷全給了她,非要她去扯布做新衣。李霞其實真不看重這個,奈何老太太想補償她,她為讓老人舒心高興,隻好騎著車去了一趟外貿商場。
夏天單衣做的快,第二天就煥然一新。湛藍色的褲子搭配白底紅花的半袖,腳上穿著湛藍的布鞋。頭發用手絹綁起來盤在腦後,臉上抹了昨兒新買的雪花膏。
她本人底子非常好,皮膚細膩白皙。這麽多年辛苦已經沒那麽白,但臉上底子還在,一收拾看著年輕陽光,一看就是個利索的小媳婦。
“好,真好。”
老太太看了高興的誇,精神頭挺好的自己端著碗喝奶粉。李霞看她這模樣心裏擔心,問她想吃什麽。
“紅燒肉。”老人笑笑:“最近老想起那個味兒,肉味,好香。”
“等著,我去買肉。”
她一身新衣提著籃子去買肉,路上遇到鄰居跟人打了招呼。挑了塊兒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回家,背後認識的人議論紛紛。
“這媳婦一收拾看著挺好看哎,不比沈海陽前頭那個媳婦差。”
“肯定好看,不然也不會被城裏的前夫看上。”方家的鄰居搖頭:“可惜了,這麽好個小媳婦如今嫁了個植物人還帶個拖油瓶。後半輩子難熬了。”
方小妹不屑的冷哼:“再打扮也就是個農村婦女,她跟個植物人過一輩子,天生命賤。”
她家鄰居反駁她:“那可不一定。你們不知道吧,聽說沈海陽他爹從國外寄回來不少錢,沒看今兒穿的全是新的。說不準人家比你們家有錢,沒看穿的比你好,剛才還買肉。”
方家小妹被懟的無言以對,她本來就在嫉妒李霞身上的新衣,那可是最新的料子。她想要都買不到,沒想到李霞穿上了。
一說有錢大家羨慕了一下,可緊接著就搖頭。“再有錢守著個植物人帶著個拖油瓶,這守活寡的日子也不叫日子,一輩子太窩囊。”
大媽們在背後暗暗替李霞可惜,她那邊忙著計劃未來。老太太眼看不行了,最後的日子盡可能的照顧好她。自己的事兒等老太太走了再說,她已經找人定做了個推車,焊了鐵爐子。準備工作做好,等時機到了開幹就行。
回家先到耳房看了眼老人,然後到廚房給做紅燒肉。老太太好多天不吃飯了,今兒居然吃了一塊兒。吃完了喝口湯心滿意足的歎口氣。
該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想吃的也吃到了嘴。之前嚷嚷疼,今兒卻不說了。吃完了還讓李霞扶她去堂屋。
“我背你過去。”李霞在她跟前蹲下。
“不用,我能走。”
忽然間來的精神,
李霞心裏就知道不好。順從的扶著她去堂屋,走幾步看她沒力氣,她一彎腰將人抱起來。
倆孩子在前頭,本來就準備給掀門簾的,可奶奶走的實在慢。此時看李霞將人抱起了,倆孩子慌忙將堂屋門簾徹底掀起。
李霞知道老人是想看看兒子,所以徑直將她抱到沈海陽病床前。她坐在老人身後給她支撐,老人目光在兒子和孫子間打轉,伸手用粗糙幹枯的手拉著沈暉的小手。不等她開口,小家夥癟著嘴先說。
“我會照顧爸爸,奶奶你放心。”
說著話眼淚無聲的流,李霞扭過頭望著沈海陽,多希望他能忽然醒來。一老一小的看著可憐,她進這家沒多久,不可能替代他的位置給她們足夠的安全感。
畫畫看沈暉流淚,站在一旁也跟著流淚,默默拉著哥哥的手。哥哥好可憐,爸爸躺在床上沒動靜,奶奶也生重病。
“好孩子、”
老人摸摸孫子的頭,轉身靠在李霞懷裏。“都托付、給你了。”
“放心,我答應的事兒我會做到。”
在堂屋坐了大概十幾分鍾,老人實在支撐不住,又被李霞抱回原先的屋子。當天夜裏咽了氣,臨了死死拉著李霞的手。
“放心,放心,有我呢。”
老人在她的承諾聲中咽了氣,按規矩哭聲送老太太走,鄰居們聽到哭聲報喪趕來幫忙。翌日沈海陽的同學朋友和單位關係好的同事全都來幫忙,李霞手裏不缺錢,這下事情很順利的進行,大熱天的三天後將老太太火化下葬。
————
披麻戴孝給婆婆送了終,等事情結束送走了幫忙的人,她到屋裏換了衣裳。將櫃子裏那件新作的白底紅花的半袖疊好壓進箱底。
衝喜,也就圖老太太一高興,接下裏這件兒衣裳燒三年紙前不能再穿。白底藍花的半袖上套上黑色的袖箍。給老人戴孝,外人一看就知道什麽情況。
休息一天起來打掃衛生,老太太的東西基本都燒了,隻留了幾樣做紀念。炕上換了新的床單,屋裏整整齊齊。隻不見了主人。沈暉一進來眼淚就控製不住的流,李霞拍拍孩子蹲到他跟前。
“別難受了,奶奶知道要心疼的。”
她這麽一說,孩子哭的更厲害,她將孩子摟進懷裏,讓他盡情宣泄。忙著辦喪事,孩子懂事的不敢添亂。親人去世那種痛就如同尖刺刺進了肉裏,麻木的剛開始過後、你在日常生活中會越發清晰的發現,她真的走了再也看不到了。
孩子哭的淚眼滂沱,李霞一下下拍哄給他安慰。“沒事的啊,以後有媽媽呢,媽媽會陪著你長大。有什麽不痛快的就跟媽媽說,媽媽會看你長大成人娶妻生子,到時候咱們一起去跟奶奶說,她一定很高興。”
“媽媽,奶奶真的能看到我們嗎?”
“能,奶奶一直在你身邊。”
“我晚上能在西屋和妹妹一起睡嗎?”說完看李霞一時沒回,他癟著嘴有些委屈。李霞趕快說可以。
“我原是想你是男孩子得從小鍛煉獨立,不過奶奶剛去世你一時不習慣那先做個伴。”
晚上安頓好倆孩子,她轉身出去關門。打了水到東屋給男人洗漱,邊幹活邊跟他念叨。大夫說應該多跟他說話,可她不知道說什麽,所以就把每天的瑣事說給他聽。
“娘走了,最難過的就是沈暉。這家裏除了奶奶、你跟他最親近,可你現在沒動靜。孩子應該是沒安全感,眼神怯怯的看的我心酸。你能好起來就好了,孩子沒媽至少還有爹。沒事,我就念叨念叨,你不起來也沒啥,躺在這兒孩子也算有爹。”
忙完了她到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一晚上起來兩三回照顧他。翌日開始收拾自己的推車爐子等物品,弄好了又借了個板車去郊區拉菜。
八二年了,還
沒完全放開。南方前沿比較開放已經不怎麽依賴各種票證,但北方依舊買什麽都得票。菜店裏買不到大批蔬菜,她就想到郊外去試試。
“媽媽把東西動準備好了,暉暉你和妹妹在家照顧爸爸。我去買東西,盡快回來。”
畫畫跑來拉住她的手:“媽媽,你要去幹嘛?”
小女孩比之前膽子大許多,拉著她手水靈靈的大眼睛望著她一副撒嬌的模樣。李霞笑笑摸摸閨女的腦瓜,心想去哪兒給孩子找個學畫的老師。
寶貝自小手巧,對美有獨特的認知。前世巧手剪紙活靈活現,畫個啥也惟妙惟肖,可惜前世他們生活在農村,大家都不覺得這有什麽。有個美術老師跟她說過孩子的天賦,可她沒錢、窮的連買顏料畫筆都辦不到,更別提供她去學專業的美術。
“媽媽去郊區買菜,回來咱們做包子,明天早起去賣。等媽媽掙了錢給畫畫買好吃的,買新衣服。”
“我陪媽媽去吧,有上坡路的話我幫媽媽推車。”
彎腰抱抱閨女,這孩子怎麽就能這麽貼心。小小年紀什麽時候都在心疼她這個媽,也許是她這當媽的太不稱職。本來生活就艱難,她之前還老把方中誠那混蛋放前頭。
“不用,不買很多,媽媽自己能拉得動。”看閨女還是想幫忙,她笑笑說:“等媽媽回來你幫媽媽摘菜,媽媽已經發好了麵,你幫忙咱們一起蒸包子。”
“好,等回來我幫忙。”
閨女乖巧的點頭,她戴上草帽推著板車出了門。一趟郊區行,沒費多大勁兒買到了平價的韭菜、茭瓜、圓白菜,其餘的豆角、黃瓜、西紅柿等不賣給她。
“這都是供應給國營的。你這也不提前打招呼,要知道你要我們就多種些。”
“沒事,現在可以種蘿卜白菜,你們多種些秋後賣給我。”
“行,沒問題。今年土地下戶了,家裏不缺塊兒地方種菜。”
李霞拉著菜回家時琢磨去弄一張經營許可證,持證上崗名正言順。前世好像記得京城最早的一家小攤是八零年,今年八二年,應該能批下來吧?
拉著車回家,一進門沈海陽那位在派出所工作的同學也在。手裏拿著個紅本本,一見麵就交給了她。
“你們娘倆的戶口辦下來了,聽說工作也會盡快給你安排。”
“是嘛、”她興奮的去拿,中途又縮回手在衣裳上使勁兒擦擦,這才接過他手裏的紅本本。第一頁戶主,是她的名字。第二頁還是她,第三頁寫著李如畫,與戶主關係是母女。
“畫畫快來看,咱們落戶了,秋後你能和哥哥一起去上學了。”
畫畫早跑來了她身邊,開心的接過左瞧右瞧,雖然不識字,但孩子也知道這代表什麽。她和媽媽有戶籍了,以後再也不會被人趕來趕去。媽媽說掙了錢也能在城裏買房了,成了城裏人。
“李如畫、看這就是你的名字。”
小女孩撫摸著戶口:“真好,我跟媽媽姓了。”
高興著戶口的事兒,韓軍(男同學)問她拉那麽多菜幹嘛:“醃鹹菜嗎?”
“不是。我想早起賣包子。”
他知道她手裏有那麽多的錢,沒想到還如此努力奮鬥。這樣好啊,說明她不是那種就喜歡投機取巧占便宜的人。
“我幫你辦執照。找老王去,他在工商。”
“是嘛,那太謝謝了。”
第9章
辦了個食品方麵的營業執照,不僅她開小攤可以就是以後開飯店也可以。李霞這回安心了,夜裏將餡兒料都準備好,夜裏兩點起來一個人忙活著包。
五點半騎車出攤,之前已經跟倆孩子說過這事,她走後沒多久倆孩子全都起來。沈暉去倒水給爸爸擦洗,畫畫打掃衛生。
“賣包子了,熱乎乎的包子豆漿。”
“咋賣啊?”
“一毛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