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給我買,我的衣服還能穿。”
這孩子真是節儉,知道名下那麽多錢依舊不舍得花。李霞伸手摸摸孩子腦瓜,開口跟他解釋。
“因為沒有票,所以才用外匯卷。”說著她從兜裏掏出幾張大團結。“看,我也掙錢了。放心,以後有我在,肯定不會餓著你們。衣服該買就得買,你也快要上學了。咱家人穿的破破爛爛的會讓人瞧不起,小看咱們。”
“那存起來的錢不會動吧?”
“不會……那些錢是留著給你買房子的。”
“那我爸爸呢?那錢留著給我爸爸看病,不能不管他。”
孩子話語急切,聲音都大了起來。李霞意識到他的不安來自哪裏,趕快出口解釋安撫他的情緒。
“放心,你爸爸有我呢。我答應你奶奶照顧他就會說到做到。日常花銷都有我,那些錢一部分投資一部分以備萬一。總之你放心,我絕對不會不管你們父子倆。外匯卷如果你不樂意用的話那我就不用,我想辦法去弄點兒布票回來。”
“奶奶說讓我聽你的話,我聽你的。”說完他抬頭怯怯的望著她:“我會乖的,我聽話。”
他才七歲,卻時刻把爸爸放在第一位。零花錢不要,奶奶給幾分也都攢起來。一提錢首先想到的就是爸爸。
媽媽走了、奶奶死了、爸爸躺在那裏沒一點兒動靜,他心裏是害怕的吧?害怕爸爸哪天沒錢治療,害怕爸爸離他而去。李霞伸手摸摸他,盡量給他安全感。
“走吧,今兒媽媽帶你倆一起去逛逛。要開學了,給你倆都做新衣裳。別想那麽多,我現在在努力掙錢,養活一家子不成問題。”
“哦,好。”
領著倆孩子去外貿商店,扯布回家自己做省錢。讓倆孩子挑自己喜歡的花色,沈暉在她的勸說下挑了深藍褲子淺灰的燈芯絨上衣,畫畫給自己挑了橘色印花大上衣和咖啡色燈芯絨褲子。
“媽媽,你也給自己挑。”
“對,媽媽你快挑。”
“好、媽媽也挑一身。”之前的衣服大都打著補丁,結婚買的如今在孝期不能穿,買一身新的穿著也幹淨利索些。
娘兒仨各買了一身布料,買的便宜的也沒花多少錢。回家她加班加點的裁剪了給做。
“畫畫、媽給你買了彩筆和紙,你這幾天好好畫幾張,等去見老師的時候帶給老師。媽媽跟你說啊,這老師來頭可不小,要是人家看不上你,你可隻能自己琢磨著瞎學了。”
“哦,媽媽我知道了,我好好畫。”
新衣做好,娘兒倆在韓軍的帶領下去見美院的老師。老師看了下小姑娘的畫,又讓她當麵剪紙。畫畫很認真的給剪了一副猴子窗花,老師拿著開心的點頭。
“不錯,這孩子我收下了。”
“快,畫畫趕快謝謝老師。”
娘倆一起站起來跟老師道謝,老師讓以後每周日上午九點過來。李霞望著老師家牆上掛著的那些畫心裏暗暗開心,閨女終於走上了另外一條道。就算學習不好也不用進廠打工了。
前世一位老師說過她閨女有美術天分,好好培養的話在這方麵絕對可以。可她養著倆孩子,一年正常的學費生活費已經累彎了腰,實在沒有多餘的力量托舉孩子去學這個。
從老師家裏出來,她領孩子去買了學畫所需的用具。美術專用的刀剪、顏料、畫筆、紙……
本來老師說簡單的就行,顏色也不用多。可她卻一氣買了二十四色的,看著孩子興奮到發紅的臉自己心裏也高興。
媽媽掙錢了,你再也不用畫藍樹葉紅竹子了。
畫畫拿著這些用具衝媽媽笑的燦爛。她自小就喜歡畫畫,可家裏沒顏料,她都是用爸爸留下的鉛筆在廢紙上畫。跟著外婆學剪紙
,旁人說多難的圖案她覺得一點兒也不難。以前媽媽老說這沒用讓她好好念書,沒想到如今居然給她找老師,還買這麽多的材料。
“媽媽、你覺得美術有用嗎?”沒用的話花這麽多錢是不是非常浪費,她望著母親心裏忐忑無比。
“有用。畫畫喜歡就肯定有用。”
“那、我一定好好學。”
“好。”
短短時間,小女孩臉上那股畏縮膽小就褪去好多。如今家裏是媽媽當家,沈暉又是個好脾氣的孩子從來不欺負她。在這裏住著讓她有安全感,笑容比之前多了好多。
閨女開心她就開心,回家忙活著又趕快做包子。掙錢,掙錢,手裏有錢才能選擇生活。
“媽媽,我來幫忙。”
“好,幫媽媽洗菜。要洗幹淨啊。”
“知道。”
入秋了,最近聯係到一批土豆白菜蘿卜等冬儲菜。大隊有地窖給她保存,她隻管隔幾天騎車去拉。
平時都是素包子,後來她找到地方買下水,就研發出一款帶肉的——豬頭肉辣椒包子。辣椒是她夏天曬幹的,用辣椒和豬頭肉混一起,裏頭加粉條,味道非常的香。
“媽媽,你做的豆腐粉條包子好好吃,我最喜歡那個。哥哥喜歡白菜蘑菇的,光白菜也行。”
“蘑菇暫時沒了,等媽媽過幾天下鄉找老鄉收蘑菇再給你們做。”
“好。”
“媽媽,豆腐買回來了。”
李霞聞聲趕快往外走,接過兒子手裏的桶提進屋子。“怎麽自己去了,我不是說等會兒我去嘛。或者你跟妹妹一起,倆人拿根杆子抬著。”
“我在外頭玩想起這事了,就跟小夥伴一起去幫你拿回來了。”
“這樣啊,那你下回給小夥伴分包子吃。”
“我之前給過他們,蘑菇白菜餡兒他們都說好吃。四個人分一個,饞的舔手指呢。”
“沒蘑菇了,今兒做的是白菜粉條。明天多給你留一個。”
“謝謝媽媽。”
晚上準備好,睡一覺後半夜起來蒸包子煮豆漿,泡好的豆子和米熬粥,準時出攤去賣。
收攤的時候她騎車繞進胡同裏去打探情況,這事兒從她出攤開始就在做。這時期好多事情都私下幹,要不鑽胡同她怕得不到一手信息。
果然今兒讓她打探到了消息,有人要賣房子。那一院房子是剛歸還給原主的,原主打算賣掉給孩子治病。
她騎車過去透過大門縫往裏瞧,這院子還挺整齊。方方正正一個四合院,堂屋廊下一位老人坐在搖椅上悠閑的喝茶。
第11章
“大爺,是您的房子要出售嗎?”
老人聽到聲音直起身子,望著她招手讓她進來。“不是我,我是替侄兒看房子的。”
“那、是這房子要賣嗎?”
“是。侄兒有事急需用錢,所以想把房子賣了。”大爺上下打量她,好像在評估她有沒有買房的能力。“這一院全都賣,要現錢。”
“多少?”
看她模樣,大爺沉吟一下伸出仨手指。“兩萬。”
“太貴了吧。”
這時期農村蓋這麽一院齊整平房的話得兩三千左右,加上吊頂、鋪地、窗玻璃等也用不了五千。就算這是省城,農村沒得比,可兩萬也著實太高了。畢竟,這時期剛開放,大家根本看不到地理位置帶來的優越,房價也根本沒起來。
“我侄兒說,這地片以後房價肯定要漲。而且,你看看這周邊,南房外頭就是大街,以後放開了是可以做生意的。這麽好的位置,那可遇不可求。”
老人說的倒是真的,她剛剛就欣喜與這地理位置。院子臨街周圍緊挨著好幾所學校,隨著大學的擴招擴建,以後這地方的消費絕對不一般。不論做什麽生意都可以。
“那兩萬也太高了,別說省城,就是京城也沒這麽高的價。”房地產的黃金期得到千禧年後,這長時間拿錢去做生意得賺多少。我這是為了保險,所以才選擇長期投資。
“我侄子說的就這個價,小媳婦你要存心要就說個價,他回來的話我幫你轉告。”
李霞考慮一下,說了個中間價。“五千。”
老人搖頭一笑沒多言,擺擺手送客。她從院裏出來心中忐忑不定,是不是自己出低了?好房子可遇不可求,買下的話長時間看絕對比存錢在銀行劃算。房地產在未來可是水漲船高,錯過了難找。
一路上邊騎車邊在心裏算賬,再過二十年省城房價在每平兩千左右,但那是樓房可不是這種獨家小院。這一院連房帶院子大概四百平左右,光房子麵積也在二百五六。聽說拆遷房子按照等同麵積,院子按照一半麵積。
這條件是地理位置相同的樓房。這麽算的話市中心房子也能得兩套樓房加一套商鋪,如果稍微偏一些,那可能就加倍。兩萬美金到那會兒能兌換小二十萬,加上利息也就二十萬左右。而換成房子的話最少也價值七八十萬。
這麽換算下來已經賺一筆,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房價會一路飆升。買了房能多住十幾年,或者租出去賺房租,這也是隱形的賺頭。將來置換了樓房和上鋪也可以繼續出租,這都是利潤。
明天、明天再來。如果能將價格壓一些會更多賺,畢竟如今可沒幾家能拿出這麽多錢買房。如果他非要兩萬,估計很難賣出去。沒事,這麽算一下她心裏有了底,知道底線在哪裏。
實際上她前世隻活到二零零六,若是再多活十幾年她就會明白,千禧年後的房價才是打著滾的往上翻。就是此時兩萬買了也絕對是大賺。
這時期能一下拿出上萬的那屈指可數,她放心的騎車回家,一進門院裏居然站著她前婆婆。老太太在跟鄰居說她不是,看她回來了放大聲音重申。
“瞧,瞧見沒。一天天的自己賣包子,給自己親兒子吃居然還要孩子的錢。你們見過這麽當媽的沒?就算離婚了,可這孩子是她親生的吧。吃個包子都要錢,是不是太過分了。”
原來是為這個,李霞下車停好後不冷不熱的接話。“你知道一個包子多少錢嗎?”
老太太楞了一下回:“一毛錢。”
“你給了一一多少零花錢?”
“這、這我哪兒記得清。”
李霞白她一眼,進屋拿出一把毛票。“數數、”
她接過來大家全都看到了,基本全是一分兩分的。一共加起來頂多幾
毛錢。果然,她一張張數過去,一共四毛四。
她孫子每天都跑來他媽媽這裏,這事兒她心知肚明。就算一天一個,那也三十多個。這完全沒票一個一毛錢差的也過於多。數完錢她底虛不敢吭聲,李霞豈會放過她,直接當著眾多吃瓜群眾開口問。
“多少?”
她不說有那看到的人說:“四毛四。”
“從我賣包子開始到現在,你覺得這錢夠嗎?孩子一番心意說心疼媽媽,我不好不要。咋到你這兒就成了我賣包子給我兒子了?咱都住的不遠,雖然離婚了可孩子總歸是我生的,我至於不至於跟自己兒子計較這個?”
事實勝於雄辯,前婆婆頓時被這事實打擊的臉頰發火。方中誠從未給過畫畫任何東西,反倒是一一經常來媽媽這裏。吃的又豈止是包子。
“方家真摳,這麽點小事也來找。親母子,那是能揪斷的嗎?”
“啥啊、你不知道。”有那知情人開始爆料:“他們是恨不能將那孩子推給李霞自己完全不管呢。聽說在給方中誠介紹對象呢,有孩子是累贅。”
“那可就過分了。倆孩子一人一個,都給李霞想把她累死啊。孩子又不是她一個人生出來的,孩子爸爸當然得負責。”
“別胡說啊。”方老太打斷人群中的話語,趕快往回找補。“我們方家的孫子我們自己養,我們沒說不管。一人一個,各盡責任。”
她說完灰溜溜的扒拉開人群落荒而逃,大家在身後指指點點笑話她。“那就別來找人親媽的後賬。給孩子幾分零花錢而已,還怕人親媽占了便宜。幾分、又不是幾十。”
“真是。一分錢當磨盤大了。李霞一個人帶著仨,男人還是植物人,這輩子眼見黑的看不到頭,哪個看了不說可憐。她說是養孫子,實際還不是任由孫子跑來吃他媽媽的。要不然那包子都能賣錢。”
“可不。不到三十呢,一個人養活著仨。這麽年輕守活寡可憐啊。”
“不用給我買,我的衣服還能穿。”
這孩子真是節儉,知道名下那麽多錢依舊不舍得花。李霞伸手摸摸孩子腦瓜,開口跟他解釋。
“因為沒有票,所以才用外匯卷。”說著她從兜裏掏出幾張大團結。“看,我也掙錢了。放心,以後有我在,肯定不會餓著你們。衣服該買就得買,你也快要上學了。咱家人穿的破破爛爛的會讓人瞧不起,小看咱們。”
“那存起來的錢不會動吧?”
“不會……那些錢是留著給你買房子的。”
“那我爸爸呢?那錢留著給我爸爸看病,不能不管他。”
孩子話語急切,聲音都大了起來。李霞意識到他的不安來自哪裏,趕快出口解釋安撫他的情緒。
“放心,你爸爸有我呢。我答應你奶奶照顧他就會說到做到。日常花銷都有我,那些錢一部分投資一部分以備萬一。總之你放心,我絕對不會不管你們父子倆。外匯卷如果你不樂意用的話那我就不用,我想辦法去弄點兒布票回來。”
“奶奶說讓我聽你的話,我聽你的。”說完他抬頭怯怯的望著她:“我會乖的,我聽話。”
他才七歲,卻時刻把爸爸放在第一位。零花錢不要,奶奶給幾分也都攢起來。一提錢首先想到的就是爸爸。
媽媽走了、奶奶死了、爸爸躺在那裏沒一點兒動靜,他心裏是害怕的吧?害怕爸爸哪天沒錢治療,害怕爸爸離他而去。李霞伸手摸摸他,盡量給他安全感。
“走吧,今兒媽媽帶你倆一起去逛逛。要開學了,給你倆都做新衣裳。別想那麽多,我現在在努力掙錢,養活一家子不成問題。”
“哦,好。”
領著倆孩子去外貿商店,扯布回家自己做省錢。讓倆孩子挑自己喜歡的花色,沈暉在她的勸說下挑了深藍褲子淺灰的燈芯絨上衣,畫畫給自己挑了橘色印花大上衣和咖啡色燈芯絨褲子。
“媽媽,你也給自己挑。”
“對,媽媽你快挑。”
“好、媽媽也挑一身。”之前的衣服大都打著補丁,結婚買的如今在孝期不能穿,買一身新的穿著也幹淨利索些。
娘兒仨各買了一身布料,買的便宜的也沒花多少錢。回家她加班加點的裁剪了給做。
“畫畫、媽給你買了彩筆和紙,你這幾天好好畫幾張,等去見老師的時候帶給老師。媽媽跟你說啊,這老師來頭可不小,要是人家看不上你,你可隻能自己琢磨著瞎學了。”
“哦,媽媽我知道了,我好好畫。”
新衣做好,娘兒倆在韓軍的帶領下去見美院的老師。老師看了下小姑娘的畫,又讓她當麵剪紙。畫畫很認真的給剪了一副猴子窗花,老師拿著開心的點頭。
“不錯,這孩子我收下了。”
“快,畫畫趕快謝謝老師。”
娘倆一起站起來跟老師道謝,老師讓以後每周日上午九點過來。李霞望著老師家牆上掛著的那些畫心裏暗暗開心,閨女終於走上了另外一條道。就算學習不好也不用進廠打工了。
前世一位老師說過她閨女有美術天分,好好培養的話在這方麵絕對可以。可她養著倆孩子,一年正常的學費生活費已經累彎了腰,實在沒有多餘的力量托舉孩子去學這個。
從老師家裏出來,她領孩子去買了學畫所需的用具。美術專用的刀剪、顏料、畫筆、紙……
本來老師說簡單的就行,顏色也不用多。可她卻一氣買了二十四色的,看著孩子興奮到發紅的臉自己心裏也高興。
媽媽掙錢了,你再也不用畫藍樹葉紅竹子了。
畫畫拿著這些用具衝媽媽笑的燦爛。她自小就喜歡畫畫,可家裏沒顏料,她都是用爸爸留下的鉛筆在廢紙上畫。跟著外婆學剪紙
,旁人說多難的圖案她覺得一點兒也不難。以前媽媽老說這沒用讓她好好念書,沒想到如今居然給她找老師,還買這麽多的材料。
“媽媽、你覺得美術有用嗎?”沒用的話花這麽多錢是不是非常浪費,她望著母親心裏忐忑無比。
“有用。畫畫喜歡就肯定有用。”
“那、我一定好好學。”
“好。”
短短時間,小女孩臉上那股畏縮膽小就褪去好多。如今家裏是媽媽當家,沈暉又是個好脾氣的孩子從來不欺負她。在這裏住著讓她有安全感,笑容比之前多了好多。
閨女開心她就開心,回家忙活著又趕快做包子。掙錢,掙錢,手裏有錢才能選擇生活。
“媽媽,我來幫忙。”
“好,幫媽媽洗菜。要洗幹淨啊。”
“知道。”
入秋了,最近聯係到一批土豆白菜蘿卜等冬儲菜。大隊有地窖給她保存,她隻管隔幾天騎車去拉。
平時都是素包子,後來她找到地方買下水,就研發出一款帶肉的——豬頭肉辣椒包子。辣椒是她夏天曬幹的,用辣椒和豬頭肉混一起,裏頭加粉條,味道非常的香。
“媽媽,你做的豆腐粉條包子好好吃,我最喜歡那個。哥哥喜歡白菜蘑菇的,光白菜也行。”
“蘑菇暫時沒了,等媽媽過幾天下鄉找老鄉收蘑菇再給你們做。”
“好。”
“媽媽,豆腐買回來了。”
李霞聞聲趕快往外走,接過兒子手裏的桶提進屋子。“怎麽自己去了,我不是說等會兒我去嘛。或者你跟妹妹一起,倆人拿根杆子抬著。”
“我在外頭玩想起這事了,就跟小夥伴一起去幫你拿回來了。”
“這樣啊,那你下回給小夥伴分包子吃。”
“我之前給過他們,蘑菇白菜餡兒他們都說好吃。四個人分一個,饞的舔手指呢。”
“沒蘑菇了,今兒做的是白菜粉條。明天多給你留一個。”
“謝謝媽媽。”
晚上準備好,睡一覺後半夜起來蒸包子煮豆漿,泡好的豆子和米熬粥,準時出攤去賣。
收攤的時候她騎車繞進胡同裏去打探情況,這事兒從她出攤開始就在做。這時期好多事情都私下幹,要不鑽胡同她怕得不到一手信息。
果然今兒讓她打探到了消息,有人要賣房子。那一院房子是剛歸還給原主的,原主打算賣掉給孩子治病。
她騎車過去透過大門縫往裏瞧,這院子還挺整齊。方方正正一個四合院,堂屋廊下一位老人坐在搖椅上悠閑的喝茶。
第11章
“大爺,是您的房子要出售嗎?”
老人聽到聲音直起身子,望著她招手讓她進來。“不是我,我是替侄兒看房子的。”
“那、是這房子要賣嗎?”
“是。侄兒有事急需用錢,所以想把房子賣了。”大爺上下打量她,好像在評估她有沒有買房的能力。“這一院全都賣,要現錢。”
“多少?”
看她模樣,大爺沉吟一下伸出仨手指。“兩萬。”
“太貴了吧。”
這時期農村蓋這麽一院齊整平房的話得兩三千左右,加上吊頂、鋪地、窗玻璃等也用不了五千。就算這是省城,農村沒得比,可兩萬也著實太高了。畢竟,這時期剛開放,大家根本看不到地理位置帶來的優越,房價也根本沒起來。
“我侄兒說,這地片以後房價肯定要漲。而且,你看看這周邊,南房外頭就是大街,以後放開了是可以做生意的。這麽好的位置,那可遇不可求。”
老人說的倒是真的,她剛剛就欣喜與這地理位置。院子臨街周圍緊挨著好幾所學校,隨著大學的擴招擴建,以後這地方的消費絕對不一般。不論做什麽生意都可以。
“那兩萬也太高了,別說省城,就是京城也沒這麽高的價。”房地產的黃金期得到千禧年後,這長時間拿錢去做生意得賺多少。我這是為了保險,所以才選擇長期投資。
“我侄子說的就這個價,小媳婦你要存心要就說個價,他回來的話我幫你轉告。”
李霞考慮一下,說了個中間價。“五千。”
老人搖頭一笑沒多言,擺擺手送客。她從院裏出來心中忐忑不定,是不是自己出低了?好房子可遇不可求,買下的話長時間看絕對比存錢在銀行劃算。房地產在未來可是水漲船高,錯過了難找。
一路上邊騎車邊在心裏算賬,再過二十年省城房價在每平兩千左右,但那是樓房可不是這種獨家小院。這一院連房帶院子大概四百平左右,光房子麵積也在二百五六。聽說拆遷房子按照等同麵積,院子按照一半麵積。
這條件是地理位置相同的樓房。這麽算的話市中心房子也能得兩套樓房加一套商鋪,如果稍微偏一些,那可能就加倍。兩萬美金到那會兒能兌換小二十萬,加上利息也就二十萬左右。而換成房子的話最少也價值七八十萬。
這麽換算下來已經賺一筆,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房價會一路飆升。買了房能多住十幾年,或者租出去賺房租,這也是隱形的賺頭。將來置換了樓房和上鋪也可以繼續出租,這都是利潤。
明天、明天再來。如果能將價格壓一些會更多賺,畢竟如今可沒幾家能拿出這麽多錢買房。如果他非要兩萬,估計很難賣出去。沒事,這麽算一下她心裏有了底,知道底線在哪裏。
實際上她前世隻活到二零零六,若是再多活十幾年她就會明白,千禧年後的房價才是打著滾的往上翻。就是此時兩萬買了也絕對是大賺。
這時期能一下拿出上萬的那屈指可數,她放心的騎車回家,一進門院裏居然站著她前婆婆。老太太在跟鄰居說她不是,看她回來了放大聲音重申。
“瞧,瞧見沒。一天天的自己賣包子,給自己親兒子吃居然還要孩子的錢。你們見過這麽當媽的沒?就算離婚了,可這孩子是她親生的吧。吃個包子都要錢,是不是太過分了。”
原來是為這個,李霞下車停好後不冷不熱的接話。“你知道一個包子多少錢嗎?”
老太太楞了一下回:“一毛錢。”
“你給了一一多少零花錢?”
“這、這我哪兒記得清。”
李霞白她一眼,進屋拿出一把毛票。“數數、”
她接過來大家全都看到了,基本全是一分兩分的。一共加起來頂多幾
毛錢。果然,她一張張數過去,一共四毛四。
她孫子每天都跑來他媽媽這裏,這事兒她心知肚明。就算一天一個,那也三十多個。這完全沒票一個一毛錢差的也過於多。數完錢她底虛不敢吭聲,李霞豈會放過她,直接當著眾多吃瓜群眾開口問。
“多少?”
她不說有那看到的人說:“四毛四。”
“從我賣包子開始到現在,你覺得這錢夠嗎?孩子一番心意說心疼媽媽,我不好不要。咋到你這兒就成了我賣包子給我兒子了?咱都住的不遠,雖然離婚了可孩子總歸是我生的,我至於不至於跟自己兒子計較這個?”
事實勝於雄辯,前婆婆頓時被這事實打擊的臉頰發火。方中誠從未給過畫畫任何東西,反倒是一一經常來媽媽這裏。吃的又豈止是包子。
“方家真摳,這麽點小事也來找。親母子,那是能揪斷的嗎?”
“啥啊、你不知道。”有那知情人開始爆料:“他們是恨不能將那孩子推給李霞自己完全不管呢。聽說在給方中誠介紹對象呢,有孩子是累贅。”
“那可就過分了。倆孩子一人一個,都給李霞想把她累死啊。孩子又不是她一個人生出來的,孩子爸爸當然得負責。”
“別胡說啊。”方老太打斷人群中的話語,趕快往回找補。“我們方家的孫子我們自己養,我們沒說不管。一人一個,各盡責任。”
她說完灰溜溜的扒拉開人群落荒而逃,大家在身後指指點點笑話她。“那就別來找人親媽的後賬。給孩子幾分零花錢而已,還怕人親媽占了便宜。幾分、又不是幾十。”
“真是。一分錢當磨盤大了。李霞一個人帶著仨,男人還是植物人,這輩子眼見黑的看不到頭,哪個看了不說可憐。她說是養孫子,實際還不是任由孫子跑來吃他媽媽的。要不然那包子都能賣錢。”
“可不。不到三十呢,一個人養活著仨。這麽年輕守活寡可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