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菜單交給服務員,她開口問:“認識?”
孩子衝她點頭:“同年級的,八班的一位同學。”
“那你知道她家裏情況嗎?”
“不知道。就看她穿的很、舊,今年開學時聽說是輟學了。同學們說她家裏條件不好,她媽媽在環衛掃大街。我聽同學們說的,有一次看見她陪媽媽掃大街。”
“那看來是真的?”
一一點點頭:“這麽說她挺可憐的。媽媽、我們幫幫她吧?”
李霞端起茶杯喝口水:“你想怎麽幫?”
“您這意思是不管,讓我自己想辦法?”
李霞給他個白眼:“不然呢。你自己說想幫,你不管難道讓我管,那是我幫還是你幫?”
“我想辦法就我想辦法。”
臭小子發了豪言壯語,李霞和沈海陽對視一笑靜待結果。火鍋很快上齊,今兒點的是微辣鍋,李霞一嚐真挺過癮。
“媽媽、爺爺怎麽沒來?”沈暉從剛才同學跪地求救那一幕中回過神,開口問。
“爺爺說不愛出門,下回在家裏吃刷羊肉,他要麻醬豆腐乳韭菜花。”
一一吃了口毛肚,辣的直吸溜。“爺爺也奇怪,在國外那麽多年沒改造了他的胃。依舊喜歡什麽刷羊肉、驢肉火燒之類的。”
畫畫說:“人的口味都是小時候定下的。從小吃慣什麽以後就喜歡什麽。”
一一反駁她:“不,我就不。我要吃遍全世界,什麽好吃吃什麽。”
一邊吃飯,仨孩子一邊聊天。完事李霞結賬,一家子出去的時候那個女孩還跪在那裏。茶缸裏的錢都是麵額很小的毛票,而且沒多少。
沈暉望著她好像很受觸動,到家沈海陽拍他一下,孩子從父親眼眸中看到了關心,然後笑笑開口。
“我就是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挺可憐的,她要是有爸爸,哪怕是繼父呢,如今也不用她這麽卑微的……”
後麵的話他說不出來了,沈海陽知道他說的是乞討。九十年代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不少,省城裏已經到處可見摩托車什麽的。可這孩子能考上一中,卻因媽媽生病而輟學。
“命運有時候很奇怪,像是故意考驗人。我們要相信,黑暗過後就是黎明。”
李霞沒問兒子要怎麽幫,她打算先靜靜的看。翌日她上班,早晨起的挺早。洗漱時看沈海陽手腕上的表居然不見了,她指指他手腕無聲的詢問。
沈海陽無奈一笑:“我被打劫了。”
“什麽?”
“一一啊,昨天跟我說要我捐錢幫助那個姐姐。我隨口說我沒錢,他就盯上了我的表。”
“他還打劫誰了?”
“老爺子、沈暉、畫畫,一個都沒放過……”
畫畫在門外聽到爸爸說弟弟的行為了,趕快開口跟媽媽告狀。“臭一一不僅要了我的零花錢,還把我的發卡拿走好幾個。”
李霞問:“那沈暉呢,被拿走了什麽?”
沈暉在院裏回:“零花錢、我的模型。”
“不是。”李霞好像的無語望天:“你們都沒長手嗎,他拿就任他拿啊。我咋不知道咱家人啥時候變這麽好說話了。”
沈海陽先開口回:“他說等他大學打工給我買勞力士。”
沈暉:“明年他攢錢給我買最新的飛機模型。”
畫畫:“他說給我買最新款的,我那些都舊了。”
李霞噗呲笑了:“畫餅充饑,你們這餅看來吃的挺香。”
早飯後李霞跟老爺子說一下廠子裏的事兒,老爺子如今基本不管,也就聽聽。等說完這事兒,又拐到沈如一的身上。
“一一這孩子以後是個人才,行動力十足,口才也十足。暉暉也想幫助同學,但他先是停留在思想上,下一步最多就是拿出自己的積蓄。可一一這家夥,不僅拿出自己的東西,還把我們都打劫了一遍。”
“您還誇他啊。他這都是畫大餅,就他那點兒零花錢哪夠給大家買那些東西。實現不了就是騙人。”
“這怎麽能叫騙人呢,這叫融資。將前途說的越廣闊越好,至於能不能實現,那是投資者自己的判斷和眼光。我們自願給他,說明他的方案很吸引我們。”
“就是被他忽悠了。”
對自己兒子,李霞沒多誇讚。臭小子做事比沈暉拉的下臉,有手段膽子也大。如今皮包公司滿大街,有很多人就靠著一張嘴一個包發家致富,一躍成為成功人士。他天生就不是那種踏實的性子,做事方式和沈暉不一樣。
開著車上班,晚上回來再看後續。他兒子打劫了爸爸的手表什麽的肯定得賣,說不得還是她這當媽的到背後支持。
單位裏先開了個碰頭會,掌握一下各工廠的生產情況。說完這個研發部的方龍提出廠子可不可以給研發部發放專利分紅。研發部的一項技術專利,已經批下來了。
李霞沒說話呢,小劉先反駁:“錢,錢,方主任你是不是掉錢眼裏了?做出點兒什麽成績立馬就要錢,沒錢你們是不是明天就不幹了?”
韓軍也皺著眉:“研發部投入那麽多設備,那可都是廠子的錢。沒有那些設備,你們也研發不出那些東西。這專利有廠子的功勞,是廠子給了你們平台。”
李霞三哥如今負責運輸,對於這種跟他無關的事兒輕易不吭聲。回頭默默的瞅妹妹一眼,然後依舊沉默。
方龍被圍攻,他一時無奈的長長吐出一口氣。這幾年研發部的技術人員都是他挖來的,他肯定得照應大家的利益。
工廠研發部的專利,按說本就歸工廠。他們拿著工資獎金,如今專利技術又想分一點兒,難怪這倆都不幹了。
可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如今是什麽情況,是人才難得的時候。那些人放棄安穩有保障的工作來這裏,所圖就是利益。沒有出格一些的東西,你靠什麽吸引更高端的人才。
李霞知道小劉和韓軍說的沒錯,按道理研發部研發的東西歸廠子。但李霞有自己的考慮,覺得可以按照專利的價值適當發一些。
“分多少?”
她剛說完,韓軍轉頭:“老板,你不能這麽慣著研發部這些人吧?這幾年他們的獎金還少嗎,比我們這些部門領導收入都高。如今又要什麽專利分紅,這是不是太過分。”
小劉也說:“就是。一個個肥的快超過你這個廠長了。”
李霞瞅瞅在座的,開口道“那要不投票吧。”
方龍、韓軍、小劉、李霞和她三哥,五個人舉手表決。不用說小劉和韓軍反對,然後李霞和方龍讚同。剩餘一個李霞三哥管運輸的,此時毫不猶豫的跟著妹妹。他也不懂這些到底該如何,但妹妹這麽決定他跟著就是。
“投票通過,專利按市場價值百分比給相關技術人員分紅。”
方龍望著李霞對這個老板非常滿意。從八十年代後期跟著她到如今,她從沒讓他失望過。他有認識的人也跳槽到私企,可在剛開始的熱度後,許多老板意識不到研發的重要性。
不是在設備上摳摳搜搜不投資,就是覺得他們所得太多,是自己的平台作用更大。弄的那些跳槽的進退兩難,回不去原先的單位,在私企又掙不到他們預想的收入。李霞這兒願意將專利也給一部分分紅的話,他就有更大的資本去吸引人才。
一時間產生了分歧,會議室裏氣氛有些怪異。李霞三哥轉頭看看這個又望望那個,然後笑笑起身,拿著暖壺給大家添水,順便緩和這尷尬的氣氛。
“行了,行了,幹工作難免爭執,舌頭還有碰牙的時候呢,咱一天到晚一起幹工作,磕磕碰碰難免。”
他也是廠子元老級的人物,這麽一打哈哈頓時大家的臉色都緩和過來。小劉衝李老三笑笑,韓軍不吭聲,但臉色已經好很多。會上沒再說什麽。之前的議題就按李霞說的辦,按照專利費的百分比給相關人員發紅利。
方龍給底下人爭取到了利益,底下人自然服他。這幾年研發部幹勁十足,做市場調研的時候專挑那種相對簡單但又家家都需要的產品。李霞幾個廠子的小家電像風扇、洗衣機初步實現自主。如今又有飲水機、取暖器等也已經上市。
從廠子裏下班回家,李霞沒去找韓軍談話。年年研發部都在投入大筆資金,時間久了他就有些不讚同。
覺得如今廠子已經有產品在支撐,他們的風扇賣的多好啊。幹嘛還往研發部投資這麽多錢,投資了這麽多,技術專利下來還給他們分專利費。其他廠子沒見誰這麽幹的。
李霞知道他怎麽想的,她給研發人員的待遇的確已經很優厚。可這都是沒辦法。如今一個私營廠想留住這些人,那就得待遇優厚才行。
“一個人想什麽呢?”
沈海陽回來了,她放鬆一下跟他說工作有點兒麻煩,已經解決了。公私分明,別把工作中的麻煩帶回家來。就算韓軍對她有意見,那也跟沈海陽沒關係,他們還是鐵哥們。
“咱家老房子要拆了,文件下來了。”
“是嘛。”
“嗯。我托人打聽了,咱家房子大概能給一套兩居一套一居。城北新開發了一片小洋樓,離市區有些遠,可給老爺子養老我覺得很合適。”
“那好啊。買小洋樓給老爺子養老,咱們在市區買房。或者等咱家這房子拆遷吧,這地段估計要不了幾年就要拆。”
“行、那咱家的老房子拆遷後你計劃賣掉還是……”
“留著吧,咱又不缺那幾個錢。以後等孩子大了,說不定想要獨立空間,給他們住去。”
“你想要第幾層?”
“當然是中間的啊。二三四都可以。”
“那要三樓,我明天跟人說。”
“行。找人問問,看貼錢能不能要兩套兩居?”
“應該可以,我問問吧。”
拆遷的事兒交給沈海陽,李霞拿著本經濟學的書籍慢慢的看。她的夜校成績不算好,但兩年惡補,如今也早不是當初那個隻知道前世脈絡的她。
如今家裏秦沐專管照顧老爺子,家裏做飯打掃又請了個阿姨。阿姨姓徐,比李霞大幾歲,看著和藹可親。她看了一陣書,外頭阿姨喊吃飯了。
吃完飯剛收拾了碗筷,韓軍來了。秦沐一看他就知道他有事,給他們倒了茶後從堂屋出去。跟她無關的事兒,她從不開口摻和。
倆人在沙發上各據一邊,沈海陽都去了後院,給他們獨立的談話空間。韓軍端起杯子想掩飾一下自己的尷尬,發現這茶燙的根本喝不成,隻能又默默放下。
李霞默默坐著不吭聲,等著他來開口。韓軍沉默著打著腹稿,心想李霞如今是越來越城府深了。前幾年的時候有什麽都掛在臉上,如今根本看不懂她。
“我知道你重視產品的研發,可是你有沒有仔細看過這些年的賬。從廠子盈利後到如今,已經往研發部投了多少錢。他們享受著那麽好的研發環境,工資不少掙,獎金不少拿。他們用廠子的平台研發專利產品,這些本該就歸廠子所有。”
“你知道這個專利如果市場上賣的話價值幾何嗎?”
“可是、那已經給高薪和獎金了啊。”說完韓軍有些急:“幹工廠這些年,都說你生意越做越大,廠房也是越來越多。咱們的牌子也打出去了,提起來誰不說咱產品好產品多。同時期的幾家如今不是倒了就是被兼並,可咱自己立起來了。
可是你瞧瞧,你這房子依舊是當年那模樣。開的車依舊是當年你公公送的那輛凱德拉克。你這麽大老板的丈夫,依舊騎著自行車。”
“你們的商務用車還隻有那一輛老舊桑塔納。”
韓軍越說越激動,李霞此時反倒笑了,開口補充一句。幹工作觀念不同有分歧正常,他來找她了,話說開就好。
韓軍對她最後那句有些不好意思,他真不是自私的隻為了自己。他是覺得她將錢全部投入工廠,投入研發產品,是不是有些太過。
“我們開啥車倒無所謂,我就是看不慣你那麽慣著那些研發人員。還有,你的車代表著你和廠子的門麵,熟悉的自然知道,可不熟悉的不得用這些撐場麵嘛。”
“韓軍,你自己說。這些年我們有多少新產品上市,帶來的多少利潤,這些都是誰帶來的?”
“是、我承認研發部的功勞。這幾年方龍招攬了不少人才,這回更是突破一個技術壁壘,能為廠子減少成本。可他們的平台是工廠提供的,有工資……”
“行了,別磨叨了,說來說去又轉回來。平台和人才缺一不可,是互相成就的。我知道你覺得給他們工資獎金他們就得為工廠工作。可你想想,這些技術人員離開國企跑來我們這小地方所圖是什麽?”
韓軍不吭聲,她接著說:“國企倒了可以換一家,甚至進科研機構。端著鐵飯碗不用這麽熬夜加班,資曆夠了分配住房,退休有養老。要不是高薪和這種分紅的模式,你覺得哪個傻了要來?你去看看那些小廠子,沒有自己的產品,如今做代加工混日子,甚至倒了的有多少。”
“我知道你有些不服。他們一個普通研發人員比你收入高……”
“我可沒這麽說啊。”韓軍不等她說完就趕快打斷。“收入跟貢獻成正比,這樣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盤活靠的是產品,要有新鮮的東西注入。要有新產品,舊產品也要升級更新換代……”這是李霞曾經說的話,他說完他歎口氣:“算了,這些事兒都聽你的。”
李霞笑笑讓他喝茶,工作嘛沒有不磕碰的時候。想通了就好。畢竟他可是元老,這些年可謂哪裏需要哪裏搬,工作不少幹。
韓軍喝口茶,“你這房子不計劃裝修一下?如今可流行那種木質裝潢,吊頂、鋪地、換換門窗家具,看著也潮流些。”
孩子衝她點頭:“同年級的,八班的一位同學。”
“那你知道她家裏情況嗎?”
“不知道。就看她穿的很、舊,今年開學時聽說是輟學了。同學們說她家裏條件不好,她媽媽在環衛掃大街。我聽同學們說的,有一次看見她陪媽媽掃大街。”
“那看來是真的?”
一一點點頭:“這麽說她挺可憐的。媽媽、我們幫幫她吧?”
李霞端起茶杯喝口水:“你想怎麽幫?”
“您這意思是不管,讓我自己想辦法?”
李霞給他個白眼:“不然呢。你自己說想幫,你不管難道讓我管,那是我幫還是你幫?”
“我想辦法就我想辦法。”
臭小子發了豪言壯語,李霞和沈海陽對視一笑靜待結果。火鍋很快上齊,今兒點的是微辣鍋,李霞一嚐真挺過癮。
“媽媽、爺爺怎麽沒來?”沈暉從剛才同學跪地求救那一幕中回過神,開口問。
“爺爺說不愛出門,下回在家裏吃刷羊肉,他要麻醬豆腐乳韭菜花。”
一一吃了口毛肚,辣的直吸溜。“爺爺也奇怪,在國外那麽多年沒改造了他的胃。依舊喜歡什麽刷羊肉、驢肉火燒之類的。”
畫畫說:“人的口味都是小時候定下的。從小吃慣什麽以後就喜歡什麽。”
一一反駁她:“不,我就不。我要吃遍全世界,什麽好吃吃什麽。”
一邊吃飯,仨孩子一邊聊天。完事李霞結賬,一家子出去的時候那個女孩還跪在那裏。茶缸裏的錢都是麵額很小的毛票,而且沒多少。
沈暉望著她好像很受觸動,到家沈海陽拍他一下,孩子從父親眼眸中看到了關心,然後笑笑開口。
“我就是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挺可憐的,她要是有爸爸,哪怕是繼父呢,如今也不用她這麽卑微的……”
後麵的話他說不出來了,沈海陽知道他說的是乞討。九十年代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不少,省城裏已經到處可見摩托車什麽的。可這孩子能考上一中,卻因媽媽生病而輟學。
“命運有時候很奇怪,像是故意考驗人。我們要相信,黑暗過後就是黎明。”
李霞沒問兒子要怎麽幫,她打算先靜靜的看。翌日她上班,早晨起的挺早。洗漱時看沈海陽手腕上的表居然不見了,她指指他手腕無聲的詢問。
沈海陽無奈一笑:“我被打劫了。”
“什麽?”
“一一啊,昨天跟我說要我捐錢幫助那個姐姐。我隨口說我沒錢,他就盯上了我的表。”
“他還打劫誰了?”
“老爺子、沈暉、畫畫,一個都沒放過……”
畫畫在門外聽到爸爸說弟弟的行為了,趕快開口跟媽媽告狀。“臭一一不僅要了我的零花錢,還把我的發卡拿走好幾個。”
李霞問:“那沈暉呢,被拿走了什麽?”
沈暉在院裏回:“零花錢、我的模型。”
“不是。”李霞好像的無語望天:“你們都沒長手嗎,他拿就任他拿啊。我咋不知道咱家人啥時候變這麽好說話了。”
沈海陽先開口回:“他說等他大學打工給我買勞力士。”
沈暉:“明年他攢錢給我買最新的飛機模型。”
畫畫:“他說給我買最新款的,我那些都舊了。”
李霞噗呲笑了:“畫餅充饑,你們這餅看來吃的挺香。”
早飯後李霞跟老爺子說一下廠子裏的事兒,老爺子如今基本不管,也就聽聽。等說完這事兒,又拐到沈如一的身上。
“一一這孩子以後是個人才,行動力十足,口才也十足。暉暉也想幫助同學,但他先是停留在思想上,下一步最多就是拿出自己的積蓄。可一一這家夥,不僅拿出自己的東西,還把我們都打劫了一遍。”
“您還誇他啊。他這都是畫大餅,就他那點兒零花錢哪夠給大家買那些東西。實現不了就是騙人。”
“這怎麽能叫騙人呢,這叫融資。將前途說的越廣闊越好,至於能不能實現,那是投資者自己的判斷和眼光。我們自願給他,說明他的方案很吸引我們。”
“就是被他忽悠了。”
對自己兒子,李霞沒多誇讚。臭小子做事比沈暉拉的下臉,有手段膽子也大。如今皮包公司滿大街,有很多人就靠著一張嘴一個包發家致富,一躍成為成功人士。他天生就不是那種踏實的性子,做事方式和沈暉不一樣。
開著車上班,晚上回來再看後續。他兒子打劫了爸爸的手表什麽的肯定得賣,說不得還是她這當媽的到背後支持。
單位裏先開了個碰頭會,掌握一下各工廠的生產情況。說完這個研發部的方龍提出廠子可不可以給研發部發放專利分紅。研發部的一項技術專利,已經批下來了。
李霞沒說話呢,小劉先反駁:“錢,錢,方主任你是不是掉錢眼裏了?做出點兒什麽成績立馬就要錢,沒錢你們是不是明天就不幹了?”
韓軍也皺著眉:“研發部投入那麽多設備,那可都是廠子的錢。沒有那些設備,你們也研發不出那些東西。這專利有廠子的功勞,是廠子給了你們平台。”
李霞三哥如今負責運輸,對於這種跟他無關的事兒輕易不吭聲。回頭默默的瞅妹妹一眼,然後依舊沉默。
方龍被圍攻,他一時無奈的長長吐出一口氣。這幾年研發部的技術人員都是他挖來的,他肯定得照應大家的利益。
工廠研發部的專利,按說本就歸工廠。他們拿著工資獎金,如今專利技術又想分一點兒,難怪這倆都不幹了。
可凡事不能一概而論。如今是什麽情況,是人才難得的時候。那些人放棄安穩有保障的工作來這裏,所圖就是利益。沒有出格一些的東西,你靠什麽吸引更高端的人才。
李霞知道小劉和韓軍說的沒錯,按道理研發部研發的東西歸廠子。但李霞有自己的考慮,覺得可以按照專利的價值適當發一些。
“分多少?”
她剛說完,韓軍轉頭:“老板,你不能這麽慣著研發部這些人吧?這幾年他們的獎金還少嗎,比我們這些部門領導收入都高。如今又要什麽專利分紅,這是不是太過分。”
小劉也說:“就是。一個個肥的快超過你這個廠長了。”
李霞瞅瞅在座的,開口道“那要不投票吧。”
方龍、韓軍、小劉、李霞和她三哥,五個人舉手表決。不用說小劉和韓軍反對,然後李霞和方龍讚同。剩餘一個李霞三哥管運輸的,此時毫不猶豫的跟著妹妹。他也不懂這些到底該如何,但妹妹這麽決定他跟著就是。
“投票通過,專利按市場價值百分比給相關技術人員分紅。”
方龍望著李霞對這個老板非常滿意。從八十年代後期跟著她到如今,她從沒讓他失望過。他有認識的人也跳槽到私企,可在剛開始的熱度後,許多老板意識不到研發的重要性。
不是在設備上摳摳搜搜不投資,就是覺得他們所得太多,是自己的平台作用更大。弄的那些跳槽的進退兩難,回不去原先的單位,在私企又掙不到他們預想的收入。李霞這兒願意將專利也給一部分分紅的話,他就有更大的資本去吸引人才。
一時間產生了分歧,會議室裏氣氛有些怪異。李霞三哥轉頭看看這個又望望那個,然後笑笑起身,拿著暖壺給大家添水,順便緩和這尷尬的氣氛。
“行了,行了,幹工作難免爭執,舌頭還有碰牙的時候呢,咱一天到晚一起幹工作,磕磕碰碰難免。”
他也是廠子元老級的人物,這麽一打哈哈頓時大家的臉色都緩和過來。小劉衝李老三笑笑,韓軍不吭聲,但臉色已經好很多。會上沒再說什麽。之前的議題就按李霞說的辦,按照專利費的百分比給相關人員發紅利。
方龍給底下人爭取到了利益,底下人自然服他。這幾年研發部幹勁十足,做市場調研的時候專挑那種相對簡單但又家家都需要的產品。李霞幾個廠子的小家電像風扇、洗衣機初步實現自主。如今又有飲水機、取暖器等也已經上市。
從廠子裏下班回家,李霞沒去找韓軍談話。年年研發部都在投入大筆資金,時間久了他就有些不讚同。
覺得如今廠子已經有產品在支撐,他們的風扇賣的多好啊。幹嘛還往研發部投資這麽多錢,投資了這麽多,技術專利下來還給他們分專利費。其他廠子沒見誰這麽幹的。
李霞知道他怎麽想的,她給研發人員的待遇的確已經很優厚。可這都是沒辦法。如今一個私營廠想留住這些人,那就得待遇優厚才行。
“一個人想什麽呢?”
沈海陽回來了,她放鬆一下跟他說工作有點兒麻煩,已經解決了。公私分明,別把工作中的麻煩帶回家來。就算韓軍對她有意見,那也跟沈海陽沒關係,他們還是鐵哥們。
“咱家老房子要拆了,文件下來了。”
“是嘛。”
“嗯。我托人打聽了,咱家房子大概能給一套兩居一套一居。城北新開發了一片小洋樓,離市區有些遠,可給老爺子養老我覺得很合適。”
“那好啊。買小洋樓給老爺子養老,咱們在市區買房。或者等咱家這房子拆遷吧,這地段估計要不了幾年就要拆。”
“行、那咱家的老房子拆遷後你計劃賣掉還是……”
“留著吧,咱又不缺那幾個錢。以後等孩子大了,說不定想要獨立空間,給他們住去。”
“你想要第幾層?”
“當然是中間的啊。二三四都可以。”
“那要三樓,我明天跟人說。”
“行。找人問問,看貼錢能不能要兩套兩居?”
“應該可以,我問問吧。”
拆遷的事兒交給沈海陽,李霞拿著本經濟學的書籍慢慢的看。她的夜校成績不算好,但兩年惡補,如今也早不是當初那個隻知道前世脈絡的她。
如今家裏秦沐專管照顧老爺子,家裏做飯打掃又請了個阿姨。阿姨姓徐,比李霞大幾歲,看著和藹可親。她看了一陣書,外頭阿姨喊吃飯了。
吃完飯剛收拾了碗筷,韓軍來了。秦沐一看他就知道他有事,給他們倒了茶後從堂屋出去。跟她無關的事兒,她從不開口摻和。
倆人在沙發上各據一邊,沈海陽都去了後院,給他們獨立的談話空間。韓軍端起杯子想掩飾一下自己的尷尬,發現這茶燙的根本喝不成,隻能又默默放下。
李霞默默坐著不吭聲,等著他來開口。韓軍沉默著打著腹稿,心想李霞如今是越來越城府深了。前幾年的時候有什麽都掛在臉上,如今根本看不懂她。
“我知道你重視產品的研發,可是你有沒有仔細看過這些年的賬。從廠子盈利後到如今,已經往研發部投了多少錢。他們享受著那麽好的研發環境,工資不少掙,獎金不少拿。他們用廠子的平台研發專利產品,這些本該就歸廠子所有。”
“你知道這個專利如果市場上賣的話價值幾何嗎?”
“可是、那已經給高薪和獎金了啊。”說完韓軍有些急:“幹工廠這些年,都說你生意越做越大,廠房也是越來越多。咱們的牌子也打出去了,提起來誰不說咱產品好產品多。同時期的幾家如今不是倒了就是被兼並,可咱自己立起來了。
可是你瞧瞧,你這房子依舊是當年那模樣。開的車依舊是當年你公公送的那輛凱德拉克。你這麽大老板的丈夫,依舊騎著自行車。”
“你們的商務用車還隻有那一輛老舊桑塔納。”
韓軍越說越激動,李霞此時反倒笑了,開口補充一句。幹工作觀念不同有分歧正常,他來找她了,話說開就好。
韓軍對她最後那句有些不好意思,他真不是自私的隻為了自己。他是覺得她將錢全部投入工廠,投入研發產品,是不是有些太過。
“我們開啥車倒無所謂,我就是看不慣你那麽慣著那些研發人員。還有,你的車代表著你和廠子的門麵,熟悉的自然知道,可不熟悉的不得用這些撐場麵嘛。”
“韓軍,你自己說。這些年我們有多少新產品上市,帶來的多少利潤,這些都是誰帶來的?”
“是、我承認研發部的功勞。這幾年方龍招攬了不少人才,這回更是突破一個技術壁壘,能為廠子減少成本。可他們的平台是工廠提供的,有工資……”
“行了,別磨叨了,說來說去又轉回來。平台和人才缺一不可,是互相成就的。我知道你覺得給他們工資獎金他們就得為工廠工作。可你想想,這些技術人員離開國企跑來我們這小地方所圖是什麽?”
韓軍不吭聲,她接著說:“國企倒了可以換一家,甚至進科研機構。端著鐵飯碗不用這麽熬夜加班,資曆夠了分配住房,退休有養老。要不是高薪和這種分紅的模式,你覺得哪個傻了要來?你去看看那些小廠子,沒有自己的產品,如今做代加工混日子,甚至倒了的有多少。”
“我知道你有些不服。他們一個普通研發人員比你收入高……”
“我可沒這麽說啊。”韓軍不等她說完就趕快打斷。“收入跟貢獻成正比,這樣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盤活靠的是產品,要有新鮮的東西注入。要有新產品,舊產品也要升級更新換代……”這是李霞曾經說的話,他說完他歎口氣:“算了,這些事兒都聽你的。”
李霞笑笑讓他喝茶,工作嘛沒有不磕碰的時候。想通了就好。畢竟他可是元老,這些年可謂哪裏需要哪裏搬,工作不少幹。
韓軍喝口茶,“你這房子不計劃裝修一下?如今可流行那種木質裝潢,吊頂、鋪地、換換門窗家具,看著也潮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