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茂行頗為慚愧地垂眸道:“理清了,王爺提點的對,那日的確是我的過錯。”
沈皓行頗為滿意地點點頭,“本王雖與寧姑娘並不相熟,卻從你口中了解過一二,既是個可憐人,你便當好好珍惜才是。”
這番話一下又說到了趙茂行的心坎處,他愈發愧疚,且還對沈皓行更加敬佩,沒想到堂堂一個王爺,會這樣關心他。
趙茂行便講了許多中秋燈會的趣事。
臨了,他還邀沈皓行那晚一道去看燈會,沈皓行卻是搖了搖手中折扇,笑著道:“本王便不同你去了,好生想想誰才是你該陪之人。”
“該陪之人……”趙茂行垂眼默念。
吉安院裏,寧妱兒坐在桌旁翻看佛經,也不知看了多久,眼睛有些酸澀,她將佛經遞給歲喜。
歲喜打開櫃門放佛經的時候,寧妱兒無意間瞥見最下麵那盞仙鶴燈,這才反應過來,好像快要到中秋節了。
按照衡州習俗,中秋那日不到酉時,街道便已經開始喧鬧起來,待天色暗下,花燈徹底點燃,整個衡州瞬間變得五彩斑斕。
往年趙家兄妹都會去街上逛燈會,寧妱兒雖去不了,卻能收到他們帶回的禮物。
寧妱兒最喜歡的便是她的第一盞燈籠,那是許多年前趙茂行從中秋燈會上回來,贈予她的。
一連數年,中秋這晚她都會在院子裏提著仙鶴燈玩上一陣,往後這些年裏,趙茂行時不時還會送新的過來,但她最喜愛的,還是那盞仙鶴燈。
“小姐,在想什麽呢?”
竹安端著湯藥走進屋,見寧妱兒坐在桌旁,望著身邊櫃子出神,不由問道。
寧妱兒接過湯藥,卻沒急著喝,而是笑著道:“我是在想,那樣小小的一盞仙鶴燈,都如此好看,若滿街花燈各般模樣,那得是多麽美好的一個畫麵啊……”
看到寧妱兒滿懷憧憬的模樣,竹安不由又想起前幾日她高燒不退的事來,免不了鼻頭開始泛酸。
她努力壓住情緒,勻了幾個呼吸,彎起唇角笑著道:“這還有幾天呢,小姐好好喝藥,待身子好了,往後肯定能親自去看看的。”
寧妱兒臉上笑意淡了幾分,垂眸望著湯藥中的影子,若有所思地低聲自語道:“可往後是多久呢?”
“妱兒妹妹。”
門外的小院裏傳來男子的聲音,一聽便知是何人。
歲喜快走兩步來到窗前,看了一眼,便笑著回頭道:“小姐,是表少爺來了。”
寧妱兒這才忙將手中藥喝了,拿起一塊兒蜜餞放入口中,起身來到院內。
院中石桌旁,趙茂行臉頰微紅,麵露難色,隻是匆忙看了寧妱兒一眼,便立即移開目光,問道:“是剛喝了藥麽?”
寧妱兒嚼著蜜餞,笑盈盈地衝他點點頭。
趙茂行沒有說話,望了眼跟在寧妱兒身後的竹安。
寧妱兒覺出他神色有些不對,於是朝身後揮了揮手,待竹安退去幾米以外,她才問道:“表哥尋我,可是有何要事?”
趙茂行猶豫片刻,終是結結巴巴地開了口:“表、表妹,那日在福華寺,是、是我對不住你,我不該留你那般久的,你可曾心中對我有所埋怨?”
要說埋怨,當時的確是有的,他明明說了去去就回,可偏偏讓她在那四麵透風的石亭裏,等了那般久,若不是沈皓行替她遮風……
忽地想起沈皓行,寧妱兒立即打住思緒,不敢再去多想其他,連忙回神道:“表哥無需自責,那日事發突然,不是誰都能預料得到的,再說,我如今不是已經好了麽?”
正如寧妱兒所說,事情已經發生,再去追究這些也無濟於事。
趙茂行的為人她很是了解,他善良正直,敦厚老實,看到老者在麵前摔倒,豈會當真做出視而不見的行徑,便是她當時在場,也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見寧妱兒絲毫不在意的模樣,趙茂行更加內疚,且又生起自己的氣來,他本來是和表妹致歉的,怎麽說著說著,又讓表妹反過來寬慰他。
趙茂行咬了咬牙,終於肯抬眼正視她,道:“總之,這次是表哥的過錯,妱兒若想要什麽,同表哥說便是,就是那天上的星星,表哥也要試著拆一顆予你。”
寧妱兒垂眸笑了,倒是當真思忖片刻,最後用半開玩笑地語氣道:“那我想去燈會,表哥可應允?”
趙茂行方才還要摘星星的決心瞬間退去大半,神色明顯的猶豫起來。
寧妱兒知道答案,但也不知為何,就是想要試一試。
哪怕被拒絕,她至少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不像過去那十多年裏,沒人任何人來詢問她,就連她自己,都好像默認了她是不想去的。
她不想麽?她想。
她特別特別想。
尤其是一想到,未來的某一日,她忽然死去,竟連一次燈會都沒有看過,豈不是太過可惜?
可她身體的確太弱了,萬一跑出去一趟回來病重,豈不是得不償失?
寧妱兒暗暗歎了一聲,到底還是不該去的,也不應該讓表哥這般為難。
寧妱兒深吸一口氣,故作輕鬆道:“無妨的,我在府上乖乖等你們玩回來,到時候記得給我帶盞花燈便可。”
說完,她又笑著道:“表哥若是沒有旁的事,我便進屋歇息了。”
不等趙茂行回答,寧妱兒立即轉身朝屋裏走去,她生怕走得晚了,便裝不下去了,可就在她一腳已經邁入門檻時,身後忽然傳來趙茂行急切的聲音:“妱兒!”
趙茂行快走幾步來到她麵前,道:“夜間河邊風大,長盛街上卻人少且寬敞,那日若是乘坐馬車,便不必擔心風寒了,不知妱兒可否願意在中秋那日,隨茂行共赴燈會?”
趙茂行最後一字的尾音還未徹底落下,寧妱兒便立即應道:“願意!”
白嫩的小臉上抑製不住地揚起笑容,甚至興奮到直接跳了起來,卻是迎上趙茂行那雙炙熱的眸光時,她略顯不自然地垂下眼眸,小心翼翼地問道:“表哥可是認真的?”
見小姑娘這般喜不自禁,趙茂行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她的喜悅所感染,心頭生出一種莫名的興奮,他笑著替她撥開額前散落的一縷發絲,溫聲道:“表哥不騙妱兒。”
“多謝表哥,表哥你真好!”寧妱兒說完,便提著裙子快走進屋。
望著那雀躍的身影,趙茂行心尖上像是被什麽撓了一下。
寧妱兒一整日都極其興奮,夜裏睡得時辰也比平時晚了不少,待她徹底熟睡,吉安院附近的一道黑影才離去。
此刻的沈皓行並未睡下,他一麵伏案書寫著什麽,一麵聽暗衛轉述吉安院今日的情況。
在聽到寧妱兒興奮地跳腳時,他筆尖微微頓住,唇角不可察覺地向上提了一下。
隨後他很快收斂神色,繼續垂眸書寫,待暗衛走後,一旁的常見終是忍不住,拱手上前道:“王爺,屬下有些不明白。”
沈皓行正好寫完最後一字,他擱下筆道:“何事不明?”
常見道:“王爺既是已經再無夢魘,何必還派人守在吉安院?”
沈皓行吹了吹紙上的墨跡,淡道:“事出有因必有果,起因你可查清了?”
“尚、尚未。”常見瞬間垂下眼來,他可是頭次這般挫敗,明明已經將所有能查的都查了,卻始終找不出緣由來。
可他也看得出來,自打那夢魘徹底不見,王爺反而對吉安院更加上心,連寧妱兒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都要一一知曉。若是要調查夢魘之事,倒也說得過去,可不知為何,常見總有種不安的感覺。
紙上墨跡已經幹了,沈皓行將信紙疊好,放入信封中,朝常見遞去,“做你該做之事,其他莫要多問。”
常見接過信封,卻是並未退下,“可貴妃娘娘……”
沈皓行倏然抬眼,常見猛然頓住,他片刻不敢猶豫,直接躬身退下。
直到將門合上,徹底看不到沈皓行的身影時,常見才如蒙大赦般用力地勻了幾個呼吸。
眾人皆道魏王親善溫雅,隻有他知曉,就在方才,若他膽敢再多言一字,怕是這世間再無他常見了。
屋中倏然靜下,沈皓行麵無表情地抬手掐滅燭燈上的火光。
許久後,黑暗中傳來一陣低低的嗤笑。
瞧你那得意忘形的模樣,若是樂極生悲壞了身子,這次可怨不到本王頭上了。
隻是……僅坐在馬車裏,能有何樂趣?
第十章
那是你沒見過最好的
這是寧妱兒人生當中,第一次能夠出門看花燈,甚至是她第一次夜間外出。
一連數日,她皆是又興奮,又忐忑。生怕張大夫不允,又或是姑母反悔,再或是她的身子出了何岔子,讓她出不得門。
不過好在一切順利,中秋燈會這日總算是盼到了。
秋日夜裏寒涼,寧妱兒穿得厚實,竹安更是將冬日裏的兔毛手套也給她戴上了,寧有知不放心,便讓兩個丫頭都跟著她。
歲喜好湊熱鬧,一路跟在馬車外,東張西望。竹安則陪著寧妱兒坐在馬車裏,趙茂行也在裏麵陪她。
趙采菲出來時原本是同他們一道的,半路上路過河邊,她嚷著要放河燈,便從馬車中下來了。
她身邊有趙府護衛和婢女跟著,一般情況下出不了什麽亂子。
他們出府時天剛擦黑,街道上的花燈還未點亮,寧妱兒便已經看得驚訝不已,頻頻歎道:“原這燈籠的模樣可以這般多啊!”
稍微一起風,她便將簾子擱下,待風散了,歲喜在外麵說上一聲,寧妱兒便撩開簾子繼續張望。
今日街上人頭攢動,馬車的速度也極為緩慢,還未走到長盛街,天便已經黑了下來。
一時間華燈盡放。
一輛馬車的窗戶上,趴著一個嬌美可人的小姑娘,小姑娘薄嫩的粉唇微微張開,小巧得鼻尖處似是點著一抹緋紅,漆黑的眸中,映入一片繽紛斑斕。
“小姐,起風了。”歲喜的聲音讓寧妱兒恍然回神。
她連忙擱下簾子,許久都未能將心情平靜,一旁趙茂行借著馬車中的燈望她,疑惑道:“妱兒,你為何落淚,可是哪裏不是舒服?”
寧妱兒一麵拿出帕子擦拭眼角,一麵笑著搖頭,“我沒事的,我隻是……”
隻是太興奮,太激動了。
寧妱兒長出一口氣,緩緩抬頭望著趙茂行,昏暗的燈光中,她頭一次用這般泛著霧氣的水眸對他道:“表哥,謝謝你。”
小姑娘說得真摯,他卻看得迷亂了心跳,以至於在這狹小的空間裏徹底坐不住,必須要去外麵透透氣。
趙茂行像是逃了般走出馬車,大口大口地呼著夜晚的空氣,灼熱的臉頰就好似路邊大醉的酒徒。
馬車剛行至長盛街,不知怎地便走不動了,車夫下車查了一番,對趙茂行道:“少爺,許是這車軸出了問題,一時半會兒可是修不好呀。”
好在身後便是百悅樓,寧妱兒從馬車下來也不至於在街上等。
一樓的大堂太過喧鬧,二樓的雅座人少,且每桌之間有落地竹簾相隔,窗口直對街道,坐在裏麵賞月品茶,看燈吃點,也甚為不錯。
這窗口的位置正好與風向相反,寧妱兒起身站在窗旁,覺不出風寒。
“表哥,”寧妱兒抬手指了指對麵的琉璃閣,“那邊為何圍了這麽多人?”
趙茂行笑道:“琉璃閣是出售琉璃製品的地方,每年中秋燈會,他們便會贈出一盞琉璃燈。”
寧妱兒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是贈的?”
沈皓行頗為滿意地點點頭,“本王雖與寧姑娘並不相熟,卻從你口中了解過一二,既是個可憐人,你便當好好珍惜才是。”
這番話一下又說到了趙茂行的心坎處,他愈發愧疚,且還對沈皓行更加敬佩,沒想到堂堂一個王爺,會這樣關心他。
趙茂行便講了許多中秋燈會的趣事。
臨了,他還邀沈皓行那晚一道去看燈會,沈皓行卻是搖了搖手中折扇,笑著道:“本王便不同你去了,好生想想誰才是你該陪之人。”
“該陪之人……”趙茂行垂眼默念。
吉安院裏,寧妱兒坐在桌旁翻看佛經,也不知看了多久,眼睛有些酸澀,她將佛經遞給歲喜。
歲喜打開櫃門放佛經的時候,寧妱兒無意間瞥見最下麵那盞仙鶴燈,這才反應過來,好像快要到中秋節了。
按照衡州習俗,中秋那日不到酉時,街道便已經開始喧鬧起來,待天色暗下,花燈徹底點燃,整個衡州瞬間變得五彩斑斕。
往年趙家兄妹都會去街上逛燈會,寧妱兒雖去不了,卻能收到他們帶回的禮物。
寧妱兒最喜歡的便是她的第一盞燈籠,那是許多年前趙茂行從中秋燈會上回來,贈予她的。
一連數年,中秋這晚她都會在院子裏提著仙鶴燈玩上一陣,往後這些年裏,趙茂行時不時還會送新的過來,但她最喜愛的,還是那盞仙鶴燈。
“小姐,在想什麽呢?”
竹安端著湯藥走進屋,見寧妱兒坐在桌旁,望著身邊櫃子出神,不由問道。
寧妱兒接過湯藥,卻沒急著喝,而是笑著道:“我是在想,那樣小小的一盞仙鶴燈,都如此好看,若滿街花燈各般模樣,那得是多麽美好的一個畫麵啊……”
看到寧妱兒滿懷憧憬的模樣,竹安不由又想起前幾日她高燒不退的事來,免不了鼻頭開始泛酸。
她努力壓住情緒,勻了幾個呼吸,彎起唇角笑著道:“這還有幾天呢,小姐好好喝藥,待身子好了,往後肯定能親自去看看的。”
寧妱兒臉上笑意淡了幾分,垂眸望著湯藥中的影子,若有所思地低聲自語道:“可往後是多久呢?”
“妱兒妹妹。”
門外的小院裏傳來男子的聲音,一聽便知是何人。
歲喜快走兩步來到窗前,看了一眼,便笑著回頭道:“小姐,是表少爺來了。”
寧妱兒這才忙將手中藥喝了,拿起一塊兒蜜餞放入口中,起身來到院內。
院中石桌旁,趙茂行臉頰微紅,麵露難色,隻是匆忙看了寧妱兒一眼,便立即移開目光,問道:“是剛喝了藥麽?”
寧妱兒嚼著蜜餞,笑盈盈地衝他點點頭。
趙茂行沒有說話,望了眼跟在寧妱兒身後的竹安。
寧妱兒覺出他神色有些不對,於是朝身後揮了揮手,待竹安退去幾米以外,她才問道:“表哥尋我,可是有何要事?”
趙茂行猶豫片刻,終是結結巴巴地開了口:“表、表妹,那日在福華寺,是、是我對不住你,我不該留你那般久的,你可曾心中對我有所埋怨?”
要說埋怨,當時的確是有的,他明明說了去去就回,可偏偏讓她在那四麵透風的石亭裏,等了那般久,若不是沈皓行替她遮風……
忽地想起沈皓行,寧妱兒立即打住思緒,不敢再去多想其他,連忙回神道:“表哥無需自責,那日事發突然,不是誰都能預料得到的,再說,我如今不是已經好了麽?”
正如寧妱兒所說,事情已經發生,再去追究這些也無濟於事。
趙茂行的為人她很是了解,他善良正直,敦厚老實,看到老者在麵前摔倒,豈會當真做出視而不見的行徑,便是她當時在場,也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見寧妱兒絲毫不在意的模樣,趙茂行更加內疚,且又生起自己的氣來,他本來是和表妹致歉的,怎麽說著說著,又讓表妹反過來寬慰他。
趙茂行咬了咬牙,終於肯抬眼正視她,道:“總之,這次是表哥的過錯,妱兒若想要什麽,同表哥說便是,就是那天上的星星,表哥也要試著拆一顆予你。”
寧妱兒垂眸笑了,倒是當真思忖片刻,最後用半開玩笑地語氣道:“那我想去燈會,表哥可應允?”
趙茂行方才還要摘星星的決心瞬間退去大半,神色明顯的猶豫起來。
寧妱兒知道答案,但也不知為何,就是想要試一試。
哪怕被拒絕,她至少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不像過去那十多年裏,沒人任何人來詢問她,就連她自己,都好像默認了她是不想去的。
她不想麽?她想。
她特別特別想。
尤其是一想到,未來的某一日,她忽然死去,竟連一次燈會都沒有看過,豈不是太過可惜?
可她身體的確太弱了,萬一跑出去一趟回來病重,豈不是得不償失?
寧妱兒暗暗歎了一聲,到底還是不該去的,也不應該讓表哥這般為難。
寧妱兒深吸一口氣,故作輕鬆道:“無妨的,我在府上乖乖等你們玩回來,到時候記得給我帶盞花燈便可。”
說完,她又笑著道:“表哥若是沒有旁的事,我便進屋歇息了。”
不等趙茂行回答,寧妱兒立即轉身朝屋裏走去,她生怕走得晚了,便裝不下去了,可就在她一腳已經邁入門檻時,身後忽然傳來趙茂行急切的聲音:“妱兒!”
趙茂行快走幾步來到她麵前,道:“夜間河邊風大,長盛街上卻人少且寬敞,那日若是乘坐馬車,便不必擔心風寒了,不知妱兒可否願意在中秋那日,隨茂行共赴燈會?”
趙茂行最後一字的尾音還未徹底落下,寧妱兒便立即應道:“願意!”
白嫩的小臉上抑製不住地揚起笑容,甚至興奮到直接跳了起來,卻是迎上趙茂行那雙炙熱的眸光時,她略顯不自然地垂下眼眸,小心翼翼地問道:“表哥可是認真的?”
見小姑娘這般喜不自禁,趙茂行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她的喜悅所感染,心頭生出一種莫名的興奮,他笑著替她撥開額前散落的一縷發絲,溫聲道:“表哥不騙妱兒。”
“多謝表哥,表哥你真好!”寧妱兒說完,便提著裙子快走進屋。
望著那雀躍的身影,趙茂行心尖上像是被什麽撓了一下。
寧妱兒一整日都極其興奮,夜裏睡得時辰也比平時晚了不少,待她徹底熟睡,吉安院附近的一道黑影才離去。
此刻的沈皓行並未睡下,他一麵伏案書寫著什麽,一麵聽暗衛轉述吉安院今日的情況。
在聽到寧妱兒興奮地跳腳時,他筆尖微微頓住,唇角不可察覺地向上提了一下。
隨後他很快收斂神色,繼續垂眸書寫,待暗衛走後,一旁的常見終是忍不住,拱手上前道:“王爺,屬下有些不明白。”
沈皓行正好寫完最後一字,他擱下筆道:“何事不明?”
常見道:“王爺既是已經再無夢魘,何必還派人守在吉安院?”
沈皓行吹了吹紙上的墨跡,淡道:“事出有因必有果,起因你可查清了?”
“尚、尚未。”常見瞬間垂下眼來,他可是頭次這般挫敗,明明已經將所有能查的都查了,卻始終找不出緣由來。
可他也看得出來,自打那夢魘徹底不見,王爺反而對吉安院更加上心,連寧妱兒說了什麽,做了什麽,都要一一知曉。若是要調查夢魘之事,倒也說得過去,可不知為何,常見總有種不安的感覺。
紙上墨跡已經幹了,沈皓行將信紙疊好,放入信封中,朝常見遞去,“做你該做之事,其他莫要多問。”
常見接過信封,卻是並未退下,“可貴妃娘娘……”
沈皓行倏然抬眼,常見猛然頓住,他片刻不敢猶豫,直接躬身退下。
直到將門合上,徹底看不到沈皓行的身影時,常見才如蒙大赦般用力地勻了幾個呼吸。
眾人皆道魏王親善溫雅,隻有他知曉,就在方才,若他膽敢再多言一字,怕是這世間再無他常見了。
屋中倏然靜下,沈皓行麵無表情地抬手掐滅燭燈上的火光。
許久後,黑暗中傳來一陣低低的嗤笑。
瞧你那得意忘形的模樣,若是樂極生悲壞了身子,這次可怨不到本王頭上了。
隻是……僅坐在馬車裏,能有何樂趣?
第十章
那是你沒見過最好的
這是寧妱兒人生當中,第一次能夠出門看花燈,甚至是她第一次夜間外出。
一連數日,她皆是又興奮,又忐忑。生怕張大夫不允,又或是姑母反悔,再或是她的身子出了何岔子,讓她出不得門。
不過好在一切順利,中秋燈會這日總算是盼到了。
秋日夜裏寒涼,寧妱兒穿得厚實,竹安更是將冬日裏的兔毛手套也給她戴上了,寧有知不放心,便讓兩個丫頭都跟著她。
歲喜好湊熱鬧,一路跟在馬車外,東張西望。竹安則陪著寧妱兒坐在馬車裏,趙茂行也在裏麵陪她。
趙采菲出來時原本是同他們一道的,半路上路過河邊,她嚷著要放河燈,便從馬車中下來了。
她身邊有趙府護衛和婢女跟著,一般情況下出不了什麽亂子。
他們出府時天剛擦黑,街道上的花燈還未點亮,寧妱兒便已經看得驚訝不已,頻頻歎道:“原這燈籠的模樣可以這般多啊!”
稍微一起風,她便將簾子擱下,待風散了,歲喜在外麵說上一聲,寧妱兒便撩開簾子繼續張望。
今日街上人頭攢動,馬車的速度也極為緩慢,還未走到長盛街,天便已經黑了下來。
一時間華燈盡放。
一輛馬車的窗戶上,趴著一個嬌美可人的小姑娘,小姑娘薄嫩的粉唇微微張開,小巧得鼻尖處似是點著一抹緋紅,漆黑的眸中,映入一片繽紛斑斕。
“小姐,起風了。”歲喜的聲音讓寧妱兒恍然回神。
她連忙擱下簾子,許久都未能將心情平靜,一旁趙茂行借著馬車中的燈望她,疑惑道:“妱兒,你為何落淚,可是哪裏不是舒服?”
寧妱兒一麵拿出帕子擦拭眼角,一麵笑著搖頭,“我沒事的,我隻是……”
隻是太興奮,太激動了。
寧妱兒長出一口氣,緩緩抬頭望著趙茂行,昏暗的燈光中,她頭一次用這般泛著霧氣的水眸對他道:“表哥,謝謝你。”
小姑娘說得真摯,他卻看得迷亂了心跳,以至於在這狹小的空間裏徹底坐不住,必須要去外麵透透氣。
趙茂行像是逃了般走出馬車,大口大口地呼著夜晚的空氣,灼熱的臉頰就好似路邊大醉的酒徒。
馬車剛行至長盛街,不知怎地便走不動了,車夫下車查了一番,對趙茂行道:“少爺,許是這車軸出了問題,一時半會兒可是修不好呀。”
好在身後便是百悅樓,寧妱兒從馬車下來也不至於在街上等。
一樓的大堂太過喧鬧,二樓的雅座人少,且每桌之間有落地竹簾相隔,窗口直對街道,坐在裏麵賞月品茶,看燈吃點,也甚為不錯。
這窗口的位置正好與風向相反,寧妱兒起身站在窗旁,覺不出風寒。
“表哥,”寧妱兒抬手指了指對麵的琉璃閣,“那邊為何圍了這麽多人?”
趙茂行笑道:“琉璃閣是出售琉璃製品的地方,每年中秋燈會,他們便會贈出一盞琉璃燈。”
寧妱兒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是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