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這般走了一陣,還是寧妱兒率先打破了沉默。
“表哥。”她頓了頓,猶豫開口,“你……你可會介意?”
“介意什麽?”趙茂行停下腳步,疑惑地望著她。
寧妱兒指了指胸口的位置,內疚道:“我將表哥送的玉牌摔碎了……”如今卻還戴著魏王送的翡翠牌。
趙茂行愣了一下,隨即大笑一聲,“我還當是什麽事呢,沒事的,我不介意。”
趙茂行不似做假,他語氣神情皆是一副絲毫不芥蒂的模樣,怕寧妱兒不信,他甚至又說道:“這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摔碎時沒有傷到你便好,若你喜歡,日後表哥再送一個便是,我當真不介意,你也莫要往心裏去。”
寧妱兒怔然地點了點頭,她以為趙茂行多少會有些在意,卻沒想他竟能夠這般豁達。
眼看就要走到吉安院,這次倒是趙茂行忽然停下腳步,將寧妱兒叫住,壓低聲道:“你可是對魏王……”
一句話未說完,趙茂行忽然停住,寧妱兒的心也跟著倏然繃緊。
趙茂行左右張望了幾眼,才又接著問道:“是有什麽偏見麽?”
寧妱兒也不知為何自己也緊張,不過將這話聽全了,那緊張便也散了大半,隻是她頗有些疑惑道:“沒有什麽偏見啊,表哥為何這樣問呢?”
趙茂行道:“其實,你便是不好意思說,表哥也是能感覺到的。”
之前他便隱約覺得寧妱兒對魏王有股抵觸的情緒,今日在馬車中,看到她如坐針氈的模樣,便猜想定是因為趙采菲同她說了什麽。
坊間的傳聞向來喜歡添油加醋,且還會歪曲事實,他的表妹這般純善,定是被那些謠言嚇到了,所以才會如此抵觸魏王。
趙茂行歎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表妹莫要受了那些謠言的影響。”
寧妱兒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總不能與表哥說,她沒有聽信謠言,隻是因夢魘的緣故,所以才會躲避魏王吧。
見寧妱兒麵露難色,趙茂行還當時因為他說中了緣故,於是語重心長道:“連我都看出端倪了,王爺那般聰慧,又怎會看不出來呢,可便是如此,他還這樣善心待你……”
“唉,”趙茂行再歎一聲,“王爺心善,且寬宏大量,往後若是再碰見他,自然相處便好,他不會與你計較的。”
寧妱兒心緒愈加複雜,一時也不知該怎麽開口,隻是懵怔地點了點頭。
回到吉安院,竹安整理床鋪,歲喜去淨房備水,寧妱兒則軟軟地趴在桌上。
今日的中秋燈會,對於寧妱兒而言,是件極為重要的事,往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今晚的一切都將是她回憶裏無比美好的存在。
然而此刻,她甚至連那琉璃七彩蓮花燈是什麽模樣,也記不清了,滿腦子都是和魏王相關的事情,
從她們第一次在園中對視,倒今日臨別前他囑咐她要仔細風寒。
他的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個眼神,都在她腦中異常清晰。
明明今日在馬車中的一切,應當已經讓她放下對他的猜忌與懼怕,可又不知為何,她依舊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可又分明清晰的存在著。
難道,這就是表哥所說的“偏見”麽?
但她清楚的知道,這份偏見不是來自謠言,而是來自那個古怪的夢魘。
其實細細想來,若是魏王從未在她夢境中出現過,她還會對他心存芥蒂麽?
他幫她遮過風寒,贈她上好的翡翠,送她救命的良藥,又幫她準備軟墊……
約摸是不會的吧。
寧妱兒越想越覺得疲憊,最後她長長地呼了一口氣,合眼將腦袋埋進衣袖中。
片刻後,寧妱兒卻是慢慢睜開了眼。
她鼻尖用力地動了動,這才發現原是衣袖上沾了味道,是那股好聞的幽香夾雜著一抹似有似無的酒氣。
這味道就好像是……
他就坐在身邊。
作者有話說:
第十三章
這叫做相思病
這一夜睡得極為安穩,第二日寧妱兒醒來時天已大亮。
用過早膳後,見今日天色好,寧妱兒便又去前院請安。
昨個夜裏跑出去玩了一趟,寧有知一直在憂心她身子能不能受得了,留她坐著說話的工夫,便叫人去請張大夫來給她請個平安脈。
好在張大夫說她身子無恙,且還與寧有知道:“天氣漸寒,往後若是夜裏了,還是盡量莫要出門,白日裏天氣好時,出去散散心也是無妨的。”
張大夫能夠理解趙家人對寧妱兒的謹慎,但小姑娘到底是大了,若是日日悶在屋裏,那肯定也是要悶壞的。
得了張大夫的話,寧有知便心中有數了,親自將張大夫送出門,這才又拉著寧妱兒道:“既然張大夫都這樣說了,那過幾日張家老夫人過壽,你便跟著一同去,可好?”
寧妱兒幾乎沒有猶豫,立即便笑著應下。
她前腳剛回吉安院,後腳趙采菲便風風火火的跟了進來。
昨夜趙采菲一直同劉家小姐在一處玩,回府也是坐的劉家馬車,玩到街頭花燈開始熄的時候,才舍得回府。
她一進屋就揮退身邊婢女,開始與寧妱兒發起牢騷,將趙茂行好生數落了一番。
“昨日我回來那般晚,看到我哥在院裏等我,我當時還挺感動的,以為他是在擔憂我,可誰知一見麵,他便將我好一通數落!”
原來昨晚同寧妱兒分開後,趙茂行又將那些教育她的話,拿去和趙采菲說,趙采菲可是個火爆脾氣,當場兩人便爭執起來。
一說起這事,她又來了火氣,道:“那斷袖之癖的傳言,又不是從我這裏傳的,便是我不與你說,你就不知道了?你問問你院裏的竹安歲喜,哪個心裏不清楚?他喜歡魏王是他的事,為何偏偏要管旁人的看法?”
說著,她將手中茶盞重重地擱在桌上,“我就是不喜歡魏王,我就是不喜歡,我怎麽看他怎麽覺得他奇怪!”
寧妱兒在一旁很少配合地點了點頭。
見她應和,趙采菲連忙就道:“是吧,你也覺得他奇怪吧?”
說完,她頓了頓,便忽地想起一事來,“那日去福華寺,你是怎麽知道石亭裏的人是魏王的?”
當時那個角度,隻能看到一個粉色衣角,根本看不清那人容貌,趙采菲當時就覺得奇怪,不過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便一直想不起來問。
寧妱兒也不明白為何隻是看了一眼,她便能認出魏王,估摸著還是和那夢魘有關,便隨口道:“我瞧見了嘛。”
“不可能,我眼睛這麽尖都沒看到,你還站在我身後,怎麽可能看到?”趙采菲不是個好糊弄的。
寧妱兒實在沒法解釋,支支吾吾著,“我、我猜的……”
趙采菲忽然笑了,她將聲音壓得更低道:“我就知道你是猜的,你覺得魏王有斷袖之癖,所以猜測那粉衣人是他?”
寧妱兒艱難點頭。
趙采菲認真分析道:“這好端端一個大男人,穿粉戴銀不說,還贈旁的男子玉佩,在人家府上一住便是大半月,且還日日黏在一處,這當中若是沒有古怪……”
忽地想起寧妱兒與哥哥尚有婚約在,趙采菲猛然一個激靈,立刻閉嘴。
可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寧妱兒想裝作聽不到也不行,她抿了幾口茶,頗為尷尬地道:“表哥不是那樣的人,你、你不要多想。”
趙采菲打哈哈,“對對對,便是魏王有心,我哥也不會從的,這點我像你保證,咱們趙家人最講信用!”
氣氛有一瞬的凝結。
最後還是趙采菲岔開話題,講起昨晚與劉家小姐遊玩時遇到的趣事。
提起投壺的時候,趙采菲語氣也不知怎地愈發不自然起來,“我們原本打算走了,卻沒想碰見了菀之的二哥,她二哥哥好生厲害,每支箭都能命中最遠的壺心,贏了好些東西回來……”
小姑娘說著,臉頰竟紅了一大片。
這劉家是商賈出身,在整個江南都有布莊生意,劉家的二哥本名劉存真,常年在外走貨,一年到頭來回不了幾次衡州,這個月好不容易抽時間回來一趟,原本想好好在家中陪長輩們過中秋,最後又讓長輩們攆了出來。
寧妱兒是頭次見到趙采菲這樣的神情,她微微愣住,下意識就抬手在她臉蛋上摸了一下,蹙眉道:“你的臉好燙啊,莫不是病了?”
趙采菲沒有回答,她趴在桌上,盯著手腕上的一個彩繩編織的手鏈,像是在自言自語地道:“我不知道,興許真是病了吧……”
“啊?”寧妱兒有些著急道,“要不然將張大夫找來給你瞧瞧?”
趙采菲搖了搖頭,慢慢道:“妱兒姐啊,你有沒有見到某個人的時候,會忽然心跳加速?”
寧妱兒仔細想了想,當真是有過這樣的情況,她若是見到那個人,別說心跳加速了,連呼吸都快了不少。
趙采菲用手指撥了撥手腕上的繩子,又道:“和他說話,會感覺詞不達意,明明我嘴巴這樣厲害,竟還會結巴,你說奇怪不奇怪呢?”
寧妱兒也歎了口氣,點頭道:“豈止是結巴,甚至聲音都會發顫呢。”
趙采菲立即坐起身應和道:“對對對!若是同他分開,你滿腦子都是他,什麽也不想做!”
寧妱兒若有所思道:“是啊,就是想做什麽,也好像提不起勁兒來。”
趙采菲拉住寧妱兒的手,激動道:“是的是的,妱兒姐,你說得可太對了,我知道了,你和我哥便是如此吧!”
“表哥?”寧妱兒恍惚中回過神來。
方才她口中的那個人,可並不是表哥啊。
趙采菲卻是不知她心中所想,她望著寧妱兒偷偷笑了幾聲,隨後湊到她耳旁小聲道:“咱們剛才說得那些症狀,叫做相思病。”
相思病?
才不是呢,她就是、就是覺得那人有些煩擾罷了!
寧妱兒的心跳在不知不覺中慌亂了。
張家老夫人今年是八十大壽。
張老夫人一把年紀身子骨卻是極為利索,走路也不叫人攙扶,烏黑的發絲根本看不出是個年至耄耋的老人。
她總是掛著一張笑臉,逮誰都能熱情的和誰聊上好半天,在一眾晚輩裏,最是疼愛張印這個孫子,同時也對趙采蘩極為喜愛,平日裏大兒媳婦根本不敢在她麵前叨念這個孫媳婦。
兩家結親這三年裏,和和睦睦,從未鬧過不悅。
張老夫人的壽宴,趙家這邊也極為重視,寧有知一早便將賀禮準準備妥當,這當中有一尊玉佛,前些日子去福華寺時,特地尋靜心大師開過光的。
張老夫人也是信佛之人,見這佛像時,樂得直接上去拉住寧有知的手,絮叨了好一陣子。
目光掃過她身後的小姑娘時,張老夫人怔了怔,問道:“這、這是那個寧丫頭?”
寧有知側過身,笑著對點頭道:“是,這便是我那小侄女,寧妱兒。”
“哎呦,我就是瞧著這模樣和你一樣心疼人,原真是你家那孩子,瞧瞧啊,這一晃眼都長這麽大了!”
張老夫人還未等寧妱兒走上前來,三兩步便自己迎了過去,熱情地拉著寧妱兒的手,一麵在她手上捏來捏去,一麵笑眯眯地朝寧有知道:“這丫頭骨頭硬朗著呢,往後定是個有福氣的!”
“表哥。”她頓了頓,猶豫開口,“你……你可會介意?”
“介意什麽?”趙茂行停下腳步,疑惑地望著她。
寧妱兒指了指胸口的位置,內疚道:“我將表哥送的玉牌摔碎了……”如今卻還戴著魏王送的翡翠牌。
趙茂行愣了一下,隨即大笑一聲,“我還當是什麽事呢,沒事的,我不介意。”
趙茂行不似做假,他語氣神情皆是一副絲毫不芥蒂的模樣,怕寧妱兒不信,他甚至又說道:“這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摔碎時沒有傷到你便好,若你喜歡,日後表哥再送一個便是,我當真不介意,你也莫要往心裏去。”
寧妱兒怔然地點了點頭,她以為趙茂行多少會有些在意,卻沒想他竟能夠這般豁達。
眼看就要走到吉安院,這次倒是趙茂行忽然停下腳步,將寧妱兒叫住,壓低聲道:“你可是對魏王……”
一句話未說完,趙茂行忽然停住,寧妱兒的心也跟著倏然繃緊。
趙茂行左右張望了幾眼,才又接著問道:“是有什麽偏見麽?”
寧妱兒也不知為何自己也緊張,不過將這話聽全了,那緊張便也散了大半,隻是她頗有些疑惑道:“沒有什麽偏見啊,表哥為何這樣問呢?”
趙茂行道:“其實,你便是不好意思說,表哥也是能感覺到的。”
之前他便隱約覺得寧妱兒對魏王有股抵觸的情緒,今日在馬車中,看到她如坐針氈的模樣,便猜想定是因為趙采菲同她說了什麽。
坊間的傳聞向來喜歡添油加醋,且還會歪曲事實,他的表妹這般純善,定是被那些謠言嚇到了,所以才會如此抵觸魏王。
趙茂行歎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表妹莫要受了那些謠言的影響。”
寧妱兒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總不能與表哥說,她沒有聽信謠言,隻是因夢魘的緣故,所以才會躲避魏王吧。
見寧妱兒麵露難色,趙茂行還當時因為他說中了緣故,於是語重心長道:“連我都看出端倪了,王爺那般聰慧,又怎會看不出來呢,可便是如此,他還這樣善心待你……”
“唉,”趙茂行再歎一聲,“王爺心善,且寬宏大量,往後若是再碰見他,自然相處便好,他不會與你計較的。”
寧妱兒心緒愈加複雜,一時也不知該怎麽開口,隻是懵怔地點了點頭。
回到吉安院,竹安整理床鋪,歲喜去淨房備水,寧妱兒則軟軟地趴在桌上。
今日的中秋燈會,對於寧妱兒而言,是件極為重要的事,往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今晚的一切都將是她回憶裏無比美好的存在。
然而此刻,她甚至連那琉璃七彩蓮花燈是什麽模樣,也記不清了,滿腦子都是和魏王相關的事情,
從她們第一次在園中對視,倒今日臨別前他囑咐她要仔細風寒。
他的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個眼神,都在她腦中異常清晰。
明明今日在馬車中的一切,應當已經讓她放下對他的猜忌與懼怕,可又不知為何,她依舊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可又分明清晰的存在著。
難道,這就是表哥所說的“偏見”麽?
但她清楚的知道,這份偏見不是來自謠言,而是來自那個古怪的夢魘。
其實細細想來,若是魏王從未在她夢境中出現過,她還會對他心存芥蒂麽?
他幫她遮過風寒,贈她上好的翡翠,送她救命的良藥,又幫她準備軟墊……
約摸是不會的吧。
寧妱兒越想越覺得疲憊,最後她長長地呼了一口氣,合眼將腦袋埋進衣袖中。
片刻後,寧妱兒卻是慢慢睜開了眼。
她鼻尖用力地動了動,這才發現原是衣袖上沾了味道,是那股好聞的幽香夾雜著一抹似有似無的酒氣。
這味道就好像是……
他就坐在身邊。
作者有話說:
第十三章
這叫做相思病
這一夜睡得極為安穩,第二日寧妱兒醒來時天已大亮。
用過早膳後,見今日天色好,寧妱兒便又去前院請安。
昨個夜裏跑出去玩了一趟,寧有知一直在憂心她身子能不能受得了,留她坐著說話的工夫,便叫人去請張大夫來給她請個平安脈。
好在張大夫說她身子無恙,且還與寧有知道:“天氣漸寒,往後若是夜裏了,還是盡量莫要出門,白日裏天氣好時,出去散散心也是無妨的。”
張大夫能夠理解趙家人對寧妱兒的謹慎,但小姑娘到底是大了,若是日日悶在屋裏,那肯定也是要悶壞的。
得了張大夫的話,寧有知便心中有數了,親自將張大夫送出門,這才又拉著寧妱兒道:“既然張大夫都這樣說了,那過幾日張家老夫人過壽,你便跟著一同去,可好?”
寧妱兒幾乎沒有猶豫,立即便笑著應下。
她前腳剛回吉安院,後腳趙采菲便風風火火的跟了進來。
昨夜趙采菲一直同劉家小姐在一處玩,回府也是坐的劉家馬車,玩到街頭花燈開始熄的時候,才舍得回府。
她一進屋就揮退身邊婢女,開始與寧妱兒發起牢騷,將趙茂行好生數落了一番。
“昨日我回來那般晚,看到我哥在院裏等我,我當時還挺感動的,以為他是在擔憂我,可誰知一見麵,他便將我好一通數落!”
原來昨晚同寧妱兒分開後,趙茂行又將那些教育她的話,拿去和趙采菲說,趙采菲可是個火爆脾氣,當場兩人便爭執起來。
一說起這事,她又來了火氣,道:“那斷袖之癖的傳言,又不是從我這裏傳的,便是我不與你說,你就不知道了?你問問你院裏的竹安歲喜,哪個心裏不清楚?他喜歡魏王是他的事,為何偏偏要管旁人的看法?”
說著,她將手中茶盞重重地擱在桌上,“我就是不喜歡魏王,我就是不喜歡,我怎麽看他怎麽覺得他奇怪!”
寧妱兒在一旁很少配合地點了點頭。
見她應和,趙采菲連忙就道:“是吧,你也覺得他奇怪吧?”
說完,她頓了頓,便忽地想起一事來,“那日去福華寺,你是怎麽知道石亭裏的人是魏王的?”
當時那個角度,隻能看到一個粉色衣角,根本看不清那人容貌,趙采菲當時就覺得奇怪,不過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事,便一直想不起來問。
寧妱兒也不明白為何隻是看了一眼,她便能認出魏王,估摸著還是和那夢魘有關,便隨口道:“我瞧見了嘛。”
“不可能,我眼睛這麽尖都沒看到,你還站在我身後,怎麽可能看到?”趙采菲不是個好糊弄的。
寧妱兒實在沒法解釋,支支吾吾著,“我、我猜的……”
趙采菲忽然笑了,她將聲音壓得更低道:“我就知道你是猜的,你覺得魏王有斷袖之癖,所以猜測那粉衣人是他?”
寧妱兒艱難點頭。
趙采菲認真分析道:“這好端端一個大男人,穿粉戴銀不說,還贈旁的男子玉佩,在人家府上一住便是大半月,且還日日黏在一處,這當中若是沒有古怪……”
忽地想起寧妱兒與哥哥尚有婚約在,趙采菲猛然一個激靈,立刻閉嘴。
可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寧妱兒想裝作聽不到也不行,她抿了幾口茶,頗為尷尬地道:“表哥不是那樣的人,你、你不要多想。”
趙采菲打哈哈,“對對對,便是魏王有心,我哥也不會從的,這點我像你保證,咱們趙家人最講信用!”
氣氛有一瞬的凝結。
最後還是趙采菲岔開話題,講起昨晚與劉家小姐遊玩時遇到的趣事。
提起投壺的時候,趙采菲語氣也不知怎地愈發不自然起來,“我們原本打算走了,卻沒想碰見了菀之的二哥,她二哥哥好生厲害,每支箭都能命中最遠的壺心,贏了好些東西回來……”
小姑娘說著,臉頰竟紅了一大片。
這劉家是商賈出身,在整個江南都有布莊生意,劉家的二哥本名劉存真,常年在外走貨,一年到頭來回不了幾次衡州,這個月好不容易抽時間回來一趟,原本想好好在家中陪長輩們過中秋,最後又讓長輩們攆了出來。
寧妱兒是頭次見到趙采菲這樣的神情,她微微愣住,下意識就抬手在她臉蛋上摸了一下,蹙眉道:“你的臉好燙啊,莫不是病了?”
趙采菲沒有回答,她趴在桌上,盯著手腕上的一個彩繩編織的手鏈,像是在自言自語地道:“我不知道,興許真是病了吧……”
“啊?”寧妱兒有些著急道,“要不然將張大夫找來給你瞧瞧?”
趙采菲搖了搖頭,慢慢道:“妱兒姐啊,你有沒有見到某個人的時候,會忽然心跳加速?”
寧妱兒仔細想了想,當真是有過這樣的情況,她若是見到那個人,別說心跳加速了,連呼吸都快了不少。
趙采菲用手指撥了撥手腕上的繩子,又道:“和他說話,會感覺詞不達意,明明我嘴巴這樣厲害,竟還會結巴,你說奇怪不奇怪呢?”
寧妱兒也歎了口氣,點頭道:“豈止是結巴,甚至聲音都會發顫呢。”
趙采菲立即坐起身應和道:“對對對!若是同他分開,你滿腦子都是他,什麽也不想做!”
寧妱兒若有所思道:“是啊,就是想做什麽,也好像提不起勁兒來。”
趙采菲拉住寧妱兒的手,激動道:“是的是的,妱兒姐,你說得可太對了,我知道了,你和我哥便是如此吧!”
“表哥?”寧妱兒恍惚中回過神來。
方才她口中的那個人,可並不是表哥啊。
趙采菲卻是不知她心中所想,她望著寧妱兒偷偷笑了幾聲,隨後湊到她耳旁小聲道:“咱們剛才說得那些症狀,叫做相思病。”
相思病?
才不是呢,她就是、就是覺得那人有些煩擾罷了!
寧妱兒的心跳在不知不覺中慌亂了。
張家老夫人今年是八十大壽。
張老夫人一把年紀身子骨卻是極為利索,走路也不叫人攙扶,烏黑的發絲根本看不出是個年至耄耋的老人。
她總是掛著一張笑臉,逮誰都能熱情的和誰聊上好半天,在一眾晚輩裏,最是疼愛張印這個孫子,同時也對趙采蘩極為喜愛,平日裏大兒媳婦根本不敢在她麵前叨念這個孫媳婦。
兩家結親這三年裏,和和睦睦,從未鬧過不悅。
張老夫人的壽宴,趙家這邊也極為重視,寧有知一早便將賀禮準準備妥當,這當中有一尊玉佛,前些日子去福華寺時,特地尋靜心大師開過光的。
張老夫人也是信佛之人,見這佛像時,樂得直接上去拉住寧有知的手,絮叨了好一陣子。
目光掃過她身後的小姑娘時,張老夫人怔了怔,問道:“這、這是那個寧丫頭?”
寧有知側過身,笑著對點頭道:“是,這便是我那小侄女,寧妱兒。”
“哎呦,我就是瞧著這模樣和你一樣心疼人,原真是你家那孩子,瞧瞧啊,這一晃眼都長這麽大了!”
張老夫人還未等寧妱兒走上前來,三兩步便自己迎了過去,熱情地拉著寧妱兒的手,一麵在她手上捏來捏去,一麵笑眯眯地朝寧有知道:“這丫頭骨頭硬朗著呢,往後定是個有福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