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新知縣人真好!


    等到做飯的時候紀煬發現,他們縣衙人少,連做飯都是輪流幫忙,有時候縣丞縣尉娘子會過來幫忙。


    今日買了兩隻雞,又買了魚肉,所以又是這兩位娘子來縣衙食堂做飯。


    紀煬瞧著,吩咐平安,等飯菜做好,讓他們兩家都裝一些回去給孩子們吃。


    紀煬也看出來了,扶江縣百姓各家少見葷腥,打包點肉回去,應該算好飯菜。


    果然,話剛傳過去,兩位娘子就到紀煬辦公的廳堂感謝,明顯是有些驚喜的。


    連縣城當小官的家裏都這樣貧苦,可見老大人遊記裏寫的各家貧困之像都不是作偽。


    紀煬花了不到三錢銀子,沒想到竟然收拾出一大桌子飯菜。


    加上小廝一起用飯,也綽綽有餘。


    按照原身的記憶,他在外麵喝壺酒都不止這個價。


    縣丞玉敬泉見此,開口道:“咱們縣東西都便宜,平日裏也沒人舍得吃肉,都是留在逢年過節再用,而且自己養的都便宜。”


    肉就不說了,其他菜更是便宜得厲害,隨隨便便都能買許多。


    紀煬感歎萬分,招呼大家坐下一起用飯,連小廝平安也讓他坐下,不過今日沒讓喝酒,畢竟還沒到休沐的時間。


    等眾人全都落座,紀煬看了一圈,以後這就是他的同事們了,也就舉起茶水道:“今日也算我頭一天上任,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這話說的有點江湖氣,但在扶江縣這種尚武之地來說,反而很合適。


    眾人見知縣對他們好,心裏自然掛念。


    他們這裏窮是窮的,但人情味足啊,以後知縣大人就是他們自己人了!


    知縣大人不過十六七的年紀,但看起來沉穩幹練,他們都尊敬得很!


    等眾人吃過茶水,這頓飯也就正式開始了。


    一時間席麵上隻剩快速吃東西的聲音,就連紀煬也跟著多吃了碗飯。


    不過吃著吃著,紀煬總覺得有人在往飯廳裏看,等他一回頭,目光正好跟一個髒兮兮的小男孩碰上。


    這小男孩不過五六歲的模樣,手裏拉著個子更矮的小姑娘,兩人衣服破破爛爛,頭大身子瘦小,顯然常常挨餓,所以才會這樣。


    玉縣丞順著知縣大人的目光看了眼,下意識道:“你們怎麽來了?”


    聽這話的意思,他們兩個應該經常來此?


    要知道這是縣衙的食堂,一般不讓外人進入,不過紀煬想到扶江縣的風土人情,估計也不嚴格。


    玉縣丞連忙解釋道:“知縣大人,這是城西的兩個小孩,他們爹娘不在,有時候縣衙會接濟一頓半頓。”


    主要縣衙也不怎麽富裕,有時候他們都要吃榨菜喝稀粥度日,也分不出一些東西出來。


    估計兩個小孩聞到食堂的香味,以為今日會給他們留一點,卻不成想這是知縣大人辦的宴席。


    紀煬聽此,笑道:“這有什麽,平安,帶他們洗幹淨手,拿了碗筷一起用飯。”


    縣衙食堂的桌椅都挺寬敞,多兩個瘦小孩子根本不是事。


    小孩聽見紀煬的話,隻覺得這個好看的哥哥說的話也好聽,不過那小男孩還是一臉警惕。


    直到讓他們坐下,兩人才狼吞虎咽開始吃飯。


    兵士見此,隻好把藏著的雞腿分給他們倆,早知道應該學那捕快的,提前把雞腿啃了!


    紀煬瞧著他們,心裏倒是有些暖意。


    這個衙門雖小,但也挺有意思的,還有搶著吃飯的兩個小孩,這讓紀煬想到另一個時空的自己。


    他在那個時空同樣生在農家,爸媽去世,奶奶種田撫養長大。


    他那時候是苦的,卻也沒扶江縣這樣的苦。


    家裏一老一幼,村上扶貧的幹部便時常登門,又因為他成績好,連平時的文具都會買齊送來,逢年過節也有送的雞鴨魚肉。


    可以說,若沒有國家幫忙,他肯定不能順利上完初中高中,最後考上理想的大學。


    最後奶奶去世,他長大成人,又有下一批被幫扶的孩子順利進入學校。


    如果生在新時代,像衛峰衛藍,江曆帆江海城這種年輕人,必然不會大字不識,隻要願意學,肯定比現在強。


    同樣都是農家子弟,命運確實不同的。


    雖說紀煬來了這個時空,但對比起來,也覺得自己十分幸運。


    而且麵對同樣是農家人的扶江縣百姓來說,多了不少親切,也多了些想幫助的心。


    想到這,紀煬搖搖頭,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慢慢來吧。


    紀煬忽然想到什麽,對旁邊的縣尉道:“下午若得空,帶我取些扶江縣的泥土過來,最好東南西北,多取幾處。”


    取泥土?


    這是做什麽?


    連帶著來蹭飯的小孤兒也看過來。


    紀煬並未回答,之前聽到扶江縣土地貧瘠的時候,紀煬就有些想法。


    要知道土地這東西也是要養的,養得好不好,既看農人的本事,也看肥料好不好。


    他正好知道幾種土化肥的做法!


    接下來要試試能不能成!


    第5章


    紀煬要做肥料,還讓縣尉同他一起去取了扶江縣不少泥土過來,直接堆在縣衙後麵閑置的偏僻小院裏。


    誰讓肥料的味道太難聞,提前避開比較好。


    要說土肥的製作方法,其實扶江縣也有,但以紀煬觀察看來,都是比較低級的肥料,比如直接用動物或者人的排泄物漚肥,或者一季過後直接火燒一邊,利用草木灰來肥沃土地。


    可這樣一來今年就要換一塊耕地,也就是俗稱的輪耕,火耕。


    而且火耕的方法對土地的危害不小,也就是如今地廣人稀,才能有如此奢侈的方法。


    紀煬要做的肥料其實也不難,用牛糞,黃豆粉,熟石膏按照比例混合放到陰冷的屋子裏發酵,十到十五天就能用。


    這樣做出來的土化其中大部分營養元素是氨,氨肥對農作物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促進植物莖葉生長,還加深葉子的顏色,讓其更加健康,可以說多數農作物都可以用這個肥料。


    還有一種漚肥法,那就是收集所有植物的落葉,杆子,全都堆到陰暗潮濕的角落,十天半個月過去,那味道一定很感人。


    其中有著微生物等等作用,作為底肥來說最好。


    至於收集糞便也是有講究的,人的雖然有營養,但最臭。


    牛羊糞最佳,豬的也行。


    唯獨禽類要避開,禽類糞便不能直接使用,必須發酵過後才能當做肥料,也就是不能用新鮮的,不然會讓莊稼根部壞死。


    按照上麵的兩種製土肥的方法,紀煬一連堆了兩個屋子。


    因為他那個時空做土化肥的技藝太過成熟,他也見過奶奶做了許多遍,在翻肥的時候自然也參與過。


    所以這個時空製肥料的時候,眾人隻覺得他技藝嫻熟。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已經做過無數次了。


    原本以為他鬧著玩的縣丞縣尉兩人,倒是看出點門道。


    紀煬做這些的時候並未明說,隻是一會讓人收集泥土,一會讓人收集糞便。


    搞得半個扶江縣都知道,他們新來的知縣剛來就瘋了?


    不對,剛來就做這種奇怪的事?


    扶江縣換知縣的事,其實在他們這並未有太大影響。


    因為縣衙對他們的影響很小,換不換人,其他關係不大,也就是換了個人收田租而已。


    可以前的知縣喜歡遊山玩水,這點大家還能理解。


    現在的知縣收集泥土糞便?


    那就奇怪了啊!


    也有懂行的道:“這是在衙門裏種東西吧,泥土跟肥料啊。”


    這人倒是猜對一半。


    不過紀煬想的還不是種東西,而是做肥料。


    同樣的肥料也有優劣之分,他這種融合千年智慧的土化肥,效果肯定比單一的肥料要好用得多。


    紀煬來扶江縣頭一件選的就是做土化肥,也是因為這事不算難,他更是熟悉。


    要是讓汴京那群子弟瞧見紀煬如今挽著袖子指揮堆肥的模樣,估計要笑掉大牙。


    以前的原身或許會羞愧,但紀煬可不會,紀煬頂多翻個白眼。


    臭怎麽了,臭說明肥力足。


    你們誰吃的莊稼不要肥料啊?


    臭就對了!


    而且這才哪到哪。


    他隻是粗粗地做了兩種肥料而已,也就是手裏的東西不多,其中黃豆粉,熟石膏都是好不容易弄來的。


    要是真有個什麽熟石膏的礦,明天就搞出複合肥出來。


    扯遠了,現在前期工作已經結束,剩下便是每隔兩天翻一翻肥料,十天後就能用。


    紀煬算著時間,他從五月二十到扶江縣,二十四正式上任。


    現在六月初,竟然也來此十多天了。


    不過來這裏十多天不是關鍵,關鍵是麻奮已經離開七八日,那尋來的工匠總要到了吧?


    倒不是一定要“好友”出血,紀煬也想借這件事看看,他背後之人想把自己留下的決心到底有多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