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下難有第二個,更難有如此精妙的雕刻。


    知州夫人笑道:“是了,婦人仰慕皇後娘娘品格,能仿照皇後娘娘的妝匣做件好物,實在三生有幸。”


    這話既說了自己有跟皇後娘娘一樣的物件,又拍了皇後馬匹,還表現的謙遜有禮。


    眾人隻有讚歎的份。


    不過也是,誰不想跟皇後娘娘一樣,娘娘跟陛下夫妻恩愛,多年無子女也不曾厭棄。


    直到前些年才在皇後娘娘規勸下納了兩名妃子。


    其中一位生下皇兒,立刻過繼到娘娘名下。


    就算普通人家夫君如此,都會讓人豔羨。


    更別說天家夫妻。


    所以世人,特別是女子,都以追隨皇後娘娘為榮。


    吃穿用度,樣樣能引導承平國風尚。


    知州夫人得了這一件好東西,自然被人追捧。


    但問及在哪求來的,卻問不出所以然,隻道這是汴京葫蘆秀才所做,那葫蘆秀才如今也不在汴京,不知去向。


    那就是孤品了。


    這東西的價值再次攀升。


    有這樣的風頭,等葫蘆秀才設計的葫蘆飲食器具出現時立刻風靡,似乎一點也不意外?


    紀煬聽完這些,心裏已經分析個七七八八。


    從他的視角來看,趕來揚州買葫蘆的揚州商人,花重金買葫蘆擺件,果然不同尋常。


    他買這東西就是為了送禮。


    當初急匆匆帶著東西回去,甚至把葫蘆飲食器具一共帶到揚州,隨手扔到雜貨店裏,然後趕著去送禮了。


    自然送給揚州知州夫人,過年前後送的,所以正月十五被拿出來炫耀,也符合常理。


    上元節又是古代情人節,有這種象征祈求夫妻恩愛的物件,更是正常。


    但這事還沒出,揚州那商人便料到,便宜的葫蘆飲食器具會因為葫蘆秀才的名聲,而變得不同。


    過年後立刻下了五千套訂單試試水。


    反正這東西便宜,五千套不過幾十兩銀子,賣不出他也不心疼。


    等借著葫蘆秀才,借著知州夫人,再借著皇後娘娘。


    葫蘆器具果然流行起來。


    誰讓東西便宜,好看,還帶了葫蘆秀才的名聲。


    更重要是耐用,小商小販如今最喜歡的,就是這東西了,因為價格低廉,丟了也是不心疼的。


    在紀煬看來,簡直是古代版一次性餐具。


    再接著便是一萬五千套的訂單。


    而葫蘆秀才所在何方,也被這個揚州商人刻意隱瞞起來。


    為的就是凸顯知州夫人所收禮物的特殊性。


    一個商品,隻有一件,價值自然不同。


    若多了起來,重要程度直接打折扣。


    所以知州夫人估計確實不知葫蘆秀才在哪,也讓葫蘆器具有了特殊性。


    這些事情順下來,紀煬已經把全貌猜得七七八八。


    好家夥,他們的葫蘆器具沒在本地賣起來,反而順著運河在其他地方大火。


    甚至出口轉內銷,潞州本地人要去揚州追捧潞州的東西?


    扶江縣做葫蘆的百姓聽到此事,臉上表情既好笑又震驚。


    竟然還有這樣的事發生?


    不過也能看出來,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很受歡迎!


    那是不是說明,他們能靠葫蘆器具掙很多錢?


    不得不說,現在扶江縣百姓的心已經活泛起來,不用紀煬多說,他們已經能舉一反三了!


    葫蘆器具的發展確實出乎紀煬意料。


    但能賣得極好,倒是在他規劃當中,葫蘆的特殊性確實很不一樣。


    賣得好就行,隻要能給扶江縣百姓創收,管它葫蘆器具賣給誰?


    紀煬還緊急從玉縣丞那要了一批過來,直接送到潞州城其他雜貨店去賣。


    好讓潞州百姓知道,這風靡揚州的物件,是潞州的!是扶江縣的!


    雖然他人不在,但總要在潞州城刷點存在感,好讓知州他們知道自己還在,自己要的東西還沒給呢!


    眼看所有公務處理妥當。


    紀煬又去看了看滕顯,見他癡迷新葫蘆的製造,自然不好打擾。


    而他本人,也要開始閉關讀書了!


    這次不是他想讀,而是為了應付年末官員考察,不讀不行!


    每年秋冬,便是官員例行考察的時間。


    縣裏的人還好說,題目不會太難。


    但他們這些知縣則要打起精神。


    紀煬還好點,他這屬於一年小考。


    隔壁常華縣知縣則正逢他的三年一大考。


    要不然能從今年五六月份就開始走關係,這次的大考關乎他的升遷,肯定緊張。


    聽說魏大人從潞州回常華縣,一直閉門不出,就是在做準備的準備。


    紀煬回來的晚不說,又安排了建官學,還查了葫蘆作坊等等。


    現在閉門讀書,已經算晚的。


    衙門都知這件事的重要性,基本不拿事情來打擾。


    其實在紀煬看來,這年末考核,其中一大半的“試題”早在九月時,麵見知州的知州的時候已經做過了。


    現在考核成績已經定下大半。


    等十一月再去潞州城接受問詢,也隻是定下最終成績而已。


    不過今年特殊,他既想問潞州城那邊要來東西,沒道理臨門一腳不準備好。


    仗著之前的功績若輕狂怠慢,難免影響官學官道乃至運河的進程。


    所以不得不認真對待。


    說起考核,自然是指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指,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


    總結下來便是德,慎,公,勤。


    接下來的二十七最,則是比較細致的條例,比如有沒有舉薦良才,平時是否清明,公不公平,治下從兵士到百姓再到田地,再到自己禮儀等等,還包括了本地的犯罪率,審理案件效率等等。


    這些算“平時成績”。


    最後結合十一月去潞州城殿前問答,得出最終成績。


    其實這套製度,在現代的職場,學校也常見。


    就是平時成績跟考試成績結合,來予以考核。


    這些評價,還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以及最末尾的下中,下下。


    每個評價還有評語。


    比如若被評為中中,那便是職事粗理。


    若被評中下,則是愛憎任情。


    到這已經很不好,下中之時,評語則是職務廢缺,這會已經離貶官不遠了。


    下下更是居官諂詐,貪濁有伏。


    此時不僅要貶官,流放下獄更少不了。


    雖說隻要不是出什麽大錯,上麵也不會給道中中以下評價。


    但大多官員要的可不是穩不出錯,穩不能升官啊。


    都到他們這地步了。


    除了紀煬這種特殊情況之外,大多都是寒窗苦讀幾十年,誰會甘於當一輩子的知縣?


    所以哪個知縣不想讓自己期末成績單上,留下上上,上中的成績?


    說白了!


    有利升遷!


    甚至是升遷的重要標準之一。


    等這些東西呈到上司那裏,許多上司可不知道他們誰是誰,而這些卷宗檔案一目了然。


    為了有份好的升遷履曆,拚了!


    紀煬則是,為了官學官道運河,拚了!


    雖說已經熟知扶江縣各項事務,但根據知州查問他的問題,再補充補充。


    到時候不是知州親問,而是手下四五個官員來問,務必要做到最好!


    紀煬白日學習,清晨則起來鍛煉,淩縣尉跟平安,最後還有捕快等人也跟著晨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