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的扶江縣在整個潞州都是小有名氣,誰知道他們這的化肥難買得很,誰要能買到,誰家莊稼就能長得好。
不過聽說各地官府都已經得了製作化肥的方子,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正式推廣。
他們這些跑車隊的,家裏也有幾畝田地,誰不想糧食豐收!
豐年大家日子才好過,這些道理誰都明白。
所以帶上造出化肥的扶江縣百姓,這都不是事,反正都要回潞州城的。
但車隊老大沒想到,扶江縣知縣雇車不是自己坐,他跟小廝,還有隨行的縣丞騎馬。
剩下坐車的人,竟然是扶江縣百姓,聽說這些百姓幫他去潞州城買東西,沒想到還有車坐?
玉娘子拉著水淑敏,還有她女兒,她老爹坐下,開口道:“隻管安心做,就算沒趕上牛車,咱們知縣也準備給你們找車呢。”
一個是行動快點,二是既然讓他們幫忙,也不好累著大家。
水淑敏女兒跟上是因為她年齡不夠,也沒去學堂,夫家又不疼她,放在家裏遭罪,所以便帶上了。
好在紀煬是個不介意的。
倒是江乖乖眼巴巴看著,隻是她還要去學堂,不能跟上。
水老爹頗有些惶恐:“都說咱們扶江縣知縣大人好,如今俺更能明白了。”
這句話也沒錯。
她們四個去買花苗的坐在前麵車上,後麵牛車則是隨行的兩個小吏,小吏們更是緊張。
剛被招進來,就被帶著去潞州城辦差!誰不緊張!
約等於剛入職就出差?
小吏們後麵的車還帶著幾頭豬幾頭羊。
紀煬騎著馬在前麵走,速度不緊不慢,等看到前麵修路的隊伍,就把從扶江縣帶來的食材放下,他特意提前從常華縣買了兩頭豬兩頭羊,就是準備給修路隊伍加餐的。
官道修建已經近一個月,看這情形,應該能在六月份完工。
趕車的人都道:“以後你們這路修好了,我們也能常常過來,都說你們扶江縣不僅糧食好,種菜也好,可以拉幾車回去賣!”
紀煬笑:“那感情好,以後多多歡迎。”
等把食材放下,修路的工匠們自然感激萬分,能加餐!誰不高興!
領頭的人對紀煬十分客氣。
連消息不怎麽靈通的魏大人都知道紀煬身份不一樣,如今的潞州城大半官員都已知曉他的身份。
沒辦法,誰讓製肥方子的事太過出名。
汴京那邊因為這件事,已經搶破頭了,都想去辦這件好差事,甚至因為這件事差點打起來。
幾派勢力全都爭著推廣。
梁王的人,林大學士的人,還有幾個世家,甚至之前幼子犯錯的琨王也要插一腳。
這都是朝中最頂尖的勢力,他們誰都明白,如果推廣此事,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聲望。
連宗室子弟們也忽視紀煬之前的嘲諷,明擺著要分這份功。
最後陛下把這件事分出來,大家各自去辦,到時候看看誰的地方推廣的最好,教導百姓最深,到時候再論功行賞。
雖說約等於在分豬肉,好歹平息朝堂中的紛爭。
也因為這件事,紀煬的身份,就算想瞞也瞞不住,更不用說他也沒怎麽遮掩。
所以領著修官道的官員,看向紀煬的時候卑躬屈膝,就想讓這位汴京都有身份的伯爵公子帶帶他。
甚至還豔羨地看向他身邊的小吏們。
俗話說宰相門前九品官,更不用說伯爵公子身邊這些,肯定實打實是心腹。
羨慕也沒用,誰能想到伯爵公子在這種地方。
紀煬打眼一看,略略知道他們的心思,倒是並未戳破,隻是讓車隊繼續前行。
如今什麽都不如買花重要!
他豁出去名聲做的事,什麽都不能阻攔!
雖然之前名聲也不怎麽樣吧。
進到潞州城,車隊老大更沒想到,他還能得到銀錢,又聽扶江縣知縣道:“過兩日我們想運一批花苗過去,你們到時候有沒有空拉,還是拉到扶江縣。”
“自是有的,東西大概有多重,可還知曉?”車隊老大連忙道。
紀煬看看水淑敏跟玉娘子。
水淑敏大著膽子道:“估計六百斤左右,再多也不會超過八百斤。”
這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很少敢在這麽多人麵前講話,不過她知道,有知縣大人在這,有她爹她女兒在,必然不會有事。
果然,車隊老大對她很是客氣:“不超過八百斤,體積應該也不算大,給你們留兩個牛車,既能坐人,也能裝東西。”
紀煬點頭,平安跟車夫約好什麽地方找他們,這事算是定下。
再來潞州城,稍微算算,竟然時隔快半年。
潞州城依舊繁華,看得頭一次來潞州城的扶江縣百姓目不暇接。
玉縣丞還在旁邊道:“一會咱們去首飾店,給你買個簪子戴戴。”
紀煬看過去,怎麽還有人在撒狗糧?
欺負他是單身狗?
這次來潞州城還住的官方客店,水淑敏一家人更是不敢進去,還好身邊有個玉娘子拉著,便在這高大的酒樓裏住下。
今天剛到,紀煬讓大家自己轉轉,又給玉縣丞一張清單,買過這些東西時候,他們就可以自己玩了。
自己則帶著平安先去拜見潞州知州。
都來這了,不去看看知州大人,自然不好。
而且他過來,也想聽聽化肥的推廣到什麽地步了。
知州府門房處見是紀煬遞拜帖,自然熱情迎接,裏麵知州也沒停頓,直接讓他進來。
走入知州府,一路都是打量的目光。
打量中又帶了些討好,至於原因自不用說,懂的都懂。
知州見到紀煬,第一句話好笑道:“你在汴京的名聲,可真是不好說。”
要說好名聲,自不用提。
有化肥方子在,他就是絕對的功臣。
但一會拱火宗室子弟們的稅收,一會買香料,又讓他好好的名聲添了一筆。
不少人對他既恨又愛,已經說不清楚了。
紀煬在知州這裏並未待太久,得到的消息也算不錯,汴京那邊的情況跟他想的差不多。
大多數人以為他是偶然的功勞。
伯爵府則比較分裂,庶弟母子自然恨得牙癢癢,攛掇伯爵找紀煬麻煩。
但他那便宜老爹高興還來不及,態度模棱兩可,顯然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惹事。
他雖然惱怒紀煬不經過家裏,而讓這項天大的功績經過潞州城遞到聖上手邊。
可到底有功,自然不吭聲。
紀家族老因為這事也走動幾次,在商議要不動動人脈,把主宗嫡子接回汴京,他們紀家說不定能東山再起。
紀煬剛聽到這話就想笑了。
原身被哄騙著到扶江縣時,怎麽沒想到他是紀家主宗嫡子?
現在想到了?
不過這種牆頭草也有好處,至少現在他顯得比較有用,這些人就會自覺幫他壓製庶弟一脈。
行吧,不虧。
除了汴京的事之外,知州還給他透漏了另一個消息。
這消息紀煬之前也聽過,鬆雙縣知縣想插隊買化肥,便提過潞州隔壁的涼西州不少百姓,可能要來潞州討生活。
沒想到知州今日也提到這事,不過說得更詳細些。
去年隔壁涼西州遭了雪災,涼西州西南邊的灌江府又有兵禍,也殃及到他們。
兩件事加一起,不少人戶賣兒賣女才活下去,不願意賣兒賣女的,隻有賣自家土地,成為流民。
這些流民準備去其他地方討生活,距離最近的潞州便是第一選擇。
扶江縣現在名聲在外,估計不少消息靈通的,都會來扶江縣看看。
知州說這事,也是讓紀煬做好應對。
紀煬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原因,開口道:“前半個月,縣衙招了幾個捕快。”
“但如今看來,還想求知州撥些兵士過來。”
之前覺得手頭人還夠,現在聽聽緣由,人手還是少了。
知州知道此事重要性,也知道扶江縣衙門人員不足,點頭道:“回頭撥二十兵士過去。”
“不用太過擔心,那些百姓原本都是良民,隻是遇災才沒了家,好好安置,不會有錯的。”
紀煬明白,這些流民並非因自己的原因失去土地,而且拖家帶口,不容易生事。
怕就怕那種三五成黨的地痞流氓,這才是他要兵士的原因。
這兩件事商議完,紀煬跟平安在知州府吃了晚飯,這才離開。
兵士撥用還要些時間,這次回去是帶不走,紀煬不著急,他知道他們知州很靠譜的。
知州聽到這話,隻道:“這高帽一戴,不靠譜也要靠譜了啊。”
扶江縣一行來潞州第二日,也就是三月初五,今日便是他們最忙的一天。
順著管家王伯給的地址,紀煬帶眾人去尋了幾個花商。
不過聽說各地官府都已經得了製作化肥的方子,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正式推廣。
他們這些跑車隊的,家裏也有幾畝田地,誰不想糧食豐收!
豐年大家日子才好過,這些道理誰都明白。
所以帶上造出化肥的扶江縣百姓,這都不是事,反正都要回潞州城的。
但車隊老大沒想到,扶江縣知縣雇車不是自己坐,他跟小廝,還有隨行的縣丞騎馬。
剩下坐車的人,竟然是扶江縣百姓,聽說這些百姓幫他去潞州城買東西,沒想到還有車坐?
玉娘子拉著水淑敏,還有她女兒,她老爹坐下,開口道:“隻管安心做,就算沒趕上牛車,咱們知縣也準備給你們找車呢。”
一個是行動快點,二是既然讓他們幫忙,也不好累著大家。
水淑敏女兒跟上是因為她年齡不夠,也沒去學堂,夫家又不疼她,放在家裏遭罪,所以便帶上了。
好在紀煬是個不介意的。
倒是江乖乖眼巴巴看著,隻是她還要去學堂,不能跟上。
水老爹頗有些惶恐:“都說咱們扶江縣知縣大人好,如今俺更能明白了。”
這句話也沒錯。
她們四個去買花苗的坐在前麵車上,後麵牛車則是隨行的兩個小吏,小吏們更是緊張。
剛被招進來,就被帶著去潞州城辦差!誰不緊張!
約等於剛入職就出差?
小吏們後麵的車還帶著幾頭豬幾頭羊。
紀煬騎著馬在前麵走,速度不緊不慢,等看到前麵修路的隊伍,就把從扶江縣帶來的食材放下,他特意提前從常華縣買了兩頭豬兩頭羊,就是準備給修路隊伍加餐的。
官道修建已經近一個月,看這情形,應該能在六月份完工。
趕車的人都道:“以後你們這路修好了,我們也能常常過來,都說你們扶江縣不僅糧食好,種菜也好,可以拉幾車回去賣!”
紀煬笑:“那感情好,以後多多歡迎。”
等把食材放下,修路的工匠們自然感激萬分,能加餐!誰不高興!
領頭的人對紀煬十分客氣。
連消息不怎麽靈通的魏大人都知道紀煬身份不一樣,如今的潞州城大半官員都已知曉他的身份。
沒辦法,誰讓製肥方子的事太過出名。
汴京那邊因為這件事,已經搶破頭了,都想去辦這件好差事,甚至因為這件事差點打起來。
幾派勢力全都爭著推廣。
梁王的人,林大學士的人,還有幾個世家,甚至之前幼子犯錯的琨王也要插一腳。
這都是朝中最頂尖的勢力,他們誰都明白,如果推廣此事,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聲望。
連宗室子弟們也忽視紀煬之前的嘲諷,明擺著要分這份功。
最後陛下把這件事分出來,大家各自去辦,到時候看看誰的地方推廣的最好,教導百姓最深,到時候再論功行賞。
雖說約等於在分豬肉,好歹平息朝堂中的紛爭。
也因為這件事,紀煬的身份,就算想瞞也瞞不住,更不用說他也沒怎麽遮掩。
所以領著修官道的官員,看向紀煬的時候卑躬屈膝,就想讓這位汴京都有身份的伯爵公子帶帶他。
甚至還豔羨地看向他身邊的小吏們。
俗話說宰相門前九品官,更不用說伯爵公子身邊這些,肯定實打實是心腹。
羨慕也沒用,誰能想到伯爵公子在這種地方。
紀煬打眼一看,略略知道他們的心思,倒是並未戳破,隻是讓車隊繼續前行。
如今什麽都不如買花重要!
他豁出去名聲做的事,什麽都不能阻攔!
雖然之前名聲也不怎麽樣吧。
進到潞州城,車隊老大更沒想到,他還能得到銀錢,又聽扶江縣知縣道:“過兩日我們想運一批花苗過去,你們到時候有沒有空拉,還是拉到扶江縣。”
“自是有的,東西大概有多重,可還知曉?”車隊老大連忙道。
紀煬看看水淑敏跟玉娘子。
水淑敏大著膽子道:“估計六百斤左右,再多也不會超過八百斤。”
這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很少敢在這麽多人麵前講話,不過她知道,有知縣大人在這,有她爹她女兒在,必然不會有事。
果然,車隊老大對她很是客氣:“不超過八百斤,體積應該也不算大,給你們留兩個牛車,既能坐人,也能裝東西。”
紀煬點頭,平安跟車夫約好什麽地方找他們,這事算是定下。
再來潞州城,稍微算算,竟然時隔快半年。
潞州城依舊繁華,看得頭一次來潞州城的扶江縣百姓目不暇接。
玉縣丞還在旁邊道:“一會咱們去首飾店,給你買個簪子戴戴。”
紀煬看過去,怎麽還有人在撒狗糧?
欺負他是單身狗?
這次來潞州城還住的官方客店,水淑敏一家人更是不敢進去,還好身邊有個玉娘子拉著,便在這高大的酒樓裏住下。
今天剛到,紀煬讓大家自己轉轉,又給玉縣丞一張清單,買過這些東西時候,他們就可以自己玩了。
自己則帶著平安先去拜見潞州知州。
都來這了,不去看看知州大人,自然不好。
而且他過來,也想聽聽化肥的推廣到什麽地步了。
知州府門房處見是紀煬遞拜帖,自然熱情迎接,裏麵知州也沒停頓,直接讓他進來。
走入知州府,一路都是打量的目光。
打量中又帶了些討好,至於原因自不用說,懂的都懂。
知州見到紀煬,第一句話好笑道:“你在汴京的名聲,可真是不好說。”
要說好名聲,自不用提。
有化肥方子在,他就是絕對的功臣。
但一會拱火宗室子弟們的稅收,一會買香料,又讓他好好的名聲添了一筆。
不少人對他既恨又愛,已經說不清楚了。
紀煬在知州這裏並未待太久,得到的消息也算不錯,汴京那邊的情況跟他想的差不多。
大多數人以為他是偶然的功勞。
伯爵府則比較分裂,庶弟母子自然恨得牙癢癢,攛掇伯爵找紀煬麻煩。
但他那便宜老爹高興還來不及,態度模棱兩可,顯然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惹事。
他雖然惱怒紀煬不經過家裏,而讓這項天大的功績經過潞州城遞到聖上手邊。
可到底有功,自然不吭聲。
紀家族老因為這事也走動幾次,在商議要不動動人脈,把主宗嫡子接回汴京,他們紀家說不定能東山再起。
紀煬剛聽到這話就想笑了。
原身被哄騙著到扶江縣時,怎麽沒想到他是紀家主宗嫡子?
現在想到了?
不過這種牆頭草也有好處,至少現在他顯得比較有用,這些人就會自覺幫他壓製庶弟一脈。
行吧,不虧。
除了汴京的事之外,知州還給他透漏了另一個消息。
這消息紀煬之前也聽過,鬆雙縣知縣想插隊買化肥,便提過潞州隔壁的涼西州不少百姓,可能要來潞州討生活。
沒想到知州今日也提到這事,不過說得更詳細些。
去年隔壁涼西州遭了雪災,涼西州西南邊的灌江府又有兵禍,也殃及到他們。
兩件事加一起,不少人戶賣兒賣女才活下去,不願意賣兒賣女的,隻有賣自家土地,成為流民。
這些流民準備去其他地方討生活,距離最近的潞州便是第一選擇。
扶江縣現在名聲在外,估計不少消息靈通的,都會來扶江縣看看。
知州說這事,也是讓紀煬做好應對。
紀煬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原因,開口道:“前半個月,縣衙招了幾個捕快。”
“但如今看來,還想求知州撥些兵士過來。”
之前覺得手頭人還夠,現在聽聽緣由,人手還是少了。
知州知道此事重要性,也知道扶江縣衙門人員不足,點頭道:“回頭撥二十兵士過去。”
“不用太過擔心,那些百姓原本都是良民,隻是遇災才沒了家,好好安置,不會有錯的。”
紀煬明白,這些流民並非因自己的原因失去土地,而且拖家帶口,不容易生事。
怕就怕那種三五成黨的地痞流氓,這才是他要兵士的原因。
這兩件事商議完,紀煬跟平安在知州府吃了晚飯,這才離開。
兵士撥用還要些時間,這次回去是帶不走,紀煬不著急,他知道他們知州很靠譜的。
知州聽到這話,隻道:“這高帽一戴,不靠譜也要靠譜了啊。”
扶江縣一行來潞州第二日,也就是三月初五,今日便是他們最忙的一天。
順著管家王伯給的地址,紀煬帶眾人去尋了幾個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