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煬神色如常,麵對劉家主的目光也隻是微微挑眉,天堂有路你不走,這怪誰?
憲司官員走之前,低聲對紀煬道:“此次兩萬五千兩,通判已經記下,通判大人說不會虧待你,有什麽要求可以慢慢提。”
紀煬自然有要求,同樣低聲道:“那您轉告通判大人,下官不會客氣的。”
憲司官員差點笑出聲。
其他當官的都要推辭一下,顯得謙遜,也就是紀煬了。
不過若不是這種性格,扶江縣也不會有這麽好的官道,他們押送犯人都比上次輕鬆快捷很多。
有這樣的父母官,怪不得扶江縣越來越好。
全程圍觀的韓家家主,此時對眼前的年輕人說不出的佩服。
他也算看了全過程,他家族老也暗暗欽佩紀煬為人處世,韓家早在紀知縣收押五家人的時候,已經決定待在扶江縣,絕對不走了。
等送走憲司押送隊伍,忍不住上前,想跟紀煬搭話,又不知道說什麽,這表情就顯得愈發沮喪。
紀煬看著,總覺得韓家人要是在現代,一定是深夜網抑雲選手。
紀煬輕咳,剛想說什麽,韓瀟總算找到話題:“那個,你們官學,要幾個夫子?我回去挑挑。”
幾個夫子?
還能挑的嗎?
他們官學出息了啊!
第53章
涼西州五家被押往潞州, 等待他們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按之前的罪名, 最少也要流放三千裏。
他家的奴仆就地解散, 心裏沒鬼的準備在扶江縣安家落戶,還有些則去往其他地方,紀煬並不管, 隻要他們安居樂業,那就可以。
扶江縣百姓也從中知道這些人的陰謀,跟因為涼西州的事傳來, 知道這些人收購土地,其實會造成多大的危害, 心裏一個勁後怕。
不過沒關係!他們有紀煬知縣!
在紀煬眼中, 扶江縣會因為這件事, 能得到不少好處。
眼前韓家人給的好處, 他就先笑納了。
當初說過, 隻要他在三天之內解決這些麻煩,韓家便會留在扶江縣。
其實自從上次審理之後, 已經算解決麻煩, 不算食言。
如今看著這群蛀蟲被帶走, 韓家眾人心裏更是不同, 他們家正式準備搭建房屋,開荒種田。
跟著韓家的灌江府人士,自然也有樣學樣。
韓家人最是膽小, 還容易悲觀,跟著他們學肯定沒問題。
不過現在韓家最要緊的事, 還是跟官學有關。
劉夫子頗有些激動, 讓他選夫子?還能選的嗎?
而且灌江府韓家的名聲他聽過, 這家人雖然沒入仕,但學問在他們附近幾個州人盡皆知,放在汴京,很多人家也能回憶起灌江府韓家。
不過劉夫子本人,就算去掉夫子的名諱,還可以喊他劉舉人,正兒八經科考出身。
來扶江縣一直是屈就了,也就是他脾氣好,又敬佩紀煬的為人,這才過來。
經過涼西州五家,劉夫子更是覺得在扶江縣沒錯。
那韓家也知道劉夫子早已考上舉人,屈就到扶江縣教學,態度也是十分好。
紀煬看著他們相談甚歡,開口道:“那官學夫子的事,便交給你們,我馬上給潞州寫信,咱們官學也該擴修了,到時候所有夫子都能住進官學。”
即使現在,官學兩個小院,除開劉夫子住的一個,另外的小院也能住三個夫子。
韓家自然點頭。
不僅如此,紀煬還在縣城給他家劃了片範圍,允準他家跟其他人不同,能在縣城有房屋。
耕地則隨著上集村一起,具體跟裏長商議即可。
這已經是完全的優待,也是之前涼西州五家想要的待遇。
不知道他們現在聽說此事,又是什麽感想。
對韓家優待,扶江縣其他人能夠理解,都知道他們知縣大人最喜歡讀書人,誰家識字他都要誇的。
現在來了這麽些有學問的人,他們族老更能被稱為大家,知縣優待很正常。
要說隻怪他們不好好念書,如果他們念書厲害,肯定也會被優待吧?
紀煬把官學的事完全交給劉夫子,他在潞州城官學候補過,原本舉人當夫子,就是謀求官路,處理這些事也是他之前學習內容之一。
再說,以後劉夫子都要喊劉教瑜,他隻要在旁邊幫忙而已。
送到潞州請官很快有了回音。
對於扶江縣招攬到灌江府韓家這件事,學政很是意外,甚至側麵打探了下,能不能分幾個韓家人去潞州城官學?
這自然是不能的,在縣學教書已經是韓家的極限,怎麽會參與到潞州的事情裏。
所以紀煬剛提,他們家主韓瀟一個勁擺手:“不行,我們都不會去的。”
紀煬哭笑不得,隻好把這件事按下不提。
從劉夫子成劉教瑜,扶江縣官學的事情也料理清楚。
從韓家招了五位先生,五位先生負責的科目不同,但都專精這一項。
劉教瑜本人則專門教導官學最特殊,人員流動最大的班。
一般的官學,基本都是招收正統科舉路子,所以不會有這麽特殊的存在。
放在以前,劉教瑜肯定也不想教這種雜七雜八的活計。
可在扶江縣越久,越知道知縣為什麽一定要他們教百姓們常用字,教他們日常算數。
這對大家的日常生活來說非常有用。
說是改變他們的生活也不為過。
隻是對於正統官學,正統夫子來說,肯定不願意教導這些雜類。
所以劉教瑜決定“髒活累活”自己上,好不容易請來的韓家夫子,隻要教正統內容即可。
所謂正統內容班級,也是不拘男女的,全看自己跟家人意願,再經過相對簡單的考試,然後就能入席。
韓家對男女同班倒是沒意見,隻是常常去聽劉教瑜上課。
因為是學常用字跟日常算數,所以這裏如今不拘年紀,誰有空就來,誰覺得學得差不多了就走。
韓家嘴上不說,但對這十分感興趣。
除了這個之外,對紀煬本人更是好奇。
他那篇毫無文采的聘書,在韓家人手上傳了個遍,連他家十幾歲孩童都說,字尚可,文筆極差。
那問題來了。
紀知縣怎麽考上舉人,甚至進士的?
他們看過劉教瑜的文章,雖古板了些,但基礎的行文都很好,更有可取之處。
承平國的科舉也沒那麽差?
那紀知縣?
眼看韓家徹底安家,雇人修的宅子也已經在起地基,紀煬算是安心。
涼西州五家的近況也傳了過來。
這次倒是知州給他寫信,說那五家的情況在涼西州不算最嚴重,但也很典型,抓了他們確實震懾不少逃跑的鄉紳,讓他們在外麵不敢為非作歹。
還說兩萬五千兩銀子,幫幾千戶百姓安置,如今都記掛扶江縣的好。
這五家人家產沒收,免去鞭刑,但全都流放到三千裏外的極寒之地,這路上都夠他們吃苦的了。
信件最後,還笑紀煬為官之道學得不錯。
知道這件事不能直接聯係他,而是找了上屬的通判,讓通判解決。
通判也誇你辦事不錯如何如何。
說到這,語氣已經很放鬆了。
這件事說白了,紀煬跟潞州知州一直有來往,連韓家的事都拜托知州打聽。
如果有些不懂事的,便會直接把涼西州五家送給知州,看似沒有問題,但前麵打聽事算是私人。
但押解犯人,那就是公務。
不能因為私交好,便跳過現在的潞州長官,誰讓潞州知州如今是其他州的代理知州。
直接交也沒錯,可跳過現在的直屬長官,難免會生嫌隙。
職場忌諱越級,官場也是如此。
紀煬收起信,又看看本州通判撥下來的兩千兩銀子,這銀子是專門撥下來,讓他擴建官學跟經營香粉作坊的。
以前他也要擴建官學,也要經營作坊,沒看到錢啊。
現在隻是提了提,直接撥了兩千兩!
他們扶江縣,沒見過這麽大筆銀子啊!
通判大人還是不錯的,果然不會虧待他跟扶江縣!
看了知州信件,更確定撥款的原因。
紀煬拿著銀票,踱步到旁邊房間,玉縣丞就在這辦公。
不等玉縣丞開口,紀煬直接把銀票放到他桌子上。
“雖說兩萬五千兩換兩千不多,但總算見到回頭錢了!”
兩千兩銀票?!
憲司官員走之前,低聲對紀煬道:“此次兩萬五千兩,通判已經記下,通判大人說不會虧待你,有什麽要求可以慢慢提。”
紀煬自然有要求,同樣低聲道:“那您轉告通判大人,下官不會客氣的。”
憲司官員差點笑出聲。
其他當官的都要推辭一下,顯得謙遜,也就是紀煬了。
不過若不是這種性格,扶江縣也不會有這麽好的官道,他們押送犯人都比上次輕鬆快捷很多。
有這樣的父母官,怪不得扶江縣越來越好。
全程圍觀的韓家家主,此時對眼前的年輕人說不出的佩服。
他也算看了全過程,他家族老也暗暗欽佩紀煬為人處世,韓家早在紀知縣收押五家人的時候,已經決定待在扶江縣,絕對不走了。
等送走憲司押送隊伍,忍不住上前,想跟紀煬搭話,又不知道說什麽,這表情就顯得愈發沮喪。
紀煬看著,總覺得韓家人要是在現代,一定是深夜網抑雲選手。
紀煬輕咳,剛想說什麽,韓瀟總算找到話題:“那個,你們官學,要幾個夫子?我回去挑挑。”
幾個夫子?
還能挑的嗎?
他們官學出息了啊!
第53章
涼西州五家被押往潞州, 等待他們不會有什麽好結果,按之前的罪名, 最少也要流放三千裏。
他家的奴仆就地解散, 心裏沒鬼的準備在扶江縣安家落戶,還有些則去往其他地方,紀煬並不管, 隻要他們安居樂業,那就可以。
扶江縣百姓也從中知道這些人的陰謀,跟因為涼西州的事傳來, 知道這些人收購土地,其實會造成多大的危害, 心裏一個勁後怕。
不過沒關係!他們有紀煬知縣!
在紀煬眼中, 扶江縣會因為這件事, 能得到不少好處。
眼前韓家人給的好處, 他就先笑納了。
當初說過, 隻要他在三天之內解決這些麻煩,韓家便會留在扶江縣。
其實自從上次審理之後, 已經算解決麻煩, 不算食言。
如今看著這群蛀蟲被帶走, 韓家眾人心裏更是不同, 他們家正式準備搭建房屋,開荒種田。
跟著韓家的灌江府人士,自然也有樣學樣。
韓家人最是膽小, 還容易悲觀,跟著他們學肯定沒問題。
不過現在韓家最要緊的事, 還是跟官學有關。
劉夫子頗有些激動, 讓他選夫子?還能選的嗎?
而且灌江府韓家的名聲他聽過, 這家人雖然沒入仕,但學問在他們附近幾個州人盡皆知,放在汴京,很多人家也能回憶起灌江府韓家。
不過劉夫子本人,就算去掉夫子的名諱,還可以喊他劉舉人,正兒八經科考出身。
來扶江縣一直是屈就了,也就是他脾氣好,又敬佩紀煬的為人,這才過來。
經過涼西州五家,劉夫子更是覺得在扶江縣沒錯。
那韓家也知道劉夫子早已考上舉人,屈就到扶江縣教學,態度也是十分好。
紀煬看著他們相談甚歡,開口道:“那官學夫子的事,便交給你們,我馬上給潞州寫信,咱們官學也該擴修了,到時候所有夫子都能住進官學。”
即使現在,官學兩個小院,除開劉夫子住的一個,另外的小院也能住三個夫子。
韓家自然點頭。
不僅如此,紀煬還在縣城給他家劃了片範圍,允準他家跟其他人不同,能在縣城有房屋。
耕地則隨著上集村一起,具體跟裏長商議即可。
這已經是完全的優待,也是之前涼西州五家想要的待遇。
不知道他們現在聽說此事,又是什麽感想。
對韓家優待,扶江縣其他人能夠理解,都知道他們知縣大人最喜歡讀書人,誰家識字他都要誇的。
現在來了這麽些有學問的人,他們族老更能被稱為大家,知縣優待很正常。
要說隻怪他們不好好念書,如果他們念書厲害,肯定也會被優待吧?
紀煬把官學的事完全交給劉夫子,他在潞州城官學候補過,原本舉人當夫子,就是謀求官路,處理這些事也是他之前學習內容之一。
再說,以後劉夫子都要喊劉教瑜,他隻要在旁邊幫忙而已。
送到潞州請官很快有了回音。
對於扶江縣招攬到灌江府韓家這件事,學政很是意外,甚至側麵打探了下,能不能分幾個韓家人去潞州城官學?
這自然是不能的,在縣學教書已經是韓家的極限,怎麽會參與到潞州的事情裏。
所以紀煬剛提,他們家主韓瀟一個勁擺手:“不行,我們都不會去的。”
紀煬哭笑不得,隻好把這件事按下不提。
從劉夫子成劉教瑜,扶江縣官學的事情也料理清楚。
從韓家招了五位先生,五位先生負責的科目不同,但都專精這一項。
劉教瑜本人則專門教導官學最特殊,人員流動最大的班。
一般的官學,基本都是招收正統科舉路子,所以不會有這麽特殊的存在。
放在以前,劉教瑜肯定也不想教這種雜七雜八的活計。
可在扶江縣越久,越知道知縣為什麽一定要他們教百姓們常用字,教他們日常算數。
這對大家的日常生活來說非常有用。
說是改變他們的生活也不為過。
隻是對於正統官學,正統夫子來說,肯定不願意教導這些雜類。
所以劉教瑜決定“髒活累活”自己上,好不容易請來的韓家夫子,隻要教正統內容即可。
所謂正統內容班級,也是不拘男女的,全看自己跟家人意願,再經過相對簡單的考試,然後就能入席。
韓家對男女同班倒是沒意見,隻是常常去聽劉教瑜上課。
因為是學常用字跟日常算數,所以這裏如今不拘年紀,誰有空就來,誰覺得學得差不多了就走。
韓家嘴上不說,但對這十分感興趣。
除了這個之外,對紀煬本人更是好奇。
他那篇毫無文采的聘書,在韓家人手上傳了個遍,連他家十幾歲孩童都說,字尚可,文筆極差。
那問題來了。
紀知縣怎麽考上舉人,甚至進士的?
他們看過劉教瑜的文章,雖古板了些,但基礎的行文都很好,更有可取之處。
承平國的科舉也沒那麽差?
那紀知縣?
眼看韓家徹底安家,雇人修的宅子也已經在起地基,紀煬算是安心。
涼西州五家的近況也傳了過來。
這次倒是知州給他寫信,說那五家的情況在涼西州不算最嚴重,但也很典型,抓了他們確實震懾不少逃跑的鄉紳,讓他們在外麵不敢為非作歹。
還說兩萬五千兩銀子,幫幾千戶百姓安置,如今都記掛扶江縣的好。
這五家人家產沒收,免去鞭刑,但全都流放到三千裏外的極寒之地,這路上都夠他們吃苦的了。
信件最後,還笑紀煬為官之道學得不錯。
知道這件事不能直接聯係他,而是找了上屬的通判,讓通判解決。
通判也誇你辦事不錯如何如何。
說到這,語氣已經很放鬆了。
這件事說白了,紀煬跟潞州知州一直有來往,連韓家的事都拜托知州打聽。
如果有些不懂事的,便會直接把涼西州五家送給知州,看似沒有問題,但前麵打聽事算是私人。
但押解犯人,那就是公務。
不能因為私交好,便跳過現在的潞州長官,誰讓潞州知州如今是其他州的代理知州。
直接交也沒錯,可跳過現在的直屬長官,難免會生嫌隙。
職場忌諱越級,官場也是如此。
紀煬收起信,又看看本州通判撥下來的兩千兩銀子,這銀子是專門撥下來,讓他擴建官學跟經營香粉作坊的。
以前他也要擴建官學,也要經營作坊,沒看到錢啊。
現在隻是提了提,直接撥了兩千兩!
他們扶江縣,沒見過這麽大筆銀子啊!
通判大人還是不錯的,果然不會虧待他跟扶江縣!
看了知州信件,更確定撥款的原因。
紀煬拿著銀票,踱步到旁邊房間,玉縣丞就在這辦公。
不等玉縣丞開口,紀煬直接把銀票放到他桌子上。
“雖說兩萬五千兩換兩千不多,但總算見到回頭錢了!”
兩千兩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