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早就說好的事。


    隻要香粉賣得好,她們這十六位領頭人,肯定會有獎賞的。


    之前賣零散的鮮花的錢先不算。


    現在直接盈利兩千三百兩銀子,這肯定是有功的,有功就賞,下麵人會更努力!


    紀煬先是把香粉作坊的帳都給算了下。


    開耕官田隻有體力成本,當時十六位娘子開耕時每日二十文,之後伺候花朵分工不同,銀錢也不同。


    到之後摘花製花粉的時候又招了不少女子過來。


    這些工錢都是提前預支,算到七月底之前。


    合計一共一百一十三兩。


    肥料種子農具運費是大頭,這些成本在五百六十兩左右。


    種花使用的肥料確實很可觀。


    去掉這些,最後的盈利一千七百三十兩五錢。


    按理說,因為是官方田地,這些銀錢完全算扶江縣的私賬。


    但既然紀煬做主,肯定要拿出一部分出來給到做工的娘子們。


    不僅如此,以後來香粉作坊做工,同樣要提銀錢。


    畢竟他的目的是讓本地百姓,本地女子荷包鼓起來,可並非想讓扶江縣衙門賬目充盈起來。


    估計玉縣丞聽到他這話能當場哭出來。


    您怎麽不早說!


    早說的話我也不用總盯著賬目吧!


    如果直接給她們發銀子,直接是直接,但也容易引起心存不良的人多想。


    所以先按照職位高低,以後每個月固定拿月錢,領頭的玉娘子跟水淑敏,每月都是五兩月錢,另有福利無數。


    這福利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官府跟這些娘子們簽訂契約。


    縱然有一天紀煬不在這,也要按時發放,否則便是官府違約。


    後麵十四位娘子也是如此。


    以後再雇女子過來幫忙,一天薪酬給到六十文,這銀錢既高,也不會太高。


    這次香粉盈利到手,紀煬算是把香粉作坊的福利製度全都完善一遍。


    員工生日,給紅包給福利。


    員工家小孩生日,給紅包。


    逢年過節,發東西。


    一年裏隻要在這裏做夠多少天,就能享受上麵的東西。


    估計這些條條框框一出,扶江縣想去香粉鋪子做事的女子會大大增加,而且還有一條,識字的每個月還有額外的筆墨費。


    這不是簡簡單單直接給錢,更是保障了許多人以後的路。


    衝著每個月的筆墨費,扶江縣識字的女子隻會多不會少。


    也算完成當初他請戲班子過來的心願了。


    玉娘子跟水淑敏自不用說,自從她們兩個撐起香粉鋪子,其實並不隻做種花這件事。


    作坊的事情很多,知縣大人又是愛放權的,但也不會對她們不管不問。


    所以兩人在這裏麵成長太多。


    自然明白現在簽的契約,是張長長久久的飯票。


    以後作坊十六位娘子,都會有保障。


    當然也是有要求的,隻有作坊好好的,她們的飯票也會好好的。


    外邊人隻知道她們香粉作坊大獲成功,卻不知道她們內裏得到的好處有多少。


    等她們兩個出去,迫不及待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跟剛告訴過來幫工的女子們,大家每日的銀錢漲了!


    漲了好多呢!


    讀書識字的話,會漲更多!


    從汴京來的小廝們,也把汴京香粉受歡迎的事說出來,讓大家信心更足。


    更知道扶江縣香粉受歡迎,更因為都是女子製成,這麽一說打消不少想進香粉作坊男人的想法。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作坊都會由女子來管,更是獨一無二女子賺錢的地方。


    看著扶江縣因為少爺激動起來,王伯又真切感受到他們少爺的能力。


    不過眼看香粉鋪子的銀錢交過來,給少爺帶來的東西也送到,王伯準備帶著人回去。


    那邊的生意雖然有人照看,但還是自己回去最放心。


    看到少爺這裏,他就放心了。


    紀煬知道王伯的想法,並未阻攔,隻是兩人都知道,在王伯離開之前,兩人隻怕要深談一次。


    聊的內容,自然是汴京那邊的情況。


    具體來說,便是伯爵府的事情。


    不管紀煬願不願意認伯爵府,那都是繞不開的存在。


    而且明顯能到手的爵位,他為什麽要放棄?


    紀煬不是個把爵位推開的人。


    王伯臨走前的一天,兩人談到深夜。


    雖說伯爵府很排斥王伯,但他好歹是紀煬生母留下來的大管家,縱然已經出了伯爵府,專門給紀煬看生意,那裏麵依舊有他的人脈。


    如今伯爵府的情況,約莫是這樣的。


    伯爵老爺依舊貪圖享樂,隻要有銀子花,有美婢享用,他就不煩惱。


    誰能讓他日子過得更好,他便看重誰。


    伯爵府二公子母子自然在其中,兩人經過年初的挫敗,現在已經沉下心,紀煬庶弟繼續讀書參加各種詩會博名聲。


    側室則跟著娘家,讓娘家地位更穩。


    至於他們對紀煬的態度?


    伯爵老爺倒是無所謂,但確實不喜紀煬。


    那兩位已經不是不喜歡,而是恨。


    “他們多次在家中說要害您,可不知為何遲遲沒有動手。”王伯提起此事,自然一臉嚴肅。


    紀煬笑:“現在還不是好時候,扶江縣都是我的人,他們總不能大張旗鼓派人來殺。”


    “就算殺了,也不可能毫無馬腳,所以不是最好的時候。”


    “既然他們一潭死水,那便沒事了。”


    “林家呢?我隻覺得林家是不是有變?”


    旁的不說,林家大公子林啟,已經許久沒來過信了。


    “少爺您猜得很對,年初林大學士的人彈劾宗室子弟不成,隻有自己出來,這才讓琨王受罰。”


    “這事原本平靜一陣,但六月左右梁王發難,抓到林家大學士的學生寫逆反詩,說什麽諷刺皇室雲雲。”


    “接連又出了幾件事,讓皇上不罰都不行。”


    “林家跟宗室的矛盾幾乎不可調和。”


    “朝中大臣們也在站隊了,站林家,又想著那些好歹是皇親國戚,陛下心慈,不會趕盡殺絕。”


    “站宗室,可那些宗室行為愈發過分。”


    說到這,王伯低聲道:“陛下身體康健的時候還好,如今身體不算好,那些什麽什麽王便冒頭了。”


    竟是這樣。


    雖短短幾句話,汴京那邊看著平靜,隻怕風起雲湧。


    其實還有更深一層,估計很多人都沒看到。


    以林家對陛下的效忠,估計並非是林家跟宗室的對抗,而是陛下給林家撐腰作為對抗。


    看似林家最近吃癟,其實不見得會敗。


    但這段時間,日子肯定難熬就對了。


    “還有退親的事,少爺您真的不介意?”


    問到這事,紀煬笑:“不介意,以前本就是我行為無狀,怪不得林家。”


    王伯本想反駁,卻還是沒說話。


    “跟林家來往還如往常,親事本就是私下說說,私下解決,不要妨礙來往。”紀煬繼續道,“汴京那邊的生意,守成即可,在我回汴京之前,不要妄動。”


    “咱們來往,伯爵府肯定知道,以免故意尋你的錯。”


    王伯心知這是少爺在保護他,自然感動,不過話都說到這了,王伯問出心中疑問。


    “少爺,您打算什麽時候回汴京?過了今年的十一月十二,您就滿十八了,您要不回去那伯爵府?”


    “算著您到這已經兩年半時間,再有半年,任期便滿了吧?”


    紀煬微微點頭:“昌盛三十二年五月到此,到明年的三十五年五月便滿,任期滿了之後是留在扶江縣,還是升到潞州城,也要看潞州知州跟通判的意思。”


    “至於伯爵府,還不及,反正那位還在,也到不了傳位的時候。”


    話雖如此,王伯還是擔心,下意識道:“若活動活動吏部,您說不定能回去。”


    憑少爺的功績跟能力,調回汴京不算難。


    他走走路子還是可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