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對不起馬家灣的姑娘,他更對不起好心把他當遠方親戚收留的那戶人家。
剛開始來的時候,一個月一封信,後來便是兩個月,甚至三個月。
他並非無心之人,隻是說什麽都晚了。
在他冒充丘益川的時候,已經晚了。
其實能當丘益川很好,當扶江縣的小吏也很好,入贅那戶人家的日子也不錯。
當然,做紀煬真正的手下更好。
是被綁船上回去被弄死,還是李賓死了,老老實實當丘益川,似乎很好選擇。
等李賓狠狠磕頭,眾人都明白,他已經有了選擇。
拿到他所有口供,看著李賓被關進柴房,平安忍不住道:“少爺,為何如此寬厚?他可是在你身邊的細作。”
“沒查到他來曆之前,我確實有殺他之心。”紀煬淡淡道,“敬泉,你說吧。”
玉敬泉歎氣:“他家其實跟戶部左侍郎並無糾葛,隻是他手下的莊戶人家而已。他跟左侍郎小妾其實有婚約,兩人青梅竹馬感情很好。”
“但表妹貌美,手下強行擄去送到左侍郎府中,兩家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左侍郎知道此事,卻並不在乎,之後選人來做細作時,反而用這個威脅李賓。”
“李賓無奈,從此變成丘益川。以後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罰了他又如何,根源不治,依舊有無數個李賓,王賓,趙賓。”紀煬深吸口氣,“戶部左侍郎,好個左侍郎。”
讓丘益川回扶江縣,至少還能安撫馬家灣無辜被連累的人家,他老老實實在那地方種田,自己自然不會多說。
能裝一輩子好人,那也算個好人,好丈夫了。
雖說那裏有流水的知縣,但幾個村的裏長都是自己熟人,讓他們看著丘益川,他這輩子也作不了妖。
“所以他因為愧疚,所以對他家娘子特別好?在那家幹活也勤快?”衛藍咋舌。
不過剛出扶江縣,他們這些人已經感受到外麵艱難。
之前灌江府的事讓他們震驚,現在汴京更是殺人不見血。
玉敬泉道:“大人,李賓處置了,那剩下的事?”
汴京這個虧肯定不能白吃,他們知縣不是個不記仇的人。
紀煬自然是個記仇之人,而他記仇會記得明白。
而且留下李賓並非隻是心善。
以後的翻盤還要有人證在才行,這李賓可是張不小的牌。
汴京那邊還要好好籌謀,紀煬看看手裏李賓的招供,這些事平時不算事,真折騰起來確實麻煩。
可看了幾眼,他反而又笑了。
算個什麽東西,左侍郎就這點本事的話,還是早點讓路吧。
這邊把院子收拾好,明日淩俊鵬跟衛藍押著李賓回馬家灣,還會告訴裏長跟新知縣章善看住他。
具體原因並不用說,紀煬在扶江縣的威信不是一句半句可以解釋的,就算沒頭沒尾的指使,那邊也會照常辦。
以後丘益川這人是死是活,是留在扶江縣還是被他帶出去提審,不過一句話的事。
他們押送人,自己跟玉敬泉租宅子,潞州城的生活要正式開啟了。
酒樓小院剛收拾利落,隻聽外麵有人急匆匆趕來,焦急道:“紀大人,紀大人,伯爵公子。”
“您快去知州府一趟,知州跟通判大人都在等著您呢!有急事要說。”
紀煬看看天色,這會天都黑了,有什麽急事?
還讓知州貼身小廝過來傳話?
眾人下意識圍過來,報信的人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汴京來信,陛下,陛下讓您回汴京!”
“還讓您即刻啟程!”
???
陛下他沒事吧?
自己剛要開始潞州城生活,怎麽突然要去汴京?
玉敬泉立刻道:“去汴京做官?”
“信裏沒說是不是做官,反正點名要您過去。”小廝趕緊道,“您快跟我來吧,見了知州大人咱們再聊!”
隻是去汴京,不是做官?
紀煬更是迷惑,可事不宜遲,不管什麽事,去看看再說!
第62章
紀煬趕到知州府裏, 潞州通判果然也在,兩人手裏拿著汴京公文, 有些拿不定主意。
關鍵是, 不明白陛下怎麽想的。
等紀煬來了之後,三個人一起坐下來,同樣拿不準主意。
這本是朝廷例行公文, 平時也不會有什麽大事,但這個月的不一樣,忽然添了句, 聽聞潞州城知縣紀煬不錯,可召到宮裏一見。
除此之外, 再也沒有第二句話。
既沒有說明讓紀煬過去的原因, 更沒有說去了做什麽, 也沒說去了回不回來。
隻是聽聽說他不錯, 所以要見見。
這還真是, 真是沒法說!
甚至想要揣摩上意,都摸不清路數!
通判, 知州, 紀煬, 也算整個潞州的聰明人了, 更深諳為官之道,也想不明白其中意思。
紀煬幹脆道:“不多想了,反正公文讓下官去, 那下官肯定要去汴京一趟。”
隻是很多事情都會有變化,更要重新籌謀了。
通判跟知州點頭, 他們也是這樣想的。
真是沒想到, 在潞州城各個部門跟他們搶人, 沒想到陛下也惦記著紀煬任期滿了的事。
細細算下來,紀煬一個人任期滿,盯著的人卻有無數。
不說身邊的屬下,潞州這邊各部盯著,汴京那邊不少人家也盯著。
但也不奇怪,誰讓紀煬跟別人不同。
通判開口:“這次去汴京,不知道所為何事,就算能留下,也務必要小心。”
幾乎所有官員的努力都是為了去汴京。
潞州城這些官員,上到通判,下到小吏,誰不想去汴京做事。
紀煬這次卻被陛下召過去,估計消息傳出去,能羨煞不少人。
可別人也就算了。
紀煬?
通判知州對視一眼,對他其實未必是好事。
紀煬見兩人表情,也隱晦道:“羽翼未豐,確實不好留在汴京。”
他在下麵再厲害,也不過是個知縣,縱然功績卓然,可放到汴京那種處處是能臣的地方,他這點事確實也夠突出,但還不夠脫穎而出。
這差別可大了。
如果他有鼎力相助的家族,那倒還好。
可惜。
他家的事,連汴京賣茶湯的人都知曉。
但說再多,該出發還是要出發的。
陛下讓他盡快出發,那就不能慢。
知州跟通判想了想,兩人合寫了一封信交給紀煬,他們兩個跟翰林院的文學士關係不錯,他也算翰林院除三大學士之外的第四人。
有這封信,可以幫紀煬擋個災難。
紀煬收下,再次謝過兩位大人。
等他回酒樓小院的時候,夜色已經深了,江小子跟江乖乖困到睜不開眼,但還是想跟著等消息。
兩人不同其他孩童,自小經曆讓他們很會察言觀色。
晚上說什麽都睡不著。
紀煬摸摸兩人發頂,無奈道:“你們兩個,可能要回扶江縣一趟了。”
回扶江縣?
江小子江乖乖同時看過來。
主要是他去汴京,這一去不知道多久,甚至不知道去做什麽。
但有一天他很明白,肯定不會留在潞州。
不僅他這麽認為,知州跟通判同樣如此分析,陛下對他隻怕另有安排。
隻是不知留在汴京,還是派到其他地方。
因為想讓他在潞州城做事,就不會讓他千裏迢迢回汴京了。
他前途未卜,既不好帶著兩個小孩長途奔波,更不好把他們留在人生地不熟的潞州城。
算來算去,還是先送到扶江縣更安全。
讓韓家幫忙照顧,等自己任地定下,再來接他們倆。
兩個小孩明顯有些委屈,可紀煬一說,兩人下意識便點頭。
這麽乖巧的弟弟妹妹,紀煬看得都於心不忍,承諾道:“此次去汴京,估計三個月之間有結論,到時候無論我去哪,都來接你們過去。如何?”
剛開始來的時候,一個月一封信,後來便是兩個月,甚至三個月。
他並非無心之人,隻是說什麽都晚了。
在他冒充丘益川的時候,已經晚了。
其實能當丘益川很好,當扶江縣的小吏也很好,入贅那戶人家的日子也不錯。
當然,做紀煬真正的手下更好。
是被綁船上回去被弄死,還是李賓死了,老老實實當丘益川,似乎很好選擇。
等李賓狠狠磕頭,眾人都明白,他已經有了選擇。
拿到他所有口供,看著李賓被關進柴房,平安忍不住道:“少爺,為何如此寬厚?他可是在你身邊的細作。”
“沒查到他來曆之前,我確實有殺他之心。”紀煬淡淡道,“敬泉,你說吧。”
玉敬泉歎氣:“他家其實跟戶部左侍郎並無糾葛,隻是他手下的莊戶人家而已。他跟左侍郎小妾其實有婚約,兩人青梅竹馬感情很好。”
“但表妹貌美,手下強行擄去送到左侍郎府中,兩家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左侍郎知道此事,卻並不在乎,之後選人來做細作時,反而用這個威脅李賓。”
“李賓無奈,從此變成丘益川。以後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罰了他又如何,根源不治,依舊有無數個李賓,王賓,趙賓。”紀煬深吸口氣,“戶部左侍郎,好個左侍郎。”
讓丘益川回扶江縣,至少還能安撫馬家灣無辜被連累的人家,他老老實實在那地方種田,自己自然不會多說。
能裝一輩子好人,那也算個好人,好丈夫了。
雖說那裏有流水的知縣,但幾個村的裏長都是自己熟人,讓他們看著丘益川,他這輩子也作不了妖。
“所以他因為愧疚,所以對他家娘子特別好?在那家幹活也勤快?”衛藍咋舌。
不過剛出扶江縣,他們這些人已經感受到外麵艱難。
之前灌江府的事讓他們震驚,現在汴京更是殺人不見血。
玉敬泉道:“大人,李賓處置了,那剩下的事?”
汴京這個虧肯定不能白吃,他們知縣不是個不記仇的人。
紀煬自然是個記仇之人,而他記仇會記得明白。
而且留下李賓並非隻是心善。
以後的翻盤還要有人證在才行,這李賓可是張不小的牌。
汴京那邊還要好好籌謀,紀煬看看手裏李賓的招供,這些事平時不算事,真折騰起來確實麻煩。
可看了幾眼,他反而又笑了。
算個什麽東西,左侍郎就這點本事的話,還是早點讓路吧。
這邊把院子收拾好,明日淩俊鵬跟衛藍押著李賓回馬家灣,還會告訴裏長跟新知縣章善看住他。
具體原因並不用說,紀煬在扶江縣的威信不是一句半句可以解釋的,就算沒頭沒尾的指使,那邊也會照常辦。
以後丘益川這人是死是活,是留在扶江縣還是被他帶出去提審,不過一句話的事。
他們押送人,自己跟玉敬泉租宅子,潞州城的生活要正式開啟了。
酒樓小院剛收拾利落,隻聽外麵有人急匆匆趕來,焦急道:“紀大人,紀大人,伯爵公子。”
“您快去知州府一趟,知州跟通判大人都在等著您呢!有急事要說。”
紀煬看看天色,這會天都黑了,有什麽急事?
還讓知州貼身小廝過來傳話?
眾人下意識圍過來,報信的人也不賣關子,直接道:“汴京來信,陛下,陛下讓您回汴京!”
“還讓您即刻啟程!”
???
陛下他沒事吧?
自己剛要開始潞州城生活,怎麽突然要去汴京?
玉敬泉立刻道:“去汴京做官?”
“信裏沒說是不是做官,反正點名要您過去。”小廝趕緊道,“您快跟我來吧,見了知州大人咱們再聊!”
隻是去汴京,不是做官?
紀煬更是迷惑,可事不宜遲,不管什麽事,去看看再說!
第62章
紀煬趕到知州府裏, 潞州通判果然也在,兩人手裏拿著汴京公文, 有些拿不定主意。
關鍵是, 不明白陛下怎麽想的。
等紀煬來了之後,三個人一起坐下來,同樣拿不準主意。
這本是朝廷例行公文, 平時也不會有什麽大事,但這個月的不一樣,忽然添了句, 聽聞潞州城知縣紀煬不錯,可召到宮裏一見。
除此之外, 再也沒有第二句話。
既沒有說明讓紀煬過去的原因, 更沒有說去了做什麽, 也沒說去了回不回來。
隻是聽聽說他不錯, 所以要見見。
這還真是, 真是沒法說!
甚至想要揣摩上意,都摸不清路數!
通判, 知州, 紀煬, 也算整個潞州的聰明人了, 更深諳為官之道,也想不明白其中意思。
紀煬幹脆道:“不多想了,反正公文讓下官去, 那下官肯定要去汴京一趟。”
隻是很多事情都會有變化,更要重新籌謀了。
通判跟知州點頭, 他們也是這樣想的。
真是沒想到, 在潞州城各個部門跟他們搶人, 沒想到陛下也惦記著紀煬任期滿了的事。
細細算下來,紀煬一個人任期滿,盯著的人卻有無數。
不說身邊的屬下,潞州這邊各部盯著,汴京那邊不少人家也盯著。
但也不奇怪,誰讓紀煬跟別人不同。
通判開口:“這次去汴京,不知道所為何事,就算能留下,也務必要小心。”
幾乎所有官員的努力都是為了去汴京。
潞州城這些官員,上到通判,下到小吏,誰不想去汴京做事。
紀煬這次卻被陛下召過去,估計消息傳出去,能羨煞不少人。
可別人也就算了。
紀煬?
通判知州對視一眼,對他其實未必是好事。
紀煬見兩人表情,也隱晦道:“羽翼未豐,確實不好留在汴京。”
他在下麵再厲害,也不過是個知縣,縱然功績卓然,可放到汴京那種處處是能臣的地方,他這點事確實也夠突出,但還不夠脫穎而出。
這差別可大了。
如果他有鼎力相助的家族,那倒還好。
可惜。
他家的事,連汴京賣茶湯的人都知曉。
但說再多,該出發還是要出發的。
陛下讓他盡快出發,那就不能慢。
知州跟通判想了想,兩人合寫了一封信交給紀煬,他們兩個跟翰林院的文學士關係不錯,他也算翰林院除三大學士之外的第四人。
有這封信,可以幫紀煬擋個災難。
紀煬收下,再次謝過兩位大人。
等他回酒樓小院的時候,夜色已經深了,江小子跟江乖乖困到睜不開眼,但還是想跟著等消息。
兩人不同其他孩童,自小經曆讓他們很會察言觀色。
晚上說什麽都睡不著。
紀煬摸摸兩人發頂,無奈道:“你們兩個,可能要回扶江縣一趟了。”
回扶江縣?
江小子江乖乖同時看過來。
主要是他去汴京,這一去不知道多久,甚至不知道去做什麽。
但有一天他很明白,肯定不會留在潞州。
不僅他這麽認為,知州跟通判同樣如此分析,陛下對他隻怕另有安排。
隻是不知留在汴京,還是派到其他地方。
因為想讓他在潞州城做事,就不會讓他千裏迢迢回汴京了。
他前途未卜,既不好帶著兩個小孩長途奔波,更不好把他們留在人生地不熟的潞州城。
算來算去,還是先送到扶江縣更安全。
讓韓家幫忙照顧,等自己任地定下,再來接他們倆。
兩個小孩明顯有些委屈,可紀煬一說,兩人下意識便點頭。
這麽乖巧的弟弟妹妹,紀煬看得都於心不忍,承諾道:“此次去汴京,估計三個月之間有結論,到時候無論我去哪,都來接你們過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