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這樣下去,五妹在家裏會好過很多,沒想到潞州來的葫蘆燈罩,讓家裏姊妹生了嫌隙。


    那副燈罩實在精巧,裏麵的垂釣圖更是精妙。


    也就是因為物件實在好,偏偏滿汴京隻有兩個,一個在陛下皇後那,另一個在他家。


    他相公自然知道潞州那邊看似是給自己,其實給五妹的,而且就把五妹當小孩心性,旁的什麽也沒有。


    但話還沒說,就被母親收去,說有個什麽宴會想要帶過去。


    這會如果說明是紀煬單給的,又不像話,五妹也朝相公搖頭,當做什麽都沒發生。


    誰料沒過幾天,已經出嫁的三妹回來,說了幾句,五妹又被罰跪祠堂,一跪就是三天。


    出來後,更是罰抄女則女戒。


    過後林娘子才打聽到,原來三妹在夫家知曉了葫蘆燈罩的來曆,更知道是潞州扶江縣紀煬手底下出的物件。


    回家竟然哭了一場,說這不是毀她名聲。


    還問她相公物件到底是送給誰的。


    林啟隻得答,不過前些年他去扶江縣時候,小妹也在,估計看小妹垂釣有趣,正巧燈罩是垂釣圖,紀煬跟自己關係又好,所以送過來。


    原本都是陳年舊事,就是普通人家來往,得了新奇物件也會轉送。


    承平國沒那樣大的規矩,否則紀煬不會順手塞一件。


    但三姑娘哭訴一圈,事情變得複雜起來。


    從未到過五姑娘手中的葫蘆燈罩,反而成了她的枷鎖。


    紀煬那邊不過給個新奇玩意,還是給她相公林啟送信時候順手給的。


    五妹跟她相公更是以禮相待,事後她相公也送了東西過去,怎麽攪和這麽多事。


    再從祠堂出來之後,那厚厚一遝女則女訓抄完,五妹便成了如今的模樣,行事說話,半點挑不出錯。


    隻是沒了往日的靈動活潑。


    別說她相公,就算她看了,也覺得心疼。


    五妹雖寄養在鄉下,但飽讀詩書,知書達理,以前雖說活潑了點,不是什麽錯處。


    她本就聰慧,她決心學規矩,那是一句苦也不會喊。


    不過倒有些好處,那什麽燈罩的事,本就是婆母跟三妹覺得不妥,外麵半句風言風語都沒有。


    五妹相貌又是姐妹們中最佳,如今規矩也好,風評更不用說。


    所以文家受寵的四公子一眼便瞧上五妹。


    文家家學淵源,數到前朝都是有學問的。


    而且文家跟林家不同,文家的家主文學士,如今不過四十,正值壯年。


    假以時日,他必然能做翰林院的大學士,甚至還會接林大學士,他們家祖父的班。


    能嫁到文家,還是受寵的兒子,姻緣也算不錯了。


    那文家四公子原也有更好的姻緣,但一心念著五妹,所以這事才能促成,今日文家也會過來,估計還要相看一番。


    過了中秋,這事差不多能定下。


    林娘子心裏歎息,還是收拾收拾去宴席上幫忙。


    今日男女不會嚴格分席,所以事情格外多。


    宴席開之前,基本都在園子裏賞花,各家的家眷都在那邊,她若去晚了,必然也要挨罵的。


    等林娘子到的時候,見一切妥當,心裏放心下來,隻是瞧不少人都聚在一起往亭子裏看,湊近瞧了瞧。


    紀煬此時在亭子裏坐著,抬頭看傻子一樣看向他家庶弟,開口道:“你說你要跟我比什麽?”


    紀馳咬牙:“比,比。”


    說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紀煬幹脆起身,隨意整理下衣衫,目不斜視走了過去,直接去賞花了。


    留下紀馳被人哄笑,鬧個麵紅耳赤。


    紀煬心裏半點波瀾都沒有,怎麽會有這種,認為自己搶了風頭,所以要過來理論的?


    跑到自己身邊,半句話都說不出來。


    不過紀煬看看姍姍來遲的晁盛輝,福至心靈道:“是你?”


    是平時不愛說話的晁盛輝攛掇?!


    別說紀煬了,跟在後麵的顏海青,井旭,也是目瞪口呆。


    行啊你,平時悶不吭聲,一來就來個大的。


    “誰讓他在那邊亂說,講伯爵老爺多厭惡紀煬,好像他馬上能承爵一樣。”晁盛輝低聲嘟囔。


    紀煬算看出來了。


    不愧是他們幾個經常在一起玩,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顏海青跟侯爺孫兒井旭不說了,他倆什麽脾氣,大家都知道。


    悶不做聲的晁盛輝也如此。


    嘖嘖,他們之前那些名聲,都是有原因的吧?


    不過相處下來,說頑劣可以,但真的紈絝,還不至於。


    他們四人也不愛賞菊,隻在湊在旁邊喝酒閑聊。


    這看著怎麽更紈絝了?


    林家大公子帶著文家四哥來的時候,撞見的便是這一幕,忍不住搖頭,就聽文家四哥低聲道:“這是紀煬?早聽說過他名聲了。”


    這語氣,怎麽還帶了點向往?跟害怕?


    “他是個很好的人,旁人傳言並不可信。”


    林啟邊說話邊往紀煬這處走。


    兩人三年不見,都覺得彼此有些變化。


    不過林啟跟文家人一來,包括晁盛輝在內的紀煬好友們瞬間不自在。


    這兩個是什麽人?


    京都中飽學之士!


    他們三個,不對,帶上紀煬,他們四個,是京中紈絝子弟!


    他們天生氣場不合!


    隻要待在一起一炷香時間,都能被家裏念叨小半年!


    眼看三人齊齊溜走,紀煬哭笑不得,他的好友們,還真是有趣。


    等林啟介紹紀煬跟文家四哥互相認識之後,紀煬在文家四哥身上停頓片刻。


    這便是林五姑娘要嫁的人,還不錯,雖說性格軟了些,但眼神清澈,應是良配。


    三人邊賞花邊說話,在園子裏逛了逛。


    主要是紀煬跟林啟在前麵上麵,文家四哥落後半步,主要他還在讀書,他們兩個聊的,自己有些聽不明白,便不多嘴了。


    紀煬笑:“留不留汴京,也不是我說了算,等年後早朝再說吧。”


    林啟見紀煬真的顯得開,再次感歎:“以你的才學敏銳,真該考科舉的。”


    “灌江府韓家韓瀟也這樣講。”紀煬搖頭,“往事不可追,就這樣吧。”


    “韓家?若能讓韓家教你?”林啟眼前一亮。


    教是真教了,但不能說。


    文家四哥這話能插嘴了:“是個特別膽小,凡事都往壞了想的韓家?”


    紀煬笑著看看文家四哥,雖並未回答,但意思很明顯了。


    “不是,不是我愛背後說人,隻是他們的名聲,有些顯赫?”


    文家四哥臉皮薄,又解釋道:“我家祖上跟他家祖上有些姻親,約莫是前朝的事了,所以知道一點點。”


    幾句話下來,紀煬已經確定,眼前的文家四哥是個良善人,笑道:“無礙,我還當麵調侃他,韓瀟不會生氣的。”


    文家四哥鬆口氣,不過還是道:“當麵說跟背後說有些不同。”


    三人說著話,關係親近些。


    不過走到角落時,隻聽兩個女子的聲音。


    “走吧,丫鬟都說了,你哥在,我哥也在。你陪我去找紀煬說話,不算見外男,你跟我四哥都要定親了,難道不想見他?”


    這聲音帶些憨氣,但明顯快活自在得很。


    隨後聲音清柔,帶了些為難:“算了,還是,還是不見他。什麽定親的話,不要亂說。”


    隻是不知這他,是指紀煬,還是指文家四哥。


    紀煬他們三人已經停下腳步,那文家小姑娘已經拉著林婉芸闖出來。


    一時間紀煬跟林婉芸四目相對,頗有些尷尬。


    特別是林婉芸,感覺自己無所適從。


    知道紀煬過來,也知曉他是客人,前來大大方方見一麵不算什麽。


    但她不敢。


    不敢讓紀煬看到,她如今是這幅模樣。


    溫柔嫻靜。


    帶著鬥笠釣魚的快活日子,就如同那個葫蘆燈罩一樣,早不屬於她了。


    旁人見她如此倒還好。


    一直想著她還是活潑性子,愛玩愛鬧的紀煬不行。


    不過林婉芸麵上依舊妥帖,拉著文家小妹一起行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