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他們剛到太新縣衙門,就被按著吃羊肉鍋子, 那羊肉叫一個好吃, 羊湯更是管夠, 烙的油餅吃得人渾身舒坦。
再跟著指揮使睡個舒服的屋子,真是不想走啊。
當然這話不能說出來,否則肯定會被指揮使罵蠢驢。
而且,隻有軟蛋才怕苦!
他們可是定江關的兵士!
可他們不怕苦,不代表看到這麽屬於他們的羊不開心。
這些羊甚至不用解繩子卸車,他們直接趕著車回定江關就行。
吳指揮使也不是廢話的,既然太新縣兵禍平了,各家也已經安置好,自己也能放心回去。
不如現在就啟程,不耽誤時間。
在這種舒坦的地方不能呆太久,否則會消磨意誌。
紀煬自然連車帶羊一起給他們,又道:“稍等一會,還有一車東西。”
說話間,五姑娘已經把其他車裏的布匹皮子給找了出來,載了大半車過來。
這些都是邊關需要的東西,雖然他這裏的東西還不夠那麽多兵士來用,但能盡一點力是一點力。
吳指揮使看著,眉頭下意識皺了下,隻見紀煬抱拳:“不管這話您信或者不信。就算您不來太新縣,這東西也會送過去。”
意思是,您就算不幫昨日的忙,他該送還是送。
吳指揮使的絡腮胡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隻是挑眉:“信,肯定信。”
才怪。
昨天見識過紀煬的“陰謀詭計”,還是不要多信的好。
他現在得過且過,能有東西就行,就當他信了!
昨晚他一個人帶著太新縣四個最有權勢的人喝茶,喝到最後,所有人都在他算計當中。
環環相扣,最後還能拉著本來要打仗的裴家,劉家吃酒吃鍋子。
喝到最後,他竟然隻是微醺?
大清早起來,還沒事人一樣。
該說他年輕真好,還是酒量驚人?
不管怎麽說,昨天算是每個人都滿意那個結果。
紀煬更是最大贏家。
吳指揮使等人要走,紀煬自然不攔著,但看著他手下人裝車,此處隻有他們兩個,紀煬道:“其實還有件事,想拜托吳指揮使幫忙。”
還幫?
幫什麽?
不過這會自己人正在裝紀煬的東西,吳指揮使隻能聽一聽。
但一聽,人都要往後退兩步。
“我想讓裴家主裴又鋒,去定江關任職。”
吳指揮使剛想反駁,就聽紀煬又道:“他聽你的話,隻有你才能管住他。趁著裴家家主換人,我也好插手私兵。”
動裴家的私兵?
紀煬不想活了?
裴家有這麽不靠譜的家主,還能跟其他兩個並駕齊驅,自然有原因。
靠的就是供養五千私兵。
否則他能這樣橫?
紀煬也不會借力打力,成了現在的好事。
要是裴又鋒知道紀煬此時的想法,定要一刀砍死他,誰說都沒有用。
吳指揮使目光深沉,紀煬太過大膽,竟然敢跟他說這些話。
“唐時有首詩,滿城皆白發,死不丟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這講的是唐朝邊關有支軍隊,獨守奮戰孤城四十多年。
出發的時候,還是盛唐,回家的時候,盛唐沒了,但盛唐的士兵不會投降。
滿城白發老兵為大唐戰至最後一滴血,所有部下全部殉國。
這說的是唐時故事,也講的如今故事。
吳指揮使眼神微動:“我留在這時候,朝中是武侯,是石恩,是危澤方,是林敬源。”
“是年富力強的皇帝。”
“現在,隻剩林大學士跟年邁無力,無暇顧及此處的皇帝。”
這話本不該說。
但紀煬不該念那首詩。
他讀書不多,卻也對這種處境相似的句子爛熟於心。
他吳金川吳指揮使,有時候也在想,古時明月照今人,那詩句,說的不就是以後的自己。
雖自認比不過唐時郭昕將軍,也沒有萬名兵士。
隻是在灌江府其中一個小小的定江關裏。
可他早做好跟那一千兵士當白發兵士的準備。
國無力,他又能如何。
方才他說的武侯,石恩,危澤方,林敬源。
皆是朝中名臣,武侯不用說,林敬源便是如今的林大學士。
其他兩個更是肱股之臣。
是他們跟當時壯年皇帝聯手造就太平盛世。
那時候的定江關不是這樣,沒有裴家之流,韓家也不會走。
紀煬定定看向吳指揮使:“我說那句詩,是想告訴您,這些事不會發生。承平國朝廷,皇帝,以及天下百姓都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裴家,鮑家,劉家,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等您再來,我還您一個,不一樣的太新縣。”
是那個可以供應定江關兵士,是照拂好此地百姓。
是軍功也好,補充兵馬糧草物資也好。
都十分順暢的太新縣。
吳指揮使這才看到眼前這人真正的野心。
想要完成這些。
他不止要平定太新縣。
甚至要把整個灌江府這個大後方平定。
吳指揮使想反駁,可又覺得眼前的年輕人小露一手,已經讓他驚訝。
或許。
可以?
若灌江府平定,承平國西北十幾個大小關卡都會得到補充,都會有個穩定卻可靠的後方。
“等你去信,我招他過去。”吳指揮使隻留下這句話。
那就是成了。
看紀煬的需要,什麽時候去信,他就什麽時候運作裴又鋒去定江關的事。
紀煬點頭,稍稍鬆口氣。
現在當然不能讓裴又鋒走,他還等著裴又鋒折磨那兩家人呢。
年後還有好多差事讓他們做,暫時不能走人。
吳指揮使心情複雜帶著物資回去,忍不住回頭看看紀煬。
希望他能兌現自己的承諾,讓他們這群人不要成為白發軍。
吳指揮使離開,太新縣新的一天正式開啟。
鮑家,劉家,裴家,三家的家主如今還在太新縣。
他們還要去衙門商議年後修石橋的事。
這晚上他們全都輾轉反側睡不著覺。
腦子都是同一個人。
紀煬看著他們眼下的黑眼圈,又見劉家主半顆牙已經鑲了金子,總算不漏風了。
裴家主更是大喊一聲:“劉金牙。”
看來這稱呼會伴隨他很久。
要說修石橋,還是之前的問題,等得知紀煬已經找了工匠,年後便會過來時候,眾人隻能沉默。
隻有鮑家主早知道這件事,還算穩得住。
等詢問修橋的銀子要不要先拿過來時。
紀煬直接道:“你們自己拿錢,裴縣令監督物件就行。”
等於他們出多少錢,買多少東西,裴家不管,縣衙也不管,但他們要看到真東西。
這樣防止裴家私吞不說,裴家還能監督他們不能用劣質材料。
敢用劣質材料,裴家主還不鬧翻天。
再跟著指揮使睡個舒服的屋子,真是不想走啊。
當然這話不能說出來,否則肯定會被指揮使罵蠢驢。
而且,隻有軟蛋才怕苦!
他們可是定江關的兵士!
可他們不怕苦,不代表看到這麽屬於他們的羊不開心。
這些羊甚至不用解繩子卸車,他們直接趕著車回定江關就行。
吳指揮使也不是廢話的,既然太新縣兵禍平了,各家也已經安置好,自己也能放心回去。
不如現在就啟程,不耽誤時間。
在這種舒坦的地方不能呆太久,否則會消磨意誌。
紀煬自然連車帶羊一起給他們,又道:“稍等一會,還有一車東西。”
說話間,五姑娘已經把其他車裏的布匹皮子給找了出來,載了大半車過來。
這些都是邊關需要的東西,雖然他這裏的東西還不夠那麽多兵士來用,但能盡一點力是一點力。
吳指揮使看著,眉頭下意識皺了下,隻見紀煬抱拳:“不管這話您信或者不信。就算您不來太新縣,這東西也會送過去。”
意思是,您就算不幫昨日的忙,他該送還是送。
吳指揮使的絡腮胡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隻是挑眉:“信,肯定信。”
才怪。
昨天見識過紀煬的“陰謀詭計”,還是不要多信的好。
他現在得過且過,能有東西就行,就當他信了!
昨晚他一個人帶著太新縣四個最有權勢的人喝茶,喝到最後,所有人都在他算計當中。
環環相扣,最後還能拉著本來要打仗的裴家,劉家吃酒吃鍋子。
喝到最後,他竟然隻是微醺?
大清早起來,還沒事人一樣。
該說他年輕真好,還是酒量驚人?
不管怎麽說,昨天算是每個人都滿意那個結果。
紀煬更是最大贏家。
吳指揮使等人要走,紀煬自然不攔著,但看著他手下人裝車,此處隻有他們兩個,紀煬道:“其實還有件事,想拜托吳指揮使幫忙。”
還幫?
幫什麽?
不過這會自己人正在裝紀煬的東西,吳指揮使隻能聽一聽。
但一聽,人都要往後退兩步。
“我想讓裴家主裴又鋒,去定江關任職。”
吳指揮使剛想反駁,就聽紀煬又道:“他聽你的話,隻有你才能管住他。趁著裴家家主換人,我也好插手私兵。”
動裴家的私兵?
紀煬不想活了?
裴家有這麽不靠譜的家主,還能跟其他兩個並駕齊驅,自然有原因。
靠的就是供養五千私兵。
否則他能這樣橫?
紀煬也不會借力打力,成了現在的好事。
要是裴又鋒知道紀煬此時的想法,定要一刀砍死他,誰說都沒有用。
吳指揮使目光深沉,紀煬太過大膽,竟然敢跟他說這些話。
“唐時有首詩,滿城皆白發,死不丟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這講的是唐朝邊關有支軍隊,獨守奮戰孤城四十多年。
出發的時候,還是盛唐,回家的時候,盛唐沒了,但盛唐的士兵不會投降。
滿城白發老兵為大唐戰至最後一滴血,所有部下全部殉國。
這說的是唐時故事,也講的如今故事。
吳指揮使眼神微動:“我留在這時候,朝中是武侯,是石恩,是危澤方,是林敬源。”
“是年富力強的皇帝。”
“現在,隻剩林大學士跟年邁無力,無暇顧及此處的皇帝。”
這話本不該說。
但紀煬不該念那首詩。
他讀書不多,卻也對這種處境相似的句子爛熟於心。
他吳金川吳指揮使,有時候也在想,古時明月照今人,那詩句,說的不就是以後的自己。
雖自認比不過唐時郭昕將軍,也沒有萬名兵士。
隻是在灌江府其中一個小小的定江關裏。
可他早做好跟那一千兵士當白發兵士的準備。
國無力,他又能如何。
方才他說的武侯,石恩,危澤方,林敬源。
皆是朝中名臣,武侯不用說,林敬源便是如今的林大學士。
其他兩個更是肱股之臣。
是他們跟當時壯年皇帝聯手造就太平盛世。
那時候的定江關不是這樣,沒有裴家之流,韓家也不會走。
紀煬定定看向吳指揮使:“我說那句詩,是想告訴您,這些事不會發生。承平國朝廷,皇帝,以及天下百姓都不會讓這種事發生。”
“裴家,鮑家,劉家,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等您再來,我還您一個,不一樣的太新縣。”
是那個可以供應定江關兵士,是照拂好此地百姓。
是軍功也好,補充兵馬糧草物資也好。
都十分順暢的太新縣。
吳指揮使這才看到眼前這人真正的野心。
想要完成這些。
他不止要平定太新縣。
甚至要把整個灌江府這個大後方平定。
吳指揮使想反駁,可又覺得眼前的年輕人小露一手,已經讓他驚訝。
或許。
可以?
若灌江府平定,承平國西北十幾個大小關卡都會得到補充,都會有個穩定卻可靠的後方。
“等你去信,我招他過去。”吳指揮使隻留下這句話。
那就是成了。
看紀煬的需要,什麽時候去信,他就什麽時候運作裴又鋒去定江關的事。
紀煬點頭,稍稍鬆口氣。
現在當然不能讓裴又鋒走,他還等著裴又鋒折磨那兩家人呢。
年後還有好多差事讓他們做,暫時不能走人。
吳指揮使心情複雜帶著物資回去,忍不住回頭看看紀煬。
希望他能兌現自己的承諾,讓他們這群人不要成為白發軍。
吳指揮使離開,太新縣新的一天正式開啟。
鮑家,劉家,裴家,三家的家主如今還在太新縣。
他們還要去衙門商議年後修石橋的事。
這晚上他們全都輾轉反側睡不著覺。
腦子都是同一個人。
紀煬看著他們眼下的黑眼圈,又見劉家主半顆牙已經鑲了金子,總算不漏風了。
裴家主更是大喊一聲:“劉金牙。”
看來這稱呼會伴隨他很久。
要說修石橋,還是之前的問題,等得知紀煬已經找了工匠,年後便會過來時候,眾人隻能沉默。
隻有鮑家主早知道這件事,還算穩得住。
等詢問修橋的銀子要不要先拿過來時。
紀煬直接道:“你們自己拿錢,裴縣令監督物件就行。”
等於他們出多少錢,買多少東西,裴家不管,縣衙也不管,但他們要看到真東西。
這樣防止裴家私吞不說,裴家還能監督他們不能用劣質材料。
敢用劣質材料,裴家主還不鬧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