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種時候,紀煬看文饒縣的空地幹什麽?
紀煬。
太新縣紀煬。
汴京城伯爵府紀煬。
派了身邊縣丞去西邊今安縣幫忙的紀煬。
每一個名字,其實都如雷貫耳。
至少在灌江府很多地方是這樣。
左左右右猜不透心思,文饒縣知縣咬牙:“寫什麽信!反正我這樣閑,不如親自跑一趟!”
身邊的人會攔他的信件,總不好直接攔他的人吧?
萬一他從紀煬那邊取去經,也當個被扶起來的徐知縣?
聽說今安縣的徐銘徐知縣,去見了一次紀煬,回去還帶了個幫手。
那幫手平日在紀煬身邊很低調,沒想到過去之後,也有模有樣的。
還真讓徐知縣鬥起來了。
管他呢,不如去試試。
文饒縣知縣上路,一路騎馬而來。
從荒蕪的草地上經過時候,心裏還是抱著疑問。
他身邊隨從也是疑惑。
但來都來了,見了紀煬再說!
在路過如火如荼建造的石橋,更讓這位知縣酸得厲害。
看看人家。
橋都修起來了,還不用衙門出銀子。
這麽好的橋,他也想修啊。
上次是裴劉橋那邊的勞役們看到西邊今安縣知縣過來。
這次是裴鮑橋這邊的勞役們,看見東邊文饒縣知縣去往他們此地衙門。
兩邊竟然還對稱了?
文饒縣知縣一進到太新縣衙門,感覺十分不同。
此處小吏捕快明顯被整肅過,跟灌江府其他懶散衙門不同。
不時還有百姓前來報案,雖然都是些小事,但此地衙門還是能幫他們做主,說明權利沒有被架空。
算著時間,紀煬才來多久?
去年十月底左右來的,現在四月底,剛好半年時間?
比他來兩年的知縣都有進展。
文饒縣知縣親自過來,還讓紀煬微微吃驚。
要知道那邊就算騎馬到太新縣,也要三四天時間,這知縣竟然親自跑一趟?
等文饒縣知縣坐下,剛喝口茶,就實實在在道:“我平日太閑了,所以跑一趟就跑一趟。”
在他們那衙門也是曬太陽,偶爾跑跑馬,反而心裏鬱悶能少些。
這文饒縣知縣說得太實在,讓紀煬一時語塞。
等揮退周圍人,廳堂裏隻剩下紀煬,韓瀟,文饒縣知縣時,他們這才真正聊起此行目的。
說起來,玉縣丞不在身邊,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過紀煬繼續道:“趙大人想必知道,我對您文饒縣那塊地確實有些想法。”
“不知道知縣大人想不想同太新縣合作?”
“你們出地,我出人,把那塊閑置的空地,改成牧場?搞一搞養殖。”
文饒縣趙大人下意識皺眉:“你們出人?那你們此地的莊稼不種了?”
紀煬笑:“種了也不是自己的,還不如再等等。”
說實話,種還是要種的。
否則前幾日,他沒必要在修橋的鄉親們那說,讓他們找找抵押田地的契約,自己幫他們要回土地。
但有些地能要回來,有些地方卻不行。
也就是說,有些農戶有地可種,還有些鄉親依舊要給三家做白工。
那這些沒地種的鄉親,自然可以安排到牧場那邊。
等於說,以前太新縣百姓們在豪強欺壓下,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給他們種田。
紀煬如今給了三個選擇。
一個,當官田佃戶,他自然會庇佑。
第二,看看自家是抵押田地,還是買賣田地,前者借著修橋湊湊錢,官府做主,幫他們要回田地。
第三,實在沒田地的鄉親,安排到牧場。
這三個選擇全掌握在紀煬手裏,也分化裴,劉,鮑,三家的實力。
他這邊人多,那三家人就少。
他們三家要是想讓百姓給他們種田,要麽跟自己直接對著幹,要麽給出更好的條件,讓佃戶們回去。
簡單來講。
就當是紀煬代表朝廷,三家代表豪強。
他們是兩個不同的公司,都在爭取員工入職。
道理就很簡單了,誰的條件好,員工們就會去哪個公司。
紀煬跟這邊條件開得高高的,那三家為了有人做事,隻能同樣提高條件。
一來二去,獲益的自然是中間百姓。
三家也有直接掀桌的風險,一致對付紀煬。
但之前的事情,真能讓他們一致?
誰不防備著對方?
拿裴家來說,他們之前被劉,鮑兩家坑了六七年,幾十萬兩銀子,早就沒有和好的可能。
裴家主不是個有心眼的,跟那兩家有仇,那就是有仇,暫時做不到拉下麵子合作。
裴縣令又有些依附紀煬的意思。
所以這家到底如何,大家心裏有數。
有私兵的這家解決,其他人更是小意思。
百姓想走,他們還能硬攔著。
一個人要走,一百人要走,一千人要走,他們還能阻攔。
萬人出走呢?
縱然紀煬,也是攔不住的。
三個選擇,就是給百姓們多一種活法的機會。
隻要他們不再隻能依附那三家的土地,再加上背後有知縣紀煬。
很多困境,自然迎刃而解。
文饒縣趙大人久久不言語,抬頭盯著紀煬的時候,認真道:“我要怎麽做?”
你怎麽說!
我就怎麽做!
紀煬笑:“隻要給我文饒縣的空地就好。”
“但不是租,那麽大的地,我們也租不起。”
趙大人揮手:“別租,就算租了,那租金也是到文饒縣豪強腰包裏。”
“我隻有一個請求。”
“我要一起辦這牧場。”
“文饒縣百姓想來做事,也不能阻攔。”
紀煬卻道:“他們不敢來。”
太新縣的百姓,已經被紀煬動員起來。
幾個條件相加,這才敢違抗那三家的意思。
甚至連養殖戶們明年的糧食問題,紀煬也已經有了準備。
他們縱然明年不種田,也餓不著的。
可文饒縣百姓依舊在當地鄉紳控製當中,把他們的衣食住行全綁到土地上。
他們敢來嗎?
他們來了,知縣能為他們做主嗎?
趙大人苦笑:“暫時不敢,以後總會敢的。”
“你們太新縣一個地方有變化,也是會影響其他地方的。”
這個倒是真的。
一個地方百姓反抗,總會引起很多地方效仿。
積少成多,便會變成滔天巨浪。
紀煬。
太新縣紀煬。
汴京城伯爵府紀煬。
派了身邊縣丞去西邊今安縣幫忙的紀煬。
每一個名字,其實都如雷貫耳。
至少在灌江府很多地方是這樣。
左左右右猜不透心思,文饒縣知縣咬牙:“寫什麽信!反正我這樣閑,不如親自跑一趟!”
身邊的人會攔他的信件,總不好直接攔他的人吧?
萬一他從紀煬那邊取去經,也當個被扶起來的徐知縣?
聽說今安縣的徐銘徐知縣,去見了一次紀煬,回去還帶了個幫手。
那幫手平日在紀煬身邊很低調,沒想到過去之後,也有模有樣的。
還真讓徐知縣鬥起來了。
管他呢,不如去試試。
文饒縣知縣上路,一路騎馬而來。
從荒蕪的草地上經過時候,心裏還是抱著疑問。
他身邊隨從也是疑惑。
但來都來了,見了紀煬再說!
在路過如火如荼建造的石橋,更讓這位知縣酸得厲害。
看看人家。
橋都修起來了,還不用衙門出銀子。
這麽好的橋,他也想修啊。
上次是裴劉橋那邊的勞役們看到西邊今安縣知縣過來。
這次是裴鮑橋這邊的勞役們,看見東邊文饒縣知縣去往他們此地衙門。
兩邊竟然還對稱了?
文饒縣知縣一進到太新縣衙門,感覺十分不同。
此處小吏捕快明顯被整肅過,跟灌江府其他懶散衙門不同。
不時還有百姓前來報案,雖然都是些小事,但此地衙門還是能幫他們做主,說明權利沒有被架空。
算著時間,紀煬才來多久?
去年十月底左右來的,現在四月底,剛好半年時間?
比他來兩年的知縣都有進展。
文饒縣知縣親自過來,還讓紀煬微微吃驚。
要知道那邊就算騎馬到太新縣,也要三四天時間,這知縣竟然親自跑一趟?
等文饒縣知縣坐下,剛喝口茶,就實實在在道:“我平日太閑了,所以跑一趟就跑一趟。”
在他們那衙門也是曬太陽,偶爾跑跑馬,反而心裏鬱悶能少些。
這文饒縣知縣說得太實在,讓紀煬一時語塞。
等揮退周圍人,廳堂裏隻剩下紀煬,韓瀟,文饒縣知縣時,他們這才真正聊起此行目的。
說起來,玉縣丞不在身邊,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過紀煬繼續道:“趙大人想必知道,我對您文饒縣那塊地確實有些想法。”
“不知道知縣大人想不想同太新縣合作?”
“你們出地,我出人,把那塊閑置的空地,改成牧場?搞一搞養殖。”
文饒縣趙大人下意識皺眉:“你們出人?那你們此地的莊稼不種了?”
紀煬笑:“種了也不是自己的,還不如再等等。”
說實話,種還是要種的。
否則前幾日,他沒必要在修橋的鄉親們那說,讓他們找找抵押田地的契約,自己幫他們要回土地。
但有些地能要回來,有些地方卻不行。
也就是說,有些農戶有地可種,還有些鄉親依舊要給三家做白工。
那這些沒地種的鄉親,自然可以安排到牧場那邊。
等於說,以前太新縣百姓們在豪強欺壓下,隻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給他們種田。
紀煬如今給了三個選擇。
一個,當官田佃戶,他自然會庇佑。
第二,看看自家是抵押田地,還是買賣田地,前者借著修橋湊湊錢,官府做主,幫他們要回田地。
第三,實在沒田地的鄉親,安排到牧場。
這三個選擇全掌握在紀煬手裏,也分化裴,劉,鮑,三家的實力。
他這邊人多,那三家人就少。
他們三家要是想讓百姓給他們種田,要麽跟自己直接對著幹,要麽給出更好的條件,讓佃戶們回去。
簡單來講。
就當是紀煬代表朝廷,三家代表豪強。
他們是兩個不同的公司,都在爭取員工入職。
道理就很簡單了,誰的條件好,員工們就會去哪個公司。
紀煬跟這邊條件開得高高的,那三家為了有人做事,隻能同樣提高條件。
一來二去,獲益的自然是中間百姓。
三家也有直接掀桌的風險,一致對付紀煬。
但之前的事情,真能讓他們一致?
誰不防備著對方?
拿裴家來說,他們之前被劉,鮑兩家坑了六七年,幾十萬兩銀子,早就沒有和好的可能。
裴家主不是個有心眼的,跟那兩家有仇,那就是有仇,暫時做不到拉下麵子合作。
裴縣令又有些依附紀煬的意思。
所以這家到底如何,大家心裏有數。
有私兵的這家解決,其他人更是小意思。
百姓想走,他們還能硬攔著。
一個人要走,一百人要走,一千人要走,他們還能阻攔。
萬人出走呢?
縱然紀煬,也是攔不住的。
三個選擇,就是給百姓們多一種活法的機會。
隻要他們不再隻能依附那三家的土地,再加上背後有知縣紀煬。
很多困境,自然迎刃而解。
文饒縣趙大人久久不言語,抬頭盯著紀煬的時候,認真道:“我要怎麽做?”
你怎麽說!
我就怎麽做!
紀煬笑:“隻要給我文饒縣的空地就好。”
“但不是租,那麽大的地,我們也租不起。”
趙大人揮手:“別租,就算租了,那租金也是到文饒縣豪強腰包裏。”
“我隻有一個請求。”
“我要一起辦這牧場。”
“文饒縣百姓想來做事,也不能阻攔。”
紀煬卻道:“他們不敢來。”
太新縣的百姓,已經被紀煬動員起來。
幾個條件相加,這才敢違抗那三家的意思。
甚至連養殖戶們明年的糧食問題,紀煬也已經有了準備。
他們縱然明年不種田,也餓不著的。
可文饒縣百姓依舊在當地鄉紳控製當中,把他們的衣食住行全綁到土地上。
他們敢來嗎?
他們來了,知縣能為他們做主嗎?
趙大人苦笑:“暫時不敢,以後總會敢的。”
“你們太新縣一個地方有變化,也是會影響其他地方的。”
這個倒是真的。
一個地方百姓反抗,總會引起很多地方效仿。
積少成多,便會變成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