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消息一出,別說太新縣百姓震驚,就連隔壁今安縣,文饒縣,還有跟著太新縣百姓一起要求減免田租的其他地方百姓,全都不敢相信。
現在誰人不知,他們太新縣隻等著糧食換銀子,然後換羊群,換牧草,建設牧場?
如果糧食隻能關在糧倉裏,豈不是什麽都幹不成?
幾乎一夜之間,太新縣都在討論這件事。
大家仔細合計,今年的糧商真的都沒來,連裴,劉,鮑,三家,也都沒去。
裴家主指望用糧食換錢,然後給自己做身新的盔甲。
現在倒好,因為紀煬的原因,他們都不願意來?
那今年就抱著糧食過日子?
暴怒的裴家主被裴縣令勉強安撫,但看樣子也隻是一時的事。
劉家倒是淡定,畢竟他家有黑市,而且他家以前也不賣給糧商,反而跟糧商暗中勾結。
鮑家則哭訴幾句,說如果糧商不來,那修橋的錢都給不起了。
紀煬看著三家的做派,倒是跟往常一樣,麵對這三家的家主道:“你們的意思是,這全是我的錯?”
三家不說話,連裴家主都不吭聲。
但意思很明顯。
您想想,您怎麽得罪人了。
為什麽因為您,糧商都不來收糧食的?
您要好好反思反思。
以前太新縣沒有您的時候,可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事。
今年不僅他們三家跟衙門不能用糧食換錢,百姓們也隻能握著大筆糧食,很容易被流寇搶,這種情況很危險的。
說來說去,都是紀煬的問題。
紀煬並不吭聲,看著下麵表演。
如今情況是很嚴重。
最嚴重的,自然還是直接影響牧場,牧場那邊要在秋天的時候把羊群,牧草安置好。
否則就要等到明年春天,直接浪費大半年時間。
更重要的是,承諾給百姓們的事沒有辦好,就會損失在百姓當中的信譽。
如今的太新縣,已經不止在為本地百姓做事。
隔壁今安縣,文饒縣,以及大半個灌江府的百姓,都在看著他們。
學著他們要求減免田租,學著他們索要官田。
不誇張地講,作為奮起反抗的榜樣太新縣,如果這個時候垮了,想來踩一腳的人肯定很多。
畢竟牧場的事宣揚那麽久,如果到來頭裏麵空空如也,那肯定會十分丟人。
太新縣百姓們的擁護也會縮減。
沒了百姓們,那紀煬在他們眼中,就跟其他知縣沒什麽區別了。
試想士氣正盛的時候,來這麽一手,整個灌江府的糧商,牲畜商販都不跟你交易。
等錯過秋天種牧草,養殖山羊綿羊的好時機,就要等到明年再說。
那些招募來的牧民,種植牧草的百姓,他們可是既沒有租種三家的土地,也沒了牧場的活計。
接下來這一年,日子會非常難熬。
這會鮑家,劉家,乃至灌江城幾個人家都在看笑話。
甚至今安縣,文饒縣,以及其他灌江府的縣城豪強,都等著紀煬把牧場砸手裏。
讓你減免田租,讓你多事。
鬧得他們當地百姓也在喊著減田租。
真是好的不學學壞的。
不知什麽時候,紀煬所在的太新縣,已經成為灌江府百姓口中口口相傳的縣城。
他們這邊隻要有動靜,不少地方都在響應。
儼然成了百姓們心中向往的地方。
關注的人越多,失敗的時候,就會越慘。
不止紀煬知道這個道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這次整個灌江府糧商不合作,以及未來牲畜商同樣不合作。
隻怕不是一家豪強所為。
而是灌江城那邊有人開的口。
畢竟紀煬觸及了這些豪強的利益,也是觸及他們上麵的利益。
減免田租看著痛快,迎來的打壓也如影隨形。
隻是這主意。
到底誰出的?
紀煬環視一圈。
裴家?沒這個腦子。
劉家?
沒必要,人家有黑市。
鮑家。
紀煬笑笑,果然會咬人的狗不叫。
紀煬看著低眉順眼的鮑家主跟鮑主簿,隨口道:“所以呢?你們覺得這事要怎麽辦?”
他的語氣沒什麽起伏,讓人聽不出什麽心思。
好像真的要他們出主意一樣。
如今這鍋都砸他頭上了。
紀煬笑眯眯看著眾人,想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主意。
“要不,您去灌江城走動走動,說說軟話,讓糧商過來。”
“對啊這樣不耽誤您去灌江城交今年的田稅,也不耽誤您修牧場。”
“而且必須盡快去,否則讓附近山賊知道,咱們太新縣有那麽多糧食,說不定就會鋌而走險,過來搶一把。”
“別說山賊了,就連關外那古博國,每每到豐收時候,都對咱們虎視眈眈。留這麽多糧草到手裏,也是禍患。”
最後說話的是劉金牙。
紀煬冷不丁接了句:“劉家的似乎對古博國很了解?”
劉家主一頓,趕緊擺手:“聽說,聽說而已。”
這三人盡力勸他去灌江城說軟話。
看似是出主意。
其實不然。
如果他去了,那就說明他認下,今年糧商不來是他的過錯。
如果不去,紀煬看看這三位。
他們三個裏麵,肯定有“厲害”人物,“忍辱負重”去灌江城幫忙聯係,來頂替他這位知縣的職責,把糧商的事給辦成,甚至把牧場的事也辦成。
到時候這家的手豈不是順理成章插進這兩件事裏。
後麵幫百姓們要抵押田地也會理不直氣不壯。
而且話裏軟中帶硬,逼他快點選擇。
否則“山賊”,“敵軍”就要來了。
到時候糧食都沒了,看他拿什麽修牧場。
紀煬聽出話中的意思,這三家除了裴家主之外,另外兩個也知道其中意思。
說白了。
逼著減免田租,像是從他們身上割肉。
再加上清除隱田,更是挖了心頭血。
加上持續不斷,到現在也沒修好的石橋,一點點地放血。
後麵又是牧場又是要回抵押田產。
幾件事加起來,這三家已經明白紀煬的決心跟毅力。
不僅他們明白,他們背後的人也看了出來。
連周圍的豪強們心裏也有些害怕。
隻有怕了,才會聯合絞殺。
隻有敵人怕了,才說明紀煬做對了。
所以紀煬這會反而笑著回話,絲毫不覺得眼前三人殺氣有多重。
現在就是讓紀煬做選擇。
承認是自己的錯,以後在衙門話語權便少。
讓三家跟之前一樣,繼續插手衙門的事。
不承認有錯,三家站出來解決糧食的事,或者讓“匪賊”們過來洗劫一空。
鮑家主緩緩道:“知縣大人,我們知道您是為百姓好,但百姓們苦,我們就不苦嗎。”
現在誰人不知,他們太新縣隻等著糧食換銀子,然後換羊群,換牧草,建設牧場?
如果糧食隻能關在糧倉裏,豈不是什麽都幹不成?
幾乎一夜之間,太新縣都在討論這件事。
大家仔細合計,今年的糧商真的都沒來,連裴,劉,鮑,三家,也都沒去。
裴家主指望用糧食換錢,然後給自己做身新的盔甲。
現在倒好,因為紀煬的原因,他們都不願意來?
那今年就抱著糧食過日子?
暴怒的裴家主被裴縣令勉強安撫,但看樣子也隻是一時的事。
劉家倒是淡定,畢竟他家有黑市,而且他家以前也不賣給糧商,反而跟糧商暗中勾結。
鮑家則哭訴幾句,說如果糧商不來,那修橋的錢都給不起了。
紀煬看著三家的做派,倒是跟往常一樣,麵對這三家的家主道:“你們的意思是,這全是我的錯?”
三家不說話,連裴家主都不吭聲。
但意思很明顯。
您想想,您怎麽得罪人了。
為什麽因為您,糧商都不來收糧食的?
您要好好反思反思。
以前太新縣沒有您的時候,可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事。
今年不僅他們三家跟衙門不能用糧食換錢,百姓們也隻能握著大筆糧食,很容易被流寇搶,這種情況很危險的。
說來說去,都是紀煬的問題。
紀煬並不吭聲,看著下麵表演。
如今情況是很嚴重。
最嚴重的,自然還是直接影響牧場,牧場那邊要在秋天的時候把羊群,牧草安置好。
否則就要等到明年春天,直接浪費大半年時間。
更重要的是,承諾給百姓們的事沒有辦好,就會損失在百姓當中的信譽。
如今的太新縣,已經不止在為本地百姓做事。
隔壁今安縣,文饒縣,以及大半個灌江府的百姓,都在看著他們。
學著他們要求減免田租,學著他們索要官田。
不誇張地講,作為奮起反抗的榜樣太新縣,如果這個時候垮了,想來踩一腳的人肯定很多。
畢竟牧場的事宣揚那麽久,如果到來頭裏麵空空如也,那肯定會十分丟人。
太新縣百姓們的擁護也會縮減。
沒了百姓們,那紀煬在他們眼中,就跟其他知縣沒什麽區別了。
試想士氣正盛的時候,來這麽一手,整個灌江府的糧商,牲畜商販都不跟你交易。
等錯過秋天種牧草,養殖山羊綿羊的好時機,就要等到明年再說。
那些招募來的牧民,種植牧草的百姓,他們可是既沒有租種三家的土地,也沒了牧場的活計。
接下來這一年,日子會非常難熬。
這會鮑家,劉家,乃至灌江城幾個人家都在看笑話。
甚至今安縣,文饒縣,以及其他灌江府的縣城豪強,都等著紀煬把牧場砸手裏。
讓你減免田租,讓你多事。
鬧得他們當地百姓也在喊著減田租。
真是好的不學學壞的。
不知什麽時候,紀煬所在的太新縣,已經成為灌江府百姓口中口口相傳的縣城。
他們這邊隻要有動靜,不少地方都在響應。
儼然成了百姓們心中向往的地方。
關注的人越多,失敗的時候,就會越慘。
不止紀煬知道這個道理,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這次整個灌江府糧商不合作,以及未來牲畜商同樣不合作。
隻怕不是一家豪強所為。
而是灌江城那邊有人開的口。
畢竟紀煬觸及了這些豪強的利益,也是觸及他們上麵的利益。
減免田租看著痛快,迎來的打壓也如影隨形。
隻是這主意。
到底誰出的?
紀煬環視一圈。
裴家?沒這個腦子。
劉家?
沒必要,人家有黑市。
鮑家。
紀煬笑笑,果然會咬人的狗不叫。
紀煬看著低眉順眼的鮑家主跟鮑主簿,隨口道:“所以呢?你們覺得這事要怎麽辦?”
他的語氣沒什麽起伏,讓人聽不出什麽心思。
好像真的要他們出主意一樣。
如今這鍋都砸他頭上了。
紀煬笑眯眯看著眾人,想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主意。
“要不,您去灌江城走動走動,說說軟話,讓糧商過來。”
“對啊這樣不耽誤您去灌江城交今年的田稅,也不耽誤您修牧場。”
“而且必須盡快去,否則讓附近山賊知道,咱們太新縣有那麽多糧食,說不定就會鋌而走險,過來搶一把。”
“別說山賊了,就連關外那古博國,每每到豐收時候,都對咱們虎視眈眈。留這麽多糧草到手裏,也是禍患。”
最後說話的是劉金牙。
紀煬冷不丁接了句:“劉家的似乎對古博國很了解?”
劉家主一頓,趕緊擺手:“聽說,聽說而已。”
這三人盡力勸他去灌江城說軟話。
看似是出主意。
其實不然。
如果他去了,那就說明他認下,今年糧商不來是他的過錯。
如果不去,紀煬看看這三位。
他們三個裏麵,肯定有“厲害”人物,“忍辱負重”去灌江城幫忙聯係,來頂替他這位知縣的職責,把糧商的事給辦成,甚至把牧場的事也辦成。
到時候這家的手豈不是順理成章插進這兩件事裏。
後麵幫百姓們要抵押田地也會理不直氣不壯。
而且話裏軟中帶硬,逼他快點選擇。
否則“山賊”,“敵軍”就要來了。
到時候糧食都沒了,看他拿什麽修牧場。
紀煬聽出話中的意思,這三家除了裴家主之外,另外兩個也知道其中意思。
說白了。
逼著減免田租,像是從他們身上割肉。
再加上清除隱田,更是挖了心頭血。
加上持續不斷,到現在也沒修好的石橋,一點點地放血。
後麵又是牧場又是要回抵押田產。
幾件事加起來,這三家已經明白紀煬的決心跟毅力。
不僅他們明白,他們背後的人也看了出來。
連周圍的豪強們心裏也有些害怕。
隻有怕了,才會聯合絞殺。
隻有敵人怕了,才說明紀煬做對了。
所以紀煬這會反而笑著回話,絲毫不覺得眼前三人殺氣有多重。
現在就是讓紀煬做選擇。
承認是自己的錯,以後在衙門話語權便少。
讓三家跟之前一樣,繼續插手衙門的事。
不承認有錯,三家站出來解決糧食的事,或者讓“匪賊”們過來洗劫一空。
鮑家主緩緩道:“知縣大人,我們知道您是為百姓好,但百姓們苦,我們就不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