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官說這話,自然讓紀煬安心辦差,汴京那邊不會出問題。


    兩人笑眯眯帶著封賞隊伍緩緩前行。


    此刻的定江關早已得到消息。


    整個定江關都有些沸騰。


    封賞?


    給他們指揮使的?


    二十七年時間,幾乎不聞不問。


    現在給封賞?


    定江關一千將士簡直不敢相信。


    聽著斥候一點點報告,說是封賞隊伍越來越近,還抬著數不清的賞賜。


    吳指揮使皺眉,他怎麽也想不到,紀煬所說的竟然是這件事。


    紀煬說,找到合適的時機,裴又鋒肯定會同意放棄私兵,進到軍營,甚至沒有正式官職也行。


    當時吳指揮使還不太相信,但現在卻不同。


    他好像知道,紀煬怎麽“引誘”裴又鋒上鉤了。


    但竟然是這種方法?


    給他封賞?


    不對,明明是給他封賞的時候,順便解決裴又鋒的事。


    即使吳指揮使再不樂觀,也知道紀煬為了請封的事,肯定忙了許久。


    甚至從去年開始就已經著手在辦。


    在定江關二十七年,吳指揮使以為,他這輩子就這樣了。


    縱然當一輩子指揮使,他心裏也覺得自己是英雄。


    那些虛名對他來說無所謂。


    可真到這種時候。


    其實還是有點在乎的。


    吳指揮使的副將開口道:“指揮使,您要不要刮一下胡子!那可是封賞!說不定還能升官!”


    “去去去,什麽笨驢,給點封賞就行了,還惦記升官?”吳指揮使摸摸絡腮胡,“來,給胡子梳洗一下,算是對得起他們。”


    副將其實看出指揮使的緊張。


    誰努力不想看到成果,誰守邊的時候不想要那份榮譽?


    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偉大。


    而是任何努力都想得到稱讚,這是人之常情。


    不用吳指揮使吩咐,邊關上下抱著說不清的心情開始收拾道路跟營地,以迎接封賞隊伍。


    吳指揮使梳洗好胡子,站在邊關往外看了許久。


    二十七年,這會竟然也說不出是什麽心情。


    要說什麽封賞有多重要,不如說朝廷終於看到他們更為重要。


    他們這些人的堅守,終於在二十多年後被看到。


    這種嘉獎來得太遲,他現在也不能釋懷。


    可總歸是來了,總歸沒有像那些白頭兵一樣,沒有成為萬裏一孤城,盡是白發兵。


    如此複雜的心情,吳指揮使吳金川守在城樓上,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麽,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麽。


    七月二十七,行走緩慢的封賞隊伍,在即將到達定江關的時候停下腳步。


    這一行三百多人,全都換上最後一套幹淨衣服,鼓樂手重新架起樂器,眾人洗把臉,以最好的麵貌進到定江關營地。


    作為天子使者,他們不能丟陛下的顏麵,更要讓受封賞的將士們感受到陛下的誠意。


    紀煬等人也不例外,不過他跟裴縣令還好,畢竟一路騎馬。


    裴又鋒在後麵可慘了,全程用腳走路,雖然以他的體力不算什麽。


    可他在這十一日裏,已經感覺到自己跟侄兒的差距。


    不管人家那官是怎麽來的,可人家就是官。


    他就是草民。


    這種認知讓他很是不爽,對裴縣令態度也不算佳。


    紀煬看在眼裏,心知這事約莫已經成了。


    再看看裴縣令,他也是願意離開的。


    隻要這兩個離開,一個去往定江關,一個到蘇州下麵縣城任職。


    裴家的勢力自然煙消雲散,再也掀不起風浪。


    紀煬笑笑,跟著內官繼續啟程。


    但再往裏麵的路,眾人皆下馬,親自走到營地裏。


    此時的營地一片肅穆。


    這裏的年輕人很少,多數人跟吳指揮使一樣,已經年過四十,可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頭一次見到朝廷封賞。


    看著陛下儀仗,看著浩浩蕩蕩的鼓樂隊伍,再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封賞。


    這群邊關漢子忍不住激動,甚至有些失態。


    吳指揮使剛要製止,從汴京而來的天家使者笑著道:“不妨事不妨事,陛下說了,定江關的將士們最為勇猛,要我們一定以禮相待。怎麽高興都不為過。”


    紀煬在旁邊笑,有這位在,定然能把將士們哄的特別開心。


    果然,接下來皇帝聖旨還沒頒,內官一連串誇讚的話不要錢一般。


    什麽忠勇雙全。


    什麽馳騁縱橫。


    什麽忠肝義膽,什麽國之楷模。


    說的定江關將士們臉都要紅了,最後內官又道:“陛下自從知道此事,每每想起,便愧疚萬分。”


    “他遠在汴京,隔著千山萬水,也覺得心痛。”


    內官眼圈微紅,表情真摯無比,一字一句說到全體將士的心坎上,半點架子也沒有,更把陛下的痛心說得十分清楚。


    吳指揮使都微微動容,更不用說下麵的人。


    等大家情緒好一些,內官才開始宣讀詔書。


    裏麵更是一連串誇讚的話語,但最後的一段才重要。


    陛下,竟然封他們指揮使當了將軍!


    吳指揮使吳金川,榮封正六品明威將軍,手下可至三千人,不需請示灌江城,另有俸祿增添無數。


    後麵的封賞更不用講。


    手下將士,全都晉升一級,俸祿翻倍,支出銀錢皆有陛下私庫支付等等。


    接下來一連串的賞賜更不用說。


    這正六品的將軍,聽著是低了些,但別忘了,邊關將士的職位跟文官不同。


    有了將軍這個名頭,日後調回汴京城,直接去兵部做個四品大員不成問題,俸祿更是加一等,連子侄都能受蔭封。


    等於說,這次封賞,是帶著他全家老小,加上以後退休全都安排到位了。


    實際的好處,隻多不少。


    更別講,吳將軍聽了後麵對自己手下的賞賜,這下笑容才更多。


    就說嘛!


    隻有他一個人得封賞,那有什麽意思。


    兄弟們一起加官進爵,還以為漲俸祿,這才對啊!


    紀煬適時又給了張單子。


    這是他讓井旭幫忙討要的兵器名目。


    吳將軍打開一看,整個定江關,所有將士,一起換武器?一起換盔甲?


    而且還能領新戰馬?


    吳將軍正高興呢,那邊內官親自捧了英姿颯爽的黑青色盔甲前來:“還請將軍換上,這可是陛下親自賞賜,大內打造的盔甲,刀槍不入,水潑不透,火燒不侵啊。”


    竟然這般好?


    內官帶著人,親自給吳將軍換上黑青色盔甲,頭盔上一撮紅纓,更顯瀟灑。


    打眼一看,便是戰神模樣。


    連腳底的靴子都是最好的皮子打造,穿上輕柔趁腳不說,上麵並無太多墜飾,十分簡潔實用。


    吳將軍身材高大,鮮少有剛合適的盔甲,這一身卻十分貼合,可見確實是專門為他而造。


    這一身既實用,又氣派。


    腰間的腰帶的配飾更用輕鋼打造,將這身盔甲的氣勢顯露無遺。


    紀煬看著都道:“我都羨慕了。”


    吳將軍挑眉:“羨慕也不行,我的。”


    吳將軍對這盔甲愛不釋手。


    怎麽會有這麽好的東西,還穿到了他身上。


    有這東西,打仗的時候就能少受點傷,誰不怕死啊,他也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