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當了正規軍所得的封賞。
更有他侄兒暗地裏說的後果。
按理說裴宸不用講的,反正他馬上要離開這裏,不管這裏如何,跟他關係都不會很大。
就算有所牽連,也不至於是死罪。
可他侄兒還是說了。
不想死,就留在定江關。
看看另外兩家的下場。
裴又鋒狠狠點頭,他就看看,如果後果真的那麽嚴重,他以後就踏踏實實在定江關。
要是有機會,說不定還能回來。
私兵散是散了,回頭他大手一揮,還能聚集不少。
抱著這樣的想法,裴又鋒的事情已經定下。
或者說,裴家已經定下。
等再回去,便是私兵遣散,之前把持的田地也要還回去,特別是幾十萬官田,皆數歸還。
裴家裏再挑個人幫忙打理莊子。
以後真的靠種田為生了。
他自己則要在定江關,成為正式的將士。
要說憋屈,那也有。
可裴又鋒也算鬆口氣。
因為他發現,汴京來的內官看他似笑非笑。
總不會汴京的人也知道他那些事吧?
封賞隊伍回去的時候,內官意味不明說了句:“你也算有功,功過相抵,如今算占了便宜。”
內官同裴又鋒說話的時候,可不像跟吳將軍等人講話那般和善。
語氣之刻薄,紀煬聽了都揉揉手臂。
這一嚇,讓裴又鋒回到裴家的時候,立刻著手遣散私兵,吳指揮使派了人跟在身邊,確保這件事順利進行。
而內官見到紀煬,又笑眯眯道:“你看你這,咱家過來,原本想當個好人。你還讓我去嚇唬人。”
紀煬笑著回禮:“多謝內官大人了,這情,紀煬記下。”
“好說好說,回頭你跟林家娘子回汴京,有的是日子交好呢。”
不怪內官客氣,而是像紀煬這樣年輕有為的官吏,如今最得陛下喜歡。
那麽多年輕小官裏,紀煬還是最突出那個。
他這人最會看眼色,自然對這位伯爵公子不同。
等回到太新縣,封賞隊伍在此暫時歇腳。
林婉芸則帶著不少當地好物過來,自然是送給內官等人,讓他們這一趟也算沒白跑。
內官見此,笑眯眯收下,對林婉芸同樣客氣。
這可是林大學士的孫女,豈能怠慢?
不過內官在太新縣待了幾日,越待下去,聽到的事情越多。
這夫婦兩個,一個整治豪強,收回土地,一個行醫施藥,照拂百姓。
配合得夠默契啊。
等太新縣的情況了解的差不多,封賞的一行人真的要回去了,回去的時候坐車坐船都可,估計會先到潞州,然後坐船回汴京。
此地的消息也會送到汴京皇帝手中。
第一手的消息,自然不普通。
內官覺得,這裏的事說給陛下聽,陛下一定會滿意的。
送走內官等人。
又要送走裴縣令。
或者也喊裴知縣,他不日就要上任,雖說那地方距離太新縣五千多裏,年底能到都夠嗆。
所以現在就要出發了。
這事耽擱不得。
裴縣令要離開,裴家主裴又鋒也是,他看著紀煬收走近七十萬官田,急得跺腳。
但吳將軍派來的人生生按住他,不讓他亂動。
都是定江關的人了,難道還不聽命令?
裴又鋒活了三十多年,最近感覺到憋屈的次數最多。
還好,他家民田還在,雖說也被弄走不少,而且還答應紀煬,以後本地哪家來贖回民田,他不許阻攔。
都進了體製內,這些上級的命令,他以後不聽也要聽。
裴又鋒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又被套路了。
可裴宸在旁邊幫他收拾,就想到他說的劉家,鮑家下場。
還是先跑為妙吧。
官田回來的時候,也才剛剛八月,現在給百姓們分分土地,絲毫不耽誤今明兩年的種植。
甚至還能容納另外兩個地方百姓過來。
七十萬畝田地啊!
足夠讓全縣百姓來種了!
甚至可以吸納周圍其他地方的百姓!
裴又鋒臉又一黑,可看著歡騰雀躍的百姓,這才意識到。
這些人也有高興的時候?
以前沒見過他們這麽高興過啊?
在紀煬快速處理下,甚至整修牧場的趙大人都過來幫忙。
七十萬畝官田徹底收回,之前的契約作廢無用。
裴家兩個主事的人,陸陸續續離開。
隻留下一個空架子裴家宅子在這,之前他家爪牙還住在宅子後院,如今更是茫然。
主人家都走了,那他們呢?
好像都把他們給忘了?
那五千私兵,定江關的人隻帶走五百,剩下的四千五百人皆分了土地,留在本地種田。
也有些懶散的,但他們的身份契約已經到了衙門手中,除非直接落草為寇,也隻能在規定的地方待著。
這些人還要慢慢安撫。
紀煬盡量讓他們的家人把他們帶走。
好在他們大多都是本地人,回家也不是難事。
等這些全都處理完,距離裴宸離開,已經有小半個月。
連裴又鋒也去往定江關四五天。
這兩人一個往南,一個往北。
也宣告裴家徹底打散。
而此地的名字,也由紀煬宣布,恢複原本的名稱,滄依。
原本這地方叫滄依縣。
比什麽裴縣好聽不知多少倍。
如今不是縣了,大家都喊滄依村。
隻是如今這村也太大了。
紀煬一邊給過來的百姓分土地,一邊在地圖上規劃整齊的村落。
滄依這地方太大,足足劃了十三四個村子,莊子,才算完。
每個村莊,都選出人品好,人又公平,有威望的鄉親出來當裏長。
整個八月,連中秋都在分土地麵前遜色不少。
中秋是快樂的。
但沒有分土地快樂!
原本的裴家悄無聲息消失,隻有衰敗的農田,還有緊閉的裴家正門證明他們還存在。
可左右兩邊劉地跟鮑地的佃戶,幾乎都來到滄依。
反正都是一個縣,給那兩家當佃戶,不如來這裏種官田!
大家都能分到土地,在知縣大人規定的時候建起房屋,以後擠點就擠點!他們不怕!
什麽?
之前跟那兩家簽訂的契約?明年必須給他們種田?
知縣大人說了!
讓他們盡管來!明年他解決!
西邊劉家,東邊鮑家。
眼神驚恐地看著地下幾乎所有佃戶,全都拖家帶口離開。
更有他侄兒暗地裏說的後果。
按理說裴宸不用講的,反正他馬上要離開這裏,不管這裏如何,跟他關係都不會很大。
就算有所牽連,也不至於是死罪。
可他侄兒還是說了。
不想死,就留在定江關。
看看另外兩家的下場。
裴又鋒狠狠點頭,他就看看,如果後果真的那麽嚴重,他以後就踏踏實實在定江關。
要是有機會,說不定還能回來。
私兵散是散了,回頭他大手一揮,還能聚集不少。
抱著這樣的想法,裴又鋒的事情已經定下。
或者說,裴家已經定下。
等再回去,便是私兵遣散,之前把持的田地也要還回去,特別是幾十萬官田,皆數歸還。
裴家裏再挑個人幫忙打理莊子。
以後真的靠種田為生了。
他自己則要在定江關,成為正式的將士。
要說憋屈,那也有。
可裴又鋒也算鬆口氣。
因為他發現,汴京來的內官看他似笑非笑。
總不會汴京的人也知道他那些事吧?
封賞隊伍回去的時候,內官意味不明說了句:“你也算有功,功過相抵,如今算占了便宜。”
內官同裴又鋒說話的時候,可不像跟吳將軍等人講話那般和善。
語氣之刻薄,紀煬聽了都揉揉手臂。
這一嚇,讓裴又鋒回到裴家的時候,立刻著手遣散私兵,吳指揮使派了人跟在身邊,確保這件事順利進行。
而內官見到紀煬,又笑眯眯道:“你看你這,咱家過來,原本想當個好人。你還讓我去嚇唬人。”
紀煬笑著回禮:“多謝內官大人了,這情,紀煬記下。”
“好說好說,回頭你跟林家娘子回汴京,有的是日子交好呢。”
不怪內官客氣,而是像紀煬這樣年輕有為的官吏,如今最得陛下喜歡。
那麽多年輕小官裏,紀煬還是最突出那個。
他這人最會看眼色,自然對這位伯爵公子不同。
等回到太新縣,封賞隊伍在此暫時歇腳。
林婉芸則帶著不少當地好物過來,自然是送給內官等人,讓他們這一趟也算沒白跑。
內官見此,笑眯眯收下,對林婉芸同樣客氣。
這可是林大學士的孫女,豈能怠慢?
不過內官在太新縣待了幾日,越待下去,聽到的事情越多。
這夫婦兩個,一個整治豪強,收回土地,一個行醫施藥,照拂百姓。
配合得夠默契啊。
等太新縣的情況了解的差不多,封賞的一行人真的要回去了,回去的時候坐車坐船都可,估計會先到潞州,然後坐船回汴京。
此地的消息也會送到汴京皇帝手中。
第一手的消息,自然不普通。
內官覺得,這裏的事說給陛下聽,陛下一定會滿意的。
送走內官等人。
又要送走裴縣令。
或者也喊裴知縣,他不日就要上任,雖說那地方距離太新縣五千多裏,年底能到都夠嗆。
所以現在就要出發了。
這事耽擱不得。
裴縣令要離開,裴家主裴又鋒也是,他看著紀煬收走近七十萬官田,急得跺腳。
但吳將軍派來的人生生按住他,不讓他亂動。
都是定江關的人了,難道還不聽命令?
裴又鋒活了三十多年,最近感覺到憋屈的次數最多。
還好,他家民田還在,雖說也被弄走不少,而且還答應紀煬,以後本地哪家來贖回民田,他不許阻攔。
都進了體製內,這些上級的命令,他以後不聽也要聽。
裴又鋒總覺得自己是不是又被套路了。
可裴宸在旁邊幫他收拾,就想到他說的劉家,鮑家下場。
還是先跑為妙吧。
官田回來的時候,也才剛剛八月,現在給百姓們分分土地,絲毫不耽誤今明兩年的種植。
甚至還能容納另外兩個地方百姓過來。
七十萬畝田地啊!
足夠讓全縣百姓來種了!
甚至可以吸納周圍其他地方的百姓!
裴又鋒臉又一黑,可看著歡騰雀躍的百姓,這才意識到。
這些人也有高興的時候?
以前沒見過他們這麽高興過啊?
在紀煬快速處理下,甚至整修牧場的趙大人都過來幫忙。
七十萬畝官田徹底收回,之前的契約作廢無用。
裴家兩個主事的人,陸陸續續離開。
隻留下一個空架子裴家宅子在這,之前他家爪牙還住在宅子後院,如今更是茫然。
主人家都走了,那他們呢?
好像都把他們給忘了?
那五千私兵,定江關的人隻帶走五百,剩下的四千五百人皆分了土地,留在本地種田。
也有些懶散的,但他們的身份契約已經到了衙門手中,除非直接落草為寇,也隻能在規定的地方待著。
這些人還要慢慢安撫。
紀煬盡量讓他們的家人把他們帶走。
好在他們大多都是本地人,回家也不是難事。
等這些全都處理完,距離裴宸離開,已經有小半個月。
連裴又鋒也去往定江關四五天。
這兩人一個往南,一個往北。
也宣告裴家徹底打散。
而此地的名字,也由紀煬宣布,恢複原本的名稱,滄依。
原本這地方叫滄依縣。
比什麽裴縣好聽不知多少倍。
如今不是縣了,大家都喊滄依村。
隻是如今這村也太大了。
紀煬一邊給過來的百姓分土地,一邊在地圖上規劃整齊的村落。
滄依這地方太大,足足劃了十三四個村子,莊子,才算完。
每個村莊,都選出人品好,人又公平,有威望的鄉親出來當裏長。
整個八月,連中秋都在分土地麵前遜色不少。
中秋是快樂的。
但沒有分土地快樂!
原本的裴家悄無聲息消失,隻有衰敗的農田,還有緊閉的裴家正門證明他們還存在。
可左右兩邊劉地跟鮑地的佃戶,幾乎都來到滄依。
反正都是一個縣,給那兩家當佃戶,不如來這裏種官田!
大家都能分到土地,在知縣大人規定的時候建起房屋,以後擠點就擠點!他們不怕!
什麽?
之前跟那兩家簽訂的契約?明年必須給他們種田?
知縣大人說了!
讓他們盡管來!明年他解決!
西邊劉家,東邊鮑家。
眼神驚恐地看著地下幾乎所有佃戶,全都拖家帶口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