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西州指揮使臉色凝重。
在紀煬把灌江城雷溫兩家跟古博城勾結證據給到他時,他就立刻派專人回信。
三四年前他就在涼西州,那時候也覺得這事有蹊蹺,還寫過秘密文書給到陛下。
現在紀煬無意中拿到證據,更證實兩者之間的聯係。
就在涼西州指揮使還在想怎麽做的時候。
紀煬直接給出答案。
拿下古博城跟雷溫兩家,幫承平國清除勾結外敵的叛徒。
紀煬年初見到衛拓,知道這件事後,花費大半年時間,直到今年的八月底才收集到足夠的證據。
更有雷溫兩家往外送糧草的鐵證。
這一切都是紀煬發現。
所以在他說出答案的時候,涼西州指揮使甚至懷疑過他一瞬。
如此突襲自然好。
可八月知道真相,九月就突襲,甚至消息都來不及送到汴京?
對陛下忠心耿耿的他不能接受。
但紀煬說得確實很對。
不能再給雷溫兩家時間,而且古博城麵臨崩潰。
他們不搶先了,說不定會被關外其他部落搶先。
於是就有了這次。
文書一邊發向汴京,他們一邊行動的情況發生。
看著灌江城立刻升起防禦,城樓上的人顯然不是他熟悉的將領。
指揮使就知道,紀煬說的一點也沒錯。
灌江城,早就有想反的心。
紀煬他們這邊還在對峙。
古博城王宮已經被徹底占領,所有王室成員全都拘禁在一起。
四個鎮子的長官盡數捉拿。
說來也怪,雖然被攻進城,原本最先被波及到的平民百姓反而沒事。
他們現在隻是不準離家,若說沒吃食,還有兵士從隔壁富戶家中拿糧食給他們。
剩下的,好像也沒什麽大事?
等大家知道,這是承平國軍隊的時候,不知道誰先喊了一句。
“中原王朝的軍隊,來救我們的嗎?”
這句話讓不少人熱淚盈眶。
是的,中原王朝的軍隊,來救他們了!
至少從這裏“王室”的魔爪中逃脫。
還有不少起義軍的家人,此時更是直接道,其實起義軍首領衛拓,還有其他幾支起義軍,就是京城給咱們發糧食的,都是承平國的人。
這下一說。
但凡承平國將士經過,總會受到異常激動的歡呼。
夾在中間,已經“稱王”的叛軍首領王元任更是摸不清頭腦。
他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古博城已經收尾,灌江城則開始攻城。
紀煬穿上盔甲,手持利劍。
身邊還有平安跟淩縣尉,三人頭一次上戰場,不免互相看看對方。
攻下灌江城!
讓西北百姓恢複自由!
第96章
飲馬渡秋水, 水寒風似刀。
九月底的夜晚,已經有些寒意。
刀劍生冷。
隻聽涼西州指揮使在灌江城城門下命人喊道:“我等乃是涼西州指揮使麾下, 奉命捉拿叛賊, 此地知府通判何在?”
知府跟通判怎麽也想不到,他們會在臨時被雷溫兩家的人拎起來,穿好官服, 然後拎著上了城樓。
灌江府知府顫顫巍巍往下一看。
見下麵黑壓壓全是兵馬,兩側的騎兵連馬匹都上了重甲,手中刀槍淩厲, 仿佛下一秒,就要砍上他們的頭顱。
如果之前他聽到這話, 那肯定立刻問明情況, 到底誰是判徒。
可現在身後匕首抵著, 自然明白涼西州指揮使說的叛賊是誰。
在雷溫兩家鍥而不舍往關外送物資的時候, 他就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會的不對勁已經知道為何。
反賊?
雷溫兩家竟是反賊?
這城樓他們早就控製?
灌江城的指揮使, 也是他們兩家的人?
知府跟通判隻覺得冷汗津津。
肯定是了,看他們反應迅速, 肯定是。
下麵的人見城樓遲遲不答, 又高聲重複一遍。
雷家家主對知府道:“快回答, 就說他們才是反賊!問涼西州指揮使, 是不是意圖謀反,才會深夜圍城!”
“等稟明聖上,定要這些人好看!”
知府高聲回答, 卻顯得沒什麽底氣,雷家家主暗罵一句廢物, 又聞到不可描述的味道, 這才一腳把灌江府知府踹開, 換了個底氣足的兵士回答。
如果隻看這場麵,隔壁州幾萬兵士突然圍城,紀煬跟涼西州指揮使這邊,確實像是反賊。
但隻要仔細一瞧,發現灌江城實際控製人變成雷溫兩家,準確說是雷家,那明眼人已經知道什麽情況。
那裴又鋒的裴家,在太新縣都能招兵買馬,手下五千私兵。
雷家跟溫家又何嚐不是。
此地守城的兵士,已經全換成他們兩家的人,重要崗位,全是雷家家主安排。
這會召集來的,約莫有三萬人。
像灌江城這種城樓,早早知道易守難攻,他們再有三萬兵士,這一仗確實很難。
紀煬微微皺眉。
他已經在盡力趕時間,沒想到雷溫兩家藏得比他們知道的還要深。
不僅已經召集三萬兵士,這城裏還有十幾萬百姓,必要的時候,肯定會抓壯丁。
涼西州指揮使也沒想到。
此處已經養虎為患,有了這樣大的勢力。
三萬人的私兵,還跟古博城勾結,怪不得他們有顛覆灌江府的想法。
若不是陛下派紀煬等人來打斷計劃。
再過幾年,這邊肯定常起兵禍。
紀煬開口道:“方才說話的,是灌江府的知府,又換了兵士過來。隻怕這知府跟通判,已經徹底無用。”
指揮使點頭:“必須速戰速決,拖得時間越久,他們能征調的兵士越多。”
說罷,又道:“古博城已經差不多結束,我命副指揮使立刻趕來增援。”
副指揮使那邊還有三萬五千人,但讓他們快速趕來,也要十天時間。
紀煬喃喃道:“有些來不及。”
但速戰速決肯定沒錯。
如果拖下去,隻怕邊關還有亂子。
關外可不止一個古博國對承平國虎視眈眈,如此肥沃的土地,如此宜居的地方,誰不想要?
戰火,萬不能蔓延。
就在紀煬跟涼西州指揮使商量對策時,隻聽守著較為平靜的右縣兵士過來匯報:“指揮使,紀大人,右縣有官員想組織包抄我們後路,被捉住了!”
左縣剛平,如今正在灌江城下,還在想對策,右縣又有事?
不過那兵士又道:“不是我們的人捉住,是被右縣其他商賈跟佃戶捉住,還送到我們麵前邀功。”
“那個縣城的知縣,縣丞,主簿,縣尉都跑了,是一個小吏跟佃戶們組織的人手反擊另一個小吏。”
紀煬跟指揮使同時看過去。
就是說,右縣內部也出了問題。
一部分受雷溫兩家指派,要包抄後路,給他們爭取時間。
但另一部分卻要反抗,投靠他們?
在紀煬把灌江城雷溫兩家跟古博城勾結證據給到他時,他就立刻派專人回信。
三四年前他就在涼西州,那時候也覺得這事有蹊蹺,還寫過秘密文書給到陛下。
現在紀煬無意中拿到證據,更證實兩者之間的聯係。
就在涼西州指揮使還在想怎麽做的時候。
紀煬直接給出答案。
拿下古博城跟雷溫兩家,幫承平國清除勾結外敵的叛徒。
紀煬年初見到衛拓,知道這件事後,花費大半年時間,直到今年的八月底才收集到足夠的證據。
更有雷溫兩家往外送糧草的鐵證。
這一切都是紀煬發現。
所以在他說出答案的時候,涼西州指揮使甚至懷疑過他一瞬。
如此突襲自然好。
可八月知道真相,九月就突襲,甚至消息都來不及送到汴京?
對陛下忠心耿耿的他不能接受。
但紀煬說得確實很對。
不能再給雷溫兩家時間,而且古博城麵臨崩潰。
他們不搶先了,說不定會被關外其他部落搶先。
於是就有了這次。
文書一邊發向汴京,他們一邊行動的情況發生。
看著灌江城立刻升起防禦,城樓上的人顯然不是他熟悉的將領。
指揮使就知道,紀煬說的一點也沒錯。
灌江城,早就有想反的心。
紀煬他們這邊還在對峙。
古博城王宮已經被徹底占領,所有王室成員全都拘禁在一起。
四個鎮子的長官盡數捉拿。
說來也怪,雖然被攻進城,原本最先被波及到的平民百姓反而沒事。
他們現在隻是不準離家,若說沒吃食,還有兵士從隔壁富戶家中拿糧食給他們。
剩下的,好像也沒什麽大事?
等大家知道,這是承平國軍隊的時候,不知道誰先喊了一句。
“中原王朝的軍隊,來救我們的嗎?”
這句話讓不少人熱淚盈眶。
是的,中原王朝的軍隊,來救他們了!
至少從這裏“王室”的魔爪中逃脫。
還有不少起義軍的家人,此時更是直接道,其實起義軍首領衛拓,還有其他幾支起義軍,就是京城給咱們發糧食的,都是承平國的人。
這下一說。
但凡承平國將士經過,總會受到異常激動的歡呼。
夾在中間,已經“稱王”的叛軍首領王元任更是摸不清頭腦。
他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古博城已經收尾,灌江城則開始攻城。
紀煬穿上盔甲,手持利劍。
身邊還有平安跟淩縣尉,三人頭一次上戰場,不免互相看看對方。
攻下灌江城!
讓西北百姓恢複自由!
第96章
飲馬渡秋水, 水寒風似刀。
九月底的夜晚,已經有些寒意。
刀劍生冷。
隻聽涼西州指揮使在灌江城城門下命人喊道:“我等乃是涼西州指揮使麾下, 奉命捉拿叛賊, 此地知府通判何在?”
知府跟通判怎麽也想不到,他們會在臨時被雷溫兩家的人拎起來,穿好官服, 然後拎著上了城樓。
灌江府知府顫顫巍巍往下一看。
見下麵黑壓壓全是兵馬,兩側的騎兵連馬匹都上了重甲,手中刀槍淩厲, 仿佛下一秒,就要砍上他們的頭顱。
如果之前他聽到這話, 那肯定立刻問明情況, 到底誰是判徒。
可現在身後匕首抵著, 自然明白涼西州指揮使說的叛賊是誰。
在雷溫兩家鍥而不舍往關外送物資的時候, 他就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會的不對勁已經知道為何。
反賊?
雷溫兩家竟是反賊?
這城樓他們早就控製?
灌江城的指揮使, 也是他們兩家的人?
知府跟通判隻覺得冷汗津津。
肯定是了,看他們反應迅速, 肯定是。
下麵的人見城樓遲遲不答, 又高聲重複一遍。
雷家家主對知府道:“快回答, 就說他們才是反賊!問涼西州指揮使, 是不是意圖謀反,才會深夜圍城!”
“等稟明聖上,定要這些人好看!”
知府高聲回答, 卻顯得沒什麽底氣,雷家家主暗罵一句廢物, 又聞到不可描述的味道, 這才一腳把灌江府知府踹開, 換了個底氣足的兵士回答。
如果隻看這場麵,隔壁州幾萬兵士突然圍城,紀煬跟涼西州指揮使這邊,確實像是反賊。
但隻要仔細一瞧,發現灌江城實際控製人變成雷溫兩家,準確說是雷家,那明眼人已經知道什麽情況。
那裴又鋒的裴家,在太新縣都能招兵買馬,手下五千私兵。
雷家跟溫家又何嚐不是。
此地守城的兵士,已經全換成他們兩家的人,重要崗位,全是雷家家主安排。
這會召集來的,約莫有三萬人。
像灌江城這種城樓,早早知道易守難攻,他們再有三萬兵士,這一仗確實很難。
紀煬微微皺眉。
他已經在盡力趕時間,沒想到雷溫兩家藏得比他們知道的還要深。
不僅已經召集三萬兵士,這城裏還有十幾萬百姓,必要的時候,肯定會抓壯丁。
涼西州指揮使也沒想到。
此處已經養虎為患,有了這樣大的勢力。
三萬人的私兵,還跟古博城勾結,怪不得他們有顛覆灌江府的想法。
若不是陛下派紀煬等人來打斷計劃。
再過幾年,這邊肯定常起兵禍。
紀煬開口道:“方才說話的,是灌江府的知府,又換了兵士過來。隻怕這知府跟通判,已經徹底無用。”
指揮使點頭:“必須速戰速決,拖得時間越久,他們能征調的兵士越多。”
說罷,又道:“古博城已經差不多結束,我命副指揮使立刻趕來增援。”
副指揮使那邊還有三萬五千人,但讓他們快速趕來,也要十天時間。
紀煬喃喃道:“有些來不及。”
但速戰速決肯定沒錯。
如果拖下去,隻怕邊關還有亂子。
關外可不止一個古博國對承平國虎視眈眈,如此肥沃的土地,如此宜居的地方,誰不想要?
戰火,萬不能蔓延。
就在紀煬跟涼西州指揮使商量對策時,隻聽守著較為平靜的右縣兵士過來匯報:“指揮使,紀大人,右縣有官員想組織包抄我們後路,被捉住了!”
左縣剛平,如今正在灌江城下,還在想對策,右縣又有事?
不過那兵士又道:“不是我們的人捉住,是被右縣其他商賈跟佃戶捉住,還送到我們麵前邀功。”
“那個縣城的知縣,縣丞,主簿,縣尉都跑了,是一個小吏跟佃戶們組織的人手反擊另一個小吏。”
紀煬跟指揮使同時看過去。
就是說,右縣內部也出了問題。
一部分受雷溫兩家指派,要包抄後路,給他們爭取時間。
但另一部分卻要反抗,投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