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後就算寫千百篇文章都沒用。
除非自己也辦個報紙?
隻刊登他們的文章?
可未免有些拾人牙慧,肯定會被他們大肆嘲笑。
落魄舉人苗舉人再次認真道:“真的,寫什麽登什麽,你們自己決定。”
“我也是討厭紀煬的,隻要你們寫得好,肯定能讓更多人也討厭。”
“對了,你們要是不寫的話,還有人寫。隻是文章質量不如你們的而已。”
什麽?
還要刊登質量很差的文章?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無腦黑等於洗白啊!
怎麽可以用質量極差的文章代表他們的心聲?
國子監主簿咬牙:“一邊投稿,一邊自己也辦報紙。”
他就不信了。
他這邊文辭俱佳的人多得是。
難道還比不過他們?
可惜等五天後,京城趣聞第二次發行時,主簿發現,這報紙上娛樂的內容更多了,甚至還在刊登沒寫完的話本。
再看看他們這滿滿當當自己的報紙。
雖然自家報紙還沒發出來。
但百姓願意看誰的,一目了然。
生活本來就夠頭疼了,誰沒事看那麽多字,還翻來覆去講同一件事?
京都趣聞這種,既有各種八卦,還有小說,笑話,故事可以看。
等看完之後,再去瞧瞧頭版的文章,當閑暇時候磨牙的東西。
倒也不是娛樂至死,而是人都喜歡更為輕鬆簡單又有趣的事情。
外麵人也看不出來這報紙在拉偏架,隻會覺得是抨擊紀煬的人水平不行。
一旦有了這種印象,實在很難更改。
這也是對方擅用的一招。
現在被紀煬拿來使用。
紀煬死死拿捏住眾人心理,遠在千裏之外,還讓即將對紀煬起的抨擊稍稍消散。
可紀煬也知道。
這隻不過是筆戰的開始而已。
等他們摸清這些路數,自然還有更精彩的筆戰。
不過他也隻能想想啊。
那麽遠的距離,五日一份的京都趣聞,京都百姓已經看五份了。
他才收到前兩份而已!
與之相比,把報紙帶過來的人更為重要。
看著一群信心滿滿的候補官員們,紀煬自然高興。
朝廷撥過來的官員終於來了!
他這奇缺人手的灌江府,終於有更多人做事了!
跟著報紙一起過來的,還有另一件東西。
其中一個官員把手裏的盒子珍重遞過來:“知府大人,這是井侯家的孫兒托我轉交的,說東西貴重,隻做出兩個。”
能讓井旭說貴重的物件,他實在戰戰兢兢,現在東西終於送到,簡直長舒一口氣。
紀煬一邊看官員,一手拿報紙,平安則把盒子接過來。
等打開來看。
隻見裏麵正是他去年就寫信,讓他們幫忙做的放大鏡!雖說個頭不大,但確實按照要求做的。
透明的玻璃,外麵用了上好的木頭做手柄。
盒子打開,眾人下意識驚歎。
這是琉璃嗎?
如此透的琉璃,舉世罕見吧?
紀煬嘴角帶笑。
今天還真是好事臨頭。
朝廷派來的官員到了,報紙他們也幫忙帶來,還有他想了許多的放大鏡。
三月份春暖花開,日子好,心情也好。
紀煬笑眯眯道:“不錯,大家今日先休息,差事不忙。”
這些被派來的官員們下意識鬆口氣。
很多人都說,紀大人總是一人當三人用。
特別是回京的宮中內官,更是繪聲繪色講了紀大人如何爭分奪秒,如何勤於公務。
一個月之內折返好幾個地方,每次做事還十分利落。
體質稍微差點的人,都更不上紀大人的節奏。
不止內官在說,隨行的人也是連連點頭,反正把他們這些人嚇得夠嗆。
現在看來還好?
隻是紀煬下麵又道:“等安排大家到位之後,咱們就開始巡查灌江府。”
“灌江府每一個縣,每一個村,都要去一遍。”
???
灌江府?
那麽大的灌江府?
都要走一遍?你說真的?
第106章
被派過來的官員們哭喪著臉。
都是真的。
原來都是真的!
那個內官果然沒騙他們。
剛趕了這麽久的路, 就要去巡查地方。
灌江府那麽大,那麽大。
大到讓人想哭!
這些官員, 基本都是三十六年的進士, 在翰林院“實習”一年,這期間會派到各部門學子。
也叫觀政,而他們也被稱為觀政進士。
不過也有些有經驗的官員, 比如三十五歲的布政使。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灌江府上任布政使被紀煬砍頭的緣故,這位布政使顯得格外好說話。
他雖比紀煬年長,但卻十分客氣。
布政使笑道:“原本應有通判過來, 隻是陛下跟吏部那邊還沒有決斷,估計要等段時間再說了。”
或者等紀煬走了之後再說。
通判在本朝有監督知府知州職責。
陛下顯然不想讓人打擾紀煬治理, 畢竟派人過來的時候, 那朝中幾個黨羽又要爭個不停了。
看陛下的態度, 大家也明白怎麽回事, 那就是不要給紀煬找麻煩。
所以布政使才會如此客氣。
剩下官員裏, 十幾個重要位置都有定論,又安排了十餘個候補官員, 讓紀煬隨便安排。
再有不少有經驗的小吏, 俱聽從調遣。
紀煬看了看文書, 發現左縣的知縣也被安排了人手。
估計陛下在隱晦提醒他, 不要做得太出格。
可惜,婉芸明明處理得很好,如今要從那位置上換下來。
太新縣也有知縣頂上。
不過古博城城主位置倒是空缺。
估摸著還是想讓韓瀟去做。
韓瀟到底是本地人, 而且一家都已經去了潞州,不怕他在當地生事。
紀煬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這些候補的官員裏麵, 隻會劃一些小吏過去, 才不給韓瀟派城主。
紀煬拿到名單, 又認了認人,開口道:“好好休息,十天後各自到崗。”
除非自己也辦個報紙?
隻刊登他們的文章?
可未免有些拾人牙慧,肯定會被他們大肆嘲笑。
落魄舉人苗舉人再次認真道:“真的,寫什麽登什麽,你們自己決定。”
“我也是討厭紀煬的,隻要你們寫得好,肯定能讓更多人也討厭。”
“對了,你們要是不寫的話,還有人寫。隻是文章質量不如你們的而已。”
什麽?
還要刊登質量很差的文章?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無腦黑等於洗白啊!
怎麽可以用質量極差的文章代表他們的心聲?
國子監主簿咬牙:“一邊投稿,一邊自己也辦報紙。”
他就不信了。
他這邊文辭俱佳的人多得是。
難道還比不過他們?
可惜等五天後,京城趣聞第二次發行時,主簿發現,這報紙上娛樂的內容更多了,甚至還在刊登沒寫完的話本。
再看看他們這滿滿當當自己的報紙。
雖然自家報紙還沒發出來。
但百姓願意看誰的,一目了然。
生活本來就夠頭疼了,誰沒事看那麽多字,還翻來覆去講同一件事?
京都趣聞這種,既有各種八卦,還有小說,笑話,故事可以看。
等看完之後,再去瞧瞧頭版的文章,當閑暇時候磨牙的東西。
倒也不是娛樂至死,而是人都喜歡更為輕鬆簡單又有趣的事情。
外麵人也看不出來這報紙在拉偏架,隻會覺得是抨擊紀煬的人水平不行。
一旦有了這種印象,實在很難更改。
這也是對方擅用的一招。
現在被紀煬拿來使用。
紀煬死死拿捏住眾人心理,遠在千裏之外,還讓即將對紀煬起的抨擊稍稍消散。
可紀煬也知道。
這隻不過是筆戰的開始而已。
等他們摸清這些路數,自然還有更精彩的筆戰。
不過他也隻能想想啊。
那麽遠的距離,五日一份的京都趣聞,京都百姓已經看五份了。
他才收到前兩份而已!
與之相比,把報紙帶過來的人更為重要。
看著一群信心滿滿的候補官員們,紀煬自然高興。
朝廷撥過來的官員終於來了!
他這奇缺人手的灌江府,終於有更多人做事了!
跟著報紙一起過來的,還有另一件東西。
其中一個官員把手裏的盒子珍重遞過來:“知府大人,這是井侯家的孫兒托我轉交的,說東西貴重,隻做出兩個。”
能讓井旭說貴重的物件,他實在戰戰兢兢,現在東西終於送到,簡直長舒一口氣。
紀煬一邊看官員,一手拿報紙,平安則把盒子接過來。
等打開來看。
隻見裏麵正是他去年就寫信,讓他們幫忙做的放大鏡!雖說個頭不大,但確實按照要求做的。
透明的玻璃,外麵用了上好的木頭做手柄。
盒子打開,眾人下意識驚歎。
這是琉璃嗎?
如此透的琉璃,舉世罕見吧?
紀煬嘴角帶笑。
今天還真是好事臨頭。
朝廷派來的官員到了,報紙他們也幫忙帶來,還有他想了許多的放大鏡。
三月份春暖花開,日子好,心情也好。
紀煬笑眯眯道:“不錯,大家今日先休息,差事不忙。”
這些被派來的官員們下意識鬆口氣。
很多人都說,紀大人總是一人當三人用。
特別是回京的宮中內官,更是繪聲繪色講了紀大人如何爭分奪秒,如何勤於公務。
一個月之內折返好幾個地方,每次做事還十分利落。
體質稍微差點的人,都更不上紀大人的節奏。
不止內官在說,隨行的人也是連連點頭,反正把他們這些人嚇得夠嗆。
現在看來還好?
隻是紀煬下麵又道:“等安排大家到位之後,咱們就開始巡查灌江府。”
“灌江府每一個縣,每一個村,都要去一遍。”
???
灌江府?
那麽大的灌江府?
都要走一遍?你說真的?
第106章
被派過來的官員們哭喪著臉。
都是真的。
原來都是真的!
那個內官果然沒騙他們。
剛趕了這麽久的路, 就要去巡查地方。
灌江府那麽大,那麽大。
大到讓人想哭!
這些官員, 基本都是三十六年的進士, 在翰林院“實習”一年,這期間會派到各部門學子。
也叫觀政,而他們也被稱為觀政進士。
不過也有些有經驗的官員, 比如三十五歲的布政使。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灌江府上任布政使被紀煬砍頭的緣故,這位布政使顯得格外好說話。
他雖比紀煬年長,但卻十分客氣。
布政使笑道:“原本應有通判過來, 隻是陛下跟吏部那邊還沒有決斷,估計要等段時間再說了。”
或者等紀煬走了之後再說。
通判在本朝有監督知府知州職責。
陛下顯然不想讓人打擾紀煬治理, 畢竟派人過來的時候, 那朝中幾個黨羽又要爭個不停了。
看陛下的態度, 大家也明白怎麽回事, 那就是不要給紀煬找麻煩。
所以布政使才會如此客氣。
剩下官員裏, 十幾個重要位置都有定論,又安排了十餘個候補官員, 讓紀煬隨便安排。
再有不少有經驗的小吏, 俱聽從調遣。
紀煬看了看文書, 發現左縣的知縣也被安排了人手。
估計陛下在隱晦提醒他, 不要做得太出格。
可惜,婉芸明明處理得很好,如今要從那位置上換下來。
太新縣也有知縣頂上。
不過古博城城主位置倒是空缺。
估摸著還是想讓韓瀟去做。
韓瀟到底是本地人, 而且一家都已經去了潞州,不怕他在當地生事。
紀煬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這些候補的官員裏麵, 隻會劃一些小吏過去, 才不給韓瀟派城主。
紀煬拿到名單, 又認了認人,開口道:“好好休息,十天後各自到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