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就是基建的快樂?
整個古博城都在大興土木。
從古老的城牆裏散發新的生機。
城牆,水渠,河道,醫療。
慢慢來。
作為承平國最西邊的灌江府,很快會讓世人震驚。
成為西北最穩固的城池。
對了,古博城的城牆已經不用怎麽操心了。
那文饒縣養得羊他要去看看。
當初說過,要讓灌江府的羊馳名汴京。
現在也該到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第111章
說到底, 不止要去看文饒縣的豬羊,其他各縣的經濟也要抓起來。
本地馬兒就不說了, 不等軍備整齊之前, 肯定不會售賣。
如今的豬羊卻是可以賣的。
特別是文饒縣幾萬畝牧場的羊兒,奔跑在草原上,怎麽看怎麽香。
除開文饒縣的東西之外, 以及太新縣連帶附近兩個縣城種出來板栗,曬出的果幹。
再有灌江府特有的珍惜獸皮,更有幾個鹽礦做出的上好細鹽。
左右兩縣依托靠近灌江城做出來的各種手工。
更別說距離南邊靠近蜀地做出的布匹, 那布匹不算細致,卻是尋常人家常穿的。紀煬上次巡查的時候, 鼓勵當地百姓在糧食種植之外, 各家各戶都種些補貼家用。
如今一年過去, 都已經初現規模。
每個縣都有可以深挖的點。
有山的, 尋山貨, 種茶種果樹。
有水的試著養殖,有土地的, 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多多修建水渠道路。
一個地方安穩發展一年, 都會與眾不同。
如今紀煬看著下麵文書, 以及派出去的暗探明探, 對灌江府各地的發展都很清楚。
這次從古博城出來,看著城牆開始修建,他固然開心。
但也說了一件事。
那就是銀錢不足。
灌江府內的銀錢不能全部掏空給到城牆, 那任地一時有災禍呢,將士們的吃喝呢, 各地維護治安的銀錢呢, 急著修建水渠的村落呢。
衣食住行, 哪個都重要。
甚至修城牆的目的,也是為了保障百姓衣食住行。
萬不能本末倒置,激起民怨。
灌江府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當初光腳不怕穿鞋的,各處的發展還在初期,更是脆弱,隻能萬分小心。
既然不能掏空家底,當敗家子。
就隻能搞創收了。
而創收就在灌江府的土地上。
在古博城的時候,韓瀟曾私下問過,如果皇帝要把關市稅給到宗室,或者給部分,那他要怎麽辦?
能怎麽辦,關市稅款確實不少,但他不是隻著眼這點銀錢的人,更不會太依賴汴京那邊的信任跟“大度”。
紀煬早就想好除開關市稅之外的創收方法。
灌江府內十五個縣的物件,既能賣到關外,也能賣到關內。
頭一個要出場的,自然是早早養殖好的羊群。
這裏的羊肉肉質鮮美,沒有腥膻,吃起來還肥美,更因為牧場牧草充足,讓此處羊群得以大量繁殖。
已經從最初的三千畝地,增加了五千畝,如今七八萬畝,聽說文饒縣趙大人,還在聯合其他縣,準備一起做養殖業。
養羊這事,當初是太新縣先做,但之後太新縣轉行專門種牧草,養羊的事就漸漸全都轉移到文饒縣。
所以紀煬剛進去文饒縣附近,就能看到青青牧草,已經隨著三月份的春風漸漸變深。
過了冬日,正在慢慢恢複精神的羊群懶洋洋的,還有小羔羊在旁邊奔跑。
紀煬一來,原本在牧場巡視的趙大人立刻趕回來。
兩人也是有段時間沒見,上次文饒縣去古博城關市賣羊皮賣羊毛,紀煬沒去,等紀煬去古博城看怎麽修城牆的時候,趙大人已經回來。
不過再見麵,關係倒跟之前一樣好。
他們到底從最開始就認識。
誰能想到之後的天翻地覆。
趙大人上來便道:“知府大人,許久未見了。”
之前還是知縣大人,現在早改稱呼了。
紀煬自己還有點不適應,甚至淩俊鵬,玉敬泉他們,還是喜歡喊知縣大人。
紀煬笑:“今年的羊養得怎麽樣了。”
“沒法種地的地方,盡量都在養。”趙大人喜滋滋道,“來的時候看到小羔羊了嗎?中午烤來吃吧?”
“這會的羔羊肉很好吃。”
如今的趙大人,不僅精通養羊,還很會烤羊。
中午一行人的炙羊肉就是他來做的。
等這頓飯吃完,趙大人已經樂得找不到北。
因為紀大人一來,就是跟他說好消息。
這好消息就是幫他擴大羊肉的銷路!
賣到汴京去!
怎麽賣?
怎麽運?
那麽遠的距離,太難了。
紀煬隻笑:“這些路程對我們來說十分艱難,對那些豪門大戶來說,左右不過費些精力的。”
汴京城內多少豪門世家,為了喜歡的一口吃食,自然可以派家中下人不遠萬裏來尋。
那些想要投機的商販,也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所以他們不主動過去售賣,讓他們自己過來運!
那你說讓他們來?
他們就來嗎?
紀煬直接道:“三月份的京都趣聞,會連載一個關於羊肉的小故事,到時候你就看看情況吧。”
別忘了,他手握汴京的話語權之一,汴京最厲害的兩個報紙之一,京都趣聞!
京都趣聞裏麵可是有專門的廣告版麵。
他就把小故事放到廣告版麵裏麵,什麽?怎麽不寫成軟廣,插播到小說頁麵?
那不是欺騙消費者嗎!
紀煬早早規定,如果是廣告的話,要提前注明是商家的消息,不能把真消息跟假消息摻和到一起。
套路中透露出那麽點真誠。
他是辦報紙,但不是無良媒體啊。
再說,廣告放到連載話本的頁麵,時間長了,那質量自然會下降,還會讓讀者每每都會擔心,自己看小說會不會落入什麽陷阱,那多沒意思。
所以,紀煬的打算是,在京都趣聞廣告頁麵上登一個有趣的美食故事,再附上羊肉的幾個食譜。
看廣告等於看故事,看故事還送食譜!
保證他家廣告是最吸引人的!
而這個故事,其實也並非現編,而是跟文饒縣,太新縣的真實故事有關。
就是太新縣如今的捕頭那軒老爹,那老爹的真實經曆。
那老爹是最早跟著紀煬他們開辟農場的人,他之前是古博城百姓,早些年帶著家人到灌江府生活。
沒想到古博城回歸,他又能回古博城看看之前的親人。
其中有文饒縣的羊肉做紐帶,用從小養羊到如今年老開辟牧場為主線,講述一個邊關人的一生。
裏麵還繪聲繪色講了歲月變遷,如實描述那羊肉有多好吃。
這點可沒騙人。
灌江府的羊肉確實味道極好。
在涼西州都是有些名氣的,如今他們這的羊肉,大部分客戶就是涼西州那邊。
有周圍地方做保證,也證明他們此地羊肉有多優質。
在文章最下麵,放著手抓羊肉飯跟羊肉串,還有孜然羊肉的做法。
裏麵有些香料比較難買。
整個古博城都在大興土木。
從古老的城牆裏散發新的生機。
城牆,水渠,河道,醫療。
慢慢來。
作為承平國最西邊的灌江府,很快會讓世人震驚。
成為西北最穩固的城池。
對了,古博城的城牆已經不用怎麽操心了。
那文饒縣養得羊他要去看看。
當初說過,要讓灌江府的羊馳名汴京。
現在也該到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第111章
說到底, 不止要去看文饒縣的豬羊,其他各縣的經濟也要抓起來。
本地馬兒就不說了, 不等軍備整齊之前, 肯定不會售賣。
如今的豬羊卻是可以賣的。
特別是文饒縣幾萬畝牧場的羊兒,奔跑在草原上,怎麽看怎麽香。
除開文饒縣的東西之外, 以及太新縣連帶附近兩個縣城種出來板栗,曬出的果幹。
再有灌江府特有的珍惜獸皮,更有幾個鹽礦做出的上好細鹽。
左右兩縣依托靠近灌江城做出來的各種手工。
更別說距離南邊靠近蜀地做出的布匹, 那布匹不算細致,卻是尋常人家常穿的。紀煬上次巡查的時候, 鼓勵當地百姓在糧食種植之外, 各家各戶都種些補貼家用。
如今一年過去, 都已經初現規模。
每個縣都有可以深挖的點。
有山的, 尋山貨, 種茶種果樹。
有水的試著養殖,有土地的, 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多多修建水渠道路。
一個地方安穩發展一年, 都會與眾不同。
如今紀煬看著下麵文書, 以及派出去的暗探明探, 對灌江府各地的發展都很清楚。
這次從古博城出來,看著城牆開始修建,他固然開心。
但也說了一件事。
那就是銀錢不足。
灌江府內的銀錢不能全部掏空給到城牆, 那任地一時有災禍呢,將士們的吃喝呢, 各地維護治安的銀錢呢, 急著修建水渠的村落呢。
衣食住行, 哪個都重要。
甚至修城牆的目的,也是為了保障百姓衣食住行。
萬不能本末倒置,激起民怨。
灌江府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當初光腳不怕穿鞋的,各處的發展還在初期,更是脆弱,隻能萬分小心。
既然不能掏空家底,當敗家子。
就隻能搞創收了。
而創收就在灌江府的土地上。
在古博城的時候,韓瀟曾私下問過,如果皇帝要把關市稅給到宗室,或者給部分,那他要怎麽辦?
能怎麽辦,關市稅款確實不少,但他不是隻著眼這點銀錢的人,更不會太依賴汴京那邊的信任跟“大度”。
紀煬早就想好除開關市稅之外的創收方法。
灌江府內十五個縣的物件,既能賣到關外,也能賣到關內。
頭一個要出場的,自然是早早養殖好的羊群。
這裏的羊肉肉質鮮美,沒有腥膻,吃起來還肥美,更因為牧場牧草充足,讓此處羊群得以大量繁殖。
已經從最初的三千畝地,增加了五千畝,如今七八萬畝,聽說文饒縣趙大人,還在聯合其他縣,準備一起做養殖業。
養羊這事,當初是太新縣先做,但之後太新縣轉行專門種牧草,養羊的事就漸漸全都轉移到文饒縣。
所以紀煬剛進去文饒縣附近,就能看到青青牧草,已經隨著三月份的春風漸漸變深。
過了冬日,正在慢慢恢複精神的羊群懶洋洋的,還有小羔羊在旁邊奔跑。
紀煬一來,原本在牧場巡視的趙大人立刻趕回來。
兩人也是有段時間沒見,上次文饒縣去古博城關市賣羊皮賣羊毛,紀煬沒去,等紀煬去古博城看怎麽修城牆的時候,趙大人已經回來。
不過再見麵,關係倒跟之前一樣好。
他們到底從最開始就認識。
誰能想到之後的天翻地覆。
趙大人上來便道:“知府大人,許久未見了。”
之前還是知縣大人,現在早改稱呼了。
紀煬自己還有點不適應,甚至淩俊鵬,玉敬泉他們,還是喜歡喊知縣大人。
紀煬笑:“今年的羊養得怎麽樣了。”
“沒法種地的地方,盡量都在養。”趙大人喜滋滋道,“來的時候看到小羔羊了嗎?中午烤來吃吧?”
“這會的羔羊肉很好吃。”
如今的趙大人,不僅精通養羊,還很會烤羊。
中午一行人的炙羊肉就是他來做的。
等這頓飯吃完,趙大人已經樂得找不到北。
因為紀大人一來,就是跟他說好消息。
這好消息就是幫他擴大羊肉的銷路!
賣到汴京去!
怎麽賣?
怎麽運?
那麽遠的距離,太難了。
紀煬隻笑:“這些路程對我們來說十分艱難,對那些豪門大戶來說,左右不過費些精力的。”
汴京城內多少豪門世家,為了喜歡的一口吃食,自然可以派家中下人不遠萬裏來尋。
那些想要投機的商販,也不會錯過這麽好的機會。
所以他們不主動過去售賣,讓他們自己過來運!
那你說讓他們來?
他們就來嗎?
紀煬直接道:“三月份的京都趣聞,會連載一個關於羊肉的小故事,到時候你就看看情況吧。”
別忘了,他手握汴京的話語權之一,汴京最厲害的兩個報紙之一,京都趣聞!
京都趣聞裏麵可是有專門的廣告版麵。
他就把小故事放到廣告版麵裏麵,什麽?怎麽不寫成軟廣,插播到小說頁麵?
那不是欺騙消費者嗎!
紀煬早早規定,如果是廣告的話,要提前注明是商家的消息,不能把真消息跟假消息摻和到一起。
套路中透露出那麽點真誠。
他是辦報紙,但不是無良媒體啊。
再說,廣告放到連載話本的頁麵,時間長了,那質量自然會下降,還會讓讀者每每都會擔心,自己看小說會不會落入什麽陷阱,那多沒意思。
所以,紀煬的打算是,在京都趣聞廣告頁麵上登一個有趣的美食故事,再附上羊肉的幾個食譜。
看廣告等於看故事,看故事還送食譜!
保證他家廣告是最吸引人的!
而這個故事,其實也並非現編,而是跟文饒縣,太新縣的真實故事有關。
就是太新縣如今的捕頭那軒老爹,那老爹的真實經曆。
那老爹是最早跟著紀煬他們開辟農場的人,他之前是古博城百姓,早些年帶著家人到灌江府生活。
沒想到古博城回歸,他又能回古博城看看之前的親人。
其中有文饒縣的羊肉做紐帶,用從小養羊到如今年老開辟牧場為主線,講述一個邊關人的一生。
裏麵還繪聲繪色講了歲月變遷,如實描述那羊肉有多好吃。
這點可沒騙人。
灌江府的羊肉確實味道極好。
在涼西州都是有些名氣的,如今他們這的羊肉,大部分客戶就是涼西州那邊。
有周圍地方做保證,也證明他們此地羊肉有多優質。
在文章最下麵,放著手抓羊肉飯跟羊肉串,還有孜然羊肉的做法。
裏麵有些香料比較難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