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還好, 小孫女為了推開爺爺如今還在醫館躺著。
那老人家隻這一個孫女, 說什麽都要討公道。
可別說公道了,他們連狀告都是沒門路的。
捕快過去,也隻是說會跟大人講。
等報到汴京府衙判官這, 他想是不是怎麽審理此案,而是要私下找琨王十二孫兒協商, 銀錢賠到位, 這事差不多了結。
這甚至是判官為數不多能做的。
前府尹在的時候, 也是這麽做的。
如果真的按照程序審理,隻會讓王孫惱羞成怒,非但不會給賠償,說不定暗地裏再去整人家。
判官看著紀煬的人已經出發去琨王府提人,焦急道:“大人,紀大人,之前也有官員想替平民出頭,您知道結果是什麽嗎?”
“是那家平民百姓被人日夜騷擾,不得不舉家搬遷,離開汴京,甚至汴京城外也是不能住的。”
看似壓著宗室子弟道歉了,錢也賠了,私下怎麽收拾,那又是另一回事。
再說,律法裏的彎彎繞繞,你這個沒科舉過的紀大人可能不知道,但人家坤王府有的是人懂。
人家天天觸犯律法,也養了一大幫最會鑽律法空子的!
這會說再多,紀煬還是氣定神閑,絲毫沒有一點懼怕,等著前麵說琨王家十二孫兒徐興已經到了公堂,受傷的老人家也已經到此,紀煬整理衣冠前去公堂之上。
他越是淡定,後麵的判官跟推事越緊張。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也太旺了。
都知道紀煬是個混不吝的,更是個膽大妄為的,可也沒想到,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拿宗室開刀?
他真的不想幹了吧。
琨王是什麽人?
他可是最護短的。
幾年前琨王孫兒強占田地的事鬧出來,林大學士親自出手,這才判他家小孫子流放仗刑。
那事折騰了至少一年。
而且動宗室的利益,他們宗室是會聯合起來找麻煩的。
當初林大學士出手才懲治了他們,讓他們安分一點,如今紀煬剛回汴京兩個月,上任當府尹頭一天。
判官跟推事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不該把這個案子拿過來?
就算試探長官,也要拿個好解決的啊。
可惜這會不管他們怎麽想,紀煬已經去了公堂之上,左右兩邊的護衛皆是他的人,後麵則是府衙本來就有捕快。
這兩撥人的臉色對比鮮明,前者對紀煬滿滿的信任,後者就差求饒了。
而堂下兩個人,一個站一個跪。
站著的是琨王十二孫兒徐興,稱得上膀寬腰圓,跪著的是受害人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家。
徐興自然是不用跪的,身為皇室子弟,別說紀煬這個從三品,便是二品大員那也是不用行禮。
那告人的庶民反而要行禮。
紀煬坐下,開口道:“給受害人抬張椅子。”
老人家被小吏魯戰扶起來,又有太師椅供他坐下。
剛開堂就有這場麵可看,衙門外來看熱鬧的百姓下意識歡呼起哄。
這下,場上的局麵就變了。
紀煬在公堂之上,受害人坐著太師椅,那宗室子弟徐興站在旁邊。
場麵一時反轉,從心理上已經感覺出不同。
徐興果然不爽,看向紀煬的時候直接道:“紀煬,你到底想幹什麽?!”
不過徐興剛說話,身後便來了個門客模樣的人,在他耳邊低聲講了些話。
過了會,徐興哼笑:“我家門客對此事最是了解,讓他來說。”
所謂養的門客,就是給這些紈絝子弟處理亂七八糟的事,處理得好了都能得點賞錢。
他們對付這種事,肯定有些門路。
紀煬看著他們眉來眼去,直接道:“肅靜。”
那徐興看向紀煬,明明都是同齡人,以前都被喊紈絝,怎麽你這紈絝就到台上了?
聽說還欺負徐銘,徐銘竟然還為他辯解,自己要好好尋尋他的晦氣,找誰不好,偏偏來找他?
紀煬見他們不再說話,那老人家還有些坐立難安,溫和道:“老人家,一會要詢問幾個問題,您傷著了,坐著回答即可,不用緊張。”
“來人,給老人家端熱茶。”
有熱氣騰騰的茶水,十分能緩解人的情緒。
眼看著事情做完,紀煬才一點點詢問,從最開始事情經過,再到結果,又傳召給祖孫倆看病的大夫,問得事無巨細。
旁邊小吏嶽文塞筆下生風,全都記錄在案。
等問到被告人徐興時,自然是門客幫他回答,他還有悠閑地在那扇扇子,紀煬隨口道:“九月份的天了,附庸風雅。”
作為審案的府尹,按理說不應該多說一句。
可他是紀煬啊,紀煬不嘲諷人才是怪事吧?
這種人設,他肯定會好好用的。
果然徐興差點上前揮拳頭,後麵門客小廝死死按住,這才算完。
門口上前,恭恭敬敬回話。
但到他嘴裏,喝酒縱馬傷人,就變成琨王殿下的十二王孫,為了辦公務所以清早起來出城。
走的時候比較著急,天也沒大亮,所以沒看清楚,屬於無意傷人。
等被官府傳召的時候,這才知道自己做了錯處,除了包那他們的醫藥費外,願意贈銀五十兩,讓祖孫兩個看病。
五十兩。
這銀子一說,那瘦骨嶙峋的老人家下意識想起身。
他們普通人家,一年到頭也掙不了這麽多錢。
紀煬看著他們,就知道這門客先是用公務當借口降低罪責,然後給錢息事寧人,反正五十兩對徐興來說,就是頓酒菜錢。
而這老人家明顯是想認下的。
反正對方包孫女的醫藥費,再加上賠償,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已經知足了。
旁邊的判官推事放下心,還行,宗室那邊沒有直接撕破臉。
估計是怕紀煬真的上綱上線。
更想讓紀煬頭一次興師動眾草草收場,那以後才好拿捏。
如果這樣看,似乎是個除了紀大人之外,皆大歡喜的場麵。
誰都滿意這樣的結果。
就連紀煬都不能多幹預。
作為長官,是不是挑撥被害人訴訟的。
見紀煬並不說話,好像要認下一樣,門客心喜,以為自己已經做成這事,想到背後人的吩咐。
門客“乘勝追擊”道:“您方才說,承平國律法刑律卷十九規定,車馬殺傷人,凡無辜於街市鎮店,馳驟車馬,因而傷人者應受責罰。”
“但這條律法還有最後一句,您可知道?”
紀煬不答,看著這位門客表演。
果然門客繼續道:“那條律法最後一句是,若因公務急速而馳驟,殺,傷人者,皆以過失論。”
“我們十二王孫,他是因公縱馬,屬於過失傷人!”
“過失,因公傷人,這本就不是重罪,配些傷藥即可。”
“再說了我們十二王孫是貴族,隻要非十惡之罪,按律例可以免罪三等,交給宗室發落。”
十惡之罪,指的是最嚴重的十種罪責,比如謀反,謀大逆,謀叛等等。
俗稱的十惡不赦,指的便是這些。
意思是,貴族子弟隻要犯的不是砍頭的罪,紀煬沒資格審理。
“您作為汴京府尹,定不了我們王孫的罪過!”
門客眉飛色舞,他中過舉人對律法十分熟悉,哪像紀煬這小子,從未讀過一年的書?
如今飛黃騰達竟然裝得高高在上。
就他肚子裏那點墨水,能比得過自己?
眼看門客在掉書袋,好像立刻便能碾壓府尹紀煬,讓徐興脫罪。
甚至還質疑紀煬審案的資格。
如果真的讓他質疑成功了,以後這些王孫貴族,還不是有樣學樣?
旁邊的徐興雖然聽不大懂什麽律法,但聽到定不了王孫貴族的罪,立刻支棱起來。
“對!沒錯!小小府尹!有什麽資格審我?!”
紀煬聽此,竟然微微點頭:“定罪怕是不成,但審案還是行的。”
眾人原本以為紀煬已經落了下風,沒想到他一句話又給扯了回來。
就聽他道:“方才你說,徐興是去辦公差,那辦的是什麽公務,可有憑證,可有書信,可有官府公文?”
“若這些都無,你們是不是在冒領公差?!”
門客頓時冷汗,但想到這是背後之人的交代,那些人的身份隨便給徐興派個公差,豈不是很簡單?
門客咬牙:“怎麽會是冒領公差,琨王的孫兒,難道還不配給朝廷做事?”
那老人家隻這一個孫女, 說什麽都要討公道。
可別說公道了,他們連狀告都是沒門路的。
捕快過去,也隻是說會跟大人講。
等報到汴京府衙判官這, 他想是不是怎麽審理此案,而是要私下找琨王十二孫兒協商, 銀錢賠到位, 這事差不多了結。
這甚至是判官為數不多能做的。
前府尹在的時候, 也是這麽做的。
如果真的按照程序審理,隻會讓王孫惱羞成怒,非但不會給賠償,說不定暗地裏再去整人家。
判官看著紀煬的人已經出發去琨王府提人,焦急道:“大人,紀大人,之前也有官員想替平民出頭,您知道結果是什麽嗎?”
“是那家平民百姓被人日夜騷擾,不得不舉家搬遷,離開汴京,甚至汴京城外也是不能住的。”
看似壓著宗室子弟道歉了,錢也賠了,私下怎麽收拾,那又是另一回事。
再說,律法裏的彎彎繞繞,你這個沒科舉過的紀大人可能不知道,但人家坤王府有的是人懂。
人家天天觸犯律法,也養了一大幫最會鑽律法空子的!
這會說再多,紀煬還是氣定神閑,絲毫沒有一點懼怕,等著前麵說琨王家十二孫兒徐興已經到了公堂,受傷的老人家也已經到此,紀煬整理衣冠前去公堂之上。
他越是淡定,後麵的判官跟推事越緊張。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也太旺了。
都知道紀煬是個混不吝的,更是個膽大妄為的,可也沒想到,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拿宗室開刀?
他真的不想幹了吧。
琨王是什麽人?
他可是最護短的。
幾年前琨王孫兒強占田地的事鬧出來,林大學士親自出手,這才判他家小孫子流放仗刑。
那事折騰了至少一年。
而且動宗室的利益,他們宗室是會聯合起來找麻煩的。
當初林大學士出手才懲治了他們,讓他們安分一點,如今紀煬剛回汴京兩個月,上任當府尹頭一天。
判官跟推事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不該把這個案子拿過來?
就算試探長官,也要拿個好解決的啊。
可惜這會不管他們怎麽想,紀煬已經去了公堂之上,左右兩邊的護衛皆是他的人,後麵則是府衙本來就有捕快。
這兩撥人的臉色對比鮮明,前者對紀煬滿滿的信任,後者就差求饒了。
而堂下兩個人,一個站一個跪。
站著的是琨王十二孫兒徐興,稱得上膀寬腰圓,跪著的是受害人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家。
徐興自然是不用跪的,身為皇室子弟,別說紀煬這個從三品,便是二品大員那也是不用行禮。
那告人的庶民反而要行禮。
紀煬坐下,開口道:“給受害人抬張椅子。”
老人家被小吏魯戰扶起來,又有太師椅供他坐下。
剛開堂就有這場麵可看,衙門外來看熱鬧的百姓下意識歡呼起哄。
這下,場上的局麵就變了。
紀煬在公堂之上,受害人坐著太師椅,那宗室子弟徐興站在旁邊。
場麵一時反轉,從心理上已經感覺出不同。
徐興果然不爽,看向紀煬的時候直接道:“紀煬,你到底想幹什麽?!”
不過徐興剛說話,身後便來了個門客模樣的人,在他耳邊低聲講了些話。
過了會,徐興哼笑:“我家門客對此事最是了解,讓他來說。”
所謂養的門客,就是給這些紈絝子弟處理亂七八糟的事,處理得好了都能得點賞錢。
他們對付這種事,肯定有些門路。
紀煬看著他們眉來眼去,直接道:“肅靜。”
那徐興看向紀煬,明明都是同齡人,以前都被喊紈絝,怎麽你這紈絝就到台上了?
聽說還欺負徐銘,徐銘竟然還為他辯解,自己要好好尋尋他的晦氣,找誰不好,偏偏來找他?
紀煬見他們不再說話,那老人家還有些坐立難安,溫和道:“老人家,一會要詢問幾個問題,您傷著了,坐著回答即可,不用緊張。”
“來人,給老人家端熱茶。”
有熱氣騰騰的茶水,十分能緩解人的情緒。
眼看著事情做完,紀煬才一點點詢問,從最開始事情經過,再到結果,又傳召給祖孫倆看病的大夫,問得事無巨細。
旁邊小吏嶽文塞筆下生風,全都記錄在案。
等問到被告人徐興時,自然是門客幫他回答,他還有悠閑地在那扇扇子,紀煬隨口道:“九月份的天了,附庸風雅。”
作為審案的府尹,按理說不應該多說一句。
可他是紀煬啊,紀煬不嘲諷人才是怪事吧?
這種人設,他肯定會好好用的。
果然徐興差點上前揮拳頭,後麵門客小廝死死按住,這才算完。
門口上前,恭恭敬敬回話。
但到他嘴裏,喝酒縱馬傷人,就變成琨王殿下的十二王孫,為了辦公務所以清早起來出城。
走的時候比較著急,天也沒大亮,所以沒看清楚,屬於無意傷人。
等被官府傳召的時候,這才知道自己做了錯處,除了包那他們的醫藥費外,願意贈銀五十兩,讓祖孫兩個看病。
五十兩。
這銀子一說,那瘦骨嶙峋的老人家下意識想起身。
他們普通人家,一年到頭也掙不了這麽多錢。
紀煬看著他們,就知道這門客先是用公務當借口降低罪責,然後給錢息事寧人,反正五十兩對徐興來說,就是頓酒菜錢。
而這老人家明顯是想認下的。
反正對方包孫女的醫藥費,再加上賠償,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已經知足了。
旁邊的判官推事放下心,還行,宗室那邊沒有直接撕破臉。
估計是怕紀煬真的上綱上線。
更想讓紀煬頭一次興師動眾草草收場,那以後才好拿捏。
如果這樣看,似乎是個除了紀大人之外,皆大歡喜的場麵。
誰都滿意這樣的結果。
就連紀煬都不能多幹預。
作為長官,是不是挑撥被害人訴訟的。
見紀煬並不說話,好像要認下一樣,門客心喜,以為自己已經做成這事,想到背後人的吩咐。
門客“乘勝追擊”道:“您方才說,承平國律法刑律卷十九規定,車馬殺傷人,凡無辜於街市鎮店,馳驟車馬,因而傷人者應受責罰。”
“但這條律法還有最後一句,您可知道?”
紀煬不答,看著這位門客表演。
果然門客繼續道:“那條律法最後一句是,若因公務急速而馳驟,殺,傷人者,皆以過失論。”
“我們十二王孫,他是因公縱馬,屬於過失傷人!”
“過失,因公傷人,這本就不是重罪,配些傷藥即可。”
“再說了我們十二王孫是貴族,隻要非十惡之罪,按律例可以免罪三等,交給宗室發落。”
十惡之罪,指的是最嚴重的十種罪責,比如謀反,謀大逆,謀叛等等。
俗稱的十惡不赦,指的便是這些。
意思是,貴族子弟隻要犯的不是砍頭的罪,紀煬沒資格審理。
“您作為汴京府尹,定不了我們王孫的罪過!”
門客眉飛色舞,他中過舉人對律法十分熟悉,哪像紀煬這小子,從未讀過一年的書?
如今飛黃騰達竟然裝得高高在上。
就他肚子裏那點墨水,能比得過自己?
眼看門客在掉書袋,好像立刻便能碾壓府尹紀煬,讓徐興脫罪。
甚至還質疑紀煬審案的資格。
如果真的讓他質疑成功了,以後這些王孫貴族,還不是有樣學樣?
旁邊的徐興雖然聽不大懂什麽律法,但聽到定不了王孫貴族的罪,立刻支棱起來。
“對!沒錯!小小府尹!有什麽資格審我?!”
紀煬聽此,竟然微微點頭:“定罪怕是不成,但審案還是行的。”
眾人原本以為紀煬已經落了下風,沒想到他一句話又給扯了回來。
就聽他道:“方才你說,徐興是去辦公差,那辦的是什麽公務,可有憑證,可有書信,可有官府公文?”
“若這些都無,你們是不是在冒領公差?!”
門客頓時冷汗,但想到這是背後之人的交代,那些人的身份隨便給徐興派個公差,豈不是很簡單?
門客咬牙:“怎麽會是冒領公差,琨王的孫兒,難道還不配給朝廷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