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黨爭。


    他同時也在做事。


    並沒有把時間浪費到朝堂漫長無休止的爭鬥當中。


    文學士終於想明白那個答案。


    為什麽紀煬的想法那樣出格,皇上還能容忍。


    因為紀煬的目的也是讓天下太平安穩。


    巧了。


    徐家人,也想讓徐家江山太平安穩。


    而紀煬又不是個冒進的人,他不會造反,更對上麵的那個位置沒想法。


    所以紀煬太好用了。


    好用到林大學士直接隱身,把明裏暗裏的林家人脈都用在紀煬身上,甚至不用討功。


    好到連林啟都甘願在紀煬手下做事。


    好在他想明白了。


    此時斷臂求生,尚且不晚。


    可自己跟國子監,總要送出去一個。


    這才能讓一部分血肉補充給徐家江山。


    文學士想到自己在嵩山書院當了兩年夫子的四兒子,他跟紀煬關係還算不錯。


    “給四哥兒寫信,讓過年回家一趟。”


    “對了,給嵩山書院院長寫封信。”


    “明年開始,天下貧寒子弟,隻要經過考核,嵩山書院免費讀書,更免食宿。”


    “周圍學田盡數減租,院內夫子每人可多十畝田地收成。”


    夫子們自然是不用種田的,多的十畝收成都是折成銀子口糧給到他們。


    嵩山書院在承平國算是私人書院。


    但卻是天下極有名的私人書院,有他們做表率,相信各地紛紛都會做出響應。


    文學士明白。


    他這是在求饒,是在服軟。


    人生在世的,誰還能不服軟呢。


    趁著紀煬成績出來之前,和和氣氣的不好嗎。


    再說了,就算投誠,也要選好時機,反正他要趕在國子監想明白之前,把這份利益送上去。


    若真傻傻等到紀煬震驚世人的成績出來再做打算。


    那就晚了。


    紀煬收到嵩山書院的消息,又收到別別扭扭文家四哥的消息,他本在嵩山書院讀書,考中進士之後,又回去當了夫子。


    現在寫信給紀煬,說是問候,但誰能看不出來,這是文家的示好。


    想到文家四哥,自然想到當年的事。


    文學士還真是老狐狸,讓文家四哥寫信,加上嵩山書院的投誠,自己的態度還真要好點?


    信件回複之後,紀煬繼續拿起書卷。


    不要打擾備考的人。


    備考真的很辛苦。


    皇上跟太子也是,就不能讓他這府尹官職先拿下,然後專心備考嗎!


    同樣看到文家表態的國子監祭酒繼續要捏碎核桃。


    文家從一開始便藏在後麵。


    現在事情出來,他又先跳反。


    豈不是顯得國子監像是硬要跟太子跟紀煬作對?


    國子監主簿同樣意識到問題,立刻道:“那我們怎麽辦?我們也要這麽做嗎?”


    祭酒皺眉:“已經晚了。”


    “現在隻剩我們這一支撐著,若直接認輸,那這台戲還怎麽唱。”


    沒有對手的戲台便會沒意思。


    沒有對手讓太子,讓紀煬揚名,皇上都不準。


    現在已經不是他們能不能投誠的事了,是要想辦法跟對方一起把大戲唱好。


    這會退出,更加沒有顏麵。


    接下來要做的,不是怎麽贏,而是想辦法讓對麵贏得體麵,他們這邊還能保全自身。


    誰能想到,這場大戲會以這種方式落幕。


    國子監祭酒深吸口氣,他到底還是老了,連投誠都比不得文家快。


    抱著這樣的想法。


    十二月十五,紀煬,韓瀟等三十多名汴京考生,在早就準備好的科考場裏,見到林大學士,依舊“中立”的文學士,“演反派”的國子監祭酒。


    皇上不會來考場,有這幾位坐鎮,已經比普通科考還要重視了。


    這三位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讓紀煬名聲大噪,讓太子所辦的頭一件差事十全十美。


    可三人角色不同,說的話自然也不同。


    紀煬忍不住想笑。


    這裏不比唱大戲熱鬧?


    不管怎麽樣,他就勉強收下這份榮譽,當個聲名大噪紀煬吧?


    至於身邊除韓瀟之外的考生,快點考吧!考完就知道我們該不該入獄了!


    為了不坐牢而學習,他們真的很努力!


    作者有話說:


    文學士:先溜為敬!


    第134章


    “紀煬的文章你們看了嗎。”


    “看了, 真是,真是這輩子也到不了他的境地。”


    “看這氣勢, 看這文筆, 更別說還務實。”


    “聽說他師從韓家,怪不得。”


    “韓瀟的文章更是一絕,他們兩個太厲害了。”


    “我更喜歡紀煬的, 文采飛揚不說,還氣勢磅礴。”


    “韓瀟的也不差!”


    紀煬作為汴京府尹,作為前紈絝, 讓整個汴京的紈絝瑟瑟發抖。


    怎麽大家看他們,都以為他們會浪子回頭?


    哪有那麽多紀煬啊, 他們是真紈絝, 不是紀煬那種假紈絝!


    說起來, 現在再紈絝, 能紈絝到哪去。


    汴京裏裏外外哪裏敢惹是生非, 今日欺負人,當天便告到衙門, 紀煬才不會管他們什麽來頭, 還有他處置不了的人?


    經過十天前, 十二月十五那場考核, 紀煬的才學聞名天下,聽說國子監祭酒當場拜服。


    剛開考的時候,對紀煬還非常不屑, 說他能寫出什麽文章。


    當時更是麵帶不屑,明顯看不起紀煬。


    考試之後, 已經邀請紀煬去國子監任職, 更是為表歉意當場辭官。


    國子監祭酒還說, 自己聽信讒言,以為紀煬真是不學無術的紈絝,沒想到這等風采,這等文章,便是科考,也定能進一甲。


    這樣的才學給國子監獻策,肯定不能服眾。


    沒想到紀煬這等人才,是他一葉障目,看不清楚罷了。


    如今不如辭官,讓朝廷另選人才,才能彌補他的過失。


    還是紀煬連連勸說,加上旁邊林大學士,文學士相勸,國子監祭酒才歎口氣,說自己有眼不識珠,以後的國子監還是韓瀟韓先生來管。


    至於國子監主簿?他也請辭了,但是沒有人挽回。


    不出意外的話,新任國子監主簿便是韓瀟了,甚至國子監司業這個實際二把手比不過他。


    二把手比不過韓瀟,一把手祭酒又有退下的意思。


    雖說沒有辭官,但把權力拱手相讓。


    韓瀟過去,肯定不會趕盡殺絕,也就是兩者共存的可能性比較大。


    可這樣一來,麵子絕對給到位了。


    朝野上下都對這件事津津樂道。


    畢竟其戲劇性都值得一提。


    好一出國子監祭酒傲慢待英才,恩科考核文章試真金。


    不寫成話本,都對不起這樣有趣的故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