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臨產的時候,紀煬基本都在家中,太後也從宮中派了禦醫穩婆過來,都是請的最好的。
上次林婉芸救了先皇,之後每隔幾日都會進宮給先皇把脈,直到現在太後也會經常宣婉芸進宮,所以這份照顧並非隻因為紀煬。
紀煬難得有些緊張,遇到晁盛輝的時候,向來沉默的晁盛輝笑話道:“之前你還笑我。”
那會映月郡主還沒生產,晁盛輝一直著急,反而大大咧咧的映月本人跟沒事人一樣,還往報紙小院跑。
晁盛輝幾次送她回家,兩人一個脾氣急一些,一個雖然寡言但心裏有盤算,倒是給圍觀的紀煬,井旭,顏海青他們添了不少樂子。
現在身份轉換,紀煬無奈:“別取笑我了,你最近的報紙怎麽樣了?”
雖說晁盛輝領著的京都趣聞在汴京府衙下單獨是個機構,但紀煬平時當讀者多一點,並未過多參與。
畢竟紀煬參與最多的一次,差點讓報紙給弄沒了。
晁盛輝道:“蘇州揚州粵地以及應天都有籌辦的意思。”
“他們算是京都趣聞的分支,還在考察。”
“應天?”
晁盛輝:“應天金家也想籌辦,但我的意思是,他們不行。”
應天金家,就是如今的外戚,本就在應天十分厲害,再讓他們掌握喉舌,肯定不行。
晁盛輝心裏向來有成算。
去各地開分支也是他的意思。
主要是其他地方早就效仿汴京的兩份報紙,在辦些小報,可沒有監管的情況下肯定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既如此,不如有個穩定報紙亂象領頭羊出現。
京都趣聞的名聲自不用說,隻要有這個名頭,去哪辦報都是老大。
紀煬點頭:“但要注意方向,更要審查內容。”
“金家就算了,可以收攬點其他世家的人。”紀煬又道,“要多往皇宮走走,這件事還是要讓皇上親自參與。”
隻有這樣,皇上才能真正理解喉舌的意思。
不過說到這,晁盛輝臉色古怪:“皇上又換了個筆名,在寫話本。”
紀煬聽到這話,也是看過去。
“什麽樣的話本?”
皇上自然從未揭過馬甲,但晁盛輝掌管報紙,怎麽會不知道這件事。
從當太子的時候便投過稿,也中了幾篇,現在當皇上了,竟然開始寫小說?
也是,現在京都趣聞那麽火熱,也因為上麵連載的話本十分精彩。
晁盛輝道:“鬼怪類型,不過質量一般。”
紀煬跟晁盛輝都笑。
想想他們十六歲的時候,其實也沒個定性,到底是小皇上。
“偶爾過幾個短的,剩下的就算了。”
晁盛輝想的一樣,不過這讓他去宮裏找皇上聊各地報紙的事時,總有點心虛。
等晁盛輝走的時候,又安慰紀煬:“等你家孩子出生,就知道有多開心了。”
“現在緊張很正常。”
“反正生產的時候更緊張。”
時間到婉芸生產的時候,紀煬果然更緊張了,陪在身邊的王伯平安,從未發現自家少爺這麽緊張嗎。
或者說,從去扶江縣以後,這種情緒很少見。
好在宮裏的禦醫穩婆,加上婉芸自己也是大夫,生產還算順利。
八月二十六淩晨,終於聽到孩子的啼哭。
“是個姑娘,恭喜姑爺,是個極漂亮的小姑娘。”素竹趕緊跑來報喜。
紀煬聽到這話,忍下激動:“賞,全府有賞。”
說著,急匆匆進了內室,若不是方才眾人都攔著,他早想進來了。
內室裏,婉芸渾身是汗,懷裏抱著乖巧的嬰兒,跟丫鬟素竹說的一樣,是個極漂亮的小姑娘。
反正在紀煬看來,要比其他家小孩好看多了。
但紀煬更多的目光還在他娘子身上,聲音更是柔和:“辛苦了,這會疼不疼。”
“疼是疼的,也高興。”林婉芸眼神帶著愛意,卻對孩子有些手足無措。
懷胎十月,終於落地。
林婉芸甚至能抽空記下自己的感受,再對比她給其他婦人看診的經曆,更發覺年歲稍微大一些,生產的時候才最合適。
那些十五六成親生孩子的,很容易落下病根。
紀煬哭笑不得,但又不好收走她的筆記,心裏放心了許多。
有這精力,看來是沒事的。
不過在紀煬吩咐下,還是小心照看娘子的身體,讓她心情好才行。
紀煬家孩子降生的好消息,很快傳遍相熟的人家。
接下來什麽滿月酒,百日宴,自然全都安排上,他家少有什麽宴席,但凡收到請帖的人戶,早早開始準備,生怕失禮。
伯爵府所有下人全都有賞錢。
下麵鋪子田產的夥計佃戶們也不例外。
韓瀟帶著夫人也過來湊熱鬧,現在韓瀟這一支基本都搬到汴京,還有四五個想要趕上明年恩科的韓家子弟,基本都過來了。
新皇登基肯定要加開恩科,今年太過匆忙,三四月份的時候還在忙先皇葬禮,所以便定到明年四月。
有韓家人在,也是紀煬的根基之一。
不過這次過來,紀煬還想請韓瀟給他家女兒取個名字。
必然要好聽好記,寓意還要好。
這雖難不倒韓瀟,但韓瀟還是忍不住搖頭笑,誰都看得出來紀煬對孩子的喜歡。
去看寶寶的時候,孩子正被小白鶴抱著,小白鶴也算寶寶的姑姑了,現在特別有長輩癮。
紀煬女兒的名字被國子監主簿,汴京府尹紀煬跟本人,再加上過來的林啟,林家的林大學士等等一起集思廣益,終於定下。
若不是不合適,皇上都想過來湊湊熱鬧。
討論到最後,定下紀晴林這個名字。
既是出自,落花天氣半晴陰,好去尋芳傍碧林,這句詩。
又有兩人的名字。
韓瀟看到這名字就笑,生怕別人不知道紀煬想讓女兒悠閑自在的想法。
落花的時候天氣陰晴剛剛好,正好出去踏青。
接下來一段時間,眾人隻見他們家大人儼然成了育兒達人。
什麽男子不能哄孩子,什麽抱孫不抱兒,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府衙的時候,有些家裏有孩子的官員想主動去攀談,原本是想套近乎的,可聊著聊著發現,他們對育兒一無所知!
什麽孩子要吃幾次奶,什麽時候會翻身,什麽時候會笑,什麽時候認識人,完全不知道!
等跟紀大人聊過之後,他們深深陷入懷疑。
自家有四五個孩子,卻對這些一點都不了解。
對老大還好點,最小的孩子一個月也見幾次,實在太不了解了。
一想到大人不讚同的眼神,他們恨不得現在就回家問問情況。
沒想到紀大人無意間促進很多家裏的和睦?
百日宴的時候,皇上終於忍不住出現,他也是頭一次見這麽小的寶寶,又見小孩子實在可愛,便伸手抱了抱了。
寶寶認生,瞬間哭起來。
縱然皇上也沒辦法的。
好在小白鶴一直在旁邊,順手接了過來,笑道:“小孩子不認人,抱歉。”
小白鶴今年十四,已經有些少女模樣。
皇上下意識看看她,想到父皇曾想過讓他納江雲中的妹妹江白鶴為妃,這會見了稍稍有些不自在。
小白鶴抬眼看了看,笑道:“皇上,我抱著寶寶回屋換身衣服。”
說著,旁邊奶媽跟著一起回,林婉芸瞧著安心,她家小白鶴要比一般人敏銳多了。
不過接下來小白鶴也沒出現在席麵上,她聰明得很,見她哥來找,旁敲側擊問了情況,好笑道:“原來是這麽回事。”
“哥,以後不要在其他人麵前提我,我還想好好上學呢。”
“在國子監當第一挺好玩的。”
她才十四!
她還能當很久的第一!
這個小插曲並未影響大局,皇上雖然稍稍上心,但到底事情多,他也不是個專愛這種事的,故而同樣拋之腦後。
對皇上來說,推廣好不容易培育出的種子,才至關重要。
一兩年的研究到底是有成果的。
不說其他地方,汴京周邊很多地方,已經預定了或增產,或能防一定病害的良種。
這些人戶最是機敏,本就是靠田地吃飯,知道有增產的種子,怎麽能不上心。
在紀煬這個戶部倉司長官操辦下,倉司成立了專門的良種司,製定合理的種子價格,讓種子盡量維持在比較低的價格,既然是惠民也是監控市麵種子價格,不讓無良的人借機鑽空子。
如果發現有以次充好的,鼓勵百姓揭發舉報,舉報成功者,可分被舉報人的家產五分之一。
上次林婉芸救了先皇,之後每隔幾日都會進宮給先皇把脈,直到現在太後也會經常宣婉芸進宮,所以這份照顧並非隻因為紀煬。
紀煬難得有些緊張,遇到晁盛輝的時候,向來沉默的晁盛輝笑話道:“之前你還笑我。”
那會映月郡主還沒生產,晁盛輝一直著急,反而大大咧咧的映月本人跟沒事人一樣,還往報紙小院跑。
晁盛輝幾次送她回家,兩人一個脾氣急一些,一個雖然寡言但心裏有盤算,倒是給圍觀的紀煬,井旭,顏海青他們添了不少樂子。
現在身份轉換,紀煬無奈:“別取笑我了,你最近的報紙怎麽樣了?”
雖說晁盛輝領著的京都趣聞在汴京府衙下單獨是個機構,但紀煬平時當讀者多一點,並未過多參與。
畢竟紀煬參與最多的一次,差點讓報紙給弄沒了。
晁盛輝道:“蘇州揚州粵地以及應天都有籌辦的意思。”
“他們算是京都趣聞的分支,還在考察。”
“應天?”
晁盛輝:“應天金家也想籌辦,但我的意思是,他們不行。”
應天金家,就是如今的外戚,本就在應天十分厲害,再讓他們掌握喉舌,肯定不行。
晁盛輝心裏向來有成算。
去各地開分支也是他的意思。
主要是其他地方早就效仿汴京的兩份報紙,在辦些小報,可沒有監管的情況下肯定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既如此,不如有個穩定報紙亂象領頭羊出現。
京都趣聞的名聲自不用說,隻要有這個名頭,去哪辦報都是老大。
紀煬點頭:“但要注意方向,更要審查內容。”
“金家就算了,可以收攬點其他世家的人。”紀煬又道,“要多往皇宮走走,這件事還是要讓皇上親自參與。”
隻有這樣,皇上才能真正理解喉舌的意思。
不過說到這,晁盛輝臉色古怪:“皇上又換了個筆名,在寫話本。”
紀煬聽到這話,也是看過去。
“什麽樣的話本?”
皇上自然從未揭過馬甲,但晁盛輝掌管報紙,怎麽會不知道這件事。
從當太子的時候便投過稿,也中了幾篇,現在當皇上了,竟然開始寫小說?
也是,現在京都趣聞那麽火熱,也因為上麵連載的話本十分精彩。
晁盛輝道:“鬼怪類型,不過質量一般。”
紀煬跟晁盛輝都笑。
想想他們十六歲的時候,其實也沒個定性,到底是小皇上。
“偶爾過幾個短的,剩下的就算了。”
晁盛輝想的一樣,不過這讓他去宮裏找皇上聊各地報紙的事時,總有點心虛。
等晁盛輝走的時候,又安慰紀煬:“等你家孩子出生,就知道有多開心了。”
“現在緊張很正常。”
“反正生產的時候更緊張。”
時間到婉芸生產的時候,紀煬果然更緊張了,陪在身邊的王伯平安,從未發現自家少爺這麽緊張嗎。
或者說,從去扶江縣以後,這種情緒很少見。
好在宮裏的禦醫穩婆,加上婉芸自己也是大夫,生產還算順利。
八月二十六淩晨,終於聽到孩子的啼哭。
“是個姑娘,恭喜姑爺,是個極漂亮的小姑娘。”素竹趕緊跑來報喜。
紀煬聽到這話,忍下激動:“賞,全府有賞。”
說著,急匆匆進了內室,若不是方才眾人都攔著,他早想進來了。
內室裏,婉芸渾身是汗,懷裏抱著乖巧的嬰兒,跟丫鬟素竹說的一樣,是個極漂亮的小姑娘。
反正在紀煬看來,要比其他家小孩好看多了。
但紀煬更多的目光還在他娘子身上,聲音更是柔和:“辛苦了,這會疼不疼。”
“疼是疼的,也高興。”林婉芸眼神帶著愛意,卻對孩子有些手足無措。
懷胎十月,終於落地。
林婉芸甚至能抽空記下自己的感受,再對比她給其他婦人看診的經曆,更發覺年歲稍微大一些,生產的時候才最合適。
那些十五六成親生孩子的,很容易落下病根。
紀煬哭笑不得,但又不好收走她的筆記,心裏放心了許多。
有這精力,看來是沒事的。
不過在紀煬吩咐下,還是小心照看娘子的身體,讓她心情好才行。
紀煬家孩子降生的好消息,很快傳遍相熟的人家。
接下來什麽滿月酒,百日宴,自然全都安排上,他家少有什麽宴席,但凡收到請帖的人戶,早早開始準備,生怕失禮。
伯爵府所有下人全都有賞錢。
下麵鋪子田產的夥計佃戶們也不例外。
韓瀟帶著夫人也過來湊熱鬧,現在韓瀟這一支基本都搬到汴京,還有四五個想要趕上明年恩科的韓家子弟,基本都過來了。
新皇登基肯定要加開恩科,今年太過匆忙,三四月份的時候還在忙先皇葬禮,所以便定到明年四月。
有韓家人在,也是紀煬的根基之一。
不過這次過來,紀煬還想請韓瀟給他家女兒取個名字。
必然要好聽好記,寓意還要好。
這雖難不倒韓瀟,但韓瀟還是忍不住搖頭笑,誰都看得出來紀煬對孩子的喜歡。
去看寶寶的時候,孩子正被小白鶴抱著,小白鶴也算寶寶的姑姑了,現在特別有長輩癮。
紀煬女兒的名字被國子監主簿,汴京府尹紀煬跟本人,再加上過來的林啟,林家的林大學士等等一起集思廣益,終於定下。
若不是不合適,皇上都想過來湊湊熱鬧。
討論到最後,定下紀晴林這個名字。
既是出自,落花天氣半晴陰,好去尋芳傍碧林,這句詩。
又有兩人的名字。
韓瀟看到這名字就笑,生怕別人不知道紀煬想讓女兒悠閑自在的想法。
落花的時候天氣陰晴剛剛好,正好出去踏青。
接下來一段時間,眾人隻見他們家大人儼然成了育兒達人。
什麽男子不能哄孩子,什麽抱孫不抱兒,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府衙的時候,有些家裏有孩子的官員想主動去攀談,原本是想套近乎的,可聊著聊著發現,他們對育兒一無所知!
什麽孩子要吃幾次奶,什麽時候會翻身,什麽時候會笑,什麽時候認識人,完全不知道!
等跟紀大人聊過之後,他們深深陷入懷疑。
自家有四五個孩子,卻對這些一點都不了解。
對老大還好點,最小的孩子一個月也見幾次,實在太不了解了。
一想到大人不讚同的眼神,他們恨不得現在就回家問問情況。
沒想到紀大人無意間促進很多家裏的和睦?
百日宴的時候,皇上終於忍不住出現,他也是頭一次見這麽小的寶寶,又見小孩子實在可愛,便伸手抱了抱了。
寶寶認生,瞬間哭起來。
縱然皇上也沒辦法的。
好在小白鶴一直在旁邊,順手接了過來,笑道:“小孩子不認人,抱歉。”
小白鶴今年十四,已經有些少女模樣。
皇上下意識看看她,想到父皇曾想過讓他納江雲中的妹妹江白鶴為妃,這會見了稍稍有些不自在。
小白鶴抬眼看了看,笑道:“皇上,我抱著寶寶回屋換身衣服。”
說著,旁邊奶媽跟著一起回,林婉芸瞧著安心,她家小白鶴要比一般人敏銳多了。
不過接下來小白鶴也沒出現在席麵上,她聰明得很,見她哥來找,旁敲側擊問了情況,好笑道:“原來是這麽回事。”
“哥,以後不要在其他人麵前提我,我還想好好上學呢。”
“在國子監當第一挺好玩的。”
她才十四!
她還能當很久的第一!
這個小插曲並未影響大局,皇上雖然稍稍上心,但到底事情多,他也不是個專愛這種事的,故而同樣拋之腦後。
對皇上來說,推廣好不容易培育出的種子,才至關重要。
一兩年的研究到底是有成果的。
不說其他地方,汴京周邊很多地方,已經預定了或增產,或能防一定病害的良種。
這些人戶最是機敏,本就是靠田地吃飯,知道有增產的種子,怎麽能不上心。
在紀煬這個戶部倉司長官操辦下,倉司成立了專門的良種司,製定合理的種子價格,讓種子盡量維持在比較低的價格,既然是惠民也是監控市麵種子價格,不讓無良的人借機鑽空子。
如果發現有以次充好的,鼓勵百姓揭發舉報,舉報成功者,可分被舉報人的家產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