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覺得皇上的眼睛亮得厲害,方才的煩惱似乎一下子都沒有了。
紀煬總感覺,他不僅在育糧食種苗,還在跟金家育皇上這個苗苗。
莫名一種養成感。
紀煬又道:“各處指揮使都是先皇定下,對先皇一直尊敬,在您手中,又大力更迭軍備。他們這次來隻會更尊敬您。”
說到軍備,紀煬隱晦道:“您掌有天下,該是您有底氣的。”
這有點太隱晦了,徐九祥卻反應過來。
軍備,掌有天下。
各處想要更迭物資,他作為皇帝,肯定有底氣,他手中的牌麵可不小。
其實紀煬很早就發現。
皇上別的不說,似乎對朝堂有著奇怪的敏銳。
可能暫時想不明白,卻能靠著敏銳主動靠近報紙,主動接近育良種。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皇上是在京都趣聞創辦初期,便去投稿的。
搞良種的時候,也是他積極響應。
這就夠了。
作為一個皇上,作為身邊有不少能臣的皇上,夠用。
徐九祥被紀煬點醒,心裏漸漸明朗,看向紀煬的時候,更像看夫子了。
“紀大人,那明年升個官?”
從三變正三,到翰林院好了。
承平國翰林院約等於皇上智囊團。
林大學士,文學士,金學士,下麵一群翰林大夫,等著有一天升為學士,或去外放,再下麵就是實習進士,就不說了。
紀煬要去的話,肯定直接當紀學士。
二十七歲的學士?
是不是有點太出風頭?
可皇上心裏已經拿定主意,去什麽汴京府衙,不如到翰林院。
從皇陵離開,紀煬麵帶嚴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怎麽了。
被皇上斥責了?
也不像啊。
得罪皇上了?
更不會啊。
現在的皇上比先皇脾氣還好。
眾人回京,這才知道怎麽回事。
承平國汴京吏部,趕在年前辦得最後一件差事便是辦理紀煬的升職手續,然後再找個合適的人當汴京府尹。
太難了,怎麽淨出難題。
不過這二十七歲的學士,也是承平國獨一份了吧?
眾人在驚訝的時候,紀煬明年的事情已定了下來。
帶閨女。
查驗育良種情況。
帶皇上熟悉軍務,研究火炮。
歸統起來,其實隻是一件事。
帶苗苗們長大!
好好一個年輕人,怎麽突然有了老父親的模樣?
第138章
泰安二年, 大年初二。
伯爵府門庭若市,借著送年禮來攀關係的人絡繹不絕。
大過年的, 誰也不好把禮往外推。
林婉芸隻得讓人記清楚, 現在是王伯的兒子在府裏當管事,也是個極能幹的。
林婉芸對王管事道:“王伯身體可好,等初六左右我過去給他把把脈。”
王管事連忙謝過, 又道:“父親身體還行,隻是鬧脾氣不肯用拐杖,還是大公子送了一根過去, 父親才肯用。”
到底年紀大了,有拐杖會好些。
年後王伯雖然還會過來, 到主要是兒子在管。
王管事心裏感慨。
當年誰都遠離伯爵府大公子, 隻有他爹還是忠仆, 守著下麵鋪子。
這麽多年過去, 他也沾著父親忠心的光, 當這外院的管事。
滿伯爵府,下人們裏, 除了他爹跟大公子身邊的平安, 也就他了。
內院當然還是林夫人的丫鬟素竹在管。
這會聽到夫人要去給他爹把平安脈, 王管事更是感激, 做事自然也更積極。
再說,現在的伯爵府算是汴京最熱鬧的門戶,連金家甚至都比不上。
他們大公子, 二十七歲的學士,這誰能比得過?
雖說到年後才任職, 可誰不先喊一句紀學士?
紀煬攔都攔不住, 總感覺這名字把他喊老了怎麽辦。
府裏是熱鬧得很, 一直忙到初六,紀煬跟林婉芸才脫身,來拜會林婉芸的人也很多。
多是求醫問藥,特別為京中一些婦人症,自古就有諱疾忌醫的緣故,她們有些病痛也是忍著。
借此機會倒是可以上門看診。
林婉芸之前在京中閨秀中本就有名望,如今身上既有誥命,還有官職,又有一手好醫術。
便是不衝著紀煬,很多人戶也會主動登門。
再說林婉芸的醫術,確實很厲害的。
到初六早上,一家人換上新衣,小雲中也從宮中回來休假,小白鶴則是林婉芸挑了最好的料子,最軟的皮毛製了新衣。
有了寶寶之後,紀煬跟林婉芸生怕冷落他們倆。
畢竟雖說是認的兄妹當弟弟妹妹,但紀煬他們倆對兄妹倆更像是亦父亦母的角色。
最後再抱上四個多月的女兒小晴林。
一家五口坐上馬車,直接去了最熱鬧的西市。
東京城人口多,溫度都會比外麵暖和點,到西市便都下了馬車。
雖說才初六,許多商戶已經掛上為元宵節準備的燈籠,看著格外有過節的氣氛。
早上紀煬他們都沒在家裏吃飯,而是難得出來吃完汴京城的肉湯包子。
隻見門前掛著天下第一湯的招牌,裏麵更是人滿為患。
不過裏麵的夥計沒有半絲不耐煩,看著就很有好感。
他們這裏麵,其實隻有小白鶴經常跟國子監的同學們到外麵吃飯,剩下小雲中在宮裏,紀煬林婉芸在加班。
但這會進來,依舊有新奇之感。
旁邊平安遞了些銀子,在樓上算有個隔間,他跟素竹還有家丁也在旁邊有張桌子。
畢竟是過年,紀煬他們又不是苛刻的人,自然會照顧到所有人。
像他們這一大家子出來吃早飯的,在汴京並不少見,特別是趕早做生意的,都是找店麵對付一口。
如今生意好做,汴京城內又講規矩,大家都忙著賺錢呢。
過年?
過年也要賺錢!
就連寶寶也吃了點少放鹽的肉湯。
小晴林一個勁地笑,看著好玩得很。
他們這位置靠近窗戶,又見外麵又買果幹的,便喊著拿上來些。
不過剛來,賣果幹的挑夫便道:“少爺夫人真是好眼力,我們這可是灌江府的果幹,味道最是清甜,您可買著了!”
小雲中挑眉:“灌江府的果幹?若說謊的話,可是要被抓到衙門的。”
挑夫見這個少年小公子身姿提拔,頗有些少年俠客之感,趕緊求饒:“小公子,怎麽好騙你們。汴京城誰知道,以次充好是要打板子的,我們怎麽敢胡說。”
小白鶴則道:“買些嚐嚐,好壞我們一吃便知。”
那挑夫笑:“嚐過再買也可。”
說著,極大方擺出不少品種。
這走街串巷的貨郎最是眼尖,怎麽看不出這一家非富則貴。
剛開口的小姑娘衣服上的珍珠,夠買多少果幹了。
見他們嚐著,挑夫道:“往年我們確實拿不到這樣好的貨,聽說是灌江府,涼西州那邊修了條官道,官道直通潞州城。”
“那潞州城都知道的,運河也算四通八達,所以今年那邊的果幹跟灌江羊都大批送過來。”
紀煬總感覺,他不僅在育糧食種苗,還在跟金家育皇上這個苗苗。
莫名一種養成感。
紀煬又道:“各處指揮使都是先皇定下,對先皇一直尊敬,在您手中,又大力更迭軍備。他們這次來隻會更尊敬您。”
說到軍備,紀煬隱晦道:“您掌有天下,該是您有底氣的。”
這有點太隱晦了,徐九祥卻反應過來。
軍備,掌有天下。
各處想要更迭物資,他作為皇帝,肯定有底氣,他手中的牌麵可不小。
其實紀煬很早就發現。
皇上別的不說,似乎對朝堂有著奇怪的敏銳。
可能暫時想不明白,卻能靠著敏銳主動靠近報紙,主動接近育良種。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皇上是在京都趣聞創辦初期,便去投稿的。
搞良種的時候,也是他積極響應。
這就夠了。
作為一個皇上,作為身邊有不少能臣的皇上,夠用。
徐九祥被紀煬點醒,心裏漸漸明朗,看向紀煬的時候,更像看夫子了。
“紀大人,那明年升個官?”
從三變正三,到翰林院好了。
承平國翰林院約等於皇上智囊團。
林大學士,文學士,金學士,下麵一群翰林大夫,等著有一天升為學士,或去外放,再下麵就是實習進士,就不說了。
紀煬要去的話,肯定直接當紀學士。
二十七歲的學士?
是不是有點太出風頭?
可皇上心裏已經拿定主意,去什麽汴京府衙,不如到翰林院。
從皇陵離開,紀煬麵帶嚴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怎麽了。
被皇上斥責了?
也不像啊。
得罪皇上了?
更不會啊。
現在的皇上比先皇脾氣還好。
眾人回京,這才知道怎麽回事。
承平國汴京吏部,趕在年前辦得最後一件差事便是辦理紀煬的升職手續,然後再找個合適的人當汴京府尹。
太難了,怎麽淨出難題。
不過這二十七歲的學士,也是承平國獨一份了吧?
眾人在驚訝的時候,紀煬明年的事情已定了下來。
帶閨女。
查驗育良種情況。
帶皇上熟悉軍務,研究火炮。
歸統起來,其實隻是一件事。
帶苗苗們長大!
好好一個年輕人,怎麽突然有了老父親的模樣?
第138章
泰安二年, 大年初二。
伯爵府門庭若市,借著送年禮來攀關係的人絡繹不絕。
大過年的, 誰也不好把禮往外推。
林婉芸隻得讓人記清楚, 現在是王伯的兒子在府裏當管事,也是個極能幹的。
林婉芸對王管事道:“王伯身體可好,等初六左右我過去給他把把脈。”
王管事連忙謝過, 又道:“父親身體還行,隻是鬧脾氣不肯用拐杖,還是大公子送了一根過去, 父親才肯用。”
到底年紀大了,有拐杖會好些。
年後王伯雖然還會過來, 到主要是兒子在管。
王管事心裏感慨。
當年誰都遠離伯爵府大公子, 隻有他爹還是忠仆, 守著下麵鋪子。
這麽多年過去, 他也沾著父親忠心的光, 當這外院的管事。
滿伯爵府,下人們裏, 除了他爹跟大公子身邊的平安, 也就他了。
內院當然還是林夫人的丫鬟素竹在管。
這會聽到夫人要去給他爹把平安脈, 王管事更是感激, 做事自然也更積極。
再說,現在的伯爵府算是汴京最熱鬧的門戶,連金家甚至都比不上。
他們大公子, 二十七歲的學士,這誰能比得過?
雖說到年後才任職, 可誰不先喊一句紀學士?
紀煬攔都攔不住, 總感覺這名字把他喊老了怎麽辦。
府裏是熱鬧得很, 一直忙到初六,紀煬跟林婉芸才脫身,來拜會林婉芸的人也很多。
多是求醫問藥,特別為京中一些婦人症,自古就有諱疾忌醫的緣故,她們有些病痛也是忍著。
借此機會倒是可以上門看診。
林婉芸之前在京中閨秀中本就有名望,如今身上既有誥命,還有官職,又有一手好醫術。
便是不衝著紀煬,很多人戶也會主動登門。
再說林婉芸的醫術,確實很厲害的。
到初六早上,一家人換上新衣,小雲中也從宮中回來休假,小白鶴則是林婉芸挑了最好的料子,最軟的皮毛製了新衣。
有了寶寶之後,紀煬跟林婉芸生怕冷落他們倆。
畢竟雖說是認的兄妹當弟弟妹妹,但紀煬他們倆對兄妹倆更像是亦父亦母的角色。
最後再抱上四個多月的女兒小晴林。
一家五口坐上馬車,直接去了最熱鬧的西市。
東京城人口多,溫度都會比外麵暖和點,到西市便都下了馬車。
雖說才初六,許多商戶已經掛上為元宵節準備的燈籠,看著格外有過節的氣氛。
早上紀煬他們都沒在家裏吃飯,而是難得出來吃完汴京城的肉湯包子。
隻見門前掛著天下第一湯的招牌,裏麵更是人滿為患。
不過裏麵的夥計沒有半絲不耐煩,看著就很有好感。
他們這裏麵,其實隻有小白鶴經常跟國子監的同學們到外麵吃飯,剩下小雲中在宮裏,紀煬林婉芸在加班。
但這會進來,依舊有新奇之感。
旁邊平安遞了些銀子,在樓上算有個隔間,他跟素竹還有家丁也在旁邊有張桌子。
畢竟是過年,紀煬他們又不是苛刻的人,自然會照顧到所有人。
像他們這一大家子出來吃早飯的,在汴京並不少見,特別是趕早做生意的,都是找店麵對付一口。
如今生意好做,汴京城內又講規矩,大家都忙著賺錢呢。
過年?
過年也要賺錢!
就連寶寶也吃了點少放鹽的肉湯。
小晴林一個勁地笑,看著好玩得很。
他們這位置靠近窗戶,又見外麵又買果幹的,便喊著拿上來些。
不過剛來,賣果幹的挑夫便道:“少爺夫人真是好眼力,我們這可是灌江府的果幹,味道最是清甜,您可買著了!”
小雲中挑眉:“灌江府的果幹?若說謊的話,可是要被抓到衙門的。”
挑夫見這個少年小公子身姿提拔,頗有些少年俠客之感,趕緊求饒:“小公子,怎麽好騙你們。汴京城誰知道,以次充好是要打板子的,我們怎麽敢胡說。”
小白鶴則道:“買些嚐嚐,好壞我們一吃便知。”
那挑夫笑:“嚐過再買也可。”
說著,極大方擺出不少品種。
這走街串巷的貨郎最是眼尖,怎麽看不出這一家非富則貴。
剛開口的小姑娘衣服上的珍珠,夠買多少果幹了。
見他們嚐著,挑夫道:“往年我們確實拿不到這樣好的貨,聽說是灌江府,涼西州那邊修了條官道,官道直通潞州城。”
“那潞州城都知道的,運河也算四通八達,所以今年那邊的果幹跟灌江羊都大批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