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戶已經在打聽,怎麽才能買到這些良種。


    剛有點成果的麥種都如此。


    有大進展的稻種肯定會給他們更多驚喜。


    現在操心良種沒什麽必要,隻剩下時間來證明良種可行性。


    說白了,等著就行。


    帶閨女不用說,日常任務,他表現出要夫妻兩個帶閨女的時候,林婉芸都有些吃驚。


    不過誰不喜歡自己閨女呢。


    林婉芸也是從小父母都不在身邊,自是願意給孩子一個很好的童年。


    也就是頭一天去翰林院上班,否則紀煬也會帶著閨女去辦公的。


    翰林院這地方。


    跟其他官署到底不同。


    各朝各代的翰林院其實職能都不大一樣。


    像在承平國,更像是秘書機構,就連官署也離皇上的勤政殿最近。


    從見習進士,到翰林大夫,到翰林學士,再到大學士。


    其中還有很多細分。


    學士跟大學士,基本屬於皇帝智囊團了。


    學士應設有十人,大學士有三人。


    不用全都填滿,完全看皇上心情。


    再往下沒有限額,但怎麽也不會超過一百五。


    先皇在的時候,一共是一位大學士,五位學士。


    徐九祥的情況也差不多,如今還是林大學士坐鎮,下麵文學士,金學士,劉學士,王學士,紀學士。


    原本兩位學士年老請求退休而居,就是致仕了。


    補上金學士跟紀煬。


    如果按年齡看下來,從林大學士開始,六十六歲,四十九,四十七,五十六,六十,二十七。


    怎麽說呢。


    這些人當中,原來最年輕的是金學士,他的年紀是四十七,足足比紀煬大了二十歲。


    說能當他爹的年紀,一點也不為過。


    其他人努力湊湊,有些人當祖父的年紀都行。


    便是一些翰林大夫,都比紀煬年紀要大。


    開始下完朝他跟著去翰林院時,眾人隻有歡迎的份。


    你要是能做到跟紀煬一樣。


    那翰林院肯定也有你一席之地。


    十一個單獨的院子裏,肯定有你的。


    什麽?


    二十七,剛剛科考完。


    那還是說什麽!


    好好當見習進士吧,說不定能去紀煬那給他打雜呢。


    不過今年的見習進士剩得不多了,紀煬隻把自己帶來的小吏安排好。


    從灌江府帶來的嶽文塞,魯戰自然還在跟著。


    他們兩個也想不到,他們能一路從灌江府當小吏,一直當到翰林院。


    如果說外麵見到進士,肯定要喊一句進士老爺。


    但在翰林院?


    看見那個屁顛屁顛澆花的嗎?


    人家二甲進士,在這根本不算稀奇!


    他們這邊剛收拾好,其他人自然前來拜會。


    除了林大學士之外,另外四個學士都來了。


    文學士心裏感慨,金學士自然也是。


    另外兩個更不用說。


    如此年輕的學士,實在太罕見了。


    紀煬笑著拱手:“該是我去拜會的。”


    “客氣什麽以後都在翰林院任職,彼此肯定要照顧。”王學士笑著道。


    王學士跟劉學士兩人比較特殊,他們兩個在翰林院也是智囊團,但屬於書畫類型。


    雖然沒有實權,地位卻尊崇,是兩位書畫大家。


    先皇在的時候,閑下來便喊他們兩個一起鑽研畫畫,很得聖心。


    徐九祥的書畫啟蒙老師也是他們兩個,現在打趣的時候還喊句夫子,兩人自然更受尊敬。


    他們兩個也知道朝中局勢變化莫測。


    但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書畫不好?還是美酒不好?


    甚多閑事!


    對於紀煬這個年輕人,他們其實很是喜歡,兩人最愛的灌江羊,就是出自紀煬的手,能不喜歡嗎。


    文學士跟金學士也笑,不過他倆顯然要疏離些。


    還是那句話,朝中官員關係可以好,但不能太好。


    這兩位有實權的,實在不能跟紀煬同樣有實權的關係太近。


    五人說笑,一起去拜會林大學士,平時沒這個流程,今日紀煬剛來,還是去看看。


    林大學士年紀上來,畏冷得厲害,懷裏還抱著手爐,見紀煬過來,下意識笑笑:“知你要來,沒想到這樣快。”


    其他人發覺這句話的深意。


    既有說紀煬來見他的事,也有說到翰林院任職的事。


    這位林大學士如今年老,身體隨著先皇去世,也多疲倦,但他如今的位置沒人能撼動。


    在場的人更是知道,若有天林大學士不在,朝中必然多起紛爭。


    大學士這個位置,想要的人可不少。


    至少文學士,金學士,甚至紀煬,都有競爭的可能。


    可以說,林大學士在一天,翰林院便安穩一天。


    縱然是文學士,也希望林大學士保重好身體,畢竟現在對他來說,局勢可不利。


    林大學士稍稍見見,便讓他們辦公去了。


    如今不是重要的事,林大學士多會休息,林婉芸把脈也說要多保養身體,不能勞累。


    見過一圈人之後,紀煬算是在自己院中坐定,皇上還特意把這個院子匾額換成五鬥院。


    這算不算第五個五鬥院了?


    扶江縣的,太新縣的,灌江府的,汴京府衙的。


    如今到了翰林院。


    這裏每個院都是單獨的辦公場所,有時候會到中間正堂討論,沒事要緊事時,都在自己院子裏公務。


    像劉學士,王學士,則是在那邊畫畫。


    跟著他們的翰林大夫或者見習進士,也多是習字畫畫,既清閑又體麵,還不用辦公。


    對他們無欲無求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好。


    文學士,金學士帶著的人,肯定都是有抱負的。


    黨派也涇渭分明。


    到紀煬這。


    人家都是二三十人帶著。


    他這隻有自己,小廝平安,兩個小吏,再有撥過來幾個雜役。


    翰林大夫跟見習進士是一個也沒有。


    昌盛四十二年的進士基本已經有了去處。


    今年泰安二年,還是等等新一批的進士們考中吧。


    到時候肯定會讓紀煬先選。


    科考這事文學士跟金學士負責,紀煬隻等挑人便好。


    看著空蕩蕩的院子,紀煬幹脆道:“去工部看看?”


    他年前還在給皇上畫餅,說火炮多好多好,肯定要去再了解下進度。


    六部基本都在一起,但工部的院子最偏,也最大,甚至在城郊後山還有一塊地方。


    紀煬到的時候,正好碰到當初在古博城修城牆的工部侍郎談遠新,水泥的成功就有他的功勞。


    但水泥的建造成本又不低,他們現在還在研究怎麽降低成本,讓更多地方都用上。


    不過汴京城幾條主幹道的修繕,已經有水泥的功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