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


    什麽是慌。


    他徐九祥根本不知道!


    不怪他興奮,有這四件套在手,相信沒幾個指揮使真的敢造反。


    自己研究這些東西?


    可惜了,別說製作方法保密,就連所需的重要材料,在紀煬的調配之前,年初已經成了禁物。


    沒有官府開的單子,誰也不能私自購買。


    這批單子還加了不少材料混淆視聽,讓人根本摸不準紀煬想要禁止的到底是什麽。


    有這樣心思縝密的臣子在,徐九祥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所以在三月十二,那三個邊關指揮使之一的房樺府指揮使見到皇上,隻見他雖是少年皇帝,卻無一點畏懼,甚至有些心思開闊之意,似乎一切都在掌控當中。


    這種少年銳氣,加上自信滿滿的笑,讓靠海邊的房樺府指揮使有些皺眉。


    難道情報有誤,當今新皇,竟然不是個軟弱的。


    瞧他的模樣,分明比他父皇那會還要自信滿滿?


    為什麽?


    隨著三月十三盛產好藥的益寧府指揮使,戈壁附近的屯青崖指揮使到汴京。


    都發出同樣的疑問。


    為什麽汴京百姓精神麵貌如此之好。


    為什麽來趕考的書生們麵帶驕傲。


    為什麽少年皇帝,青年權臣,骨子裏都透著自信。


    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承平國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了?


    還是說他們邊關地方,沒有切實感受到如今的太平盛世?


    不過隨著而來的,還有些憤怒。


    都是承平國的。


    憑什麽隻有中原這一圈如此之好?


    他們邊關就不行?


    一定是皇帝偏心!


    就跟灌江府一樣,憑什麽那邊開了關市,還發了軍備,他們隻能跟著喝點湯?


    不過這點怨氣不是衝著灌江府的,他們吃到古博城那邊的關稅,其實還好。


    倒是對朝廷的安排非常不滿。


    先皇在的時候,還能安排人平定灌江府,現在小皇帝,他有這個本事嗎?


    這些想法,多是海邊房樺府跟西南邊益寧府的。


    至於屯青崖的指揮使眼神微眯,看著沉默寡言,一句話也不多說。


    以至於在外人看來,反而是前兩者不滿多,屯青崖指揮使像個恭敬的。


    可惜別說紀煬了,就連被紀煬提點過的徐九祥,心裏也是明白。


    看人不能隻看表麵,到底怎麽樣,還是要仔細接觸再說。


    而且根據調查來的信息,屯青崖那邊勢力不算複雜,但幾乎是這個屯青崖指揮使為一言堂。


    這種情況同樣危險。


    三月十五,徐九祥主動設宴邀請如今還在汴京的指揮使們吃飯。


    之前那些指揮使們基本都被宴請過。


    可像幾個邊關大將一起赴宴的場景,還是十分罕見。


    宮裏有太後打點設宴,一切安排的十分妥當。


    收到邀請的指揮使們,除了吳將軍跟涼西州指揮使之外,其他三人都帶著微微錯愕。


    他們本以為以少年皇帝的膽子,是沒勇氣跟他們直接接觸的,更不要說把四五個大將聚一起宴飲。


    單這份勇氣,已經可嘉了。


    試想你還沒成年,剛接了你爹的位置。


    去公司開董事會,下麵的員工各個勞苦功高,還五大三粗,手裏更握著公司幾項重要業務。


    他們齊刷刷過來給你下馬威。


    你非但不害怕,甚至還喊著他們一起去酒店吃頓好的。


    這些人會不奇怪?


    紀煬跟林婉芸自然也被邀請赴宴,林婉芸對益寧府那邊很是感興趣。


    宴會開始,皇上客套幾句,這些麵對其他指揮使的時候已經熟練了,再有下麵紀煬,金炳郡,韓瀟,吳將軍,涼西州指揮使坐鎮,看著很是那麽回事。


    別說兵部等人,還有在汴京賦閑的幾位將軍,那都是自己人。


    對比之下他這邊才是聲勢浩大。


    徐九祥平白多了信心,看著更加坦然。


    紀煬看著竟然有些感慨。


    自己剛見皇上的時候,不過十四五歲,瞧著隻是好脾氣的小少爺,如今確實有些天子模樣。


    這算不算一種成功的養成?


    畢竟是宴會,幾個指揮使都算和和氣氣。


    林婉芸適時問了益寧府指揮使:“聽聞益寧府的傷藥極好,便是用了一樣的方子,也沒有益寧府那般療效,是不是那邊的水土更好些。”


    說到益寧府的藥材,那指揮使頗有些自傲,他就是益寧府本地人,對自家的物產那是相當自信。


    “肯定,益寧府水土好,什麽東西都能養活,便是同一種東西,種在我們那,都會格外不同。”


    “不僅是中藥,吃食,動物,都格外高大格外氣派。”


    益寧府指揮使知道紀煬娘子得厲害,更知道她在灌江府的時候,為守城的將士們開辟一大批藥田,讓兵士可以得到很好的醫治。


    這麽穩定的後方,這麽對待兵士,誰不喜歡?


    這會問傷藥,多也是為將士們問。


    所以益寧府指揮使很好脾氣地回答,甚至還道:“這次我也帶過來不少,回頭送你們家去。”


    林婉芸笑著稱謝,那益寧府指揮使見時機剛剛好,起身向徐九祥行禮。


    “皇上,為慶賀您登基大典,臣等在益寧府捕獲兩頭小象,還請皇上一觀。”


    “請皇上恕臣送遲了。”


    象自古便是瑞獸,象同祥,又有太平有祥的意思。


    而且象是群居,十分難捕獲。


    這既是給皇上道賀,又是展示益寧軍的強大。


    更不用說,這可是兩頭小象,捉來更是不易。


    這樣的賀禮可見珍貴異常。


    看來益寧府指揮使,還是有些尊敬的。


    小象憨態可掬,徐九祥忍不住下來一觀,中原古時是有象的,隨著氣候變化,大象漸漸遷移,作為皇子,皇上,他雖然見過送過來的大象。


    可這般可愛的小象還是沒見過的。


    皇上皇後前去看象,其他人也跟著過去。


    紀煬走近一看,瞧著那小象可愛歸可愛,隻是眼神哀傷,更是無精打采。


    紀煬知道象的習性,這樣小的象隻怕還在吃奶,亞洲象獨子比較多,吃奶到兩歲都不算稀奇,這兩頭象看著不過七八個月的樣子,這會應該是奶跟水果一起吃。


    小象送到大殿上,為了避免不雅的情況,水糧都不會多喂。


    長途奔波,又少水糧,定然無精打采。


    眾人在兩頭象麵前走了走,那兩頭小象竟然發出哀鳴。


    皇上徐九祥下意識道:“這,這是怎麽了?”


    徐九祥又見小象眼中帶淚,更是吃驚。


    這不奇怪,象的智商本就高。


    你吃奶的時候,突然把你從爹媽身邊帶走,還帶到這麽遠的地方,你不哭嗎。


    紀煬卻朝徐九祥微微搖頭,讓他不要再問。


    可話出口,一直沉默的屯青崖指揮使開口解釋:“回皇上,您可能有所不知,捕象十分困難。”


    “若想得這樣的小象,必須把群居的大象全都引開,縱然如此機智的象群也會留一兩頭大象在小象身邊守候。”


    “接著,才是將士們通力合作,殺死大象,捉來小象。”


    “如今這小象還在吃奶,便從西南運到汴京,這東西通靈性,看著大象被殺,豈會不落淚。”


    屯青崖指揮使最後又道:“皇上不必為此憂傷,您是天下之主,幾頭象而已。”


    紀煬心道不好。


    這是幾頭象嗎?


    這分明是在影射先皇跟徐九祥。


    徐九祥就像被大象奮力保護的小象。


    可再怎麽保護,大象最終還是離世,隻剩下小象獨自生存,在陌生的環境裏落淚哀鳴,麵對這個未知的世界。


    看著被眾人圍住的小象,徐九祥分明有些愣怔,剛出現的天子模樣,多了幾分迷茫跟少年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知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白茶並收藏小知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