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娟扯著嗓子哭嚎:“我的玲玲啊!你上哪兒去了啊!”
她倒是對王玲玲有幾分慈母心腸,一聽說王玲玲跑了,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女兒出什麽事。
王永順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你管她!她願意滾就滾!反正是她自己選的!”
李春娟還在哭,眼淚鼻涕糊了一臉:“那也不能不找啊!萬一出了什麽事呢?”
王永順是真不想找,他就怕找到這死丫頭,她還直蹦高說自己要去趙家。
王永順算是不明白了,那趙家有那麽好?
李春娟明明跟他說的是,趙家那個老太太是個胡攪蠻纏的,家裏還四個兒子,下麵還有一堆孫輩,二十來口人,住在五間房子裏,緊緊巴巴的不說,婆媳妯娌間也是各種大戲不斷。
還有那家的趙軍,說是在部隊做了個小排長,多麽多麽厲害。但王永順可不是傻的,現在都不打仗了,排長上麵還有連長,連長上麵還有營長,營長上麵還有團長……
趙家小子又不是城市戶口,也沒有什麽硬實的關係,學曆也僅僅直到小學一二年級。
這樣的人,能有什麽前程未來?
他還喪了一個婆娘,家裏兩個拖油瓶,聽說一個都五歲了,另一個才三歲多點。
王永順不管是從任何角度都不能理解王玲玲,他雖然對閨女不如對兒子,但是他也不是那種把閨女賣出去就不管不顧的。
他家耀宗往後肯定也少不了跟兩個姐姐要幫襯,所以王永順一點也不像村裏的其他人家,對著女兒各種使喚。他傾向於把閨女嫁給好人家,彩禮要的高一點,以後也要日常走動。
明明他給王玲玲選的徐霜一家是滿足這個條件的,可是王玲玲寧願把徐家毀了也不願意嫁,這樣的偏執堅定,實在是讓王永順摸不著頭腦。
這會兒人跑了,王永順心裏居然隱秘的期望王玲玲要不幹脆別回來了。
這麽個丟人現眼的東西在家裏,難道不是丟他和耀宗的臉?
夫妻兩個麵麵相覷,李春娟哭得不能自已,王永順也是滿頭包。
終於,王永順還是點頭:“找!”
不找怎麽行?大隊上消息傳得快,這會兒不找,回頭人家該說是他生了歪辦法,故意把閨女送走,就是為了躲開徐家呢。
大隊長田有福被人叫了來,他緊皺著眉頭問王永順夫妻倆:“二丫啥時候走的?走之前說沒說自己要去哪兒?”
王玲玲走就是半夜,半天的話她要出大隊,肯定會被人看到。至於說是要去哪兒,李春娟隻說不知道。
關於王玲玲鬧著非要嫁到趙家去的消息,李春娟提都不提。
這個時候怎麽敢說呢?
沒奈何,田有福隻能叫了兩個人,給這倆人開了介紹信,讓他們進縣城去看看。其他的人就都是幫忙在大隊和公社找。
雖然社員們對王玲玲這種偷跑行為表示不理解,但到底是一個大隊的住著,大家也都熱心的提供幫助。
“後山找不找啊?”
“不至於吧,這丫頭總不至於那麽沒數,大半夜上後山,這時候山裏野東西可正餓呢。”
可不是,天氣一天天冷,馬上就入冬了。山裏每年都有狼吃不飽東西下山來的事,這時候上山都得挑大白天,還不能往裏走深了。
“要不……還是讓幾個小夥子結成伴拿上木倉去看看吧。”
田有福也怕出什麽意外,當即采取了意見,挑了幾個原先當過民兵的,讓他們一塊去看看,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走遠。
就這樣,整個第七大隊,從中午一直找到了晚上。
去縣城的回來了,說是沒見著人。進山的也回來了,說是沒見到什麽異常。
周圍幾個大隊隻說有一兩個人看到清晨時候一個姑娘往城裏去了,像是王玲玲的形容,但也沒看太清。
折騰了大半天,田有福也不能一直把時間搭在這上頭。
所幸有人說見過,那就是好消息了。
田有福揮揮手讓人散了,盯著王永順:“永順,你說老實話,玲玲為啥跑?”
王永順兩口子顯然是知道內情的,不然王永順不至於臉上寫滿了怒氣。
李春娟哭了半天,剛開始還是擔心王玲玲的安危,後麵就是覺得丟人了。王玲玲這一跑,別人今天不問,明天還能不問?
到時候家裏可咋說啊!
王永順就處在這樣一個左右為難的境地裏,他不說,總顯得是他心虛氣短。說了吧,王玲玲的行為著實離經叛道。
為了當後媽,偷偷跑了。
這事說出去誰能信!
王永順心思轉的快,沒一會兒就找到了說辭,狠狠抹了一把臉,苦澀說道:“這不是徐家出事,玲玲就不願意再跟徐霜處了。我們當父母的自然不能同意她這麽幹,這不是叫別人以為我們是什麽嫌貧愛富的人家嗎?”
“我想著把她關一關,她就能想明白。誰知道這丫頭……也不知道鑽進什麽牛角尖了,就說不想嫁。”
“隊長啊,你是知道我的,我就算以前對三丫有點不公正,那也是我沒注意到。我本性也不是那種賣閨女的,徐家雖說出了點事,但是徐霜這小夥我覺得不錯。就算是有點難題,我也是支持玲玲去跟徐霜共渡難關的。”
王櫻隔著門,簡直佩服自己這位大伯的生存智慧。
心也夠狠。
先是想把事情往別人身上栽,眼瞅著不太好,立刻就決定舍棄女兒保存自己的顏麵。
這下子,就算王玲玲回來了,也要被按上嫌貧愛富,落井下石的標簽。
田有福之前就猜到和徐家有關,這會兒聽到王永順親口承認,他也不覺得王永順有那麽無辜。
徐家日子好過的時候,李春娟就跟蒼蠅一樣扒著人家。
徐霜經常住在飯店裏,李春娟就整天上門去跟徐家老太拉家常。徐家錢不多,但生活水準高,李春娟沒少從徐老太手裏得好處。
這會兒瞅著人家不太好,李春娟可連徐家的門都沒上過,王永順和王玲玲也是一樣。
活像是徐家院裏有什麽髒東西,路過都要繞著走。
這會兒王玲玲跑了,好壞全憑王永順一張嘴。他倒是把自己推脫的幹淨。
田有福冷哼一聲:“甭管怎麽著,你得給人家徐霜家一個交代。明個我再讓人進縣城找找,能找回來是最好,找不回來,你也得上徐家門正正經經說。”
王永順不想去,他雖然小心思多算計多,但他等閑是不願意沾這些需要賠禮道歉的事。
而且他膽子也不大,徐家現在已經是這樣了,自己上門,再叫別人以為自己是去談親事的可怎麽辦?
正要反駁,田有福已經折身走了。
王永順隻能咬著牙關想對策。
如此這般的經過兩天,王玲玲還是沒有找回來,大隊上也有了風言風語。有人說是王玲玲跟情郎私奔的,有人說是王玲玲想不開跑山上的,還有人說王玲玲肯定是叫王永順兩口子藏起來了,就為了好跟徐家掰扯。
徐霜在家裏曬肉幹,最近他家事情多,他也不能把趙老太一個人丟家裏,於是就每天兩邊跑。在飯店忙完就回家。
他也知道大隊上的人看自家別扭,也不出去吃冷臉。經常是趁著天蒙蒙亮就上山去打點野兔什麽的回來。
馬上就是冬天,等到大雪一封山,他就去不了了。
冬天又是人容易餓的時候,不趁這個時候囤點東西,冬天就隻能喝稀薄的粗糧粥。
趙老太在屋子裏哎呦哎呦,她倒也不是裝模作樣,而是越想越覺得沒盼頭。
大兒子本來前程遠大,結果現在成分一下子就變了,還被拘在那麽老遠的地方。小兒子的工作說不好也要保不住,最氣人的還是周圍人的態度。
這段時間以來,除了她娘家大姐拄著拐來看過一回,以前的親戚個個都不上門了。
就連小兒子的未婚妻一家,李春娟原先一天能來七八趟,結果呢?最近這幾天,別說是進院子了,怕是隔著院牆都沒從這裏走過。
趙老太說不上心裏什麽感受,她自認做人也不失敗,村裏有個什麽事她也熱心的很。結果臨到頭了,就為了怕被粘帶一點,大隊上的人都避她避成這樣?
還有徐霜,當初全公社的好姑娘真是可著勁任由她挑。還有一兩個大城市來的知青都動了心,但她想著自己兒子是個悶葫蘆,得找個活潑點的帶一帶。
加上跟李春娟娘家那頭有點香火情,於是就定了王玲玲做兒媳。
大兒子前程好,媳婦估計也是從城裏找,趙老太住鄉下,自然是想找個跟自己處得來的小兒媳。
結果挑到最後,居然選出這樣一個。
哪怕你直接來麵前說親事作罷呢,好歹也是個態度。這樣連門都不上,著實是讓人有點寒心。
趙老太思來想去,把院子裏的徐霜叫到自己床頭。
“幺兒,娘這會兒給你說正經的。咱家往後日子怕是不好過,你哥這個事也不知道啥時候能過去。我看王家這是不想跟咱再沾邊了……娘想著,不能因為你哥的事耽誤你。”
趙老太在心裏把原先的媳婦人選剔除了好幾遍,最後確定了幾個人,準備一一說給兒子聽:“咱家這個情況,就兩種選擇,一個是我給你找個三代貧農的老丈,找那種根正苗紅的,咱們多掏點彩禮,把人娶回來。”
趙老太也有些不忍,不是她勢利眼看不上家底窮的。其實現在大家都差不多,要說窮,都是一樣的窮法。但是這個時候說的找貧農,他家這個情況,但凡疼女兒都不會讓嫁,能嫁的也都是不把閨女當人的。給小兒子找這麽一個媳婦,往後就得跟丈人家裏長長久久的打交道。
萬一再碰上個腦子不清楚的非要貼娘家的,那日子更是雞飛狗跳。
“第二種,就是……娘給你挑個人家,咱們入贅。”
趙老太不是個腦子古板的人,相反,能把兩個兒子,一個送進大學,一個送去當廚子,她是很有生活智慧的。
當然也曉得該低頭時候就得低頭的道理。
“我知道這肯定是委屈你,但是娘不想叫你過得太辛苦。”
去年前年聽說隔壁公社批人,硬生生把一個反右家屬給批死了。
趙老太不知道會不會輪到自家,但是想到那天公社書記趙誌春的態度,她實在是怕。
人家明擺著就不會為你撐腰。
而且每個大隊都會有那麽一兩家“後進分子”,要麽是地主成分的,要麽是粘帶的家屬。大隊上碰上要批人,卻又沒人批的時候,這些人就得頂上去。
他們大隊的隊長田有福雖說是個公道人,但萬一事到臨頭,他一個大隊長也頂不上事。
趙老太看著自己板正的兒子,心裏忍不住怨怪他太剛直,她一個老太太,隊裏也不能多為難她,但這個小兒子怕是要為他大哥吃上苦頭了。劃斷就劃斷,他們家兩個兒子感情好,大兒子哪兒能不體諒弟弟呢?
怨怪過後,還得想辦法,總不能真頂著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反右家屬帽子過日子。
徐霜沉默不語,趙老太也不忍心逼著兒子現在就拿出章程來,不管是有個糟心親家,還是入贅到別家,說出去都是丟人事啊。
自己一個老太太都覺得落差,兒子隻怕更是覺得。
徐霜的眼神默默飄到院子裏晾曬的風幹兔子肉上,若有所思……
尋找王玲玲這件事,大隊上用心了兩三天,到了第四天,大家都疲了。
這又不是找淘氣費事的小子,這是個十八歲的大丫頭,成年人。成年人要是存心跑,誰還能一下子就找到?
田有福也沒辦法,王玲玲丟了的第一天他就跟民兵那頭說了,讓他們巡邏的時候注意下,見到人就帶回來。
其他的,田有福也幫不上什麽了。
而王永順和李春娟這頭,已經調整好了心態,王永順甚至還有些慶幸,這個瘋丫頭丟了,比在家裏丟人更好。
她倒是對王玲玲有幾分慈母心腸,一聽說王玲玲跑了,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女兒出什麽事。
王永順從鼻子裏哼了一聲:“你管她!她願意滾就滾!反正是她自己選的!”
李春娟還在哭,眼淚鼻涕糊了一臉:“那也不能不找啊!萬一出了什麽事呢?”
王永順是真不想找,他就怕找到這死丫頭,她還直蹦高說自己要去趙家。
王永順算是不明白了,那趙家有那麽好?
李春娟明明跟他說的是,趙家那個老太太是個胡攪蠻纏的,家裏還四個兒子,下麵還有一堆孫輩,二十來口人,住在五間房子裏,緊緊巴巴的不說,婆媳妯娌間也是各種大戲不斷。
還有那家的趙軍,說是在部隊做了個小排長,多麽多麽厲害。但王永順可不是傻的,現在都不打仗了,排長上麵還有連長,連長上麵還有營長,營長上麵還有團長……
趙家小子又不是城市戶口,也沒有什麽硬實的關係,學曆也僅僅直到小學一二年級。
這樣的人,能有什麽前程未來?
他還喪了一個婆娘,家裏兩個拖油瓶,聽說一個都五歲了,另一個才三歲多點。
王永順不管是從任何角度都不能理解王玲玲,他雖然對閨女不如對兒子,但是他也不是那種把閨女賣出去就不管不顧的。
他家耀宗往後肯定也少不了跟兩個姐姐要幫襯,所以王永順一點也不像村裏的其他人家,對著女兒各種使喚。他傾向於把閨女嫁給好人家,彩禮要的高一點,以後也要日常走動。
明明他給王玲玲選的徐霜一家是滿足這個條件的,可是王玲玲寧願把徐家毀了也不願意嫁,這樣的偏執堅定,實在是讓王永順摸不著頭腦。
這會兒人跑了,王永順心裏居然隱秘的期望王玲玲要不幹脆別回來了。
這麽個丟人現眼的東西在家裏,難道不是丟他和耀宗的臉?
夫妻兩個麵麵相覷,李春娟哭得不能自已,王永順也是滿頭包。
終於,王永順還是點頭:“找!”
不找怎麽行?大隊上消息傳得快,這會兒不找,回頭人家該說是他生了歪辦法,故意把閨女送走,就是為了躲開徐家呢。
大隊長田有福被人叫了來,他緊皺著眉頭問王永順夫妻倆:“二丫啥時候走的?走之前說沒說自己要去哪兒?”
王玲玲走就是半夜,半天的話她要出大隊,肯定會被人看到。至於說是要去哪兒,李春娟隻說不知道。
關於王玲玲鬧著非要嫁到趙家去的消息,李春娟提都不提。
這個時候怎麽敢說呢?
沒奈何,田有福隻能叫了兩個人,給這倆人開了介紹信,讓他們進縣城去看看。其他的人就都是幫忙在大隊和公社找。
雖然社員們對王玲玲這種偷跑行為表示不理解,但到底是一個大隊的住著,大家也都熱心的提供幫助。
“後山找不找啊?”
“不至於吧,這丫頭總不至於那麽沒數,大半夜上後山,這時候山裏野東西可正餓呢。”
可不是,天氣一天天冷,馬上就入冬了。山裏每年都有狼吃不飽東西下山來的事,這時候上山都得挑大白天,還不能往裏走深了。
“要不……還是讓幾個小夥子結成伴拿上木倉去看看吧。”
田有福也怕出什麽意外,當即采取了意見,挑了幾個原先當過民兵的,讓他們一塊去看看,還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走遠。
就這樣,整個第七大隊,從中午一直找到了晚上。
去縣城的回來了,說是沒見著人。進山的也回來了,說是沒見到什麽異常。
周圍幾個大隊隻說有一兩個人看到清晨時候一個姑娘往城裏去了,像是王玲玲的形容,但也沒看太清。
折騰了大半天,田有福也不能一直把時間搭在這上頭。
所幸有人說見過,那就是好消息了。
田有福揮揮手讓人散了,盯著王永順:“永順,你說老實話,玲玲為啥跑?”
王永順兩口子顯然是知道內情的,不然王永順不至於臉上寫滿了怒氣。
李春娟哭了半天,剛開始還是擔心王玲玲的安危,後麵就是覺得丟人了。王玲玲這一跑,別人今天不問,明天還能不問?
到時候家裏可咋說啊!
王永順就處在這樣一個左右為難的境地裏,他不說,總顯得是他心虛氣短。說了吧,王玲玲的行為著實離經叛道。
為了當後媽,偷偷跑了。
這事說出去誰能信!
王永順心思轉的快,沒一會兒就找到了說辭,狠狠抹了一把臉,苦澀說道:“這不是徐家出事,玲玲就不願意再跟徐霜處了。我們當父母的自然不能同意她這麽幹,這不是叫別人以為我們是什麽嫌貧愛富的人家嗎?”
“我想著把她關一關,她就能想明白。誰知道這丫頭……也不知道鑽進什麽牛角尖了,就說不想嫁。”
“隊長啊,你是知道我的,我就算以前對三丫有點不公正,那也是我沒注意到。我本性也不是那種賣閨女的,徐家雖說出了點事,但是徐霜這小夥我覺得不錯。就算是有點難題,我也是支持玲玲去跟徐霜共渡難關的。”
王櫻隔著門,簡直佩服自己這位大伯的生存智慧。
心也夠狠。
先是想把事情往別人身上栽,眼瞅著不太好,立刻就決定舍棄女兒保存自己的顏麵。
這下子,就算王玲玲回來了,也要被按上嫌貧愛富,落井下石的標簽。
田有福之前就猜到和徐家有關,這會兒聽到王永順親口承認,他也不覺得王永順有那麽無辜。
徐家日子好過的時候,李春娟就跟蒼蠅一樣扒著人家。
徐霜經常住在飯店裏,李春娟就整天上門去跟徐家老太拉家常。徐家錢不多,但生活水準高,李春娟沒少從徐老太手裏得好處。
這會兒瞅著人家不太好,李春娟可連徐家的門都沒上過,王永順和王玲玲也是一樣。
活像是徐家院裏有什麽髒東西,路過都要繞著走。
這會兒王玲玲跑了,好壞全憑王永順一張嘴。他倒是把自己推脫的幹淨。
田有福冷哼一聲:“甭管怎麽著,你得給人家徐霜家一個交代。明個我再讓人進縣城找找,能找回來是最好,找不回來,你也得上徐家門正正經經說。”
王永順不想去,他雖然小心思多算計多,但他等閑是不願意沾這些需要賠禮道歉的事。
而且他膽子也不大,徐家現在已經是這樣了,自己上門,再叫別人以為自己是去談親事的可怎麽辦?
正要反駁,田有福已經折身走了。
王永順隻能咬著牙關想對策。
如此這般的經過兩天,王玲玲還是沒有找回來,大隊上也有了風言風語。有人說是王玲玲跟情郎私奔的,有人說是王玲玲想不開跑山上的,還有人說王玲玲肯定是叫王永順兩口子藏起來了,就為了好跟徐家掰扯。
徐霜在家裏曬肉幹,最近他家事情多,他也不能把趙老太一個人丟家裏,於是就每天兩邊跑。在飯店忙完就回家。
他也知道大隊上的人看自家別扭,也不出去吃冷臉。經常是趁著天蒙蒙亮就上山去打點野兔什麽的回來。
馬上就是冬天,等到大雪一封山,他就去不了了。
冬天又是人容易餓的時候,不趁這個時候囤點東西,冬天就隻能喝稀薄的粗糧粥。
趙老太在屋子裏哎呦哎呦,她倒也不是裝模作樣,而是越想越覺得沒盼頭。
大兒子本來前程遠大,結果現在成分一下子就變了,還被拘在那麽老遠的地方。小兒子的工作說不好也要保不住,最氣人的還是周圍人的態度。
這段時間以來,除了她娘家大姐拄著拐來看過一回,以前的親戚個個都不上門了。
就連小兒子的未婚妻一家,李春娟原先一天能來七八趟,結果呢?最近這幾天,別說是進院子了,怕是隔著院牆都沒從這裏走過。
趙老太說不上心裏什麽感受,她自認做人也不失敗,村裏有個什麽事她也熱心的很。結果臨到頭了,就為了怕被粘帶一點,大隊上的人都避她避成這樣?
還有徐霜,當初全公社的好姑娘真是可著勁任由她挑。還有一兩個大城市來的知青都動了心,但她想著自己兒子是個悶葫蘆,得找個活潑點的帶一帶。
加上跟李春娟娘家那頭有點香火情,於是就定了王玲玲做兒媳。
大兒子前程好,媳婦估計也是從城裏找,趙老太住鄉下,自然是想找個跟自己處得來的小兒媳。
結果挑到最後,居然選出這樣一個。
哪怕你直接來麵前說親事作罷呢,好歹也是個態度。這樣連門都不上,著實是讓人有點寒心。
趙老太思來想去,把院子裏的徐霜叫到自己床頭。
“幺兒,娘這會兒給你說正經的。咱家往後日子怕是不好過,你哥這個事也不知道啥時候能過去。我看王家這是不想跟咱再沾邊了……娘想著,不能因為你哥的事耽誤你。”
趙老太在心裏把原先的媳婦人選剔除了好幾遍,最後確定了幾個人,準備一一說給兒子聽:“咱家這個情況,就兩種選擇,一個是我給你找個三代貧農的老丈,找那種根正苗紅的,咱們多掏點彩禮,把人娶回來。”
趙老太也有些不忍,不是她勢利眼看不上家底窮的。其實現在大家都差不多,要說窮,都是一樣的窮法。但是這個時候說的找貧農,他家這個情況,但凡疼女兒都不會讓嫁,能嫁的也都是不把閨女當人的。給小兒子找這麽一個媳婦,往後就得跟丈人家裏長長久久的打交道。
萬一再碰上個腦子不清楚的非要貼娘家的,那日子更是雞飛狗跳。
“第二種,就是……娘給你挑個人家,咱們入贅。”
趙老太不是個腦子古板的人,相反,能把兩個兒子,一個送進大學,一個送去當廚子,她是很有生活智慧的。
當然也曉得該低頭時候就得低頭的道理。
“我知道這肯定是委屈你,但是娘不想叫你過得太辛苦。”
去年前年聽說隔壁公社批人,硬生生把一個反右家屬給批死了。
趙老太不知道會不會輪到自家,但是想到那天公社書記趙誌春的態度,她實在是怕。
人家明擺著就不會為你撐腰。
而且每個大隊都會有那麽一兩家“後進分子”,要麽是地主成分的,要麽是粘帶的家屬。大隊上碰上要批人,卻又沒人批的時候,這些人就得頂上去。
他們大隊的隊長田有福雖說是個公道人,但萬一事到臨頭,他一個大隊長也頂不上事。
趙老太看著自己板正的兒子,心裏忍不住怨怪他太剛直,她一個老太太,隊裏也不能多為難她,但這個小兒子怕是要為他大哥吃上苦頭了。劃斷就劃斷,他們家兩個兒子感情好,大兒子哪兒能不體諒弟弟呢?
怨怪過後,還得想辦法,總不能真頂著這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反右家屬帽子過日子。
徐霜沉默不語,趙老太也不忍心逼著兒子現在就拿出章程來,不管是有個糟心親家,還是入贅到別家,說出去都是丟人事啊。
自己一個老太太都覺得落差,兒子隻怕更是覺得。
徐霜的眼神默默飄到院子裏晾曬的風幹兔子肉上,若有所思……
尋找王玲玲這件事,大隊上用心了兩三天,到了第四天,大家都疲了。
這又不是找淘氣費事的小子,這是個十八歲的大丫頭,成年人。成年人要是存心跑,誰還能一下子就找到?
田有福也沒辦法,王玲玲丟了的第一天他就跟民兵那頭說了,讓他們巡邏的時候注意下,見到人就帶回來。
其他的,田有福也幫不上什麽了。
而王永順和李春娟這頭,已經調整好了心態,王永順甚至還有些慶幸,這個瘋丫頭丟了,比在家裏丟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