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這不是還有匣子麽?說白了,我們就是賣匣子,順帶賺點外快。那姑娘說是想要個新款的收音機,給我們開價就是比賣價高五六十。這個五六十扣掉我們給出去匣子的錢,剩下的才是我們的。其實就跟賣沒兩樣。”
王櫻是真的無語了:“我一問,你就說?你還真是好騙。”
連成本都說的明明白白的,也是很傻了。
張四抽了一下張三,張五也滿臉的一言難盡。
王櫻:“那行吧,你這台匣子多少錢?我要了。先說好,我剛問的,供銷社一台的價格我清楚,你高於這個價就不要說了。”
張三心下懊惱,他才不傻呢。剛才他就是瞧著王櫻似乎有點意動,像是想買了他這個匣子。所以他才故意裝的憨厚把匣子的價格說到五六十,圖的就是東邊不亮西邊亮。倒不來新款收音機,賣個匣子也不錯。
可對方一點沒上鉤,話裏是點他開價不老實呢。
張三暗道一聲倒黴,遇上的小夫妻不好騙,他隻好老老實實比了四個手指。
王櫻砍價不含糊:“三十!”
張三這下是真的愁眉苦臉了:“大姐,你不能這樣砍。這誰是一下子就砍十塊的。你一下子喊到三十,我是沒辦法跟你談。”
王櫻是上輩子砍價成習慣了,卻不知道這時候大家都開價實在,砍價都是幾分幾角的砍。
徐霜拉了王櫻的手,接話:“三十五。成就成,不成就拉倒。”
張三委屈巴巴:“你倆不愧是兩口子。”
砍價都這麽凶!
徐霜:“你們組匣子都沒花什麽錢,木頭不值錢,裏麵的東西隻要有門路,也不會貴到哪裏去。三十五,你們賺的也不少了。”
張三一咬牙:“行吧,三十五就三十五。”
徐霜確實沒說錯,他從那個小年輕那兒拿貨,是一台二十。轉轉手賺十五塊,也算可以了。
王櫻接過這個大匣子,其實抱起來也並不很重,隻是外麵的木盒子太大了才看著重。
張三收了錢,好歹是成了生意,於是就熱情許多。
“這個匣子是我們買了回來之後自己加的木盒,你們回去要是嫌大,就換一個。如果中間壞了,就到這個地方來找我。不超過三天,我一定在這裏。要麽你們就找人修,這東西不複雜,找個修收音機的地兒就能修。”
徐霜點點頭,他剛才試了一下匣子,確實能聽到裏麵傳來的聲音,可見東西是沒問題。
張三賣掉了一台匣子,打了個呼哨就帶著兩兄弟走了。
王櫻和徐霜怎麽把這台大匣子弄回去卻犯了難。
體積大,王櫻抱著走可以,但坐在後座上就不能動彈了,稍微碰到一個顛簸的地方就要抱不住。可要是把匣子捆在後座,王櫻就得去坐班車。這時候已經有些晚,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班車。
徐霜從路邊的修車攤上找了條麻繩,把匣子捆在後座上,讓出車座前麵。
“來,你坐這兒。”
王櫻有些不好意思:“坐前梁啊?”
徐霜挑眉,王櫻:“那行吧。”
王櫻輕巧的跳上前梁,側坐在橫杆上,徐霜大長腿從後麵一跨,就穩穩當當的把王櫻圈在臂彎裏。
王櫻覺得臉有些燒:“趕緊走!”
再叫糾察隊的看見,就又說不清了。
徐霜在她耳朵邊上輕笑了一聲,蹬著自行車出發。
徐家又買大件了。
因為前一天王櫻是等著徐霜一起回大隊,所以旁人還不知道這兩口子已經把“一響”買回來了。
直到第二天,徐老太衝著來串門的老太太炫耀,第七大隊的人才知道,徐霜和王櫻已經買了收音機。
雖然看起來醜,還是簡陋的老式匣子。
但那是收音機啊!
一時之間,徐老太連飯都顧不上吃了,來看稀奇的人走馬燈一樣,走了一波又來一波,來了都要聽一聽收音機的聲音,還要摸一摸這個會響的寶貝。
“這是說的啥啊?我聽著聲音怎麽還怪怪的?”
“這是在播稿子呢,念的是今年糧食生產。”
“我滴個乖乖,會不會提到咱大隊啊?你聽聽。”
“提到啥,咱國家多大呢,咱們這兒又不是糧食的主產區,說不到咱!”
“咦,這咋又換了啊?”
“這是調台呢,徐嫂子說了,能換到好幾個台,還能收到首都的台呢!”
“太不得了了,咱徐嫂子這日子啊,過的真是敞亮!兒媳婦還能叫把收音機放到咱嫂子屋,太享福了。”
……
王櫻自己都沒想到,昨天徐老太一聽說她買了兩台收音機,高興中伴著肉疼的同時,也交代了王櫻,對外就說是隻買了一台,就是那個匣子。
徐老太:“隻說有一台匣子,往後誰要聽就找我去了,我也有人作伴。要是說你也有,隻怕你要不安生。”
徐老太瞬間就安排下來,她可清楚這種隻有自家有的東西會怎麽樣。收音機不比自行車,自行車主要是徐霜和王櫻都要用,平時不是誰家有急事,不會去找徐霜借。但收音機,這玩意兒幾個人聽,它也是一樣的有聲音。
王櫻如果說家裏兩台,少不了往後就有人來聽。反正你家兩台,分出一台給大家聽也沒事啊。
徐老太不是不願意給人聽,就怕是旁人都吵吵鬧鬧的來聽,鬧的王櫻沒辦法工作。
現在就好了,匣子放在她那兒,她跟一群老太太聽著解悶,誰願意去就去。反正她們不怕被人耽誤。
徐老太坐在正屋,看著來來去去的人,揚眉吐氣。
一年前,大隊上的人還避著她家走,一年後,她們家就紅火起來了,三轉一響也有了。家裏也興旺了。
大兒子的第二封信也寄了過來,裏麵也說他一切都好。
徐老太聽著別人的恭維話,別提有多美了。
九月的農活就稀疏了,沒過幾天,知青點的房子也修好。
因為預見到以後少不了來知青,大隊長田有福直接安排人把知青點的九間房子都修了出來。用的不是青磚,但也建造的十分結實。
房子晾幹之後,男女知青就都從寄住的社員家搬了出來。
大家的心態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是鬆了一口氣的,少有的幾個跟社員家處出了感情的,是有一些不舍。
像是張蘋和薑麗這樣住的舒服的,更是舍不得離開。
張蘋和薑麗臨搬走之前,把徐家裏裏外外收拾的幹幹淨淨,張蘋甚至還托家裏提前準備了幾張稀罕的工業票寄過來,張蘋送去給徐老太,謝謝對方願意讓她住家裏。
徐老太也對張蘋印象不錯,雖然嬌氣了點,但城裏來的女娃,嬌氣點也沒什麽。
張蘋和薑麗一搬走,徐老太就回了自家住。
雖然隔著一道牆是方便,但徐老太還是習慣自家的院子房子。
徐老太執意搬走,王櫻和徐霜一商量,就也決定開始修房子。
隔壁的房子現在也在王櫻的名下,那兩邊就不用再要這個高院牆了。徐霜找人來把中間的院牆扒了,再算了算磚頭。
王永順兩口子的房子雖然也是磚房,但那個磚已經是老舊的厲害,現在早不用那樣的磚頭了。
王櫻和徐霜一商量,決定都換成現在的青磚。
隻不過,這樣一算,花費的錢就不少了。
王櫻合上手上的白紙,在穿越之後頭一遭感歎道:“賺錢真的好難啊。”
以前瞧著徐霜和她的存款還很夠看,但三算兩算,竟然有些捉襟見肘了。
兩人之前賣山參賺了六百五十塊,家裏原有的存款有個三百多,再加上王櫻收藥材,徐霜的工資和外快,兩人的存款之前最高時候是到過一千多。
但同樣的,他倆今年的支出也不少。
縫紉機和收音機雖然不要票,但價格也是不低的,縫紉機一百六,收音機一百二,匣子三十五,給徐明寄過幾次東西,也花了快一百。還有他們一家子在吃穿上都不怎麽省,吃的靠著山,但額外也花了不少。之前的牛奶,還買過幾次肉,包括王櫻去鎮上飯店吃飯。
穿的更是,王櫻之前就沒幾件像樣的衣裳,今年的衣服都是現做的。徐老太有了縫紉機,王櫻更是買布料時候都是一家三口都買,叫徐老太看著做。反正陳東那兒總是有布票,王櫻一般拿了票就買布料。家裏除開做的衣服,還額外做了兩床被單床單。
這麽一算,兩個人現在的存款是六百多,再加上城裏鬧缺糧,最近兩個月外快的收入也砍了。
王櫻怎麽算都覺得緊張。
“全用青磚蓋,刨去中間院牆的磚塊,還得再買個三百多。”
青磚貴,這也是為什麽滿大隊看著都沒幾家是青磚房的原因。正常情況下,如果是知青所那種土做的胚子蓋房,那花費大概也就是兩百左右。大頭甚至都不在蓋房子上,而是房梁和家什。但是用青磚蓋,光是蓋起來就至少三百,還不包括家具。
“屋子裏的家具多數不能要,還得買玻璃,打家具,至少要花大幾十。”
王櫻打算在原來的地基上起一間房,她跟徐霜就倆人,起兩間沒必要,起個一間,麵積大一點。她可以打個小藥櫃,放點藥材,徐霜放點幹貨之類的。省的地窖太滿,每次都得上上下下的太麻煩。
這些都除去之後,王櫻還念著之前她就想要的浴室。浴室倒是不費什麽磚,但得再買個大浴桶,再買兩個缸。浴桶不便宜,也要幾十塊。
徐霜還插話:“我想在家裏打個井。”
大隊上吃水太麻煩,總是得挑水,現在每天早上都是徐霜起個大早去打水,早上挑三次把家裏的缸給挑滿。
王櫻:“那是要的。”
家裏沒井很不方便。
打井的價格也貴,請人來要大幾十。
這麽一算,六百塊存款,七七八八的就不剩多少。剩下來的錢還要再準備冬天囤東西。
王櫻唉聲歎氣:“還說進城我買工作呢,買工作的錢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湊了。”
徐霜有些遲疑:“要不然,今年冬天我就住飯店?”
今年實在是天候不好,家裏糧食歉收,三個月前後他的外快都是斷的,冬天還要三個月沒工資……
徐霜也有些猶豫了。
王櫻:“別想啦,你就是願意在飯店幹活,你那領導也不會同意的。你信不信,到時候他肯定威逼利誘的讓你回來過冬。”
去年謝躍進嚐到了甜頭,今年怎麽可能會罷手。徐霜乖乖的回來還好,真說了,又指不定要被這倆人怎麽拉下水呢。
徐霜也歎了口氣。
他也是頭一遭為錢煩惱。
可是不翻隔壁房子也不行,老房子不管不住人,三五年就要塌。再說了,現在是大隊把房子給了王櫻,王櫻要是不管就留在那兒,等過幾年,王永順和王耀宗蹲完了回來,再胡攪蠻纏算什麽?
還不如趕緊把房子翻了,到時候合在自家院子,省的後續再扯皮。
王櫻是真的無語了:“我一問,你就說?你還真是好騙。”
連成本都說的明明白白的,也是很傻了。
張四抽了一下張三,張五也滿臉的一言難盡。
王櫻:“那行吧,你這台匣子多少錢?我要了。先說好,我剛問的,供銷社一台的價格我清楚,你高於這個價就不要說了。”
張三心下懊惱,他才不傻呢。剛才他就是瞧著王櫻似乎有點意動,像是想買了他這個匣子。所以他才故意裝的憨厚把匣子的價格說到五六十,圖的就是東邊不亮西邊亮。倒不來新款收音機,賣個匣子也不錯。
可對方一點沒上鉤,話裏是點他開價不老實呢。
張三暗道一聲倒黴,遇上的小夫妻不好騙,他隻好老老實實比了四個手指。
王櫻砍價不含糊:“三十!”
張三這下是真的愁眉苦臉了:“大姐,你不能這樣砍。這誰是一下子就砍十塊的。你一下子喊到三十,我是沒辦法跟你談。”
王櫻是上輩子砍價成習慣了,卻不知道這時候大家都開價實在,砍價都是幾分幾角的砍。
徐霜拉了王櫻的手,接話:“三十五。成就成,不成就拉倒。”
張三委屈巴巴:“你倆不愧是兩口子。”
砍價都這麽凶!
徐霜:“你們組匣子都沒花什麽錢,木頭不值錢,裏麵的東西隻要有門路,也不會貴到哪裏去。三十五,你們賺的也不少了。”
張三一咬牙:“行吧,三十五就三十五。”
徐霜確實沒說錯,他從那個小年輕那兒拿貨,是一台二十。轉轉手賺十五塊,也算可以了。
王櫻接過這個大匣子,其實抱起來也並不很重,隻是外麵的木盒子太大了才看著重。
張三收了錢,好歹是成了生意,於是就熱情許多。
“這個匣子是我們買了回來之後自己加的木盒,你們回去要是嫌大,就換一個。如果中間壞了,就到這個地方來找我。不超過三天,我一定在這裏。要麽你們就找人修,這東西不複雜,找個修收音機的地兒就能修。”
徐霜點點頭,他剛才試了一下匣子,確實能聽到裏麵傳來的聲音,可見東西是沒問題。
張三賣掉了一台匣子,打了個呼哨就帶著兩兄弟走了。
王櫻和徐霜怎麽把這台大匣子弄回去卻犯了難。
體積大,王櫻抱著走可以,但坐在後座上就不能動彈了,稍微碰到一個顛簸的地方就要抱不住。可要是把匣子捆在後座,王櫻就得去坐班車。這時候已經有些晚,也不知道能不能趕上班車。
徐霜從路邊的修車攤上找了條麻繩,把匣子捆在後座上,讓出車座前麵。
“來,你坐這兒。”
王櫻有些不好意思:“坐前梁啊?”
徐霜挑眉,王櫻:“那行吧。”
王櫻輕巧的跳上前梁,側坐在橫杆上,徐霜大長腿從後麵一跨,就穩穩當當的把王櫻圈在臂彎裏。
王櫻覺得臉有些燒:“趕緊走!”
再叫糾察隊的看見,就又說不清了。
徐霜在她耳朵邊上輕笑了一聲,蹬著自行車出發。
徐家又買大件了。
因為前一天王櫻是等著徐霜一起回大隊,所以旁人還不知道這兩口子已經把“一響”買回來了。
直到第二天,徐老太衝著來串門的老太太炫耀,第七大隊的人才知道,徐霜和王櫻已經買了收音機。
雖然看起來醜,還是簡陋的老式匣子。
但那是收音機啊!
一時之間,徐老太連飯都顧不上吃了,來看稀奇的人走馬燈一樣,走了一波又來一波,來了都要聽一聽收音機的聲音,還要摸一摸這個會響的寶貝。
“這是說的啥啊?我聽著聲音怎麽還怪怪的?”
“這是在播稿子呢,念的是今年糧食生產。”
“我滴個乖乖,會不會提到咱大隊啊?你聽聽。”
“提到啥,咱國家多大呢,咱們這兒又不是糧食的主產區,說不到咱!”
“咦,這咋又換了啊?”
“這是調台呢,徐嫂子說了,能換到好幾個台,還能收到首都的台呢!”
“太不得了了,咱徐嫂子這日子啊,過的真是敞亮!兒媳婦還能叫把收音機放到咱嫂子屋,太享福了。”
……
王櫻自己都沒想到,昨天徐老太一聽說她買了兩台收音機,高興中伴著肉疼的同時,也交代了王櫻,對外就說是隻買了一台,就是那個匣子。
徐老太:“隻說有一台匣子,往後誰要聽就找我去了,我也有人作伴。要是說你也有,隻怕你要不安生。”
徐老太瞬間就安排下來,她可清楚這種隻有自家有的東西會怎麽樣。收音機不比自行車,自行車主要是徐霜和王櫻都要用,平時不是誰家有急事,不會去找徐霜借。但收音機,這玩意兒幾個人聽,它也是一樣的有聲音。
王櫻如果說家裏兩台,少不了往後就有人來聽。反正你家兩台,分出一台給大家聽也沒事啊。
徐老太不是不願意給人聽,就怕是旁人都吵吵鬧鬧的來聽,鬧的王櫻沒辦法工作。
現在就好了,匣子放在她那兒,她跟一群老太太聽著解悶,誰願意去就去。反正她們不怕被人耽誤。
徐老太坐在正屋,看著來來去去的人,揚眉吐氣。
一年前,大隊上的人還避著她家走,一年後,她們家就紅火起來了,三轉一響也有了。家裏也興旺了。
大兒子的第二封信也寄了過來,裏麵也說他一切都好。
徐老太聽著別人的恭維話,別提有多美了。
九月的農活就稀疏了,沒過幾天,知青點的房子也修好。
因為預見到以後少不了來知青,大隊長田有福直接安排人把知青點的九間房子都修了出來。用的不是青磚,但也建造的十分結實。
房子晾幹之後,男女知青就都從寄住的社員家搬了出來。
大家的心態各不相同,大部分人是鬆了一口氣的,少有的幾個跟社員家處出了感情的,是有一些不舍。
像是張蘋和薑麗這樣住的舒服的,更是舍不得離開。
張蘋和薑麗臨搬走之前,把徐家裏裏外外收拾的幹幹淨淨,張蘋甚至還托家裏提前準備了幾張稀罕的工業票寄過來,張蘋送去給徐老太,謝謝對方願意讓她住家裏。
徐老太也對張蘋印象不錯,雖然嬌氣了點,但城裏來的女娃,嬌氣點也沒什麽。
張蘋和薑麗一搬走,徐老太就回了自家住。
雖然隔著一道牆是方便,但徐老太還是習慣自家的院子房子。
徐老太執意搬走,王櫻和徐霜一商量,就也決定開始修房子。
隔壁的房子現在也在王櫻的名下,那兩邊就不用再要這個高院牆了。徐霜找人來把中間的院牆扒了,再算了算磚頭。
王永順兩口子的房子雖然也是磚房,但那個磚已經是老舊的厲害,現在早不用那樣的磚頭了。
王櫻和徐霜一商量,決定都換成現在的青磚。
隻不過,這樣一算,花費的錢就不少了。
王櫻合上手上的白紙,在穿越之後頭一遭感歎道:“賺錢真的好難啊。”
以前瞧著徐霜和她的存款還很夠看,但三算兩算,竟然有些捉襟見肘了。
兩人之前賣山參賺了六百五十塊,家裏原有的存款有個三百多,再加上王櫻收藥材,徐霜的工資和外快,兩人的存款之前最高時候是到過一千多。
但同樣的,他倆今年的支出也不少。
縫紉機和收音機雖然不要票,但價格也是不低的,縫紉機一百六,收音機一百二,匣子三十五,給徐明寄過幾次東西,也花了快一百。還有他們一家子在吃穿上都不怎麽省,吃的靠著山,但額外也花了不少。之前的牛奶,還買過幾次肉,包括王櫻去鎮上飯店吃飯。
穿的更是,王櫻之前就沒幾件像樣的衣裳,今年的衣服都是現做的。徐老太有了縫紉機,王櫻更是買布料時候都是一家三口都買,叫徐老太看著做。反正陳東那兒總是有布票,王櫻一般拿了票就買布料。家裏除開做的衣服,還額外做了兩床被單床單。
這麽一算,兩個人現在的存款是六百多,再加上城裏鬧缺糧,最近兩個月外快的收入也砍了。
王櫻怎麽算都覺得緊張。
“全用青磚蓋,刨去中間院牆的磚塊,還得再買個三百多。”
青磚貴,這也是為什麽滿大隊看著都沒幾家是青磚房的原因。正常情況下,如果是知青所那種土做的胚子蓋房,那花費大概也就是兩百左右。大頭甚至都不在蓋房子上,而是房梁和家什。但是用青磚蓋,光是蓋起來就至少三百,還不包括家具。
“屋子裏的家具多數不能要,還得買玻璃,打家具,至少要花大幾十。”
王櫻打算在原來的地基上起一間房,她跟徐霜就倆人,起兩間沒必要,起個一間,麵積大一點。她可以打個小藥櫃,放點藥材,徐霜放點幹貨之類的。省的地窖太滿,每次都得上上下下的太麻煩。
這些都除去之後,王櫻還念著之前她就想要的浴室。浴室倒是不費什麽磚,但得再買個大浴桶,再買兩個缸。浴桶不便宜,也要幾十塊。
徐霜還插話:“我想在家裏打個井。”
大隊上吃水太麻煩,總是得挑水,現在每天早上都是徐霜起個大早去打水,早上挑三次把家裏的缸給挑滿。
王櫻:“那是要的。”
家裏沒井很不方便。
打井的價格也貴,請人來要大幾十。
這麽一算,六百塊存款,七七八八的就不剩多少。剩下來的錢還要再準備冬天囤東西。
王櫻唉聲歎氣:“還說進城我買工作呢,買工作的錢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湊了。”
徐霜有些遲疑:“要不然,今年冬天我就住飯店?”
今年實在是天候不好,家裏糧食歉收,三個月前後他的外快都是斷的,冬天還要三個月沒工資……
徐霜也有些猶豫了。
王櫻:“別想啦,你就是願意在飯店幹活,你那領導也不會同意的。你信不信,到時候他肯定威逼利誘的讓你回來過冬。”
去年謝躍進嚐到了甜頭,今年怎麽可能會罷手。徐霜乖乖的回來還好,真說了,又指不定要被這倆人怎麽拉下水呢。
徐霜也歎了口氣。
他也是頭一遭為錢煩惱。
可是不翻隔壁房子也不行,老房子不管不住人,三五年就要塌。再說了,現在是大隊把房子給了王櫻,王櫻要是不管就留在那兒,等過幾年,王永順和王耀宗蹲完了回來,再胡攪蠻纏算什麽?
還不如趕緊把房子翻了,到時候合在自家院子,省的後續再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