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采訪:“孟老您好,在今晚的直播中,我們主要能夠了解到什麽?”
孟常徵很認真地回答:“很高興能夠和古畫界的胡山老師合作,針對《錦花殿暮春雨後小聚圖》進行學術交流,這幅畫一出土,就在我們學術界內引起了不下八級的地震。”
用了一個她認為很貼切的比喻,孟常徵很開心地笑出來,無形中拉進了專家學者和普通觀眾的距離:“首先它的作者的地位就很高,古今第一畫聖,師慳。”
“大家都知道的,師慳流傳下來的真跡很少,曆朝曆代的臨摹作品可謂海量,但是沒有哪一幅能稱得上青出於藍勝於藍的。”
“師慳作為寫意畫史上的一座高峰廣為人知,曆史文獻中幾乎沒有記載過師慳的工筆畫,這一卷出自師慳手下的工筆畫作品也刷新了史學界對畫聖的……履曆吧,我們說得通俗一點,盡可能讓觀眾們都能聽懂。”
“上麵說到它是師慳早期的工筆畫,這是第二個重點,第三點最重要,也是接下來我們要深入研究的課題——虞朝後宮裏的生活。它是一幅保存完好的虞文帝時期的宮廷畫,畫中包括了建築、宮廷生活、花鳥、人物等等,信息密度很高,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提樣的發現,總體上看,也把虞代宮廷生活的一個小片段,較為高清地還原在世人麵前……”
畫麵再次切換,變成了剛才孟常徵提起的那位研究古畫的大師,胡山。
他的第一句就是:“這副畫首先最直白的一個體現,就是當時虞朝皇室的精神麵貌和高顏值,我們現在誇一個人相貌好,就說他顏值高哈哈哈,可見虞朝皇室的顏值哪怕放到現在也是很出眾的……”
“尤其是雙秦,很多曆史愛好者都知道的,雙秦就是自然書肆最牛的老板——秦東籬,和她的丈夫,秦王衛競,兩個人合稱雙秦,史書上也這麽寫,算是官方認證吧。”
“這幅畫太寶貝了,無論古書上再怎麽對他們的外貌進行文字描繪,都不如這樣一幅工筆重彩還加了光影的寫實畫來的直接。”
“尤其是還畫出來情感,年輕人那種眼神,誒喲喂,我真的……再說下去,這話就收不回來了,下一個問題是什麽?”
字幕特效出來一排可愛扭動的“哈哈哈哈”。
一家三口排排坐在沙發上看預告,家族群裏紅包亂飛,還有拍照放群裏repo的,爸爸回得不亦樂乎。
最後是一幅古畫徐徐展開的特效,琴聲飽滿,靈氣充沛,畫麵上還猶抱琵琶半遮麵,覆蓋了一層漣漪效果,配上原畫,好似帶人走入一段春雨後的花香小徑,與史書上的古人跨越時空相逢。
“這個是古畫嗎?”高姍從今天下午放學回家,全程高能,激動地捂住嘴,“我是說,他們古人就長這樣好看嗎,畫聖會不會美化了?”
不需要高清!五位成年主角的顏值已經到了胡山大師狂吹的地步啦!
這個真的難以置信呀……
媽媽答:“這上麵畫的是文帝和貴妃,還有惠帝和秦王,還是太子的惠帝抱著剛出生的景帝,秦王抱著那個是康王,中間那個拿了花的少女是秦東籬,這畫的時間小吳妃在坐月子。”
就看了一眼,這就……高姍震驚:“媽,你解密也太快了吧?!”
“這幅畫在正史裏是有記錄的,”媽媽露出了史學家之女的神秘微笑,“《新虞書》文帝卷,你外婆當睡前故事講給我聽,熟悉這一段的人,就能很快能聯想到,這是他們唯一一幅聚在錦花殿畫的像。”
雖然從小受到曆史熏陶,但媽媽最後還是讀了物理,高姍沒有這種史書級別的睡前故事可以聽。
她看一眼電視上的時間,怎麽還是六點啊,好想看她外婆繼續講大虞朝的曆史。
“快去淘米煮飯。”媽媽催她。
“哦……好的……”
半分鍾後,媽媽再次催促:“晚上八點就能看了,快點去煮飯。”
中央一台終於進入廣告時間,高姍鑽進了廚房。
“最後一道菜!”爸爸端上來一道魚湯,抬頭看一眼時間,“現在六點五十,早得很呢,平時吃也到不了八點。”
高姍先喝湯:“我們今天考曆史就考了文帝,但是出題老師設了陷阱,很多同學選了惠帝。”
“衛意在位期間,大虞的農業發展到達了曆史上的一個頂峰。”媽媽對虞朝的曆史信手捏來,“那段時期的農書也是最多的,不知道你們初中曆史學不學秦東籬和衛競……”
“學……她真的是,曆代考生的痛。”高姍哀歎,飯都不吃了,開始掰手指頭,“語文考她的傳記,全文默寫!政治考思想,曆史考功績,地理經常在題目引用她寫的書,古方婕的船開到哪她就寫到哪……這兩個恐怖的女人,出了好多好多考點,還有很多是難點。”
每次考試,大家都要拜一拜秦老板,求秦老板放他們一馬,不要在考場相遇了!
晚飯結束,才是七點半,高姍匆匆忙忙收拾好碗筷,洗了個手,拿紙和筆坐在茶幾前,準備記筆記。
爸爸把音量調大:“你先看唄,記筆記會錯過精彩內容的,重播再記。”
“哦。”
八點,節目直播準時開始。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解讀一段曆史,品味一段往事。歡迎來到大型古物博覽直播節目《舊物新知》,我是央視主持人……”
前麵幾分鍾,都是節目的介紹,參與嘉賓的介紹,那頭銜一個比一個大,那頭發一個比一個白。
介紹完畫的背景,進入主題後,由古畫專家胡山來先發言:“據傳,這幅畫一共畫有兩份,現在找的這一幅是宮裏的,被後來陶代的那位姓趙的商人收藏,還帶進了墓裏。”
“我們現在看到它顏色經久不退,一個原因是在墓裏保存的很好,另一個原因是當時虞朝宮廷對畫作的保護做得很好,其中有許多防腐、防蟲、火、潮的技法是斷代的,有了它,我們就能重新接連上。”
“師慳,虞朝人,十二歲入宮為天子作畫,多為寫意,實際上流傳下來的也是寫意,這一幅是截止目前唯一的工筆重彩,還加入了光影明暗,畫得很透亮,雨後初晴嘛……”
“對於古畫,首先我們要知道它的背景,時代背景,是虞文帝時期。還有它的創作背景,為什麽師慳要畫這幅畫?是因為當時秦王要準備離開京城,跟隨秦東籬前往東望州,回秦東籬老家,這樣的、離別的情景下,錦貴妃想要留一個念想。”
主持人:“就是合影留念。”
胡山:“對,兒子又要走了,拍個照片。”
“所以為什麽師慳用的是工筆,用重彩,這幅畫它最初的目的不是為了某種炫技或是藝術的表達,而是為了讓一位母親可以睹物思人,這個當然是越像越好……所以畫的重點,其實是在衛競身上的,他的神態,他和秦東籬的互動,是這幅畫中的靈魂所在。”
主持人很懂觀眾的好奇心,也把電視機前高姍的疑惑調侃式地問了出來:“這麽說,畫上都是他們真實的樣貌,不是加了美顏的!”
“我不敢保證絕對,但一定是我們已知當中最接近的,大家可以通過光影細節看出來的其實,貴妃的手很白很亮,很有肉感,再看看秦東籬,秦老板的手,一看就是要粗糙一些,沒有染指甲,也沒有留指甲,曆史上,她是開書肆的,同時自己也會上手幹活,那就是勞動人民的手。”
主持人指向左邊:“我發現最粗糙的手就是這一雙,當時還是太子的惠帝,對不對。”
“惠帝是真的種地的,還會育良種,後麵還有很多他在務農的畫,那些都是寫意了,神態上其實能看得出來很貼近……”
待胡山老教授從古畫的領域對師慳和畫進行了科普與解讀,但今天的重頭戲,是對於畫中內容的解讀。
主持人把話題引向畫中的幾個人,孟常徵拿起了話筒:
“這一幅宮廷畫可以討論的方麵有很多,我拿到畫的第一反應啊,就是給裏頭的主要人物對號入座,兩位皇帝——也可以說三位,中青幼三代,文、惠、景都在左邊;右邊雙秦,代表自然書肆,也可以加上秦王府圖書館,現在也是秦王府博物館了;一個武將世家,錦貴妃吳令卿,東南總督府的吳家,還有這裏頭的皇子,全是出自東南一脈。”
胡山:“畢竟是在錦花殿裏畫的。”
主持人問:“這是怎麽對的號,入的座呢?畫上有題字,但不會把他們的姓名加上去,衛競老師和衛意很好區分,看秦老板和誰挨得近,那兩個小子呢?史書上說,小吳妃生了一對雙胞胎。”
“喔——”說到靠秦東籬區分衛競衛意的時候,全場都發出磕到了的齁甜笑聲。
孟常徵:“《新虞書》文帝卷,有記載。‘雨後,貴妃召慳畫於殿,文帝、太子入,攜洛王左、康王右,畫畢,雙秦東去。’史書的文字向來以簡潔凝練為主,翻譯是不能按照原文去直接翻譯的,這裏麵從貴妃召師慳到錦花殿,到雙秦東去,其實已經把畫中的主要角色都寫進去了,甚至還很貼心的告訴大家,兩個大胖小子,哪邊是哥哥,哪邊是弟弟。”
“一直以來,這隻是存在於史書裏的一句話,這一幅《錦花殿暮春雨後小聚圖》的現世,是對《新虞書》的一個作證……”
高姍跟著念:“雙秦?就秦王和秦東籬了?”
他們的課本中,沒有這些引用,課外科普果然比上課有趣。
幾乎是同步的,主持人也拋出了這一問題:“胡山老師說了,秦王和秦老板是畫中的主角,所以對他們兩個,我還想問一下。為什麽《新虞書》裏麵,直接就用雙秦來概括秦王衛競和秦東籬,不覺得這嚴肅感會降低嗎?”
胡山笑嗬嗬地接話:“是像現在網上說的cp名吧哈哈哈哈,很不正規的樣子。”
主持人含笑:“您是懂嗑cp的。”
就在現場觀眾們跟著一起歡樂的同時,孟常徵也笑著證明她也很懂嗑cp,直拍大腿,那神采飛揚的,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
“事實上現在他們兩個人的cp名就是雙秦呀!當年我們曆史係的同學,多少人把雙秦論文寫成同人文呐……”
觀眾席的收音有些強,收到了非常突兀的一個年輕人的呐喊:“現在也是——”
“哈哈哈哈!”
大家笑夠了,孟常徵開始正經科普:“這裏麵的‘雙秦’本來是作為調侃的,很多同時期的人,比如太史監兄妹中的妹妹,杜嵐,她就是最先調侃的,說兩人形影不離,名號都是秦,不如叫雙秦,這名號就在聞鼓的女孩們的圈子裏流傳開了。”
“翻翻《虞書》就知道,它裏麵都還不是這麽個叫法,到了後世重編出《新虞書》時,大家發現他們兩個的的確確是不怎麽分開的,既然雙秦兩個字就能代表兩個特定的人,為何不用呢?”
主持人繼續調侃:“看來史學家們也在費盡心思減輕自己的工作量啊。”
胡山當即指向衛競的眼神:“你們看他,那個眼神,眼眸半闔,唇邊帶笑,顴骨抬高,看秦老板的眼神非常專注。師慳肯定是……是……主推他們兩個的。”
台下的觀眾要笑飛了,老胡同誌,你暴露了!
“坦白吧,是哪個同人圖大手子。”
“幾十年的雙秦圈老黑話了,好家夥,胡勞斯肯定有不少存貨。”
“胡老師您是攤牌了是吧?”主持人也失笑,把話題帶回來,“也是,曆代文人都歌頌的一對佳偶,誰不喜歡呢?”
孟常徵低頭偷偷笑夠了,又才跟著接話:“其實看師慳筆下的秦老板,笑得很生動,她麵前的那朵花,都比不上她那種生命力怒放時的魅力。”
“整個人很輕鬆,站在皇帝和貴妃身後,還能這樣開朗地肆無忌憚地笑,說明她在皇室中的地位……不知道算不算誇張地說法,我的分享是,這五個人裏麵,秦老板的地位不是最低的。”
“哇——”
胡山他又來了:“根據他們的一些友人留下的筆墨來看,秦老板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個很靠譜的,而且不會讓自己吃虧的人。”
“所以您二位的意思是,”主持人說,“如果進宮會讓秦老板吃虧,她就不會進了?”
孟常徵很讚同他的說法:“根據她的自述是這樣的,而且那一次離開聞鼓後,再一次入京就是文帝生病。關於秦老板的這個人,太史令劉鐫用比興的手法,對秦老板有過這樣一句評價——風起大虞,息平原,怒山巒。”
“她是大虞的一陣風,歲月靜好的時候,大家對她的力量沒有什麽感知,一旦碰到了她的底線,她發起反擊的速度也很快,像山風,而且直擊要害,讓對方沒有時間反應,無處可逃。”
胡山:“說起山風emmm,就不得不提到那個古今未解之謎。”
“秦老板是不是過山風?”
--------------------
作者有話要說:
秦老板:這麽閑,一定是我留下的考點不夠多。
第90章 番外一(下)
“秦老板算不算過山風, 其實還真的不好說,史料不齊全。”孟常徵搖搖頭, 表示惋惜, “想象一下,就連和她走得近的那些朋友,都不知道, 隻能偷偷猜。”
主持人哈哈一笑:“也是不敢打聽。”
曆史上對過山風的評價也各有立場,但在他們手段殘忍、令世家貴族膽寒的觀點上, 不約而同地保持一致。
隻不過現在很多以過山風為題材拍攝的影視劇, 一半在現有曆史上進行藝術加工的,一半是架空的。
無論哪一種,男主角都多為過山風統領,比較威風。話題最火的,男主人設都比較蘇, 再配上一個嬌軟治愈係甜美女主, 做做任務,談談戀愛。
想看真實的過山風題材, 也做不到……因為都不能過審。
以至於, 到了第一階段的現場提問環節,一位小男生拿到了話筒:
“剛才提到了過山風, 想問問兩位老師,過山風真的很可怕嗎?為什麽我感受不到。”
孟常徵回答他:“放在大虞, 叫過山風, 放到現在, 我們叫國安部。”
“好像國安部離我也還是很遙遠……而且他們都是為了抓壞人, 我們應該會感覺比較親切吧?”小男生撓撓頭,他好像一個在共情方麵有點點小困難。
主持人舉例:“教導主任其實也很親切的, 教導主任你怕不怕?”
孟常徵很認真地回答:“很高興能夠和古畫界的胡山老師合作,針對《錦花殿暮春雨後小聚圖》進行學術交流,這幅畫一出土,就在我們學術界內引起了不下八級的地震。”
用了一個她認為很貼切的比喻,孟常徵很開心地笑出來,無形中拉進了專家學者和普通觀眾的距離:“首先它的作者的地位就很高,古今第一畫聖,師慳。”
“大家都知道的,師慳流傳下來的真跡很少,曆朝曆代的臨摹作品可謂海量,但是沒有哪一幅能稱得上青出於藍勝於藍的。”
“師慳作為寫意畫史上的一座高峰廣為人知,曆史文獻中幾乎沒有記載過師慳的工筆畫,這一卷出自師慳手下的工筆畫作品也刷新了史學界對畫聖的……履曆吧,我們說得通俗一點,盡可能讓觀眾們都能聽懂。”
“上麵說到它是師慳早期的工筆畫,這是第二個重點,第三點最重要,也是接下來我們要深入研究的課題——虞朝後宮裏的生活。它是一幅保存完好的虞文帝時期的宮廷畫,畫中包括了建築、宮廷生活、花鳥、人物等等,信息密度很高,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提樣的發現,總體上看,也把虞代宮廷生活的一個小片段,較為高清地還原在世人麵前……”
畫麵再次切換,變成了剛才孟常徵提起的那位研究古畫的大師,胡山。
他的第一句就是:“這副畫首先最直白的一個體現,就是當時虞朝皇室的精神麵貌和高顏值,我們現在誇一個人相貌好,就說他顏值高哈哈哈,可見虞朝皇室的顏值哪怕放到現在也是很出眾的……”
“尤其是雙秦,很多曆史愛好者都知道的,雙秦就是自然書肆最牛的老板——秦東籬,和她的丈夫,秦王衛競,兩個人合稱雙秦,史書上也這麽寫,算是官方認證吧。”
“這幅畫太寶貝了,無論古書上再怎麽對他們的外貌進行文字描繪,都不如這樣一幅工筆重彩還加了光影的寫實畫來的直接。”
“尤其是還畫出來情感,年輕人那種眼神,誒喲喂,我真的……再說下去,這話就收不回來了,下一個問題是什麽?”
字幕特效出來一排可愛扭動的“哈哈哈哈”。
一家三口排排坐在沙發上看預告,家族群裏紅包亂飛,還有拍照放群裏repo的,爸爸回得不亦樂乎。
最後是一幅古畫徐徐展開的特效,琴聲飽滿,靈氣充沛,畫麵上還猶抱琵琶半遮麵,覆蓋了一層漣漪效果,配上原畫,好似帶人走入一段春雨後的花香小徑,與史書上的古人跨越時空相逢。
“這個是古畫嗎?”高姍從今天下午放學回家,全程高能,激動地捂住嘴,“我是說,他們古人就長這樣好看嗎,畫聖會不會美化了?”
不需要高清!五位成年主角的顏值已經到了胡山大師狂吹的地步啦!
這個真的難以置信呀……
媽媽答:“這上麵畫的是文帝和貴妃,還有惠帝和秦王,還是太子的惠帝抱著剛出生的景帝,秦王抱著那個是康王,中間那個拿了花的少女是秦東籬,這畫的時間小吳妃在坐月子。”
就看了一眼,這就……高姍震驚:“媽,你解密也太快了吧?!”
“這幅畫在正史裏是有記錄的,”媽媽露出了史學家之女的神秘微笑,“《新虞書》文帝卷,你外婆當睡前故事講給我聽,熟悉這一段的人,就能很快能聯想到,這是他們唯一一幅聚在錦花殿畫的像。”
雖然從小受到曆史熏陶,但媽媽最後還是讀了物理,高姍沒有這種史書級別的睡前故事可以聽。
她看一眼電視上的時間,怎麽還是六點啊,好想看她外婆繼續講大虞朝的曆史。
“快去淘米煮飯。”媽媽催她。
“哦……好的……”
半分鍾後,媽媽再次催促:“晚上八點就能看了,快點去煮飯。”
中央一台終於進入廣告時間,高姍鑽進了廚房。
“最後一道菜!”爸爸端上來一道魚湯,抬頭看一眼時間,“現在六點五十,早得很呢,平時吃也到不了八點。”
高姍先喝湯:“我們今天考曆史就考了文帝,但是出題老師設了陷阱,很多同學選了惠帝。”
“衛意在位期間,大虞的農業發展到達了曆史上的一個頂峰。”媽媽對虞朝的曆史信手捏來,“那段時期的農書也是最多的,不知道你們初中曆史學不學秦東籬和衛競……”
“學……她真的是,曆代考生的痛。”高姍哀歎,飯都不吃了,開始掰手指頭,“語文考她的傳記,全文默寫!政治考思想,曆史考功績,地理經常在題目引用她寫的書,古方婕的船開到哪她就寫到哪……這兩個恐怖的女人,出了好多好多考點,還有很多是難點。”
每次考試,大家都要拜一拜秦老板,求秦老板放他們一馬,不要在考場相遇了!
晚飯結束,才是七點半,高姍匆匆忙忙收拾好碗筷,洗了個手,拿紙和筆坐在茶幾前,準備記筆記。
爸爸把音量調大:“你先看唄,記筆記會錯過精彩內容的,重播再記。”
“哦。”
八點,節目直播準時開始。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解讀一段曆史,品味一段往事。歡迎來到大型古物博覽直播節目《舊物新知》,我是央視主持人……”
前麵幾分鍾,都是節目的介紹,參與嘉賓的介紹,那頭銜一個比一個大,那頭發一個比一個白。
介紹完畫的背景,進入主題後,由古畫專家胡山來先發言:“據傳,這幅畫一共畫有兩份,現在找的這一幅是宮裏的,被後來陶代的那位姓趙的商人收藏,還帶進了墓裏。”
“我們現在看到它顏色經久不退,一個原因是在墓裏保存的很好,另一個原因是當時虞朝宮廷對畫作的保護做得很好,其中有許多防腐、防蟲、火、潮的技法是斷代的,有了它,我們就能重新接連上。”
“師慳,虞朝人,十二歲入宮為天子作畫,多為寫意,實際上流傳下來的也是寫意,這一幅是截止目前唯一的工筆重彩,還加入了光影明暗,畫得很透亮,雨後初晴嘛……”
“對於古畫,首先我們要知道它的背景,時代背景,是虞文帝時期。還有它的創作背景,為什麽師慳要畫這幅畫?是因為當時秦王要準備離開京城,跟隨秦東籬前往東望州,回秦東籬老家,這樣的、離別的情景下,錦貴妃想要留一個念想。”
主持人:“就是合影留念。”
胡山:“對,兒子又要走了,拍個照片。”
“所以為什麽師慳用的是工筆,用重彩,這幅畫它最初的目的不是為了某種炫技或是藝術的表達,而是為了讓一位母親可以睹物思人,這個當然是越像越好……所以畫的重點,其實是在衛競身上的,他的神態,他和秦東籬的互動,是這幅畫中的靈魂所在。”
主持人很懂觀眾的好奇心,也把電視機前高姍的疑惑調侃式地問了出來:“這麽說,畫上都是他們真實的樣貌,不是加了美顏的!”
“我不敢保證絕對,但一定是我們已知當中最接近的,大家可以通過光影細節看出來的其實,貴妃的手很白很亮,很有肉感,再看看秦東籬,秦老板的手,一看就是要粗糙一些,沒有染指甲,也沒有留指甲,曆史上,她是開書肆的,同時自己也會上手幹活,那就是勞動人民的手。”
主持人指向左邊:“我發現最粗糙的手就是這一雙,當時還是太子的惠帝,對不對。”
“惠帝是真的種地的,還會育良種,後麵還有很多他在務農的畫,那些都是寫意了,神態上其實能看得出來很貼近……”
待胡山老教授從古畫的領域對師慳和畫進行了科普與解讀,但今天的重頭戲,是對於畫中內容的解讀。
主持人把話題引向畫中的幾個人,孟常徵拿起了話筒:
“這一幅宮廷畫可以討論的方麵有很多,我拿到畫的第一反應啊,就是給裏頭的主要人物對號入座,兩位皇帝——也可以說三位,中青幼三代,文、惠、景都在左邊;右邊雙秦,代表自然書肆,也可以加上秦王府圖書館,現在也是秦王府博物館了;一個武將世家,錦貴妃吳令卿,東南總督府的吳家,還有這裏頭的皇子,全是出自東南一脈。”
胡山:“畢竟是在錦花殿裏畫的。”
主持人問:“這是怎麽對的號,入的座呢?畫上有題字,但不會把他們的姓名加上去,衛競老師和衛意很好區分,看秦老板和誰挨得近,那兩個小子呢?史書上說,小吳妃生了一對雙胞胎。”
“喔——”說到靠秦東籬區分衛競衛意的時候,全場都發出磕到了的齁甜笑聲。
孟常徵:“《新虞書》文帝卷,有記載。‘雨後,貴妃召慳畫於殿,文帝、太子入,攜洛王左、康王右,畫畢,雙秦東去。’史書的文字向來以簡潔凝練為主,翻譯是不能按照原文去直接翻譯的,這裏麵從貴妃召師慳到錦花殿,到雙秦東去,其實已經把畫中的主要角色都寫進去了,甚至還很貼心的告訴大家,兩個大胖小子,哪邊是哥哥,哪邊是弟弟。”
“一直以來,這隻是存在於史書裏的一句話,這一幅《錦花殿暮春雨後小聚圖》的現世,是對《新虞書》的一個作證……”
高姍跟著念:“雙秦?就秦王和秦東籬了?”
他們的課本中,沒有這些引用,課外科普果然比上課有趣。
幾乎是同步的,主持人也拋出了這一問題:“胡山老師說了,秦王和秦老板是畫中的主角,所以對他們兩個,我還想問一下。為什麽《新虞書》裏麵,直接就用雙秦來概括秦王衛競和秦東籬,不覺得這嚴肅感會降低嗎?”
胡山笑嗬嗬地接話:“是像現在網上說的cp名吧哈哈哈哈,很不正規的樣子。”
主持人含笑:“您是懂嗑cp的。”
就在現場觀眾們跟著一起歡樂的同時,孟常徵也笑著證明她也很懂嗑cp,直拍大腿,那神采飛揚的,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
“事實上現在他們兩個人的cp名就是雙秦呀!當年我們曆史係的同學,多少人把雙秦論文寫成同人文呐……”
觀眾席的收音有些強,收到了非常突兀的一個年輕人的呐喊:“現在也是——”
“哈哈哈哈!”
大家笑夠了,孟常徵開始正經科普:“這裏麵的‘雙秦’本來是作為調侃的,很多同時期的人,比如太史監兄妹中的妹妹,杜嵐,她就是最先調侃的,說兩人形影不離,名號都是秦,不如叫雙秦,這名號就在聞鼓的女孩們的圈子裏流傳開了。”
“翻翻《虞書》就知道,它裏麵都還不是這麽個叫法,到了後世重編出《新虞書》時,大家發現他們兩個的的確確是不怎麽分開的,既然雙秦兩個字就能代表兩個特定的人,為何不用呢?”
主持人繼續調侃:“看來史學家們也在費盡心思減輕自己的工作量啊。”
胡山當即指向衛競的眼神:“你們看他,那個眼神,眼眸半闔,唇邊帶笑,顴骨抬高,看秦老板的眼神非常專注。師慳肯定是……是……主推他們兩個的。”
台下的觀眾要笑飛了,老胡同誌,你暴露了!
“坦白吧,是哪個同人圖大手子。”
“幾十年的雙秦圈老黑話了,好家夥,胡勞斯肯定有不少存貨。”
“胡老師您是攤牌了是吧?”主持人也失笑,把話題帶回來,“也是,曆代文人都歌頌的一對佳偶,誰不喜歡呢?”
孟常徵低頭偷偷笑夠了,又才跟著接話:“其實看師慳筆下的秦老板,笑得很生動,她麵前的那朵花,都比不上她那種生命力怒放時的魅力。”
“整個人很輕鬆,站在皇帝和貴妃身後,還能這樣開朗地肆無忌憚地笑,說明她在皇室中的地位……不知道算不算誇張地說法,我的分享是,這五個人裏麵,秦老板的地位不是最低的。”
“哇——”
胡山他又來了:“根據他們的一些友人留下的筆墨來看,秦老板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個很靠譜的,而且不會讓自己吃虧的人。”
“所以您二位的意思是,”主持人說,“如果進宮會讓秦老板吃虧,她就不會進了?”
孟常徵很讚同他的說法:“根據她的自述是這樣的,而且那一次離開聞鼓後,再一次入京就是文帝生病。關於秦老板的這個人,太史令劉鐫用比興的手法,對秦老板有過這樣一句評價——風起大虞,息平原,怒山巒。”
“她是大虞的一陣風,歲月靜好的時候,大家對她的力量沒有什麽感知,一旦碰到了她的底線,她發起反擊的速度也很快,像山風,而且直擊要害,讓對方沒有時間反應,無處可逃。”
胡山:“說起山風emmm,就不得不提到那個古今未解之謎。”
“秦老板是不是過山風?”
--------------------
作者有話要說:
秦老板:這麽閑,一定是我留下的考點不夠多。
第90章 番外一(下)
“秦老板算不算過山風, 其實還真的不好說,史料不齊全。”孟常徵搖搖頭, 表示惋惜, “想象一下,就連和她走得近的那些朋友,都不知道, 隻能偷偷猜。”
主持人哈哈一笑:“也是不敢打聽。”
曆史上對過山風的評價也各有立場,但在他們手段殘忍、令世家貴族膽寒的觀點上, 不約而同地保持一致。
隻不過現在很多以過山風為題材拍攝的影視劇, 一半在現有曆史上進行藝術加工的,一半是架空的。
無論哪一種,男主角都多為過山風統領,比較威風。話題最火的,男主人設都比較蘇, 再配上一個嬌軟治愈係甜美女主, 做做任務,談談戀愛。
想看真實的過山風題材, 也做不到……因為都不能過審。
以至於, 到了第一階段的現場提問環節,一位小男生拿到了話筒:
“剛才提到了過山風, 想問問兩位老師,過山風真的很可怕嗎?為什麽我感受不到。”
孟常徵回答他:“放在大虞, 叫過山風, 放到現在, 我們叫國安部。”
“好像國安部離我也還是很遙遠……而且他們都是為了抓壞人, 我們應該會感覺比較親切吧?”小男生撓撓頭,他好像一個在共情方麵有點點小困難。
主持人舉例:“教導主任其實也很親切的, 教導主任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