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此,蕭珩常悄悄帶這個傻千金出去加餐,順便從她這裏打探慕家的秘密。
不久,慕家詭計敗露,一座侯府,被夷為平地。
破家那日,蕭珩把慕月堵在初識的假山下:“下獄或者跟我走,你自己選。”
慕月麵上的傻笑消失了,換上一張毫無波瀾的臉:“我錯了,你終究不是他。”
蕭珩氣瘋了,欺身上前,逼問:“他是誰?”
慕月星眸冷漠:“我選下獄。”
京中都在議論:慕家出了事,那個傻千金在大獄裏可怎麽活啊?
不久,皇太子蕭珩帶著賜婚聖旨進了天牢,足足等了一夜,將慕月迎入東宮,為太子妃。
洞房之中,蕭珩將太子妃裹在身下,一遍又一遍問:“他是誰?”
第2章
重生十餘年,每一次夢回往事,都是那樣慘痛。
榮相見擦幹眼淚,回想了一下,才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
今日,昭仁公主出降,而她結束公主伴讀的使命,回到了近八年未歸的家——英國公府。
“姑娘這幾日忙著公主的事,累壞了吧,”琳琅攙她起來,“出宮回府,中飯沒吃就倒頭睡下,晚飯都睡過了。我再去廚房拿些吃的來?”
榮相見搖搖頭,示意自己沒胃口。她起身一個人繞道扶風軒的後院,那裏連著一片湖。那湖曾經是燒毀的小院所在,府裏在風水師的建議下引了活水,改建避火。
一片幽暗中,相見蹲在湖邊,看著月光投下來,隻覺萬籟俱寂。新移栽過來的建蘭花,香氣宜人。據說,這是娘最喜歡的花。雖然此生和娘匆匆一麵,還是死別之痛,但比上一世,她把娘親忘得一幹二淨要好。
原本安靜的湖麵,忽然出現了幾顆亮點。相見放眼看過去,隱約能分辨是幾個管事婆子提著燈籠站在那頭。
中間似乎有個姑娘,穿得很單薄。
那個姑娘在婆子的攙扶下,下了湖邊的石階,慢慢地走進了湖裏,最後奮力一躍。
這是幹什麽?
榮相見還沒反應過來,那幾個婆子就大聲嚷著:“來人啊!有人跳湖了!”
驚得她趕緊出了扶風軒,往那邊跑去。
幾盞燈籠照著湖麵,影影綽綽,湖裏有人在掙紮。岸上有人嚷嚷著救人,有人喊著要叫老爺夫人來,有人已脫了鞋,跳下去。
到了眼前,才發現跳湖的是三姐榮相知,她已經被撈了上來,渾身濕透,瑟瑟發抖。
相見趕緊抱著她,脫下自己的披風給她裹上,又看了看她眼睛,好在人還清醒。一群下人早已慌了手腳,生怕被責罰。
“快去找太醫來!”榮相見大喊。
轉眼間,國公夫婦也到了,夫人劉氏一把抱著女兒放聲大哭:“我這苦命的孩子!你爹爹為了榮華,要賣了你去那人鬼不分的地方,娘還不如跟你一起死了算了!”
此刻情形混亂,父親神情淒苦,相見也顧不上行禮了,隻過去喊了一聲父親,問:“這是出什麽事了?”
父親搖搖頭:“相見,你過來,為父有話跟你說。”
餘慶堂內,燈火通明。英國公端坐正位,告訴女兒:“今日,公主出降,大明宮宴之後,皇上留我,說皇後想把你說給厲王做側……”
“女兒不願意!”榮相見急了,等不及父親說完話,就跪了下去。她不明白,為何這輩子一直躲著那個人,還會被盯上。
她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說辭:“父親,您是一等公,永安侯是一等侯,雖說他是國舅爺,如今朝中勢大,可是他張家的女兒做了厲王妃,我若做了這個側妃,不是給您丟人嗎?還有大哥哥,他眼看就要科考了,將來入朝為官,和永安侯的兒子成了同僚,豈不是仕途之初,就有個短處握在人手裏。”
聽女兒言辭激烈,榮盛鬆了口氣:“你懂得為父兄考慮,這很好。”
“?”榮相見有些意外,父親居然沒有如當年那樣以“孝”字強迫自己給人做側室。
“既然父親也不看好這樁親事,為什麽在宮裏沒有回明呢?”
英國公道:“陛下說你原本是他屬意的義女人選,替公主嫁去北真國。可惜昭仁公主看上了北真國王子,執意遠嫁草原,倒把你的婚事給耽擱了。又想你在宮中這麽多年,與厲王打交道的機會多,如今皇後來說,多半是因為厲王請她做主。若你也有意,何不成全了一樁美事啊?”
榮相見拚命搖頭:“並沒有!女兒與厲王連話都沒有說過幾句!若父親為難,女兒進宮去求惠妃,求她跟陛下說清楚。”
英國公有些驚訝,不明白榮相見為何如此反感厲王,道:“如此便罷了,為父明日進宮替你回明皇上。”
聽英國公如此說,榮相見立即給父親行了個大禮。
重活一世,榮相見發現很多事自己無力改變,比如娘親的死,公主遠嫁北真國,二叔的犧牲。可是,大哥在她的努力下沒有受傷,平安健康長大了。如今,厲王側妃的命運,她也躲過去了。
她正鬆一口氣,就聽屋外傳來聲音:“老爺,都是你的女兒,你怎麽不替相知回絕婚事!”
英國公夫人毫無顧忌地高聲抱怨,罕見地說出這樣直白的話。她進了堂內,看了一眼榮相見:“你先回去。”
榮相見老實起身,剛出門,就聽見英國公夫婦爭執。
英國公哼了一聲:“你懂什麽?相見本就是皇上提及相知婚事的時候,虛陪的一個,側妃而已,答不答應都無妨。”
“為什麽不答應?公主出降,皇上沒讓啟王去送,也沒讓慶王去,獨讓厲王去送,這意思還不明顯嗎?這是太子做的事。嫁給厲王作側妃,將來就是貴妃,有何不妥?”
劉氏不等丈夫回應,又接著說:“都是公主伴讀,孫家姑娘眼看就要嫁給允王。原指望著相見能嫁去北真國,誰知橫生枝節。這個厲王側妃之位瞧不上,難道還有哪家的王妃之位等著她不成?連我哥嫂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都介意她的出身!”
榮相見聽明白了,夫人這是怪她不中用,浪費了一個公主伴讀的機會,什麽好處都沒撈著。
英國公這時方冷笑一聲:“你就知道眼熱人家,你可曾和那厲王打過交道?他如今雖得臉,但行事浮躁,不過是仗著張家和皇後的支持罷了,我瞧皇上喜歡慶王倒比他多些。這天下還不知道是誰的呢!咱們沒必要為了一個小小的側妃之位,蹚這儲位的渾水,將來白討個沒意思。”
榮相見這才明白,原來父親不逼她,是因為不看好厲王。
她雖然處處避開厲王,但從孫明悅處聽了不少關於他的事。和上一世相比,這個厲王沒那麽得陛下喜歡,不過得皇後一族支持。
英國公夫人要等的就是國公爺這句話,忙道:“既然老爺不想趟皇子們的渾水,為什麽答應把相知嫁給四殿下……”
榮相見心下納罕,原來三姐姐假裝跳湖是為這個?
一眾婆子丫鬟守在院子門口,她走得再慢,也沒法再磨蹭下去,隻得離開。
第二天一早,榮相見就去給二嬸嬸請安。
二嬸嬸龍氏已經知曉此事,悄悄說給相見聽:“眼看允王定了孫家姑娘,太後娘娘憂心四殿下的婚事。”
看相見很茫然,六妹榮相聞搶著補充:“就是廢後餘氏的兒子,出宮後再也沒有回來,跟著齊老將軍去陽州戍邊的那個!”
其實榮相見知道四殿下。宮裏幾位成年的皇子,都得了親王、郡王的爵位。可是四殿下,至今沒有王爵王府,甚至連皇家宗室子的體麵都沒有。
他的生母餘皇後,謀害當今張皇後和她腹中皇嗣,被廢黜幽禁,餘家也犯了幾件大案,陛下龍顏大怒,下旨抄了家。有這樣的親娘和外家,四殿下恐怕是沒辦法擁有一個普通皇子的體麵了。
她迷茫的是,上一世的四殿下並沒有去陽州。在餘氏被廢之後,他屢出狂悖之言,與皇帝決裂,自請被廢為庶人,去皇陵陪伴母親。雖然太後寵愛這個孫子,也沒法阻止皇帝大怒之下,把他一並幽禁了。
為什麽四殿下這一世不是這樣的?哪裏變了呢?
第3章
相見又問:“為什麽非要三姐姐嫁給他?”
二嬸嬸說:“是陛下的意思。太後從前最疼四殿下了,顧忌著張皇後喪子之痛,這些年也冷著殿下,可婚事不能馬虎,想要在金陵城這些高門大戶裏挑。但誰家不忌憚著張皇後和永安侯府呢,又有誰舍得把女兒嫁去陽州啊?那地方與西秦相鄰,常有鬼魅出沒,殺人飲血。你二叔,不就是死在陽州的?”
說到這裏,龍氏聲音已經變了。相聞趕忙起身抱著母親一頓安慰。相見也跟著傷心起來。
榮家二郎,軍功卓著,為人爽朗,相貌英俊。說起他英年早逝,沒有不抱怨一句老天不開眼的 。
榮相見重生之後,曾經趁著某年新春團圓,纏著二叔叫他不要再去陽州,陽州有刺客夜襲,五月初九那夜尤其要小心,他會死的!
二叔卻隻笑笑,仰頭喝幹了酒,給他們這群小孩耍了一套榮家的刀劍。
嬸嬸在一旁看著,滿心驕傲又滿腹憂心:“你二叔何嚐不知危險?西秦國主刺殺他的行動從未停過。可西秦軍匪常常侵擾邊地百姓,隻有你二叔和榮家軍坐鎮,才能保太平歲月。”
於是,二叔活過了那年五月初九,卻隻多活了一個多月。
七月初三,本朝最神勇的榮大將軍,被西秦刺客暗殺於軍帳之中,隻留下年輕的妻子和一雙兒女。
此事哪怕過去十餘年,依然是榮家之痛。而榮相見更多了一份無力感。有些人九死不悔,她也無力更改。
過了一陣,嬸嬸平複下來心緒,接著說:“京城公侯高官家的女孩要麽是定了親,要麽是太小,其他的都各有說辭,什麽身體不好臥病在床,算命的說命中帶煞,出家保命……太後娘娘是最慈善的,哪裏舍得強逼人家把女兒嫁去那種地方。陛下知道太後的心意,便說英國公府,赤膽忠心,絕不會如那些人家一樣,這不……”
榮相見哼了一聲,一拳磕在桌上:“咱們家赤膽忠心,就隻逮著咱們一家殺?我爹為了陛下斷了一隻胳膊,二叔為平西秦之亂死在邊關,現在連三姐姐都要被嫁去陽州……怎麽平日裏滿朝都是忠臣,這個時候就隻剩咱們家滿門忠烈了?”
“唉……四丫頭小點聲!”龍氏沒想到榮相見敢說這樣的話,趕緊製止。
相見想起昨晚姐姐那尋死覓活的樣子,真怕她出事。上一世,三姐姐可是嫁到了長公主府。
二嬸嬸也緊接著道:“你們別擔心,國公爺去長公主府了。”
長公主與今上是同胞姐弟,當年眾王奪嫡,險象環生,長公主曾為了保護弟弟受到牽連,幸好蒙榮家二郎搭救,此後一直禮遇榮家。
“聽說公主的兒子雲仲卿對相知頗為有意,隻是長公主一直沒有開口。陛下如果知道三姑娘和雲公子訂了親,想必也不會強行將她指給四殿下了。”
相見和相聞操心不已,聽說相知好些,已經下床了,忙過去等消息。
相知拿了一個嫦娥奔月的風箏到院子裏,說要把病氣黴運都放走。她有些得意地告訴妹妹們:“長公主已經進宮跟陛下講明,和我們家早就定了親事,隻因文家老太爺過世兩年多,孝期未滿,所以未下定禮,不敢張揚,陛下也就沒再說什麽。”
相見笑道:“那恭喜姐姐啦!不僅解了遠嫁之憂,還有了這樣的好歸宿。”
榮相知心滿意足,笑說:“父親原本還想答應呢,還好母親為我籌謀……”
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三姑娘臉色一變住了口。榮相見昨夜親眼看見她是如何跳湖的,也知道這是她們母女一起演戲,為了逼父親利用榮家二郎的情分,主動去和長公主殿下議親。
榮相見有些羨慕,三姐姐有母親這樣一心一意護著她,真幸福。
如果她的娘還活著,說不定也會這樣呢。
正在這時,飛雪跑著過來找她:“國公爺從宮裏回來了,差人來找姑娘呢。”
榮相見心中一空,她真笨,她早該意識到這一點。轉身看了一眼三姐姐,榮相知立即將臉別轉過去,自顧自放風箏去了。
……
英國公夫婦端坐在餘慶堂裏,看最小的女兒停在門外,夕陽斜照在她身上,讓她周身鍍了一層光華。
榮盛一時恍惚,像看到當年那個馬場上神采飛揚的女子。他罕見地溫柔發話:“相見,進來。”
榮相見行過禮,坐在下首,等待父母發話。
國公夫人端著招牌的賢惠笑容。隻是她年歲越長,顴弓和眉骨越來越高,這笑容早已沒有往日的慈祥,反而滿是精明。
她斟酌著開口:“相見,你是個有福氣的孩子,陛下瞧你在宮中多年,覺得你很好,想讓你做皇家兒媳。”
榮相見抿著嘴似笑非笑地看她。昨夜夫人為了三姐姐和父親爭執,言猶在耳。
見她不做聲,英國公夫婦隻當她害羞,榮盛繼續道:“今日陛下宣我進宮,說厲王側妃之位著實委屈了你,不若將你許配予四殿下為正妻……”
不久,慕家詭計敗露,一座侯府,被夷為平地。
破家那日,蕭珩把慕月堵在初識的假山下:“下獄或者跟我走,你自己選。”
慕月麵上的傻笑消失了,換上一張毫無波瀾的臉:“我錯了,你終究不是他。”
蕭珩氣瘋了,欺身上前,逼問:“他是誰?”
慕月星眸冷漠:“我選下獄。”
京中都在議論:慕家出了事,那個傻千金在大獄裏可怎麽活啊?
不久,皇太子蕭珩帶著賜婚聖旨進了天牢,足足等了一夜,將慕月迎入東宮,為太子妃。
洞房之中,蕭珩將太子妃裹在身下,一遍又一遍問:“他是誰?”
第2章
重生十餘年,每一次夢回往事,都是那樣慘痛。
榮相見擦幹眼淚,回想了一下,才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
今日,昭仁公主出降,而她結束公主伴讀的使命,回到了近八年未歸的家——英國公府。
“姑娘這幾日忙著公主的事,累壞了吧,”琳琅攙她起來,“出宮回府,中飯沒吃就倒頭睡下,晚飯都睡過了。我再去廚房拿些吃的來?”
榮相見搖搖頭,示意自己沒胃口。她起身一個人繞道扶風軒的後院,那裏連著一片湖。那湖曾經是燒毀的小院所在,府裏在風水師的建議下引了活水,改建避火。
一片幽暗中,相見蹲在湖邊,看著月光投下來,隻覺萬籟俱寂。新移栽過來的建蘭花,香氣宜人。據說,這是娘最喜歡的花。雖然此生和娘匆匆一麵,還是死別之痛,但比上一世,她把娘親忘得一幹二淨要好。
原本安靜的湖麵,忽然出現了幾顆亮點。相見放眼看過去,隱約能分辨是幾個管事婆子提著燈籠站在那頭。
中間似乎有個姑娘,穿得很單薄。
那個姑娘在婆子的攙扶下,下了湖邊的石階,慢慢地走進了湖裏,最後奮力一躍。
這是幹什麽?
榮相見還沒反應過來,那幾個婆子就大聲嚷著:“來人啊!有人跳湖了!”
驚得她趕緊出了扶風軒,往那邊跑去。
幾盞燈籠照著湖麵,影影綽綽,湖裏有人在掙紮。岸上有人嚷嚷著救人,有人喊著要叫老爺夫人來,有人已脫了鞋,跳下去。
到了眼前,才發現跳湖的是三姐榮相知,她已經被撈了上來,渾身濕透,瑟瑟發抖。
相見趕緊抱著她,脫下自己的披風給她裹上,又看了看她眼睛,好在人還清醒。一群下人早已慌了手腳,生怕被責罰。
“快去找太醫來!”榮相見大喊。
轉眼間,國公夫婦也到了,夫人劉氏一把抱著女兒放聲大哭:“我這苦命的孩子!你爹爹為了榮華,要賣了你去那人鬼不分的地方,娘還不如跟你一起死了算了!”
此刻情形混亂,父親神情淒苦,相見也顧不上行禮了,隻過去喊了一聲父親,問:“這是出什麽事了?”
父親搖搖頭:“相見,你過來,為父有話跟你說。”
餘慶堂內,燈火通明。英國公端坐正位,告訴女兒:“今日,公主出降,大明宮宴之後,皇上留我,說皇後想把你說給厲王做側……”
“女兒不願意!”榮相見急了,等不及父親說完話,就跪了下去。她不明白,為何這輩子一直躲著那個人,還會被盯上。
她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說辭:“父親,您是一等公,永安侯是一等侯,雖說他是國舅爺,如今朝中勢大,可是他張家的女兒做了厲王妃,我若做了這個側妃,不是給您丟人嗎?還有大哥哥,他眼看就要科考了,將來入朝為官,和永安侯的兒子成了同僚,豈不是仕途之初,就有個短處握在人手裏。”
聽女兒言辭激烈,榮盛鬆了口氣:“你懂得為父兄考慮,這很好。”
“?”榮相見有些意外,父親居然沒有如當年那樣以“孝”字強迫自己給人做側室。
“既然父親也不看好這樁親事,為什麽在宮裏沒有回明呢?”
英國公道:“陛下說你原本是他屬意的義女人選,替公主嫁去北真國。可惜昭仁公主看上了北真國王子,執意遠嫁草原,倒把你的婚事給耽擱了。又想你在宮中這麽多年,與厲王打交道的機會多,如今皇後來說,多半是因為厲王請她做主。若你也有意,何不成全了一樁美事啊?”
榮相見拚命搖頭:“並沒有!女兒與厲王連話都沒有說過幾句!若父親為難,女兒進宮去求惠妃,求她跟陛下說清楚。”
英國公有些驚訝,不明白榮相見為何如此反感厲王,道:“如此便罷了,為父明日進宮替你回明皇上。”
聽英國公如此說,榮相見立即給父親行了個大禮。
重活一世,榮相見發現很多事自己無力改變,比如娘親的死,公主遠嫁北真國,二叔的犧牲。可是,大哥在她的努力下沒有受傷,平安健康長大了。如今,厲王側妃的命運,她也躲過去了。
她正鬆一口氣,就聽屋外傳來聲音:“老爺,都是你的女兒,你怎麽不替相知回絕婚事!”
英國公夫人毫無顧忌地高聲抱怨,罕見地說出這樣直白的話。她進了堂內,看了一眼榮相見:“你先回去。”
榮相見老實起身,剛出門,就聽見英國公夫婦爭執。
英國公哼了一聲:“你懂什麽?相見本就是皇上提及相知婚事的時候,虛陪的一個,側妃而已,答不答應都無妨。”
“為什麽不答應?公主出降,皇上沒讓啟王去送,也沒讓慶王去,獨讓厲王去送,這意思還不明顯嗎?這是太子做的事。嫁給厲王作側妃,將來就是貴妃,有何不妥?”
劉氏不等丈夫回應,又接著說:“都是公主伴讀,孫家姑娘眼看就要嫁給允王。原指望著相見能嫁去北真國,誰知橫生枝節。這個厲王側妃之位瞧不上,難道還有哪家的王妃之位等著她不成?連我哥嫂那個不成器的兒子,都介意她的出身!”
榮相見聽明白了,夫人這是怪她不中用,浪費了一個公主伴讀的機會,什麽好處都沒撈著。
英國公這時方冷笑一聲:“你就知道眼熱人家,你可曾和那厲王打過交道?他如今雖得臉,但行事浮躁,不過是仗著張家和皇後的支持罷了,我瞧皇上喜歡慶王倒比他多些。這天下還不知道是誰的呢!咱們沒必要為了一個小小的側妃之位,蹚這儲位的渾水,將來白討個沒意思。”
榮相見這才明白,原來父親不逼她,是因為不看好厲王。
她雖然處處避開厲王,但從孫明悅處聽了不少關於他的事。和上一世相比,這個厲王沒那麽得陛下喜歡,不過得皇後一族支持。
英國公夫人要等的就是國公爺這句話,忙道:“既然老爺不想趟皇子們的渾水,為什麽答應把相知嫁給四殿下……”
榮相見心下納罕,原來三姐姐假裝跳湖是為這個?
一眾婆子丫鬟守在院子門口,她走得再慢,也沒法再磨蹭下去,隻得離開。
第二天一早,榮相見就去給二嬸嬸請安。
二嬸嬸龍氏已經知曉此事,悄悄說給相見聽:“眼看允王定了孫家姑娘,太後娘娘憂心四殿下的婚事。”
看相見很茫然,六妹榮相聞搶著補充:“就是廢後餘氏的兒子,出宮後再也沒有回來,跟著齊老將軍去陽州戍邊的那個!”
其實榮相見知道四殿下。宮裏幾位成年的皇子,都得了親王、郡王的爵位。可是四殿下,至今沒有王爵王府,甚至連皇家宗室子的體麵都沒有。
他的生母餘皇後,謀害當今張皇後和她腹中皇嗣,被廢黜幽禁,餘家也犯了幾件大案,陛下龍顏大怒,下旨抄了家。有這樣的親娘和外家,四殿下恐怕是沒辦法擁有一個普通皇子的體麵了。
她迷茫的是,上一世的四殿下並沒有去陽州。在餘氏被廢之後,他屢出狂悖之言,與皇帝決裂,自請被廢為庶人,去皇陵陪伴母親。雖然太後寵愛這個孫子,也沒法阻止皇帝大怒之下,把他一並幽禁了。
為什麽四殿下這一世不是這樣的?哪裏變了呢?
第3章
相見又問:“為什麽非要三姐姐嫁給他?”
二嬸嬸說:“是陛下的意思。太後從前最疼四殿下了,顧忌著張皇後喪子之痛,這些年也冷著殿下,可婚事不能馬虎,想要在金陵城這些高門大戶裏挑。但誰家不忌憚著張皇後和永安侯府呢,又有誰舍得把女兒嫁去陽州啊?那地方與西秦相鄰,常有鬼魅出沒,殺人飲血。你二叔,不就是死在陽州的?”
說到這裏,龍氏聲音已經變了。相聞趕忙起身抱著母親一頓安慰。相見也跟著傷心起來。
榮家二郎,軍功卓著,為人爽朗,相貌英俊。說起他英年早逝,沒有不抱怨一句老天不開眼的 。
榮相見重生之後,曾經趁著某年新春團圓,纏著二叔叫他不要再去陽州,陽州有刺客夜襲,五月初九那夜尤其要小心,他會死的!
二叔卻隻笑笑,仰頭喝幹了酒,給他們這群小孩耍了一套榮家的刀劍。
嬸嬸在一旁看著,滿心驕傲又滿腹憂心:“你二叔何嚐不知危險?西秦國主刺殺他的行動從未停過。可西秦軍匪常常侵擾邊地百姓,隻有你二叔和榮家軍坐鎮,才能保太平歲月。”
於是,二叔活過了那年五月初九,卻隻多活了一個多月。
七月初三,本朝最神勇的榮大將軍,被西秦刺客暗殺於軍帳之中,隻留下年輕的妻子和一雙兒女。
此事哪怕過去十餘年,依然是榮家之痛。而榮相見更多了一份無力感。有些人九死不悔,她也無力更改。
過了一陣,嬸嬸平複下來心緒,接著說:“京城公侯高官家的女孩要麽是定了親,要麽是太小,其他的都各有說辭,什麽身體不好臥病在床,算命的說命中帶煞,出家保命……太後娘娘是最慈善的,哪裏舍得強逼人家把女兒嫁去那種地方。陛下知道太後的心意,便說英國公府,赤膽忠心,絕不會如那些人家一樣,這不……”
榮相見哼了一聲,一拳磕在桌上:“咱們家赤膽忠心,就隻逮著咱們一家殺?我爹為了陛下斷了一隻胳膊,二叔為平西秦之亂死在邊關,現在連三姐姐都要被嫁去陽州……怎麽平日裏滿朝都是忠臣,這個時候就隻剩咱們家滿門忠烈了?”
“唉……四丫頭小點聲!”龍氏沒想到榮相見敢說這樣的話,趕緊製止。
相見想起昨晚姐姐那尋死覓活的樣子,真怕她出事。上一世,三姐姐可是嫁到了長公主府。
二嬸嬸也緊接著道:“你們別擔心,國公爺去長公主府了。”
長公主與今上是同胞姐弟,當年眾王奪嫡,險象環生,長公主曾為了保護弟弟受到牽連,幸好蒙榮家二郎搭救,此後一直禮遇榮家。
“聽說公主的兒子雲仲卿對相知頗為有意,隻是長公主一直沒有開口。陛下如果知道三姑娘和雲公子訂了親,想必也不會強行將她指給四殿下了。”
相見和相聞操心不已,聽說相知好些,已經下床了,忙過去等消息。
相知拿了一個嫦娥奔月的風箏到院子裏,說要把病氣黴運都放走。她有些得意地告訴妹妹們:“長公主已經進宮跟陛下講明,和我們家早就定了親事,隻因文家老太爺過世兩年多,孝期未滿,所以未下定禮,不敢張揚,陛下也就沒再說什麽。”
相見笑道:“那恭喜姐姐啦!不僅解了遠嫁之憂,還有了這樣的好歸宿。”
榮相知心滿意足,笑說:“父親原本還想答應呢,還好母親為我籌謀……”
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三姑娘臉色一變住了口。榮相見昨夜親眼看見她是如何跳湖的,也知道這是她們母女一起演戲,為了逼父親利用榮家二郎的情分,主動去和長公主殿下議親。
榮相見有些羨慕,三姐姐有母親這樣一心一意護著她,真幸福。
如果她的娘還活著,說不定也會這樣呢。
正在這時,飛雪跑著過來找她:“國公爺從宮裏回來了,差人來找姑娘呢。”
榮相見心中一空,她真笨,她早該意識到這一點。轉身看了一眼三姐姐,榮相知立即將臉別轉過去,自顧自放風箏去了。
……
英國公夫婦端坐在餘慶堂裏,看最小的女兒停在門外,夕陽斜照在她身上,讓她周身鍍了一層光華。
榮盛一時恍惚,像看到當年那個馬場上神采飛揚的女子。他罕見地溫柔發話:“相見,進來。”
榮相見行過禮,坐在下首,等待父母發話。
國公夫人端著招牌的賢惠笑容。隻是她年歲越長,顴弓和眉骨越來越高,這笑容早已沒有往日的慈祥,反而滿是精明。
她斟酌著開口:“相見,你是個有福氣的孩子,陛下瞧你在宮中多年,覺得你很好,想讓你做皇家兒媳。”
榮相見抿著嘴似笑非笑地看她。昨夜夫人為了三姐姐和父親爭執,言猶在耳。
見她不做聲,英國公夫婦隻當她害羞,榮盛繼續道:“今日陛下宣我進宮,說厲王側妃之位著實委屈了你,不若將你許配予四殿下為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