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隻知道出了小院門往西邊……”飛雪忽然發現,“我們是不是剛才走過這個地方?這扇窗後就是一棵元寶楓。”
榮相見一看也不對。這條路上全是一麵麵黑瓦白牆,如無數屏風在府中隔出了一條路,偏偏路還不是直的,彎彎繞繞,如迷宮一樣。
“這什麽怪人啊,在自家後院擺個迷魂陣,難不成想把我困在裏麵?”
“王妃多慮了。”
相見跟兩個侍女後心一涼,循著聲音轉過去,隻見一麵平平無奇的白牆,倒退回幾步,才發現後頭樹枝掩映著一條路。
過去幾步就走出了這陣,煜王正坐在一個臨水小花廳裏用早膳,小南小北站在他身後。
“完了,殿下聽見咱們議論他。”飛雪悄悄說。
相見一陣心虛:也不至於為這句話就要跟我上火吧。她趕緊擺出禮節性的假笑,迤迤然緩步上前,到了跟前低聲萬福:“殿下。”
王妃行禮的樣子,當真是儀態端方,周顯暘喜歡。他示意她坐:“王妃以後在家就別時時行禮了。”
他果然不喜歡京中這些規矩。榮相見笑著入座,身處這流雲廳,放眼望去頓時心胸開闊。
這裏地勢高,視野極好,水流潺潺,穿花拂柳,帶著吹落的花瓣繞著花廳流走。那矮牆看著也如玩具一樣,周遭列陣,牆上的窗洞與樹木映襯,很是雅致。不是京中園林樣貌。
“這是靈州園子的樣式,我喜歡,就在府裏造了這一方天地,將來賞月不錯。”
相見隻好假裝剛才那些厥詞都不存在,隨聲附和:“靈州是在東南邊吧,我隻在唐謙的《山人遊記》中見過隻言片語。未曾有幸去看看呢。”
周顯暘說:“我也是這次回京駐紮經過,短暫停留。來日方長,有機會一同去遊玩一番。”
榮相見長這麽大,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去西山祭拜娘親。想到以後再也不能去,心中湧出一絲傷感,又不好流露。
很快,小丫頭把榮相見的早膳端上來。她一看,也是自己素日愛吃的。
“我大哥竟然連我早膳愛吃什麽都記得啊?我都不記得他的,真是慚愧。”
榮相見舀了一勺蝦仁玉米蛋羹,入口細嫩軟滑。這煜王府廚子的手藝倒是賽英國公府。
煜王笑道:“哪有?我問你大哥,他便回去問你嫂子。你嫂子擬了一個小冊子交給我。你不同時節愛吃什麽,不愛吃什麽,忌口什麽,都寫得明明白白。”
“我那嫂子是極賢惠能幹的,我大哥娶了她是三生有幸。”
“你哥說,男人這一輩子,什麽建功立業,為官做宰,如果娶不到一個賢惠能幹的妻子,那也是白忙。家宅和睦安寧,子女教養有方,比什麽都重要。”
相見立即回道:“我會向嫂嫂學習的。”
“我不過隨口說他的話給你聽,你不必拿自己比別人。”顯暘覺得王妃不像自己的妻子,倒像是部下來的。
煜王又主動回應她剛才與侍女們的議論:“府裏這幫人有些是宮裏賞的,我們暫且不好動。”
榮相見不同意:“難道因為是宮裏賞的就任他們散漫著?這麽大的府邸,人多都沒了規矩,若鬧大了,傷的是殿下的顏麵。而且……”
“而且什麽?”
榮相見低聲:“殿下不怕有承乾宮和厲王府的耳目嗎?”
煜王放下茶盞:“王妃真是個明白人。”
榮相見看他從容的樣子,恍然:“殿下想讓他們鬧出大事來,一並料理幹淨?”
周顯暘沒有否認。
“可是如果他們懂得分寸,不敢鬧出大事來呢?”
“那就幫他們把事鬧大。”
“啊?”榮相見覺得這人慣會這招,“便如之前對皇後娘娘那般?”
顯暘心裏納罕,這姑娘真不好對付。以後想背著她幹點什麽事都難了。
榮相見看他沒有否認,隨即提醒他:“由來操辦婚事,能從中得利不少。六公主的婚事,皇後和永安侯府從中撈的油水少說有幾萬兩。”
“什麽?”顯暘不像榮相見後宮長大,對這方麵完全沒想過。
榮相見有些擔心:“煜王府和允王府的婚事不讓她主持,你讓她娘家少賺了上十萬兩銀子,又讓她失了顏麵,隻怕不會幹休。”
周顯暘輕輕歎道:“她也是個可憐人。如若不是我一回京,她和張家弄出這麽多事,我本想與她和平相待的。那就不會鬧得京中貴眷多有怨言,還連累了你難堪。”
榮相見寬慰他:“那件事你不必再糾結了,隻不過……像火燒梧桐這樣的事,殿下以後還是能免則免吧。火星無眼,殿下雖說是為了解我之困,若把國公府和榮家祠堂燒了,我可不知有何顏麵再見祖宗了。”
此言一出,小南小北憋不住,笑出了聲。
周顯暘回頭看了一眼,他們立即捂住嘴。
琳琅和飛雪也是咬著牙,不敢笑出聲,怕殿下惱了。
周顯暘訕了一會兒,抱歉地說:“我也是瞧著你被我連累,過意不去,一時情急,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榮相見見他如此當真,坦誠道:“那日的事,不全是因為殿下。母親本就生我的氣,罰我是借題發揮而已。”
周顯暘有一些疑惑,但相見不想再說娘家的不是,扯開了話題。
兩人用完早膳,長府官已經差人來催,說該出發進宮了。
煜王先一步上了馬車,回頭伸手到榮相見麵前:“火場外,馬球場上,你都不肯讓我牽,現下總可以了吧?”
相見不好意思地笑了,伸手,被他緊緊握住。
第40章
入宮之後, 他們先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陛下和皇後還都在這裏,像是專門等著他們似的。
“兒臣攜新婦給皇祖母請安,給父皇、母後請安。”
兩人齊齊拜下, 皇太後別提多高興,立即伸手, 要顯暘和相見坐到身邊。
老太太拉著二人的手, 交疊在一起:“好孩子,你們以後互相扶持著,好好過下去。顯暘要對王妃體貼一些, 她一個小姑娘,到了王府裏頭,許多事都沒經見過,有什麽事要與她商量著辦,可別隻圖自己高興。”
“相見,煜王有什麽得罪你的地方,你別瞞著, 進宮告訴哀家,哀家給你撐腰!隻別像那不懂事的, 隻知道回娘家去哭訴,把王府的事帶到國公府裏去,惹得人家笑話。”太後一席話, 說得榮相見一愣。
原來國公府於她而言已經是別人家了。
這時皇後悠然道:“煜王妃,你可要常懷感恩之心。你的生母身份卑微, 太後原是想為煜王求一高門嫡女做正妃的。難得陛下感念英國公府忠誠,太後和殿下又如此寬厚, 破例抬舉你, 你可得盡心侍奉煜王, 孝順太後和陛下。”
此言一出,太後和煜王的臉色頓時不太好。
這話聽著是好話,目的還不是看不慣這祖孫和樂的樣子,叫煜王妃記得太後曾經嫌棄過她的出身?
煜王妃的笑容一絲未變,她緩緩站起身,朝皇後躬身行禮:“臣媳謹記母後教導,必一生盡心孝順太後、父皇和母後,用心侍奉煜王殿下。”
她這麽乖順懂事,絲毫不為冷言冷語所動,倒是讓皇後不知道再怎麽當著皇上嘲諷下去。
陛下看著相見是個有氣量的,頗為滿意。又瞧出她身上戴的一枚玉佩:“這個玉佩,是朕賞給顯瑤的。”
榮相見點頭稱是:“昭仁公主賜予臣媳作新婚賀禮,叫我戴著就像日日見了她一樣。”
“朕就顯瑤這麽一個女兒,還嫁去那麽遠的地方。倒是你和娉婷郡主,自小也是朕看著長大,也同女兒一般。如今做了皇家的兒媳,也算是圓滿。”
榮相見笑道:“六公主在信中說,我們三個情同姐妹。要我和孫家姑娘,替她在太後、父皇和母後身邊盡孝,便如替她盡孝了一般。”
“顯瑤這孩子,哪兒有代替盡孝的?她在北真國能一切安好,平安生下孩子,就當是盡孝咯!”
陛下話語間,全是慈父心腸,閑話一番就起身去崇政殿見大臣議事。
皇後跟著起身,離開前忽然說,各宮妃嬪正在承乾宮預備請安,煜王妃是在宮中長大,得眾多妃嬪照拂,昨日典禮上,眾妃不得在座受禮,今日該去見見。
皇帝點頭:“尤其該去給淑貴妃和惠妃請個安。”
相見道:“是。”
煜王給她使了個眼色,相見衝他笑笑,叫他別擔心。
帝後走後,太後抱歉地拉著顯暘的手:“是哀家考慮不周,原想給你重新定個親事,誰知被皇後拿來做了文章,惹得前朝後宮議論紛紛,連累你被你父皇忌憚,你別怪祖母。”
顯暘寬慰道:“皇祖母都是為了顯暘好,顯暘心中感激不已。”
“你做得很好。你父皇這幾日,一直誇你懂事,知足感恩,不居功自傲,無驕矜之氣。隻是,榮家姑娘心中難免對哀家有了芥蒂。”
顯暘心裏也是這樣想,可是嘴上隻能說:“王妃不會的。”
“她也是可憐見,剛才在皇後麵前禮節全都做足了,沒讓咱們有半點難堪。隻是心裏難免有隔閡。”
“日久見人心,孫兒好好待她,再有隔閡也都能抹平了。皇祖母不必為此事煩憂。”
見孫兒這樣懂事,皇太後便按下此事不再提。
承乾宮中,淑貴妃和惠妃見到相見自然是歡喜。倒是後妃中不乏賣力討好皇後的,此刻也不放過機會。
儀嬪就最積極地帶話風:“聽說,那日在東園馬球場,煜王妃力克自己嫡出的姐姐,在煜王麵前大展身手,英姿颯爽,難怪煜王為了你連尊卑嫡庶都不要了。”
惠妃不等榮相見說話就冷笑:“儀嬪,煜王妃出閣前是陛下親封的清河郡主。京中豪門貴女雖多,可都沒有郡主的尊榮。你說尊卑,是想說陛下親封的郡主,本宮的義女,卑微嗎?”
此言一出,皇後看了一眼儀嬪,她立即變色,起身朝皇後和惠妃行禮致歉:“嬪妾失言了,請娘娘恕罪。”
“你年輕,以後說話注意些分寸。”皇後不痛不癢地揭過。儀嬪是永安侯府送入宮中的人,一切與皇後一條心,大家也都見怪不怪。
淑貴妃知道,當初是為了防止煜王出頭惹惱陛下,才連累了相見上場相爭,過意不去,忙結圍:“煜王妃的馬球打得極好,可惜儀嬪你不在場沒看見。虧得顯曜請相見襄助,才有那日精彩絕倫的對戰,我可是好多年沒瞧過那麽精彩的比賽了。”
東園球場,自來隻有妃位以上才可以去觀球,儀嬪一聽隻當是她嘲諷自己位分低,麵色登時不好看。
嘉貴妃對那日情景印象深刻,也熱心地給沒去的妹妹們解說:“尤其是煜王和王妃一起躍馬飛騰的樣子,連陛下都沒口地誇,說頗有當年榮大將軍賢伉儷的風姿。我瞧著陛下對自己保的這個大媒,可真是滿意得很。”
“陛下的眼光自然是最好的,誰敢有疑呢?”惠妃此言一出,賢妃緊接道:“正是,我瞧著煜王妃傾城之貌,即便不會打馬球,煜王看她一眼也是非她不娶的。當年煜王妃的生母能讓英國公為她違抗尊長之命,迎她入府,想必煜王妃也是承襲了生母的絕色容貌。”
皇後笑道:“我想必定是有這個緣故,少年郎,誰不為美色所傾倒呢?”
“怪隻怪,臣妾的侄女容貌不入四殿下的眼罷了。”賢妃出自昭國公府,她的侄女日前也曾在馬球會上,被引薦給煜王。滿城貴眷被皇後擺布著,忙活了一圈,最後還是便宜了榮相見。
因此她們對雙方都頗有怨言,尤其是覺得榮相見手段了得,勾引煜王。
皇後假意安撫道:“你侄女是昭國公府嫡女,又是永樂侯的外孫女,何等尊貴?什麽樣的好人家找不著呢?”
你一言我一語,都是為了諷刺榮相見身份低微,以□□惑煜王。
相見雙手交握著,垂眼看著地麵,淡然處之,絲毫不為這些奚落的言語所動。上輩子,這種嘲諷她都聽爛了,這幫女子都沒點新花樣。可嘴長在人家身上,總不能給人割掉吧。
等她們都說盡了,榮相見才靦腆道:“娘娘們說笑了。煜王殿下至純至孝,婚事自然聽父皇安排。即便相見貌若無鹽,殿下也不會違背父皇的心意。娘娘們侍奉父皇多年,自然更清楚父皇的心意才是最要緊的。”
“是啊,陛下的心意最要緊。”淑貴妃幫腔道:“賢妃,原先我就跟太後提起你侄女,想把她說給顯暘。誰知去年昭國公夫人說,你侄女患了咳疾,隻怕去不了陽州那地界……沒想到今年竟大好了呢!陛下前日還感歎:昭國公家的姑娘,出身高貴,優雅端方,隻可惜‘病的’不是時候。還囑咐我務必給她挑個好人家。陛下的心意,昭國公府可要銘記呀。”
此言一出,賢妃大驚失色。原先,婉拒煜王婚事的京中貴女不少,律法尚且不責眾,何況隻是婚事?
沒想到她侄女竟然讓太後、陛下記著了。聽著淑貴妃的弦外之音,頗為記恨。心道不妙,得趕緊讓哥哥嫂嫂把婚事定下,不然還不知道侄女要被嫁去哪裏。心裏如此驚慌,臉上還得陪著笑:“多謝淑貴妃掛懷,昭國公府感激不盡。”
這一來一去,旁的妃嬪見淑貴妃與惠妃這麽護著煜王妃,都不好再發難。
榮相見一看也不對。這條路上全是一麵麵黑瓦白牆,如無數屏風在府中隔出了一條路,偏偏路還不是直的,彎彎繞繞,如迷宮一樣。
“這什麽怪人啊,在自家後院擺個迷魂陣,難不成想把我困在裏麵?”
“王妃多慮了。”
相見跟兩個侍女後心一涼,循著聲音轉過去,隻見一麵平平無奇的白牆,倒退回幾步,才發現後頭樹枝掩映著一條路。
過去幾步就走出了這陣,煜王正坐在一個臨水小花廳裏用早膳,小南小北站在他身後。
“完了,殿下聽見咱們議論他。”飛雪悄悄說。
相見一陣心虛:也不至於為這句話就要跟我上火吧。她趕緊擺出禮節性的假笑,迤迤然緩步上前,到了跟前低聲萬福:“殿下。”
王妃行禮的樣子,當真是儀態端方,周顯暘喜歡。他示意她坐:“王妃以後在家就別時時行禮了。”
他果然不喜歡京中這些規矩。榮相見笑著入座,身處這流雲廳,放眼望去頓時心胸開闊。
這裏地勢高,視野極好,水流潺潺,穿花拂柳,帶著吹落的花瓣繞著花廳流走。那矮牆看著也如玩具一樣,周遭列陣,牆上的窗洞與樹木映襯,很是雅致。不是京中園林樣貌。
“這是靈州園子的樣式,我喜歡,就在府裏造了這一方天地,將來賞月不錯。”
相見隻好假裝剛才那些厥詞都不存在,隨聲附和:“靈州是在東南邊吧,我隻在唐謙的《山人遊記》中見過隻言片語。未曾有幸去看看呢。”
周顯暘說:“我也是這次回京駐紮經過,短暫停留。來日方長,有機會一同去遊玩一番。”
榮相見長這麽大,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去西山祭拜娘親。想到以後再也不能去,心中湧出一絲傷感,又不好流露。
很快,小丫頭把榮相見的早膳端上來。她一看,也是自己素日愛吃的。
“我大哥竟然連我早膳愛吃什麽都記得啊?我都不記得他的,真是慚愧。”
榮相見舀了一勺蝦仁玉米蛋羹,入口細嫩軟滑。這煜王府廚子的手藝倒是賽英國公府。
煜王笑道:“哪有?我問你大哥,他便回去問你嫂子。你嫂子擬了一個小冊子交給我。你不同時節愛吃什麽,不愛吃什麽,忌口什麽,都寫得明明白白。”
“我那嫂子是極賢惠能幹的,我大哥娶了她是三生有幸。”
“你哥說,男人這一輩子,什麽建功立業,為官做宰,如果娶不到一個賢惠能幹的妻子,那也是白忙。家宅和睦安寧,子女教養有方,比什麽都重要。”
相見立即回道:“我會向嫂嫂學習的。”
“我不過隨口說他的話給你聽,你不必拿自己比別人。”顯暘覺得王妃不像自己的妻子,倒像是部下來的。
煜王又主動回應她剛才與侍女們的議論:“府裏這幫人有些是宮裏賞的,我們暫且不好動。”
榮相見不同意:“難道因為是宮裏賞的就任他們散漫著?這麽大的府邸,人多都沒了規矩,若鬧大了,傷的是殿下的顏麵。而且……”
“而且什麽?”
榮相見低聲:“殿下不怕有承乾宮和厲王府的耳目嗎?”
煜王放下茶盞:“王妃真是個明白人。”
榮相見看他從容的樣子,恍然:“殿下想讓他們鬧出大事來,一並料理幹淨?”
周顯暘沒有否認。
“可是如果他們懂得分寸,不敢鬧出大事來呢?”
“那就幫他們把事鬧大。”
“啊?”榮相見覺得這人慣會這招,“便如之前對皇後娘娘那般?”
顯暘心裏納罕,這姑娘真不好對付。以後想背著她幹點什麽事都難了。
榮相見看他沒有否認,隨即提醒他:“由來操辦婚事,能從中得利不少。六公主的婚事,皇後和永安侯府從中撈的油水少說有幾萬兩。”
“什麽?”顯暘不像榮相見後宮長大,對這方麵完全沒想過。
榮相見有些擔心:“煜王府和允王府的婚事不讓她主持,你讓她娘家少賺了上十萬兩銀子,又讓她失了顏麵,隻怕不會幹休。”
周顯暘輕輕歎道:“她也是個可憐人。如若不是我一回京,她和張家弄出這麽多事,我本想與她和平相待的。那就不會鬧得京中貴眷多有怨言,還連累了你難堪。”
榮相見寬慰他:“那件事你不必再糾結了,隻不過……像火燒梧桐這樣的事,殿下以後還是能免則免吧。火星無眼,殿下雖說是為了解我之困,若把國公府和榮家祠堂燒了,我可不知有何顏麵再見祖宗了。”
此言一出,小南小北憋不住,笑出了聲。
周顯暘回頭看了一眼,他們立即捂住嘴。
琳琅和飛雪也是咬著牙,不敢笑出聲,怕殿下惱了。
周顯暘訕了一會兒,抱歉地說:“我也是瞧著你被我連累,過意不去,一時情急,以後再也不這樣了。”
榮相見見他如此當真,坦誠道:“那日的事,不全是因為殿下。母親本就生我的氣,罰我是借題發揮而已。”
周顯暘有一些疑惑,但相見不想再說娘家的不是,扯開了話題。
兩人用完早膳,長府官已經差人來催,說該出發進宮了。
煜王先一步上了馬車,回頭伸手到榮相見麵前:“火場外,馬球場上,你都不肯讓我牽,現下總可以了吧?”
相見不好意思地笑了,伸手,被他緊緊握住。
第40章
入宮之後, 他們先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陛下和皇後還都在這裏,像是專門等著他們似的。
“兒臣攜新婦給皇祖母請安,給父皇、母後請安。”
兩人齊齊拜下, 皇太後別提多高興,立即伸手, 要顯暘和相見坐到身邊。
老太太拉著二人的手, 交疊在一起:“好孩子,你們以後互相扶持著,好好過下去。顯暘要對王妃體貼一些, 她一個小姑娘,到了王府裏頭,許多事都沒經見過,有什麽事要與她商量著辦,可別隻圖自己高興。”
“相見,煜王有什麽得罪你的地方,你別瞞著, 進宮告訴哀家,哀家給你撐腰!隻別像那不懂事的, 隻知道回娘家去哭訴,把王府的事帶到國公府裏去,惹得人家笑話。”太後一席話, 說得榮相見一愣。
原來國公府於她而言已經是別人家了。
這時皇後悠然道:“煜王妃,你可要常懷感恩之心。你的生母身份卑微, 太後原是想為煜王求一高門嫡女做正妃的。難得陛下感念英國公府忠誠,太後和殿下又如此寬厚, 破例抬舉你, 你可得盡心侍奉煜王, 孝順太後和陛下。”
此言一出,太後和煜王的臉色頓時不太好。
這話聽著是好話,目的還不是看不慣這祖孫和樂的樣子,叫煜王妃記得太後曾經嫌棄過她的出身?
煜王妃的笑容一絲未變,她緩緩站起身,朝皇後躬身行禮:“臣媳謹記母後教導,必一生盡心孝順太後、父皇和母後,用心侍奉煜王殿下。”
她這麽乖順懂事,絲毫不為冷言冷語所動,倒是讓皇後不知道再怎麽當著皇上嘲諷下去。
陛下看著相見是個有氣量的,頗為滿意。又瞧出她身上戴的一枚玉佩:“這個玉佩,是朕賞給顯瑤的。”
榮相見點頭稱是:“昭仁公主賜予臣媳作新婚賀禮,叫我戴著就像日日見了她一樣。”
“朕就顯瑤這麽一個女兒,還嫁去那麽遠的地方。倒是你和娉婷郡主,自小也是朕看著長大,也同女兒一般。如今做了皇家的兒媳,也算是圓滿。”
榮相見笑道:“六公主在信中說,我們三個情同姐妹。要我和孫家姑娘,替她在太後、父皇和母後身邊盡孝,便如替她盡孝了一般。”
“顯瑤這孩子,哪兒有代替盡孝的?她在北真國能一切安好,平安生下孩子,就當是盡孝咯!”
陛下話語間,全是慈父心腸,閑話一番就起身去崇政殿見大臣議事。
皇後跟著起身,離開前忽然說,各宮妃嬪正在承乾宮預備請安,煜王妃是在宮中長大,得眾多妃嬪照拂,昨日典禮上,眾妃不得在座受禮,今日該去見見。
皇帝點頭:“尤其該去給淑貴妃和惠妃請個安。”
相見道:“是。”
煜王給她使了個眼色,相見衝他笑笑,叫他別擔心。
帝後走後,太後抱歉地拉著顯暘的手:“是哀家考慮不周,原想給你重新定個親事,誰知被皇後拿來做了文章,惹得前朝後宮議論紛紛,連累你被你父皇忌憚,你別怪祖母。”
顯暘寬慰道:“皇祖母都是為了顯暘好,顯暘心中感激不已。”
“你做得很好。你父皇這幾日,一直誇你懂事,知足感恩,不居功自傲,無驕矜之氣。隻是,榮家姑娘心中難免對哀家有了芥蒂。”
顯暘心裏也是這樣想,可是嘴上隻能說:“王妃不會的。”
“她也是可憐見,剛才在皇後麵前禮節全都做足了,沒讓咱們有半點難堪。隻是心裏難免有隔閡。”
“日久見人心,孫兒好好待她,再有隔閡也都能抹平了。皇祖母不必為此事煩憂。”
見孫兒這樣懂事,皇太後便按下此事不再提。
承乾宮中,淑貴妃和惠妃見到相見自然是歡喜。倒是後妃中不乏賣力討好皇後的,此刻也不放過機會。
儀嬪就最積極地帶話風:“聽說,那日在東園馬球場,煜王妃力克自己嫡出的姐姐,在煜王麵前大展身手,英姿颯爽,難怪煜王為了你連尊卑嫡庶都不要了。”
惠妃不等榮相見說話就冷笑:“儀嬪,煜王妃出閣前是陛下親封的清河郡主。京中豪門貴女雖多,可都沒有郡主的尊榮。你說尊卑,是想說陛下親封的郡主,本宮的義女,卑微嗎?”
此言一出,皇後看了一眼儀嬪,她立即變色,起身朝皇後和惠妃行禮致歉:“嬪妾失言了,請娘娘恕罪。”
“你年輕,以後說話注意些分寸。”皇後不痛不癢地揭過。儀嬪是永安侯府送入宮中的人,一切與皇後一條心,大家也都見怪不怪。
淑貴妃知道,當初是為了防止煜王出頭惹惱陛下,才連累了相見上場相爭,過意不去,忙結圍:“煜王妃的馬球打得極好,可惜儀嬪你不在場沒看見。虧得顯曜請相見襄助,才有那日精彩絕倫的對戰,我可是好多年沒瞧過那麽精彩的比賽了。”
東園球場,自來隻有妃位以上才可以去觀球,儀嬪一聽隻當是她嘲諷自己位分低,麵色登時不好看。
嘉貴妃對那日情景印象深刻,也熱心地給沒去的妹妹們解說:“尤其是煜王和王妃一起躍馬飛騰的樣子,連陛下都沒口地誇,說頗有當年榮大將軍賢伉儷的風姿。我瞧著陛下對自己保的這個大媒,可真是滿意得很。”
“陛下的眼光自然是最好的,誰敢有疑呢?”惠妃此言一出,賢妃緊接道:“正是,我瞧著煜王妃傾城之貌,即便不會打馬球,煜王看她一眼也是非她不娶的。當年煜王妃的生母能讓英國公為她違抗尊長之命,迎她入府,想必煜王妃也是承襲了生母的絕色容貌。”
皇後笑道:“我想必定是有這個緣故,少年郎,誰不為美色所傾倒呢?”
“怪隻怪,臣妾的侄女容貌不入四殿下的眼罷了。”賢妃出自昭國公府,她的侄女日前也曾在馬球會上,被引薦給煜王。滿城貴眷被皇後擺布著,忙活了一圈,最後還是便宜了榮相見。
因此她們對雙方都頗有怨言,尤其是覺得榮相見手段了得,勾引煜王。
皇後假意安撫道:“你侄女是昭國公府嫡女,又是永樂侯的外孫女,何等尊貴?什麽樣的好人家找不著呢?”
你一言我一語,都是為了諷刺榮相見身份低微,以□□惑煜王。
相見雙手交握著,垂眼看著地麵,淡然處之,絲毫不為這些奚落的言語所動。上輩子,這種嘲諷她都聽爛了,這幫女子都沒點新花樣。可嘴長在人家身上,總不能給人割掉吧。
等她們都說盡了,榮相見才靦腆道:“娘娘們說笑了。煜王殿下至純至孝,婚事自然聽父皇安排。即便相見貌若無鹽,殿下也不會違背父皇的心意。娘娘們侍奉父皇多年,自然更清楚父皇的心意才是最要緊的。”
“是啊,陛下的心意最要緊。”淑貴妃幫腔道:“賢妃,原先我就跟太後提起你侄女,想把她說給顯暘。誰知去年昭國公夫人說,你侄女患了咳疾,隻怕去不了陽州那地界……沒想到今年竟大好了呢!陛下前日還感歎:昭國公家的姑娘,出身高貴,優雅端方,隻可惜‘病的’不是時候。還囑咐我務必給她挑個好人家。陛下的心意,昭國公府可要銘記呀。”
此言一出,賢妃大驚失色。原先,婉拒煜王婚事的京中貴女不少,律法尚且不責眾,何況隻是婚事?
沒想到她侄女竟然讓太後、陛下記著了。聽著淑貴妃的弦外之音,頗為記恨。心道不妙,得趕緊讓哥哥嫂嫂把婚事定下,不然還不知道侄女要被嫁去哪裏。心裏如此驚慌,臉上還得陪著笑:“多謝淑貴妃掛懷,昭國公府感激不盡。”
這一來一去,旁的妃嬪見淑貴妃與惠妃這麽護著煜王妃,都不好再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