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3章
飛雲正在把榮相見帶進王府的東西, 慢慢整理出來擺上,看到太後賞賜的珍品更是高興,小心翼翼地安置。
“小心小心, 這個箜篌可不能碰壞了。”
“那幅畫先放著,等王妃看看掛在哪裏。”
“好熱鬧。”周顯暘為緩解方才馬車裏的尷尬主動顧左右而言他。
相見想起來:“殿下昨夜沒睡, 我讓她們先別忙, 你先補個覺吧。”
周顯暘道:“沒事,我懶怠睡覺。”
還有不愛睡覺的人?
相見也不多勸了,問:“我的畫可以掛在這麵牆上嗎?”
顯暘點頭:“你自己看著辦, 王府改造的時候我隻管大麵上的,這些擺件都是下麵的人布置,你想怎麽改就怎麽改。對了,顧妙玄的《風雨圖》就不用動了吧。”
相見昨日就見到妝台後頭掛的那幅畫,照鏡子的時候正好能看見。陛下原本要賞給她的,掛在那裏,她日日都能看到。
她點點頭:“殿下有心了。”說完, 高興地帶著侍女們把《瀟湘圖》對掛在西邊書桌旁,把箜篌放好, 書桌上擺上一個小架子,掛上花鳥紋鎏金銀熏球。東邊梳妝台上,則放一樽黃楊花插, 裏頭插上院子裏新采的鮮花。
那盞城隍廟煜王給她的兔子花燈,她也帶來了, 掛在床邊的牆上。
不一會兒,這屋子就大變樣, 有了人氣兒。
周顯暘一旁瞧著花燈, 不覺想起城隍廟初遇, 原來王妃也惦念那夜。與王妃四目相對,心有靈犀一般,心中莞爾。
他又把玩那可隨意懸掛而不灑,熏香如雲縷縷上升的熏球,又沒事撥弄一下箜篌,突兀一聲,把屋子裏的人都目光都吸引過去。
“王妃,不介意吧?”周顯暘自知隨意碰人家的東西不好,但王妃是自己人。
榮相見正卸了頭冠,發髻上隻戴了一根素簡的木蘭花玉簪,清麗雅致。她笑著過去:“殿下若有興致,我倒不介意收一個學生。”
“我這粗笨的手,哪裏配學這個?王妃若有興致,得空時彈奏一曲如何?”
榮相見當即坐下,調了一下琴弦,彈了一首簡短的曲子。侍女們都停下手裏的活,靜靜欣賞。
周顯暘聽著,琴音動聽清越,卻透著一股淡淡的悲傷。王妃彈奏時,神色也略有哀傷。
一曲畢,顯暘問:“王妃有心事?”
榮相見嘴角微笑,眼神卻沒有絲毫歡樂:“怎會?大喜之日的。”
說罷,便起身繼續整理。
周顯暘有疑,走到外頭,去了西邊的內書房,著人把琳琅叫去:“你家姑娘怎麽了?”
琳琅與飛雲飛雪不同,她自幼認識煜王,自然不會像她們那樣一心隻認相見。她主動說:“那箜篌,是姑娘生母生前用的。今日,是姑娘生母的生祭。”
“難怪。”
“往常,即便是在宮裏的日子,這天六公主都會讓姑娘出宮去西山祭拜。”
“西山?那不是金陵城外最大的墳山嗎?”
“是。老國公爺臨終前發話,身後不許楚姨娘戴孝,不許她入祖墳族譜。姨娘在西山孤墳無依,隻有姑娘會去祭拜她。如今姑娘已是皇家的人,也不能擅自祭拜了。出閣前,姑娘還去墳前,傷心了一場。”
周顯暘聽了,心中百般不忍,立即把小南小北叫來吩咐一通,又回了房中。
榮相見正手執一幅羔羊跪乳的溫馨畫卷出神。
周顯暘走到她身後,輕輕抱住她。
榮相見嚇了一跳,下意識想掙開。發現是煜王,才任由他環著腰。他伸手握在她手上,一起拿著畫:“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且知恩,何況你我。”
相見以為他是有感於身世,同病相憐,沒料到煜王會說:“我們去西山。”
她立即轉身,勸道:“殿下,這不合規矩。會被人拿來做文章,以至於彈劾你的,到時候連有損皇家天威這樣的帽子都能扣到你頭上。”
顯暘知道她一貫貼心,便說:“咱們又不敲鑼打鼓地去,換上常服,戴上帷帽,就我們兩個,悄悄去了,悄悄回來,誰會知道?”
榮相見心中自然很希望這樣,可是:“殿下你不忌諱嗎?新婚頭一日的。”
“忌諱?”顯暘笑道:“枕著屍首睡過的人,有什麽忌諱!”
榮相見見他如此,才敢下決心,對飛雲說:“去準備兩份祭品。”
“為什麽是兩份?”周顯暘好奇。
“禮部侍郎王大人的亡妻,也葬在西山。”
“王冕?他們夫妻二人的佳話,也算是轟動國朝,隻可惜天不假年。”
榮相見也頗為感歎:“王夫人是個極有才情的女子,陪著王大人從一介白衣到了三品大員。她在家中開了一個女學教書。我入宮前在她家讀了幾年書,她於我也算是恩師了。”
“所以你隻要去西山,也會去拜祭她?”
榮相見點頭,有些不好意思:“給殿下添麻煩了。”
周顯暘笑道:“什麽麻煩不麻煩,我們如今是一家人,再別說這樣見外的話。”
不一會兒,小南托著兩件尋常布料的外裳,兩頂帷帽,兩雙靴子進來。
侍女們伺候他們換下華麗的服飾,穿上素淨的衣衫,係好帷帽,羽紗籠著稍稍遮住容貌,卻能看見外麵的路。
周顯暘帶著榮相見出了後院,往西邊走去。一路竟然一個下人也沒有,出了王府西邊的小門,往北走是個小巷子,小北牽著兩匹馬等在那裏。
兩人上馬,往城外去。山河街本就在城西,去西麟門很方便。
出了城門,兩匹馬兒如掙脫了金陵的束縛,縱情馳騁。
一路景色生機盎然,山花、飛鳥、水瀑、石橋邊的垂柳,勾勒出了金陵最美的景致。
經過一條河邊窄道時,山璧上的樹枝以奇怪的姿勢,橫在道路上方。
周顯暘放緩速度,慢慢靠近,抬手將那樹枝高高舉過頭頂,示意相見先過去。
榮相見笑著在馬上與煜王擦身而過,說了一句:“多謝殿下。”
煜王回道:“不謝。”
相見抿著嘴,放鬆韁繩,馬兒立即加速跑起來。周顯暘忙放下樹枝,策馬追上。
第44章
原本坐馬車要用半日才到, 他們兩個竟然一個多時辰就到了西山。
榮相見祭拜王夫人的時候,周顯暘在不遠處的山地上,舉目四望。遠處的山頂, 竟然有一個僧人,正拉起撞鍾木, 朝梵鍾上撞去。
片刻間, 山中群鳥飛翔。三聲悠遠鍾響後,隻覺萬籟俱寂。周顯暘回京這麽長時間,第一次感覺到內心的平靜。
“那山裏有寺廟梵刹?”周顯暘等王妃起身後才問, 榮相見笑道:“是尼庵,殿下好奇,待會兒下了山我帶殿下過去嚐嚐那裏的烤肉?”
“烤肉?”周顯暘更好奇了,跟著榮相見一麵繼續朝上走,一邊問:“尼庵裏竟然有烤肉?”
榮相見有些神秘兮兮地說:“是一個還俗的尼姑,叫明靜。她在尼庵中,大有善名, 於佛法上也極精,頗受京中禮佛之人尊敬。後來, 有一日忽然悟了,喝酒吃肉,什麽都沾。主持說, 佛從不強求,修行各有緣法, 讓她在庵外住著。那明靜開葷後,特別愛吃烤肉, 自己烤的肉也一絕, 便開了一間鋪子。如今金陵好多香客, 都是衝她的烤肉去的,庵中香火還因此更旺了。”
“還有這樣的事,我今日倒要去見一見。”
兩人說話間,便來到了榮相見娘親的墓前。能看出來這裏是細細打理過的,野草一並拔除,還栽種了各色花朵。四角四棵鬆樹,長勢極好。
周顯暘細細旁觀著王妃的神色,怕她傷心難過。沒想到榮相見並無悲傷之色。或者說,一次次孤身祭拜,讓她在墓前的一舉一動,都熟練到麻木了。
她跪在墓前的拜堂裏,麻利地將祭品擺好,把冥紙攤開方便焚燒,顯暘便拉開下擺,單腿跟著她跪在了墳前。
榮相見沒來得及攔住:“殿下,不可啊。”
“有何不可?你娘就是我的嶽母。”
榮相見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麽:“你……你不介意外頭那些關於她如何妖魅的流言嗎?”
“既然是流言,又何須介意?看著你,我就知道,她一定不是外界傳言的那樣。”
榮相見心中感激不已。她從不與人辯解,覺得不值得。此刻,竟然一邊燒著冥紙,一邊破天荒地主動告訴他自己娘親的事。
“我父親,原先做英國公世子時,一心建功立業,不想躺在祖父的功勞簿上襲爵吃老本。可等他好不容易輔佐陛下登基,成就一番功績,卻廢了一隻手。那時陛下給他賜官,委以重任,可周遭的人都隻是在同情他,什麽事也不敢讓他做。他便辭了官職,終日頹廢,不願見人,躲在圍場裏,與馬作伴。他就是那時候認識我娘的。我娘才不介意他廢了一隻手,她說:我用一隻手就能馴服最烈的野馬,你行嗎?”
她看著墓碑靜靜訴說聽來的往事,周顯暘也聽得入神。
“我爹被我娘激的,便開始用一隻手馴馬。終於有一天,他成功了,也找回了鬥誌。他說要回京城去擔起家庭的責任,還把我娘也帶回去了。這就是我爹親口告訴我的往事,很簡單很平淡。想聽故事的人很失望吧。”
周顯暘沒有做聲,他知道她隻是需要傾訴。
“我是馴馬女的孩子,這是事實,他們怎麽說我都不在乎。我隻是不明白為什麽每個人提起我娘,總是要一種說起妖怪的語氣,好像她做了這個世界上最見不得人的醜事,是魅惑人心的妖精一樣。明明這些人都不認識我娘,不知道她是個什麽樣的人,甚至連她姓甚名誰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麽對一個不認識的人有這麽多的惡意?”
榮相見越說越委屈,顯暘摟著她的肩膀,寬慰道:“他們,他們算什麽東西?那些不相幹的人,誇你也沒必要高興,罵你呢也犯不著生氣。我們才是自己人,自己人心中認定娘親是什麽樣的人,才是最要緊的。”
榮相見知道這道理,可聽他說出來還是別樣寬心。她把手反搭在肩上,握著他的手:“殿下,你為什麽對我這麽好?”
周顯暘意外地笑了:“這話多新鮮?你是我的妻子,我不對你好,對誰好?”
那可未必。榮相見心想上一世,她嫁進厲王府後,曾經悄悄喬裝打扮來西山祭拜,被厲王妃發現,告訴了厲王,她受了好幾日家法。
她真幸運啊,可以重來一次。
榮相見含笑著不再多說,轉而在娘親靈前祈禱:“娘,女兒成婚了,今日帶夫君來探望。他叫周顯暘,比我大兩歲。他對女兒很好,娘在天上請放心。也請娘親保佑他,從今以後,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平安順遂。保佑我們……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話畢,榮相見虔誠拜下,周顯暘原本一直看著她,此刻緩過神來,鄭重看了一眼墓碑,跟著她跪地拜了三拜。
等冥紙都燒成灰,兩個人才互相給對方戴上帷帽,起身離開。
周顯暘沒走幾步,便被王妃推了回來。王妃把他護在身後,一幅要為他擋刀擋槍的樣子。
他聽到腳步聲,是有人來了。
第45章
那人走過來, 周顯暘立即認出是誰。
王冕也是很震驚。
他原本隻是在亡妻墓前看到新燒的紙錢,知道是榮家姑娘又來祭拜,便上來問候致謝。沒想到在這兒會看到煜王。
飛雲正在把榮相見帶進王府的東西, 慢慢整理出來擺上,看到太後賞賜的珍品更是高興,小心翼翼地安置。
“小心小心, 這個箜篌可不能碰壞了。”
“那幅畫先放著,等王妃看看掛在哪裏。”
“好熱鬧。”周顯暘為緩解方才馬車裏的尷尬主動顧左右而言他。
相見想起來:“殿下昨夜沒睡, 我讓她們先別忙, 你先補個覺吧。”
周顯暘道:“沒事,我懶怠睡覺。”
還有不愛睡覺的人?
相見也不多勸了,問:“我的畫可以掛在這麵牆上嗎?”
顯暘點頭:“你自己看著辦, 王府改造的時候我隻管大麵上的,這些擺件都是下麵的人布置,你想怎麽改就怎麽改。對了,顧妙玄的《風雨圖》就不用動了吧。”
相見昨日就見到妝台後頭掛的那幅畫,照鏡子的時候正好能看見。陛下原本要賞給她的,掛在那裏,她日日都能看到。
她點點頭:“殿下有心了。”說完, 高興地帶著侍女們把《瀟湘圖》對掛在西邊書桌旁,把箜篌放好, 書桌上擺上一個小架子,掛上花鳥紋鎏金銀熏球。東邊梳妝台上,則放一樽黃楊花插, 裏頭插上院子裏新采的鮮花。
那盞城隍廟煜王給她的兔子花燈,她也帶來了, 掛在床邊的牆上。
不一會兒,這屋子就大變樣, 有了人氣兒。
周顯暘一旁瞧著花燈, 不覺想起城隍廟初遇, 原來王妃也惦念那夜。與王妃四目相對,心有靈犀一般,心中莞爾。
他又把玩那可隨意懸掛而不灑,熏香如雲縷縷上升的熏球,又沒事撥弄一下箜篌,突兀一聲,把屋子裏的人都目光都吸引過去。
“王妃,不介意吧?”周顯暘自知隨意碰人家的東西不好,但王妃是自己人。
榮相見正卸了頭冠,發髻上隻戴了一根素簡的木蘭花玉簪,清麗雅致。她笑著過去:“殿下若有興致,我倒不介意收一個學生。”
“我這粗笨的手,哪裏配學這個?王妃若有興致,得空時彈奏一曲如何?”
榮相見當即坐下,調了一下琴弦,彈了一首簡短的曲子。侍女們都停下手裏的活,靜靜欣賞。
周顯暘聽著,琴音動聽清越,卻透著一股淡淡的悲傷。王妃彈奏時,神色也略有哀傷。
一曲畢,顯暘問:“王妃有心事?”
榮相見嘴角微笑,眼神卻沒有絲毫歡樂:“怎會?大喜之日的。”
說罷,便起身繼續整理。
周顯暘有疑,走到外頭,去了西邊的內書房,著人把琳琅叫去:“你家姑娘怎麽了?”
琳琅與飛雲飛雪不同,她自幼認識煜王,自然不會像她們那樣一心隻認相見。她主動說:“那箜篌,是姑娘生母生前用的。今日,是姑娘生母的生祭。”
“難怪。”
“往常,即便是在宮裏的日子,這天六公主都會讓姑娘出宮去西山祭拜。”
“西山?那不是金陵城外最大的墳山嗎?”
“是。老國公爺臨終前發話,身後不許楚姨娘戴孝,不許她入祖墳族譜。姨娘在西山孤墳無依,隻有姑娘會去祭拜她。如今姑娘已是皇家的人,也不能擅自祭拜了。出閣前,姑娘還去墳前,傷心了一場。”
周顯暘聽了,心中百般不忍,立即把小南小北叫來吩咐一通,又回了房中。
榮相見正手執一幅羔羊跪乳的溫馨畫卷出神。
周顯暘走到她身後,輕輕抱住她。
榮相見嚇了一跳,下意識想掙開。發現是煜王,才任由他環著腰。他伸手握在她手上,一起拿著畫:“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且知恩,何況你我。”
相見以為他是有感於身世,同病相憐,沒料到煜王會說:“我們去西山。”
她立即轉身,勸道:“殿下,這不合規矩。會被人拿來做文章,以至於彈劾你的,到時候連有損皇家天威這樣的帽子都能扣到你頭上。”
顯暘知道她一貫貼心,便說:“咱們又不敲鑼打鼓地去,換上常服,戴上帷帽,就我們兩個,悄悄去了,悄悄回來,誰會知道?”
榮相見心中自然很希望這樣,可是:“殿下你不忌諱嗎?新婚頭一日的。”
“忌諱?”顯暘笑道:“枕著屍首睡過的人,有什麽忌諱!”
榮相見見他如此,才敢下決心,對飛雲說:“去準備兩份祭品。”
“為什麽是兩份?”周顯暘好奇。
“禮部侍郎王大人的亡妻,也葬在西山。”
“王冕?他們夫妻二人的佳話,也算是轟動國朝,隻可惜天不假年。”
榮相見也頗為感歎:“王夫人是個極有才情的女子,陪著王大人從一介白衣到了三品大員。她在家中開了一個女學教書。我入宮前在她家讀了幾年書,她於我也算是恩師了。”
“所以你隻要去西山,也會去拜祭她?”
榮相見點頭,有些不好意思:“給殿下添麻煩了。”
周顯暘笑道:“什麽麻煩不麻煩,我們如今是一家人,再別說這樣見外的話。”
不一會兒,小南托著兩件尋常布料的外裳,兩頂帷帽,兩雙靴子進來。
侍女們伺候他們換下華麗的服飾,穿上素淨的衣衫,係好帷帽,羽紗籠著稍稍遮住容貌,卻能看見外麵的路。
周顯暘帶著榮相見出了後院,往西邊走去。一路竟然一個下人也沒有,出了王府西邊的小門,往北走是個小巷子,小北牽著兩匹馬等在那裏。
兩人上馬,往城外去。山河街本就在城西,去西麟門很方便。
出了城門,兩匹馬兒如掙脫了金陵的束縛,縱情馳騁。
一路景色生機盎然,山花、飛鳥、水瀑、石橋邊的垂柳,勾勒出了金陵最美的景致。
經過一條河邊窄道時,山璧上的樹枝以奇怪的姿勢,橫在道路上方。
周顯暘放緩速度,慢慢靠近,抬手將那樹枝高高舉過頭頂,示意相見先過去。
榮相見笑著在馬上與煜王擦身而過,說了一句:“多謝殿下。”
煜王回道:“不謝。”
相見抿著嘴,放鬆韁繩,馬兒立即加速跑起來。周顯暘忙放下樹枝,策馬追上。
第44章
原本坐馬車要用半日才到, 他們兩個竟然一個多時辰就到了西山。
榮相見祭拜王夫人的時候,周顯暘在不遠處的山地上,舉目四望。遠處的山頂, 竟然有一個僧人,正拉起撞鍾木, 朝梵鍾上撞去。
片刻間, 山中群鳥飛翔。三聲悠遠鍾響後,隻覺萬籟俱寂。周顯暘回京這麽長時間,第一次感覺到內心的平靜。
“那山裏有寺廟梵刹?”周顯暘等王妃起身後才問, 榮相見笑道:“是尼庵,殿下好奇,待會兒下了山我帶殿下過去嚐嚐那裏的烤肉?”
“烤肉?”周顯暘更好奇了,跟著榮相見一麵繼續朝上走,一邊問:“尼庵裏竟然有烤肉?”
榮相見有些神秘兮兮地說:“是一個還俗的尼姑,叫明靜。她在尼庵中,大有善名, 於佛法上也極精,頗受京中禮佛之人尊敬。後來, 有一日忽然悟了,喝酒吃肉,什麽都沾。主持說, 佛從不強求,修行各有緣法, 讓她在庵外住著。那明靜開葷後,特別愛吃烤肉, 自己烤的肉也一絕, 便開了一間鋪子。如今金陵好多香客, 都是衝她的烤肉去的,庵中香火還因此更旺了。”
“還有這樣的事,我今日倒要去見一見。”
兩人說話間,便來到了榮相見娘親的墓前。能看出來這裏是細細打理過的,野草一並拔除,還栽種了各色花朵。四角四棵鬆樹,長勢極好。
周顯暘細細旁觀著王妃的神色,怕她傷心難過。沒想到榮相見並無悲傷之色。或者說,一次次孤身祭拜,讓她在墓前的一舉一動,都熟練到麻木了。
她跪在墓前的拜堂裏,麻利地將祭品擺好,把冥紙攤開方便焚燒,顯暘便拉開下擺,單腿跟著她跪在了墳前。
榮相見沒來得及攔住:“殿下,不可啊。”
“有何不可?你娘就是我的嶽母。”
榮相見一時竟不知道說什麽:“你……你不介意外頭那些關於她如何妖魅的流言嗎?”
“既然是流言,又何須介意?看著你,我就知道,她一定不是外界傳言的那樣。”
榮相見心中感激不已。她從不與人辯解,覺得不值得。此刻,竟然一邊燒著冥紙,一邊破天荒地主動告訴他自己娘親的事。
“我父親,原先做英國公世子時,一心建功立業,不想躺在祖父的功勞簿上襲爵吃老本。可等他好不容易輔佐陛下登基,成就一番功績,卻廢了一隻手。那時陛下給他賜官,委以重任,可周遭的人都隻是在同情他,什麽事也不敢讓他做。他便辭了官職,終日頹廢,不願見人,躲在圍場裏,與馬作伴。他就是那時候認識我娘的。我娘才不介意他廢了一隻手,她說:我用一隻手就能馴服最烈的野馬,你行嗎?”
她看著墓碑靜靜訴說聽來的往事,周顯暘也聽得入神。
“我爹被我娘激的,便開始用一隻手馴馬。終於有一天,他成功了,也找回了鬥誌。他說要回京城去擔起家庭的責任,還把我娘也帶回去了。這就是我爹親口告訴我的往事,很簡單很平淡。想聽故事的人很失望吧。”
周顯暘沒有做聲,他知道她隻是需要傾訴。
“我是馴馬女的孩子,這是事實,他們怎麽說我都不在乎。我隻是不明白為什麽每個人提起我娘,總是要一種說起妖怪的語氣,好像她做了這個世界上最見不得人的醜事,是魅惑人心的妖精一樣。明明這些人都不認識我娘,不知道她是個什麽樣的人,甚至連她姓甚名誰都不知道,他們為什麽對一個不認識的人有這麽多的惡意?”
榮相見越說越委屈,顯暘摟著她的肩膀,寬慰道:“他們,他們算什麽東西?那些不相幹的人,誇你也沒必要高興,罵你呢也犯不著生氣。我們才是自己人,自己人心中認定娘親是什麽樣的人,才是最要緊的。”
榮相見知道這道理,可聽他說出來還是別樣寬心。她把手反搭在肩上,握著他的手:“殿下,你為什麽對我這麽好?”
周顯暘意外地笑了:“這話多新鮮?你是我的妻子,我不對你好,對誰好?”
那可未必。榮相見心想上一世,她嫁進厲王府後,曾經悄悄喬裝打扮來西山祭拜,被厲王妃發現,告訴了厲王,她受了好幾日家法。
她真幸運啊,可以重來一次。
榮相見含笑著不再多說,轉而在娘親靈前祈禱:“娘,女兒成婚了,今日帶夫君來探望。他叫周顯暘,比我大兩歲。他對女兒很好,娘在天上請放心。也請娘親保佑他,從今以後,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平安順遂。保佑我們……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話畢,榮相見虔誠拜下,周顯暘原本一直看著她,此刻緩過神來,鄭重看了一眼墓碑,跟著她跪地拜了三拜。
等冥紙都燒成灰,兩個人才互相給對方戴上帷帽,起身離開。
周顯暘沒走幾步,便被王妃推了回來。王妃把他護在身後,一幅要為他擋刀擋槍的樣子。
他聽到腳步聲,是有人來了。
第45章
那人走過來, 周顯暘立即認出是誰。
王冕也是很震驚。
他原本隻是在亡妻墓前看到新燒的紙錢,知道是榮家姑娘又來祭拜,便上來問候致謝。沒想到在這兒會看到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