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知道,為了這一麵,淑妃和永華宮上下都賭上了性命。
回去的時候,有人偷偷來傳話,說英國公夫人和小姐到了永華宮,殿下先不要回宮,在附近花園待到夫人離開。
永華宮前頭的小花園,花草早已枯死,隻剩下幾棵矮鬆,黑夜裏張著奇怪的身姿。顯暘靠在角落裏一盞石雕的宮燈背後,想著方才分別的情景,眼淚止不住往下流。最後一麵,他甚至沒有看見母親的臉。
“你怎麽哭了?”
身旁的矮鬆裏,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很輕。周顯暘猛地回頭:“誰?”
隻見一個身量比他小的姑娘從矮鬆後鑽了出來,蹲在他麵前。她麵上蒙著一方帕子,上麵繡著建蘭。帕子沒有蓋住的地方,是水靈靈的眼睛,在宮燈下很亮。一身紅色,加上那毛絨絨的雪白衣領子,讓顯暘覺得她像一隻皮毛甚好的小動物,瞧著莫名心裏有了一絲暖意。
“你是誰?怎麽蒙著臉?怎麽在這?”顯暘見她的服飾,不是宮中侍女,連連發問。
“我是來永華宮玩的。我上火,臉長了包,怕讓人看見。”小姑娘反問他:“你怎麽這樣傷心啊?”
“我想我母親。”
“你母親死了?”
“……”顯暘沒想到她會這麽問,隻搖頭,“沒有。”
這是他唯一值得高興的事了。
“沒死你哭什麽啊?”
“……”
“隻要人活著 ,你總有機會能見到她呀。”
“你說得簡單。”
“你知道沈都知和劉副都知吧?”
“嗯。”顯暘想,宮裏誰不認識這兩位。
“他們前些日子才從濱州回來,是去替陛下辦事的。聽說濱州是國朝的最南方,從京城騎馬也得大半年才能到。你如今年紀小,自然是在宮裏難得出去,可等你一步步往上爬,站得越高,就能走得越遠,走出這宮城。等你成為像沈都知那樣最厲害的內官,就能走很遠,總有一日,你就能走到你母親身邊去。”
聽了這話,周顯暘先是笑——她把自己當內官了,要讓自己成為沈都知那樣的人呢。
可是轉念一想,最高處,當他站到最高處……再也沒有人能不許他見母親的時候,他就能見到母親了嗎?
周顯暘頹喪的心情,像是被幾句話點亮了,撥雲見日一般。
他看著這陌生的小姑娘,一肚子感激的話說不出來。見他的樣子,小姑娘也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欣慰地笑了。
“我有一個妹妹,她的娘親很早就死了,死在她麵前,她隻能眼睜睜看著,無能為力。如果她像你一樣,知道娘還活著,隻是暫時見不到了,她肯定不會哭,會很慶幸,滿懷希望,堅持到見到娘親的那一天。所以,你很幸運,知道嗎?”
幸運?周顯暘從未想過自己這番處境,跟更不幸的人比起來,還能算幸運。他不禁同情起那個素未謀麵的妹妹,問:“她沒了娘親,是不是很難過?”
“是啊,但人隻能難過一陣子,不能難過一輩子。她還是很努力很開心地活著,因為她知道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平安長大。你也要平安長大,好好地走到母親麵前去,讓她開心呀。”
平安長大,這也是母親剛才與他說過的話。
“嗯,我會的!”顯暘鄭重其事,小姑娘滿意地點點頭,伸手摸了摸他的頭。他從不喜歡別人碰他的頭,這次卻沒動,甚至很喜歡她這樣。
永華宮門處,忽然傳出來一陣告別聲,應該是國公夫人要走了。顯暘下意識腳下往黑暗裏挪動了幾步,不料踩中了一根斷枝,聲音在靜夜裏格外響。
這一下引起了關注,一個負責接送命婦出入的嬤嬤往這邊喝到:“誰在那裏!”
說著,喚了幾個侍衛往這邊搜查,顯暘心一慌,還沒想好怎麽辦,那個小姑娘已經把他往矮子鬆裏藏了去,自己站起身,走了過去。
隻聽她脆生生地喊:“母親!”
那嬤嬤笑道:“是英國公府的千金呀。沒事了,你們都退下。”
國公夫人不悅道:“你躲在那裏做什麽?這是宮裏,可不能這麽沒規矩。”
原來,她是英國公府的千金。
等國公夫人帶著人離開,嬤嬤和侍衛們離去,周顯暘走出來,發現宮燈下落了一方手帕。
正麵建蘭,反麵竟然是隻黑貓,右下角繡著一個“知”字,是她掉下的。
他把帕子收好,回到永華宮,亮堂中見他臉塗得黑貓一樣,淑妃又心疼又覺得可愛,趕緊吩咐人打水給四殿下清洗。
周顯暘急忙問:“英國公夫人帶誰進宮的?”
“自然是她嫡親的三姑娘。”
“她叫什麽名字?”
“叫相知啊。你怎麽管起這閑事?”淑妃心想到底是孩子,前幾天哭得天都塌下來,不吃不喝,現在漸漸的也把母親的事看淡了。
第117章
榮相見看周顯暘魔障了一樣, 一動不動,保持著彎腰的姿勢,雙手托著她的臉, 死死盯著她的眼睛,奇怪得很, 忙扯下手帕:“都濕的, 幹嘛放我臉上?”
“對不起……對不起……”
周顯暘眼神中,悲涼與驚喜同時流露出來,不斷輕聲重複這三個字。他一下子想通了許多事。
為什麽城隍廟花燈林中初遇, 就把她當成三姑娘;為什麽她喜歡養黑貓;為什麽她在臥房前種了一片建蘭花。
他原本一直以為榮家姑娘有著相似的眉眼,家裏養著同一隻貓,都種著蘭花,用著衛媽媽做的同一款手帕。
如今看來是他蠢笨無比。他一早就認出她來了,她早就嫁給他了,他卻兜了這麽大的一個圈子,和她走到和離的地步。
周顯暘忽然笑出聲, 一把摟住榮相見的腰,把她抱起來, 猛地轉了幾圈。
“你幹什麽呀?放我下來,你瘋了嗎?”榮相見拍著他的肩膀,掙紮著。
周顯暘不放, 反而高聲笑道:“是,我高興瘋了!”
榮相見直被他轉得七葷八素, 大喊:“我要吐了!”
周顯暘這才停下來,把她放進搖椅, 蹲在她膝前:“老天待我真好!原來直覺沒有騙人。我記掛多年的人, 原來就是我最珍愛的結發妻子。你不知道, 我有多高興!”
“你在說什麽?”榮相見蹙著眉,雙手推開他。
周顯暘又立即道歉:“我該死,是我錯了,我錯了……”
榮相見從來沒見過煜王這樣失態,嚇得不輕:“你到底怎麽了?!”
周顯暘拿起那方帕子,問:“你用的帕子,為什麽繡著相知的名字?”
榮相見有些尷尬:“她嫌這個花樣太小家子氣了,不肯用。我又不好告訴衛媽媽,就自己帶進宮了。”
是這樣?周顯暘差點被自己氣死。
他握著相見的手,又一次問起了那個元宵夜初遇,就問過的問題:“隆治十二年的冬天,你去過永華宮對嗎?”
都過去這麽多年了,那時候榮相見又小,如果不是看到這帕子,她早就把這回事忘了。
“是啊,那時候我好像剛進宮,聽聞夫人帶姐姐去永華宮請安,就悄悄去找她有事。”
“你當時用這方絲帕蒙麵?”
“你怎麽知道?”
“我們在永華宮外的小花園見過。那天很冷,有幾株矮子鬆長得極好。你穿著一身簇新的紅襖,白色的毛領,靠在這個樣式的宮燈邊,跟我說: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說到這裏,周顯暘有些哽咽,他吻了吻她的手背,像親吻失而複得的珍寶。
榮相見愣了一下,才意識到:“你是那個……那個小內侍?”
“是,你不認得我了?”
“那是個黑黢黢,瘦得跟猴一樣的小內侍啊。怎麽會是你呢?”
周顯暘更肯定了,把榮相見的手心貼在自己臉上:“那日母後被送出宮,我喬裝悄悄去送她,臉上還專門抹了碳灰,防止被人識破。”
“難怪……”榮相見一下子明白了,“難怪你當時哭得那樣傷心。”
周顯暘懊惱萬分:“我當時聽到你喊國公夫人‘母親’。淑妃也告訴我,是夫人帶著她的三姑娘進宮了,我就把你當成了三姑娘。你當時為什麽要說自己有個妹妹,沒了娘親啊?”
“我說了嗎?”榮相見已經不記得這種細節了,“我隨口編的吧……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周顯暘哭笑不得,這麽多巧合與陰差陽錯,真是讓他沒脾氣了,他又問:“我們成親的時候,你不是說升平元年才進宮嗎?”
榮相見想起成婚那晚,是琳琅示意她不便多言,現在少不得解釋:“依照祖製,我本應是新年元宵節後進宮陪伴公主的。隻因頭年臘月,宮裏出了大事,六公主哭鬧不止,說四哥不理自己……那時候,餘皇後和儷貴妃都卷入風波,宮裏亂成一團,朝堂上也動蕩不堪,是淑妃暫管後宮,惠娘娘就去找她幫忙。
陛下盛怒之下,她們不敢去打擾,就悄悄打點,把我和明悅偷偷接進宮中,陪伴六公主。這事隻有兩宮中人還有負責命婦出入的呂嬤嬤等人知道。過年之後,陛下立新皇後,改年號為升平,我們才在宮中公開露麵的。”
周顯暘一臉懊惱:“難怪,我問了皇上,皇貴妃和惠貴妃,他們全都說你是升平元年進的宮。我早該當麵問你,早該問清楚。我錯認了人,真是該死。”
榮相見本來還顧不上生氣,一聽他提起這茬,以前的委屈瞬間都回來了:“你送她登雲錦,下場幫她爭彩頭,你還要……對她無所不從……”
說著眼淚再也不受控製,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那眼淚滴到周顯暘手上,像是灼傷了他。
他急忙給相見擦著淚:“是我不好。元宵節,我在城隍廟見到你三姐,謝她當年開導幫助,她沒有否認,我便沒有多想。又擔心提起這事會惹你生氣,也不好同你詳細交待。相見,我從來不輕信於人的,卻在這件事上犯了糊塗,我真蠢!”
周顯暘說著,拉著她的手往自己身上招呼。榮相見攥緊了拳頭,著實給他幾捶:“氣死我了你!”
“你要怎麽打我,怎麽罰我都行。隻是別離開我,好不好?”
此刻,相見才想起來自己已經和離了。她撿起掉到地上的和離書,想起寫下這每一個字時的心情,心內酸澀不已,進退不得,怎麽做都委屈。
周顯暘心痛不已,把她摟進懷裏,把自己的肩膀給她靠著,輕輕撫著她的頭發。
漸漸的,哭聲低了下來,周顯暘才輕聲在她耳邊說:“今天你忙了一天,先好好休息吧,養足了精神,以後……”
“你剛才說的還算數嗎?”榮相見伏在他肩上,說話帶著鼻音。
周顯暘回想了一下,才意識到她指的是和離。
“算。”
榮相見直起身,擦幹了眼淚,把和離書收好,垂眸道:“你帶著你的人,回煜王府去吧。找個合適的時機,把這事過了明路,以後,我想過清靜自在的日子。”
說罷頭也不抬,回了臥室。
這幾天她都沒怎麽睡過,勞心勞力好幾天,加上哭得頭疼,這一覺睡得不知世事。
醒的時候,發現琳琅已經在屋外伺候了。一見她起身,琳琅立即行了個大禮:“姑娘最忙的時候,奴婢沒能伺候在側,姑娘恕罪。”
榮相見忙扶她起來,琳琅不肯,又磕了個頭:“多謝姑娘體恤,賞了銀子,給我爹爹體麵地發送了,琳琅無以為報。”
“你怎麽說這樣見外的話?”榮相見終於把她拽了起來,“張羅後事必定很累,你這幾日不必來我跟前當差,好好休息。”
琳琅聞言,怎麽都不肯:“姑娘,讓我幹活吧。我隻有忙起來,才沒空想東想西,沒空傷心。飛雲飛雪這段時間替我擔了許多活,正該我頂上。”
榮相見看她堅持,便同意了,又想讓飛雲飛雪鬆快些,便叫孟貞如進臥房來聽差。
回去的時候,有人偷偷來傳話,說英國公夫人和小姐到了永華宮,殿下先不要回宮,在附近花園待到夫人離開。
永華宮前頭的小花園,花草早已枯死,隻剩下幾棵矮鬆,黑夜裏張著奇怪的身姿。顯暘靠在角落裏一盞石雕的宮燈背後,想著方才分別的情景,眼淚止不住往下流。最後一麵,他甚至沒有看見母親的臉。
“你怎麽哭了?”
身旁的矮鬆裏,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很輕。周顯暘猛地回頭:“誰?”
隻見一個身量比他小的姑娘從矮鬆後鑽了出來,蹲在他麵前。她麵上蒙著一方帕子,上麵繡著建蘭。帕子沒有蓋住的地方,是水靈靈的眼睛,在宮燈下很亮。一身紅色,加上那毛絨絨的雪白衣領子,讓顯暘覺得她像一隻皮毛甚好的小動物,瞧著莫名心裏有了一絲暖意。
“你是誰?怎麽蒙著臉?怎麽在這?”顯暘見她的服飾,不是宮中侍女,連連發問。
“我是來永華宮玩的。我上火,臉長了包,怕讓人看見。”小姑娘反問他:“你怎麽這樣傷心啊?”
“我想我母親。”
“你母親死了?”
“……”顯暘沒想到她會這麽問,隻搖頭,“沒有。”
這是他唯一值得高興的事了。
“沒死你哭什麽啊?”
“……”
“隻要人活著 ,你總有機會能見到她呀。”
“你說得簡單。”
“你知道沈都知和劉副都知吧?”
“嗯。”顯暘想,宮裏誰不認識這兩位。
“他們前些日子才從濱州回來,是去替陛下辦事的。聽說濱州是國朝的最南方,從京城騎馬也得大半年才能到。你如今年紀小,自然是在宮裏難得出去,可等你一步步往上爬,站得越高,就能走得越遠,走出這宮城。等你成為像沈都知那樣最厲害的內官,就能走很遠,總有一日,你就能走到你母親身邊去。”
聽了這話,周顯暘先是笑——她把自己當內官了,要讓自己成為沈都知那樣的人呢。
可是轉念一想,最高處,當他站到最高處……再也沒有人能不許他見母親的時候,他就能見到母親了嗎?
周顯暘頹喪的心情,像是被幾句話點亮了,撥雲見日一般。
他看著這陌生的小姑娘,一肚子感激的話說不出來。見他的樣子,小姑娘也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欣慰地笑了。
“我有一個妹妹,她的娘親很早就死了,死在她麵前,她隻能眼睜睜看著,無能為力。如果她像你一樣,知道娘還活著,隻是暫時見不到了,她肯定不會哭,會很慶幸,滿懷希望,堅持到見到娘親的那一天。所以,你很幸運,知道嗎?”
幸運?周顯暘從未想過自己這番處境,跟更不幸的人比起來,還能算幸運。他不禁同情起那個素未謀麵的妹妹,問:“她沒了娘親,是不是很難過?”
“是啊,但人隻能難過一陣子,不能難過一輩子。她還是很努力很開心地活著,因為她知道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平安長大。你也要平安長大,好好地走到母親麵前去,讓她開心呀。”
平安長大,這也是母親剛才與他說過的話。
“嗯,我會的!”顯暘鄭重其事,小姑娘滿意地點點頭,伸手摸了摸他的頭。他從不喜歡別人碰他的頭,這次卻沒動,甚至很喜歡她這樣。
永華宮門處,忽然傳出來一陣告別聲,應該是國公夫人要走了。顯暘下意識腳下往黑暗裏挪動了幾步,不料踩中了一根斷枝,聲音在靜夜裏格外響。
這一下引起了關注,一個負責接送命婦出入的嬤嬤往這邊喝到:“誰在那裏!”
說著,喚了幾個侍衛往這邊搜查,顯暘心一慌,還沒想好怎麽辦,那個小姑娘已經把他往矮子鬆裏藏了去,自己站起身,走了過去。
隻聽她脆生生地喊:“母親!”
那嬤嬤笑道:“是英國公府的千金呀。沒事了,你們都退下。”
國公夫人不悅道:“你躲在那裏做什麽?這是宮裏,可不能這麽沒規矩。”
原來,她是英國公府的千金。
等國公夫人帶著人離開,嬤嬤和侍衛們離去,周顯暘走出來,發現宮燈下落了一方手帕。
正麵建蘭,反麵竟然是隻黑貓,右下角繡著一個“知”字,是她掉下的。
他把帕子收好,回到永華宮,亮堂中見他臉塗得黑貓一樣,淑妃又心疼又覺得可愛,趕緊吩咐人打水給四殿下清洗。
周顯暘急忙問:“英國公夫人帶誰進宮的?”
“自然是她嫡親的三姑娘。”
“她叫什麽名字?”
“叫相知啊。你怎麽管起這閑事?”淑妃心想到底是孩子,前幾天哭得天都塌下來,不吃不喝,現在漸漸的也把母親的事看淡了。
第117章
榮相見看周顯暘魔障了一樣, 一動不動,保持著彎腰的姿勢,雙手托著她的臉, 死死盯著她的眼睛,奇怪得很, 忙扯下手帕:“都濕的, 幹嘛放我臉上?”
“對不起……對不起……”
周顯暘眼神中,悲涼與驚喜同時流露出來,不斷輕聲重複這三個字。他一下子想通了許多事。
為什麽城隍廟花燈林中初遇, 就把她當成三姑娘;為什麽她喜歡養黑貓;為什麽她在臥房前種了一片建蘭花。
他原本一直以為榮家姑娘有著相似的眉眼,家裏養著同一隻貓,都種著蘭花,用著衛媽媽做的同一款手帕。
如今看來是他蠢笨無比。他一早就認出她來了,她早就嫁給他了,他卻兜了這麽大的一個圈子,和她走到和離的地步。
周顯暘忽然笑出聲, 一把摟住榮相見的腰,把她抱起來, 猛地轉了幾圈。
“你幹什麽呀?放我下來,你瘋了嗎?”榮相見拍著他的肩膀,掙紮著。
周顯暘不放, 反而高聲笑道:“是,我高興瘋了!”
榮相見直被他轉得七葷八素, 大喊:“我要吐了!”
周顯暘這才停下來,把她放進搖椅, 蹲在她膝前:“老天待我真好!原來直覺沒有騙人。我記掛多年的人, 原來就是我最珍愛的結發妻子。你不知道, 我有多高興!”
“你在說什麽?”榮相見蹙著眉,雙手推開他。
周顯暘又立即道歉:“我該死,是我錯了,我錯了……”
榮相見從來沒見過煜王這樣失態,嚇得不輕:“你到底怎麽了?!”
周顯暘拿起那方帕子,問:“你用的帕子,為什麽繡著相知的名字?”
榮相見有些尷尬:“她嫌這個花樣太小家子氣了,不肯用。我又不好告訴衛媽媽,就自己帶進宮了。”
是這樣?周顯暘差點被自己氣死。
他握著相見的手,又一次問起了那個元宵夜初遇,就問過的問題:“隆治十二年的冬天,你去過永華宮對嗎?”
都過去這麽多年了,那時候榮相見又小,如果不是看到這帕子,她早就把這回事忘了。
“是啊,那時候我好像剛進宮,聽聞夫人帶姐姐去永華宮請安,就悄悄去找她有事。”
“你當時用這方絲帕蒙麵?”
“你怎麽知道?”
“我們在永華宮外的小花園見過。那天很冷,有幾株矮子鬆長得極好。你穿著一身簇新的紅襖,白色的毛領,靠在這個樣式的宮燈邊,跟我說: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說到這裏,周顯暘有些哽咽,他吻了吻她的手背,像親吻失而複得的珍寶。
榮相見愣了一下,才意識到:“你是那個……那個小內侍?”
“是,你不認得我了?”
“那是個黑黢黢,瘦得跟猴一樣的小內侍啊。怎麽會是你呢?”
周顯暘更肯定了,把榮相見的手心貼在自己臉上:“那日母後被送出宮,我喬裝悄悄去送她,臉上還專門抹了碳灰,防止被人識破。”
“難怪……”榮相見一下子明白了,“難怪你當時哭得那樣傷心。”
周顯暘懊惱萬分:“我當時聽到你喊國公夫人‘母親’。淑妃也告訴我,是夫人帶著她的三姑娘進宮了,我就把你當成了三姑娘。你當時為什麽要說自己有個妹妹,沒了娘親啊?”
“我說了嗎?”榮相見已經不記得這種細節了,“我隨口編的吧……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周顯暘哭笑不得,這麽多巧合與陰差陽錯,真是讓他沒脾氣了,他又問:“我們成親的時候,你不是說升平元年才進宮嗎?”
榮相見想起成婚那晚,是琳琅示意她不便多言,現在少不得解釋:“依照祖製,我本應是新年元宵節後進宮陪伴公主的。隻因頭年臘月,宮裏出了大事,六公主哭鬧不止,說四哥不理自己……那時候,餘皇後和儷貴妃都卷入風波,宮裏亂成一團,朝堂上也動蕩不堪,是淑妃暫管後宮,惠娘娘就去找她幫忙。
陛下盛怒之下,她們不敢去打擾,就悄悄打點,把我和明悅偷偷接進宮中,陪伴六公主。這事隻有兩宮中人還有負責命婦出入的呂嬤嬤等人知道。過年之後,陛下立新皇後,改年號為升平,我們才在宮中公開露麵的。”
周顯暘一臉懊惱:“難怪,我問了皇上,皇貴妃和惠貴妃,他們全都說你是升平元年進的宮。我早該當麵問你,早該問清楚。我錯認了人,真是該死。”
榮相見本來還顧不上生氣,一聽他提起這茬,以前的委屈瞬間都回來了:“你送她登雲錦,下場幫她爭彩頭,你還要……對她無所不從……”
說著眼淚再也不受控製,大顆大顆地滾落下來。那眼淚滴到周顯暘手上,像是灼傷了他。
他急忙給相見擦著淚:“是我不好。元宵節,我在城隍廟見到你三姐,謝她當年開導幫助,她沒有否認,我便沒有多想。又擔心提起這事會惹你生氣,也不好同你詳細交待。相見,我從來不輕信於人的,卻在這件事上犯了糊塗,我真蠢!”
周顯暘說著,拉著她的手往自己身上招呼。榮相見攥緊了拳頭,著實給他幾捶:“氣死我了你!”
“你要怎麽打我,怎麽罰我都行。隻是別離開我,好不好?”
此刻,相見才想起來自己已經和離了。她撿起掉到地上的和離書,想起寫下這每一個字時的心情,心內酸澀不已,進退不得,怎麽做都委屈。
周顯暘心痛不已,把她摟進懷裏,把自己的肩膀給她靠著,輕輕撫著她的頭發。
漸漸的,哭聲低了下來,周顯暘才輕聲在她耳邊說:“今天你忙了一天,先好好休息吧,養足了精神,以後……”
“你剛才說的還算數嗎?”榮相見伏在他肩上,說話帶著鼻音。
周顯暘回想了一下,才意識到她指的是和離。
“算。”
榮相見直起身,擦幹了眼淚,把和離書收好,垂眸道:“你帶著你的人,回煜王府去吧。找個合適的時機,把這事過了明路,以後,我想過清靜自在的日子。”
說罷頭也不抬,回了臥室。
這幾天她都沒怎麽睡過,勞心勞力好幾天,加上哭得頭疼,這一覺睡得不知世事。
醒的時候,發現琳琅已經在屋外伺候了。一見她起身,琳琅立即行了個大禮:“姑娘最忙的時候,奴婢沒能伺候在側,姑娘恕罪。”
榮相見忙扶她起來,琳琅不肯,又磕了個頭:“多謝姑娘體恤,賞了銀子,給我爹爹體麵地發送了,琳琅無以為報。”
“你怎麽說這樣見外的話?”榮相見終於把她拽了起來,“張羅後事必定很累,你這幾日不必來我跟前當差,好好休息。”
琳琅聞言,怎麽都不肯:“姑娘,讓我幹活吧。我隻有忙起來,才沒空想東想西,沒空傷心。飛雲飛雪這段時間替我擔了許多活,正該我頂上。”
榮相見看她堅持,便同意了,又想讓飛雲飛雪鬆快些,便叫孟貞如進臥房來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