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麵竟是五色的,有粉有綠有紫有黃有藍,煞是好看,眾人皆是好奇。


    “這是用園子裏的花,搗汁揉了麵粉,做的長壽麵。”飛雪解釋道。


    “妹妹園子裏的人可真有心!”榮相予示意妹妹快嚐嚐。


    相見夾起一頭,另一頭一直拖在湯碗裏,怎麽也夾不完。


    飛雪提醒她:“姑娘,這一碗裏裝的可是一整條長長的麵,象征長壽,慢慢吃。”


    榮相見嚐了一口,口感勁道,味道也足:“這是炒的雞肉,和的麵湯,麵是現擀的吧?”


    “是!”


    她一向不愛吃麵,覺得清湯寡水,這碗倒是很香,很快就把整根長壽麵吃完了。


    相聞看著饞得不行,飯都不吃了:“姐姐,我也想吃一碗。”


    相見問:“廚房裏還有嗎?再上幾份來。”


    飛雪猶豫著:“我去問問。”


    榮相見看了一眼飛雪,覺得不對。家裏的慣例,做什麽新鮮吃食,廚房從來不會隻做一份。


    就如這五色麵,若做了肯定會揉很多,給她的幾個貼身侍女嚐嚐鮮。飛雪她們都不是小氣的人,看見相聞喜歡肯定會立即做了新的端上來。


    能讓飛雪為難的……她忽然意識到,這麵是誰做的。


    過了好一會兒,一樣的五色湯麵傳上來,一人一碗。


    榮相聞心滿意足,吃著吃著忽然說:“這麵是我四姐夫做的吧?”


    “啊?”孫明悅好奇,“你怎麽知道?”


    榮相聞笑道:“我聽我哥說,西秦那邊的人喜歡吃麵,而且做法五花八門,比我們這邊的麵好吃多了!四姐夫在那邊待了很久,肯定學會了。”


    眾人立即看向相見求證,她隻好去看飛雪,飛雪低著頭,硬著頭皮說:“是。殿下剛才在廚房做的,還不許我們說……”


    他知道,若她知情就不會吃了。


    飛雪這麽說,眼神向榮相見求饒。她們家姑娘不怕煜王,可是她們這些人怕呀……煜王突然出現,她們焉敢不配合?


    當著這麽多人,榮相見當然不會說她。


    旁人都不知情,孫明悅笑道:“煜王臉皮這麽薄呢?放心!吃人嘴短,我們不會在外頭說的!”


    “就是!頂多回去讓夫君也學學!”


    園子裏笑成一團,你一言我一語打趣他們。


    歡聲笑語中,榮相見也不自覺跟著笑了。


    吃過晚飯,金烏西墜,天色漸晚。


    眾人起身,忽然見外頭的湖上飄過長長的金紅水龍。


    她們漫步到橋上細看,竟然是無數小畫舫勾連而成水龍,順著湖水遙遙蜿蜒迤邐而來,倒映在湖中又是一道金紅。


    等近了看,金紅色的舫布上,畫著絢爛的圖案,裏頭點著燈,映照起來極為耀眼,比晚霞還要美,比元宵節巨大的花燈彩車還精致。


    到了橋下,水龍停住,飛雲和琳琅一身彩衣,正坐在上頭:“請姑娘和各位貴賓登船。”


    “這可比元宵節鳳仙池上的花船還漂亮!”榮相聞第一個跳了上去,一行人依次列坐在小船中,沿著湖緩緩而行,比過元宵還有氣氛。


    逐漸至開闊處,湖麵上忽而出現星星點點,近看居然是一盞盞小小的河燈。


    一時,水龍如闖進了漫天星河之中,美不勝收。


    眾人順手撈起河燈,有花瓣、壽桃、小貓等各種樣式……仔細看上麵寫著“賀煜王妃芳誕”“祝四妹妹一生順遂,與妹夫百年好合”“願相見生辰快樂平安喜樂”“四姐姐越來越美天天開心”。


    眾人念著慢慢反應過來:“這不是我們寫的生辰賀詞嗎?竟然被貼在河燈上了!”


    榮相見拿起一盞河燈,上麵也寫著賀詞,是周顯暘的字跡。


    “遙祝榮家四姑娘芳辰”


    她有些糊塗:“賀詞?什麽賀詞呀?”


    大嫂說:“昨天我們就收到府上的口信兒了,說今日給王妃賀壽,請我們一人寫幾張賀詞,原來是用在這裏呀。”


    眾人很快明白了,肯定又是煜王的主意。


    齊將軍夫人笑道:“王妃把河燈放下吧,讓它們順著水飄走,飄得越遠,這些願望就越靈。”


    河燈照映下,相見原本就微醺的臉頰,頓時更豔麗了幾分。看著滿目繁盛,流光溢彩,心裏泛起綿密的複雜情緒。


    這時,琳琅拉著她,指向空中。漫天繁星的背景中,忽然加入了更多更大更亮的星星。


    “瞧!天燈!”


    無數天燈乘風而起,照亮夜空,比星辰閃耀。


    這些天燈好似活的一般,漸漸在半空中組成了幾個字。


    相見,生辰快樂


    榮相見舉目呆呆望著一切,隻覺喉間堵得慌,眼角不禁劃過一滴眼淚。兩輩子,頭一次過這麽美的生辰。


    明悅摟著她,也濕了眼眶:“真好,相見,以後你們一定要一直這麽好。”


    齊夫人想起什麽,提醒道:“這似乎是他們打仗的時候,鑽研出的神襲手法,根據風向利用天燈,趁夜投下奇襲兵力。沒想到竟然用到閨閣之中,煜王真是個人才。”


    “好漂亮!”榮相聞興奮地抱著四姐的胳膊,“我過生辰也想要!幫我跟四姐夫說說,教教我好不好?”


    看著想聞興奮的樣子,榮相見把拒絕的話咽了回去。


    天燈漸漸飛遠熄滅,眾人正是興意未足,空中又驟然炸起絢爛的煙花,如星瀑一般,從星河中傾瀉而下,落進湖中。


    湖水反射著光亮,一時分不清何處是天,何處是地。


    相聞激動地在船上跳起來,險些栽到水裏。


    “你穩重些!”龍氏扶著她,舉目四望煙花盛景與水麵倒影的光彩,對相見說:“煜王給你準備了這麽美的生辰賀禮,他自己怎麽還不露麵?”


    “就是啊,這個時候正應該他隆重登場!”明悅打趣道。


    榮相見尋了個借口:“今天都是女眷,他不便出麵。”


    煙花足足放了一刻鍾,眾人這才心滿意足,紛紛和相見告別。唯有相聞,不舍得走,相見便留她在園中住幾日。


    酒勁兒開始上來,被風吹著又有些暈乎乎的,相見把相聞安置好,被侍女攙扶著,回去臥房。


    一路上,她都在等。


    她知道周顯暘是在討好她,挽留她。按理來說,他這個時候就應該出現了,說些軟話,哄她開心,但是一直到她洗漱完畢,上床休息,他都沒有出現。


    現下看來,他隻是單純想給她過個與眾不同的生日嗎?


    她雙手籠著太後賞的那一雙夜光珠,靜靜躺在床上。


    從未擁有如此盛大而又私密的生日,隻在自己家裏,和最親密的親友。


    他慣來知道她的軟肋,知道她最喜歡最在乎什麽。


    可是,日子不是靠這些就能過下去的。


    她也不稀罕周顯暘因為十年前的舉手之勞,對她殷勤備至。難道沒有過去那一段,她就不值得一個全心全意愛護她的人了嗎?


    她想,要找個機會跟周顯暘說清楚。


    第124章


    靜頤園消暑的日子, 過得平靜輕鬆,榮相見每日和侍女、相聞她們泛舟,釣魚, 戲水,作畫, 賞荷……園門都懶得出一步, 靜頤園成了個遠離金陵喧囂的世外桃源。


    就這麽過了一段閑散的日子,煜王給她在靜頤園過生日的事,竟然傳遍了金陵。


    原來那天燈組成的圖案飛得高, 讓左近的一些居民認出來了。又有幾盞河燈順著湖水流出園子,流進了外頭的河裏,被河邊浣洗的百姓撈起來。


    一時間,金陵城又把煜王與王妃如何恩愛傳得神乎其神。


    還是李青家的聽見了,告訴相見。她覺得很奇怪,周顯暘既然答應和離,何必把事情弄成這樣, 到時候告訴宮裏,不是更難辦?


    恰好這時, 貞如說宮裏來人傳召。


    榮相見前去迎接,和內官解釋煜王不在園中,準備派人尋他, 然後,周顯暘便像是算好了似的, 騎著馬到了正門前,進園子。


    內官喜笑顏開, 宣煜王去崇政殿陛見, 而後急匆匆地拉著他走了。榮相見想跟他說幾句話, 都來不及。


    在崇政殿前的台階上,周顯暘遇到了陳日新。他如今幾乎日日都要給皇帝念奏折,很得聖心。他正從裏頭出來,一如既往帶著和煦春風的笑意,行禮:“煜王殿下。”


    周顯暘點頭,淡淡地從他身邊經過,隻聽他輕輕說了兩個字:“張在。”


    崇政殿大殿內並沒有什麽張家的人,隻有一個麵生的武將。


    周顯暘不動聲色行了禮。


    皇帝笑道:“打擾你們小夫妻過日子了!”


    周顯暘露出一些難為情的笑意:“父皇取笑了,都是父皇眷顧,兒臣才能有這樣的日子。”靜頤園有一隊羽林衛值守,園內慶生的動靜自然都瞞不過皇上。


    皇帝沒再繼續討論私事,而是讓刑戒司尊使肖鞏簡單陳述了靜頤園失火與煜王府刺客的調查結果。


    “那刺客是個硬骨頭,皮肉上的折磨受盡了也不肯吐口。還是想了個別的法子,他才承認是張家培養的死士,專門替厲王和永安侯府辦這些見不得人的狠毒之事。”


    “至於靜頤園縱火,則是一個叫蔣三的農夫所為。他說有人給了他一百兩銀子,叫他那日申時在靜頤園後山悄悄點火。本來他一直躲著不敢出門,後來還是九門巡捕營發了懸賞通告,才引得他出來。為了一百兩銀子縱火,又為了三百兩銀子賊喊捉賊,也真是個人才。可惜他當時隻見過那主使之人一麵,並不記得那人樣貌,隻衣著不是尋常百姓人家,想來也是高門的奴仆。”


    等他說完來龍去脈,皇帝和顏道:“顯晗那個小子,之前就屢生事端。這次,多半也是因為張攀之事,兼眼熱你接駕,唆使張家從中作梗。你看,降厲王為郡王作為處罰可好?”


    皇帝說完,靜靜看著周顯暘的反應,而他並未表現出憤恨和幸災樂禍,反而非常疑惑:“父皇,我覺得這事不這麽簡單。”


    “怎麽說?”


    “江州遇刺,若說是張攀害怕自己的貪腐行徑敗露,狗急跳牆,尚可理解。可是,他的事都已經被揭發,兒臣已經回京,監查院已經上本參奏,張家再派刺客來煜王府,又有何意義?難道隻是為了殺兒臣泄憤?若煜王府真的出事,這豈不是自亮招牌,告訴天下張家已經膽大妄為到敢弑殺皇子?”


    皇帝眼神無比嚴肅:“你是說,這刺客沒有說實話?”


    周顯暘點頭:“父皇沒有見到,當日江州刺客一被兒臣的人俘獲,就立即吞藥自盡,可見背後之人極為隱蔽。而這個刺客,被俘後活了這麽久,還交代了張家的行徑,實在可疑。”


    “那你說該當如何?”


    “兒臣愚見還是應該找三哥和張家來對質,給他們申辯的機會。張攀迷失於富貴權勢,貪婪腐敗是一回事,可永安侯爺平定東海,是和榮家一樣居功至偉的將門,兒臣不願意相信他們會在金陵城做出這樣刺殺皇子的事。


    就算做了,以張家的手段絕對不會留下一個活口,來指證他們。至於靜頤園縱火之事,更是人人可為,不能輕易就歸到三哥頭上,萬一中了他人的奸計,挑撥我們兄弟失和,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蘭並收藏嫁給廢後之子(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