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嫁給廢後之子(重生) 作者:德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太醫來請臣妾的平安脈,恰好煜王妃犯惡心,太醫便提出給她診治一下。您啊,又要有孫兒了!”
“好啊,好……”皇帝抿下一杯酒,“顯暘這個性子,不知道像誰,活脫脫一個大情種。催他納側妃、侍妾,他是一萬個不樂意。這下好了,他要有自己的孩子,我也就安心了,也高興。”
自從前頭那三位皇子出事,皇帝與自己的孫兒們都已疏遠。
一看到鴻禕,皇帝就想到明|慧皇貴妃,和她謀逆弑君的兒子。慶王府舉家貶謫,以後和鴻晰估計永不得見。厲王府那個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就不是他的孫兒。
故而,皇帝這幾日,不論是否留宿福寧宮,總是要來看看鴻月,逗逗他,體會一下隔代親。這麽大的孩子,正是最好玩的時候。
皇帝真的老了,惠貴妃心裏突然冒出這個念頭。
這夜,皇帝照舊去了煙柔的長春宮過夜。
不過福寧宮裏,到了子時依舊燈火通明。鴻月白天睡足了,晚上正鬧,放下就哭,非得母親和外祖母逗他玩兒才高興。
周顯瑤困到頭掉,正沒好氣地罵小崽子:“早知道把你丟在草原上,讓你父王馱著你跑。”
這時,宮門外有宮人急匆匆跑過,說著什麽話,是往隔壁永華宮去的。
惠貴妃立即著珍珠出門查看,沒一會兒,珍珠便急步過來回道:“沈都知著人給皇貴妃娘娘傳話,說皇上不好了!太醫院已經亂成一團了。”
“什麽?”周顯瑤這幾日正在為打消父親與北真國開戰的心思而苦苦思慮,她甚至有過一瞬罪惡的念頭:如果父親驟然薨逝,四哥繼位,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眼下,怎會如此巧合?
惠貴妃把孩子塞給顯瑤,道:“我去看看,你別出門!”
惠貴妃一到宮門外就撞見皇貴妃一行人。宮燈搖晃,兩位貴妃皆是雲鬢鬆散,神色焦慮,步履匆忙。
誠然,這些年他們對皇帝沒有多少夫妻之情分,但自己一生榮華全都係於一人,如何不擔心他的安危。
長春宮內,一片混亂。太醫們正在你一言我一語爭論著如何用藥,如何救治。
“先用針刺人中、合穀等穴位,看能否刺激陛下清醒。”
“還是針百會、勞宮、曲骨……”
當值的太醫見到皇貴妃,立即來稟報,語帶猶豫:“皇上這是……馬上風……已經陷入昏迷,臣等正在搶救…… 皇貴妃,您看要不要請內閣、皇室宗親入宮,以防萬一?”
皇貴妃沉思了一會兒,說:“你們先急救,不許往長春宮外傳遞任何消息!各大宮門落鎖,沒有我的手令,一個活物也不許出宮!”
惠貴妃見她沉得住氣,自己也不跟著裹亂了,她找到坐在西側裏間的煙柔,她一身衣衫草草裹著,暗自垂淚。看到惠貴妃來,立即撲進她懷裏哭了起來。
估摸著她一個小姑娘大約也嚇著了,惠貴妃柔聲安撫她:“沒事沒事,這不是你的錯。皇上有年紀了,難免生病。你跟我說說,是怎麽了?”
煙柔委屈地擦著淚,抽泣道:“皇上今晚過來,喝了不少酒……他還說,要我再給他生個孩子……”
“……”
“我說我也想給皇上生個鴻月王子那樣可愛的娃娃,皇上很高興……可是……可是……”
“我知道了……”惠貴妃沒忍住翻了一個白眼,心想他大約也是察覺自己老了。
“然後皇上就從荷包裏掏出了一粒藥丸吃了。”
“藥丸?”惠貴妃心裏一驚,“什麽藥丸?”
“我不知道,就一顆紅色的。”煙柔指了指皇帝換下的外衣和荷包,惠貴妃立即給珍珠使了個眼色。
珍珠將荷包取過來,惠貴妃打開一看,裏頭空空如也,想必皇帝隻帶了一顆。
“皇上吃下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特別凶,我都快受不了了,可是突然就……突然他就兩眼一翻,倒了下來,還流了好多口水……”
“煙柔,這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一旦皇上真出了事,別人會把事栽到你頭上,說是你為了迷惑皇帝,哄他服藥的!”
煙頭急忙點頭:“我沒有……我不會說的!”
惠貴妃又掃了一眼忙亂的太醫,他們一貫都在勸皇帝溫和進補,善自保養,絕對不會給皇帝製這種藥,到底是誰這樣縱著害了皇上?
一陣忙亂之後,太醫們終於高呼:“皇上……皇上醒了!”
三位妃子紛紛趕到皇帝麵前,一個比一個眼淚流得凶,一個比一個關切地問候。
皇帝滿臉盜汗,有氣無力地說:“朕沒薨呢,你們別哭。”
……
煜王府這一夜過得可謂熱鬧。
原本周顯暘想請英國公府等幾家親眷來好好慶祝一番,但榮相見想榮相予丈夫才出事,雖說內情並非如此,但外頭還是要做出樣子,英國公府想必也要派人去吊喪。而嫂子剛剛生下千金,月子中也不便出門。此時她實在不想宣揚什麽。
於是,周顯暘便依她,隻是關起門來,在府裏慶祝了一番,又給上下都發了半年的月銀以示慶賀。
直至夜深,兩人躺在床上,還是覺得不真實,遲遲睡不著。
聽著旁邊不平靜的呼吸聲,相見問:“顯暘,你不高興嗎?”
周顯暘把手輕輕擱在相見的肚子上,說:“高興,但也有些害怕。我怕你懷著孩子難受,生產的時候又太痛,遭罪。可是這種苦,我又無能為力。”
“別怕,顯暘。”也許是因為自己並非第一次麵臨生產,榮相見心情倒是輕鬆,“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有數。我嫂子的孩子不也平安生下來了?你別嚇唬自己。”
“希望一切都順利。我明日再往孫太醫府上走一趟,托他無論如何,關照好你的身子。”
第二日一大早,周顯暘在孫府撲了個空,這才知道皇帝急病,孫太醫連夜被召進宮去了。
隨後,皇帝因病罷朝的消息,滿京皆知。七皇叔與長公主立即入宮探望,確認皇帝沒有性命之憂,才放了心。
皇子公主們也都陸續入宮,輪流侍疾。
皇帝看見榮相見跟著煜王過來探望,立即免了她的禮:“你是有身子的人,不必這樣操勞,小心累著孩子。”
榮相見還是按照規矩行了禮,而後撫著腹部,笑道:“小家夥剛來世上就帶著他給皇祖父行禮,將來出生就更懂得孝敬皇祖父了!”
皇帝嗬嗬笑著:“好,將來,朕親自教他。”
第三日,皇帝仍未上朝,隻召內閣大臣們前來覲見。
期間,他交代了幾件政務要事,而後主動提起立太子之事。
內閣要員們神經緊繃,關注著皇帝的一舉一動。他雖虛弱,眼神卻依然很亮,盯著中書令孫韶,問:“你說,立允王為太子如何?”
孫韶微微一笑:“允王才情縱橫,若非太子,一生超逸瀟灑,足以靠書畫流芳百世。若給他太子之位,是困住了他,也浪費了他的才華。”
其餘內閣要員們聞之頻頻點頭。
見這位一貫得陛下信重的老臣如此公正,沒有偏私自家女婿的心,皇帝對他也放了心,鬆口道:“擬旨吧,立皇四子周顯暘為皇太子,即日起監國理政。”
作者有話說:
國慶假期快樂!留言繼續掉落紅包!麽麽
第194章
冊立太子的旨意, 比想象中來得快了許多。
在榮相見的記憶中,上一世的皇帝身體垮得沒有這麽快,死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
她和惠貴妃打聽了一下, 得知皇帝出事,事關煙柔和藥物, 突然就犯了惡心。隻把事情告訴了周顯暘, 後麵也懶得管了。
這些日子,周顯暘一邊操心著相見的身孕,一邊忙著監國之事, 一邊還要被太子三師輪番教導,也很難抽出時間關心皇帝病情的真相。
成為皇太子之後,周顯暘特意向皇帝請旨,暫時不挪到東宮去。
太子妃初有身孕,胎像不穩。而且,煜王府上下的人都是他們用慣了的,陡然搬去東宮, 人生地不熟,怕她身體不適。
皇太子居然不住東宮, 仍住在煜王府,這成何體統?
朝中大臣議論個沒完,太子三師也輪番拿著祖宗規矩教訓他。周顯暘隻問一句:“太子妃和孩子若出事, 你們拿幾條命賠?”
一句話就把這些嘰嘰哇哇的大臣堵回去了。他是真不明白,自己住哪裏與他們這幫人有何相幹?又不用辛苦他們每日早起進宮。
皇帝對此倒是反應平淡, 隻是命人將東宮好好修繕打掃一番,隨時可以入住。
太醫院盡心調理, 皇帝的身子慢慢恢複, 已經能下床了, 隻是太醫仍不建議他去崇政殿,避免操勞。
周顯暘猜他不願放手國政,便每日帶著與內閣議事後的奏疏節略,到皇帝寢宮去講給他聽,順便回答他的疑問,或者聽他指點修改反饋。
皇帝對此非常滿意,既減少了操勞,又保持著對國家說一不二的掌控感。
一日眼看天黑透,外頭下起了入冬第一場雪。
皇帝叫周顯暘先回王府,留下的奏疏由陳日新念給他聽即可。
周顯暘起身行禮告退,皇帝若有所思地看著他的背影,問陳日新:“你說太子,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陳日新垂眸含笑:“太子還很年輕,還需要皇上多多教導他。”
皇帝嗬嗬笑著,覺得這樣甚好。
日子已經平淡地過去兩個月。榮相見這胎算是坐穩了,周顯暘懸著的心總算安定了一半。
一進門,就見她獨自坐在妝台前,托腮蹙眉發呆。剛剛梳洗過,發尾仍有些潮濕,卷曲地搭在背上。
不知是否懷孕的關係,相見一直纖細的背影,近日瞧起來更多了風韻。
周顯暘走到妝台後,摟住她:“今天回來晚了,你等很久了嗎?”
榮相見驚醒一般,回身摟住他的腰,把臉埋進他懷裏:“我還以為你在宮裏出事了!回來這麽晚,也不先差人給我報個信兒!”
說著眼淚就出來了,周顯暘立即低下身子抱著她,輕輕拭淚,說了一車軟話哄她,又解釋道:“朝中事多,皇上留我問了許久。”
這些日子,她的情緒沒有之前那麽穩,開始衝他使小性子。太醫說,這是孕中多思。周顯暘卻喜歡,他一直希望相見不要那麽懂事,最好像其他京中貴女一樣,傲氣些,驕縱些。
相見的情緒被安撫下來,又問:“你在宮裏吃過了嗎?廚房裏還熱著晚膳呢。”
“吃過了,不餓,你要不要再吃一點?”周顯暘伸手撫摸著相見的小腹,還未顯懷,他卻好像可以觸碰得到那個鮮活的小生命。
“我不要了。你不在家,我又不能出去打馬球,畫個畫太醫又說不能過分傷神。如今天冷,連魚都沒法釣了。每天除了吃就是吃……活得跟一隻豬一樣。”
聽著妻子的抱怨,周顯暘埋首在她頸間,討饒:“怪我怪我,到了年關,正是事多的時候。我待會兒就上封奏折,說你身體抱恙,我留在家裏陪你。問政之權,還是交還給皇上吧。”
“可以嗎?皇上不會生氣,怪罪你嗎?”
“生氣?”周顯暘嗤笑,“他隻怕高興得很。”
榮相見一直擔心周顯暘身為太子,成為眾矢之的。如今看他行事有分寸,也安心了。
她催著他去沐浴,自己躺在床上,籠了帳幔,側躺著閉目養神。
炭盆燒得旺,屋子裏暖和如春。
周顯暘回來,掀開帳幔,正目睹了這一幅美人春睡圖。
“好啊,好……”皇帝抿下一杯酒,“顯暘這個性子,不知道像誰,活脫脫一個大情種。催他納側妃、侍妾,他是一萬個不樂意。這下好了,他要有自己的孩子,我也就安心了,也高興。”
自從前頭那三位皇子出事,皇帝與自己的孫兒們都已疏遠。
一看到鴻禕,皇帝就想到明|慧皇貴妃,和她謀逆弑君的兒子。慶王府舉家貶謫,以後和鴻晰估計永不得見。厲王府那個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就不是他的孫兒。
故而,皇帝這幾日,不論是否留宿福寧宮,總是要來看看鴻月,逗逗他,體會一下隔代親。這麽大的孩子,正是最好玩的時候。
皇帝真的老了,惠貴妃心裏突然冒出這個念頭。
這夜,皇帝照舊去了煙柔的長春宮過夜。
不過福寧宮裏,到了子時依舊燈火通明。鴻月白天睡足了,晚上正鬧,放下就哭,非得母親和外祖母逗他玩兒才高興。
周顯瑤困到頭掉,正沒好氣地罵小崽子:“早知道把你丟在草原上,讓你父王馱著你跑。”
這時,宮門外有宮人急匆匆跑過,說著什麽話,是往隔壁永華宮去的。
惠貴妃立即著珍珠出門查看,沒一會兒,珍珠便急步過來回道:“沈都知著人給皇貴妃娘娘傳話,說皇上不好了!太醫院已經亂成一團了。”
“什麽?”周顯瑤這幾日正在為打消父親與北真國開戰的心思而苦苦思慮,她甚至有過一瞬罪惡的念頭:如果父親驟然薨逝,四哥繼位,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眼下,怎會如此巧合?
惠貴妃把孩子塞給顯瑤,道:“我去看看,你別出門!”
惠貴妃一到宮門外就撞見皇貴妃一行人。宮燈搖晃,兩位貴妃皆是雲鬢鬆散,神色焦慮,步履匆忙。
誠然,這些年他們對皇帝沒有多少夫妻之情分,但自己一生榮華全都係於一人,如何不擔心他的安危。
長春宮內,一片混亂。太醫們正在你一言我一語爭論著如何用藥,如何救治。
“先用針刺人中、合穀等穴位,看能否刺激陛下清醒。”
“還是針百會、勞宮、曲骨……”
當值的太醫見到皇貴妃,立即來稟報,語帶猶豫:“皇上這是……馬上風……已經陷入昏迷,臣等正在搶救…… 皇貴妃,您看要不要請內閣、皇室宗親入宮,以防萬一?”
皇貴妃沉思了一會兒,說:“你們先急救,不許往長春宮外傳遞任何消息!各大宮門落鎖,沒有我的手令,一個活物也不許出宮!”
惠貴妃見她沉得住氣,自己也不跟著裹亂了,她找到坐在西側裏間的煙柔,她一身衣衫草草裹著,暗自垂淚。看到惠貴妃來,立即撲進她懷裏哭了起來。
估摸著她一個小姑娘大約也嚇著了,惠貴妃柔聲安撫她:“沒事沒事,這不是你的錯。皇上有年紀了,難免生病。你跟我說說,是怎麽了?”
煙柔委屈地擦著淚,抽泣道:“皇上今晚過來,喝了不少酒……他還說,要我再給他生個孩子……”
“……”
“我說我也想給皇上生個鴻月王子那樣可愛的娃娃,皇上很高興……可是……可是……”
“我知道了……”惠貴妃沒忍住翻了一個白眼,心想他大約也是察覺自己老了。
“然後皇上就從荷包裏掏出了一粒藥丸吃了。”
“藥丸?”惠貴妃心裏一驚,“什麽藥丸?”
“我不知道,就一顆紅色的。”煙柔指了指皇帝換下的外衣和荷包,惠貴妃立即給珍珠使了個眼色。
珍珠將荷包取過來,惠貴妃打開一看,裏頭空空如也,想必皇帝隻帶了一顆。
“皇上吃下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特別凶,我都快受不了了,可是突然就……突然他就兩眼一翻,倒了下來,還流了好多口水……”
“煙柔,這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否則一旦皇上真出了事,別人會把事栽到你頭上,說是你為了迷惑皇帝,哄他服藥的!”
煙頭急忙點頭:“我沒有……我不會說的!”
惠貴妃又掃了一眼忙亂的太醫,他們一貫都在勸皇帝溫和進補,善自保養,絕對不會給皇帝製這種藥,到底是誰這樣縱著害了皇上?
一陣忙亂之後,太醫們終於高呼:“皇上……皇上醒了!”
三位妃子紛紛趕到皇帝麵前,一個比一個眼淚流得凶,一個比一個關切地問候。
皇帝滿臉盜汗,有氣無力地說:“朕沒薨呢,你們別哭。”
……
煜王府這一夜過得可謂熱鬧。
原本周顯暘想請英國公府等幾家親眷來好好慶祝一番,但榮相見想榮相予丈夫才出事,雖說內情並非如此,但外頭還是要做出樣子,英國公府想必也要派人去吊喪。而嫂子剛剛生下千金,月子中也不便出門。此時她實在不想宣揚什麽。
於是,周顯暘便依她,隻是關起門來,在府裏慶祝了一番,又給上下都發了半年的月銀以示慶賀。
直至夜深,兩人躺在床上,還是覺得不真實,遲遲睡不著。
聽著旁邊不平靜的呼吸聲,相見問:“顯暘,你不高興嗎?”
周顯暘把手輕輕擱在相見的肚子上,說:“高興,但也有些害怕。我怕你懷著孩子難受,生產的時候又太痛,遭罪。可是這種苦,我又無能為力。”
“別怕,顯暘。”也許是因為自己並非第一次麵臨生產,榮相見心情倒是輕鬆,“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有數。我嫂子的孩子不也平安生下來了?你別嚇唬自己。”
“希望一切都順利。我明日再往孫太醫府上走一趟,托他無論如何,關照好你的身子。”
第二日一大早,周顯暘在孫府撲了個空,這才知道皇帝急病,孫太醫連夜被召進宮去了。
隨後,皇帝因病罷朝的消息,滿京皆知。七皇叔與長公主立即入宮探望,確認皇帝沒有性命之憂,才放了心。
皇子公主們也都陸續入宮,輪流侍疾。
皇帝看見榮相見跟著煜王過來探望,立即免了她的禮:“你是有身子的人,不必這樣操勞,小心累著孩子。”
榮相見還是按照規矩行了禮,而後撫著腹部,笑道:“小家夥剛來世上就帶著他給皇祖父行禮,將來出生就更懂得孝敬皇祖父了!”
皇帝嗬嗬笑著:“好,將來,朕親自教他。”
第三日,皇帝仍未上朝,隻召內閣大臣們前來覲見。
期間,他交代了幾件政務要事,而後主動提起立太子之事。
內閣要員們神經緊繃,關注著皇帝的一舉一動。他雖虛弱,眼神卻依然很亮,盯著中書令孫韶,問:“你說,立允王為太子如何?”
孫韶微微一笑:“允王才情縱橫,若非太子,一生超逸瀟灑,足以靠書畫流芳百世。若給他太子之位,是困住了他,也浪費了他的才華。”
其餘內閣要員們聞之頻頻點頭。
見這位一貫得陛下信重的老臣如此公正,沒有偏私自家女婿的心,皇帝對他也放了心,鬆口道:“擬旨吧,立皇四子周顯暘為皇太子,即日起監國理政。”
作者有話說:
國慶假期快樂!留言繼續掉落紅包!麽麽
第194章
冊立太子的旨意, 比想象中來得快了許多。
在榮相見的記憶中,上一世的皇帝身體垮得沒有這麽快,死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
她和惠貴妃打聽了一下, 得知皇帝出事,事關煙柔和藥物, 突然就犯了惡心。隻把事情告訴了周顯暘, 後麵也懶得管了。
這些日子,周顯暘一邊操心著相見的身孕,一邊忙著監國之事, 一邊還要被太子三師輪番教導,也很難抽出時間關心皇帝病情的真相。
成為皇太子之後,周顯暘特意向皇帝請旨,暫時不挪到東宮去。
太子妃初有身孕,胎像不穩。而且,煜王府上下的人都是他們用慣了的,陡然搬去東宮, 人生地不熟,怕她身體不適。
皇太子居然不住東宮, 仍住在煜王府,這成何體統?
朝中大臣議論個沒完,太子三師也輪番拿著祖宗規矩教訓他。周顯暘隻問一句:“太子妃和孩子若出事, 你們拿幾條命賠?”
一句話就把這些嘰嘰哇哇的大臣堵回去了。他是真不明白,自己住哪裏與他們這幫人有何相幹?又不用辛苦他們每日早起進宮。
皇帝對此倒是反應平淡, 隻是命人將東宮好好修繕打掃一番,隨時可以入住。
太醫院盡心調理, 皇帝的身子慢慢恢複, 已經能下床了, 隻是太醫仍不建議他去崇政殿,避免操勞。
周顯暘猜他不願放手國政,便每日帶著與內閣議事後的奏疏節略,到皇帝寢宮去講給他聽,順便回答他的疑問,或者聽他指點修改反饋。
皇帝對此非常滿意,既減少了操勞,又保持著對國家說一不二的掌控感。
一日眼看天黑透,外頭下起了入冬第一場雪。
皇帝叫周顯暘先回王府,留下的奏疏由陳日新念給他聽即可。
周顯暘起身行禮告退,皇帝若有所思地看著他的背影,問陳日新:“你說太子,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陳日新垂眸含笑:“太子還很年輕,還需要皇上多多教導他。”
皇帝嗬嗬笑著,覺得這樣甚好。
日子已經平淡地過去兩個月。榮相見這胎算是坐穩了,周顯暘懸著的心總算安定了一半。
一進門,就見她獨自坐在妝台前,托腮蹙眉發呆。剛剛梳洗過,發尾仍有些潮濕,卷曲地搭在背上。
不知是否懷孕的關係,相見一直纖細的背影,近日瞧起來更多了風韻。
周顯暘走到妝台後,摟住她:“今天回來晚了,你等很久了嗎?”
榮相見驚醒一般,回身摟住他的腰,把臉埋進他懷裏:“我還以為你在宮裏出事了!回來這麽晚,也不先差人給我報個信兒!”
說著眼淚就出來了,周顯暘立即低下身子抱著她,輕輕拭淚,說了一車軟話哄她,又解釋道:“朝中事多,皇上留我問了許久。”
這些日子,她的情緒沒有之前那麽穩,開始衝他使小性子。太醫說,這是孕中多思。周顯暘卻喜歡,他一直希望相見不要那麽懂事,最好像其他京中貴女一樣,傲氣些,驕縱些。
相見的情緒被安撫下來,又問:“你在宮裏吃過了嗎?廚房裏還熱著晚膳呢。”
“吃過了,不餓,你要不要再吃一點?”周顯暘伸手撫摸著相見的小腹,還未顯懷,他卻好像可以觸碰得到那個鮮活的小生命。
“我不要了。你不在家,我又不能出去打馬球,畫個畫太醫又說不能過分傷神。如今天冷,連魚都沒法釣了。每天除了吃就是吃……活得跟一隻豬一樣。”
聽著妻子的抱怨,周顯暘埋首在她頸間,討饒:“怪我怪我,到了年關,正是事多的時候。我待會兒就上封奏折,說你身體抱恙,我留在家裏陪你。問政之權,還是交還給皇上吧。”
“可以嗎?皇上不會生氣,怪罪你嗎?”
“生氣?”周顯暘嗤笑,“他隻怕高興得很。”
榮相見一直擔心周顯暘身為太子,成為眾矢之的。如今看他行事有分寸,也安心了。
她催著他去沐浴,自己躺在床上,籠了帳幔,側躺著閉目養神。
炭盆燒得旺,屋子裏暖和如春。
周顯暘回來,掀開帳幔,正目睹了這一幅美人春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