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朵就這樣,把孩子扔給梁柏,之後消失了。


    -


    第二天。


    沈夏陪著吳桂英兩人逛了商場,雖然吳桂英賺了一點錢,可看到商場那價牌,最終還是舍不得錢,最後挑的都打折區的貨。


    隻要質量好,不管是正價還是打折,都是一樣的嘛。


    吳桂英給沈夏挑了一件白色的棉襖,這襖子一上身,襯得沈夏氣色特別好。


    有三個色,還有黑的,紅的,可是吳桂英覺得沈夏穿這白色最好看,雖然紅色喜氣,但是吧,還是白色好看。


    最後她問沈夏,要哪件。


    沈夏覺得黑色不錯,穿黑色耐髒。


    又厚實。


    吳桂英最後挑的還是白色。


    她說了,這白色讓沈夏跟梁鬆約會的時候穿,至於紅色,一咬牙,也給拿了。


    “媽,這件給二嫂。”沈夏說,“讓她結婚穿。”


    吳桂英原本想給沈夏的,聽到這話,遲疑了。


    喬月沒父母,家裏就一個伯伯,這姑娘家要用的東西,也不知道那邊記不記得。


    那,那這件紅衣服就給喬月吧。


    回去正好不用買別的了。


    給沈大國在外頭的攤子上買了件軍大衣樣式的老棉襖,又長又厚,跟那兩件棉襖相比,價錢真不貴。


    沈夏還出錢給沈大國跟吳桂英買了兩雙裏頭加毛的皮鞋,真皮的。


    吳桂英買了好幾種顏色的毛線團,準備回家給一家人織毛衣,織毛褲。


    當時沈夏還納悶呢,她媽回去要開店,哪有空織這毛線團。


    回到家,沈夏才把這個問題問出來。


    吳桂英還忘了開店的事,後來一琢磨,有主意了,“你大嫂會織,這藍色的毛線團給她,這白色的給喬月。”都是兒媳婦,讓她們織。


    吳桂英相當於就買了毛線團。


    這一天下來,花了三位數。


    吳桂英回家一算賬,心疼壞了,打定主意再不亂花錢了。


    沈成才是天黑才回來的,先是跟孫富貴出門的,沈富貴走了後,他就自個在外頭走走看看,幾乎都是不認識的胡同巷子,然後問路,反正,這路多走走就會熟的。


    吳桂英在這邊玩了三天。


    玩的幾天還是花錢了,像北海公園,一個一塊錢,四個人就是四塊錢,地宮門票也是一塊錢,這又花了四塊錢。


    10塊錢門票跟2塊錢門票的,她都沒去。


    她找沈夏問了,知道膠卷用完了,這就決定回家去了。


    出門在外,一直花錢,她再也呆不住了。


    得回家,得開店賺錢!


    走前。


    還去看了一趟梁老爺子。


    梁老爺子麵色紅潤,看來這病好得差不多了。


    這次去,發現梁老爺子家多了一個孩子,正是之前沈夏遇到的寧安。


    沈夏私下問梁鬆:“這孩子怎麽在你爺爺這?”那天說的是梁鬆大哥的孩子,至於是真假,那就不知道了。


    可現在孩子已經到梁老爺子這邊來了,那應該是真的吧。


    梁鬆低聲跟沈夏道,“大哥那邊帶回家沒人照顧。”


    爺爺最近在家休息,送個孩子過來陪著,這老人心情好多了。


    雖然沈老爺子念叨過這孩子跟梁柏長得不像,可這小孩子招人喜歡,就留下來了。


    梁家不缺這口飯。


    就算不是親生的,養個沒爸媽也不要的可憐孩子,還是養得起的。


    老爺子最近在跟梁柏商量給孩子改姓的事。


    要是養到梁家,總不好再叫寧安了,改成梁安,不行,叫梁寧安也行啊。


    吳桂英從梁老爺子那回去,還跟沈夏念叨寧安懂事呢。


    說孩子的時候,還看了沈夏好幾眼,那意思,就是讓沈夏結婚以後趕緊要個孩子。


    沈夏沒接話。


    從當梁老爺子家回來,當天下午,吳桂英沈大國還有沈成才就回去了。


    沈夏留下來了。


    有梁鬆照顧,吳桂英放心。


    沈成才幹勁滿滿,想著這次回去,找幾個人,去別的省,再去尋尋野味,到時候他先試試自己找大酒店去賣。


    要是不成,那就運到京裏來,要是成了,那就自己幹。


    在吳桂英離開的第二天,沈夏又去了趟日升商場。


    這邊的吹風機存很少了。


    沈夏聯係了安市電氣廠的良主任,問那邊生產的情況,說已經出了一百台的貨,每天出貨量穩定增加。


    估計再有十天,就有一千台了。


    十天。


    這次還挺快的。


    沈夏叮囑良主任,“質量第一。”不要貪快。


    這邊銷量需要越來越大。


    總不能就她跟孫富貴吧,別更說,孫富貴還到沈市去了,這邊是不是得招個人呢。


    日升商場那邊總不能老麻煩陳經理。


    下一批的貨還有十天就到了,在這十天裏,招個公司的業務員。


    招人簡單。


    沈夏跟陳經理說了一聲,直接寫了一個招聘的廣告貼日升商場門口的玻璃上,說好了。這招人上寫得很清楚,招20-40歲的,工資麵議,看人的能力。


    招一個。


    招人的廣告剛貼出去,就有人來應聘了。


    第一個來的是個女同誌,長相不差,三十來歲的模樣,揭了招人的廣告,拿著找到沈夏這裏來了。


    “是你們這招人?”她問。


    沈夏點頭,“是的。”


    “工資怎麽算,一個月多少錢,休息幾天?”她問。


    沈夏放下報紙,“我們去裏麵談。”陳經理給她留了一個辦公室,說是感謝她幫忙引來了那麽大的人流量。


    她之前沒要,這辦公室一直空著,現在要招人,就跟陳經理說了一聲,借這辦公室用幾天。


    “怎麽要到裏頭說?就在這說不行嗎?這工資還見不得人了?”那位女同誌眉毛都皺了起來,很不理解。


    是工錢不能說呢,還是休假不能說。


    沈夏看著這位女同誌,說道:“你手上的廣告能還給我嗎?”


    女同誌給了沈夏。


    沈夏拿著,準備出去再貼上。


    那女同誌攔住她,“怎麽還要貼?我都說要這工作了。”


    沈夏看著她,微笑,“這招人是從來的人裏頭挑一個,還有筆試跟麵試的,不是說你要幹這工作,這工作就歸你的。”


    而且,看這人的性子,也不適應幹這行。


    是這樣嗎。


    那女同誌盯著沈夏,“你們老板呢?你叫你們老板出來。”


    沈夏 ,“我們老板去外地出差了。”


    這麽巧。


    這人是故意的吧,那位女同誌不滿的看了沈夏一眼,就一個黃毛丫頭,怎麽還拿雞毛當令箭呢。


    看來這工作也不怎麽樣。


    她轉頭就走了。


    沈夏這回把招人的廣告貼玻璃裏頭了,這次從外麵是撕不下來了。


    過了會,又來了人。


    一前一後,兩個人,先來的是位四十歲的大姐,後來的是個二十來歲的姑娘。


    大姐麵色紅潤,圓圓的臉,看著挺富貴的。


    那小姑娘很瘦,身上打扮得幹幹淨淨,就是有些病氣。


    “請問,你們這招人嗎?”


    “對。”沈夏拿出兩張表,“你們填一下。”


    姓名年紀,家庭住址,以前幹什麽的,都要寫的。


    這是剛才沈夏去陳經理那拿了張大紙,手寫的表,就是怕遇到第一位女同誌那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八零年代搞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靜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靜年並收藏在八零年代搞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