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聊起來,就沒完了。
之後又有人小媳婦大嬸子加進來了,一起聊,說完沈夏上電視台的事,又說起了別的事。像是哪個村的小媳婦挨了打想不開要跳河,又是誰家貼補娘家,給婆婆趕回去了,孩子沒人管哇哇大哭……
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聊起來卻是津津有味。
就這一會的功夫,吳桂英聽了一耳朵的八卦。
還有個姓跟吳桂英玩得比較好的老嬸子拉著吳桂英到了一邊,說悄悄話,她告訴吳桂英,“成東的事你聽說了嗎?”
沈成東被抓到看守所的事,吳桂英當然知道。
沈成東這孩子實誠,吳桂英自然是站在他這邊的,“成東那事,是被誣告了,早就出來了,現在回原單位去了。”
“真是這樣?”那老嬸子有些不信,“都說過年沒看到成東,怕他是被拘到牢裏出不來。”雖然孫秋枝解釋了無數次,可不信的人總是不信。
吳桂英道,“看這誤會鬧的,等會我就去跟秋枝說,讓她叫成東回來,好好在家住幾天,省得大夥誤會!”
“他不是回單位了嗎?有人去了他單位找他,怎麽沒看到人啊?”
“調到外地當組長了,高升了。”吳桂英說,“還漲工資了呢。”外地有出差補貼,漲了十塊錢。
她給這位老嬸子比了一個六字,“現在成東的工資,說是一個月六十呢,包吃包住,上回發了糧油跟米,都沒能寄回來呢。”
這工資吳桂英是故意說的,就是想讓這些人挪挪目光,別隻惦記著沈成東曾經被關起來的事。
這老嬸子聽得眼睛都亮了。
一個六十呢!
不管用花錢管吃住,多好的事啊!
“成東上回那親事是黃了吧。”老嬸子看吳桂英要走,趕緊伸手拉住,“我這邊有個遠方侄女,十八歲,花一般的年紀,水靈靈的,要不等成東回來,讓兩人見見?”
“這事你找我沒用,你得去找成東他媽啊。”吳桂英一看時間不早了,“我得回家去了,這都快大中午了。”
那老嬸子一想也是,上回成東那姻緣沒成,就是孫秋枝不同意的,這次,把她遠方侄女送到孫秋枝麵前過過眼,這婆婆同意了,那這親事就成了一半。
這老嬸子可沒覺得自己那遠方侄女配不上沈成東,她侄女年輕,長得水靈,沈成東都說過一次親了,又二十五了,長那麽多歲,能能撿著年輕漂亮的姑娘,該偷著樂了。
吳桂英急急忙忙趕到家。
沈奶奶坐在門口,麵前放了個提籃,裏頭裝的正是沈大國這次帶回來的三斤豬肉,旁邊還有一袋子麵粉,高等麵粉。
旁邊有幾個老太太,一邊納鞋底一邊跟沈奶奶說著話。
沈奶奶正在炫耀大兒子帶回來的一籃子肉呢。
沈奶奶看到吳桂英,臉上盡是快,“桂英啊,大國在廚房切排骨呢。”
“知道了,我過去看看。”吳桂英不熱情,但是也不算冷淡。
她現在賺錢多,沈奶奶一直捧著她,說的話她聽著舒服,這一來二去的,以前的矛盾就少了許多。
又加上不住一塊,沈大國手也沒那麽鬆了,這關係反倒比以前好多了。
起碼比孫秋枝跟沈奶奶要好。
“你兒媳婦回來了,看著精氣神挺好的。”
“看著年輕了。”
“聽說去年在外頭開了鋪子,賺了不少錢啊。”
沈奶奶笑著沒接話,這吳桂英跟她兒子領了離婚證,這賺再多的錢也落到她的手上。
還有老婆子問沈奶奶,“你年後還回城裏嗎?”
沈奶奶道,“天冷,那邊待不住,等以後暖和起來再說吧。”去城裏,住哪?是給老三媳婦當老傭人,還是指望著老大?
都指不上。
吳桂英進去就找沈大國了,沈大國這會已經把排骨切好了,看到吳桂英過來,麵上一喜,“這排骨是燉湯還是燒著吃?”
“這事等會說,”吳桂英往後看了一眼,見沈奶奶沒跟過來,這才壓低聲音問沈大國,“你回來時,家裏有沒有寄給夏夏的信?”
“有啊,就在夏夏屋裏書桌抽屜裏放著呢。”沈大國說,“一共六封。”沒拆過。
又問,“誰寄的?”
“你別管!”吳桂英轉頭就往外走。
“排骨紅燒還是燉湯啊?”
“隨便你,我要出趟門。”
吳桂英去了沈夏房間,果然在書桌抽屜裏找到了沈大國說的六封信。
她一封一封的比對。
全是一個人的筆跡,是同一個人寄來的。
因為她不確定是不是林興易寄過來的。
猶豫了一會,伸手把信給拆了,六封全拆了,每封信都有三四頁紙,吳桂英翻到最後一頁,看留名。
果然是林興易。
吳桂英把信全裝了回去,在屋裏找了根細繩,把信全部一係,揣在兜裏,往林興易家去了。
就在隔壁村,吳桂英走得快,十五分鍾就到了。
過年這進出村子的人多,一打聽,就找到林興易家了,前頭那家有間紅磚房的就是。
上次林興易被車撞了,人家賠了錢的,這錢啊,一半付了醫藥費,另一半買磚了,在林興易原來的地基的邊上,建了個小屋,有兩間房。
一家人為搶這兩個屋搶破了頭,最後林興易大哥一家住了一進去,他們住那間大。小的那間給了林興易,畢竟是他的醫藥費嘛。
“這裏是林興易家嗎?”吳桂英問。
紅磚屋裏有人探出頭,林興易大嫂,她認出吳桂英了,“你是沈家村的。”她打量了一下吳桂英,“有事啊?”
吳桂英問,“林興易在嗎?”
“他不在,有什麽事你跟我說吧。”林興易大嫂安杏眼睛一抬。
她知道吳桂英,這女人有個姑娘,跟他家興易相過親的。
沒成。
後來聽說,那姑娘差點叫個窮矮子娶回家了,當時那事鬧得挺大的,那矮子一家因為傷人犯事,被抓到局子裏了,現在都還沒出來呢。
這沈家的姑娘壞了名聲,找不著婆家了?
又來找她家林興易了?
安杏心裏一樂,這可不成,現在林興易是正經的大學生,這期末成績第一,這多厲害啊。
學校的姑娘可比隔壁村的鄉下丫頭強多了。
出身好的也多!
他們林家,現在可看不上那沈家丫頭了。
這上趕子的可不是買賣。
“我們家興易有喜歡的姑娘了,要是為這親事,你就回去吧。”安杏怕吳桂英打林興易的主意。
吳桂英心裏一蹬。
這說的怕不是她閨女吧,這信還熱乎的在她身上呢。
她看從安杏這問不出來林興易的消息,於是往裏頭的土屋走去,那邊應該也是林家,一看就是土磚徹成的老房子。
找到林興易的媽,一問,才知道林興易出門了,等過一會才回來。
安杏過來,在林興易媽耳邊一頓說。
他媽頓時看吳桂英有些不順眼了,不讓吳桂英在屋裏等了。
吳桂英也不惱,就去外頭等。
林興易這家裏人是什麽性子她是清楚的,跟這樣的糊塗人認較,她得氣死。
等了一會,林興易回來了,他從吳桂英身邊過去了。
他沒認出吳桂英。
“林興易。”吳桂英叫住他。
林興易回頭。
吳桂英還怕自己認錯人了。
“我是沈夏媽媽,我找你有點事。”吳桂英把那一小捆信掏出來,放到林興易手上,“這是你的吧,拿回去吧。”
林興易不接信,追問,“嬸子,夏夏現在在哪?”
“她嫁人了,當然是在夫家了。”吳桂英帶他帶到一邊僻靜的位置,說,“你以後不要寫信了,我家夏夏跟你也沒見過幾麵,沒那麽深的感情。你是大學生,學校漂亮的姑娘那麽多,你再挑一個就是了。”
“嬸子,我隻喜歡沈夏,我隻要她一個。”林興易語氣漸漸堅定起來。
結婚這事。
林興易確實有些接受不了,可是有什麽辦法呢,沈夏還不知道他是賀子言,要是她知道,肯定不會就這樣結婚的!
可惜他又不敢要信中寫明自己的身份,他怕萬一暴露了,會被抓去研究。
平常她不在家,他在學校,兩人壓根就見不著麵,沒機會把這事情說清楚。
所以她才會隨便找人人結婚。
林興易就是這樣說服自己的。
又安慰自己,她肯定是迫於長輩的壓力結婚的。
至於沈夏結婚的事,沒關係的,上輩子他也是跟別人結了婚了,這樣一來,兩人就扯平了。等見著沈夏,他跟她把話說清楚,說明白,他還愛她,他們兩人彼此深愛。
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們才是彼此的救贖。
“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啊,”吳桂英要不是怕聲音太大把人招了過來,都想狠狠罵林興易一頓了,“我家夏夏結婚了,已婚懂不懂?以後你不許再寫信了,這信你寫一信我就燒一封!哪有年輕小夥糾纏結婚人士的!”
不像話!
還是讀書人呢!
又問林興易:“你上大學就是學破壞人家庭呢?”
之後又有人小媳婦大嬸子加進來了,一起聊,說完沈夏上電視台的事,又說起了別的事。像是哪個村的小媳婦挨了打想不開要跳河,又是誰家貼補娘家,給婆婆趕回去了,孩子沒人管哇哇大哭……
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聊起來卻是津津有味。
就這一會的功夫,吳桂英聽了一耳朵的八卦。
還有個姓跟吳桂英玩得比較好的老嬸子拉著吳桂英到了一邊,說悄悄話,她告訴吳桂英,“成東的事你聽說了嗎?”
沈成東被抓到看守所的事,吳桂英當然知道。
沈成東這孩子實誠,吳桂英自然是站在他這邊的,“成東那事,是被誣告了,早就出來了,現在回原單位去了。”
“真是這樣?”那老嬸子有些不信,“都說過年沒看到成東,怕他是被拘到牢裏出不來。”雖然孫秋枝解釋了無數次,可不信的人總是不信。
吳桂英道,“看這誤會鬧的,等會我就去跟秋枝說,讓她叫成東回來,好好在家住幾天,省得大夥誤會!”
“他不是回單位了嗎?有人去了他單位找他,怎麽沒看到人啊?”
“調到外地當組長了,高升了。”吳桂英說,“還漲工資了呢。”外地有出差補貼,漲了十塊錢。
她給這位老嬸子比了一個六字,“現在成東的工資,說是一個月六十呢,包吃包住,上回發了糧油跟米,都沒能寄回來呢。”
這工資吳桂英是故意說的,就是想讓這些人挪挪目光,別隻惦記著沈成東曾經被關起來的事。
這老嬸子聽得眼睛都亮了。
一個六十呢!
不管用花錢管吃住,多好的事啊!
“成東上回那親事是黃了吧。”老嬸子看吳桂英要走,趕緊伸手拉住,“我這邊有個遠方侄女,十八歲,花一般的年紀,水靈靈的,要不等成東回來,讓兩人見見?”
“這事你找我沒用,你得去找成東他媽啊。”吳桂英一看時間不早了,“我得回家去了,這都快大中午了。”
那老嬸子一想也是,上回成東那姻緣沒成,就是孫秋枝不同意的,這次,把她遠方侄女送到孫秋枝麵前過過眼,這婆婆同意了,那這親事就成了一半。
這老嬸子可沒覺得自己那遠方侄女配不上沈成東,她侄女年輕,長得水靈,沈成東都說過一次親了,又二十五了,長那麽多歲,能能撿著年輕漂亮的姑娘,該偷著樂了。
吳桂英急急忙忙趕到家。
沈奶奶坐在門口,麵前放了個提籃,裏頭裝的正是沈大國這次帶回來的三斤豬肉,旁邊還有一袋子麵粉,高等麵粉。
旁邊有幾個老太太,一邊納鞋底一邊跟沈奶奶說著話。
沈奶奶正在炫耀大兒子帶回來的一籃子肉呢。
沈奶奶看到吳桂英,臉上盡是快,“桂英啊,大國在廚房切排骨呢。”
“知道了,我過去看看。”吳桂英不熱情,但是也不算冷淡。
她現在賺錢多,沈奶奶一直捧著她,說的話她聽著舒服,這一來二去的,以前的矛盾就少了許多。
又加上不住一塊,沈大國手也沒那麽鬆了,這關係反倒比以前好多了。
起碼比孫秋枝跟沈奶奶要好。
“你兒媳婦回來了,看著精氣神挺好的。”
“看著年輕了。”
“聽說去年在外頭開了鋪子,賺了不少錢啊。”
沈奶奶笑著沒接話,這吳桂英跟她兒子領了離婚證,這賺再多的錢也落到她的手上。
還有老婆子問沈奶奶,“你年後還回城裏嗎?”
沈奶奶道,“天冷,那邊待不住,等以後暖和起來再說吧。”去城裏,住哪?是給老三媳婦當老傭人,還是指望著老大?
都指不上。
吳桂英進去就找沈大國了,沈大國這會已經把排骨切好了,看到吳桂英過來,麵上一喜,“這排骨是燉湯還是燒著吃?”
“這事等會說,”吳桂英往後看了一眼,見沈奶奶沒跟過來,這才壓低聲音問沈大國,“你回來時,家裏有沒有寄給夏夏的信?”
“有啊,就在夏夏屋裏書桌抽屜裏放著呢。”沈大國說,“一共六封。”沒拆過。
又問,“誰寄的?”
“你別管!”吳桂英轉頭就往外走。
“排骨紅燒還是燉湯啊?”
“隨便你,我要出趟門。”
吳桂英去了沈夏房間,果然在書桌抽屜裏找到了沈大國說的六封信。
她一封一封的比對。
全是一個人的筆跡,是同一個人寄來的。
因為她不確定是不是林興易寄過來的。
猶豫了一會,伸手把信給拆了,六封全拆了,每封信都有三四頁紙,吳桂英翻到最後一頁,看留名。
果然是林興易。
吳桂英把信全裝了回去,在屋裏找了根細繩,把信全部一係,揣在兜裏,往林興易家去了。
就在隔壁村,吳桂英走得快,十五分鍾就到了。
過年這進出村子的人多,一打聽,就找到林興易家了,前頭那家有間紅磚房的就是。
上次林興易被車撞了,人家賠了錢的,這錢啊,一半付了醫藥費,另一半買磚了,在林興易原來的地基的邊上,建了個小屋,有兩間房。
一家人為搶這兩個屋搶破了頭,最後林興易大哥一家住了一進去,他們住那間大。小的那間給了林興易,畢竟是他的醫藥費嘛。
“這裏是林興易家嗎?”吳桂英問。
紅磚屋裏有人探出頭,林興易大嫂,她認出吳桂英了,“你是沈家村的。”她打量了一下吳桂英,“有事啊?”
吳桂英問,“林興易在嗎?”
“他不在,有什麽事你跟我說吧。”林興易大嫂安杏眼睛一抬。
她知道吳桂英,這女人有個姑娘,跟他家興易相過親的。
沒成。
後來聽說,那姑娘差點叫個窮矮子娶回家了,當時那事鬧得挺大的,那矮子一家因為傷人犯事,被抓到局子裏了,現在都還沒出來呢。
這沈家的姑娘壞了名聲,找不著婆家了?
又來找她家林興易了?
安杏心裏一樂,這可不成,現在林興易是正經的大學生,這期末成績第一,這多厲害啊。
學校的姑娘可比隔壁村的鄉下丫頭強多了。
出身好的也多!
他們林家,現在可看不上那沈家丫頭了。
這上趕子的可不是買賣。
“我們家興易有喜歡的姑娘了,要是為這親事,你就回去吧。”安杏怕吳桂英打林興易的主意。
吳桂英心裏一蹬。
這說的怕不是她閨女吧,這信還熱乎的在她身上呢。
她看從安杏這問不出來林興易的消息,於是往裏頭的土屋走去,那邊應該也是林家,一看就是土磚徹成的老房子。
找到林興易的媽,一問,才知道林興易出門了,等過一會才回來。
安杏過來,在林興易媽耳邊一頓說。
他媽頓時看吳桂英有些不順眼了,不讓吳桂英在屋裏等了。
吳桂英也不惱,就去外頭等。
林興易這家裏人是什麽性子她是清楚的,跟這樣的糊塗人認較,她得氣死。
等了一會,林興易回來了,他從吳桂英身邊過去了。
他沒認出吳桂英。
“林興易。”吳桂英叫住他。
林興易回頭。
吳桂英還怕自己認錯人了。
“我是沈夏媽媽,我找你有點事。”吳桂英把那一小捆信掏出來,放到林興易手上,“這是你的吧,拿回去吧。”
林興易不接信,追問,“嬸子,夏夏現在在哪?”
“她嫁人了,當然是在夫家了。”吳桂英帶他帶到一邊僻靜的位置,說,“你以後不要寫信了,我家夏夏跟你也沒見過幾麵,沒那麽深的感情。你是大學生,學校漂亮的姑娘那麽多,你再挑一個就是了。”
“嬸子,我隻喜歡沈夏,我隻要她一個。”林興易語氣漸漸堅定起來。
結婚這事。
林興易確實有些接受不了,可是有什麽辦法呢,沈夏還不知道他是賀子言,要是她知道,肯定不會就這樣結婚的!
可惜他又不敢要信中寫明自己的身份,他怕萬一暴露了,會被抓去研究。
平常她不在家,他在學校,兩人壓根就見不著麵,沒機會把這事情說清楚。
所以她才會隨便找人人結婚。
林興易就是這樣說服自己的。
又安慰自己,她肯定是迫於長輩的壓力結婚的。
至於沈夏結婚的事,沒關係的,上輩子他也是跟別人結了婚了,這樣一來,兩人就扯平了。等見著沈夏,他跟她把話說清楚,說明白,他還愛她,他們兩人彼此深愛。
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們才是彼此的救贖。
“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啊,”吳桂英要不是怕聲音太大把人招了過來,都想狠狠罵林興易一頓了,“我家夏夏結婚了,已婚懂不懂?以後你不許再寫信了,這信你寫一信我就燒一封!哪有年輕小夥糾纏結婚人士的!”
不像話!
還是讀書人呢!
又問林興易:“你上大學就是學破壞人家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