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我是為了防身!”
“那其他人為什麽都沒帶?”那人道:“你來救人,我們難道還會殺你嗎?”
明仁:“你們剛才明明就……”
她麵對一半宏願人那仿佛蓄著血海深仇的眼神,隻覺得百口莫辯,什麽都說不出來。
她為什麽要救這種人?
不,住持說,不可以有分別心,不可以……
那人仇恨道:“你們都是一夥的!去死吧!”
不遠處,明光看到求援信號趕來,身上滿是血跡,緩緩滯住了身形。
“…明仁。”他愕然道:“你做了什麽?”
第107章 梵心逆蓮(二十一)[二合一]
事情發生得太快, 太讓人無法預料,雲閑一行人看著麵前扭曲的場景,明明知道這是八十年前發生的事,卻依舊心頭鬱結。
自己並非身處其中, 都感覺到一陣窒息, 更何況當時第一次著手處理事物的少年明仁?想必是委屈到不能再委屈、慌亂到不能再慌亂了吧。
即墨姝真是看得快要氣死:“搞什麽啊!全都死了算了!愛救不救!欠誰一樣?!”
“真是不知道佛門在幹什麽。”姬融雪皺眉道:“要不然就都不要救,要不然就立好規矩, 敢鬧事者殺無赦, 以這些弟子的修為,想護住這群人做不到, 全殺了也隻不過是抬抬手的事。不讓攻擊,是把自己的弟子當做沙包了嗎?誰都能打一下!莫名其妙。”
其實, 想護住這群人是做得到的。甚至隻要他們能暫時收手,不要再自相殘殺,以佛門的功法, 完全可以把他們護得很好。明仁下山前, 想到的便是這點, 如果好戰派敢來衝擊佛廟, 她一定要護住這些傷員,可她從來沒想到, 情況會變成現在這樣。
“……”祁執業道:“前提就不成立。如果真袖手旁觀,一個都不救, 每個弟子都在山上修煉,管底下是不是屍橫遍野民不聊生,那修出來的是什麽東西?明仁前輩若不知情還好, 若是知情, 心魔也照樣會纏上的。”
“是啊……”風燁道:“平日裏佛門收了供奉, 若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的話,信眾會相當絕望的吧……”
喬靈珊道:“最開始便是那個男人出了問題。本來大家都相安無事,他非得要點明自己身份,還先下殺手。早知道就該在他說宏願之前就把他趕出去好了!接下來所有事都不會發生了!”
可誰又能提前知道,他要這樣做呢?
就像誰也不知道,每逢播種季節都要發生的搶田埂一事,最後會引起兩國開戰,死傷無數。
事趕上事,好像每一個環節都在好巧不巧把這件事往最壞的情形上推。初出茅廬沒有經驗的明仁,如果早能當機立斷選擇鎮壓,就不會到後麵這鎮無可鎮的情況。選擇果斷放棄第一個人,就不會到最後棄無可棄。又恰好是數量相差不大的法喜宏願兩國人,若是哪一方人占壓倒性的多,另一方人還敢這麽挑釁?再加上那引起事件的宏願國男人,最後“巧合”地又死在了明仁之手,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奔流不息的江海,把眾人往遠處推,不由分說,不容抗拒。
明仁做到了沒有分別心,不管是誰,她都想救,可最後不僅誰都沒救到,反倒害了她自己。
觀其他弟子來的情況,別的佛寺就沒有發生這種事,甚至還有餘力來支援,但現在,已經晚了。
那個大刀男子的屍體躺在地上,被所有人看著。
大家的神色都跟從前不一樣了。
“……遲了。”雲閑凝滯道:“住持不讓弟子們還手,是不想讓他們攻擊。刀劍無眼,修真者想殺一個普通人太容易了。戰爭中要介入的第三方,必須毫無立場,佛門必須沒有立場,必須中立,可現在,佛門的下一任住持出手,在法喜國界幫忙殺掉了一個宏願人——不管事實經過如何,在所有人眼中就是這樣。”
又是可悲的巧合。
如果明仁不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住持,隻是一個普通的佛門弟子,那意義又截然不同了。
明清的傷口還在流血,明光無暇再想那麽多了,連忙組織所有人將這群殺紅了眼的瘋子分散而開,期間又是一陣難看的撕扯。
沉默中,祁執業扯了扯嘴角:“這群人,早在下山之前就知道自己可能會被打,甚至可能會死,還是不帶武器,還是不還手。問就是自己的選擇,他們都是自願的,你拿他們有什麽辦法?”
即使八十年前經曆了如此慘痛的教訓,到現在仍是不改。無論如何都不改。
但即使是即墨姝,也無法再譴責這群弟子什麽。說佛門蠢吧,說都說膩了,說佛門倔吧,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那不然為什麽民間笑管他們叫禿驢?又蠢又倔,向來如此。佛門之善向來隻約束自己,不約束別人,為此造下的所有苦果都由自己吞,可能會後悔,但一直以來都是這般,從未改變。
若是在太平盛世,這般良善可能會換得好結果,但在這種特殊情況,就兩邊不是人了,說難聽點,像個攪屎棍,兩邊都想抓,兩邊都抓不住。
回到最初,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插手。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門不可能不插手。
明仁站在原地,好像所有的風雨都往她一人身上傾斜,蓮花棍掉在地上,沾染了汙泥,卻遲遲沒有一雙手再幫她撿起來。
畫麵零零碎碎切換的極快,明仁被召回佛門大殿,住持背對著她,點燃線香,嫋嫋香束向上升起,氤氳了佛像的臉。
住持沒說話,明仁卻道:“現在,怎麽樣了?”
“明仁。”住持道:“你既回山上,就不必再過問山下之事了。現在正是要緊關頭,我擔心你前功盡棄。”
明仁仍是固執地問:“現在怎麽樣了?”
住持道:“……唉。”
在佛像之前,他如何能說謊,但看他避而不談,明仁就已經知道,山下的情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差。
其實她從弟子們的隻言片語中,早就聽出來了。
好像無論做什麽都沒有用,無論派多少人、無論挨多少打、無論用什麽方式去鎮壓,甚至求他們,你們不要再這樣了,也還是沒有用。這邊鎮壓了,那邊又起來了,後方的糧草到了,兵馬也開始集結了,這一戰隻會會打越瘋狂,來來回回,好像噩夢在循環。
現在,就算兩個國主叫停,也停不下來了。不死不休,除非一方投降,但已經死了這麽多人,好不容易才挑起來的戰爭,誰願意投降?誰都覺得自己才會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明仁道:“我當時是不是不該出手的?”
“我知道你本意不是如此。你怎麽可能會去殺普通人?這不是你的錯。”住持隻道:“……明仁,別再想了。”
“可是。”明仁抬眼,眼底滿是血絲,“我聽說,宏願國內的佛寺被砸了。”
住持默然不語。
“因為我出手殺了宏願人,所以他們覺得被背叛了。”明仁虛弱道:“可我解釋過了,我是想救他們,我沒有想殺宏願人,也沒有想殺法喜人。沒有人信我。那個人的確死了,但我真的……住持,宏願國的佛寺被砸了,那境內的傷民怎麽辦?那些信眾怎麽辦?”
事到如今,她比起自己被誤解,還在擔憂那些無辜信眾。
明仁重複道:“若是還願意來……”
是了。
有很多宏願之人,已經不信任佛門了。更何況被那些好戰之人砸了佛寺,佛門弟子要接他們去別的地方,已經如驚弓之鳥的民眾還敢跟著走嗎?佛門有可能會幫著法喜人殺人的啊。
“那接下來怎麽辦?”明仁繼續追問,“佛寺人都滿了,接下來怎麽辦?要怎麽撐過這段時間?這段時間要多久?”
住持:“此戰要打多久,這段時間就有多久。”
明仁說:“可你把佛門弟子都召回來了。本來人就不夠,你為什麽還要把他們都召回來?”
“明仁,現在我們的身份敏感。”住持微微蹙眉,道:“要縮小範圍,隻能兼顧到交界線上的鎮子了。我派人去建了木倉,中間都是隔離開來的,裏麵放了藥草和食水,誰願意躲,誰便躲在裏麵,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明仁:“不派人去救人了嗎?”
“師姐。”住持不說話,旁邊一個小和尚喪氣道:“你近些日子在山上,可能不知道。我們倒是想救人,可每一次,要麽被宏願人打,要麽被宏願人和法喜人一起打。也不敢隻救法喜人,這樣謠言就更坐實了。當然,要是能救人,被打一打倒是也沒什麽,受一些皮肉之苦而已,平時練金鍾罩受的傷比這個重多了,可每次我們一出現,不知為什麽,矛盾總是更加激化,實在是沒辦法了,還不如不要出現。”
明仁:“可是……”
她想說的話噎在嗓子裏,上不去下不來。可是什麽,可是不能就這麽放著不管?可她能做什麽,她隻下山了那麽一次,就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住持看著她,又道:“明仁,你記不記得,再過一月,本屆四方大戰就要開始了。”
四界現在實力差距已經拉大,上一屆大戰西界的成績就不算良好。佛門向來不爭勝,但不意味著對成績不在意。就算真的不在意,也有人會強迫他們在意。最近北界之人已經暗暗往這裏安插探子,想要估量一下佛門的實力情況了。
而毋庸置疑,明仁肯定是這次大戰的領頭人,按照常理來說,她必須要在一個月內晉升,要去大戰的弟子養精蓄銳,保留實力,爭取突破——無論如何,都不該損耗在山下,被一群殺紅了眼的難民打來打去。
怎麽會這麽倒黴?怎麽會這麽不巧?可倒黴又不是來串門的二姑媽,看到家裏有別的客人就自覺離開。又是外患,又是內憂,西界若是這次沒能表現好,可能引來的是比兩國交戰還要大的禍患,可……
雲閑道:“八十年前那屆四方大戰,是明光大師參加的吧。”
祁執業道:“……是。”
明仁最終還是沒有去。
眾人麵色沉重,已經知道了結局,再往前看,心情更是低落。
明仁如此聰穎,怎麽會聽不懂住持話裏的意思,但她握著腰間那枚芳菲送的香囊,就想到南山鎮乃至全國都處在水火之中。不知道對方怎麽樣了,逃走了沒有,可兩國有無數個芳菲這樣的少女,難道自己真的能這樣就當做看不見嗎?能半個月後就這麽前往四方秘境,回來之後便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風平浪靜了嗎?
住持似是見她猶豫,語氣更重:“明仁,你勿要再管此事了!”
明仁的指尖把香囊按緊,她低頭道:“……我知道了。”
明仁這種性格,說“我知道了”和“好的”,完全是兩種意思。她才十九歲,少年總覺得自己可以擺平一切問題,所以她偷偷拿著蓮花棍,還是下了山。
既然她作為佛門的下一任住持,不可以出手,和尚身份敏感,會遭人誤解,那她不露麵總可以了吧?
於是明仁下了山,直奔佛寺而去。
佛門的人已經撤離了,隻有粗糙的木倉立在佛寺之外,裏麵放著幹淨的食物和水,還有一些應急的藥物。有人來來去去,偶爾有小沙彌行色匆匆地往這裏添補物資,說來奇怪,明明是來救人的,現在看上去卻跟做賊一樣。
佛寺外的木倉像一個個傘頂,裏麵已經待滿了人。這是佛門弟子用靈氣加快建的,還在外施了保護罩,免得裏頭的人被放火燒死。
木倉裏空間狹小,但好歹能遮風擋雨,互相看不到彼此,竟然比當初佛門弟子在此調停還要平靜多了,雖然隻是短暫的平靜。明仁心情終於好了些,但很快又低落下來。
木倉再怎麽多,也住不了百分之一的人。那些行動不便的人能找到這裏來嗎?這裏也隻是暫時能夠待一段日子的場所,這場戰役真的很快便能結束嗎?
和平總是短暫的,突然,佛寺旁又傳來一聲慘叫,一人頭破血流地跑到木倉之前,喊道:“殺人了!!有沒有人救救我?開門,誰開門讓我進去啊!”
竟然又是上次那個瘦弱的男子,隻是他的女兒不知去了哪裏。
可不論他怎麽喊,木倉內一道門都沒開。那也是自然,自己的命都快保不住了,還有空去救別人?再者說,誰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就為了害人?
明仁眉頭一皺,躲到了佛寺那道佛像之後。
那男子無路可逃,直直被逼到了佛寺之內,追他的人一身血氣,悶不做聲,看上去是和之前那死在明仁手上的大漢一個陣營的,明仁心中一痛,但現在已經管不了這到底是宏願還是法喜的人了,她一視同仁,一掌將那大漢打出了佛寺之外!
她沒下殺手,隻是將人打得動彈不得。
瘦弱男子驚疑不定,環顧四周,佛寺內空無一人,隻有佛像垂眸不語。
另一個大漢又撲過來,佛像手上金光一閃,大漢又滾了出去,和方才那人摔到一起,成了筷子兄弟。
隻要他們想進佛寺之內,便會被毫不留情地彈出去。
木倉的門終於打開了。先是一扇,又是一扇,瘦弱男子狂喜地不斷在佛像之前叩頭,高呼道:“顯靈了!!菩薩顯靈了!!!”
眾人麻木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點點希冀之光。
明仁似乎找到了能讓她心安些的道路。
這些天,她一有時間就會在各個佛寺內巡邏。隻要一有人相殺,她就用這樣的法子進行阻攔。不論是哪國人,隻要誰先動手,誰就會被“佛像顯靈”,進行降罰。
效果也看起來的確很好。眾人開始相信,佛寺之內有勘察罪惡的神靈駐守,無論是誰都不可以在那裏舞刀弄槍。也開始逐漸有人往佛寺裏遷移了,還有人甚至把床和被褥都背到佛像腳下,一整天都不曾離開。
風雨飄搖的家已經不是家了,至少這裏能讓他們感到一絲安全。有些人甚至把自己的口糧克扣下來,先擺在佛前的供桌之上,等快壞了再拿回來吃掉裹腹。
這讓明仁也逐漸從低落中振作起來。她甚至想,自己之前為什麽會覺得這些人不值得救?明明隻要好好對待,他們都是很好的人。
善心結善果,自然是該如此的。
她是如此的感到振奮,卯足了勁在佛寺內保護民眾,甚至根本聽不進去住持三番五次囑咐她千萬不要再插手此事,直到某一天,她發覺供桌上多了一塊黃金。
“那其他人為什麽都沒帶?”那人道:“你來救人,我們難道還會殺你嗎?”
明仁:“你們剛才明明就……”
她麵對一半宏願人那仿佛蓄著血海深仇的眼神,隻覺得百口莫辯,什麽都說不出來。
她為什麽要救這種人?
不,住持說,不可以有分別心,不可以……
那人仇恨道:“你們都是一夥的!去死吧!”
不遠處,明光看到求援信號趕來,身上滿是血跡,緩緩滯住了身形。
“…明仁。”他愕然道:“你做了什麽?”
第107章 梵心逆蓮(二十一)[二合一]
事情發生得太快, 太讓人無法預料,雲閑一行人看著麵前扭曲的場景,明明知道這是八十年前發生的事,卻依舊心頭鬱結。
自己並非身處其中, 都感覺到一陣窒息, 更何況當時第一次著手處理事物的少年明仁?想必是委屈到不能再委屈、慌亂到不能再慌亂了吧。
即墨姝真是看得快要氣死:“搞什麽啊!全都死了算了!愛救不救!欠誰一樣?!”
“真是不知道佛門在幹什麽。”姬融雪皺眉道:“要不然就都不要救,要不然就立好規矩, 敢鬧事者殺無赦, 以這些弟子的修為,想護住這群人做不到, 全殺了也隻不過是抬抬手的事。不讓攻擊,是把自己的弟子當做沙包了嗎?誰都能打一下!莫名其妙。”
其實, 想護住這群人是做得到的。甚至隻要他們能暫時收手,不要再自相殘殺,以佛門的功法, 完全可以把他們護得很好。明仁下山前, 想到的便是這點, 如果好戰派敢來衝擊佛廟, 她一定要護住這些傷員,可她從來沒想到, 情況會變成現在這樣。
“……”祁執業道:“前提就不成立。如果真袖手旁觀,一個都不救, 每個弟子都在山上修煉,管底下是不是屍橫遍野民不聊生,那修出來的是什麽東西?明仁前輩若不知情還好, 若是知情, 心魔也照樣會纏上的。”
“是啊……”風燁道:“平日裏佛門收了供奉, 若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的話,信眾會相當絕望的吧……”
喬靈珊道:“最開始便是那個男人出了問題。本來大家都相安無事,他非得要點明自己身份,還先下殺手。早知道就該在他說宏願之前就把他趕出去好了!接下來所有事都不會發生了!”
可誰又能提前知道,他要這樣做呢?
就像誰也不知道,每逢播種季節都要發生的搶田埂一事,最後會引起兩國開戰,死傷無數。
事趕上事,好像每一個環節都在好巧不巧把這件事往最壞的情形上推。初出茅廬沒有經驗的明仁,如果早能當機立斷選擇鎮壓,就不會到後麵這鎮無可鎮的情況。選擇果斷放棄第一個人,就不會到最後棄無可棄。又恰好是數量相差不大的法喜宏願兩國人,若是哪一方人占壓倒性的多,另一方人還敢這麽挑釁?再加上那引起事件的宏願國男人,最後“巧合”地又死在了明仁之手,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奔流不息的江海,把眾人往遠處推,不由分說,不容抗拒。
明仁做到了沒有分別心,不管是誰,她都想救,可最後不僅誰都沒救到,反倒害了她自己。
觀其他弟子來的情況,別的佛寺就沒有發生這種事,甚至還有餘力來支援,但現在,已經晚了。
那個大刀男子的屍體躺在地上,被所有人看著。
大家的神色都跟從前不一樣了。
“……遲了。”雲閑凝滯道:“住持不讓弟子們還手,是不想讓他們攻擊。刀劍無眼,修真者想殺一個普通人太容易了。戰爭中要介入的第三方,必須毫無立場,佛門必須沒有立場,必須中立,可現在,佛門的下一任住持出手,在法喜國界幫忙殺掉了一個宏願人——不管事實經過如何,在所有人眼中就是這樣。”
又是可悲的巧合。
如果明仁不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住持,隻是一個普通的佛門弟子,那意義又截然不同了。
明清的傷口還在流血,明光無暇再想那麽多了,連忙組織所有人將這群殺紅了眼的瘋子分散而開,期間又是一陣難看的撕扯。
沉默中,祁執業扯了扯嘴角:“這群人,早在下山之前就知道自己可能會被打,甚至可能會死,還是不帶武器,還是不還手。問就是自己的選擇,他們都是自願的,你拿他們有什麽辦法?”
即使八十年前經曆了如此慘痛的教訓,到現在仍是不改。無論如何都不改。
但即使是即墨姝,也無法再譴責這群弟子什麽。說佛門蠢吧,說都說膩了,說佛門倔吧,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那不然為什麽民間笑管他們叫禿驢?又蠢又倔,向來如此。佛門之善向來隻約束自己,不約束別人,為此造下的所有苦果都由自己吞,可能會後悔,但一直以來都是這般,從未改變。
若是在太平盛世,這般良善可能會換得好結果,但在這種特殊情況,就兩邊不是人了,說難聽點,像個攪屎棍,兩邊都想抓,兩邊都抓不住。
回到最初,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插手。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門不可能不插手。
明仁站在原地,好像所有的風雨都往她一人身上傾斜,蓮花棍掉在地上,沾染了汙泥,卻遲遲沒有一雙手再幫她撿起來。
畫麵零零碎碎切換的極快,明仁被召回佛門大殿,住持背對著她,點燃線香,嫋嫋香束向上升起,氤氳了佛像的臉。
住持沒說話,明仁卻道:“現在,怎麽樣了?”
“明仁。”住持道:“你既回山上,就不必再過問山下之事了。現在正是要緊關頭,我擔心你前功盡棄。”
明仁仍是固執地問:“現在怎麽樣了?”
住持道:“……唉。”
在佛像之前,他如何能說謊,但看他避而不談,明仁就已經知道,山下的情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差。
其實她從弟子們的隻言片語中,早就聽出來了。
好像無論做什麽都沒有用,無論派多少人、無論挨多少打、無論用什麽方式去鎮壓,甚至求他們,你們不要再這樣了,也還是沒有用。這邊鎮壓了,那邊又起來了,後方的糧草到了,兵馬也開始集結了,這一戰隻會會打越瘋狂,來來回回,好像噩夢在循環。
現在,就算兩個國主叫停,也停不下來了。不死不休,除非一方投降,但已經死了這麽多人,好不容易才挑起來的戰爭,誰願意投降?誰都覺得自己才會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明仁道:“我當時是不是不該出手的?”
“我知道你本意不是如此。你怎麽可能會去殺普通人?這不是你的錯。”住持隻道:“……明仁,別再想了。”
“可是。”明仁抬眼,眼底滿是血絲,“我聽說,宏願國內的佛寺被砸了。”
住持默然不語。
“因為我出手殺了宏願人,所以他們覺得被背叛了。”明仁虛弱道:“可我解釋過了,我是想救他們,我沒有想殺宏願人,也沒有想殺法喜人。沒有人信我。那個人的確死了,但我真的……住持,宏願國的佛寺被砸了,那境內的傷民怎麽辦?那些信眾怎麽辦?”
事到如今,她比起自己被誤解,還在擔憂那些無辜信眾。
明仁重複道:“若是還願意來……”
是了。
有很多宏願之人,已經不信任佛門了。更何況被那些好戰之人砸了佛寺,佛門弟子要接他們去別的地方,已經如驚弓之鳥的民眾還敢跟著走嗎?佛門有可能會幫著法喜人殺人的啊。
“那接下來怎麽辦?”明仁繼續追問,“佛寺人都滿了,接下來怎麽辦?要怎麽撐過這段時間?這段時間要多久?”
住持:“此戰要打多久,這段時間就有多久。”
明仁說:“可你把佛門弟子都召回來了。本來人就不夠,你為什麽還要把他們都召回來?”
“明仁,現在我們的身份敏感。”住持微微蹙眉,道:“要縮小範圍,隻能兼顧到交界線上的鎮子了。我派人去建了木倉,中間都是隔離開來的,裏麵放了藥草和食水,誰願意躲,誰便躲在裏麵,至少可以解燃眉之急。”
明仁:“不派人去救人了嗎?”
“師姐。”住持不說話,旁邊一個小和尚喪氣道:“你近些日子在山上,可能不知道。我們倒是想救人,可每一次,要麽被宏願人打,要麽被宏願人和法喜人一起打。也不敢隻救法喜人,這樣謠言就更坐實了。當然,要是能救人,被打一打倒是也沒什麽,受一些皮肉之苦而已,平時練金鍾罩受的傷比這個重多了,可每次我們一出現,不知為什麽,矛盾總是更加激化,實在是沒辦法了,還不如不要出現。”
明仁:“可是……”
她想說的話噎在嗓子裏,上不去下不來。可是什麽,可是不能就這麽放著不管?可她能做什麽,她隻下山了那麽一次,就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住持看著她,又道:“明仁,你記不記得,再過一月,本屆四方大戰就要開始了。”
四界現在實力差距已經拉大,上一屆大戰西界的成績就不算良好。佛門向來不爭勝,但不意味著對成績不在意。就算真的不在意,也有人會強迫他們在意。最近北界之人已經暗暗往這裏安插探子,想要估量一下佛門的實力情況了。
而毋庸置疑,明仁肯定是這次大戰的領頭人,按照常理來說,她必須要在一個月內晉升,要去大戰的弟子養精蓄銳,保留實力,爭取突破——無論如何,都不該損耗在山下,被一群殺紅了眼的難民打來打去。
怎麽會這麽倒黴?怎麽會這麽不巧?可倒黴又不是來串門的二姑媽,看到家裏有別的客人就自覺離開。又是外患,又是內憂,西界若是這次沒能表現好,可能引來的是比兩國交戰還要大的禍患,可……
雲閑道:“八十年前那屆四方大戰,是明光大師參加的吧。”
祁執業道:“……是。”
明仁最終還是沒有去。
眾人麵色沉重,已經知道了結局,再往前看,心情更是低落。
明仁如此聰穎,怎麽會聽不懂住持話裏的意思,但她握著腰間那枚芳菲送的香囊,就想到南山鎮乃至全國都處在水火之中。不知道對方怎麽樣了,逃走了沒有,可兩國有無數個芳菲這樣的少女,難道自己真的能這樣就當做看不見嗎?能半個月後就這麽前往四方秘境,回來之後便當做什麽都沒發生風平浪靜了嗎?
住持似是見她猶豫,語氣更重:“明仁,你勿要再管此事了!”
明仁的指尖把香囊按緊,她低頭道:“……我知道了。”
明仁這種性格,說“我知道了”和“好的”,完全是兩種意思。她才十九歲,少年總覺得自己可以擺平一切問題,所以她偷偷拿著蓮花棍,還是下了山。
既然她作為佛門的下一任住持,不可以出手,和尚身份敏感,會遭人誤解,那她不露麵總可以了吧?
於是明仁下了山,直奔佛寺而去。
佛門的人已經撤離了,隻有粗糙的木倉立在佛寺之外,裏麵放著幹淨的食物和水,還有一些應急的藥物。有人來來去去,偶爾有小沙彌行色匆匆地往這裏添補物資,說來奇怪,明明是來救人的,現在看上去卻跟做賊一樣。
佛寺外的木倉像一個個傘頂,裏麵已經待滿了人。這是佛門弟子用靈氣加快建的,還在外施了保護罩,免得裏頭的人被放火燒死。
木倉裏空間狹小,但好歹能遮風擋雨,互相看不到彼此,竟然比當初佛門弟子在此調停還要平靜多了,雖然隻是短暫的平靜。明仁心情終於好了些,但很快又低落下來。
木倉再怎麽多,也住不了百分之一的人。那些行動不便的人能找到這裏來嗎?這裏也隻是暫時能夠待一段日子的場所,這場戰役真的很快便能結束嗎?
和平總是短暫的,突然,佛寺旁又傳來一聲慘叫,一人頭破血流地跑到木倉之前,喊道:“殺人了!!有沒有人救救我?開門,誰開門讓我進去啊!”
竟然又是上次那個瘦弱的男子,隻是他的女兒不知去了哪裏。
可不論他怎麽喊,木倉內一道門都沒開。那也是自然,自己的命都快保不住了,還有空去救別人?再者說,誰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就為了害人?
明仁眉頭一皺,躲到了佛寺那道佛像之後。
那男子無路可逃,直直被逼到了佛寺之內,追他的人一身血氣,悶不做聲,看上去是和之前那死在明仁手上的大漢一個陣營的,明仁心中一痛,但現在已經管不了這到底是宏願還是法喜的人了,她一視同仁,一掌將那大漢打出了佛寺之外!
她沒下殺手,隻是將人打得動彈不得。
瘦弱男子驚疑不定,環顧四周,佛寺內空無一人,隻有佛像垂眸不語。
另一個大漢又撲過來,佛像手上金光一閃,大漢又滾了出去,和方才那人摔到一起,成了筷子兄弟。
隻要他們想進佛寺之內,便會被毫不留情地彈出去。
木倉的門終於打開了。先是一扇,又是一扇,瘦弱男子狂喜地不斷在佛像之前叩頭,高呼道:“顯靈了!!菩薩顯靈了!!!”
眾人麻木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點點希冀之光。
明仁似乎找到了能讓她心安些的道路。
這些天,她一有時間就會在各個佛寺內巡邏。隻要一有人相殺,她就用這樣的法子進行阻攔。不論是哪國人,隻要誰先動手,誰就會被“佛像顯靈”,進行降罰。
效果也看起來的確很好。眾人開始相信,佛寺之內有勘察罪惡的神靈駐守,無論是誰都不可以在那裏舞刀弄槍。也開始逐漸有人往佛寺裏遷移了,還有人甚至把床和被褥都背到佛像腳下,一整天都不曾離開。
風雨飄搖的家已經不是家了,至少這裏能讓他們感到一絲安全。有些人甚至把自己的口糧克扣下來,先擺在佛前的供桌之上,等快壞了再拿回來吃掉裹腹。
這讓明仁也逐漸從低落中振作起來。她甚至想,自己之前為什麽會覺得這些人不值得救?明明隻要好好對待,他們都是很好的人。
善心結善果,自然是該如此的。
她是如此的感到振奮,卯足了勁在佛寺內保護民眾,甚至根本聽不進去住持三番五次囑咐她千萬不要再插手此事,直到某一天,她發覺供桌上多了一塊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