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信單膝跪下,抱拳道:“大人,底下人剛剛來報,那些水寇屍體……”


    夜色如墨粘稠,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夜色終將退去,天邊泛起一絲暈白,將明未明。


    宋謙站在窗邊,初晨的濕露浸透他的衣間發絲,寒冬的凜冽還存有威力,涼意入體。


    隱晦的牆角,野草隨著晨風微微擺動,草葉上的濕露匯聚成珠,沉沉墜在葉梢,反射著瑩潤的光澤啪嗒落下,消弭無形。


    宋謙抬眸:“天亮了。”


    他轉


    身離去,日光在他身後亮起,而他的眼中隻映出幽暗。


    那個小子當真隻是一個尋常秀才?


    若以此為標準,普天之下恐怕挑不出數百人。


    文武皆習,同時將醫理與武學揉合,去雜粕取精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


    若不能同路,假以時日必是他宋謙的心腹大患。


    宋謙料理水寇後續事宜,他差人給程敘言送去五十兩白銀,以獎程敘言鬧市殺敵。


    程敘言欣然收下,宋謙聽聞屬下回報,他擱下筆:“當真利落接下?”


    屬下:“是,程秀才吹捧官府一通後就收下白銀。”


    宋謙眉頭微蹙:“本官知曉,你退下吧。”


    半晌,屋內傳來輕笑聲,然而宋謙眼底卻無笑意,心中對程敘言的忌憚更深。若程敘言推拒銀兩,至少宋謙還能從其中窺探程敘言幾分脾性和野心。


    畢竟這一次程敘言鬧市殺敵,是實打實的功勞。可程敘言接下銀兩,則表明兩不相清,願意將功勞拱手讓人。


    當時程敘言,宋懷璋宋儀三人皆戴麵具,隻要宋謙略做手腳,就能將一應功勞置在宋懷璋身上。宋謙對此並不看重,反而將其用來試探程敘言。


    有野心的人才好控製。可惜他失算了。


    宋謙點著桌案,思索接下來如何對待程敘言,然而不多日,宋二郎君的出現打斷他的計劃。


    兄弟相見,兩人在花廳長久對望,宋二郎君逆著光,模糊他的身影神情,但一雙眼卻格外清明。良久,宋謙率先道:“此事是兄長疏忽。絕不會有下次。”


    宋二郎君深深看了他一眼,轉身離去。


    另一邊,杜蘭與院子主人協商好,交付銀錢後,他們著手準備離開。


    這次要帶旌表,程敘言重新置換木車,內部空間更大,上下皆有夾層。同時他也告知關父,他們即將離開南塘的消息。


    關父是富商,跟商隊也有往來,以後給程敘言寄烈酒分成,自有法子。


    一切準備妥當,程敘言他們卻遇見一位意外來客。


    宋二郎君看著院外的兩輛車,輕輕呼出一口氣:還好趕上了。


    宋二郎君走向程敘言,拱手一禮,坦然的自我介紹,並道出自己的來意。


    程敘言驚了:“您要與我們一同離開?”


    他以為宋二郎君頂多送他些銀錢,以做感謝。甚至宋二郎君不出麵也沒什麽,宋謙已經差人給程敘言送來五十兩銀子。


    但現在宋二郎君與他們同行……


    程敘言一時不知道對方打什麽主意,宋謙的前車之鑒尚在,他現在是真的頭疼跟宋家人打交道。


    “很是抱歉,我們約好商隊,今日出發。”後麵車內的杜蘭不知何時上前,開口道。


    時下一般人遠行,多會跟商隊亦或鏢行結伴,如程敘言之前那樣帶著程偃和易知禮走過小半國土,某種意義上也算是莽了。


    杜蘭不愧走南闖北多年,輕而易舉把問題甩給第三方,不是他們一行人不給宋二郎君麵子拒絕宋二郎君,而是商隊定下時間不等人。


    宋二郎君微怔,隨後輕笑道:“無妨,予在下小半個時辰就好。”


    於是南塘城外,商隊後麵墜著長長的尾巴。


    宋二郎君親自邀請程敘言同乘,程偃微微蹙眉,一副憂心模樣,“犬子粗魯,恐冒犯二郎君。”


    “程兄太過謙虛,令郎這般好的孩子,打著燈籠都難找。”宋二郎君又看向程敘言:“在下聽聞敘言通讀四書,也頗想與敘言談論。”


    宋二郎君眉眼溫和,周身彌漫著書卷氣,很難令人生惡。


    程敘言拱手:“晚生恭敬不如從命。”


    他隨宋二郎君上宋府的馬車,車內縈繞著淡


    淡香氣,很是怡人。兩人隔著紅木小幾跪坐。


    宋二郎君從身側拿出一個祥雲紋紅木匣子,“這裏麵是上好的金瘡藥,對傷勢恢複很有幫助。”


    程敘言麵色不變,他頷首道:“勞二郎君掛念,不過晚生一切都好,並無傷勢。”


    宋二郎君不言,靜靜看著他。程敘言微微斂目,避開他的視線,一來是免有不敬之意,二來他不想叫人通過眼眸探知他情緒。


    “我很抱歉。”宋二郎君輕聲道。


    程敘言忙道:“您不必……”


    宋二郎君抬手打斷他,繼續說下去:“我兄長……我兄長與你添了麻煩,我身為人弟未能及時勸阻,亦擔其責。”


    馬車在官道上行駛,搖搖晃晃,車內也受到影響,茶水在杯中蕩起一圈圈漣漪。


    宋二郎君摩挲著杯子,眼睫低垂:“你於儀兒後有救命之恩,我亦欠你一份情。”


    水中映出他斯文的麵容,宋二郎君抬眸,“我雖比不得當代大儒,但才學亦有三分,敘言若是有意,也算你我的緣分。”


    宋二郎君話至此,但凡程敘言有心,便可當即應下。


    然而程敘言歎息一聲,“非晚生不識好歹,然為人子,父在前,晚生一心盼著父痊愈。”


    話音落下,車內是長久的沉默。宋二郎君呷了一口清茶,歎道:“罷了,到底是有緣無分。”


    程敘言思索對方是否惱怒,然而宋二郎君雖有遺憾,卻並無遷怒之意,甚至還與程敘言談論文章。眨眼至晌午,程敘言提出告辭,宋二郎君這次未挽留,而是再次提醒程敘言將紅木匣子帶走。


    “拿著罷,你用得上。”宋二郎君微笑著篤定道。


    程敘言猶豫片刻後還是將傷藥帶走。他剛回到自己的騾車,宋府下人提著食盒而來:“我家老爺吩咐,程公子此來南塘數日便匆匆離去,不知曉南塘街頭巷尾的小食,特意讓小人送來與程公子品嚐。”


    程敘言接過,對宋府下人表達他對宋二郎君的感謝。


    食盒內果真是些地道小食,然而更叫程敘言警惕。程偃檢查紅木匣子裏的傷藥,確定沒問題又合上,若有所思。


    另一邊宋儀進入父親所乘的馬車,頗為急切:“爹,程公子怎麽說?”


    宋二郎君歎道: “他不願。”


    第77章 宋二郎君的謝禮


    宋二郎君憐惜的看著女兒, 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什麽都未說。


    黃昏時候,商隊駐足歇息。宋儀戴上幕笠, 親自提著食盒走向程敘言的騾車。


    易知禮和程偃識趣離開,宋儀攥緊手柄,輕聲道:“元宵節那夜, 多謝你。”


    程敘言頷首:“宋姑娘不必言謝。正如醫者仁心, 習武之人亦當鋤強扶弱。”


    “…鋤強…扶弱?”幕笠下,宋儀一張小臉泛白,她勉強提起一個笑, 隨後才想起隔著幕笠,程敘言看不清她的神情。


    她將食盒遞過去:“一點心意, 還望程公子收下。”


    程敘言爽快接過,他對宋儀道謝後卻不另起話題,更未邀請人留下。宋儀站在他麵前,一時尷尬無言,最後隻能強撐著提出告辭。


    回到宋家馬車, 宋儀的大丫鬟憤憤不平:“姑娘,您是大家閨秀,別說秀才, 便是進士都要捧著您, 您何苦如此。”


    “你不懂。”宋儀無力的靠著車壁, 整個人軟的像一株柳枝兒, 雙眼出神的看著小幾上的錯銀雲紋三足小香爐, 望那嫋嫋輕煙起, 見煙散無形。若無車內一縷香, 又怎知其存在?


    可存在又怎樣, 終究化為塵埃。


    一滴淚倏地落下,砸在宋儀白皙的手背。


    大丫鬟又驚又慌:“姑娘,姑娘您別嚇奴婢呀。”她想到什麽,哄著宋儀道:“是關於程公子嗎,奴婢粗通文墨,不識真寶,不若姑娘與奴婢詳細說說,奴婢就懂了呢。”


    宋儀不語。


    她閉上眼,滿臉疲憊。她不是蠢人,她明白程敘言客套之下的疏離。


    之後幾日,宋二郎君仍會主動尋程敘言談論文章,他確有真才實學,雖未入仕,可這些年南來北往磨煉心性,增加閱曆,對很多事情都有獨到見解。


    甚至宋二郎君還與程敘言談論水師的常規部署,程敘言猶豫道:“宋先生,這是可以談論的嗎?”


    宋二郎君笑道:“自然,常規部署並不涉及機密。”


    策論囊括的內容很多,民生,軍事,政策,自然也包括水師製敵。可若程敘言不了解水師相關,又如何思索對策,又如何作答。


    宋二郎君言之有物,程敘言無心他想,認真聽講,回頭仔細思量後仍有不明白的他還跟程偃探討。


    他整日與宋二郎君相處,相談文章,心中對宋二郎君的抵觸也散了,心中不由敬佩對方才華。


    想來能教出宋姑娘那樣才華橫溢的女兒,宋二郎君也非一般人。


    這日天晴,宋二郎君與程敘言談論後,隨口咕噥:“今日晌午又是幹糧。”


    程敘言默了默,與宋二郎君招呼一聲,轉身回騾車,帶上弓箭去往不遠處的山林。


    “咻——”


    跑動中的兔子側翻在地,無力的蹬著腿,程敘言上前將兔子提起,拔下兔身上的箭矢,彎弓搭箭。


    這一次射中一隻野雞。


    他在心裏估摸人數和口糧,打算再獵一隻野兔就收手。


    然而這一次他射出箭之後,另一隻箭矢從斜側射來,雙箭相觸,頓時失去準頭,前方的野兔受驚後立刻跳入草叢裏,消失蹤跡。


    程敘言向箭矢射來的方向看去,眸子微睜。


    “原來是你啊,小書生。”正是那日與程敘言在南塘城內有一麵之緣的騎裝女子。


    程敘言眉眼也帶上笑意,抱拳一禮。


    女子挑眉:“怎的不行拱手禮了,嗯?”


    程敘言將手中的弓置於身後,拱手一禮:“敝姓程,不知如何稱呼姑娘。”


    “好說。”女子將手中弓背在身後,朗聲道:“展,雄鷹展翅高飛的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金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金三並收藏穿越古代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