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無需向我解釋什麽。”


    顧九推門而入,看著房內兩人,假意笑笑:“王爺自是因為以大局為重,我等草民賤命,何以值當?”


    沈時硯眼皮半闔,看不清神情。


    楚安頓感尷尬,他端正身子,連忙岔開話題:“顧娘子,可感覺身子好些了?”


    “好多了,”顧九轉眸看向沈時硯,“王爺,如若方便,現在能否送我出城?對了,昨日那賊人交予我一份戶籍和路引,我擔心作假,還煩請王爺按照之前約定,為我安排此事。”


    說罷,顧九從袖中取出這兩樣東西,放到書案上。


    此話一出,沈時硯和楚安同時一怔。


    沈時硯抿緊薄唇,沉默一霎,解釋道:“顧娘子,這其中定有誤會。知曉你我二人交易內容之人,僅我們三人,還有流衡。”


    “對啊,顧娘子,”楚安有些著急,忙道,“何峰既然要和王爺做交易,所以定然不是他算計你。而我和流衡是王爺的人,既不會將此事傳與旁人聽,也從未有加害於你的意圖。”


    顧九笑意斂了半分,點點頭:“我知道。”


    顧九來之前,將此事仔細想了一遍。躲在暗處之人,既不是有心幫何峰,也不是衝她的性命而來。她左思右想隻能想出一個原因:那人大概是想讓沈時硯殺了何峰。


    如若這樣,那人自是站在沈時硯的對立麵。可沈時硯是何等聰明,楚安和流衡若是奸細,他怎會不知?


    這複雜的一切,讓顧九不由地深吸一口氣。


    她輕輕掃過一眼沈時硯脖頸處的粉痕,後知後覺地感到心虛,但轉念一想到自己脖子上的刀傷,又頗有些理直氣壯。


    扯平了,她心想。


    移開眼,顧九緩緩道:“王爺,我現在隻想回江陵府。”


    作者有話說:


    阿九,你走不掉的。


    第18章 骨瓷


    “我欠顏家,三十三條人命。”


    顧九說完這句話,肚子不合適宜地叫了一聲,安靜的書房裏,這點聲響格外清晰。


    顧九抿緊唇角。


    好好的氣勢,全沒了。


    楚安沒忍住,短促地笑了一下,嘴角的弧度還沒來得及收起來,餘光注意到沈時硯輕輕瞥他一眼,神情淡淡。


    楚安不好意思地撓撓額頭,借機擋住沈時硯的視線:“顧娘子,你來汴京至今應是還沒抽空去過樊樓吧。”


    聽到這兩個字,顧九不自覺地咽了下口水。


    樊樓是汴京城、乃至整個大宋最大的酒樓。飛簷高閣,金碧輝煌。每逢暮色,珠簾繡額,燈燭晃耀,細腰羅敷,鶯歌燕舞,窮極奢華。尤其是酒樓裏的佳肴美饌,集四海之風味,應有盡有,實乃“天上人間”。


    看出顧九有些動容,楚安連忙填把柴火,殷勤地邀請:“如若顧娘子不嫌棄,可讓王爺做東,咱們一起去樊樓嚐嚐那些珍肴,什麽耍魚辣羹、蜜餞雕花、酒蒸羊、荔枝腰子、清攛鵪子......嘖嘖,那叫一個香啊!”


    顧九猶豫了半秒,想到此去一別,大概餘生都不會有機會再來汴京,這般錯過,實在可惜。再者,她昨夜因為沈時硯受了那麽大的驚嚇,讓他的錢袋出些力,也沒什麽不妥。


    思及此,顧九彎起明眸,欣然同意。


    樊樓位於禦街北端,三人到時,正值暮色昏昏,酒樓裏賓客如雲,絡繹不絕。楚安常來,他們一進門,便有跑堂夥計殷勤地跑來和楚安熱絡,領著幾人上了二層雅致的閣兒。


    等菜期間,楚安耐不住嘴閑,和顧九東拉西扯起來,沈時硯隻坐在一旁,安安靜靜地品茶,偶爾應楚安的問話,答上兩句。


    “顧娘子,你回江陵府後可有什麽打算?”楚安好奇道。


    顧九正專心致誌地嚐著小吃。白釉花口碟底處花瓣紋飾栩栩如生,上麵擺著水嫩如玉的茉莉奶酪,光是這般看著,就覺得賞心悅目。兩個銅板的大小,顧九一口一個。咀嚼間,齒間繞著散不盡的清香,像是初春在口中綻放芳華。


    “開個醫館。” 顧九不假思索道。


    楚安有些驚訝,似是沒想到顧九是個遊方郎中,而後道:“可需我們幫些什麽?”


    顧九抬眸看了他一眼,笑道:“楚將軍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這世間人大多與我這般,為了一個目標奔波生活,我也樂在其中。”


    顧九不太想繼續這個話題,總覺得若是再繼續下去,她怕是在這兩個金枝玉葉的貴人眼中,成了饑一頓飽一頓的難民。


    所幸跑堂夥計這時端著菜肴進來,打斷了這段對話。


    頓時,誘人的香氣彌漫在房間各個角落。


    顧九麵前擺的是酒蒸羊。羊肉用燙水煮得軟而不爛,表麵撒上細細碎碎的嫩綠蔥花,辛辣的薑片鋪滿瓷器底部,濃烈的酒汁浸透每層肉紋,再點上幾滴焦香芝麻油,誘人的光澤若隱若現。


    還有清蒸鱸魚。整條鱸魚脊骨兩側被規整地切成片狀,魚腹浸在湯汁裏裹滿了料香,入口滑爽,鮮嫩無腥。


    桌角右側是色澤豔麗的桂花糖醋排骨,濃鬱醬汁將肉塊牢牢鎖住,淡黃色的幹桂花星星點點,酸甜清香。牙齒順著骨頭一側輕輕咬拽,鮮肉流暢地骨頭分離。


    ……


    各式各樣的美食,讓顧九目不暇接。等酒足飯飽後,顧九借著桌沿遮擋,摸了摸圓鼓鼓的肚子,十分滿足的同時,又有些意猶未盡。


    人怎麽就不能長兩個胃呢?


    顧九默默地長歎一口氣。


    楚安移開木窗,往外看了一眼天色:“顧娘子不如先呆在王府,明日再走?”


    顧九婉拒。


    她是斷不想再和沈時硯這個處於風波中心的人扯上關係了。


    沈時硯眼皮輕抬,卻又在半路停住,落了回去。


    三人離開閣兒,路過一房間時,恰巧從裏麵傳來岑慶的名字。


    “岑慶也是個蠢貨,自己身邊養了個會吃人的豺狼,卻偏偏一無所知。”


    “他這一倒台不要緊,隻怕沈時硯不會放過岑家,借機為難大娘娘。”


    “笑話,他不過是一個喪家之犬。七年前我姑姑能讓他滾去惠州,如今亦可。”


    “哈哈哈哈,世恒兄說的對。眼下不過是官家少不更事,識人不清,誤將亂臣賊子當成股肱之臣。”


    顧九和楚安的腳步同時一頓,前者抬眸快速地掃了一眼處於話題中心的人,後者眉頭緊皺,眼底冒著火,擼起袖子就要踹門。


    沈時硯及時拉住他,淡淡一笑:“懷瑾,莫要生事。”


    雲淡風輕的模樣,仿佛剛才討論的人不是他一般。


    可惜天不遂人願,沒等楚安移開眼,那房門倏地一下被人從裏麵打開。


    房門內兩人和房外三人,正好打了個照麵。


    顧九忍不住挑了下眉,別開臉,不想趟渾水。


    開門的那人看到麵色平靜的沈時硯,嚇得往後推了半步:“寧、寧王。”


    全然沒了剛才說沈時硯是亂臣賊子時的神氣。


    高世恒一把揪住那人的衣領往後一拽,眼神輕蔑,嘴上卻熱情又虛偽地喊道:“這巧了不是,沒想到竟然會在這裏碰到寧王殿下。”


    “啊,還有楚將軍。”最後一句懶洋洋的,是徹底擺在明麵上的敷衍。


    “寧王?”


    又一個陌生的男聲從房內傳出,嗓音有些倦怠,像是剛睡醒一般。


    許是這聲音太獨特,顧九沒忍住,撩起眼皮循聲看了過去。


    那個前一秒還趾高氣昂的青年,聽到聲音後,下一秒連忙側過身,語氣帶了絲正經:“堂兄。”


    待人從房間裏出來,看清那張容貌迤邐的臉,顧九不由地怔了下,腦子裏隻有一句話。


    這人若是個姑娘,隻怕是位禍國殃民的妖妃。


    高方清懶懶地靠在門欄側,輕掃一眼站在房外的三人,觸碰到顧九的視線時,眼皮微跳,但很快又恢複如常。


    “寧王殿下,別來無恙。”高方清拱手行禮。


    沈時硯薄唇微動,眉眼間仍是維持著那溫和又疏離的笑意。


    “高少卿。”


    沈時硯看向他身旁的高世恒,不鹹不淡道:“‘隔牆有耳’這四個字,高郎君飽讀詩書,難道不知其意?”


    高世恒沉下臉來。


    沈時硯視若無睹,繼續道:“背後妄議官家,見到本王不行禮,如此不知輕重,實在該罰。”


    高世恒死死咬住後槽牙,眼底冒火:“沈時硯,你什麽意思?!”


    “直呼本王名諱,罪加一等,”沈時硯語氣平靜,“就罰你跪在此處兩個時辰罷。”


    一旁的楚安早就等這句話了,當即磨拳擦掌,直接上前將人拖進房裏,不顧高世恒的掙紮,一腳狠踹在他的膝蓋窩。


    高世恒隻感覺腿一軟,“碰”地一聲,重重地跪在地上。


    “堂兄!”高世恒痛叫一聲。


    高方清卻隻睨了他一眼,撫手拍掌,懶洋洋道:“罰得好。”


    “兩個時辰,少一秒都不行,”高方清眼角勾起,笑得有些邪氣,“不然,今日也不必回府了。”


    一副事不關己的看戲模樣。


    顧九在心底忍不住感慨:這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還真是微妙。


    出了樊樓,楚安立馬給沈時硯比了一個大拇指,笑道:“王爺威武,就該挫挫那小子的傲氣,否則還真當這大宋姓高了。”


    沈時硯無奈地瞥楚安一眼,提醒道:“慎言。”


    楚安抿緊嘴巴,扭頭去和遊離鬧劇外的顧九搭話:“顧娘子就不好奇剛才的事?”


    顧九心道,她一個無權無勢的平民老百姓,又馬上要離開汴京城,好奇他們做什麽?鹹吃蘿卜淡操心嗎?


    可惜楚安是個睜眼瞎,自顧道:“那個長得歪七扭八的,是高家二房嫡次子高世恒,我們汴京城五陵年少中的老鼠屎。”


    顧九眉梢微動。


    這比喻倒還挺形象。


    “那個長得——”楚安搜腸刮肚一番,才勉強找到一個合適的詞語,“閉月羞花的,是高家大房嫡長子高方清,大理寺少卿。”


    謔,還是王爺的同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京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悍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悍刀客並收藏東京風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