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麵老婦回頭,渾濁陰沉的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顧九,嗓音沙啞:“娘子買否?”
顧九本想直接問哪裏有賣瓷器的,但聽老婦這語氣,似是有不買就把她活剝了一般的打算。她想到此處人多眼雜,他們三個查案的不便惹事,於是乎改口道:“多少錢?”
老婦語氣緩了緩:“五十文。”
顧九要拿錢袋的手一頓,難以置信地看著老婦,瞪大了眼。
一串糖葫蘆賣五十文,你這和搶有何區別!我是不是還要感謝你給我留了串糖葫蘆?
老婦立馬耷拉下臉,陰惻惻道:“老婆子這可是太上老君丹爐裏的仙丹,娘子不買?”
顧九憋著一口氣,忍住翻白眼的衝動。
我這錢袋子裏的銅板還是用盤古開天辟地時的斧頭鑄的呢,可不比你那太上老君還曆史淵源。
沈時硯看出了顧九的遲疑,伸手去摸錢袋子時,意識到以往這些東西都是流衡隨身攜帶,他並不經手。
沈時硯微微蹙眉,正要看向高方清,卻見顧九已經掏錢買了。
付錢時,顧九隻覺得心都在滴血。
老婦收完錢,無力垂落的眼皮彎了彎,十分滿意的模樣。顧九趁機詢問骨瓷之事,老婦頗感訝異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往後指了指,道:“村莊盡頭,唯一一家門口擺放紅棺的地方。”
三人繼續往前行走,顧九微抬麵具,泄恨似地咬掉一個裹滿糖衣和白芝麻的山楂球,咀嚼兩下,微微一愣。
這還真不是冰糖葫蘆,而是藥丸。
當歸、白芍藥、白術、茯苓、炙甘草……都是用以滋補氣血的藥材。
顧九牙酸。
那也不值五十文啊,改明她也來這支個攤子算了。
高方清悶笑出聲,懶懶地解釋:“鬼市裏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喚人必買。這裏多的是像我們一樣專門找東西的人,商販多會借此抬高物價,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人賣的不是東西,而是消息。”
顧九頗為幽怨地斜他一眼。
你這嘴怎麽不早說。
越往村子中心去,人越擁擠。經過一處賭坊時,恰遇到有人被扒光衣服扔了出來,周遭“鬼怪”沸騰起來,吹口哨的吹口哨,看熱鬧的看熱鬧,亂糟糟的一片。眼風掃過那白花花的一團,顧九下意識地偏過頭,往前走了走,想躲開人群的擠攘。但不過眨眼間的功夫,她就發現身邊的沈時硯和高方清都不見了。
鬼市魚目混雜,多是潛伏暗處的危險。顧九想去找他們,但又擔心兩人會來此處尋她,便隻能站在原處四下張望。
突然,肩膀被人從身後一拍,顧九回頭,一個黑白相間的麵具毫無征兆地占滿她整個視線,驚得顧九往後退了半步。
她深吸一口氣,咬牙切齒:“高少卿。”
高方清抱臂,聳了聳肩:“怎得一下就認出來了,我今日還特地穿了和寧王顏色相同的衣服,多備了一副麵具。”
顧九皺眉:“你故意的?”故意讓人群衝散她和沈時硯。
高方清不太走心地撫掌:“顧娘子聰明。”
“王爺呢?”顧九抬步要走。
高方清緊隨其後:“找他做什麽?”
顧九道:“安全。”
聽到這話,高方清笑了笑:“寧王不會武功,你與他在一處,不如和我走在一起來得安全。”
顧九上下打量他一眼,鄙夷道:“你不行。”
高方清將虎口處常年習武磨出的硬繭亮了出來,拖著長音道:“不行的是寧王,可不是我。”
顧九懶得搭理他,繼續尋找沈時硯。
高方清仍繼續道:“顧娘子你之前在江陵府——”
顧九倏地頓住腳步,冷冷地看著他:“你調查我?”
她壓著火,問道:“高少卿,你到底想從我身上得到什麽?”
最開始在樊樓遇見時,顧九便察覺到高方清看她的眼神有些古怪。
“別動氣,”高方清頓了頓,道,“我隻是覺得顧娘子和一個人的麵骨有些相似......對你特別好奇罷了。”
顧九覺得高方清話中有話,但細琢磨又不知其意,看他:“你還懂骨像?”
高方清輕笑一聲,頗為認真道:“我不但懂,我還能根據一個人的麵骨畫出他生前的模樣。”
顧九靜了兩秒,不鹹不淡地評價:“牛吹得不錯。”
高方清:“......”
正說著,顧九餘光中出現一抹白色身影,她幾步甩開高方清,走到沈時硯麵前。
沈時硯抬眸,淡漠的目光穿過人群,輕飄飄地落在高方清身上,說不出的凜冽。
“剛才他與你說了什麽?”沈時硯眼睫半闔,和顧九對視。
“吹牛。”顧九麵無表情道。
三人一路無話,找到賣糖葫蘆老婦所說的地方。一間破敗不堪的木屋,除了門口處的紅漆棺材外,和其他的店鋪相比,並無奇特之處。
一進門,便看到櫃台處立著一個麵色慘白,鮮唇似血的紙人。再細瞧,才看出那是一個用胭脂水粉裝扮成紙人的活人。
高方清敲了敲櫃台:“骨瓷。”
掌櫃僵硬地動了動腦袋,冷冰冰吐出一個字:“錢。”
高方清從袖中取出一個兩指寬的金條,“啪”地放在櫃麵上。
掌櫃紅唇咧開,露出森森白牙,收好金條,蹲下身,沒一會兒再次冒出頭,手裏拿著一個色澤透亮的白瓷。
高方清把東西交給沈時硯,後者細細看了一會兒,確定和邵賈房中的碎瓷質地相同。
顧九見沈時硯點頭,便問道:“掌櫃的,你這還有多少?”
掌櫃看她,不答反問:“娘子買否?”
顧九:“......”好熟悉的問句。
顧九用胳膊肘戳了戳高方清,淡淡道:“問你呢,聽見沒?”
高方清又從袖中掏出兩根金條,開門見山道:“我想向你打聽一下出手這批骨瓷的人。”
掌櫃沒動,嘴角耷拉下去:“鬼市規矩,不得透露賣家身份。”
高方清顯然是做足了準備,又加了三根。顧九訝異地看著他,視線直直地落在那寬大的衣袖上,在心底猜測這人究竟是準備了多少。
掌櫃也是這般想的,直到高方清把身上的金條全部拿了出來,他才恢複笑顏。掌櫃伸出那蒼老幹枯的手,將十根金條攬入懷中,然後古怪地盯著高方清,並不說話。
顧九正想著這人不會還想要吧,便見高方清最後從袖中拿出一張畫像,懟到掌櫃眼前:“是他嗎?”
看清畫像中人,顧九眉心慢慢斂起。
是李河。
掌櫃渾濁呆滯的眼珠子轉了轉,仍是無言。
高方清收好畫像,看向兩人:“走吧。”
等離開鬼市,坐上馬車,顧九看著高方清,微微一笑:“高少卿準備齊全啊。”
“顧娘子謬讚,我隻是對鬼市的了解比王爺和顧娘子多些罷了,”高方清笑了笑,“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他們還隻是人。”
說罷,高方清衝沈時硯手中的骨瓷抬了抬下巴,懶懶地靠著車廂:“眼下可以確定是李河倒賣的骨瓷了,隻是這算不得證據,鬼市裏的人是絕對不會為了幫官差,而在眾目睽睽下砸了自己的飯碗。”
顧九斂目。
的確,哪怕是那掌櫃幫他們指認了李河就是賣家,那也隻能定他個偷竊罪。閣樓走水時,李河不在場的證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車軲轆緩慢移動,沈時硯和顧九不約而同地陷入沉思,而高方清則靠著車廂,闔上眼皮,似是困極了。
忽然。
“可能——”
“也許從一開始我們就被李河不在場的證據蒙蔽了思路!”顧九語速飛快,絲毫未察覺自己不經意間打斷了沈時硯的話語。
她看向沈時硯,明眸彎起:“王爺,我們需得再去一趟李河家了。”
天色還未亮,馬車快速駛入汴京城,城門值守的士兵卻忽然攔下馬車,沒等顧九掀開窗牖察看是怎麽一回事兒,便見車帷被人從外麵撩開,車夫遞進來一個鐵籠子。
顧九眨了眨眼,有些訝然。
那鐵籠裏,關著一隻神俊超逸的雄鷹,脖子上掛了一個細竹筒。
“王爺,楚將軍的來信。”
作者有話說:
身無分文沈時硯。
下章結案。
第28章 骨瓷
“明明是儈子手,卻偏偏把自己粉飾成救世英雄。”
夜深雨大, 馬蹄重重踩進泥窩,水漬四濺。楚安一行人快馬加鞭從汴京趕到柳家灣,穿戴蓑衣和鬥笠, 不敢耽擱一刻。
王常景領著兩人來到柳家灣山腳處的窯口,將那管事從睡夢中叫醒。聽聞是上頭要查瓷土與骨瓷一事, 嚇得管事一個激靈, 草草地披了件衣衫,命下人拿來四把油紙傘, 與三人一起來到開掘瓷土的地方。
四隻燈籠在風雨中搖曳,昏暗的燭光明明滅滅,隨著四人快速入了礦洞。
“將軍,前些日子修內司窯的邵副使也來了一次,下官當時還困惑他為何不遠百裏趕至此處,問他, 他也不說,”管事畢恭畢敬道, “後來他在柳家灣待了兩三天後,便又走了。”
楚安一邊等著王常景檢查,一邊問道:“邵副使留在此處時, 住的哪?”
管事仔細想了片刻,搖搖頭:“這個下官也不甚清楚,下官那會兒要留他暫住自個宅子裏,被邵副使婉拒了。”
頓了頓,管事又補充道:“不過,邵副使向下官打聽了他那徒弟李河的老家, 年初王總領來柳家灣時, 李河也在, 邵副使可能住在他那了吧。”
李河的老家在柳家灣?
楚安看向王常景,後者點頭。
這時旁邊一直靜默不言的流衡遞來一隻錦囊:“楚將軍,王爺讓屬下給您的。”
“我?出城時怎麽不提前給?”楚安不解道。
顧九本想直接問哪裏有賣瓷器的,但聽老婦這語氣,似是有不買就把她活剝了一般的打算。她想到此處人多眼雜,他們三個查案的不便惹事,於是乎改口道:“多少錢?”
老婦語氣緩了緩:“五十文。”
顧九要拿錢袋的手一頓,難以置信地看著老婦,瞪大了眼。
一串糖葫蘆賣五十文,你這和搶有何區別!我是不是還要感謝你給我留了串糖葫蘆?
老婦立馬耷拉下臉,陰惻惻道:“老婆子這可是太上老君丹爐裏的仙丹,娘子不買?”
顧九憋著一口氣,忍住翻白眼的衝動。
我這錢袋子裏的銅板還是用盤古開天辟地時的斧頭鑄的呢,可不比你那太上老君還曆史淵源。
沈時硯看出了顧九的遲疑,伸手去摸錢袋子時,意識到以往這些東西都是流衡隨身攜帶,他並不經手。
沈時硯微微蹙眉,正要看向高方清,卻見顧九已經掏錢買了。
付錢時,顧九隻覺得心都在滴血。
老婦收完錢,無力垂落的眼皮彎了彎,十分滿意的模樣。顧九趁機詢問骨瓷之事,老婦頗感訝異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往後指了指,道:“村莊盡頭,唯一一家門口擺放紅棺的地方。”
三人繼續往前行走,顧九微抬麵具,泄恨似地咬掉一個裹滿糖衣和白芝麻的山楂球,咀嚼兩下,微微一愣。
這還真不是冰糖葫蘆,而是藥丸。
當歸、白芍藥、白術、茯苓、炙甘草……都是用以滋補氣血的藥材。
顧九牙酸。
那也不值五十文啊,改明她也來這支個攤子算了。
高方清悶笑出聲,懶懶地解釋:“鬼市裏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喚人必買。這裏多的是像我們一樣專門找東西的人,商販多會借此抬高物價,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有些人賣的不是東西,而是消息。”
顧九頗為幽怨地斜他一眼。
你這嘴怎麽不早說。
越往村子中心去,人越擁擠。經過一處賭坊時,恰遇到有人被扒光衣服扔了出來,周遭“鬼怪”沸騰起來,吹口哨的吹口哨,看熱鬧的看熱鬧,亂糟糟的一片。眼風掃過那白花花的一團,顧九下意識地偏過頭,往前走了走,想躲開人群的擠攘。但不過眨眼間的功夫,她就發現身邊的沈時硯和高方清都不見了。
鬼市魚目混雜,多是潛伏暗處的危險。顧九想去找他們,但又擔心兩人會來此處尋她,便隻能站在原處四下張望。
突然,肩膀被人從身後一拍,顧九回頭,一個黑白相間的麵具毫無征兆地占滿她整個視線,驚得顧九往後退了半步。
她深吸一口氣,咬牙切齒:“高少卿。”
高方清抱臂,聳了聳肩:“怎得一下就認出來了,我今日還特地穿了和寧王顏色相同的衣服,多備了一副麵具。”
顧九皺眉:“你故意的?”故意讓人群衝散她和沈時硯。
高方清不太走心地撫掌:“顧娘子聰明。”
“王爺呢?”顧九抬步要走。
高方清緊隨其後:“找他做什麽?”
顧九道:“安全。”
聽到這話,高方清笑了笑:“寧王不會武功,你與他在一處,不如和我走在一起來得安全。”
顧九上下打量他一眼,鄙夷道:“你不行。”
高方清將虎口處常年習武磨出的硬繭亮了出來,拖著長音道:“不行的是寧王,可不是我。”
顧九懶得搭理他,繼續尋找沈時硯。
高方清仍繼續道:“顧娘子你之前在江陵府——”
顧九倏地頓住腳步,冷冷地看著他:“你調查我?”
她壓著火,問道:“高少卿,你到底想從我身上得到什麽?”
最開始在樊樓遇見時,顧九便察覺到高方清看她的眼神有些古怪。
“別動氣,”高方清頓了頓,道,“我隻是覺得顧娘子和一個人的麵骨有些相似......對你特別好奇罷了。”
顧九覺得高方清話中有話,但細琢磨又不知其意,看他:“你還懂骨像?”
高方清輕笑一聲,頗為認真道:“我不但懂,我還能根據一個人的麵骨畫出他生前的模樣。”
顧九靜了兩秒,不鹹不淡地評價:“牛吹得不錯。”
高方清:“......”
正說著,顧九餘光中出現一抹白色身影,她幾步甩開高方清,走到沈時硯麵前。
沈時硯抬眸,淡漠的目光穿過人群,輕飄飄地落在高方清身上,說不出的凜冽。
“剛才他與你說了什麽?”沈時硯眼睫半闔,和顧九對視。
“吹牛。”顧九麵無表情道。
三人一路無話,找到賣糖葫蘆老婦所說的地方。一間破敗不堪的木屋,除了門口處的紅漆棺材外,和其他的店鋪相比,並無奇特之處。
一進門,便看到櫃台處立著一個麵色慘白,鮮唇似血的紙人。再細瞧,才看出那是一個用胭脂水粉裝扮成紙人的活人。
高方清敲了敲櫃台:“骨瓷。”
掌櫃僵硬地動了動腦袋,冷冰冰吐出一個字:“錢。”
高方清從袖中取出一個兩指寬的金條,“啪”地放在櫃麵上。
掌櫃紅唇咧開,露出森森白牙,收好金條,蹲下身,沒一會兒再次冒出頭,手裏拿著一個色澤透亮的白瓷。
高方清把東西交給沈時硯,後者細細看了一會兒,確定和邵賈房中的碎瓷質地相同。
顧九見沈時硯點頭,便問道:“掌櫃的,你這還有多少?”
掌櫃看她,不答反問:“娘子買否?”
顧九:“......”好熟悉的問句。
顧九用胳膊肘戳了戳高方清,淡淡道:“問你呢,聽見沒?”
高方清又從袖中掏出兩根金條,開門見山道:“我想向你打聽一下出手這批骨瓷的人。”
掌櫃沒動,嘴角耷拉下去:“鬼市規矩,不得透露賣家身份。”
高方清顯然是做足了準備,又加了三根。顧九訝異地看著他,視線直直地落在那寬大的衣袖上,在心底猜測這人究竟是準備了多少。
掌櫃也是這般想的,直到高方清把身上的金條全部拿了出來,他才恢複笑顏。掌櫃伸出那蒼老幹枯的手,將十根金條攬入懷中,然後古怪地盯著高方清,並不說話。
顧九正想著這人不會還想要吧,便見高方清最後從袖中拿出一張畫像,懟到掌櫃眼前:“是他嗎?”
看清畫像中人,顧九眉心慢慢斂起。
是李河。
掌櫃渾濁呆滯的眼珠子轉了轉,仍是無言。
高方清收好畫像,看向兩人:“走吧。”
等離開鬼市,坐上馬車,顧九看著高方清,微微一笑:“高少卿準備齊全啊。”
“顧娘子謬讚,我隻是對鬼市的了解比王爺和顧娘子多些罷了,”高方清笑了笑,“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他們還隻是人。”
說罷,高方清衝沈時硯手中的骨瓷抬了抬下巴,懶懶地靠著車廂:“眼下可以確定是李河倒賣的骨瓷了,隻是這算不得證據,鬼市裏的人是絕對不會為了幫官差,而在眾目睽睽下砸了自己的飯碗。”
顧九斂目。
的確,哪怕是那掌櫃幫他們指認了李河就是賣家,那也隻能定他個偷竊罪。閣樓走水時,李河不在場的證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車軲轆緩慢移動,沈時硯和顧九不約而同地陷入沉思,而高方清則靠著車廂,闔上眼皮,似是困極了。
忽然。
“可能——”
“也許從一開始我們就被李河不在場的證據蒙蔽了思路!”顧九語速飛快,絲毫未察覺自己不經意間打斷了沈時硯的話語。
她看向沈時硯,明眸彎起:“王爺,我們需得再去一趟李河家了。”
天色還未亮,馬車快速駛入汴京城,城門值守的士兵卻忽然攔下馬車,沒等顧九掀開窗牖察看是怎麽一回事兒,便見車帷被人從外麵撩開,車夫遞進來一個鐵籠子。
顧九眨了眨眼,有些訝然。
那鐵籠裏,關著一隻神俊超逸的雄鷹,脖子上掛了一個細竹筒。
“王爺,楚將軍的來信。”
作者有話說:
身無分文沈時硯。
下章結案。
第28章 骨瓷
“明明是儈子手,卻偏偏把自己粉飾成救世英雄。”
夜深雨大, 馬蹄重重踩進泥窩,水漬四濺。楚安一行人快馬加鞭從汴京趕到柳家灣,穿戴蓑衣和鬥笠, 不敢耽擱一刻。
王常景領著兩人來到柳家灣山腳處的窯口,將那管事從睡夢中叫醒。聽聞是上頭要查瓷土與骨瓷一事, 嚇得管事一個激靈, 草草地披了件衣衫,命下人拿來四把油紙傘, 與三人一起來到開掘瓷土的地方。
四隻燈籠在風雨中搖曳,昏暗的燭光明明滅滅,隨著四人快速入了礦洞。
“將軍,前些日子修內司窯的邵副使也來了一次,下官當時還困惑他為何不遠百裏趕至此處,問他, 他也不說,”管事畢恭畢敬道, “後來他在柳家灣待了兩三天後,便又走了。”
楚安一邊等著王常景檢查,一邊問道:“邵副使留在此處時, 住的哪?”
管事仔細想了片刻,搖搖頭:“這個下官也不甚清楚,下官那會兒要留他暫住自個宅子裏,被邵副使婉拒了。”
頓了頓,管事又補充道:“不過,邵副使向下官打聽了他那徒弟李河的老家, 年初王總領來柳家灣時, 李河也在, 邵副使可能住在他那了吧。”
李河的老家在柳家灣?
楚安看向王常景,後者點頭。
這時旁邊一直靜默不言的流衡遞來一隻錦囊:“楚將軍,王爺讓屬下給您的。”
“我?出城時怎麽不提前給?”楚安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