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安愣了愣:“這是高世恒和林時幹的?”
顧九點點頭:“你不是說了嗎,許薛明先被人打暈,再施以暴力,這個行為顯然是為了泄憤,完全符合他們兩人的作風,尤其是高世恒。也正是因如此,他們兩人對三年前許薛明殺人一案才諱莫如深。”
想到林時那番虛偽的說辭,她不由哼笑一聲:“若許薛明這個案子和他們毫無關係,適才林時就不會打斷高世恒那沒講完的話。”
“至於瘸腿乞丐那事——”
顧九抿了抿唇,又蹙起眉:“鍾景雲費盡心思布置了這些,應該是為了讓許薛明沒法證明當晚瘸腿乞丐死的時候,他並不在破廟。”
頓了頓,顧九道:“毒死瘸腿乞丐的糕點,我覺得要麽是鍾景雲通過周誌恒之手所得,要麽就是他等高世恒和林時派人把許薛明打暈後,偷偷撿走掉落的糕點。”
楚安摩拳擦掌:“那咱們現在應該可以去抓這個人麵獸心的家夥了吧。”
顧九好笑道:“我們以什麽罪名抓他?”
楚安道:“當然是殺人啊!”
“想什麽呢你,”顧九緩緩搖頭,無奈道,“周誌恒已死,而高世恒和林時顯然是被鍾景雲利用了,隻怕也不清楚他殺人這事。哪怕是現在猜到了,他們兩人和我們一樣,都沒證據啊。”
顧九攤手:“沒有實證,咱們現在所得出的一切,隻能是虛無縹緲的推測,治不了他的罪。”
“那怎麽辦啊,”楚安有些惱火,“總不能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如此逍遙自在。”
顧九也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下意識看向身旁。
沈時硯薄唇動了動,緩緩吐出一個字:“等。”
顧九忍不住歎了口氣:“不是辦法的辦法,除了等,眼下也沒別的選擇了。”
楚安跟著歎氣,停了會兒,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們說既然鍾景雲才是導致許薛明冤案的元凶,那為何凶手不直接殺了他呢?而是先殺周誌恒,引我們去查三年前這事?而且自周誌恒死後,凶手便一直沒了動靜。”
王判官捋了捋胡子,麵露困惑:“對啊。”
顧九腳步微頓。
這也是現在困擾她的問題。
而目前為止,她心中隻有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
顧九唇瓣動了動,正要開口,卻聽沈時硯先一步說了出來。
“因為凶手也不清楚三年前許薛明受冤這件事的所有真相。”
顧九偏頭看了過去,沈時硯那清潤溫和的眉眼輕輕斂起,黑眸沉寂,一副若有所思的安靜模樣。
沈時硯警惕性很強,幾乎在她投來視線的同時,眼皮半掀,卻又壓著眉尾,睨了過來,帶著一絲沁透人心的薄涼。
不過僅是須臾間,這種感覺便消失個幹淨,恍若是顧九的錯覺。
沈時硯眉眼舒展,薄唇微彎:“我說的對嗎?”
顧九怔了下,莫名有些羞赧,胡亂點了點頭,眼睫一垂,擋住了視線。而後卻又立馬覺得有些敷衍,幹脆補了一句:“英雄所見略同。”
一旁的楚安緊接著道:“那我也如此覺得。”
然後他又摟緊了王判官,眸光閃爍:“你呢?”
王判官被這突如其來的力道勒得險些一口氣沒吸上來,邊試圖掙紮,邊應和道:“下官也如此覺得。”
顧九:“......”
作者有話說:
大家猜劇情我是一個也不敢回哈哈哈
以及我真的謝——沒趕上,小紅花又沒了qaq
感謝在2022-10-24 23:42:08~2022-10-26 00:05: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fingzina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6章 王孫不歸16
“豈止是匪夷所思,簡直是天方夜譚!”
自從那日鍾景雲從府衙離開後, 接連幾日“告病”在家,未曾再出府半步,且府內護院成群, 看這嚴陣以待的架勢,估計要當好一陣子的縮頭烏龜。
而與此同時, 沈時硯前不久讓王判官所查“孫先生”一事有了結果。
議事廳內, 王判官奉上來一本厚冊子:“王爺,汴京城內所有‘孫’姓男子皆在此處, 籍貫、原籍貫、現居處、年齡等,凡能從戶部查到的資料,下官都已謄抄下來。還有未在京都內居作一年的流民與乞丐,凡廂官登記在冊的人也在其中。”
沈時硯掃視的速度很快,幾乎沒等楚安和顧九兩人反應過來,他已經翻了頁。
顧九有點犯暈, 閉上眼,捏了捏眉心骨, 正準備再次將視線投過去時,卻見沈時硯翻頁的動作忽然停下。
他抬手,用朱砂紅筆將一個人的名字慢慢圈住。
楚安仔細瞧了兩眼, 無意識地念了出來:“孫驚鴻。”
孫驚鴻,原籍貫汴京,建元三年授司農寺丞,調任於吳中,另擔江東轉運判官,協助當地官員治理太湖水患, 於建元六年病逝。
吳中?
顧九微微蹙眉, 立即聯想到了許薛明那本《治吳水方略》。
沈時硯之前說, 除非許薛明親自去過吳中各地考察,否則隻憑一些書卷所記,幾乎不可能寫得如此詳細。
不是許薛明所想,可偏偏卻是他親手所寫,如此,便有一個合適的原因可以解釋這些。
是有人將這些告知與許薛明,而這人,則非常熟悉吳中的地勢水係。
楚安也反應了過來,難以置信道:“在破廟裏的乞丐是他?”
沈時硯沉默一霎,緩緩道:“符合,但也不符合。”
楚安不禁道:“王爺,你這繞得我有些暈。”
“前幾日我們在破廟遇到的村民說過,許薛明和那人相談甚歡。既然聊,便是有話題可說。許薛明對水利一事誌趣甚深,若兩人所談之事乃就是這吳中水患,便可將此點解釋得通,以及許薛明為何能寫出那本《治吳水方略》,也有了合理答案。”
“但如果那瘸腿乞丐當真是孫驚鴻——”
沈時硯頓了頓,用朱砂紅筆勾出“建元六年病逝”這幾個字。
他眸色微沉:“而不符合的地方,便是這時間和地點。”
楚安恍然:“孫驚鴻死於建元六年,而那乞丐卻是早在建元五年時,就被人謀殺於城西外的破廟中。可那會兒,孫驚鴻仍在吳中任職。”
說到此處,楚安連連搖頭:“僅這一處疑點,就可以把孫驚鴻的嫌疑完全排除在外。總不可能這世上有兩個孫驚鴻,一個遠在吳中治水,另一個跑到汴京城外當乞丐,聽著就荒唐。”
顧九抿了抿唇,卻忽然轉了話題:“你們應該還記的無頭女屍案中的岑四娘子嗎?”
沈時硯倏地抬眼,眉心慢慢斂起,顯然是明白過來她想說什麽了。
楚安則愣了愣,而後點點頭:“記的啊,怎麽了?這兩件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還能有什麽牽扯嗎?”
“兩件事情的本身並無牽扯,可它們都有一處疑點相似,”顧九緩緩呼了口氣,聲音不自覺帶了絲顫抖,“如果......如果在破廟裏的乞丐真是孫驚鴻,而五年前......前往吳中任職的另有其人呢?”
楚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接連幾次張了張嘴,都沒能說出半個字來。楚安忍不住來回踱步,借著動作來抵消內心的驚訝和愕然。
顧九見他如此,歎了口氣:“我知道有些匪夷所思。”
“豈止是匪夷所思,簡直是天方夜譚。岑四娘子和孫驚鴻怎能一樣?!”楚安驚得倒吸兩口涼氣,滿臉寫著荒唐,“孫驚鴻可是前往吳中上任的朝廷官員,這又不是話本子,偷天換日這種事情怎麽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楚安又指了指王判官送來的冊子:“孫驚鴻五年前受命去吳中治水時,可是帶了家眷,一個正妻,兩個兒子。而且從汴京前往吳中需要好幾日的車程,我估計他們十有八九還帶了隨行照顧的仆從婆子。再者,還有朝廷派去護送孫驚鴻上任的吏卒,告身敕書,沿途經過各州縣所需的批文,到吳中後與當地官員的見麵交涉,這一步又一步,無論哪一環出了差錯,冒充的人都死無葬身之地!”
說罷,他忍不住扶額,連連擺手:“不可能,偷天換日這個猜測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顧九也知道這個想法有多麽令人難以置信,默了默,無奈道:“可能性是很小,但這也不代表一定不會發生。”
頓了頓,她又道:“如果那乞丐身份沒有什麽要緊之處,為何鍾景雲在殺死他後,還要用石頭毀了他的容貌?”
“沒錯,”楚安道,“那乞丐的身份肯定有問題,但絕無可能是孫驚鴻。而且你別忘了,那時告訴我們這些的村民說過,‘孫先生’這個稱呼他並不確定。汴京城裏那麽多人,總不能隻有孫驚鴻一個人去過吳中吧。”
顧九道:“你說的也沒錯,可去過吳中,且對吳中水利水勢這些甚為熟悉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楚安一噎,停了會兒,又問道:“萬一那乞丐並非汴京人士呢?”
顧九不說話了,隻覺得被這複雜的一切搞得陣陣頭疼。
“王爺,”她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沈時硯,“若真要細細論起來,符合咱們目前所得線索的人可是數不勝數,總要先尋個方向去查。”
沈時硯眼皮動了動,不知想到了什麽,神情有些冷然。
顧九微微蹙眉:“王爺?”
沈時硯回神,看了兩人一眼,緩聲道:“這件事你們暫且先放著罷,我會讓人再去查。”
顧九點點頭,問道:“那鍾景雲那邊怎麽辦?總不能一直讓他當烏龜,縮著脖子不出來。”
沈時硯笑了笑:“不會的,三日後徐正要舉行一場曲水流觴席麵,汴京城凡有名氣的文人墨客皆會前往,屆時鍾景雲也一定會去。”
他合上冊子,又道:“眼下已是午時,你們先去尋處酒樓坐下吧,我還一點事情要安排,過會兒我便去找你們。”
楚安道看了眼外麵的太陽:“行,那我和顧娘子先去。”
“好。”
目送兩人離開議事廳後,沈時硯又讓王判官退下了,待廳內隻剩下他與流衡兩人,眉眼間的溫和消失得幹幹淨淨,他垂著眼,麵上神色難辨。
靜了會兒,他在書案上鋪了一張白紙,緩緩抬筆,迅速畫了一副畫像。
沈時硯把畫像遞給流衡,淡聲吩咐:“你帶著它速去吳中,暗中調查五年前往那裏任職的孫驚鴻是不是這畫中的模樣。”
他慢慢斂起長眉:“切記,此事絕不可聲張,否則定會引來殺身之禍。”
作者有話說:
我先說,這章好短小。
第67章 王孫不歸17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顧九和楚安兩人心裏掛念著滿腦門官司的案子, 便在開封府衙附近尋了家食肆,並未走遠。
“呦,楚將軍呐!”
顧九點點頭:“你不是說了嗎,許薛明先被人打暈,再施以暴力,這個行為顯然是為了泄憤,完全符合他們兩人的作風,尤其是高世恒。也正是因如此,他們兩人對三年前許薛明殺人一案才諱莫如深。”
想到林時那番虛偽的說辭,她不由哼笑一聲:“若許薛明這個案子和他們毫無關係,適才林時就不會打斷高世恒那沒講完的話。”
“至於瘸腿乞丐那事——”
顧九抿了抿唇,又蹙起眉:“鍾景雲費盡心思布置了這些,應該是為了讓許薛明沒法證明當晚瘸腿乞丐死的時候,他並不在破廟。”
頓了頓,顧九道:“毒死瘸腿乞丐的糕點,我覺得要麽是鍾景雲通過周誌恒之手所得,要麽就是他等高世恒和林時派人把許薛明打暈後,偷偷撿走掉落的糕點。”
楚安摩拳擦掌:“那咱們現在應該可以去抓這個人麵獸心的家夥了吧。”
顧九好笑道:“我們以什麽罪名抓他?”
楚安道:“當然是殺人啊!”
“想什麽呢你,”顧九緩緩搖頭,無奈道,“周誌恒已死,而高世恒和林時顯然是被鍾景雲利用了,隻怕也不清楚他殺人這事。哪怕是現在猜到了,他們兩人和我們一樣,都沒證據啊。”
顧九攤手:“沒有實證,咱們現在所得出的一切,隻能是虛無縹緲的推測,治不了他的罪。”
“那怎麽辦啊,”楚安有些惱火,“總不能就眼睜睜地看著他如此逍遙自在。”
顧九也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下意識看向身旁。
沈時硯薄唇動了動,緩緩吐出一個字:“等。”
顧九忍不住歎了口氣:“不是辦法的辦法,除了等,眼下也沒別的選擇了。”
楚安跟著歎氣,停了會兒,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你們說既然鍾景雲才是導致許薛明冤案的元凶,那為何凶手不直接殺了他呢?而是先殺周誌恒,引我們去查三年前這事?而且自周誌恒死後,凶手便一直沒了動靜。”
王判官捋了捋胡子,麵露困惑:“對啊。”
顧九腳步微頓。
這也是現在困擾她的問題。
而目前為止,她心中隻有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
顧九唇瓣動了動,正要開口,卻聽沈時硯先一步說了出來。
“因為凶手也不清楚三年前許薛明受冤這件事的所有真相。”
顧九偏頭看了過去,沈時硯那清潤溫和的眉眼輕輕斂起,黑眸沉寂,一副若有所思的安靜模樣。
沈時硯警惕性很強,幾乎在她投來視線的同時,眼皮半掀,卻又壓著眉尾,睨了過來,帶著一絲沁透人心的薄涼。
不過僅是須臾間,這種感覺便消失個幹淨,恍若是顧九的錯覺。
沈時硯眉眼舒展,薄唇微彎:“我說的對嗎?”
顧九怔了下,莫名有些羞赧,胡亂點了點頭,眼睫一垂,擋住了視線。而後卻又立馬覺得有些敷衍,幹脆補了一句:“英雄所見略同。”
一旁的楚安緊接著道:“那我也如此覺得。”
然後他又摟緊了王判官,眸光閃爍:“你呢?”
王判官被這突如其來的力道勒得險些一口氣沒吸上來,邊試圖掙紮,邊應和道:“下官也如此覺得。”
顧九:“......”
作者有話說:
大家猜劇情我是一個也不敢回哈哈哈
以及我真的謝——沒趕上,小紅花又沒了qaq
感謝在2022-10-24 23:42:08~2022-10-26 00:05:4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fingzina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6章 王孫不歸16
“豈止是匪夷所思,簡直是天方夜譚!”
自從那日鍾景雲從府衙離開後, 接連幾日“告病”在家,未曾再出府半步,且府內護院成群, 看這嚴陣以待的架勢,估計要當好一陣子的縮頭烏龜。
而與此同時, 沈時硯前不久讓王判官所查“孫先生”一事有了結果。
議事廳內, 王判官奉上來一本厚冊子:“王爺,汴京城內所有‘孫’姓男子皆在此處, 籍貫、原籍貫、現居處、年齡等,凡能從戶部查到的資料,下官都已謄抄下來。還有未在京都內居作一年的流民與乞丐,凡廂官登記在冊的人也在其中。”
沈時硯掃視的速度很快,幾乎沒等楚安和顧九兩人反應過來,他已經翻了頁。
顧九有點犯暈, 閉上眼,捏了捏眉心骨, 正準備再次將視線投過去時,卻見沈時硯翻頁的動作忽然停下。
他抬手,用朱砂紅筆將一個人的名字慢慢圈住。
楚安仔細瞧了兩眼, 無意識地念了出來:“孫驚鴻。”
孫驚鴻,原籍貫汴京,建元三年授司農寺丞,調任於吳中,另擔江東轉運判官,協助當地官員治理太湖水患, 於建元六年病逝。
吳中?
顧九微微蹙眉, 立即聯想到了許薛明那本《治吳水方略》。
沈時硯之前說, 除非許薛明親自去過吳中各地考察,否則隻憑一些書卷所記,幾乎不可能寫得如此詳細。
不是許薛明所想,可偏偏卻是他親手所寫,如此,便有一個合適的原因可以解釋這些。
是有人將這些告知與許薛明,而這人,則非常熟悉吳中的地勢水係。
楚安也反應了過來,難以置信道:“在破廟裏的乞丐是他?”
沈時硯沉默一霎,緩緩道:“符合,但也不符合。”
楚安不禁道:“王爺,你這繞得我有些暈。”
“前幾日我們在破廟遇到的村民說過,許薛明和那人相談甚歡。既然聊,便是有話題可說。許薛明對水利一事誌趣甚深,若兩人所談之事乃就是這吳中水患,便可將此點解釋得通,以及許薛明為何能寫出那本《治吳水方略》,也有了合理答案。”
“但如果那瘸腿乞丐當真是孫驚鴻——”
沈時硯頓了頓,用朱砂紅筆勾出“建元六年病逝”這幾個字。
他眸色微沉:“而不符合的地方,便是這時間和地點。”
楚安恍然:“孫驚鴻死於建元六年,而那乞丐卻是早在建元五年時,就被人謀殺於城西外的破廟中。可那會兒,孫驚鴻仍在吳中任職。”
說到此處,楚安連連搖頭:“僅這一處疑點,就可以把孫驚鴻的嫌疑完全排除在外。總不可能這世上有兩個孫驚鴻,一個遠在吳中治水,另一個跑到汴京城外當乞丐,聽著就荒唐。”
顧九抿了抿唇,卻忽然轉了話題:“你們應該還記的無頭女屍案中的岑四娘子嗎?”
沈時硯倏地抬眼,眉心慢慢斂起,顯然是明白過來她想說什麽了。
楚安則愣了愣,而後點點頭:“記的啊,怎麽了?這兩件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還能有什麽牽扯嗎?”
“兩件事情的本身並無牽扯,可它們都有一處疑點相似,”顧九緩緩呼了口氣,聲音不自覺帶了絲顫抖,“如果......如果在破廟裏的乞丐真是孫驚鴻,而五年前......前往吳中任職的另有其人呢?”
楚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接連幾次張了張嘴,都沒能說出半個字來。楚安忍不住來回踱步,借著動作來抵消內心的驚訝和愕然。
顧九見他如此,歎了口氣:“我知道有些匪夷所思。”
“豈止是匪夷所思,簡直是天方夜譚。岑四娘子和孫驚鴻怎能一樣?!”楚安驚得倒吸兩口涼氣,滿臉寫著荒唐,“孫驚鴻可是前往吳中上任的朝廷官員,這又不是話本子,偷天換日這種事情怎麽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楚安又指了指王判官送來的冊子:“孫驚鴻五年前受命去吳中治水時,可是帶了家眷,一個正妻,兩個兒子。而且從汴京前往吳中需要好幾日的車程,我估計他們十有八九還帶了隨行照顧的仆從婆子。再者,還有朝廷派去護送孫驚鴻上任的吏卒,告身敕書,沿途經過各州縣所需的批文,到吳中後與當地官員的見麵交涉,這一步又一步,無論哪一環出了差錯,冒充的人都死無葬身之地!”
說罷,他忍不住扶額,連連擺手:“不可能,偷天換日這個猜測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顧九也知道這個想法有多麽令人難以置信,默了默,無奈道:“可能性是很小,但這也不代表一定不會發生。”
頓了頓,她又道:“如果那乞丐身份沒有什麽要緊之處,為何鍾景雲在殺死他後,還要用石頭毀了他的容貌?”
“沒錯,”楚安道,“那乞丐的身份肯定有問題,但絕無可能是孫驚鴻。而且你別忘了,那時告訴我們這些的村民說過,‘孫先生’這個稱呼他並不確定。汴京城裏那麽多人,總不能隻有孫驚鴻一個人去過吳中吧。”
顧九道:“你說的也沒錯,可去過吳中,且對吳中水利水勢這些甚為熟悉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楚安一噎,停了會兒,又問道:“萬一那乞丐並非汴京人士呢?”
顧九不說話了,隻覺得被這複雜的一切搞得陣陣頭疼。
“王爺,”她看向一直沉默不語的沈時硯,“若真要細細論起來,符合咱們目前所得線索的人可是數不勝數,總要先尋個方向去查。”
沈時硯眼皮動了動,不知想到了什麽,神情有些冷然。
顧九微微蹙眉:“王爺?”
沈時硯回神,看了兩人一眼,緩聲道:“這件事你們暫且先放著罷,我會讓人再去查。”
顧九點點頭,問道:“那鍾景雲那邊怎麽辦?總不能一直讓他當烏龜,縮著脖子不出來。”
沈時硯笑了笑:“不會的,三日後徐正要舉行一場曲水流觴席麵,汴京城凡有名氣的文人墨客皆會前往,屆時鍾景雲也一定會去。”
他合上冊子,又道:“眼下已是午時,你們先去尋處酒樓坐下吧,我還一點事情要安排,過會兒我便去找你們。”
楚安道看了眼外麵的太陽:“行,那我和顧娘子先去。”
“好。”
目送兩人離開議事廳後,沈時硯又讓王判官退下了,待廳內隻剩下他與流衡兩人,眉眼間的溫和消失得幹幹淨淨,他垂著眼,麵上神色難辨。
靜了會兒,他在書案上鋪了一張白紙,緩緩抬筆,迅速畫了一副畫像。
沈時硯把畫像遞給流衡,淡聲吩咐:“你帶著它速去吳中,暗中調查五年前往那裏任職的孫驚鴻是不是這畫中的模樣。”
他慢慢斂起長眉:“切記,此事絕不可聲張,否則定會引來殺身之禍。”
作者有話說:
我先說,這章好短小。
第67章 王孫不歸17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顧九和楚安兩人心裏掛念著滿腦門官司的案子, 便在開封府衙附近尋了家食肆,並未走遠。
“呦,楚將軍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