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時硯點了點頭,卻是沒解釋原由。
車軸緩緩轉動,很快便駛離了畿縣。顧九掀開窗牖,往馬車後看了眼,又收回手。她回憶著昨晚的談話,還有女掌櫃那晚之前說的話,心底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她問楚安:“沈老將軍共有幾個女兒?”
楚安不由怔住,他一頭霧水:“你怎麽突然想起來問這件事?”
顧九含糊道:“隨便問問。”
楚安道:“沈家隻有元懿皇後一個女兒。”
顧九麵露茫然。
楚安連忙解釋道:“就是王爺的母妃,她去世後,先皇追封其為皇後,諡號元懿。”
顧九了然。
那就是她多想了。
顧九道:“高方清回汴京了?”
“應該是,反正你昏迷之後,我便沒再瞧見過他,”楚安也不清楚,“如今這案子已經結束,他還留在這做什麽?”
顧九點頭:“也是。”
......
待日落西山,墓祭才算結束。沈時硯沒著急走,反而是讓顧九和楚安先行離開,並囑咐流衡把另一輛馬車也牽走。
顧九看了看沈時硯,又掃了女掌櫃:“你還有旁的事情?”
沈時硯道:“我要去永熹陵看看。”
顧九蹙了下眉。
永熹陵是先皇的陵墓。
她心底有些許疑惑,但想起了昨夜沈時硯與她說的話,遲疑一會兒,便和楚安離開了皇陵。回去的路上,她心中藏著事,沒怎麽開口說話。
楚安誤以為她是不高興,便替沈時硯解釋:“王爺好些年都沒回來了,如今來皇陵一趟,自然要去看看先皇。”
不說先皇還好,一提起這人,顧九心裏煩悶得更厲害。
馬車內沒點燈燭,光線昏暗,楚安又是個心大的,壓根沒意識到顧九的情緒變化,隻繼續道:“不過說起永熹陵,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楚安忽然壓低了聲音:“你聽說過先皇有一個紅顏薄命的寵妃沒?”
顧九不想打擊他的熱情,便點點頭:“之前聽高方清說過。”
“他與你說這事?”楚安滿腹狐疑,“什麽時候的事情?”
“就是義父的壽宴那晚,”顧九神情懨懨,沒什麽興趣,“你不會說的事情也是什麽‘金屋藏嬌’吧?”
“這件事在汴京可不是什麽秘密,有什麽好說的,”楚安拍了拍胸脯,“我要與你說的,自然是尋常人不知曉的事情。”
“純妃病逝後,先皇追封其為‘明淑皇後’,葬在永熹陵的旁邊,”楚安輕咳兩下,小聲道,“可我聽有人說,純妃的陵墓其實是個空殼,她的屍體在永熹陵,與先皇合葬呢。”
顧九愣了下:“可大宋不是規定,帝後不能合葬嗎?”
更何況純妃生前還不是皇後,若真是這樣,高太後不得氣得半死?
“對啊,”楚安點點頭,“此事有違祖訓,所以沒敢聲張,弄了一個空殼作為障眼法。”
他又補充道:“當然了,這也隻是小道消息,至於真偽我可就不敢保證了。”
作者有話說:
每次寫感情線,我都覺得我不要臉(呆滯臉)
對對對忘了說,我改了一下前麵的感情線,第89章後麵的部分,我覺得他倆太墨跡了,就改了。
感謝在2022-12-13 23:55:06~2022-12-14 23:43: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文小嘉、mao-qr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8章 祭2
“呂紹文是誰?”
永熹陵內, 幾個黑衣人將火折子扔進長明燈裏,火苗悠悠竄起,整個墓室被昏黃的光影籠罩。墓室中央放了一口青銅棺, 棺材四麵紋了一條騰雲駕霧的龍,巨大的身軀和雄勁的利爪將青銅棺緊緊抱在懷中。它瞪圓雙眼, 凶狠威嚴, 似是要將擅闖墓室的人撕成碎片。
沈時硯一襲白衣,在這幽暗中成了最特別的存在。
女掌櫃站在青銅棺前, 眉眼一如既往的清冷,她側過身:“適才你已經瞧見了,無論是你的母親,還是純妃,兩座陵墓皆是一具空殼。”
她指了指青銅棺:“我與你說的話究竟是真是假,打開它, 你就知道了。”
沈時硯神色難辨,自從未在沈母的棺木中發現屍身後, 他便一直未再開口,直到現在。
女掌櫃未得到回答,也不惱, 隻是抬了抬手,身邊的幾個黑衣人便躍上石台,合力將青銅棺打開。一陣刺耳的摩擦聲過後,棺木裏的一切映入眾人眼中。
那青銅棺內,竟然有兩具屍骨!
兩人身穿嫁衣,看服飾, 應是一男一女, 而那女子手裏攥了一塊玉如意鎖, 女掌櫃小心翼翼地將那東西從森森指骨中拿出,瘦弱的身軀微微發顫,瞬間紅了眼眶。
她看向沈時硯:“你瞧見了,當年太宗賜予楚家一塊極為罕見的羊脂白玉,我將它一分為二,命人做成了這如意鎖,一個在你母親手中,本是我送與你的生辰禮,另一個現如今在楚家。”
說罷,女掌櫃顫顫巍巍地跪在青銅棺前,深深地叩首:“阿姊,我來接你回家了。”
沈時硯麵無表情:“一具白骨,我哪裏知道這是不是你耍的把戲?”
“好,我也猜到你不肯信我,”女掌櫃緩緩起身,“長贏,你母妃去世那年,高方清才出生,自然沒機會見過她,至於純妃就更不要說了,這世上見過她的人,除了我,都已經死了。”
玄清道:“容貌已無,可骨像難改,今日我便借用他這身‘看骨畫像’的本事,讓你看看躺在青銅棺裏的人究竟是誰。”
話音落下,不一會兒便有兩個黑衣人押著一個被蒙住眼的男子來到墓室。
高方清四肢皆被鐵鏈鎖住,兩側臂膀又被人死死按著,他幾乎寸步難行。幾縷烏發從額角垂落,臉頰還有青紫的傷痕,模樣實在有些狼狽。
玄清命人將高方清帶過來,拿出提前備好的紙墨,鋪在石台上。高方清隻覺得膝蓋骨被人狠狠地踹了一腳,登時腿一酸軟,重重地跪在地上。旋即,玄清又命將那兩具屍骨抬到高方清的麵前,攥住他的手腕,分別摸了摸兩個頭骨。
旁邊的人粗聲粗氣道:“好好畫。”
高方清卻是沒有動筆,抬了抬下巴,對準某個方向,嘲弄一笑:“玄清道長。”
“倒是讓你聽出來了。”
玄清語氣淡淡,似是除了沈母和沈時硯,這世上再也沒有人能使她情緒產生波動。
她蹲下身,捏住高方清的下巴:“好好畫,若不然你二叔高鍾明做的那些事,明日便會在汴京城傳開,鬧得人盡皆知。”
高方清神情微變:“你以為事情敗露之後,你又能逃得掉?”
“當然逃不掉,”玄清道,“但有你們高家給我陪葬,我黃泉路上倒也不寂寞。”
高方清不說話了,麵色冷沉。
玄清鬆了手,替他沾好墨汁,將筆杆塞進他手中。
高方清沉默一霎,慢慢動了筆。
沈時硯緊緊地盯著那白紙上的筆墨劃痕,時間在悄然無息地流逝,不知過了多久,高方清終於停了下來。
而幾乎在他放下筆的瞬間,背後的黑衣人一掌把他劈暈,迅速帶離墓室。
玄清把那兩幅畫拿到沈時硯麵前:“看清楚了,這個世上根本就沒有純妃這個人。”
沈時硯閉了閉眼,垂在身側的手指悄然蜷縮。
“當年太宗去世不久,先皇便將你母妃囚禁在他新建的宮殿之中,對外卻謊稱她過於思念太宗,故而自縊追隨,”玄清嗤道,“而自此之後,那深宮中便多了一位來曆不明的寵妃。”
玄清眸色沉了沉:“自靈州戰敗後,我愈發覺得此事不對勁,便潛入宮中調查真相。結果卻發現阿姊並沒有死,而是以‘純妃’這個身份被先皇強行留在他身邊。我把沈家戰死的真相告訴阿姊後,便謀劃給先皇下毒。”
說及此處,玄清麵色蒼白。
那包毒藥是她親手交給阿姊的,原本她們說好謀殺先皇,為沈家報仇,卻不想最後死的人卻是她的阿姊。
玄清滿眼怨恨:“血海深仇未報,阿姊不可能自殺,害死她的人肯定是先皇!”
沈時硯看著畫像上那兩張熟悉的麵孔,心仿佛被千萬根冰刺捅穿,記憶中僅存的溫暖,都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
他是恨先皇,但曾經的父子情深也做不了假。當年高太後告訴他身世還有沈家戰死的真相,他除了恨,更多是的崩潰。他難以接受他的皇兄是假的,他們之間所謂的兄弟情誼也都隻是陰謀算計。
他是棋子,他的母妃也是棋子。在先皇心中,什麽都比不上他的皇權野心。
“沈家軍西征九戰九勝,為何偏偏在靈州城節節敗北?西夏若真有那麽大的能耐,又怎麽會痛失九座城池?那是因為軍營中有高家的人!他們與西夏皇室勾結,才導致靈州戰役慘敗。”
玄清一把撕爛畫像:“而這一切,先皇都清楚。他要的就是坐山觀虎鬥,從而盡收漁翁之利!等沈家軍被敵軍逼至絕境,先皇再利用秦理這個障眼法,徹底讓沈家人在戰場上有去無回!而他卻從中摘個幹淨。”
“長贏,先皇害我們沈家,囚禁你母親——還有你自己,先皇對你的感情到底是徹頭徹尾的利用,還是父愛如山,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長贏,我不明白你到底還再猶豫什麽?我們才是一家人!”
“一家人?”沈時硯扯著唇角,心中冷曬,“沈家從來都容不下我的存在,這一點,你不應該很清楚嗎?姨母。”
最後兩個字,他說得又慢又重,似是有無限嘲諷。
沈家秉忠守節,忠的是太宗,守的是大宋百姓。當初沈老將軍得知了他母妃腹中胎兒的生父是誰後,既覺得愧對太宗厚愛,又覺得他的出生於沈家來說是個隱形的禍端,所以他還尚在繈褓之中時,沈老將軍便幾次派人殺他,最後都被他母妃和先皇及時攔了下來。
而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是旁的宮妃所為。
玄清歎道:“那是沒有辦法,你的身世若是讓旁人知曉了,於沈家、於你的母親,都是一場災難。”
“那就先拋下沈家不談,隻為了你的母親,”玄清頓了頓,語氣也慢慢柔和下來,“還有阿九。”
沈時硯目光陡然陰冷:“你用她威脅我?”
“這如何算得上威脅?”玄清不緊不慢道,“我隻是陳述事實罷了。”
玄清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繼續道:“即使你不與我站在一起,可阿九始終是我的孩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來日我若做了什麽大逆不道的事情,你覺得她能逃得過責罰?楚家又能從中安然脫身,不受牽連?”
玄清斬釘截鐵道:“不能。”
“趙熙之所以如此信任你,一是形勢所迫,二是先皇臨終囑托。那條拴在你脖子上的鐵鏈,他們父子相傳,而你從頭到尾都隻是個外人罷了。他日你幫趙熙扳倒了高家,守住了這趙氏的江山,之後呢?兔死狗烹,你以為你的下場又會比高家好到哪裏去?”
“還有,如果趙熙知道了你同他一樣是先皇的孩子呢?你覺得他能容得下你?”玄清目光格外平靜,“現在高家之所以沒把你的身世告訴趙熙,無非是顧忌先帝留給你的那一封遺詔。”
當年先帝臨終之際,留了兩封遺詔。一個是宣布趙熙登基,另一個則八百裏加急送到了惠州。除了沈時硯,無人知曉那封遺詔中寫了什麽。
“而高太後怎能不知枕邊人的心計?她容忍你至今,隻是因為她擔心那封遺詔中有高家通敵叛國的證據。可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更何況她還不是兔子。”
玄清冷笑一聲:“你若真把高家連根拔起,你覺得她會不會把這一切都捅出去?!到時候隻怕是魚死網破。”
車軸緩緩轉動,很快便駛離了畿縣。顧九掀開窗牖,往馬車後看了眼,又收回手。她回憶著昨晚的談話,還有女掌櫃那晚之前說的話,心底隱隱有了一個猜測。
她問楚安:“沈老將軍共有幾個女兒?”
楚安不由怔住,他一頭霧水:“你怎麽突然想起來問這件事?”
顧九含糊道:“隨便問問。”
楚安道:“沈家隻有元懿皇後一個女兒。”
顧九麵露茫然。
楚安連忙解釋道:“就是王爺的母妃,她去世後,先皇追封其為皇後,諡號元懿。”
顧九了然。
那就是她多想了。
顧九道:“高方清回汴京了?”
“應該是,反正你昏迷之後,我便沒再瞧見過他,”楚安也不清楚,“如今這案子已經結束,他還留在這做什麽?”
顧九點頭:“也是。”
......
待日落西山,墓祭才算結束。沈時硯沒著急走,反而是讓顧九和楚安先行離開,並囑咐流衡把另一輛馬車也牽走。
顧九看了看沈時硯,又掃了女掌櫃:“你還有旁的事情?”
沈時硯道:“我要去永熹陵看看。”
顧九蹙了下眉。
永熹陵是先皇的陵墓。
她心底有些許疑惑,但想起了昨夜沈時硯與她說的話,遲疑一會兒,便和楚安離開了皇陵。回去的路上,她心中藏著事,沒怎麽開口說話。
楚安誤以為她是不高興,便替沈時硯解釋:“王爺好些年都沒回來了,如今來皇陵一趟,自然要去看看先皇。”
不說先皇還好,一提起這人,顧九心裏煩悶得更厲害。
馬車內沒點燈燭,光線昏暗,楚安又是個心大的,壓根沒意識到顧九的情緒變化,隻繼續道:“不過說起永熹陵,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楚安忽然壓低了聲音:“你聽說過先皇有一個紅顏薄命的寵妃沒?”
顧九不想打擊他的熱情,便點點頭:“之前聽高方清說過。”
“他與你說這事?”楚安滿腹狐疑,“什麽時候的事情?”
“就是義父的壽宴那晚,”顧九神情懨懨,沒什麽興趣,“你不會說的事情也是什麽‘金屋藏嬌’吧?”
“這件事在汴京可不是什麽秘密,有什麽好說的,”楚安拍了拍胸脯,“我要與你說的,自然是尋常人不知曉的事情。”
“純妃病逝後,先皇追封其為‘明淑皇後’,葬在永熹陵的旁邊,”楚安輕咳兩下,小聲道,“可我聽有人說,純妃的陵墓其實是個空殼,她的屍體在永熹陵,與先皇合葬呢。”
顧九愣了下:“可大宋不是規定,帝後不能合葬嗎?”
更何況純妃生前還不是皇後,若真是這樣,高太後不得氣得半死?
“對啊,”楚安點點頭,“此事有違祖訓,所以沒敢聲張,弄了一個空殼作為障眼法。”
他又補充道:“當然了,這也隻是小道消息,至於真偽我可就不敢保證了。”
作者有話說:
每次寫感情線,我都覺得我不要臉(呆滯臉)
對對對忘了說,我改了一下前麵的感情線,第89章後麵的部分,我覺得他倆太墨跡了,就改了。
感謝在2022-12-13 23:55:06~2022-12-14 23:43: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文小嘉、mao-qr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8章 祭2
“呂紹文是誰?”
永熹陵內, 幾個黑衣人將火折子扔進長明燈裏,火苗悠悠竄起,整個墓室被昏黃的光影籠罩。墓室中央放了一口青銅棺, 棺材四麵紋了一條騰雲駕霧的龍,巨大的身軀和雄勁的利爪將青銅棺緊緊抱在懷中。它瞪圓雙眼, 凶狠威嚴, 似是要將擅闖墓室的人撕成碎片。
沈時硯一襲白衣,在這幽暗中成了最特別的存在。
女掌櫃站在青銅棺前, 眉眼一如既往的清冷,她側過身:“適才你已經瞧見了,無論是你的母親,還是純妃,兩座陵墓皆是一具空殼。”
她指了指青銅棺:“我與你說的話究竟是真是假,打開它, 你就知道了。”
沈時硯神色難辨,自從未在沈母的棺木中發現屍身後, 他便一直未再開口,直到現在。
女掌櫃未得到回答,也不惱, 隻是抬了抬手,身邊的幾個黑衣人便躍上石台,合力將青銅棺打開。一陣刺耳的摩擦聲過後,棺木裏的一切映入眾人眼中。
那青銅棺內,竟然有兩具屍骨!
兩人身穿嫁衣,看服飾, 應是一男一女, 而那女子手裏攥了一塊玉如意鎖, 女掌櫃小心翼翼地將那東西從森森指骨中拿出,瘦弱的身軀微微發顫,瞬間紅了眼眶。
她看向沈時硯:“你瞧見了,當年太宗賜予楚家一塊極為罕見的羊脂白玉,我將它一分為二,命人做成了這如意鎖,一個在你母親手中,本是我送與你的生辰禮,另一個現如今在楚家。”
說罷,女掌櫃顫顫巍巍地跪在青銅棺前,深深地叩首:“阿姊,我來接你回家了。”
沈時硯麵無表情:“一具白骨,我哪裏知道這是不是你耍的把戲?”
“好,我也猜到你不肯信我,”女掌櫃緩緩起身,“長贏,你母妃去世那年,高方清才出生,自然沒機會見過她,至於純妃就更不要說了,這世上見過她的人,除了我,都已經死了。”
玄清道:“容貌已無,可骨像難改,今日我便借用他這身‘看骨畫像’的本事,讓你看看躺在青銅棺裏的人究竟是誰。”
話音落下,不一會兒便有兩個黑衣人押著一個被蒙住眼的男子來到墓室。
高方清四肢皆被鐵鏈鎖住,兩側臂膀又被人死死按著,他幾乎寸步難行。幾縷烏發從額角垂落,臉頰還有青紫的傷痕,模樣實在有些狼狽。
玄清命人將高方清帶過來,拿出提前備好的紙墨,鋪在石台上。高方清隻覺得膝蓋骨被人狠狠地踹了一腳,登時腿一酸軟,重重地跪在地上。旋即,玄清又命將那兩具屍骨抬到高方清的麵前,攥住他的手腕,分別摸了摸兩個頭骨。
旁邊的人粗聲粗氣道:“好好畫。”
高方清卻是沒有動筆,抬了抬下巴,對準某個方向,嘲弄一笑:“玄清道長。”
“倒是讓你聽出來了。”
玄清語氣淡淡,似是除了沈母和沈時硯,這世上再也沒有人能使她情緒產生波動。
她蹲下身,捏住高方清的下巴:“好好畫,若不然你二叔高鍾明做的那些事,明日便會在汴京城傳開,鬧得人盡皆知。”
高方清神情微變:“你以為事情敗露之後,你又能逃得掉?”
“當然逃不掉,”玄清道,“但有你們高家給我陪葬,我黃泉路上倒也不寂寞。”
高方清不說話了,麵色冷沉。
玄清鬆了手,替他沾好墨汁,將筆杆塞進他手中。
高方清沉默一霎,慢慢動了筆。
沈時硯緊緊地盯著那白紙上的筆墨劃痕,時間在悄然無息地流逝,不知過了多久,高方清終於停了下來。
而幾乎在他放下筆的瞬間,背後的黑衣人一掌把他劈暈,迅速帶離墓室。
玄清把那兩幅畫拿到沈時硯麵前:“看清楚了,這個世上根本就沒有純妃這個人。”
沈時硯閉了閉眼,垂在身側的手指悄然蜷縮。
“當年太宗去世不久,先皇便將你母妃囚禁在他新建的宮殿之中,對外卻謊稱她過於思念太宗,故而自縊追隨,”玄清嗤道,“而自此之後,那深宮中便多了一位來曆不明的寵妃。”
玄清眸色沉了沉:“自靈州戰敗後,我愈發覺得此事不對勁,便潛入宮中調查真相。結果卻發現阿姊並沒有死,而是以‘純妃’這個身份被先皇強行留在他身邊。我把沈家戰死的真相告訴阿姊後,便謀劃給先皇下毒。”
說及此處,玄清麵色蒼白。
那包毒藥是她親手交給阿姊的,原本她們說好謀殺先皇,為沈家報仇,卻不想最後死的人卻是她的阿姊。
玄清滿眼怨恨:“血海深仇未報,阿姊不可能自殺,害死她的人肯定是先皇!”
沈時硯看著畫像上那兩張熟悉的麵孔,心仿佛被千萬根冰刺捅穿,記憶中僅存的溫暖,都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
他是恨先皇,但曾經的父子情深也做不了假。當年高太後告訴他身世還有沈家戰死的真相,他除了恨,更多是的崩潰。他難以接受他的皇兄是假的,他們之間所謂的兄弟情誼也都隻是陰謀算計。
他是棋子,他的母妃也是棋子。在先皇心中,什麽都比不上他的皇權野心。
“沈家軍西征九戰九勝,為何偏偏在靈州城節節敗北?西夏若真有那麽大的能耐,又怎麽會痛失九座城池?那是因為軍營中有高家的人!他們與西夏皇室勾結,才導致靈州戰役慘敗。”
玄清一把撕爛畫像:“而這一切,先皇都清楚。他要的就是坐山觀虎鬥,從而盡收漁翁之利!等沈家軍被敵軍逼至絕境,先皇再利用秦理這個障眼法,徹底讓沈家人在戰場上有去無回!而他卻從中摘個幹淨。”
“長贏,先皇害我們沈家,囚禁你母親——還有你自己,先皇對你的感情到底是徹頭徹尾的利用,還是父愛如山,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長贏,我不明白你到底還再猶豫什麽?我們才是一家人!”
“一家人?”沈時硯扯著唇角,心中冷曬,“沈家從來都容不下我的存在,這一點,你不應該很清楚嗎?姨母。”
最後兩個字,他說得又慢又重,似是有無限嘲諷。
沈家秉忠守節,忠的是太宗,守的是大宋百姓。當初沈老將軍得知了他母妃腹中胎兒的生父是誰後,既覺得愧對太宗厚愛,又覺得他的出生於沈家來說是個隱形的禍端,所以他還尚在繈褓之中時,沈老將軍便幾次派人殺他,最後都被他母妃和先皇及時攔了下來。
而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是旁的宮妃所為。
玄清歎道:“那是沒有辦法,你的身世若是讓旁人知曉了,於沈家、於你的母親,都是一場災難。”
“那就先拋下沈家不談,隻為了你的母親,”玄清頓了頓,語氣也慢慢柔和下來,“還有阿九。”
沈時硯目光陡然陰冷:“你用她威脅我?”
“這如何算得上威脅?”玄清不緊不慢道,“我隻是陳述事實罷了。”
玄清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繼續道:“即使你不與我站在一起,可阿九始終是我的孩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來日我若做了什麽大逆不道的事情,你覺得她能逃得過責罰?楚家又能從中安然脫身,不受牽連?”
玄清斬釘截鐵道:“不能。”
“趙熙之所以如此信任你,一是形勢所迫,二是先皇臨終囑托。那條拴在你脖子上的鐵鏈,他們父子相傳,而你從頭到尾都隻是個外人罷了。他日你幫趙熙扳倒了高家,守住了這趙氏的江山,之後呢?兔死狗烹,你以為你的下場又會比高家好到哪裏去?”
“還有,如果趙熙知道了你同他一樣是先皇的孩子呢?你覺得他能容得下你?”玄清目光格外平靜,“現在高家之所以沒把你的身世告訴趙熙,無非是顧忌先帝留給你的那一封遺詔。”
當年先帝臨終之際,留了兩封遺詔。一個是宣布趙熙登基,另一個則八百裏加急送到了惠州。除了沈時硯,無人知曉那封遺詔中寫了什麽。
“而高太後怎能不知枕邊人的心計?她容忍你至今,隻是因為她擔心那封遺詔中有高家通敵叛國的證據。可兔子急了還會咬人呢,更何況她還不是兔子。”
玄清冷笑一聲:“你若真把高家連根拔起,你覺得她會不會把這一切都捅出去?!到時候隻怕是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