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衣忙擦了眼淚過來,笑道:“大爺不用忙,我一會兒去問太太的意思。”


    寧安碩才要說話,房門又被推開了。


    正是伏天,今日又萬裏無雲。羅十一出來,被外麵的陽光刺得眯了眯眼。


    身旁忽然靜了下來,她沒有任何表態,隻對柳月眉點了點頭,便向外走。


    寧安碩怔了一瞬,忙趕上去,對著她一揖到地:“多謝大人今日大恩。”


    羅十一向皇宮方向拱了拱手:“我聽從聖命行事,寧公子不必稱謝。”


    她放下手,走到院門,對羅十八說:“我有事要回稟同知大人。”


    羅十八:“你去,這裏交給我。”


    院門處,除了林家和寧家的青壯男仆小廝,還有四五個一看便是練家子的年輕男女,皆穿一身黑衣,腰戴佩刀護衛著。


    因這幾個人裏,領頭的羅十八是林平等人常在林如海書房見過的,又有寧安華的吩咐,所以兩批人各自守衛,沒起衝突。每隔一個時辰,還有林家廚房送來茶水點心供他們吃喝。


    羅十一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轉角處。


    一個看上去隻有十八九歲的年輕儀鸞衛低聲道:“林大人已近瀕危,這裏內外竟然絲毫不亂。”


    羅十八看他一眼:“寧夫人,非凡人也。”


    懷胎九月,正對刺客的刀尖還能麵不改色的年輕女眷,他也隻見過這一位。


    可惜林大人活不了幾日了。


    這樣殺伐決斷的美人,竟然就要守寡了。


    *


    半個時辰後,在寧安華的強烈要求下,陶嬤嬤和李婆子隻得用溫水給她擦了兩遍身子,才把濡濕的被褥換掉,鋪上新的,又給她換上幹爽的衣裳。


    陶嬤嬤直搖頭:“沒見過新產婦這麽愛幹淨的。幸虧是夏天,不然著了涼落下病根兒怎麽辦?”


    左右都已經照她的意思辦了,寧安華隻當聽不見她們的抱怨和意見。


    奶娘喂過了奶,把孩子抱過來,放在她枕邊。


    寧安華吃了回奶藥,正玩孩子的小手,林平家的進來笑道:“碩大爺、青姑娘和檀衣、菊影、菊露、寒燕四位姑娘都想進來看太太。”


    寧安華笑道:“好了,嬤嬤們歇著罷,換她們進來就行了。”


    陶嬤嬤:“檀衣她們都是姑娘,又肯聽姑娘的話,姑娘說什麽就是什麽,我可不敢全交給她們。不然明兒姑娘想出去,她們現敢給姑娘穿衣服!少不得我托個大,今兒竟要駁回姑娘的話了。”


    寧安華笑問:“難道嬤嬤攔得住我?”


    陶嬤嬤氣鼓鼓瞅了她一眼,竟然一心擺果子散味,不理她了。


    這時,柳月眉領著寧安青等進來,寧安華難免有些相謝之語。


    柳月眉笑道:“你這身子骨我也是見識了,生得又快又順,生完了竟然還一點不累,也不困,這麽有精神。我沒幫你什麽,沒給你添亂就行了。”


    寧安華指著寧安青等笑道:“怎麽沒幫什麽?不是姐姐,誰替我攔住他們?”


    寧安青正看著寧安華枕邊的孩子,小聲說:“姐姐別嫌他醜,璿妹妹也是慢慢才變好看的。”


    寧安華摸了摸妹妹尖尖的下巴:“嚇著你了沒有?”


    寧安青搖頭:“我不怕。”


    寧安華叫檀袖過來:“帶你姑娘回去歇著罷,小心這幾日她著涼受風。”


    寧安青戀戀不舍地出去了,寧安華也請柳月眉回去休息。


    柳月眉道:“你有事隻管找我。”看這裏無事,也去了。


    寧安華上午生產時已知,儀鸞衛來的是一位從三品指揮同知,在儀鸞衛中的地位僅次於指揮使,可見皇上的重視程度。


    把下咒之人的地址交了出去,甄家至少會有一個行巫蠱之術、詛咒朝廷命官的罪名。


    她能做的已經做完了,剩下的,就隻等儀鸞衛拿林如海查出來的證據捉拿主犯從犯,再看皇上與太上皇、甄太後的博弈會是什麽結果。


    生孩子確實耗費體力,被檀衣幾個圍著說了一會兒話,她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她醒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地上的餘熱也散了。


    雖然陶嬤嬤死活不肯給她放冰,但另一邊屋子的窗戶開著,有些微的風可以吹到她床帳外麵,再加上她是最不怕熱的水係靈體,所以也還算舒服。


    就是餓得慌。


    陶嬤嬤和檀衣都在她床邊守著,見她醒了,一個去倒水,一個說:“備了六樣太太又愛吃又好克化的菜,都給太太端過來?”


    寧安華先看菜單:“都拿來罷,你們和我一起吃。”又喝了一盞水:“有沒有什麽事?”


    陶嬤嬤不說話,把水杯端走。


    檀衣低聲道:“那位羅大人一個時辰前過來了,在那屋裏等著呢,也沒說有什麽事。”


    寧安華道:“你們出去,請她進來。”


    陶嬤嬤歎道:“姑娘才生了孩子,就不能歇一天?”


    寧安華笑道:“我又沒病得要死了,有什麽好歇的?快辦完了事,你們好陪我吃飯,我餓得受不了了。”


    陶嬤嬤:“……有沒有這麽說自己丈夫的。”


    檀衣笑推她道:“嬤嬤就當沒聽見罷。”


    羅十一進來,關上門,先行了禮,才坐到檀衣方才坐的椅子上:“同知大人已經派人去金陵拿人了,讓我和夫人說:儀鸞衛近五年還沒有過失手的時候,請夫人放心養著就是。”


    寧安華道:“替我多謝同知大人。”又歎道:“若是我也和你們一樣會武,能親自過去拿人就好了。”


    羅十一目光微動:“夫人安富尊榮,怎麽會願意出去奔波勞碌?”


    寧安華笑問:“你覺得是遇事隻能束手束腳,困於內宅的好,還是學得了一身本事,可以救自己的好?”


    羅十一道:“夫人莫要妄自菲薄。就算您不會武,也已經做了許多尋常男子都做不到的事。”


    寧安華笑道:“但遇到刺客,我還是隻能坐以待斃,等著你們來救。”


    如果她明麵上學會些武藝,再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至於隻得假裝無力自救了,還會有許多別的方便之處。


    四日後,寧安華得到消息,儀鸞衛已經抓住了下咒之人,一應贓證也都拿到了。


    經過儀鸞衛的“親切詢問”,他全盤交代了是何人指使,也停了做法。


    但林如海仍然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


    甄家是太後娘家,甄府是禦賜承恩公府,儀鸞衛沒有得到拷問甄家男女的許可,所以,也還沒有問出來他所中毒藥的解藥在何處。


    算上寧安華生產的那天,林如海已經昏迷整整五日沒有醒過了。


    這個晚上,寧安華抱著孩子,請羅十一帶她去了書房。


    第37章 覬覦有夫之婦


    時已人定, 夜空明寂,星光簇擁著一彎弦月掛在半空。


    雖然還在伏天,但立秋已至, 夜晚的風變得微涼。


    陶嬤嬤抱著兩件鬥篷,跟在不讓人省心的大姑娘身後, 連聲問:“姑娘冷不冷, 再披一件罷?”又說:“還是傳個軟轎來,姑娘抱著哥兒坐。”又說:“姑娘把哥兒給我抱著也行啊?”


    寧安華抱著孩子, 腳步穩健輕快, 完全看不出來才生了孩子不到五日, 回身笑道:“嬤嬤再說,肚子裏灌了風,明兒再著了涼, 可就更管不了我了。”


    陶嬤嬤:“……”


    菊影“噗嗤”一笑,被檀衣戳了一下,又忙收住了。


    羅十一在前麵聽見, 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從正院到前院書房大半刻的路程,寧安華不到半刻就走完了。


    聽著身旁檀衣等人的氣喘, 她看到這處書房與她生產前已經變得不同。


    院門處多了四個黑衣儀鸞衛, 向裏看,正房門口有一個穿五品服色的千戶另外帶著八個人侍立, 還不知有多少儀鸞衛隱藏在黑暗裏。


    為了將公私分開,臨產前,她特意將儀鸞衛的住處安排在離林如海書房有三進院落遠的地方。


    而據羅十一這幾日所說,林如海書房的護衛隻比她正院多四個人, 由正六品司衛羅十二負責。


    看來是指揮同知已經先她一步到了。


    寧安華邁入院中之前,便有一個儀鸞衛先行進去報信。


    從前她過來林如海書房的時候, 當然也有小廝進去通報。可小廝們是林家自家的人,儀鸞衛隻是同一陣營的外人。


    巡鹽禦史衙門不是林家的私宅,卻是林如海的官邸。他的書房更是他私人辦公起居之處。


    儀鸞衛來去自如,不用林家小廝,竟似已經在這裏“當家做主”了,讓她心中騰起不快。


    但身為無職女眷,她前段時間能掌控巡鹽禦史衙門上下,靠的是她“禦史夫人”這個身份和林如海的默許。


    現在,林如海昏迷不醒,衙門裏來了帶著皇上親筆禦旨、負責全權調查甄家一案的從三品儀鸞衛指揮同知,她這身上尚無誥命的林如海之妻,就隻能交權退居人後。


    她知道,她和林如海的安全都算儀鸞衛的功績,甄家的事關係到皇上能否順利地第一次立威,她也相信,皇上親自培養出來的人不會拆他的台。


    但這種生活全然在別人掌控下的感覺,她實在是……非常厭惡。


    在寧家,她是說一不二的大姑娘。


    到了林家,林如海也給了她最大程度的放權。


    如果她成了寡婦,她的孩子還小,在這個世界的規則下,她的自由度甚至會比林如海活著的時候還低。


    林家子嗣不盛,林如海同宗內卻還有幾門堂族,隻是親緣已遠,這些年聯絡不多而已。


    若他此時離世,林家財產極厚,這些堂族未必不會想來分一杯羹。


    還有不知心思如何的賈家、寧家……


    寧安華停在正房門口,沒有理會避開的儀鸞衛,也沒讓檀衣去打簾子,而是平靜地說:“不知房內何人?男女有別,還請出來一見。”


    方才低頭避開、動作整齊劃一的儀鸞衛們,有幾個忍不住動了動。


    那個五品千戶也用目光隱晦地詢問羅十一。


    寧安華抱著孩子,端立原地,不再說話。


    幾個呼吸後,又輕又均勻的腳步聲傳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鹹魚林夫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巫朝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巫朝塵並收藏[紅樓]鹹魚林夫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