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華笑道:“他還不是表哥教出來的?”


    林如海笑道:“安碩天資不俗,鬆兒年幼,還未見天分如何。”


    寧安華嗔他:“你是說我的孩子不好?”


    林如海忙道:“夫人極好,隻恐鬆兒像了我就不好了。”


    寧安華忍不住笑了,拉他也坐下,說:“我還想問你,鬆兒明年開蒙,你有空沒有?玉兒和青兒也該請新的先生了,等十二三歲再不上學也不遲。”


    林如海一歎:“給鬆兒開蒙大約是不能了。等安碩回來,玉兒和青妹妹還是和他一起上學罷。”


    寧安華能理解,畢竟部長級別的官員,真有事忙起來昏天黑日,能記得吃飯睡覺就不錯了。


    她道:“那要請一位不太拘泥男女大防的先生才好。”


    林如海笑道:“夫人交給我就是。”


    此時,白三一溜小跑進了院子,在階下行禮:“回姑娘、姑爺的話,大爺派小的先回來報喜,大爺明日就到家。”


    寧安華一算,這才放榜沒兩日,便笑問:“怎麽這麽急著回來?”


    白三笑回道:“一年沒見兩位姑娘和姑爺,大爺歸心似箭。”


    縣試、府試在春天,院試在秋天,隔著半年。保定離京城雖近,因夏天時京中流言紛紛,怕寧安碩不能安心讀書,得知他縣試府試都是案首,寧安華就讓他等院試後再回來。


    保定與京城的消息差著幾日,他若因心急焦躁誤了考試,教訓也是他自己受著。


    隻看這回的成績,他是真的長進了。


    再多的話等明天問寧安碩自己和菊影就好。


    寧安華、林如海又問了白三幾句路上平安,便令他先去自歇。


    白三還沒出去,林黛玉和寧安青也進來了。白三忙避在一旁。


    林黛玉回說:“已經派人去收拾舅舅的院子了,太太看還有沒有什麽添的?”


    鬆兒在屋裏睡得香,寧安華幾人在外頭,幾句話議定,五日後遍請親友來熱鬧熱鬧。


    林如海回京後,林宅第一次在家中辦宴的大事,寧安華全權交給黛玉和青兒了。


    有舊例,有幫手,有這兩個月去別家赴宴的經驗,她隻管給她們托底就行。


    這事商議完,鬆兒又在屋裏醒了,要爹。


    林如海忙進去哄兒子。


    秋風一吹,寧安青咳嗽了兩聲,寧安華和林黛玉也忙護著她進屋。


    看她喝完一碗熱茶,沒發燒也沒繼續咳嗽,寧安華笑道:“不用請十一先生了。”


    在西次間聽見“十一”兩個字,林如海忙抱鬆兒過來堂屋,隔著屏風說:“夫人今日身子不爽,還是請十一先生來看看罷。”


    林黛玉:“太太不舒服?”


    寧安青:“姐姐病了?”


    寧安華:“……別聽他胡說,你們看我像有事?”


    她從東次間出來,把鬆兒從他懷裏薅出來,塞給嬤嬤,扯他進了臥房。


    把林如海推進臥房,關上門,寧安華:“我和你說,你先不許告訴別人。”


    林如海如臨大敵,上上下下把她細看一遍:“夫人究竟是怎麽了?”


    寧安華笑出聲。


    和懷鬆兒那時一樣,她把他的手放在了她的小腹上。


    然後,她就看到他又僵住了。


    她隻恨不能拿個相機把他現在的表情拍下來。


    欣賞夠了,寧安華才笑問:“表哥在想什麽?”


    林如海喃喃說:“我……還能再有孩子?”


    ……


    東次間,聽著臥房裏斷斷續續傳出來的寧安華的笑聲,寧安青和林黛玉都鬆了一口氣。


    “看來是沒事。”寧安青笑說。


    “不知爹爹又做了什麽傻事。”林黛玉搖頭。


    *


    榮國公府,王夫人安頓好多年不見的妹妹薛姨媽,便至賈母這邊來回話。


    賈母正聽人說,林家的小舅爺寧安碩十四歲就中了小三元。


    想起賈珠,王夫人也不由多聽了幾句。


    賈母令她坐,她想著妹妹的話,把兒子寶玉、外甥女寶釵和家裏這些女孩兒在心裏過了一遍,問:“不知這位寧大爺可定了親沒有?”


    第59章 變化


    正和賈母湊趣說話的是賴嬤嬤。


    賈府風俗, 年高服侍過長輩的家人格外有體麵,因此連王夫人對賴嬤嬤也要尊敬些,話問得和軟。


    賴嬤嬤聽問, 先看賈母,心中有了計較, 才笑道:“寧家這支隻剩了他一個獨苗兒, 倒沒聽說定了親。也不知將來哪家有福氣的,能得這麽一個好女婿呢!”


    又一歎:“可惜是差著輩分, 不然……”


    王夫人麵露遺憾, 還想再說什麽。


    賈母先道:“既是差著輩, 也別再提了。咱們家和寧家也不好結親,何必招人議論。”


    便和鴛鴦等說:“你們也不去出去胡說!”


    賴嬤嬤、鴛鴦等並王夫人的丫頭都忙答應了。


    賴嬤嬤又笑道:“還是老太太這話有理。”


    王夫人隻得把話先掩住不提。


    賈母看得出來,王夫人還沒打消心思。


    她不想聽王夫人的打算, 便命擺桌打牌,硬是把賴嬤嬤留到了晚飯時。


    賴嬤嬤不敢同賈母一起用飯,賈母也不好讓她服侍, 隻得令人好生送出去。


    用過晚飯,賈母本想推說不舒服, 讓小輩們都走, 也就不用理會王夫人了,又怕她不理會, 王夫人找別人想主意去,更不好。隻得看賈寶玉、三春等走了,她留下。


    賈元春封妃,王夫人是賢德妃之母, 受封正三品誥命淑人,身份更加不同, 賈母也隻能更重視這個兒媳婦。


    琥珀接了賈母的眼神,把別的丫頭都帶出去了,隻留鴛鴦。


    賈母便先說:“你還想著林家舅爺呢?人家與你是一輩的人,你倒想把小輩說給他?別怪我說話不好聽,你是想咱家今後再不與林家往來了,還是想借著娘娘的勢,強壓著人家的頭答應?且不說娘娘是後妃,如何管得了這事,隻說咱們在外頭的更不該給娘娘招禍。林大人現是戶部尚書,盛寵優渥,比你兄長並不差什麽,我看你還是趁早兒收了這心罷。”


    王夫人忙賠笑道:“我雖糊塗,聽了老太太的教導,也不敢糊塗了。”


    賈母便問:“那你還有什麽說的?”


    王夫人笑道:“薛家姨太太做主,借了咱們家八萬銀子。因說起寶釵到年紀了,想請咱家幫著說一門親事。”


    賈母皺眉不語。


    王夫人隻好接著說:“我是想著,咱家不好和寧家結親,薛家卻沒妨礙。況且薛家大富,又是詩禮之族,和寧家也相配。寶釵的人品才貌更是沒得說……”


    賈母盯著她看了兩眼,笑道:“珠兒也是十四歲進學,還不是‘小三元’,也沒拿過案首,娶來的是國子監祭酒之女,那才是書香清貴人家。薛家是親戚,我不好說難聽的,隻問一句:你外甥的官司是怎麽斷的,你忘了?”


    金陵知府賈雨村四月到任,斷的第一件案子就是薛蟠與馮淵爭買丫頭,薛蟠毆傷人命案。


    賈知府徇情枉法,胡亂判了薛蟠已被馮淵追魂索命而死,又命薛家賠了馮家五百兩燒埋銀子,以此了事。[注1]


    衙門斷案,必有卷宗記載。


    薛蟠在官府已是死人一個了。


    薛家今次進京,一是因薛蟠“已死”,不好繼續在金陵高調露麵,橫行霸道,二是賈、王兩家都恐薛蟠再惹出事來,定要他進京居住。隻不過看在親戚情麵上,大家心照不宣,並不明說。


    賈母心道,寧家要錢有錢,要勢,有林家靠著,就算寧舅爺沒進學,寧家也犯不著給當家的爺們娶一個親哥哥是這樣的姑娘。


    隻可惜寧舅爺人雖小,輩分大,和賈家的女孩兒實在不合適。不然迎春十一了,探春最好,差了六歲,也不算太多。


    但就算輩分合適,經過這些事,寧夫人也必不會讓她兄弟和賈家結親。


    這麽一想,賈母心裏也就放下了。


    王夫人沒了話,且麵上也過不去,便要告辭。


    賈母並不攔她。


    王夫人回房,聽得賈政又是在趙姨娘房裏歇的,不過說一句“知道了”。


    她洗漱後躺在床上,想一回寶玉,又想一回寶釵,終究還是嫌薛蟠不好。


    可薛家這八萬銀子,她和妹妹都知賈家且還不上。寶丫頭是好的,可惜和寶玉不大相配。寧家這裏不成,寶丫頭的親事隻能再慢慢看了。


    榮國府東北角的梨香院,本是榮國公暮年養靜之所,現已打掃出來,請了薛家住下。


    梨香院小小巧巧,共有兩進,十來間房舍,前廳後舍俱全。


    薛蟠自住前院,薛姨媽和薛寶釵母女住在後院正房。


    時已二更,薛蟠與賈珍、賈璉等吃酒去了,還未回來。


    薛姨媽便讓丫頭婆子們明日再收拾行李,命打水來梳洗,和寶釵說:“咱們不等你哥哥了,誰知他幾時回來?先睡罷。”


    薛寶釵幫薛姨媽揉著肩膀,笑道:“今日他們兄弟們初見,大家親和,晚些回來也是有的。今後有姨爹教管他,媽別太操心了。”


    薛姨媽歎道:“我的兒!若你哥哥有你三成懂事,我也不用費這些心了。”


    母女兩個梳洗了,隻令鶯兒在屋裏,她們且不睡,躺在床上說話兒。


    薛姨媽摟著女兒,問:“你今日看你寶兄弟怎麽樣?”


    薛寶釵想了半日:“媽問這話,叫我怎麽答?”


    薛姨媽笑道:“我看你寶兄弟生得也好,行動知禮大方,又聽說在你姊妹們間是最和氣的,你姨爹又親自看著他讀書,倒比你哥哥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鹹魚林夫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巫朝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巫朝塵並收藏[紅樓]鹹魚林夫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