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早早遠離了儀鸞衛核心,不用麵對他今日的掙紮,真是聰明。
羅焰在密室裏靜坐了半盞茶的時間。
他胸口泛起隱秘的刺痛。
還有盧氏。
過了今天她才十七歲。
她什麽都不知道。
他該在什麽時機求陛下……
至少,他該給她一個平安的人生。
羅焰站了起來,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走回去的。
滿門冤屈還未昭雪,大仇未報,他真的甘心嗎?
但他回到臨敬殿時,上皇派人傳召,陛下已經走了。
這是皇上在鳳藻宮前長跪後,羅焰第一次為他被上皇叫走而感到慶幸。
紫宸殿。
皇上已在路上假做抹淚揉紅了雙眼。一進內殿,他便跪倒在地,膝行至上皇麵前,哭問:“不知父皇有什麽話要吩咐兒臣?”
上皇一歎,親手扶他:“快起來,起來。”
皇上拿不準上皇想做什麽,隻好先就勢站起來,卻見上皇要他同榻而坐,忙又跪下:“此是父皇尊位,兒臣不敢。”
上皇十分歎息:“你我父子,如何生疏至此?不過一張軟榻。”
皇上仍說:“兒臣知道父皇疼惜愛護之心,可君臣父子有序,兒臣不敢亂了尊卑。”
上皇歎道:“也罷。”
他命戴權扶皇上起來,賜皇上在平常的位置坐了。
太監們上茶。
同一壺茶的茶水,呈上來之前,必有試毒太監先嚐過,倒入杯中時,亦有試毒太監在旁先飲。在六品禦醫之上,太醫院有四品院使一人,五品院判兩人,隨時必有一人帶兩個太醫在紫宸殿值守。上皇所有入口、穿戴之物,必是經過太醫幾重查驗,若有不妥,三人同責。
天子之命,尊貴無匹,再如何小心也不為過。[注]
義忠親王謀反後,上皇便格外加強了大明宮的防衛,又於九年前嚴密了紫宸殿的種種規矩。皇上本以為這是上皇“一朝被蛇咬”,年老多疑,此刻卻覺得是上皇對他早就起了防備之心。
但“月明醉”色淺無味,混在茶水湯羹中並無破綻,且完全發作需要一整個月,初入腹中毫無反應,幾個試毒太監也嚐不出問題。
羅焰怎麽沒貼身帶一瓶?
皇上微抿一滴茶潤唇,便放下茶杯,垂首道:“父皇若有話吩咐,兒臣一定照辦。”
上皇歎道:“朕與你母後近五十年夫妻,今日她舍朕先去了,朕不但不能親自送她,方才欽天監還回稟,星宿不利,隻許在宮中停靈七日。朕不想你母後的喪儀如此草草了事,還是你替朕送去皇陵,再跪經一個月,替你母後好生祈福再回來。”
皇上心底的寒意向四肢百骸湧去。
月明醉用不成了。
他出去送靈,至少兩月才能回。
若父皇駕崩時,他在數百裏之外的孝慈縣,還不知京中會起多少變化。
月明醉發作的最後幾天,人會明顯虛弱下來,再過兩到三日,才會陷入昏迷長睡。
如果被父皇發現異樣,他的皇位——
不,就算他沒有下毒,父皇手中也沒有任何能廢掉他帝位的實證,他隻身在外,出一二不測也很容易。
父皇可不是隻剩了他一個親生的兒子。
他起身,緩緩拜倒:“兒臣遵命。”
壓力之下,他靈光閃現:“父皇,兒臣去給母後送靈,六皇弟也該同去。我們兄弟一同給母後跪經祈福,必能使母後之靈安息,也才能盡顯母後身後哀榮。”
過了一會,上皇歎道:“你們都去,朕身邊就沒人了。”
皇上忙道:“兒臣還想求父皇一個恩典:江氏有孕已近七月,著實禁不得車馬顛簸,還請父皇恩準,許江氏留在宮中待產,不必與兒臣同去。兒臣之長子永讓已經長成,或可替兒臣盡孝於父皇膝下,替父皇分憂。”
上皇道:“朕記得永讓才十四歲?”
皇上忙道:“今日之後便十五了。”
上皇道:“你所有子女皆還年幼,都不必跟去了。”
為圖大計,皇上唯有叩首應是。
他若在外敢起異心,隻怕舉兵之日,就是他所有兒女送命之時。
皇上再叩首,問:“父皇,兒臣與六皇弟給母後送靈,朝中所有王公大臣,是否也該按例同去?”
他又忙道:“兒臣愚鈍,一應所有軍政要事,隻好飛馬送來交由父皇決斷。”
皇上感覺到,上皇的視線似乎在他頸項處停留了很久。
上皇道:“很好。”
上皇又道:“你母後離世,六宮無主,一應諸事,朕皆交由穆貴妃主理。待你回京,朕便晉穆貴妃為皇貴妃。你與江氏要尊皇貴妃如你母後,你可明白?”
劇烈的恥辱和不甘席卷了皇上全身。
他緊咬牙關,不敢發出任何聲音,唯有再三叩首領命。
*
從紫宸殿告退,皇上又至鳳藻宮哭靈。
他回到臨敬殿時已近深夜。
羅焰仍在恭候皇上歸來,呈上了所有六瓶“月明醉”。
皇上卻令他收起來:“東宮不保險,還是你收著。”
不問原因,羅焰照做了。
看一眼時辰鍾,皇上道:“朕七日後離京送靈,你挑一百二十精銳貼身護衛。將羅氏、弓氏中所有女子留下,定要護住太妃、皇後和皇子、公主們的安全。”
羅焰領命。
短短兩個時辰,皇上又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皇上麵前有所隱瞞,不是明智的做法。
他猶豫再四,終於問:“陛下,在林大人家中的人可要調回來?”
他沒有提羅十一的名字。
他賭,皇上早就忘了他調去誰教寧夫人習武了。
果然,皇上道:“不必,太明顯了,一個人也成不了什麽事。”又道:“天不早了,今日你且回家去,別叫家裏空等。”
羅焰應是,恭謹退出。
皇上渾身疲憊,枯坐許久,終究起身,含愧向後麵臨鳳殿去見皇後。
羅焰回到家中,在正院外躑躅,不知該不該進去。
林宅,寧安華和往日一樣貼緊林如海,早已沉入深眠。
她的夢裏出現了兩個她既認識、又不認識的人。
——一個癩頭跣腳的和尚,和一個跛足蓬頭的道士。
和尚對她雙手合十,笑問:“女施主可否聽我一言?”
第63章 詭異的平和
不到六個時辰前, 寧安華才為自保殺了一個人。
體內毫無力量的空虛感、四肢經絡的疼痛和重新回到前世的思考方式,都讓她的警覺提升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麵前這一僧一道形容邋遢不堪。和尚破衲芒鞋,滿頭生瘡, 道士渾身泥水,亂須蓬發, 不論在什麽時代, 都是家長會讓孩子遠離的對象,卻都“骨格不凡, 豐神迥異”, 自帶一股高人氣質。
就是這一點點如此外表都遮掩不住的不凡, 讓寧安華的警惕心愈發高漲。
原著劇情她隻記得一小半了。和尚道士似乎沒做過什麽壞事,不是要度化這個,就是想救那個, 但她親身經曆,書中與現實並不完全相同,或者說, 已經有了很大差異。
她從別的世界來,直接或間接改變了許多事, 誰知這個世界的神仙對她會有什麽態度?
而且, 她來了八年多,不管是異能升級, 還是救活林如海這樣改變劇情的大事,他們都沒出現。
她今天才殺過人,他們就找來了。
或許他們隻是想勸她“向善”,少增“殺孽”, 並無惡意。
但不管好話壞話,還是等她養好暗傷, 異能恢複,狀態最佳的時候再聽吧。
寧安華對和尚彎唇一笑。
和尚一怔。
道士麵色微變。
下一瞬,寧安華消失在了他們麵前。
和尚:“這位女施主著實謹慎。”
道士:“此世不比她前世。她殺人太多,若不悔改,遲早還要喪命!”
和尚笑道:“縱在前世,她也從未殺過不該殺、可不殺之人,身上又有功德庇佑,倒不必過慮了。”
道士說:“本已近末世[注1],偏又來了此人,真不知是福是禍。”
和尚笑道:“天地之間,一切皆有命數,非你我之力可以強扭矣。她不願聽你我之言,也不必強求。你我還是各幹營生去,有大事再見。”
道士笑道:“也罷。”
兩個人的身形淡去,轉眼就不見蹤跡了。
現實中,寧安華睜開了眼睛。
四級異能可以獲得別係異能的某些能力。上一世橫死之前,她隻差一步就能升到四級,已經隱隱摸到了其餘屬性異能的運用方法,其中就包括精神——或者說靈魂之力。
羅焰在密室裏靜坐了半盞茶的時間。
他胸口泛起隱秘的刺痛。
還有盧氏。
過了今天她才十七歲。
她什麽都不知道。
他該在什麽時機求陛下……
至少,他該給她一個平安的人生。
羅焰站了起來,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走回去的。
滿門冤屈還未昭雪,大仇未報,他真的甘心嗎?
但他回到臨敬殿時,上皇派人傳召,陛下已經走了。
這是皇上在鳳藻宮前長跪後,羅焰第一次為他被上皇叫走而感到慶幸。
紫宸殿。
皇上已在路上假做抹淚揉紅了雙眼。一進內殿,他便跪倒在地,膝行至上皇麵前,哭問:“不知父皇有什麽話要吩咐兒臣?”
上皇一歎,親手扶他:“快起來,起來。”
皇上拿不準上皇想做什麽,隻好先就勢站起來,卻見上皇要他同榻而坐,忙又跪下:“此是父皇尊位,兒臣不敢。”
上皇十分歎息:“你我父子,如何生疏至此?不過一張軟榻。”
皇上仍說:“兒臣知道父皇疼惜愛護之心,可君臣父子有序,兒臣不敢亂了尊卑。”
上皇歎道:“也罷。”
他命戴權扶皇上起來,賜皇上在平常的位置坐了。
太監們上茶。
同一壺茶的茶水,呈上來之前,必有試毒太監先嚐過,倒入杯中時,亦有試毒太監在旁先飲。在六品禦醫之上,太醫院有四品院使一人,五品院判兩人,隨時必有一人帶兩個太醫在紫宸殿值守。上皇所有入口、穿戴之物,必是經過太醫幾重查驗,若有不妥,三人同責。
天子之命,尊貴無匹,再如何小心也不為過。[注]
義忠親王謀反後,上皇便格外加強了大明宮的防衛,又於九年前嚴密了紫宸殿的種種規矩。皇上本以為這是上皇“一朝被蛇咬”,年老多疑,此刻卻覺得是上皇對他早就起了防備之心。
但“月明醉”色淺無味,混在茶水湯羹中並無破綻,且完全發作需要一整個月,初入腹中毫無反應,幾個試毒太監也嚐不出問題。
羅焰怎麽沒貼身帶一瓶?
皇上微抿一滴茶潤唇,便放下茶杯,垂首道:“父皇若有話吩咐,兒臣一定照辦。”
上皇歎道:“朕與你母後近五十年夫妻,今日她舍朕先去了,朕不但不能親自送她,方才欽天監還回稟,星宿不利,隻許在宮中停靈七日。朕不想你母後的喪儀如此草草了事,還是你替朕送去皇陵,再跪經一個月,替你母後好生祈福再回來。”
皇上心底的寒意向四肢百骸湧去。
月明醉用不成了。
他出去送靈,至少兩月才能回。
若父皇駕崩時,他在數百裏之外的孝慈縣,還不知京中會起多少變化。
月明醉發作的最後幾天,人會明顯虛弱下來,再過兩到三日,才會陷入昏迷長睡。
如果被父皇發現異樣,他的皇位——
不,就算他沒有下毒,父皇手中也沒有任何能廢掉他帝位的實證,他隻身在外,出一二不測也很容易。
父皇可不是隻剩了他一個親生的兒子。
他起身,緩緩拜倒:“兒臣遵命。”
壓力之下,他靈光閃現:“父皇,兒臣去給母後送靈,六皇弟也該同去。我們兄弟一同給母後跪經祈福,必能使母後之靈安息,也才能盡顯母後身後哀榮。”
過了一會,上皇歎道:“你們都去,朕身邊就沒人了。”
皇上忙道:“兒臣還想求父皇一個恩典:江氏有孕已近七月,著實禁不得車馬顛簸,還請父皇恩準,許江氏留在宮中待產,不必與兒臣同去。兒臣之長子永讓已經長成,或可替兒臣盡孝於父皇膝下,替父皇分憂。”
上皇道:“朕記得永讓才十四歲?”
皇上忙道:“今日之後便十五了。”
上皇道:“你所有子女皆還年幼,都不必跟去了。”
為圖大計,皇上唯有叩首應是。
他若在外敢起異心,隻怕舉兵之日,就是他所有兒女送命之時。
皇上再叩首,問:“父皇,兒臣與六皇弟給母後送靈,朝中所有王公大臣,是否也該按例同去?”
他又忙道:“兒臣愚鈍,一應所有軍政要事,隻好飛馬送來交由父皇決斷。”
皇上感覺到,上皇的視線似乎在他頸項處停留了很久。
上皇道:“很好。”
上皇又道:“你母後離世,六宮無主,一應諸事,朕皆交由穆貴妃主理。待你回京,朕便晉穆貴妃為皇貴妃。你與江氏要尊皇貴妃如你母後,你可明白?”
劇烈的恥辱和不甘席卷了皇上全身。
他緊咬牙關,不敢發出任何聲音,唯有再三叩首領命。
*
從紫宸殿告退,皇上又至鳳藻宮哭靈。
他回到臨敬殿時已近深夜。
羅焰仍在恭候皇上歸來,呈上了所有六瓶“月明醉”。
皇上卻令他收起來:“東宮不保險,還是你收著。”
不問原因,羅焰照做了。
看一眼時辰鍾,皇上道:“朕七日後離京送靈,你挑一百二十精銳貼身護衛。將羅氏、弓氏中所有女子留下,定要護住太妃、皇後和皇子、公主們的安全。”
羅焰領命。
短短兩個時辰,皇上又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在這樣的皇上麵前有所隱瞞,不是明智的做法。
他猶豫再四,終於問:“陛下,在林大人家中的人可要調回來?”
他沒有提羅十一的名字。
他賭,皇上早就忘了他調去誰教寧夫人習武了。
果然,皇上道:“不必,太明顯了,一個人也成不了什麽事。”又道:“天不早了,今日你且回家去,別叫家裏空等。”
羅焰應是,恭謹退出。
皇上渾身疲憊,枯坐許久,終究起身,含愧向後麵臨鳳殿去見皇後。
羅焰回到家中,在正院外躑躅,不知該不該進去。
林宅,寧安華和往日一樣貼緊林如海,早已沉入深眠。
她的夢裏出現了兩個她既認識、又不認識的人。
——一個癩頭跣腳的和尚,和一個跛足蓬頭的道士。
和尚對她雙手合十,笑問:“女施主可否聽我一言?”
第63章 詭異的平和
不到六個時辰前, 寧安華才為自保殺了一個人。
體內毫無力量的空虛感、四肢經絡的疼痛和重新回到前世的思考方式,都讓她的警覺提升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麵前這一僧一道形容邋遢不堪。和尚破衲芒鞋,滿頭生瘡, 道士渾身泥水,亂須蓬發, 不論在什麽時代, 都是家長會讓孩子遠離的對象,卻都“骨格不凡, 豐神迥異”, 自帶一股高人氣質。
就是這一點點如此外表都遮掩不住的不凡, 讓寧安華的警惕心愈發高漲。
原著劇情她隻記得一小半了。和尚道士似乎沒做過什麽壞事,不是要度化這個,就是想救那個, 但她親身經曆,書中與現實並不完全相同,或者說, 已經有了很大差異。
她從別的世界來,直接或間接改變了許多事, 誰知這個世界的神仙對她會有什麽態度?
而且, 她來了八年多,不管是異能升級, 還是救活林如海這樣改變劇情的大事,他們都沒出現。
她今天才殺過人,他們就找來了。
或許他們隻是想勸她“向善”,少增“殺孽”, 並無惡意。
但不管好話壞話,還是等她養好暗傷, 異能恢複,狀態最佳的時候再聽吧。
寧安華對和尚彎唇一笑。
和尚一怔。
道士麵色微變。
下一瞬,寧安華消失在了他們麵前。
和尚:“這位女施主著實謹慎。”
道士:“此世不比她前世。她殺人太多,若不悔改,遲早還要喪命!”
和尚笑道:“縱在前世,她也從未殺過不該殺、可不殺之人,身上又有功德庇佑,倒不必過慮了。”
道士說:“本已近末世[注1],偏又來了此人,真不知是福是禍。”
和尚笑道:“天地之間,一切皆有命數,非你我之力可以強扭矣。她不願聽你我之言,也不必強求。你我還是各幹營生去,有大事再見。”
道士笑道:“也罷。”
兩個人的身形淡去,轉眼就不見蹤跡了。
現實中,寧安華睜開了眼睛。
四級異能可以獲得別係異能的某些能力。上一世橫死之前,她隻差一步就能升到四級,已經隱隱摸到了其餘屬性異能的運用方法,其中就包括精神——或者說靈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