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蓁:“我以後能和娘一起去看小姨!這次讓著姐姐和哥哥。”


    蓁蓁:“娘會給我帶禮物嗎?”


    蓁蓁:“十一先生不去罷?”


    蓁蓁:“娘可以和我說話不算話一百次!我都會原諒娘的!”


    寧安華一一答她:“會,有好東西都給蓁蓁帶回來。”


    “十一先生不去,和蓁蓁一起。”


    “蓁蓁真好。”


    “蓁蓁,那若娘第一百零一次都說話不算話了呢?”


    “要這麽多次啊……”蓁蓁嘟了一會嘴,“第一萬次,十萬次,我也會原諒娘的……但是,還是不要這麽多次吧……”


    寧安華伸出小指,環住蓁蓁的:“不會有這麽多次的。”


    *


    在寧安華回京之前,方少史來問,明年她三十壽辰,要不要特別操辦一下。


    寧安華:“……三十有什麽好辦的,等我五十再說。”


    方少史笑道:“大人再有三年就五十了,那時大辦?”


    寧安華:“……行。該辦的時候,你再來問我,咱們好好辦。”


    當夜,寧安華沒忍住,把這話和林如海說了:“時間過得可真快。表哥竟快半百了。”


    光看他的外表,還如三十許人。


    林如海神色微黯,隨即感歎一笑:“是啊。”


    他將寧安華提到他身上,仰頭看她,眼中盛滿秋水:“所以妹妹……要多珍惜我,‘莫待無花空折枝’……”


    ……


    這夜過後,寧安華不太想去南海了。


    太遠。


    第131章 兩小無猜


    京中。


    江公府。


    江純薇有孕四個月了, 求得婆母同意,得以在一天氣不錯的日子回娘家散散心,小住幾日。


    一家有一家的家風, 江家便算重規矩的,她夫家李家規矩還要格外嚴謹。江家的年輕媳婦一年還能出門一兩次, 到廟裏、觀裏逛逛, 李家的女眷卻是不論年齡輩分身份,都非必要不得出二門。


    且李家不似江家富貴。雖為養廉免貪, 大周給官員的俸祿比前朝豐厚, 但三品官員一年的俸祿八百兩, 還不到江家田莊收入的兩成。身為大理寺卿,李大人又十分清廉,每年拿回家的收入基本隻有俸祿、皇上偶爾的賞銀和門下極少的孝敬。再加上一年田裏的出息幾百兩, 總共一二千兩其實並不算少,但也絕說不上富。


    李家子孫又多,八九個兒女, 一二十個孫子孫女,都靠著這些銀子上學、娶親、辦嫁妝。


    李大人的夫人孫氏與李大人夫妻同心, 李大人清廉, 她在家中也勤儉度日,不肯奢靡。比方各房一年要用的所有針線, 都是女眷領著丫頭婆子們親自動手。


    江純薇嫁到李家,自然要遵從李家的規矩。


    李家從不花用兒媳婦的嫁妝,她的嫂子們亦有嫁妝豐厚的,全都謹守家風, 她也不能越過婆母和嫂子們,自己一點不幹, 全讓丫頭代勞。


    嫁為人婦還不到一年,江純薇做的針線已經比在閨中十八年還多了。


    雖然嫁了個讀書人家,未嫁時不離手的詩書,她卻很少有機會再拿起,更別說作詩作詞。


    反倒是從前不大看書,隻愛做針線的二妹妹——未來的二皇子妃娘娘——正在精讀曆代賢後賢妃留下的詩作。


    江純薇把自己做的針線給江純嵐,護著肚子倚在榻上:“妹妹氣色不錯。”


    江純薇在想什麽,江純嵐一眼就看出來了。


    她和二皇子的婚期今春定下,在明年四月,隻剩大半年了。學了兩年宮規,十六位女官都對她交口稱讚,她也終於得到了見家人時沒有人在旁管束的自由。


    江純嵐淡淡道:“當日我便想勸姐姐看開些,怕姐姐不想聽,或是臊了、惱了,便沒多嘴。其實咱們這樣人家,婚姻大事,哪裏由得了自己,可老爺、太太也不會委屈了咱們。我素來聽得姐夫待姐姐不錯,姐姐如今孩子都有了,還沒想開?”


    江純薇麵色變了:“妹妹,你?”


    江純嵐微笑:“姐姐的心,別人看不出來,我還不知道麽。”


    江純薇低頭想了一會:“罷了。既然你都知道,一定以為我是心內藏奸的無恥之人,我也沒臉再見你了。”


    她起身一禮便要走。


    江純嵐在她背後道:“正是因我知道,姐姐才不用顧忌別的。有什麽想說的就說罷。”


    江純薇站住了,慢慢轉身:“你……”


    江純嵐隻道:“姐姐,你姓江,我也姓江。”


    江純薇坐了回去:“妹妹的氣度,我這輩子是比不上了。可笑……”


    可笑姨娘還總想讓她和妹妹一較高下。


    江純薇不想對祖母和嫡母訴委屈,好似她對婚事不滿。若把煩難說給姨娘,姨娘隻會勸她忍耐,或罵自己是做妾的,不能給她好前程。


    好容易回家一次,她不想再和姨娘起爭執。


    二哥哥娶了嫂子,是她的親嫂子,可不能和祖母和嫡母說的話,更不能和嫂子說。


    數來數去,回了家,她能說幾句心裏話的,竟隻剩二妹妹一個。


    江純薇“可笑”說了一半,江純嵐沒往下問。


    她靜靜等著江純薇說。


    但江純薇幾次張口,又把話咽回去了。


    江純嵐看她,眼中稍有詢問之色。


    江純薇看著比兩年前更端方了十倍不止的江純嵐,又張了張嘴:“我隻是覺得……妹妹夠難了。”


    和妹妹比,她這點煩難能算什麽?


    李家規矩再嚴,也嚴不過天家。


    婆婆對她嚴格,其實並無壞心,對嫂子們也是一樣的。而妹妹成婚入了宮,要麵對的明槍暗箭不知會有多少。


    夫君嚴守家規,五更便起去家學讀書,晚飯才回,能與她相處的時間很少。但夫君對她是體貼尊重的,夫君上學之外的時間也幾乎全是她的。妹妹呢?


    二皇子側妃閆氏的父親,閆少卿,隻怕明春不是三品正卿,也是各部侍郎、一地布政、按察了。等閆大人做了尚書、總督,閆側妃的出身還差妹妹什麽?


    陛下親賜,聖旨冊封,出身清貴,上皇室玉碟的側妃,二皇子還能一直不碰她,冷落她嗎?


    想等二皇子得登大位——


    宮中又會有多少這般的妃嬪?


    李家隻是儉省,究竟沒少她吃穿,也沒禁著她拿嫁妝補貼自己,是她不想表現得太嬌貴。


    妹妹的位分再尊崇,細想有什麽意趣。


    她拿這些和妹妹說,恐怕妹妹寧願和她換一換。


    姐妹這麽多年,妹妹知道她,她還不知道妹妹麽。


    江純薇搖了搖頭:“算了。都挺好的。”


    江純嵐看了她片刻:“姐姐既想開了,我有一件事要告訴姐姐。”


    江純薇忙問:“是什麽事?”


    江純嵐道:“溫表哥的婚事定了。”


    江純薇終究沒忍住,問:“溫表哥不是在東北嗎?怎麽就定了親?是太太定的?是哪家的姑娘?”


    江純嵐慢慢道:“不是家裏定的,是溫表哥自己要娶的。人是清熙郡主家裏帶發修行的女師父,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姓韓,姑蘇人士,父母都早已亡故了。她父親曾官至道員,後因多病辭官,她母親便是那位顧總兵的夫人的妹妹。”


    他寧願娶一個無父無母無權無勢的孤女,也非要躲著她,不想多看她一眼。


    江純薇咽下一口茶:“……表哥自己喜歡就好。”


    江純嵐點頭讚同。


    江純薇沒有繼續細問。


    她把手指按在書頁上,笑問:“可有格外好的詩,讓我也拜讀一二?”


    *


    九月末,寧安華從遼東出發回京。同行的有黛玉、鬆兒,有因年齡不小了,要趕緊成婚的妙玉和溫澄,有江明越,還有盧芳年和羅霄母女。


    盧芳年的父親盧臨照在雲貴將有七年了,何時能調任,還要看聖意。盧芳年七年沒見爹娘,也著實想得緊。見寧安華能千裏送妹出嫁,她也動了心思去看望父母,便問羅焰。羅焰讚同她去,還讓她帶上羅霄,說孩子該見一見外祖父、外祖母。


    但盧芳年是皇上特地送過來,要和羅焰“生兒子”的。她擔心,她就這麽回去了,皇上會不高興。


    羅焰讓她放心。還說,見過盧家父母後,她若不想回東北,從此不來也可。


    盧芳年略問了一句,沒問出來他和皇上說了什麽,就不再問,隻專心準備回京。


    是以今年八月,盧芳年與羅霄一起回了遼東府。因盧芳年可能會去西南,羅焰向寧安華借二十個親衛給盧芳年,他調撥十個儀鸞衛去護衛林如海和蓁蓁的安全。


    這筆交易劃算。寧安華痛快答應了。


    盧芳年學騎射有一段時間了,回京路上,寧安華便在天氣好的時候帶她下車騎馬,順便與親衛們熟悉。


    羅焰還撥了自己的四個親衛給盧芳年。一共二十四個人,盧芳年……從來沒有一次和這麽多男人正麵打過交道。


    但這是郡主在教她。


    還是侯爺先提出來的。


    她要出遠門,總不能和保護她的人互不相識,連他們的脾氣、秉性,還有各人的能力都不知道。


    郡主能在幾千、幾萬個男人裏泰然自若,她這才二十多人……不算多!


    盧芳年說服了自己。


    但她在和親衛們說話相處時,還是難免有不自在。


    親衛們也在努力適應一個比郡主和侯爺都委婉、嬌弱、羞澀得多的新上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鹹魚林夫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巫朝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巫朝塵並收藏[紅樓]鹹魚林夫人最新章節